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化赋能教学改革创新:以中国民俗学课程为例.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875460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化赋能教学改革创新:以中国民俗学课程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化赋能教学改革创新:以中国民俗学课程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化赋能教学改革创新:以中国民俗学课程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化赋能教学改革创新:以中国民俗学课程为例吉国秀摘要:辽宁大学中国民俗学课程改革实践,为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化赋能民俗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案例。通过此案例,讨论了数字化为课堂延伸、师生互动、学生参与,以及考核评价提供的多种可能性。数字技术与民俗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话和沟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入。中国民俗学课程改革实践也表明,数字化教学工具和方法为新近民俗学课程提供了一个让民俗学者与民众知识相遇的交叉点,在此交叉点上民俗学教学实现了从民众知识到民俗学者的知识,然后又回归到民众知识的一系列转换,进而达成知识生产的螺旋式上升。关键词:数字化;教学改革;中国民俗学;反向知识流动中图分类号:G6

2、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 3-6 6 44(2 0 2 3)0 3-0 140-14作者吉国秀,女,汉族,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人,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沈阳110 136)。自2 0 18 年“新文科”的概念提出以来,对于“新文科”概念本身的阐释和理解就成为一个动态的明晰过程。2 0 2 0 年教育部发布新文科宣言以“构建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为目标,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新文科建设迅速成为学术界集中讨论的一个话题,诸如围绕“大变局时代的新文科”展开的系列讨论,呈现出历史学、哲学与文学学科思考的成果。例如,新文科建设并不只是简单的跨学科或者学*本文为

3、2 0 2 0 年辽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民俗学课程教学改革”(JG2020YBXM035)结项成果;2 0 19 年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理念、新方法研究”(XLYC1904008)阶段性成果。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在山东大学召开,http:/ teaching)作为一个持续的话题进行探讨。相关研究主要从课程教学主体的主观经验,或者个案研究出发,讨论民俗学教学的本质、课程的功能与意义,以及传统课堂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等主题,为本项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启示和理论对话空间。金洁(Grider)尤为强调民俗学教学的重要位置,将其上升为民俗功能

4、和民俗过程的基础。民俗学教学的本质则是组织和理解学生的经验知识,使其融人到学科的概念之中。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将民俗学的教学理解为用学科的概念工具理解和解释学生经验现实的过程,这一理念强化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对于民俗学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教学组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吉尔摩(Gilmore)看来,民俗学注重的是非正式的在职经验和“传统学习”,因此提倡将大学田野工作课程作为学朱寿桐:“时代科学”作为新文科命题,探索与争鸣2 0 2 2 年第9 期。吴俊:制度刚性与学科自主,探索与争鸣2 0 2 2 年第9 期。宁继鸣、周汶霏:“新文科”学术话语的建构路径:基于文本挖掘的视角,山东大学学报2022 年

5、第1 期。Sylvia Grider,Passed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Folklore and Teaching,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vol.108,no.428,1995.:141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习民俗学实践技能的场所。与此相似,田野工作是国内民俗学教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切人点,用田野修正理论、建立实践民俗学的田野范式、“田野民俗课堂演述实训”、妙峰山回访等都是朝向这一方向的尝试和努力。有关民俗学课程功能与意义的探讨,主要通过其在身份认同、区域认同与社会秩序中

6、扮演的角色体现出来。民俗学课程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有效途径,同时能够发挥其生活技能、传递价值观和“生活理想”,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等功能。在秘鲁的两个民俗化的案例中,教师将当地民俗引入学校课程,重新创造了地方传统。这说明,民俗学课程在地方民众身份认同的再发明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关注民俗之民、聚焦民的生存境遇、书写被忽视的群体、坚持自下而上的视角,这些承诺让民俗学成为一门具有人文主义关怀的学科。民俗学的教育不只囿于学院或大学的课堂之上,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为传统课堂的拓展和延伸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背景下,基于数字技术、人工智能(AI)的新兴教育教学工具和方

7、法,不断变革着传统课堂模式,例如数字图书馆及其在民俗教育中的角色、民俗学与在线课程MOOC之间的关系、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等,极大地促进了新文科知识跨域融合和教Gilmore,Janet C.,Teaching Practice Through Fieldwork Course Design,Western Folklore,vol.70,no.3/4,2011.林忠亮:从教学实践谈中国民俗学的建设,民俗研究19 8 9 年第1期。万建中:创立和实践民俗学教学的田野范式一一以赣南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点为例,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 0 17 年第4期。黄龙光、玉波、赵江云:田野课堂演述实训与民

