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时代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误区辨析.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874890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误区辨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时代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误区辨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时代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误区辨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经济新时代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误区辨析陈娟摘要: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站在唯物史观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战略高度,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来把握共同富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对一系列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误区进行辨析与澄清,进而深刻把握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生活富裕,而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而是先富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只需分好“蛋糕”,而是要把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统一起

2、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不可一就而就、急于求成。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理论误区;核心要义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 3-8 54 X(2 0 2 3)0 8-0 0 3 1-0 9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促进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时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推进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已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形成思想和理论上的共识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

3、要前提。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正处于关键时期,必须既保持自信昂扬的奋进姿态,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认识,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来把握共同富裕,在关于共同富裕的重大问题上认识准确、心明眼亮,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共同富裕提供了思想指导和根本遵循,但是当前对共同富裕仍存在一些理论认知误区,及时对这些模糊认识和错误观点进行辨析和澄清,有利于廓清是非、正本清源、统一思想,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稳步推进共同富裕。一、共同富裕不是

4、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世界各国面临的世界性难题。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这一基本矛盾无法得到解决,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参与生产的一定方式决定分配的特殊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贫富两极分化的根源。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恩格斯也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这种财产的集中是一个规律中间阶级必然越来越多地消失,直到世界分裂为百

5、万富翁和穷光蛋、大土地占有者和贫穷的短工为止”。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虽然绝对贫困状况得到缓解,但社会贫富分化更加严重。正如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中指出的:“工资的显著增加是以生产资本的迅速增长为前提2023.81 31的。生产资本的迅速增长,会引起财富、奢侈、社会需要和社会享受同样迅速的增长。所以,即使工人得到的享受增加了,但是,与资本家的那些为工人所得不到的大为增加的享受相比,与一般社会发展水平相比,工人所得到的社会满足的程度反而降低了。”所以,尽管一些西方国家也采取一些福利主义措施,但是贫富分化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美国和欧洲前1%高收人群体占全体居民收入比重从2 0世纪7 0 年代的8.5

6、%和7.5%持续上升到2 0 18 年的19.8%和10.4%。社会主义制度与共同富裕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科学分析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马克思在18 57 一18 58 年经济学手稿中强调,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指出:“我们始终坚定人民立场,强调

7、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尽管我们党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着力推进共同富裕,但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和社会分配不公平问题依然存在。2 0 13 年以来,我国居民收人前2 0%群体的平均收人是后2 0%群体的10 倍以上,且无明显缩小态势。从世界各国来看,收人差距和贫富差距是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据此,一些人认为资本主义国家解决不了贫富差距问题,我们国家也同样解决不了共同富

8、裕问题。促进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孜孜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使命决定的。在对未来社会的描述中,马克思提出“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恩格斯也指出未来社会“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宣告:“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321江汉论坛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我们党成立之初,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并在实践中坚持

9、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把消除贫穷、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来奋斗。19 53 年12 月,由毛泽东直接主持、亲自起草并修改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提出,要“使农民能够逐步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这是我们党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提出“共同富裕”的理想目标。“共同的富”,不是少数人的富,这就明确了我们追求的是共同的富裕,即全体人民的富裕。19 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特征的共同富裕思想,并在实践中探索“先富带后富、最

10、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邓小平深刻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我们党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础上,坚持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共同富裕的内涵作了新的阐释。他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同时他强调:“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好日子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

11、不能掉队。”由此可见,在我们党百年奋斗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始终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从未动摇过,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使我国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前进。有关专家测算,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是4 亿人,力争2 0 3 5年达到8 亿人,到2049年超过10 亿人。如果我国绝大多数人进入中等收人群体,低收人群体越来越少,那么共同富裕比较好地体现了全体人民的富裕。“随着在文明时代获得最充分发展的奴隶

12、制的出现,就发生了社会分成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第一次大分裂。这种分裂继续存在于整个文明期。”由于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存在,自阶级社会产生以来,无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统治阶级始终代表的是自身利益,广大劳动人民始终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在这样的社会尽管可能会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富裕”,或者是少数人的富裕,但不可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可以说,千百年来,受生产力水平所限和生产关系制约,共同富裕在人类社会始终无法真正实现。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生产资料的扩张力撑破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加给它的栓楷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通过社会化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

