1、2000年北京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II卷6至11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7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7小题,每小题2分,共7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促使原始人定居的主要因素是A.原始农业的发展 B.掌握建造房屋与制陶的技术C.饲养家畜家禽 D.营造公共墓地2.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A.群居生活 B.制造和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C.人工取火 D.使用简单的语言3.导致西周共和的直接原因是A.王室衰微,诸侯反判 B.奴隶起义 C.国人暴动
2、D.犬戎攻破镐京4.下列关于春秋争霸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打击奴隶制,推广封建制 B.“尊王攘夷”,维护周王室统治C.春秋无义战,阻碍社会进步 D.争夺土地人口的兼并战争5.下列各项,作为中国奴隶制开始瓦解标志的是A.使用铁器和牛耕 B.鲁国实行按亩收税C.商业繁荣,城市兴起 D.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6.下列水渠,开凿时不以灌溉为目的的是A.灵渠 B.白渠 C.六辅渠 D.郑国渠7.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 B.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C.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D.打通“丝绸之路”8.南北朝时期的优美民歌敕勒歌出自A.匈奴族 B.鲜卑族 C.羯族 D.羌族9.火
3、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是在A.唐末 B.北宋 C.南宋 D.元朝10.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1)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2)元昊在兴庆称帝(3)澶渊之盟(4)王安石变法A.(2)(3)(4)(1)B.(3)(1)(4)(2) C.(1)(2)(3)(4)D.(1)(3)(2)(4)11.下列事件发生在顺治年间的是A.设置驻藏大臣 B.册封五世班禅C.土尔扈特部回归 D.册封五世达赖12.致使太平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的事件是A.清政府“借师助剿” B.天京事变C.太平军北伐失败 D.安庆失陷13.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
4、新的通商口岸C.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14.由私人投资创办的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于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C.戊戌变法运动期间 D.清末“新政”期间15.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后,于1906年A.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B.裁撤军机处C.宣布“预备仿行立宪” D.设立责任内阁16.在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A.湖北军政府成立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退位 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17.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主要表现在A.彻底否定封建土地制度 B.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C.强调反对国内民族压迫 D.号召反对帝国主义侵略18.下
5、列有关皖南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1)它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行为(2)英美支持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3)中国共产党坚决回击顽固派的进攻(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完全破裂A.(1)(2)(3) B.(2)(3) C.(1)(3) D.(1)(3)(4)19.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主要意义在于(1)提高农民的抗日积极性(2)促进经济发展(3)实行精兵简政(4)联合地主阶级抗日A.(1)(2) B.(1)(3)(4) C.(1)(2)(3) D.(1)(4)20.毛泽东认为,平定物价斗争的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这主要是由于这场斗争A.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B.沉重地打击了投机倒把的活动C
6、.有利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使人民政府在经济上开始站稳脚跟21.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C.对个体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23.建国初期国营经济建立的作用是(1)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经济基础(2)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准备了物质力量(3)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物质基础(4)有利于工矿企业的民主改革A.(1)(2)(3) B.(1)(2)(3)(4) C.(2)(4)
