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92009 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年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阅读80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17 分)专家与通人专家与通人雷海宗专家是近年来的一个流行名词,凡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希望能成专家。专家的时髦性可说是今日学术界的最大流弊。学问分门别类,除因人的精力有限之外,乃是为求研究的便利,并非说各门之间真有深渊相隔。学问全境就是一种对于宇宙人生全境的探索与追求,各门各科不过是由各种不同的方向与立场去研究全部的宇宙人生而已。政治学由政治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经济学由经济活动方面去观察人类的全部生活。但人生是整个的,支离破碎之后就不是真正的人生。为研究的便利,不妨分工;但
2、我们若欲求得彻底的智慧,就必须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各种自然科学对于宇宙的分析,也只有方法与立场的不同,对象都是同一的大自然界。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上,凡是有划时代的贡献的人,没有一个是死抱一隅之见的人。如牛顿或达尔文,不只精通物理学或生物学,他们各对当时的一切学术都有兴趣,都有运用自如的理解力。他们虽无哲学家之名,却有哲学家之实。他们是专家,但又超过专家;他是通人。这一点总是为今日的一些专家或希望作专家的人所忽略。假定某人为考据专家,对某科的某一部分都能详述原委,作一篇考证文字,足注能超出正文两三倍;但对今日政治经济社会的局面完全隔阂,或只有幼稚的观感,对今日科学界的大概情形一概不知,对于历史文
3、化的整个发展丝毫不感兴趣。这样一个人,只能称为考据匠,若恭维一句,也不过是“专家”而已。又如一个科学家,终日在实验室与仪器及实验品为伍,此外不知尚有世界。这样一个人,可被社会崇拜为大科学家,但实际并非一个全人,他的精神上之残废就与身体上之足跛耳聋没有多少分别。再进一步。今日学术的专门化,并不限于科门之间,一科之内往往又分化为许多的细目,各有专家。例如一个普通所谓历史专家,必须为经济史专家,或汉史专家,甚或某一时代的经济史专家,或汉代某一小段的专家。太专之后,不只对史学以外的学问不感兴味,即对所专以外的史学部分也渐疏远,甚至不能了解。此种人或可称为历史专家,但不能算为历史家。片段的研究无论如何重
4、要,对历史若真欲明了,却非注意全局不可。今日学术界所忘记的,就是一个人除作专家外,也要作“人”,并且必须作“人”。一个十足的人,在一般生活上讲,是“全人”,由学术的立场讲,是“通人”。我们时常见到喜欢说话的专家,会发出非常幼稚的议论。这就是因为他们只是专家,而不是通人,一离本门,立刻就要迷路。他们对于所专的科目在全部学术中所占的地位完全不知,所以除所专的范围外,若一发言,不是幼稚,就是隔膜。学术界太专的趋势与高等教育制度有密切的关系。今日大学各系的课程,为求“专精”与“研究”的美名,舍本逐末,基本的课程不是根本不设,就是敷衍塞责,而外国大学研究院的大部课程在我们只有本科的大学内反倒都可以找到。
5、学生对本门已感应接不暇,当然难以再求旁通。一般的学生,因根基的太狭太薄,真正的精通()谈不到,广泛的博通()无从求得;结果各大学每年只送出一批一批半生不熟的智识青年,既不能作深刻的专门研究,又不能正当地应付复杂的人生。近年来教育当局与大学教师,无论如何的善于自辩自解,对此实难辞咎。抗战其间,各部门都感到人才的缺乏。我们所缺乏的人才,主要的不在量,而在质。雕虫小技的人并不算少。但无论做学问,或是做事业,所需要的都是眼光远大的人才。凡人年到三十,人格就已固定,难望再有彻底的变化,要做学问,二十岁前后是最重要的关键,这正是大学生的在校时期。品格、风趣、嗜好,大半要在此时来作最后的决定。此时若对学问兴
6、趣立下广泛的基础,将来的工作无论如何专精,也不至于害精神偏枯病。若在大学期间,就造成一个眼光短浅的学究,将来若要再作由专而博的功夫,其难真是有如登天。今日各种的学术都过于复杂深奥,无人能再望作一个活的百科全书的亚里士多德。但对一门精通一切,对各门略知梗概,仍当是学者的最高理想。二十世纪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最有趣的时代,今日求知的时会也可谓空前;生今之世,而甘作井底之蛙,岂不冤枉可惜?因为人力之有限,每人或者不免要各据一井去活动,但我们不妨时常爬出井外,去领略一下全部天空的伟大!大公报(重庆版)1940 年 2 月 4 日“星期论文”专栏 第段中“死抱一隅之见的人”是指_。(2 分)【参考答案】