8、俗学教学改革,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 0 11年第9 期。孙庆忠:田野工作的信念与真情,民俗研究2 0 17 年第5期。Bernie Sloan,These Keys.Written Personal Narrative as Family Lore and Folk Object,Li-brary Trends,vol.47,no.3,1999.Thabisile M.Buthelezi,Personal Development,Knowlege and Social-Educational Value of FolkNarrative in Present-Times:Pre-Service

9、Teachers Experiences In Kwazulu-Natal,EDUL-EARN17 Proceedings,South Africa,Barcelona,Spain:IATED,2017,P.6772-6776;Alan Jab-bour,On the Values of American Folklorists,The Journal of American Folklore,vol.102,no.405,1989.孙庆忠:民俗学教学与生活教育,文化学刊2 0 0 9 年第3期。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 0 0 9 年,第10 页。O Javier G

10、arcia Liendo,Teachers,Folklore,and the Crafting of Serrano Cultural Identity in Peru,Latin American Research Review,vol.52,no.3,2017.:142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化赋能教学改革创新:以中国民俗学课程为例育教学方式创新。与国外相比,国内的教学改革更为强调具体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改革方法的创新、教学质量考核、教学策略等,而对于民俗学课程教学理念的探讨相对阙如。对于民俗学知识的非正式、非制度化的特征,没有给予足够关注。如今,知识的生产经历了从民众的知识到民俗学者知识的转换过

11、程,而民俗学课程是学生(将学生视为民众)的知识与教师(作为民俗学者)的知识相遇的交叉点,在此交叉点上能够完成从民俗学者的知识再到民众知识的另一个转换,从而完成知识的循环,后者恰恰为民俗学的学术生产机制所忽略。长此以往,这种境况将不利于发挥民俗学内在的认同属性功能,也不易于更好地激发民俗知识在社会秩序建构中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职能。民俗学教学的理想状态是教学相长,即将民俗学学者重视的概念和技巧转换成学生认同的经验和感知,同时将后者循环进民俗学的知识体系中,从而实现新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扩散。近些年来不断涌现出的数字化技术和工具赋予民俗学教学改革以更大的空间,也加速赋能知识的新循环。在数字化时代,教育

12、部倡导的新文科导向是高校民俗学教学改革的驱动力量。基于此,民俗学要认真审视和反思数字化为高校民俗学教学改革创新带来的影响和变化。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民俗学课程体系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予以高度重视。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将非遗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典

13、型代表,整合到民俗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之中,这既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路径,更是民俗学课程内容优化升级的内在需求。在民俗学课程体系的设计和完善过程中,着重于民俗学对吉国秀:知识的转换:从民众的知识到民俗学者的知识,民间文化论坛2 0 0 6 年第3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http:/ 项,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6 7 项,人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8 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 9 4项,省级非遗传承人19 8 人。此外,还有许多市级、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市级非遗传承人,这些都为民俗学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也为民俗学课程的非遗资源

14、传承人师生互动的沉浸式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尝试将民俗学的部分课程与非遗项目的展示和展演相结合,一方面让学生深切地体会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和活态文化存在的非遗项目,另一方面使其成为民俗学体验式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2 0 17 年,国家级非遗项目辽南皮影戏进人辽宁大学本科课程中国民俗学的课堂。在表演之前,传承人林世敏就演示曲目做了相关背景介绍和表演技巧的说明。在现场表演西游记之高老庄之后,传承人及其皮影班子邀请本科生走上前台,学习如何操作皮影,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这一实践活动为民俗学课程体系的设计提供了一个鲜活经验,同时也为探讨非遗传播形式的创新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参照。

15、2 0 18 年,国家级非遗项目朝鲜族农乐舞进人中国民俗学课堂,并在博文楼之外的空场表演了舞蹈。在表演之后,传承人讲述了农乐舞面具图案和颜色的符号意义,以及农乐舞所传达的民族文化意义。传承人在课堂上现场制作了具有鲜明朝鲜族特色的食品请本科生品尝。这种授课方式和授课的理念让本科生通过切身的参与和体验去感知民间舞蹈和民间饮食的魅力,激发本科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让学生对中国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有了更为具体和鲜活的认知。学生们的反馈良好,为探索民俗学课程体系设计积累了丰富的前期经验。2 0 19 年,沈阳市非遗项目皮影戏进人民俗与非遗的课堂,唤起了本科生对于非遗的热情,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2019