7、 D.(1)(2)(4)24.“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经济方针,提出于A.建国初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25.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针对A.“文化大革命”评价问题 B.平反冤假错案问题C.“两个凡是”问题 D.“以阶级斗争为纲”问题26.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个学科的革命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开端的标志,这一学科是A.数学 B.物理学 C.医学 D.天文学27.开辟新航路所带来的后果中,不包括A.西、葡两国扩大了资本 B.意大利的商业地位削弱C.扩大了欧洲与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 D.加速了西欧封建制的衰落28
8、.英国清教徒属于A.天主教徒 B.“非国教徒” C.国教徒 D.胡格诺教徒29.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作用是(1)造成资本的集中(2)扩大了国内市场(3)提供了自由劳动力(4)强化了中央集权A.(1)(3) B.(2)(4) C.(2)(3) D.(1)(4)30.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和德国对殖民地的争夺主要集中在(1)亚洲 (2)大洋洲 (3)非洲 (4)拉丁美洲A.(1)(3) B.(3)(4) C.(1)(2)(3) D.(2)(3)(4)31.海王星的发现是根据A.哥白尼日心说的推算 B.牛顿理论的推测C.法拉第学说的计算 D.爱因斯坦对时间、空间属性的揭示32.四月提纲
9、提出 A.把大型企业全部收归国有B.推翻沙皇专制政权C.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D.立刻开始夺取政权的武装起义33.1919-1922年印度和埃及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点是(1)领导者倡导使用和平的斗争手段(2)领导者提出了争取独立的斗争目标(3)民族资产阶段充当了运动的领导力量(4)都取得了预期的结果A.(1)(2) B.(1)(3) C.(2)(4) D.(3)(4)34.1936年8月法国政府针对西班牙内战发表的声明A.使西班牙政府陷于更加孤立的境地B.阻止了佛朗哥叛军与国外法西斯势力的勾结C.改善了自身的战略环境D.有利于防止欧洲走向新的世界大战35.以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
10、被法西斯军队完全占领过的地方是(1)阿拉曼 (2)斯大林格勒 (3)卢森堡 (4)菲律宾A.(1)(4) B.(2)(3) C.(3)(4) D.(1)(2)36.20世纪西欧各国经济相对稳定并持续发展的时期是在A.30年代中期 B.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C.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 D.70年代后期37.下列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原子能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的直接结果B.学科分工越来越细,学科的联系日趋密切C.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和生活结构的变化D.科学技术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关键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题15分,第39题1
11、4分,共29分。3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官法无从为之区处。不过铜钱火器之类,仍照向例设禁,其善造枪炮在官人役,当随时设法羁縻耳。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1865年)材料二 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仍可益固。溯自各国通商以来,进口洋货日增月盛出口土货,年减一年,往往不能相敌。推原其故,由于各国制造均用机器,较中国土货成于人工者,省费倍蓰。售价既廉,行销愈广,自非逐渐设法仿造,自为运销,不足以分其利权。
12、臣拟遴派绅商,在上海购买机器,设局仿造布匹,冀稍分洋商之利。 李鸿章试办织布局折(1882年)材料三 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资于铁。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1889年)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李鸿章在采用大机器生产问题上的态度和主张。(4分)(2)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在对外贸易方面面临着什么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李鸿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一
13、问题?(6分)(3)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洋务派如何看待“求强”与“求富”的关系?(5分)注意回答本题时,不得照抄原文。3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德国)陆军实力之总数不应超过10万人,军官及补充部队在内,并应专为维持领土内之秩序及边界巡查之用。 德国之强迫普及(即普遍)征兵制应予废止。德国陆军仅能以志愿服役者募集组成之。 莱茵河之东50公里一线之西,在德国领土内之要塞工程、堡垒及陆地要塞均应解除武装,并拆卸之。 德国之海军军力不得超过战斗舰6艘,轻型巡洋舰6艘,驱逐舰12艘,鱼雷舰12艘其中不应包含任何潜水艇在德国建造及获得之任何潜水艇虽为商务之用,亦应禁止。凡尔赛和约 材料二 国防部队中
14、的服役系以普通兵役为依据。德国和平(时期)陆军由12个军团和36个师组成。(注:当时德军每个陆军师的编制约为1.4万人)德国国防法(1935年)每一个德国男子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凡应服兵役者,遇下动员令时,应听从国防军调遣。战时和遇特别紧急状况时,德国国防部长受权可以扩大应尽兵役义务的德国男子的范围。 德国兵役法(1935年) 材料三 (英国)于1935年6月18日同德国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舰队的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海军总吨位的35%,德国潜水艇吨位将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的45%。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回答:(1)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指出它们的主要不同之处。针对凡尔塞