7、只关注自己的研究方向、方法与立场的人(程度 1 分,关注点 1 分)【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要求 B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解析】通过分析综合全文很容易看出“死抱一隅之见的人”具体指的是什么人。下列对第段中画线句的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_(3 分)A.表明作者在这之前已经从另外一个方面或角度论证了自己的观点。B.过渡到下文从学科内部细分的现状这一角度论证专家要注意全局。C.提示下文对专家在学科研究中要注重全局的论证深入了一个层次。D.强调作者对“历史专家”与“历史家”的区分,进一步反对只专一门。【参考答案】D【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
8、子的含义能力层级要求 B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极富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解析】准确地把握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综合分析理解在四项选择中选出一项符合题意的选项。第段中作者认为造成“学术界太专的趋势”的原因是_。(2 分)【参考答案】大学轻基本课程,求专精与研究的美名(一点 1 分)【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要求 C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解析】就是本段的第一、第二句话,概括后便是。联系上下文,为第段画线句选项填空,简述理由。(3 分)也 更
9、既又【参考答案】“真正的精通”与“做深刻的专门研究”照应,“广泛的博通”与“正当地应付复杂的人生”照应,根据后者的并列关系可以判定:作者主张要“广泛的博通”,“真正的精通”虽然程度较深,却不是作者要强调的,据此判断。(选项 1 分,答对一点理由即得2 分)【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能力层级要求表达应用 E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并能正确使用。【解析】在两项中选出一项并进行分析,这是关联词语的运用,在一定的语境中,分析运用。联系全文,概述培养“通人”的重要性。(5 分)【参考答案】(5 分)培养“通人”,有利于追求学问的全境,有利于做一个“十足的人”,有利于青年的长远发
10、展,也符合二十世纪的时代需求。(一点 1 分,两点 3 分,三点 4 分)【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要求:分析综合 C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直接表述,有的间接表述;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明朗,有的含蓄。要求能够筛选和辨析,并加以分析概括。【解析】对原文充分阅读,分别找出作者说明培养“通人”的重要性。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分析他为什么是通人。(不超过 45 字)(4 分)鲁迅朱光潜马克思爱因斯坦【参考答案】鲁迅是我们中国文坛、教育、乃至是革命上,都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哲学领域有杰出贡献,在数学等领域也有独到发现,所以他是“通人”。(一点 2 分,两点 3
11、 分)【考点】概括运用【解析】对原文的理解和把握然后熟练地运用文中作者对“通人”的表述复制到这几位人物身上。【文本分析】按照惯常的说法,这是一篇议论文。中学语文讲议论文,有两个最重要的知识,一是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一是议论文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三要素的解释是:议论文写作,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论点,然后围绕论点收集材料,最后用材料论证论点。很少有人质疑这样的解释,其实它和议论文基本结构的定义正好相反。这就发生了一个疑问:议论文的写作究竟是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点?如果说议论文可以始于“正确的观点”,这无疑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
12、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也不是。人们总是首先在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为了解决问题而去收集材料,从对材料的研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形成正确的观点。这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然而这样两种截然相反的教学思想如何能长期相安无事?事实上人们甚至觉得“三要素”的方法更方便教学,这是为什么?这是中学语文没能解决,甚至也从来没想到要解决的问题。大学语文要么放弃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这样本来就并不科学的文体划分,要么就正视这一划分所带来的种种问题。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只是一种方便教学的文体划分,实际上有很多问题尚无人进行过研究,比如这些文体的阅读与写作,就可能是完全相反的