16、年末,民俗学的实践教学活动和实验教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民俗学教研组尝试将实践活动转移到线上开展。2 0 2 0 年“我们的节日一一端午民俗线上体验活动”就是这样一次尝试,它以线上虚拟课堂的形式邀请辽宁省非遗传承人初春枝和李雪展示民间剪纸和掐褶纸的技艺,本科生观看并参与民俗技艺的学习。同时,就家乡端午节的体验,师生与传承人展开了对话与交流。邀请传承人线上传授民俗技艺,让144一一打糕,并将其与同样具有民族特色的辣白菜搭配,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化赋能教学改革创新:以中国民俗学课程为例学生理解端午节是侧重人与自然沟通的一个节日,节日的记忆会一直延伸到日常生活当中。这次活动为民俗学课程的数字化转型打下了

17、良好的基础。自2 0 2 0 年春季学期开始,除了有部分时间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外,面向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的中国民俗学课程全程采用雨课堂进行线上教学。与传统的授课方式相比,线上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体验,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面临着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不仅体现在通过数字技术去呈现和表达教学,将传统的课堂移至虚拟课堂,还意味着教学内容体系设计、教学模式组织,以及课程考评方式等因数字技术而带来的一系列调整和变化。将辽宁省非遗融人民俗学课程体系的理念,在民俗学课程的虚拟课堂中得以延续和强化。在教学中对辽宁省非遗数字化资源的运用,同样能够传承和传播地域传统文化,培育本科生的非遗保护意识,

18、唤起本科生对民俗学学科的兴趣。三、探索线下与线上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中国民俗学课程采用线下和线上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实现教学相长。民俗学课程充分运用雨课堂等当代技术手段,将课前、课堂与课后三个过程有机衔接起来,并将辽宁省非遗的传承和传播贯穿于三个过程当中(见图1)。PPT课件结课论文学习单元讨论主题相关阅读阅读材料学习任务拓展资源共性问题答疑评论小组展示非遗展示投稿课后作业弹幕指导答疑小组展示小组讨论期末论文课后作业课前预习线上课程图1中国民俗学线下和线上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教学过程组织课后延伸课后延伸教学评价课后延伸14

19、5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期在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中,授课教师运用雨课堂的公告和课程发布等功能,在课前布置本科生观看非遗的相关视频、阅读非遗的相关文献,以及课堂讨论的题目,为课堂上的启发式教学做好铺垫,同时也告知课堂上集中讨论的主题;在课堂之上,依据课前布置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形式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本科生个体为单位,另一种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呈现;课后以布置作业的方式,用以巩固课堂上形成的知识体系。例如,在民间服饰的课程设计中,由教师发布公告,让学生提前观看过年第四集家传的手艺的纪录片,提醒他们尤其关注尤文凤制作赫哲族鱼皮衣的视频,进而讨论服饰所表达的人与自然之间的

20、关系。这些课前的预习作业使得本科生能够对新知识形成较为直观而形象的心理预设,并期待着自我理解与课堂讲授的互动,更期待着解释这些民俗事象的学科专业知识。针对课前预习的这类设计,杜玉同学这样评价:“老师在课前经常给我们发一些参考资料,每次看都觉得很有意思,也会对第二天的课程有更高的热情度。”(2 0 2 10 6 2 1)这表明,课前形象化的知识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自我学习动机,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课后作业既可以成为巩固和强化课堂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以激励学生在课堂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形成学生学生教师知识创造与迭代的有效方式。在2021年春季学期的中国民俗学课程中,“请详细说明你身边的家庭民俗

21、、校园民俗、职业民俗、地方民俗等”,是布置的一次课后作业。这次作业需要结合本科生自身的经历,根据自我对民俗的体验去作答。学生们的作答丰富多样、鲜活有趣,富有想象力。笔者选取了其中精彩的部分,作为课堂呈现的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学生与其家庭在岁时节日和日常生活中的多元化民俗活动,还夹杂着学生对于民俗传承的思考,例如对于为什么要遵守惯习的解释和说明,以及民众如何对符号进行创造性运用等问题的探讨,为课程教学提供了共同讨论的话题,这些线上部分的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原来在学术界称为民俗文化,或者是非遗的那些事象。从本质上看,这些内容就是学生自已身处地域的日常生活,是自论文使用资料来源于2 0 1

