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届湘赣皖十五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模拟生物试题(教师版)_encrypt.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2845822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1.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湘赣皖十五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模拟生物试题(教师版)_encrypt.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2020届湘赣皖十五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模拟生物试题(教师版)_encrypt.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2020届湘赣皖十五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模拟生物试题(教师版)_encrypt.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2020届湘赣皖十五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模拟生物试题(教师版)_encrypt.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2020届湘赣皖十五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模拟生物试题(教师版)_encrypt.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2020届湘赣皖十五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模拟生物试题(教师版)_encrypt.pdf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02020 届湘赣皖届湘赣皖十五校高三三联考第一次考试十五校高三三联考第一次考试 生物模拟试卷生物模拟试卷 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 1.读图,下列 a,b,c,d,e,f所对应生物学概念不合理的是()(不考虑涵盖是否全面)A.蛋白质、分泌蛋白、载体蛋白、抗体、消化酶、胃蛋白酶 B.变异、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基因重组、突变、21三体综合征 C.细胞器、具膜细胞器、无膜细胞器、单层膜细胞器、双层膜细胞器、线粒体 D.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精细胞、精子【答案】D【解析】【分析】1、可遗传变异类型: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本质 基因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型,

2、使性状重新组合 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基因,出现了新的性状 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或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或染色体内部结构发生改变 发 生时 期及 其原因 减四分体时期由于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减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任何细胞 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体细胞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不分离,出现多倍体;或减数分裂时,偶然发生染色体不配对不分离,分离延迟等原因产生染色体数加倍的生殖细胞,形成多倍体 2、细胞器的分类: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线粒体。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公众号:卷洞洞不具备膜结构的

3、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详解】A、蛋白质包括分泌蛋白和载体蛋白,前者包括抗体和消化酶,消化酶中包括胃蛋白酶,A错误;B、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基因重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而且 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B错误;C、细胞器包括具膜细胞器和无膜细胞器,具膜细胞器包括双层膜细胞器和单层膜细胞器,双层膜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C错误;D、初级卵母母细胞包括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初级精母细胞不包括次级精母细胞和第一极体,D正确。故选 D。2.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或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细胞中有核糖体、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4、 B.大肠杆菌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C.蓝藻和黑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有所不同 D.线粒体内膜的某些部位向内折叠成嵴,这一结构有利于其分解丙酮酸【答案】C【解析】【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 胞 大小 较小(一般 110um)较大(1100um)细胞核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 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增 殖 方二分裂 有丝分裂

5、、无丝分裂、减公众号:卷洞洞式 数分裂 可 遗 传变 异 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 DNA和 RNA两种核酸等【详解】A、肺炎双球菌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A 错误;B、大肠杆菌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通过二分裂增殖,B错误;C、蓝藻和黑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不同,前者在光合片层上,后者在叶绿体中,C正确;D、线粒体内膜的某些部位向内折叠成嵴,这一结构有利于酶的附着,催化还原性氢生成水,D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能准确判断各选项涉及生物的类别,其次要

6、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研究发现,一个名为 Ef-cd 的基因可将水稻成熟期提早 7 天至 20 天,不造成产量损失甚至具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果,含 Ef-cd 基因的水稻氮吸收能力、叶绿素代谢及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显著增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Ef-cd 基因有可能促进叶绿素的分解而使水稻增产 B.Ef-cd 基因中含有 4种脱氧核苷酸、4 种含氮碱基 C.Ef-cd 基因有可能促进叶绿体中与光合作用有关酶合成 D.Ef-cd 基因有可能促进植物根细胞膜上4NH载体数量增加【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作为信息题,需要考生从题目

7、文字描述中提取相关的信息,推测该水稻提高光合速率可能的原因。【详解】A、依题意“含 Ef-cd 基因的水稻氮吸收能力、叶绿素代谢及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显著增强“可知,Ef-cd 基因有可能促进叶绿素的合成或抑制叶绿素的分解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使水稻增产,A错误;B、Ef-cd 基因的化学本质是 DNA,含有 4种脱氧核苷酸,4种含氮碱基,B正确;C、根据该水稻光合作用相关基因表达显著增强可知,Ef-cd 基因有可能促进叶绿体中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公众号:卷洞洞合成,C正确;D、有可能促进植物根细胞膜上 NH4+载体数量增加,促进植物对 NH4+的吸收,从而提高水稻的氮吸收能力,D正确。故选 A。