13、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不仅实现“富裕”具备相应的生产力水平,而且实现“共同富裕”也具备制度基础。我们党提出的“共同富裕”这一社会状态,既是生产力发达的体现,也是生产关系和谐的反映。“富裕”对应的是生产力发展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共同”对应的是生产关系状况,反映了社会成员占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本质规定性。这里的“共同”是指全体人民,即在党的领导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是个别人、少数人、一部分人,更不是那些特殊利

14、益集团、特权阶层。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不可调和,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而在社会主义中国,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实现共同富裕具备了坚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囿于共同富裕只是少数人富裕的理论认知是错误的,必须明确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标,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全体劳动人民勤奋工作、拼搏奉献,为实现共同富裕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生活富裕而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富裕最初是对应贫穷来说的,贫困是人类长期面临的社会现象,是制约共同富裕实现的重要因素,消除贫困是人类的

15、共同使命。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食品、住房、医疗等多个方面记录了英国无产阶级的物质贫困状况,比如,“每3 0 个人挤在一间屋里,空气少到还不及需要量的1/3”,“只有少数工人家庭才能达到同囚犯差不多的营养”,“工人的肺结核和其他肺部疾病是资本生存的一个条件”。因为数千年来物质匮乏、生活贫困是困扰人类生存生活的首要难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着眼于解决人民生活困难、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就把实现生活富足作为首要目标。这时候的共同富裕的确指向物质生活富足。据此,一些人仍固守传统观念,认为新时代所说的共同富裕主要指向物质生活富裕。物质生活富裕是我们党初期提出共同富裕目标的基本内容。物质生活的满足是从事其他

16、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恩格斯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这就是说,从人类生活需要来说,物质生活需要是第一位的,是最基本的,只有满足了物质生活需要,才可能去追求精神生活需要。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当时中国的经济不仅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亚洲许多国家相比也有一定差距,19 4 9 年,人均国民收人只有2 7 美元,相当于亚洲国家平均水平的2/3。在人民生活水平极其低下的条件下,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足是最为迫切的,也是最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按照不变价格计算,19 52 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 7 9

17、 亿元人民币,1976年增长到2 9 6 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19 元增加到19 7 6 年的3 19 元。尽管取得了进展,但是人民的生活水平依旧不高。19 7 8 年全国还有2.5亿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这一时期,大力发展生产力,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第一要务。19 55年10 月,毛泽东指出:“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一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可见,我们党最初提出共同富裕的目标基本上就是指向物质生活富足,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符合实际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

18、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共同富裕的内涵得到丰富和发展,不再单指经济上的物质生活富裕,还应2023.81 33包括精神生活富裕。在实现物质富裕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充实。这是因为:第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进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和提升,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

19、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要求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方面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就要求共同富裕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上,还要体现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层面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懈努力。”第三,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适合

20、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既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又明确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了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即“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综上所述,新时代强调的共同富裕,不单指物质财富的富足,还应该包括精神方面的共同富裕。新时代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

21、机统一体。物质生活富裕,要求我们在吃、穿、住、行等方面有质的飞跃,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精神生活方面的富裕,要求我们在理想信念层面,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341江汉论坛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在价值理念层面,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在落细落小落实上持续用力;在道德观念层面,坚持马克思主

22、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因此,新时代的共同富裕要坚持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不断促进全体人民“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充裕、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共同富裕的内涵还会与时俱进,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明确新时代共同富裕是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协调、相统一的科学内容,有利于我们克服单纯追求物质生活富足的片面认识,同时有利于我

23、们坚持全面系统理念,整体推进各个方面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在强调共同富裕的全面性特征时,尤其要把握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裕的关系,即物质生活富裕是精神生活富裕的重要条件,精神生活富裕是在物质生活需求满足达到一定程度后的更高追求。马克思在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阶阶段,尽管我国GDP处于世界第二位,但人均GDP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有较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在追求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始终要把经济建设和发展放在首位,只有在物质生活上达到富裕后,精神生活富裕才有可靠保证。三、共同富裕不是同

24、步富裕、同等富裕而是先富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平等的价值要求,社会主义平等的实质并不是要消灭一切差别,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任何超出这个范围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谬。”列宁也认为:“我们要消灭阶级,从这方面说,我们是主张平等的。但是硬说我们想使所有的人彼此平等,那就是无谓的空谈和知识分子的愚蠢的捏造。”由于长期受“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年代“吃大锅饭”和分配政策上的“平均主义”的影响,一些人误认为共同富裕就应该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或整齐划一的富裕。同步富裕