13、两种思维方向。在议论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完成的文本,在这个文本中,论点、论据、论证呈清晰显示,从论点入手,把握课文的基本思想,然后寻找围绕观点而组织的论据材料,并揭示这些材料论证观点时所采用的方法,这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问题是一定要把阅读学和写作学区别开来,在阅读教学中正确的东西,到写作教学中可能恰恰是错误的。在写作过程中,文本只是一个最终的结果,在此之前还有大量的文外功夫,作者为了得到写作所需的正确观点,需要进行长期、艰巨、大量的研究、探索工作。以专家与通人为例,雷海宗关于高等教育要培养“通人”而非“专家”的思想,并非在拿起笔来写这篇文章时才有的。以他个人的经历说,19
14、22 年他清华毕业后,公费留美,主修西方历史,1927 年获博士学位后返国,任南京中央大学史学系主任。当时校内一些史学“专家”以己度人,认为他既专修外国史,自然就不通中国史学,雷海宗也不屑于争辩,而是通过开设中国史课程,发表中国史文章,大得史学界好评,甚至誉满全国,用这些事实回击了那些“专家”。这件事一定对他形成“专家与通人”的想法大有影响。从国内教育界方面说,20 世纪 30 年代,一些在西方大学受过良好教育的归国之士,看到了过于重视专业培养的弊端,大力呼吁通识教育。比如清华大学的梅贻琦,早在担任教务长时就提出大学本科四年的课程应当按“先通后专”来设置。1931 年他当校长以后,进一步主张:
15、“学问范围务广,不宜过狭,这样才可以使吾们对于所谓人生观,得到一种平衡不偏的观念。对于世界大势文化变迁,亦有一种相当了解。”抗战时期,他发表了著名的大学一解,更加鲜明地提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通重于专”。和梅贻琦一样,蔡元培、胡适、冯友兰、潘光旦、朱光潜等人也都具有这种“通识教育”思想,这不会不对雷海宗发生影响。而且,真理总是在争辩中发光的。“通识教育”的思想,在当时也遭到多方面的反对意见。首先是学生的反对。1933 年清华大学为了贯彻通识教育思想,推行“大一共同科目”、文理法三院不分院系的重要举措。这本是为学生的根本利益着想,然而当年的清华学生大多数不满意,1935 年后的几年,“一
16、年级学生都给学校写过信,请求废止这个制度,他们的理由也有两层:第一,专门训练早一年,该是切实些。第二,勉强学生修习没有兴趣的科目,徒劳无功。他们是为专门训练来的,却学些无关的科目,又学不好白费时间,是很可惜的。他们甚至觉得大学一年级好像只是高中的延长。”对此校方和一些教师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开导,也有严肃的批评,比如朱自清就曾批评学生说:“学生的理由却不充分。大学教育应注重通才,不应该一味注重专家。学生倘若只需要专业训练就满足,他们应该到专科学校去。”其次,一些教授也有不同意见。据冯友兰回忆:“当时教授会经常讨论而始终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是大学教育的目的问题。大学教育培养出来的是哪一种人呢?是
17、通才呢?还是专业人才呢?如果是通才,那就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求学生们都学一点关于政治、文化、历史、社会,总名之曰人文科学。如果是专业人才,那就不必要有这样的要求了。这个分歧,用一种比较尖锐的提法,就是说,大学教育应该是培养人,还是制造机器。这两种主张,各有理由,屡次会议都未能解决。后来,折中为大学一、二年级,以通才为主,三、四年级以专业为主。”蒋廷黻在回忆录中表达了类似的意思,他说:“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学家们希望高度专门化,他们希望学生在第一年中就开始接受专门课程。我们教文学和社会科学的同寅却希望晚一点开始专门课程,要多授一些普通课程。结果,经过一番折中妥协,才算解决。但是结果双方都认为不满意。”尽
18、管主张通识教育的一方把问题提到“培养人,还是制造机器”的高度,但仍然不能说服持反对意见的人,最后只好采取折中的办法。第三,政府也有反感。上一部分提到,抗战之初,当时的国民党教育部还是主张大学教育应该以“通才与专才之教育”兼重的,但是随着抗战的深入,越来越急需技术方面人才,于是就把教育方针修改为以“实用科学”为主旨的专才教育。更不用说,当时潘光旦等人是把这个问题放在宏观的背景上来议论的,认为要造就通人,首先就要发展自由人格,要发展自由人格,就必须建立民主政治。更有反对学生入党(国民党)的主张,认为不利于发展自由人格。这就把矛头直接对准了国民党政府,难怪会让政府感到强烈不满。正是有了自身经历、同仁
