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世纪中国体育电影与共同体美学探析_梁森旺.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875262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世纪中国体育电影与共同体美学探析_梁森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世纪中国体育电影与共同体美学探析_梁森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世纪中国体育电影与共同体美学探析_梁森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体育电影在不断发展的同时,显示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共同体思维,影片通过电影将个体询唤为“共同体”,在塑造影片内部共同体的同时,将银幕外的观众也纳入到共同体当中,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成为共同体的构建者。这一过程既有影片内部的共同体构建,也有影片与观众之间的共同体构建,更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将共同体美学应用于体育电影研究,对于通过体育电影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具有积极意义。一、尚同尊异:中国体育故事中个体与共同体的辩证思考“共同体美学的第一个核心要义可概括为尚同,即崇尚电影不同主体、客体、环节、元素之间的共同性和关联性。”1中国新世纪体育电影一方面着眼于个体叙述,讲

2、述个人奋斗;另一方面,在讲述个体故事的同时崇尚共同体之“同”,形成个体与共同体的双向互动。之前不少体育电影往往将“以个人为基点的为了实现个人冠军梦想而奋斗的故事,同以爱国主义为基点、为国家荣誉而奋不顾身的故事连接起来。但前者在表达时往往有意无意地被弱化直至直接纳入到后者的民族、国家的叙事范式之中”2。新世纪以来,在新世纪中国体育电影与共同体美学探析梁森旺031一些优秀的体育电影中,个体不再被淹没在集体当中,个体在集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对集体产生巨大影响,个人从集体中解放出来,两者不再是从属关系,而是成为相互呼应的存在。将个人叙事与国家叙事、民族叙事进行有效黏合,“家国同构”成为体育电影进行影片

3、内共同体构建的重要方法。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许海峰的枪 我心飞扬 共同组成了“中国奥林匹克三部曲”。三者都以中国奥运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为蓝本进行叙事,讲述他们与奥运的故事。虽然都从运动员个体角度进行叙事,且国家作为共同体的代表均有出现,并与以主人公为代表的个体产生联系,但在共同体与个体的关系上,三部影片之间仍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正体现了新世纪中国体育电影中个体地位的变化。在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中,正如教练所言:“从今天起,你就不是你自己了。”影片在一开始便将刘长春与国家进行绑定,他的成绩象征着国家荣誉,个体与国家之间的共同体在一开始便已形成,整部影片叙事亦围绕这一共同体进行。影片将第一场比赛时间安

4、排在1931 年 9 月 18 日这个特殊时间点,刘长春在运动场上战胜日本人成为国家英雄,他也成为共同体当中的关键部分。影片中虽有展现刘长春的日常生活以及个体成长,但在整体叙事上个体依旧让位于共同体,个体的成长是为了国家荣誉,个体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影片中较少提及。影片也致力于通过体育之外的情节来构建共同体,如战争场景,反复提及“满洲国”与中国之间的对立,船上西方乘客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等,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不断强化共同体的构建。与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相比,在 许海峰的枪 中个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凸显。影片更多着眼于许海峰自身的成长,不论是因年龄原因入选省队时遭遇困难,还是进入省队之后成绩下滑,影

5、片前期大部分时间都在讲述许海峰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自我,国家形象在影片中出现较少,自我价值的实现成为影片叙事的主导。而在许海峰代表中国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后,国家开始强势介入叙事,许海峰同刘长春一样与国家荣誉绑定。镜头在奥运赛场与国内观众之间不断切换,共同体在这时得到了强化,叙事也从个人价值的实现转向了国家荣誉的实现。在 我心飞扬 中,国家这一概念在东方艺术影视艺术032影片中虽也被不断强调,但同时花费较多笔墨展示运动员与教练之间“东方化”的师徒关系,在两者之间构建起更小的共同体。不断强调的“冬奥金牌”成为叙事动力,同时也将教练与运动员、影片与观众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更加小型但却更能被观众感知的共同体