8、【点睛】DNA中含有 A、T、C、G 四种碱基,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RNA 中含有 A、U、C、G四种碱基,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4.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种糖蛋白类激素,主要由肾脏合成,被国际奥委会确定为兴奋剂。注射 EPO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但会抑制自身 EPO的产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红细胞成熟过程中会通过增加细胞相对表面积的方式来提高物质运输效率 C.参与肾脏细胞合成并分泌 EPO 的具膜细胞器有 4种 D.长期使用超生理所需剂量 EPO 的运动员在停用后更容易出现贫血症状【答案】C【解析】【分析】1、胚胎干细胞简称

9、ES或 EK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具有胚胎细胞的特性,体积较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可分化为成年动物任何一种组织细胞。2、胚胎干细胞的主要用途是:可用于研究哺乳动物个体发生和发育规律;是在体外条件下研究细胞分化的理想材料。ES 细胞在饲养层细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养液中,能够维持不分化的状态。在培养液中加入分化诱导因子,如牛黄酸、丁酰环腺苷酸等化学物质时,就可以诱导ES细胞向分化,这为揭示细胞分化和细胞凋亡机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可以用于治疗人类的某些顽疾,如帕金森综合症、糖尿病、老年痴呆症、肝衰竭、新衰竭、成骨不良;培育各种组织器官,用

10、于器官移植,解决供体器官不足和器官移植后免疫排斥的问题。【详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 正确;B、红细胞的相对表面积越大,其物质运输效率越高,反之,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B正确;C、促红细胞生长素(EPO)是一种糖蛋白类激素,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细胞膜,故肾脏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 EPO 的具膜细胞器有 3种,C错误;D、EPO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长期服用 EPO可能导致肾脏自身产生 EPO机能下降,停用药物后,机体红细胞数目较少,更容易出现贫血症状,D 正确。公众号:卷洞洞故选 C。【点睛】本题

11、以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为素材,考查干细胞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难度适中。5.生物学家提出了“线粒体是起源于好氧细菌”的假说。该假说认为,在进化过程中原始真核细胞吞噬了某种好氧细菌形成共生关系,最终被吞噬的好氧细菌演化成线粒体。下列多个事实中无法支持该假说的是()A.哺乳动物细胞的核 DNA由雌雄双亲提供,而线粒体 DNA 则主要来自雌性亲本 B.线粒体外膜的成分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相似,而内膜则同现存细菌的细胞膜相似 C.高等植物细胞的核 DNA与蛋白质结合呈线状,而线粒体 DNA 裸露且主要呈环状 D.真核细胞中有功能不同的多种细胞器,而线粒体中仅存在与细

12、菌中类似的核糖体【答案】A【解析】【分析】1、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 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 DNA、RNA。2、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13、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公众号:卷洞洞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详解】A、哺乳动物细胞的核 DNA由雌雄双亲提供,而线粒体 DNA 则主要来白雌性亲本,这与题干假说无关,A错误;B、线粒体外膜的成分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相似,而内膜则同现存细菌的细胞膜相似,这支持题干假说,B正确;C、高等植物细胞的核 DNA与蛋白质结合呈线状,而线粒体 DNA 裸露且主要呈环状,这

14、与细菌拟核 DNA相同,因此支持题干假说,C 正确;D、真核细胞中有功能不同的多种细胞器,而线粒体中仅存在与细菌中类似的核糖体,这支持题干假说,D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线粒体和原核细胞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线粒体的结构,掌握线粒体与原核细胞的异同,最重要的是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分析。6.下列生理过程中,没有水生成的是()A.氨基酸之间的脱水缩合反应 B.ATP 中高能磷酸键的断裂 C.氧气参与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D.植物细胞分裂后子细胞细胞壁的形成【答案】B【解析】【分析】ATP 水解形成 ADP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有氧呼吸过程中既有水的生成,又有水的消耗;氨基酸合成多肽经过脱水缩合