15、和约,德国曾在1936年采取过什么重大的行动?(6分)(2)结合材料一,指出材料三说明了什么?(4分)(3)结合所学知识,提出造成这些情况的背景和产生的影响。(4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0题16分,第41题16分,第42题15分,共47分。40.结合史实分析隋朝统一的社会历史条件。(16分)41.1956-1966年,我国在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建设方针的认识和实践上有哪些成功和失误?(12分)从中可总结出哪些经验教训?(4分)42.简述法兰西第一、第二共和国成立的背景,并说明18世纪末 - 19世纪中叶法国历史演变 的趋势。(15分)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北京、安徽
16、卷)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7题,每小题2分,共74分。 1.A 2.C 3.C 4.D 5.B 6.A 7.C 8.B 9.D 10.D11.D12.B13.C14.B15.C 16.B17.D18.C19.D20.D21.B22.A 23.B24.A25.C26.D27.A28.B29.C 30.A31.B32.C33.B34.A35.D36.C 37.A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题15分,第39题14分,共29分。38.答案要点: (1)创办采用大机器生产的军事工业,是抵抗外来侵略的根本措施;(1分)采用大机器生产也有利于发展民用工业;(1分)应禁止民
17、间采用机器铸币和生产军火等,以免危及清朝统治。(2分)(2)严重入超;(2分)中国的手工产品成本高,无法与外国的机器产品竞争;(2分)在中国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企业。(2分)(3)“求富”是“求强”的基础;(1分)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有助于抵制外国的经济扩张;(2分)民用工业的发展对军事工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2分) 评分说明 考生在回答第(3)问时,内容超出答案要点,但言之成理的,可酌加1-2分.全题总分不得超过15分。39.答案要点: (1)主要不同:德国陆军总数由不得超过10万人变为实际上不受限制;(2分)由志愿服役制变为普遍义务兵役制;(1分)由维护国内秩序和巡查边界扩大到可用于战争。
18、(2分) 重大行动: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1分)(2)英国允许德国发展海军并拥有潜水艇;(2分)与德国一道破坏了凡尔塞和约。(2分)(3)德国法西斯上台,积极扩军备战;(1分) 英国等西方国家对德国采取了容忍态度;(2分)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1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0题16分,第41题16分,第42题15分,共47分。40.参考答案:三国时,江南初步开发。从西晋末年起,北方大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使南方生产水平不断提高。(2分)北魏统一后,黄河流域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2分)南北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南北之间的相互交流,从经济上奠定了南北统一的基
19、础。(3分)北方少数民族在经济和政治上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2分)促进了民族大融合。(2分)重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要求。(2分)东晋以来,南方士族地主占有特殊地位,是南方割据政权的社会基础。南朝时,士族势力逐渐衰落,这也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3分)41.答案要点:成功之处: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国内形势,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3分)在经济上,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2分)失误之处:随着反右
20、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强调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矛盾,从而逐步走上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轨道。(4分)在经济上,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和公有化的程度和规模,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水平,严重破坏了综合平衡,造成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重大失误。(3分)经验教训:(1)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2)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3)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4)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
21、题,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5)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4分)评分说明考生回答经验教训时,答出两条即可给4分,多答者可酌情加1-2分,全题总分不得超过16分。42.答案要点: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分)在大革命中法国已得到初步改造;(1分)1792年4月外国武装干涉开始;(1分)路易十六反革命面目暴露;(1分)1792年8月起义;(1分)国民公会开幕,建立共和国。(1分)1848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1分)七月王朝只维护金融资产阶级利益;(1分)在工业革命中壮大起来的工业资产阶级非常不满,发起“宴会”运动;(1分)二月革命爆发,建立共和国。(1分)演变趋势:资本主义制度取代了封建制度;(1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进行工业革命,(2分)由手工工场阶段向工业资本主义阶段转变。(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