19、呼应、校园内外激烈争论、抗日战争的形势,才使得雷海宗这篇文章有的放矢,具有“凌厉逼人”的气势。假如不了解文章写作前的这些准备,仅仅限于文本的阅读,就得出作者“首先有一个正确的观点”的结论,甚而至于把阅读教学的文本想当然地转换成写作文本,让学生学习这种“首先有一个正确的观点,围绕观点收集材料,最后用材料证明观点”的写作方法,这样的写作训练,必然导致学生思想的肤浅,甚至造成唯心主义思想方法盛行。所以,提供文本以外的资料,研究议论文论点的形成过程,这应该是大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现代大学的理念培养和制度建设,是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教育界学者教授共同关注的大问题。不少人多是教授又兼大学
20、行政职务者,如蔡元培、胡适、梅贻琦、冯友兰、潘光旦、朱光潜等,均发表了有关文字,表达了很多真知灼见。特别是在大学之通才教育方面,议论很多,在实践上也有宝贵的探索和尝试。其中,尤以雷海宗这篇文章引发的震动为甚,时人和后人均以其在当时学术界和教育界“轰动一时”、“掀起轩然大波”形容之。可见其观点鲜明,眼光独到,批评犀利,切中要害。文章首先指出,“专家”一语流行,成为时髦和大学求学者追求的目标,“可说是今日学术界的最大流弊”。然后辨析了学问各科与学问全境的关系,指出学问“是一种对于宇宙人生全境的探索与追求”,“人生是整个的,支离破碎之后就不是真正的人生”,“若欲求得彻底的智慧,就必须旁通本门以外的知
21、识”;凡有划时代贡献者,无一是“死抱一隅之见的人”,如牛顿或达尔文,“他们是专家,但又超过专家;他是通人”。于此拈出“通人”一义。我们看到,作者对所谓“专家”实无好感。他尖锐指出“专家”“实际并非一个全人”,实患有“精神上之残废”;即便单就学问而言,某一领域的专家对学问“若真欲明了,却非注意全局不可”。作者又抨击了当日学术界崇尚专家之弊:人们忘记了一个人除做专家外,也要做“人”,做一个十足的人在一般生活上讲,是“全人”,由学术的立场讲,是“通人”。至此,文章将人生与学术打通。即:所谓“通人”不但在专业以外注意全局,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是学问上的“通人”,在生活上,则还应是“全人”。这真是见道之
22、言!直指问题的核心。作者接着讨论学术界太专的趋势与高等教育制度的密切关系:课程为求“专精”,舍本逐末,而学生对本门已感应接不暇,更难以再求旁通,真正的精通既谈不到,广泛的博通又无从求得;结果各大学每年只送出一批一批半生不熟的智识青年,既不能作深刻的专门研究,又不能正当地应付复杂的人生。而抗战也好,长远目标也罢,“无论做学问,或是做事业,所需要的都是眼光远大的人才”。这实际上是在力倡“通才教育”。所谓“通才教育”,即是主张大学阶段的直接培养目的应该是“通人”,而不是“专才”;在大学本科阶段,不应过早地追求专门的知识(专识),而应首先接受“知类通达”的“通识”教育;学校应给学子们以“通识”的滋养,
23、在四年左右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上,至少要有三分之一属于普通教育,以使每个学生对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能达到一定程度上的融会贯通。雷文发表的次年,原清华校长梅贻琦发表著名的大学一解文,也明确指出:“大学期内,通专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换言之,即须一反目前重视专科之倾向”。与雷海宗先生后先呼应。雷氏文章的最后一段,似是对着大学生而讲:做学问,大学生的在校时期、20 岁前后,最是关键,品格、风趣、嗜好,大半要在此时养成。此时若能立下广泛的兴趣基础,将来的工作无论如何专精,也不至于害上“精神偏枯病”。针对 20 世纪学问发展现状,即便不能百科精通,“但对一门(学问)精通一切,对
24、各门略知梗概,仍当是学者的最高理想”。“因为人力之有限,每人或者不免要各据一井去活动,但我们不妨时常爬出井外,去领略一下全部天空的伟大!”“精神偏枯病”的提出,一语中的。最后一语,与全文风格有别,饱含激励之慨,无意中表露了作者的拳拳之心。不幸的是,作者当年指出的观念上和教育实践上的弊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仅未能纠正,反而愈演愈烈。主其事者往往急功近利,而完全忽视了先贤早已经指出的基本宗旨。正是社会的强大的功利性压力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导致求学者与治学者往往忘其根本,难脱眼界狭窄、专而不通之弊,进而导致精神偏枯,人生亦复支离破碎本文所论不但解惑启蒙,而且切中时弊。随着现代社会知识和信息的迅猛增加
25、,知识分化现象愈演愈烈;人们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专业知识的获取,接受教育更是全为谋生手段;专业教育、尤其是理工科教育于是大行其道,而人文学科地位则呈下降趋势。实际稍具长远眼光,即可知晓,单重实用科技,缺少必要的人文熏陶,远非全面教育、通人教育,恰是“精神偏枯病”的病源。无论何时,大学的宗旨,始终应是培养身心俱足、健康发展的全人,通识教育、全面教育、通人教育、全人教育,自仍应是大学教育追求的目标。雷海宗先生此文,既是一篇谈论治学上的“专”与“通”关系的文章,篇幅不长;同时也是一篇谈论治学与人生关系的文章蕴含着大容量的思想资源。今天学子读之,难以撼动体制巨厦,则首当反求诸己求为学术上的“通人”