15、,产生水;葡萄糖脱水聚合形成纤维素产生水。【详解】A、氨基酸合成多肽经过脱水缩合,产生水,A错误。B、ATP 水解形成 ADP 消耗水,B正确;C、有氧呼吸过程中第二阶段消耗水,第三阶段氧气与还原性氢生成水,C错误;D、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为纤维素,葡萄糖合成纤维素发生脱水聚合,有水的生成,D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体内与水有关生理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7.下列有关酒精和盐酸在生物学实验中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公众号:卷洞洞A.观察线粒体时,需用一定浓度的盐酸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解离固定,再用健那绿染色 B.适宜浓度的盐

16、酸能使染色质中的 DNA 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 DNA与甲基绿染色剂结合 C.常用质量分数为 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 75%的酒精 1:1 混合配制解离液,以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 D.因酒精无毒,方便操作,所以常使用体积分数为 75%的酒精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答案】B【解析】【分析】1、酒精是生物实验常用试剂之一,如检测脂肪实验中需用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都需用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对材料进行解离;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需用无水酒精来提取色素;果酒和果醋制作实验中可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进行消毒;DNA的粗提取

17、和鉴定中可以体积分数为 95%的冷酒精进一步纯化 DNA 等。2、需要用到盐酸的实验如观察 DNA 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用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 DNA 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 DNA与染色剂结合,进而有利于对 DNA进行染色;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实验中,用盐酸和酒精配制解离液,使组织细胞分散开来。【详解】A、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直接对活细胞进行染色,A错误;B、适宜浓度的盐酸能使染色质中的 DNA 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 DNA与甲基绿染色剂结合,B正确;C、常用质量分数为 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

18、 1:1混合配制解离液,以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C错误;D、因酒精可以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所以常使用无水乙醇酒精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D错误。故选 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对生物基础性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8.下列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有()有氧呼吸必需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则只需细胞质基质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必须在有氧条件下才能进行 消耗等量葡萄糖,有氧呼吸散失的热能比无氧呼吸少 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转化为乳酸,同时释放能量合成 ATP 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都产生了H,都能产生 CO2 A.0项 B.

19、1项 C.2项 D.3项【答案】B 公众号:卷洞洞【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1 分子 C6H12O6在酶的作用下生成 2 分子的丙酮酸和 4 分子 NADH,并释放能量;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2 分子丙酮酸和 6 分子 H2O 在酶的作用下生成 6 分子 CO2和 20 分子 NADH,并释放能量;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24 分子 NADH和 6 分子 O2在酶的作用下生成 12 分子 H2O,并释放大量的能量。2、无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1 分子 C6H12O6在酶的作用下生成 2 分子的丙酮酸和 4 分子 NADH,并释放能量;

20、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2分子丙酮酸和4分子NADH在酶的作用下生成 2分子C2H5OH和 2分子 CO2;或 2分子丙酮酸和 4分子 NADH 在酶的作用下 2分子 C3H6O3。【详解】真核生物的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必需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则只需细胞质基质,原核生物的细胞有氧呼吸不能在线粒体中进行,错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必须要有氧气的参与,第一和第二阶段不需要氧气的参与,错误;消耗等量葡萄糖,有氧呼吸散失的热能比无氧呼吸多,错误;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转化为乳酸,但没有能量释放,不合成 ATP,错误;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都产生了H,都能产生 CO2,正

21、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的理解。它们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9.如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细胞内的三种场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都含有 RNA,中还含有少量的 DNA,但中没有 DNA B.中都能发生与 CO2有关的代谢活动,中消耗 CO2,中产生 CO2 C.中都能发生能量转换活动,都能将 ADP 转化为 ATP 公众号:卷洞洞D.都被称为“基质”,都含有较多的自由水【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分析,是叶绿体,是线粒体,是细胞质基质。【详解】A、真核细胞中,DNA 主要存在于细