6、,与国家共同体相辅相成,交相辉映。三部影片虽都以某一优秀运动员的经历为蓝本,但 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从一开始就进行了“家国同构”,将个体纳入国家、民族叙事当中;许海峰的枪 更注重个体的成长,国家在影片后期才介入叙事;我心飞扬 则更进一步向个体靠拢,并在较大的国家共同体内部同时建构起运动员与教练这一相对较小的共同体,也更注重运动员自身的成长与情感的变化。“体育电影可以依靠个人的身体与精神的胜利来达到国家的强大,从而将国家与个人进行命运共同体的同构。”3新世纪早期的体育电影注重个人与国家的结合,当下的体育电影则更加凸显个体奋斗,国家叙事虽仍存在于影片中,但与个体叙事已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关于民族崛起

7、、国家强盛的话语在主旋律色彩浓厚的体育电影中存留,更多的体育电影关注个体尤其是青少年在体育电影中的:领悟超越成长的故事。”4新世纪的中国体育电影虽多为主旋律影片,但也有如同 棒!少年 一般将个体成长作为影片叙事主导的电影。在这类体育电影中,国家共同体处于“隐在”状态,影片偏向于构建更加小型的共同体。二、同频共振:中国体育电影与观众间的共同体构建新世纪以来,中国优秀的体育电影不仅在影片内部构建起共同体,更在外部构建起电影与观众间的共同体。“尽可能与最多的观众达成最大公约数,建构有效的对话渠道、对话空间,形成共情、共鸣、良性互动的共同体美学。”5电影与观众之间的共同体构建既是一种审美共情,也是一种

8、接受美学,更是超越作者、作品和观众单一侧重的共同体美学。新世纪优秀的体育电影通过多种方式构建与观众之间的共同体,将观众纳入其中,实现了同频共振。新世纪的中国体育电影从更加微观的角度讲述体育故事,从个体融于集体转变为以个体为主,在宏大的国家民族情感之外,更以真挚平凡的情感打动观众,将观众纳入共同体当中。“随着相同感觉的产生,在一个暂时的情感共同体中,033由于大众聚合在一起而产生了新的审美范式。”6在以往的主旋律体育电影中,情感共同体的构建往往需要国家、民族宏大叙事和二元对立叙事的介入,观众看到中国运动健儿战胜困难战胜对手,内心产生强烈的触动,处于激动状态的观众很容易便会进入情感共同体当中。新世

9、纪的主旋律体育电影虽然依旧采取这种模式,但在宏大的情感之外加入了更多细腻的情感,如 夺冠中女排运动员与郎平之间难舍难分的情感,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中队员之间产生矛盾却最终和解的情感,超越 中师兄弟之间冰释前嫌的真挚情感等。这些影片中体现的个人情感,较之新世纪之前的体育电影如女篮五号 排球之花加油,中国队 等,要更加细腻与突出,在将观众带入宏大的家国共同体的同时,也带入到更小的情感共同体当中。在非主旋律的体育电影中,情感则是将观众带入共同体的主要手段。了不起的老爸 中,父亲为了实现儿子的梦想假装失明让儿子成为自己的陪跑员,父子一同训练,最终一同站在马拉松赛场上,父子之间通过马拉松比赛得到和解。林

10、超贤导演的 超越 与 激战 同样从个人经历入手,展现了个人与体育的关系,隐藏了宏大的家国叙事。激战 讲述了老拳王与他徒弟之间相互鼓励,最后战胜自我重获尊严的故事。超越 则从破风手与冲线手这对自行车比赛中既合作又矛盾的关系入手,展示三人之间的故事与情感纠葛。这些影片并没有着重展现体育的国家属性,而是将观众纳入更加细腻、更加微小的情感共同体当中。宏大叙事固然可以唤醒观众的集体记忆,实现同观众之间共同体的构建,但在感情的表达上往往不够细腻;运动员与国家的联系可以获得更强的身份认同,但一旦处理不好,便会使影片中的运动员失去个性,成为福斯特所说的“扁形人物”。体育运动与战胜困难有着天然的关系,战胜困难的