26、与生活上的“全人”。前者指在所学专业以外,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后者指借“旁门”(主要是人文艺术等学科)的知识和精神,求得彻底的智慧,滋养自己的身心,养成远大的眼光、优雅的品格风趣嗜好,以正当地应付复杂的人生,如此才可避免“精神偏枯病”。不禁有人会问:在知识爆炸的今日,求“通”、求为通人,是否还有可能?今天可能有的“通”应是怎样的?这问题确实值得学习者结合现下实际思考、讨论。简言之,各人有不同的具体情况,但求为通人的精神是共同的;“通”之内涵会有变化,但其境界仍值得追求;放宽视界,调整自己的求学目标乃至生活理想,任何形势下都是必要的。有人形容作者为“其声如雷,其学如海,史学之宗”。作者既接受过西
27、方学术的严格训练,又具深厚的国学根底,其文立论正大,说理充分,逻辑严密,遣词运句言简而意赅。这也是值得我们细心揣摩和学习的。应该说,这是一种比较“规范”的课文分析方法。所谓“规范”,是说从中学语文教参到一些大学语文教参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分析路子,但是我觉得如果大学语文要避免“高四语文”的批评,就应该和中学语文拉开档次。现在一些教材编者,仅仅把大学语文和中学语文的区别理解为课文选篇的不同,这是一个误区。且不说目前还没有哪一种教材能够完全做到这一点,即使能够做到,也并不能证明你就比中学语文高雷海宗的专家与通人一定就比中学语文的义理、考据和辞章(施东向)、欢迎“杂家”(马南邨)等课文更“高”吗?我看不
28、见得。大学语文的“高”,除了应该有一个“高等教育阶段的母语教育”的课程体系外,再就主要体现在课文的导读、分析、讲解,要讲出不同于中学语文、高于中学语文的内容。拿这个标准来看上面这篇“详析”,我觉得各段均有语焉不详之处。“详析”第 1 段,介绍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教育界学者教授关于“专家与通人”的讨论,说明了课文的写作背景,尤其提到“蔡元培、胡适、梅贻琦、冯友兰、潘光旦、朱光潜等,均发表了有关文字,表达了很多真知灼见”,这一介绍很有价值。不足的是不够具体,语焉不详。蔡元培、胡适、梅贻琦、冯友兰、潘光旦、朱光潜等人,究竟发表了什么文字?表达了哪些“真知灼见”?让教师自己去查找,费时费力,没有尽到
29、教参的责任。即使像我这样,为了编写教参不惜工本,用一个多星期时间来研究一篇课文,找到的资料也并不能完全吻合:蔡元培、胡适、冯友兰等人的意见其实并不属于“20 世纪三四十年代”。还有,说雷海宗这篇文章在当时学术界和教育界“轰动一时”、“掀起轩然大波”,“详析”也没有提供任何证据。这篇文章发表在重庆大公报1940 年 2 月 4 日,当时正是日本侵略军疯狂进攻,中华民族万分危急之时,查阅那几日大公报的内容:2 月 2 日,桂南宾阳、思陇失陷;2 月 3 日,绥远、五原失陷;2 月 4 日,桂南昆仑关失陷;2 月 8 日,武鸣失陷。再前推几日,则:1 月 21 日,高宗武、陶希圣在香港致函大公报,揭
30、发汪精卫与日寇所签订的卖国密约,并提供原文影印件;1 月 24 日蒋介石为“日汪密约”发表“告全国军民书”及“告友邦人士书”;2 月 1 日,延安各界 3 万余人举行民众“讨汪”大会。毛泽东在会上发表了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反对反共顽固派的演说,并为大会起草了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的通电在这样的背景下,雷海宗这篇谈“专家与通人”的文章能“轰动一时”、“掀起轩然大波”,令人匪夷所思。当然,“文本详析”既然这样说,必有其依据,问题是应该把这些依据提供给老师。“详析”第 2、3、4、6 段都只是简单复述课文内容,加以“这真是见道之言!直指问题的核心”,“这实际上是在力倡通才教育”,“饱含激励之慨,无意中表露
31、了作者的拳拳之心”这样泛泛的评价,并没有提供任何新鲜信息。我一直这样认为,假如课文不是非常深奥,非教参转述教师便看不懂,非教师转述学生便读不懂,那么就完全没有必要作这样转述、复述式的“课文分析”,而是应该要求学生多读原文,因为你无论怎样转述、复述,总不如课文本身写得更好,否则岂不是你比作者还高明了吗?“详析”第 5 段对于“通才教育”的介绍,仅限于下定义是不够的,这里非常要紧的一点,是要介绍“通才教育”讨论的因由,其中包括教育家、教授们游历欧美,引进这一教育思想的经过,更应该介绍抗战时期,因战争的紧急需要,而导致了政府对“通才教育”这样一种长远目标的动摇,由此引发这长讨论。讨论的具体内容也要多