22、胞核中,少量 DNA 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RNA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少量 RNA存在于细胞核中,A正确;B、叶绿体暗反应能够消耗二氧化碳,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二氧化碳,B正确;C、叶绿体基质中只能消耗 ATP,不能将 ADP 转化为 ATP,C错误;D、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基质都是胶质状态,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含有较多的自由水,D正确。故选 C。10.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衰老个体中的细胞不再分裂,无细胞周期 B.癌变的细胞代谢活动增强,细胞周期可能变短 C.分化后的细胞基因不再表达,不存在细胞

23、周期 D.生物体中能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真核生物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2、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一回事,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3、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此时细胞周期变短,并且代谢旺盛。4、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衰老的个体中有新的细胞产生,如造血干细胞依然可以进行分裂,

24、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B、癌变的细胞能够无限增殖,代谢活动增强,细胞周期可能变短,B正确;公众号:卷洞洞C、只有高度分化后的细胞不能再分裂,故不存在细胞周期,C错误;D、只有真核生物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D错误。故选 B。11.在逻辑数学中,若由甲推不出乙而由乙可以推出甲,则称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下列不满足甲、乙这种关系的是()A.甲表示细胞癌变,乙表示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甲表示细胞处于分裂后期,乙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断裂 C.甲表示基因遵循分离定律,乙表示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甲表示内环境稳态,乙表示机体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癌变是指

25、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使细胞变成受机体控制的、连续分裂的恶性增殖的细胞。2、只有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3、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细胞癌变可以推出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但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其结果不一定导致细胞癌变,A正确;B、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不一定断裂,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可以推出细胞处于分裂后期,B错误;C、基因遵循分离定律,不一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如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

26、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而对于其中的任何一对等位基因,都遵循分离定律,C错误;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此处的“必要条件”即“必要不充分条件”。内环境稳态,推不出机体可以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例如植物人内环境稳态,但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能够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机体能够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其内环境一定是稳态的,D错误。故选 A。12.如图为真核生物体内不同化学元素组成化合物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公众号:卷洞洞 A.若是大分子化合物,则可能具有物质运输功能 B.若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糖类,则该化合物的种类有五种 C.若为储能物质,则可

27、以是脂肪、淀粉和糖原 D.若共同构成的物质能被碱性染料染色,则其只分布在细胞核中【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形可知,中除含有 C、H、O元素外,还含有 N、S元素,可能是氨基酸或蛋白质;中只含有 C、H、O 三种元素,可能是糖类和脂肪;中含有 C、H、O、N、P 元素,可能为 DNA,RNA,磷脂,以及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等。【详解】A、中除含有 C、H、O元素外,还含有 N、S元素,若是大分子化合物,则可能为蛋白质,载体蛋白具有物质运输功能,故 A 正确;B、中含有 C、H、O、N、P 元素,若彻底水解的产物中含有糖类,则该化合物可能是核酸或核苷酸,若为核酸则种类有两种,若为核苷酸则种类有

28、 8种,故 B错误;C、中只含有 C、H、O三种元素,可能是糖类和脂肪;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植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主要是淀粉,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主要是糖原,故 C正确;D、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是染色体,若共同组成物质为染色体,染色体只分布在细胞核内,故 D正确。故选 B。13.公元前 400年的黄帝内经中记载过“消渴症”,即糖尿病。糖尿病在现代社会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下列有关血糖调节和糖尿病的说法错误的是()A.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反过来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减少属于反馈调节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C.糖尿病的防治应控制进食糖类食物,适当运动并避免暴饮暴食

29、D.食物丰沛而少节制,血糖长期处于高位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答案】B 公众号:卷洞洞【解析】【分析】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升高血糖浓度,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胰岛素可胰高血糖素在生理作用上具有拮抗作用。【详解】A、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反过来导致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进而维持血糖的平衡,属于负反馈调节,A正确;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B错误;C、糖尿病的防治应控制进食糖类食物,适当运动并避免暴饮暴食,C正确;D、食物丰沛而少节制,血糖长期处于高位可能会导致人身体状况受损,是诱发糖尿病的重要原因,D正确