11、情节也可以更好地引起观众共鸣,将观众纳入共同体当中。夺冠 中运动员除夕夜的刻苦训练,破冰中运动员在严寒当中制作冰道,乃至在 飞驰人生 这种充满喜剧色彩的体育电影中,主人公也是在一次次战胜困难中不断前行,这种勇于战胜困难、始终砥砺前行的体育精神,成为体育电影必不可少的要素。体育电影中的主人公遇到困难时会引起观众的担忧,战胜困难时观众会为其欢呼,即使未能取得最终胜利,观众也会为影片角色的成长而欣慰,观众与影片产生强烈共鸣,共同体由此形成。值得注意的是,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叙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只有真实的叙事才能引起观众共鸣,只有真实地展现运动员如何战胜困难,观众才会获得鼓舞,体育电影如果通

12、过“机械降神”的方式战胜困难,不仅无法将观众纳入电影所构建的共同体当中,甚至会引发观众反感。记忆的唤醒与重构同样是将观众纳入共同体当中的重要手段。新世纪以来的优秀中国体育电影往往与历史产生联系,唤醒观众的记忆,并对其进行重构,个体记忆中所缺少的部分也被电影补全,从而形成一种记忆共同体。“通过影像叙事进行记忆的 再生产,让受众的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相连结,塑造和强化个体对所属群体的认同感受。”7夺冠 破冰 我心飞扬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等体育电影,均选取中国体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以此唤醒观众的记忆,将东方艺术影视艺术034其纳入记忆共同体当中。体育电影对于记忆不仅是简单唤醒,而是将曾经的动人

13、故事展示在银幕上,并对其进行强化与修补,使得观众的记忆更加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即使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观众也可以通过电影“塑造”自己的记忆。夺冠 将女排夺冠的艰辛历程展现在银幕上,观众的记忆不再仅仅只有女排夺冠的结果,而是跟随电影一起经历中国女排从弱小到强大的过程。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使观众了解到中国乒乓巅峰之前的低谷,正如影片宣传语“成为大魔王之前,是打不死的小强”,将中国乒乓的奋斗历程展现在银幕上,加深了观众对中国乒乓的了解。电影展现的奋斗过程与细节同观众原有的记忆相结合,记忆不仅得到强化,而且通过电影进行重构,变得更加生动完整。我们的冬奥 则通过另一种方式进行记忆的唤醒与重构,影片以冬奥会吉

14、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为主角展开叙事。除了两个吉祥物之外,影片还大量引入其他动画角色,从 20 世纪的 大闹天宫 到新世纪之初的 大耳朵图图,再到近些年流行于网络的 非人哉 和 罗小黑战记,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可以从影片中找到自己熟悉的角色。我们的冬奥 并没有依靠历史事件唤醒记忆,而是通过卡通形象将观众纳入记忆共同体当中。影片将以往的动画形象与冬奥相结合,在引起观众回忆的同时对记忆中的角色进行重构。体育电影通过对记忆的唤醒与重构使得记忆共同体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成为一种在银幕上可以被感知的存在,成为生动的情感体验、生命体验。“叙述过去,意味着重塑过去。当下的社会语境、意识形态、个体情感

15、、心理动机等,都不可避免地参与叙述,能够形成一种促进国家认同的话语体系。”8体育电影在叙述过去的同时完成对过去的重构,历史在当下重新焕发活力并与现实结合,形成清晰的记忆共同体。三、崇和共美:中国体育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新世纪的中国体育电影不仅注重影片内部和影片与本国观众之间的共同体构建,更将目光投向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从 2008 年奥运会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 2022 年冬奥会的“一起向未来”,两次奥运口号都体现了中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期望,而两次奥运盛会也都成了中国对外展示、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奥林匹克所倡导的奥运精神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契合,其本质都是促进全人类