32、加介绍,仅有梅贻琦的一句话是不够的,既然“蔡元培、胡适、梅贻琦、冯友兰、潘光旦、朱光潜等,均发表了有关文字,表达了很多真知灼见”,那么就把这些资料介绍出来,因为教师备课一是缺少这样的工夫,二是这些资料年代久远,已经很难查找。至于把“通才教育”解释为“在四年左右本科阶段的课程设置上,至少要有三分之一属于普通教育”,不知所据者何?大概只是以今天的体制加以想象。因为梅贻琦等人是主张“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在著名的大学一解的文章中,他反驳了大学教育应“通专并重”的折衷主张,所以绝不可能会主张“普通教育”只须“三分之一”的。事实上,这场争论的结局,是赞成方和反对方达成一种折衷方案,即“大学一、二年级,
33、以通才为主,三、四年级以专业为主”。“详析”第 7 段,“不幸的是,作者当年指出的观念上和教育实践上的弊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仅未能纠正,反而愈演愈烈”。这段话对于某些年事较长人而言,当然是听得懂其中的弦外之音的,但是对于半个多世纪以后的教师学生,就会不知其所指。因此,教师们有理由要求教学参考书把话说清楚。这里我以清华为例,代为解说: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这场讨论,在西南联大和清华园延续到四十年代末,1948 年冯友兰从美国讲学回国后,以校务会议主席的身份在各种场合介绍美国的通识教育,导致当时教授会经常讨论这个问题,两种意见难分上下,屡次会议都未能解决。后来折中为大学一、二年级,以通才为主,
34、三、四年级以专业为主。出人意外的是,没过多久,清华园就随着政权的易手而发生巨变,仅仅过了两三年,这座具有光荣学术传统的清华园竟变成了一所单纯的工科大学,那场培养“人”还是制造“机器”的讨论,也以后者占据上风宣告结束。“详析”第 8、9、10 段,对课文内容借题发挥,试图将讨论延伸到今天的教育,这本是一个好的思路,无奈问题仍在“泛泛”,缺少任何具体的资料。如今有一句格言,叫做“细节决定成败”,推之以教学,也是如此,假如教师只能够泛泛而谈,而提不出任何具体生动的事例,那样的课堂教学一定是失败的。“详析”最后一段作了两个评价,一说课文作者“其声如雷,其学如海,史学之宗”(扣“雷海宗”三字),没有具体
35、资料,特别是“史学之宗”四字,不是可以随便说的。一说课文“立论正大,说理充分,逻辑严密,遣词运句言简而意赅”,也没有具体分析。前面段落虽有对课文的转述,但那是不够的,仅以“立论正大”四字,当年的讨论从知识训练到人格培养,从人格培养到民主政治,从民主政治到对国民党政府的批评,真所谓“立论正大”,可惜“详析”并没有揭示这些内容,只是停留于简单评语。以上批评,对于一篇“文本详析”来说,是苛刻了点,教参可有不同编法,我们应当采取和而不同的态度,我只是想通过比较,探讨更加符合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的教学方法。(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612 题。(22 分)春声和春深春声和春深我写过北国的春风。记述在冰雪沉睡的
36、山沟里,忽然一夜间,呼啸咆哮,“卡卡”折枝,“砰砰”冰裂,沙石扑窗如机枪扫射,木头梁、柱、椽、檩“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虫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节作响 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春风告退。忽又从千里外,从沙漠,从戈壁起跑,跨栏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黄沙黄土,高天朦胧,太阳淡化这样一而再三,麦苗才吐青,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龇着白牙。我服了。后来也爱了。说到爱,我又是江南水乡出身,那里的春风叫历代诗人写完了,不用也不能再写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池塘生春草”的“生”字,“吹皱一池春水”的“吹皱”二字,都是千古赞为绝活,咱还啰嗦什么呢,本来在针也插不
37、下去的地方,只有做做翻案文章,弄得巧时还有立锥之地。这些绝活早已铁案如山,咱们不抱没缝的蛋也罢。这是做诗做文章的话。说到爱,却又是一番天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极好的诗句,不过我不爱。“随”字好,江南水乡的春风和春雨,是紧相随的,“潜”字好,“润”字好,“细”字更好,风也细雨也细也。但“无声”二字惹翻了我的爱心。我久居北国,有个弟弟久居北大荒。我们壮年时都不大思乡,俨然四海为家了。有回我问他,有没有偶然心动,念及家乡的时候?他思索。我追问好比说一刹那?我这里有过一刹那来去如闪电,闪电就够了,不必比做晴天霹雳。他说有。有时候炕上睡醒,不知身在何处,忽听屋顶“瓦背”阵雨扫过沙、沙、沙江南
38、绝无炕,北大荒没有“瓦背”,有雨也不会“沙、沙、沙”。那是江南的春风春雨了,你说你没有思乡,那是故乡思念你了。你这个游子不但不知身在何处,还不知道童年永不离身。我劝弟弟写诗吧,他一笑,无意于此。人到老时,血管会硬化,脑子却又会软化,弄得可笑。盖世英雄,也难免小丑般收场。落叶归根之思,我又以为那是软硬兼施的东西。若论固执劲儿,只怕是软硬不吃。我耳朵里不大出现弟弟的“沙沙”声,现在耳朵到了春天,到了雨天,到了黑天,都少不了“苏苏苏”。江岸“绿”,是苏苏“绿”的。春草“生”时,春风“吹皱”时,“随”时“潜”时“润”时,都必定苏苏价响。“润物细无声”,“无声”两字不能接受。好好听吧,幼苗拔节,童年拔长