22、7 一2 0 2 2 年辽宁大学中国民俗学课程的相关教学实践与学生反馈,注释标出反馈时间,以下同。146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化赋能教学改革创新:以中国民俗学课程为例身生活文化的一部分,是实践中的民俗,是活态的非遗。这些课程设计能够增强本科生的参与感,提升他们对于民俗学课程的参与度。选择本科生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进人民俗学课程,旨在告诉学生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是如此地贴近于你我的日常生活,培养本科生学会从身边的生活中寻找民俗、发现民俗、阐释民俗,从而将民俗学的学科视角和方法作为一门技艺去传承。对这些切近事情的关注,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的问题,也是教师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交互点。鲍辛格强调民俗学知识是“那些离

23、自己的生活很近的东西”,是以日常生活经验的视角对近距离事象的关注。沿着这一思路,将民俗学学科强调的概念和方法转换成为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法,也成为中国民俗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关切点。运用雨课堂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然后与线下课堂的分享有机结合,能够将学生感兴趣的议题选择出来,并在这些议题和学科的概念和方法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传统的课堂之上,经过教师的讲授,知识的流动方向是从民俗学者到学生,而数字化却能够提供另一种知识流动的方向,即从学生到民俗学者,它为学生知识的呈现、参与提供了更为便利、更容易实现的方式。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来自于学生亲身实践的成果,加强了学生与家庭、学生与所在生活空间等多维度的链接

24、,让学生沉浸于学科相关知识生产与实践循环体系之中,体会到地方性日常实践的魅力和影响力。四、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民俗学知识的生产机制以及自下而上的视角一直提醒着民俗学者,研究者与研究对象或者民俗学者与民众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在学术研究中,这一平等关系体现在将民众话语与学术话语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以突出民众知识的合理性;在课程教学中,这一平等关系体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教学中。此外,互动式教学的组织模式还涉及一个前提,即在民俗学教学中如何看待本科生,布洛维对于该问题的回答为民俗学课程带来许多启发。在他看来,本科生既不是“空的容器”,也不是“空白的石板”,而是“一个有着丰富生活经历的载体

25、”,因此教学就是一种促使学生进行自我理解赫尔曼鲍辛格等:日常生活的启蒙者,吴秀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1 4 年,第9 7 9 8 页。:147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 期的途径,这一思路同样适用于民俗学教学。在这个意义上,本科生是民俗经验的承载者、携带者,于是课堂就成为教师和学生民俗经验相遇的交叉点。人类学的研究建立在我文化与他文化的对比之上,通过对他者的研究反观自我的社会和文化。不同于人类学迁回曲折的研究路径,民俗学直接对本国的、本地方的民间文化进行研究,没有引人他者作为镜子,因此可以将民俗学理解为研究地方性知识的一门学问。这里的地方性知识是指人与地

26、方的一种亲密关系,人主要用来指研究对象。如果民俗学者与作为田野的地方同样存在着亲密关系,那么这种关系在知识表述中被称为家乡民俗学。家乡民俗学与文本研究一道构成了民俗学知识生产的途径。将学生关于家乡的民俗知识融入中国民俗学的课程当中,用民俗学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加以观照和陌生化,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自我、家庭以及所在地域的传统,从而将课程作为理解自我、理解区域文化的一种工具和中介。立足于线下和线上教学混合模式,中国民俗学课程采用学生个体小组非遗传承人教师互动的教学组织模式(见图2),共同完成课程的教学、学习与非遗的传承传播三重任务。雨课堂自主学习课堂讨论:弹幕、投稿雨课堂在线讨论微信群讨论线下课堂讨论小

27、组作业学生小组个体非遗教师传承人线上展演、与老师、学生对话线下展演、与老师、学生对话图2 民俗学课程互动式教学组织模式本科生运用雨课堂进行课程的在线学习,由本科生个体自愿组成小组(一般5 一6人),利用雨课堂、微信群与QQ群进行线上讨论,在线下课堂进行课堂讨论和翻转课雨课堂、微信群指导、答疑线下课堂指导、答疑麦克布洛维:公共社会学,沈原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7 年,第1 4 页。:148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化赋能教学改革创新:以中国民俗学课程为例堂;非遗传承人通过腾讯会议或者线下课堂进行非遗展示和展演,与本科生个体进行对话。教师则通过雨课堂、微信群线上课堂对本科生进行督促、指导