25、是指在实现富裕的时间上同步,没有先后之分;同等富裕是指在实现富裕的程度上一致,没有高低之分。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在理论上是有害的,在现实中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是不可实现的。由于每个人的个性烹赋、努力程度、家庭背景、机遇机会千差万别,实现富裕的时间上必定有先有后。同时由于我国区域差别、城乡产别、行业差别仍然存在,这就决定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有先有后。同步富裕、同等富裕从本质上看,其实是平均主义思想在作崇。马克思曾经批判平均主义指出:“任何私有财产本身所产生的思想,至少对于比自已更富足的私有财产都含有忌妒和平均主义欲望,这种忌妒和平均主义欲望甚至构成竞争的本质。

26、粗陋的共产主义者不过是充分体现了这种忌妒和这种从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主义。”恩格斯也提出:“平均主义派和大革命时代的巴贝夫派一样,是一批相当粗暴的人。他们想把世界变成工人的公社,把文明中一切精致的东西,即科学、美术等等,都当作无益的、危险的东西,当作贵族式的奢侈品加以消灭”。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平均主义既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不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成为“充满了反动的社会空想”,并力图“在经济方面使历史的车轮倒转”。就其实质而言,平均主义所主张的同步富裕、同等富裕是要把社会化大生产倒退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一种唯心主义观念。在我国计划经济年代,在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这种方式尽管有效控制了贫

27、富差距,但也挫伤了那些勤劳拼搏、敢于争先的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滋生了等靠要的消极观念,从而损害了生产力的发展。低水平条件下的平均主义结果导致共同贫穷,这个教训极其深刻。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实现14 亿人共同富裕,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同步富裕、同等富裕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也不是走向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改革开放之初,为了克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提高劳动人民的积极性,我们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了一条差异化、非

28、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思路,强调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和共同富裕目标下,鼓励和支持有能力有闯劲的人和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发展起来,同时要求“先富”的地区和人群通过示范引领和帮助帮扶“后富”的地区和人群,从而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思路是对平均主义的否定,共同富裕承认在普遍富裕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先富带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道路,既不同于同步富裕、同等富裕,也不等于贫富悬殊甚至两极分化,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允许有适度差异的共同富裕的新路,是适合我国国

29、情的道路。在这一政策指引下,我国东部地区快速发展起来,同时带动和帮助了中部、西部地区发展,但是中部、西部同东部的发展还是有差距的,即在普遍发展的基础上,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 0 2 0 年东部11省市GDP总和为550 8 6 7.3 万元,中、西部2 0 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为4 6 154 7.9 万元,东部人均GDP为9 0 7 6 7 元,中、西部为57 4 6 1元。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指引,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取得重大战略性成果。共同富裕不等

30、于同步富裕、同等富裕,而是在有适度差异性基础上的普遍富裕。这种差异性,体现在时间上有先有后,在程度上有高有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尽管有先富后富之分,富裕程度有高低之别,但所有劳动者同过去相比,必须确保生活水平都提高了,都能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先富带后富”思路是在承认适度差异性基础上的普遍富裕的新路,这有利于激发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共同富裕不是要消灭差别,而是要缩小差别,使它保持在合理、可接受的区间。必须强调,“先富带后富”的思路,是要通过一系列制度保证,确保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四、共同富裕不是只需分好“蛋糕”而要把做大“蛋糕”与分好

31、“蛋糕”统一起来实现共同富裕,从表面上看,是一个社会产品2023.81 35公平分配问题。所有社会成员能够公平分配到社会产品,对美好生活有幸福感、获得感,这就可以说基本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据此,一部分人认为,促进共同富裕,只要分好“蛋糕”就可以了。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分好“蛋糕”,这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另一方面,劳动时间又是计量生产者在共同劳动中个人所占份额的尺度,因而也是计量生产者在共同产品的个人可消费部分中所占份额的尺度。”恩格斯论述社会主义基本特征时指出:“社会的每一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

32、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理”,?“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这些重要论述揭示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与前提,消费资料的分配应遵循按劳分配的原则。为了促进共同富裕,我国构建了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一次分配主要是由市场主体根据国家法律和市场机制来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应强调效率兼顾公平;二次分配主要是由政府来推行分配,比如税收、社会保障的“五险一金”以及转移支付等,应强调公平兼顾效率;三次分配主要是指先富起来的企业或个体自愿性质的捐赠,应强调自愿性、道德性。应该说,我国构建的