39、,那也是苏苏响着拔上来的。老来硬化或软化的时候,耳朵里苏苏不绝,那是春的回声。那是故乡故土的呼叫。这是春声。北京俗话说:“春脖子短”。意思还是“春短”,中间加个“脖子”,妙!杨树刚上叶子,柳树刚吐絮,桃花“暄”,杏花“旧”,都才看见就暴热起来了。头连肩膀,无所谓脖子的德性,可以是极壮健的人如拳击勇士,也可以是缩头缩脑如武大郎者。不过有那猛烈的春风在,漫天的黄沙在,就算做勇士形象吧。但也不无可惜,不无可笑。春天就这样勇了,夏日炎炎怎么处,冰冻三尺的寒冬又怎么称呼。我问久居北大荒的弟弟,江南老家的春天怎么样?他立刻回答很长,长到过不完的样子。亏他说得出来,只一个长字。故乡的遥远,童年的朦胧,春天的
40、深沉,无意过筛过箩却过了,无心淘洗也梦游一般澄清提纯了。只落下一个字:长。我疑心这一长字是思乡的单相思,不一定实际。写信去问一位蛰居家乡的小伙伴,他一生困顿,现在是混得最好的时候,在乡下做机修生活。回信来了,说只觉得做生活手冷,快点热起来好。可见实际长还是长的。手冷希望快点热起来,那是一个老手艺人的话。少年时候我们没有这种想法,那手总是热的。“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那时候我们喜欢这样的诗。现在敢说经历了沧海桑由,细细想来敢说春深如海。只有海的意味深长,才包罗万象,一个浪花冷一个浪花热,这个手冷那个手热,都不过是浪花中的泡沫。“春深如海”,在诗里文里看得多了,也看俗了
41、。其实这个“深”字好,“深”字也就是弟弟说的“长”字吧,不过也还有不同。少年时正是战争岁月,我在乡下跑来跑去。花花草草没人管,没有人理。淡淡的阳光,蒙蒙的细雨。阳光只管照,细雨只管下,谁也不理谁,忽然,山坡上映山红开了,人走不到的石头岩上开了,人走来走去踩得稀烂的黄泥路边也开了,牛羊吃草的坡上开了,水泥坟圈石头坟坛那里拱着水泥拱着石头开了。映山红,满山红相映。到了北方,叫做杜鹃,栽在盆里,放在暖房里过冬,湿度、温度、光度样样伺候合适了,才开个五天八天。江南也有大晴天,单薄的映山红当天发干,再晒一天,减色。晒上三天,山上残红映不成了。可是江南春天的细雨,不等阳光收走,自会潆潆一片。映山红一挂上针
42、尖般大的水珠,全副精神又出来了。时雨时晴,同时雨同时晴,晴雨没有休时,映山红没有休日。这是长了。在艰难的岁月,我在北国风沙里,忽然遇上个不得不文化交流的外国画展。我没有了接受的兴趣,匆匆一走而过。忽然,我被吸引了,站住了。那画灰蒙蒙,细雨看不见,可又扑面。一道漫坡,坡头一圈矮矮围墙,墙里有些石头堆又不够废墟,说不清。坡下边有两头牛,边吃草边瞌睡,牛毛上当挂着针尖水珠,要不,怎么朦朦胧胧。我在草地上找红色,也朦胧似有似无,我认定是有,还是映山红。我看见了少年时代,看见了“龙灯花鼓夜,长剑走天涯”。看见了老手艺人,手冷望天。在艰难的风沙里,忽然看见了想也想不起来的故乡的春天,又朦胧看不透,看不透又
43、盛得住一生所有的思念。这是春深了。【作者简介】林斤澜,1923 年生,浙江温州市人。1937 年参加工作。1950 年发表他的第一个剧本,从此走上写作的道路。1961 年开始以写作为专业,在北京作家协会工作至离休。先写剧本,后学写散文和小说。散文是短文,小说爱写短篇。近年也写些文谈。几种文体都出版过集子多种。世纪之交,出版文集六卷,收小说、散文、文谈,未收剧本与报告文学。新世纪出版过散文、小说集子。离休多年,写作依旧。第、段画线部分都用了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_。(2 分)【参考答案】北方冰雪的野性特点以及在春风中消融的过程(答对一点即得 2 分)【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
44、力层级要求:分析综合 C注意散文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手法的灵活性;注意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形象世界;注意诗歌的意象和美感;注意戏剧中矛盾冲突的设置。【解析】文中划线句子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参照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第段中画线句的含义是_。(2 分)【参考答案】作者认为弟弟表面上没有思乡,而潜意识里是思乡的(一点 1 分)【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解析】“
45、你说你没有思乡,那是故乡思念你了”这一句告诉我们故乡对于那些游子来说早已根深蒂固的扎根于我们的脑海,即使我们有意回避它都不可能,表面上似乎我们并不思乡,而在心头一直有着挥之不去的意象。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两项是()()(6 分)A.拟声词“沙沙沙”和“苏苏苏”的不同表明作者听觉更细致入微。B.作者对“润物细无声”的欣赏为下文描述春声作了感情的铺垫。C.作品叙述杨柳桃杏时暗含时光的流动,表现北京“春脖子短”。D.写“手冷”和“手热”的用意在于揭示岁月已经改变了人生处境。E.“春长”和“春深”一动一静彼此呼应,衔接巧妙而且结构严谨。F.本文结尾意味深长,空谷回音中留给读者思考和相象的空间。【参考答案】