28、,与非遗传承人进行对话与交流,在线下课堂进行答疑、指导与延伸阅读等。在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组织中,强调启发式教学的重要作用,着重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为民俗学知识在现实社会中的应用拓展了空间;为学生在本学科领域持续而深入自主地学习,提供了基础性铺垫。同时,在中国民俗学课程的教学中注重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小组讨论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培养本科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培育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与此相应,民俗学教研组将评价标准进行调整,把小组讨论的成绩计入中国民俗学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之中,同时增加小组讨论成绩的权重。在2 0 2 1 年春季学期的中国民俗学课程中,民俗学教研组设计了九

29、组选题让小组自由选择,其中包括:如何运用非遗的展现形式表达辽宁(沈阳,辽宁大学)的文化,乡村振兴与传统文化,表演,变迁,语境,日常生活,口头程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民俗学。小组讨论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要求小组从9 组选题中选择其中一个,搜集资料,写出综述或者述评,或者进行PPT制作、视频制作的前期构思;第二个阶段,课堂分享小组成果。针对不同选题,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论证选题的结构和内容。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本科生发挥了团队作战的优势,展示成果充满了年轻人的活力、想象力与创造力。有小组从沈阳的历史中选择典型事件,以“纸上谈(盛)京”为主题,采用满族剪纸这种艺术形式来表达沈阳老工业

30、基地的历史进程;有小组通过银杏纸的制作过程来呈现辽宁大学的校园文化;有小组将辽宁大学凝聚成符号形式(例如,将崇山、蒲河抽象为“一山一河”)绘制在脸谱上,以展现学校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学生对于母校的深深祝福。与家乡民俗学发生的场景相似,对校园和校园所在地的关注同样能够在学生和地方之间建立一种关联,使得空间成为承载经历和记忆的地方,从而培育学生的地方感。学生非常喜欢小组讨论这种学习形式,牛*强同学留言说:“中国民俗学的课程培养了我们合作团结的能力。我们小组选择的项目是用面具的形式表现辽大的校园文化。在小组构思和制作过程中我们小组通力合作,大家都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更好地配合,最后我们既优质又高效

31、地完成了小组任务。这让我懂得了通力合作的重要:149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 期性,我要将这样的精神更多运用在其他时候。”(2 0 2 1 0 6 2 1)课堂展示同时也是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和相互提升的一个过程,这种教学形式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李同学反馈说:“中国民俗学课程设置合理、课堂内容充实,最有特色的是课堂互动。我在课堂上时时感受着老师与学生、同学与我、同学与同学之间的思维碰撞,在交流互动中我对民俗学的学习内容又有了深一层的理解,对我身边的民俗有了更深的感悟。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模式,也感谢这门课程,让我看向生活的眼光发生了转变,我想这会使我终身受

32、益。”(2 0 2 1 0 6 2 1)在中国民俗学课程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例如看待民众的视角,对日常生活和民俗主体的关注,将作为一门技艺应用到其他领域。2021年春季学期的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为民俗学教研组带来了很多有益的启发,让授课教师在以后的课程中对互动式教学的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行不断地修正和微调。相比于文献梳理式的主题,具体操作的题目更适合本科生小组开展讨论和合作,更能够展现他们自身的思维优势和动手能力,例如相对于其他题目而言,第一组题目设置的实施效果更为突出,以后小组讨论题目的设计将更倾向于后者。如何在课程中培养本科生文献综述的写作能力,可能需要更为合适的课程设计来完成。如何应用民俗学

33、的知识体系服务于地方社会,如何将民俗学的实践应用从学校延伸到社会领域,从而使其服务于地方社会建设,尤其是服务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全方位复兴,将是未来课程体系设计侧重的一个重要方面。五、强化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型考核方式课程考试方式是课程体系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课程的组织和实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中国民俗学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综合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考评方式的多元化,既重视平时的知识积累,也重视最终的考核结果,尽最大可能地反映本科生学习的真正水平。过程性评价主要包括课前预习、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课后作业四个部分构成。课前预习通过雨课堂发布,其中包括阅读相关文献或者观看非遗的相关视频。学生登录

34、并完成课前预习后会留下数字记录;课堂表现主要包括登录、弹幕、投稿统计等内容,150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化赋能教学改革创新:以中国民俗学课程为例老师浏览投稿以后,对其进行筛选,将部分优秀发言发送到屏幕显示,也可以将发言的关键词以词云图的形式投射到屏幕之上,直观展现学生的观点,或者将其发送到全班;小组讨论则通过雨课堂分组,在线上课程讨论区完成,或者通过线下课程小组成果展示完成;课后作业通过雨课堂发布,学生以文字、语音或者图片的形式上传。老师对作业进行评定之后,学生可以查阅成绩。过程性评价侧重于考核学生平时对于民俗学知识的积累以及对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掌握,避免学生因结课而临时突击,不注重课程思维的训