16、的沟通和理解,构建包容开放、互利共赢的世界。体育可以超越民族、国家、文化的界限促进交流,电影同样可以跨越国界传递其中的精神与文化,体育与电影结合无疑可以吸收彼此特点,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活力。“共同体美学提供了打破区隔的方法,即要保持基于 我者思维 的 他者思维。”9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体育电影也从之前单纯展现中外之间“我”与“他者”的冲突,转变为冲突与交流并重,有效发挥了体育与电影的共同特点,将体育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融合,在电影中展现世界共通的体育精神和中国独有的精神风貌。以往的体育电影在展示“我”与“他者”的关系中往往以对抗为主,通过展示两者对抗来凸显家国意识,即使偶有交流也限于赛

17、场之上。新世纪中国体育电影在展现冲突的同时注重凸显两035者的交流,从简单的二元对立走向了更加复杂的叙事。一个人的奥林匹克 中,刘长春所乘坐的轮船遭遇风暴停靠多日,若想按时抵达参加奥运会开幕式,必须中途不再停靠直接前往洛杉矶,这便需要征得全体乘客的同意。在这一过程中,体育成为关键,多数乘客认可了刘长春的体育精神,同意直接前往洛杉矶,但仍受到以摩门为代表的“他者”的阻挠,“我者”与“他者”的冲突由此显现,而冲突的解决最终也是通过体育完成。夺冠 中,非二元对立的叙事和体育的中外联系功能在郎平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郎平作为曾经的冠军代表着中国形象,而她却成了美国队主教练。影片整体依旧是中国与外国对立

18、式的叙事,但“我”与“他者”在郎平身上产生重合,两者之间的冲突与和解在郎平身上得到具体体现,这时郎平的身份便具有了一定的模糊性,这一形象在影片中被塑造得更为立体。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中,戴敏佳执教于意大利,之后打破成见将在役国家队员送往国外参加联赛学习经验,同样展现了体育的交流功能。体育加强了中外联系,世界被体育联结,人类命运共同体由此体现。从 20 世纪 70 年代的乒乓外交到 2016 年开始举办的“一带一路”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再到两次奥运盛会的举办,体育在我国对外交流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体育可以搭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之间互相交流的桥梁,体育电影所展现的体育内涵在人类的精神世界

19、中亦可一脉相通。”10正是这种一脉相承的精神使得体育电影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通过体育电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加强体育电影的国际传播,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影片内部拓展到外部,构建更具东方艺术影视艺术036现实意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11中国体育电影应当立足于中国传统,在面向世界的同时以中国方式讲述中国体育故事并展示其背后的中国精神,同时要注重培养外国观众的中国式审美经验。体育电

20、影可以将中国文化、中国精神融合在海外观众所熟悉的体育叙事、体育精神中,在海外观众为运动健儿欢呼感动的同时感受影片深处的中国叙事、中国审美和中国文化,以增强国际认同,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及世界。新世纪以来,中国体育电影在继承的基础上取得长足进步,出现从宏观到微观的叙事转向,并努力构建从影片到观众、从本土到海外、由内而外的共同体。两次奥运盛会为体育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北京作为世界首座“双奥之城”,成为展示中国形象的窗口,世界通过体育看到快速发展的中国。体育电影作为展示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的良好渠道,应当在构建电影内部、电影与观众共同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

21、讲述中国体育故事的同时传递中国精神,并向世界展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价值追求。注释:1张经武:电影共同体美学的要义及其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联系,当代电影2021年第6期。2叶志良:从意识形态承载到生命叙事的转换体育影片的叙事伦理,当代电影2008年第3期。3闫广祺:新时期以来中国体育电影意识形态研究,电影文学2021年第15期。4关倪沫:中国体育电影史(1905-2016),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8,第152页。5饶曙光:实践探索、理论集成与传统承继再谈共同体美学的三个维度,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6傅莹:当下中国电影“戏仿”美学之思由周星驰的电影说开去,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7唐娟、江世婷:记忆的再现与凝聚:体育电影对国家认同的建构以三部国产影片为例,电影评介2021年第12期。8陈林侠:面对民族国家记忆:电影“讲什么”与“如何讲”,电影艺术2019第6期。9饶曙光、刘婧:“共同体美学”与亚洲电影,电影艺术2021年第3期。10唐钰龙、陈亦新、张帅:中国体育电影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9期。1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据新华网:http:/www.x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