46、CF(一项 3 分)【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丰富含意重在内容的思想性,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解析】对于文章修辞手法语句的理解和把握在复习文学类文本时已经都有交待。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分析第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映山红的。(3 分)。【参考答案】空间上,作者选取多个地点,强调无论何处映山红都能绽放着;时间上,作者写出了映山红从盛到衰,再到盛开的多次反复的过程,突出映山红开放时间之长(一点 2分,两点 3 分)【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
47、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现。【解析】明确提示考生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回答的角度非常明确。作者从“春声”写到“春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参考答案】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少年生活的怀恋,也暗含报国之情和憧憬未来之意。(一点两 2 分,两点 3 分)【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作品主题的概括要从作品实际出发,注意时代氛围、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解析】通读浏览全文,我们可以发现作者的思路和要表达的思想,“春声”写到“春深”,作者的情感尽在行文中。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
48、景象,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4 分)【参考答案】本文描述北国之景为衬托江南故乡风情的美好,更好地抒发思乡之情;故都的秋以江南景象反衬出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喜爱。(一点 2 分)【考点】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解析】本道题考察考生学会概括的能力,并且在熟悉故都的秋的意象基础上去比较分析,加以评析。(三)默写。(6 分)【任选 6 空。超过 6 空,按前 6 空评分】其为人也,_,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七则)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分野中峰变,_。(王维终南山)念
49、去去、千里烟波,_。(柳永雨霖铃)俶尔远逝,_,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_,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东风不与周郎便,_。(杜牧赤壁)不薄今人爱古人,_。(杜甫戏为六绝句)【参考答案】发愤忘食所以游目骋怀阴晴众壑殊暮霭沉沉楚天阔往来翕忽横看成岭侧成峰铜雀春深锁二乔清词丽句必为邻【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解析】完全依靠考生平时扎实的基本功,所幸的是即使考生在背诵的基础上有遗忘的现象,考卷也很人文地进行了有效的补救,就是 8 选 2。(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416 题。(8 分)早兴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尤上阶
50、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注】觉:醒。白居易,字乐天,号_。(1 分)【参考答案】香山居士【考点】文学常识。【解析】没有任何技巧,完全是考察考生的识记能力,这也是最基本的文学常识。对本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首联用“晨光”与“开门鼓”交代时间之早。B.颔联以犬和鸟的表现描绘清晨兴旺之景。C.尾联“乡梦不多成”呼应“心空”,点明主旨。D.本诗语言浅显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参考答案】B【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