30、。故选 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胰岛素的分泌及糖尿病的形成,识记激素的作用和糖尿病的成因是解题的关键。14.褪黑素是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内源激素。随着日照周期变化,褪黑素白天分泌减少,晚上分泌增多。在淋巴细胞中含有褪黑素的特异性受体,研究发现,切除雌鼠的松果体会引起卵巢增生肥大,注射褪黑素会导致卵巢重量减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致盲小鼠松果体内,与褪黑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小鼠 B.褪黑素可能作用于下丘脑,使垂体分泌促性性腺激素减少,抑制卵巢的发育 C.某人长期睡前玩电脑扰乱了生物钟,这与光线刺激引起褪黑素分泌将少相关 D.熬夜可能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影响淋巴细胞的作

31、用进而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答案】A【解析】【分析】结合题意分析可知,通过“光周期信号松果体褪黑素白天分泌减少,晚上分泌增多”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在淋巴细胞中含有特异性褪黑素受体,说明褪黑素可以与相应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从而影响免疫力。研究发现,切除雌鼠的松果体会引起卵巢增生肥大,注射褪黑素会导致卵巢重量减轻。褪黑素可能通过下丘脑-垂体抑制性腺的发育。【详解】A、褪黑素白天分泌减少,晚上分泌增多,致盲小鼠松果体内,褪黑素合成量多于正常小鼠,与褪黑素合成有关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小鼠,A错误;B、褪黑素是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内源激素,切除雌鼠的松果体会引起卵巢增

32、生肥大,注射褪黑素会导致卵巢重量减轻,可见褪黑素可能作用于下丘脑,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减少,抑制卵巢的发育,B正确;公众号:卷洞洞C、随着日照周期变化,褪黑素白天分泌减少,晚上分泌增多,某人长期睡前玩电脑扰乱了生物钟,这与光线刺激引起褪黑素分泌减少相关,C正确;D、褪黑素白天分泌减少,晚上分泌增多,在淋巴细胞中含有褪黑素的特异性受体,熬夜可能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影响淋巴细胞的作用进而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D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要能够分析出褪黑素的调节机制和作用,在进行解答,识记下丘脑在人体中的调节功能。15.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现有一个数学模型:x+y=1,且

33、 xy(x、y表示含量),下列选项不符合该数学模型的是()A.在动物的体液中,细胞内液相对含量为 x,细胞外液相对含量为 y B.在植物的根尖细胞中,无机物的质量分数为 x,有机物的质量分数为 y C.一株杂合的玉米产生的配子中,雄配子所占比例为 x,雌配子所占比例为 y D.在工业重污染区,蝶类翅膀的颜色有两种,其中浅色基因频率为 x,深色基因频率为 y【答案】D【解析】【分析】1、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约占 2/3,细胞外液约占 1/3。2、活细胞中,水分约占 85%95%,蛋白质约占 7%10%。3、1个精原细胞可以产生 4 个精细胞,1 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 1 一个卵细胞

34、。【详解】A、在动物的体液中,细胞内液多于细胞外液,A正确;B、在植物的根尖细胞中,水分比例最高,其次是蛋白质,B正确;C、一株杂合的玉米产生的配子中,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C正确;D、在工业重污染区,深色基因频率高于浅色基因频率,D错误。故选 D。16.癌症化疗时应用的烷化剂(如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 DNA 复制的酶与 DNA相互作用。化疗还常用其他药物,如 5-氟尿嘧啶,它的结构与尿嘧啶非常相似。为了预防癌症的发生,平时应不抽烟、不酗酒,不食用食品添加剂过量的食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形态、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烷化剂和 5-氟尿

35、嘧啶都可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 不抽烟、不酗酒,不食用食品添加剂过量的食物,细胞就不会发生癌变 公众号:卷洞洞食品添加剂中可能存在化学致癌因子,诱导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使细胞癌变 A.B.C.D.【答案】B【解析】【分析】1、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无限增殖;(2)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2、细胞癌变的原因:(1)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2)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详解】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形态、结构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正确;烷化剂和 5-氟尿嘧啶作于 DNA