33、三次分配机制旨在通过“扩中、提低、调高、打非”,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促进收人分配更合理更公平。分好“蛋糕”,需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蛋糕”分得是否公平、是否得到社会成员的认同;二是分到的“蛋糕”到底有多大,比之前是否有增加。“蛋糕”是否分得公平,这就要求既不能分配差距过大,也不能搞平均主义。贫富悬殊和平均主义都会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不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分到的“蛋糕”到底有多大,这就涉及到原有可供“蛋糕”的分量。比如,在人均可支配收入1万元和人均可支配收入6 万元的情况下进行分配,大家普遍感到在人均可支配收人6 万元情况下分配的获得感、幸福感强,而在较低收人水平下进行分配,

34、即使分得再好,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都不及在高收入水平下分配的感受。此外,促进共同富裕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等方面,而促进广大人民精神生活富裕,更不仅仅是个分配的问题。所以,促进共同富裕,只讲分好“蛋糕”,是不全面的、不准确的。361江汉论坛促进共同富裕,不仅要分好“蛋糕”,还要做大“蛋糕”。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基础和前提,是分好“蛋糕”后具有获得感的重要条件。马克思强调“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实现共同富裕“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

35、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生产力状况决定着社会物质财富的丰裕状况,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与前提条件。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发展生产、做大“蛋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就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我们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平衡而充分发展,做大做强“蛋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无产阶级贫困和两极分化的根源。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

36、重要特征,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因此要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毛泽东指出:“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不能只从单方面看。”促进共同富裕,内蕴着分好“蛋糕”和做大“蛋糕”两件事,二者不可偏废。一方面,做大“蛋糕”是分好“蛋糕”的物质基础,“蛋糕”太小,分得再好,大家的获得感也不高。如果不把“蛋糕”做大,只想把“蛋糕”分来分去,“蛋糕”只会越分越小。另一方面,分好“蛋糕”对做大

37、“蛋糕”具有促进作用,分得不好对做大“蛋糕”具有消极作用。如何处理好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的关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五、共同富裕不能落后或超越经济社会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第三,促进发展阶段而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共同富裕是解决收人差距过大的现实要求。2 0 世纪则8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38、目前基尼系数稳定在0.4 6,高于国际警戒线。根据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有关数据显示,从城乡差别看,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202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为4 3 8 3 4 元,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社会主而农村居民只有17 13 1元,城镇居民是农村居民的义共同富裕的实现也是一个历史动态过程。实现共2.5倍;从区域差别来看,2 0 2 0 年全国人均可支配同富裕也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落后或超收人最多的省市(上海,7 112 1元)约为最少省份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事(甘肃,2 0 3 3 5

39、元)的3.5倍;从行业差距看,2 0 2 0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我们制定政策和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采矿业,推进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依据。在制定共同富裕政147196元)是最低行业(住宿和餐饮业,4 8 2 10 元)策时,总有一些人脱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提的3 倍。如果我国对收人差距不加以有效控制,势出一些错误观点,并在实际工作中产生了消极影响。必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可见,促进共同富比如,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还裕不仅是长远目标,更是当前推进事业发展的现实是很遥远的事情,从而产生了不想尽力而为的消极任务。这种迫切的现实任务,必然要求我们尽力而思

40、想。又如,既然确立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就应该为,朝着长远目标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积小胜为在现阶段不计成本和无条件地实行分配公平,从而大胜,而不能停滞排、无所作为。在制定促进共产生了不想量力而行的错误想法。同富裕政策中,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马克思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义唯物史观既反对历史唯心主义,也反对历史宿命系,把“蛋糕”分好,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论,主张人们在认识和掌握共同富裕客观规律的基局。础上,是可以能动改造世界、创造美好未来的。正促进共同富裕,还必须坚持量力而行。我国处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在社会

41、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必须摆在更加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制定促进共同富裕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的政策,都要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出发,不能作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共同富裕是全体人脱离实际、超越阶段。2 0 2 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民期盼的愿景,也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既然我1.2万美元,但美国大约有6.7 万美元,北欧发达国们党肩负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使命,我们就要立足当家平均有6 万美元,这种距离还是很大的。在当前,下尽力而为并朝着这个目标一步步前进。我们党当如果我们好高远、盲目攀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前把促进共同富裕

42、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们就要福利政策,不仅会增加财政负担,还会使人民群众尽力而为做好此事,主要原因如下:第一,今天的陷人“福利陷阱”、滋生养懒汉的观念。过高的标中国具备了促进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准难以兑现,即使现时兑现了,由于受财力的限制人均国民总收入超过1万美元,形成了超过4 亿人没有可持续性。如果制定的政策实现不了、兑现不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人群体;建成世界上规了承诺,还会使人民对党和政府失去信心信任,带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来严重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因此,共同富裕政策的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 亿人;生态文明制定要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始

43、终坚持建设成效显著;人民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等等。这量力而行的原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些伟大成就,为新发展阶段推动共同富裕创造了良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好条件。第二,促进共同富裕是应对社会主要矛盾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不要好高远,吊高胃转化的客观要求。新时代,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越口,作兑现不了的承诺。”来越多样化、高端化,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就是要求我们在制制约人们获得感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适定共同富裕政策时,既要立足当下,又要着眼未来。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我们既不能因为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无所作

44、2023.8 1 37为,也不能做出超越阶段的事情而急功近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立足国情、立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思考设计共享政策,既不能裹足不前、铢锚两较、该花的钱也不花,也不能好高远、寅吃卯粮、口惠而实不至。”在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稳步推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六、共同富裕不可一而就、急于求成而是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的过程人类社会发展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各种矛盾交互作用的结果,共同富裕的历史必然性和发展方向的确定性不是以单一线性方式实现的,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需要接续奋斗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共产主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

45、由发展的条件”。人们不用为生存而斗争,成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自觉的真正的主人,共同富裕与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体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已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可以说,共同富裕是人民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在这样的社会里,公平正义的阳光普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真正得到实现。由于对共同富裕的无限憧憬,一些人幻想一夜之间就能实现共同富裕或者跑步进人共同富裕的社会。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没有认

46、识到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的过程。必须充分认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共同富裕既是我们党的现实任务,更是长期执政的重要目标。共同富裕建立在经济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但是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这就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任重道远。这种长期性可以从我们党对新时代促进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的描绘中窥见一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2 0 2 0 年到2 0 3 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2 0 3 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基本实现。之后,党的十九大在明确“两步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三步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到“十四五”末,全体人

47、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人和实际消费水381江汉论坛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 0 3 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三步阶段性目标”比“两步阶段性目标”更加细化了前进目标内容,而且把“迈出坚实步伐”从2 0 3 5年提前到“十四五”末,反映了我们党对促进共同富裕的明确态度和坚定决心。从“迈出坚实步伐”到“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再到“共同富裕目标基本实现”是我们党带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前进路上的一个个阶段性目标,这充分说明作为一个历史过程的共同富裕,其实现

48、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而就。再说,到本世纪中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完成后才算“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真正完全实现共同富裕”还要贯穿社会主义中、高阶段,我们更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和坚持不解的奋斗。必须充分认识实现共同富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哪一块有短板都不可能实现。新时代,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任务艰巨繁重,道路坎珂曲折。虽然我们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但返贫和新的致贫风险依然存在,即使在消除绝对贫困问题后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比消除绝对贫困问题要困难得多、复杂得多。当下在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任务中,无论是

49、扩大中等收人群体、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对高收的规范和调节,还是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每一项任务都不是简简单单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付出艰辛努力和克服重重障碍。此外,在促进共同富裕的征程中,一些“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增加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复杂性、曲折性。比如,台海局势的演变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遏制打压、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波云诡,都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从而给实现共同富裕带来了不确定性风险。由于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我国在促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并没有采取一刀切和全面铺开的冒进做法,而是采取先行示范、榜样引领、逐步推广的模式。2 0

50、 2 1年6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颁布,赋予了浙江重要改革示范任务,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做“试验田”。意见明确提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选取部分地区先行先试、做出示范。”随后,浙江省为贯彻意见精神,也印发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 0 2 1一2 0 2 5年)。两份文件的出台充分说明,面对共同富裕这个艰巨任务,我们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模式来逐步推进,而不能采取毕其功于一役的急于求成的做法,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做法和有效经验。当前,我们初步具备了促进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但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