36、复制过程,而 DNA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因此它们都可作用于癌细胞的分裂间期,正确;不抽烟、不酗酒,不食用食品添加剂过量的食物,细胞也有可能会发生癌变,错误;食品添加剂中可能存在化学致癌因子,诱导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使细胞癌变,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掌握细胞癌变的原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7.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在现代社会中十分重要。生物学中也普遍存在着“信息”,如图为信息传递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图示为中心法则部分内容,且 A为 DNA,B为 RNA,则甲过程需要 DNA聚

37、合酶,乙过程需要逆转录酶 B.若图示为性激素的分泌调节过程,且 A为垂体 B为性腺,则甲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为性激素 C.若图示为血糖调节过程,且 A 为胰岛素,B 表示血糖浓度降低,则甲为促进作用,乙为抑制作用 公众号:卷洞洞D.若图示为草原中狼与羊根据对方气味进行猎捕与躲避猎捕的过程,且 A为狼,B 为羊,则甲属于化学信息,乙属于物理信息【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A、B 二者关系是相互影响的,A通过甲过程影响 B,而 B 又通过乙过程影响 A。【详解】A、若图示为中心法则部分内容,且 A 为 DNA,B为 RNA,甲过程需要 RNA聚合酶,A错误;B、A为垂体,B 为性腺,则

38、甲为促性腺激素,乙为性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作用于性腺,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可反馈调节垂体,B错误;C、血糖调节过程,A 为胰岛素,B表示血糖浓度降低,则甲为促进作用,乙为抑制作用,C正确;D、甲乙同应属于化学信息,D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传递、动物激素的调节、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传递过程;识记各动物激素调节过程;识记血糖调节具体过程;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8.如图所示的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且在常染色体上。假定图中1和2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1/6,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之一是一些个体必须是杂合体

39、,这些个体包括 A.I-1 B.I-2 C.-2 D.-4【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如图所示的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且在常染色体上,设致病基因为 a,则1为 aa,据此分析。【详解】1为 aa,则1为 Aa,若1和2婚配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 1/6,则2为 1/3AA、2/3Aa,则3和4都是 Aa,据此可知,D 正确。19.MTT 比色法是一种检测细胞存活的方法。其检测原理为活细胞中的一种酶能使外源 MTT 还原为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甲躜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二甲基亚砜(DMSO)能溶解细胞中的甲瓒,用酶公众号:卷洞洞联免疫检测仪在 540nm波长处测定溶解了甲瓒

40、的DMSO的光吸收值(即OD540值),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某高校科研小组采用 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人肝癌细胞株 SMMC-7721增殖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姜黄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因变量的测量指标为 540nm波长处的光吸收值 B.姜黄素明显抑制 SMMC-7721 的增殖,且随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抑制效果愈明显 C.为了降低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后续其他相关实验用姜黄素处理的时间宜在 48h D.与其他时间段相比,在 4872h 之间姜黄素对 SMMC-7721增殖的抑制变化最明显【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姜黄素的浓度和处

41、理时间,因变量为 540 波长处的光吸收值。与空白对照相比,用姜黄素处理的 OD540都减小,且随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增加效果愈明显。【详解】A、由图可以直接看出,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姜黄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因变量为 540 波长处的光吸收值,A正确;B、与空白对照相比,用姜黄素处理的 OD540都减小,且随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增加效果愈明显,B正确;C、在 48-72 小时之间,各组变化不明显,为了降低药物的细胞毒性作用,后续其他相关试验用姜黄素的处理时间宜在 48h,C 正确;D、用姜黄素处理的时间宜在 48h对 SMMC-7721增殖的抑制变化最明显;D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属于材料分析题

42、,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0.某同学用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中用到的两种颜色(红色和白色)的小球来模拟标志重捕法。用若干个红色小球代表一定区域内某动物种群个体总数,用 50个白色小球代表被标记的个体,则最接近自然条件下种群个体总数和最符合实际操作的模拟步骤是 A.将全部红色小球放入一小桶加入 50 个白色小球混合均匀一随机抓取统计抓到的红色小球数计算小桶中红色小球总数+重复 3-5 次一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公众号:卷洞洞B.取出 50 个红色小球剩余红色小球倒入小桶向小桶中加入 50个白色小球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红色小球与白色小球数计算小桶中小球总数重

43、复 35 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C.取全部红色小球倒入小桶加入 50个白色小球,随机抓取统计红色小球与白色小球数混合均匀计算小桶中红色小球总数重复 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D.取出 50 个红色小球一剩余红色小球倒入小桶向小桶中加入 50个白色小球随机抓取混合均匀统计白色小球数计 算小桶中红色小球总数重复 35 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答案】B【解析】分析】标志重捕法:(1)前提条件: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重捕的概率相等。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无迁入和迁出。(2)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3)计算公式:N:M=n:m(4)

44、标志重捕法中的标志技术: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伤害。标志不能过于醒目。原因:过分醒目的个体,在自然界中有可能改变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最终有可能改变样本中标志个体的比例而导致结果失真。标志一段时间内不能消失;标志不能影响个体生活,不影响重新捕捉;调查期间种群不能有个体的迁入或迁出。【详解】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假设条件有: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重捕的概率相等;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无迁入和迁出;被标记的动物能在种群中完全混合;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等。因此,用若干红色小球代表一定区域内某动物种群个体总数

45、,用 50个白色小球代表被标记的个体,其最接近自然条件下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操作的模拟步骤是取出 50 个红色小球剩余红色小球倒入小桶向小桶中加入 50 个白色小球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红色小球与白色小球数计算小桶中小球总数重复 35 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B正确,ACD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尤其是标志重捕法,要求考生识记标志重捕法的前提条件、适用范围、计算公式等,能根据题干要求做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1.下列与植物激素调节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公众号:卷洞洞A.植物顶端优势的形成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和运输方式有关 B.植物体内一种激素浓度的

46、变化可能会影响另一种激素浓度的变化 C.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是通过促进细胞数目增加来促进植物生长的 D.促进某一器官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可能会抑制同一植物另一器官的生长【答案】C【解析】【分析】1、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 名称 合成部位 存在较多的部位 功能 生 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赤 霉素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 胞分 裂素 主要是根尖 细胞分裂的部位 促进细胞分裂 脱 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 将要

47、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的各个部位 成熟的果实中较多 促进果实成熟 2、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蔬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3、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公众号:卷洞洞【详解】A、植物顶端优势的形成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和运输方式有关,A正确;B、植物体内一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另一种激素浓度的变化,B正确;C、赤霉素是通过促进细胞纵向伸长来促进植物生长的,而细

48、胞分裂素是通过促进细胞数目增加来促进植物生长的,C错误;D、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因此促进某植物某一器官生长的某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抑制该植物另一器官的生长,D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功能,重点掌握生长素的作用和运输,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2.科学家利用改进的核磁共振(NMR)光谱技术,成功跟踪到人体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一 1 由肽链经过盘曲折叠成为具有一定空间结构蛋白质的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超氧化物歧化酶1可以通过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B.核糖体与超氧化物歧化酶1 基因结合后,开始进行

49、肽链的合成过程 C.肽链经过盘曲折叠成为具有一定空间结构蛋白质的过程需要的能量仅由线粒体提供 D.将超氧化物歧化酶1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后,新合成的肽链可能不能正常进行折叠等过程【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根据 R 基不同分为 20种,蛋白质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蛋白质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H、O、N 等元素氨基酸肽链蛋白质。【详解】A、酶催化化学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A错误;B、核糖体与超氧化物歧化酶1 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结合后,开始进行肽链的合成过程,B错误;C、多肽的盘曲折叠与内质网、高尔基体

50、的加工有关,形成超氧化物歧化酶-1的肽键的折叠等过程与单层膜的细胞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同时还需要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提供能量,C错误;D、大肠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故将超氧化物歧化酶-1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后,新合成的肽链可能不能进行折叠等过程,D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23.MicroRNA(mi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约为 22 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 RNA 分子,某 miRNA公众号:卷洞洞能使 W 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合成过程提前终止。如图是某真核细胞内该 miRNA 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考试真题 > 2020届湘赣皖十五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模拟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