35、练和培育。综合评价主要由期末考试的成绩加上过程性评价的分数构成。期末考核强调本科生对于民俗学特殊的研究方法、民俗学研究视角的把握,侧重于本科生对于民俗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和阐释等,并将其与平时的课程训练贯穿起来。例如,2 0 2 2 年春季学期中国民俗学期末的试卷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课上的讨论与阅读过的文献,说说你是如何理解民俗的;二是结合本学期的课后作业,运用田野作业的方法,设计一个研究计划(题目自拟,要求说清楚研究问题)。综合型的考核方式强调本科生对于民俗学知识的灵活运用,重视民俗学思维的训练,将理论与经验知识、学术和社会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无论是过程性评价中的课程预习、作业、

36、讨论,还是期末考试的试卷,都通过雨课堂进行考核、发布,学生的作答也上传至雨课堂。这些数字化手段让综合评价更为便利、客观与公正地实施。每次课程结束以后,雨课堂都会发布学生的到课率、课程参与度、优秀学生与预警学生等相关信息,让教师将每一次课程作为一个反思的对象,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数字化通过记录和发送上课的各种信息,可以帮助教师重新审视课程设计的效果,有助于对下一次课的改进和创新。六、结论近年来,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加速,为民俗学教学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雨课堂、腾讯会议等数字化工具的运用,促使授课教师思索民俗学课程体系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这些转变不只体现在将线下课程简单挪移到线上课程,它还体现在

37、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组织模式、考核方式等一系列的转变上。辽宁大学中国民俗学课程改革实践,为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化赋能民俗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案例。在此案例中,数字化为:151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3 期课堂延伸、师生互动、学生参与以及考核评价提供了多种可能性。有了数字技术的支撑,民俗学课程教学改革诸多方面的实施更为便利。换个角度来看,数字技术与民俗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对话与沟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深人。辽宁大学中国民俗学课程所出现的转变,可能是高校民俗学教育面对新形势作出回应的一个缩影。中国民俗学课程改革实践也表明:民俗学知识流动方向出现了新变化。民俗学教学课程是教师(民俗学者)的

38、知识与学生(可以将学生理解为民众的一部分)的知识交汇和碰撞的一个空间,也可以将其理解为民俗传承和传播的一个制度化场所,这就是为什么金洁赋予民俗学教学重要角色的原因。民俗学的学术生产机制经历了从民众知识到民俗学者知识的转化过程,如果将这一过程理解为一种正向的知识流动,那么就可以将从民俗学者知识到民众知识的流动视为一种反向的知识转化一一即将民众的经验和感知转变成为民俗学者的知识,然后经过民俗学学者的中介和转换,成为民众能够理解的概念和方法,重新返回到民众的生活世界。反向的知识流动恰恰发生在线上线下混合、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组织模式中。数字化教学工具和方法,为新近的民俗学课程提供了一个让民俗学者与

39、民众知识相遇的交叉点,在此交叉点上民俗学教学实现了从民众知识到民俗学者的知识,然后回归到民众知识的一系列转换,进而达成知识生产的螺旋式上升。对于正向的知识流动这种知识生产方式,民俗学学科讨论得相对较多,而对于反向的知识流动相关讨论较少。数字化转型打破了这种状态,批判性地反思知识的生产过程,它可以成为民俗学拓展和深化的重要领域之一。中国民俗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设计基于一个理念,即将学生作为民俗学的潜在公众,将本科生视为有着丰富民俗经验、地方性知识的携带者和承担者。这一理念让授课教师重新思考高校民俗学教育的出发点,是将本科生视为拥有主体性的参与者?积极的对话者?还是被动的接受者?正向知识转化肯定前两者

40、,将学生经验带人到民俗学的课堂之上,使其成为“我们”民俗学者与“他们”学生对话的空间;而反向知识转化则将民俗学者的知识交给学生,完成从民众知识到民俗学者的知识,再到民众知识的一个循环。在课堂之上重返日常生活实践,让民俗学课程成为理论框架与经验材料对话的空间。如今,反向知识转化已成为民俗学的一种学术生产机制。来自于民众的知识,经过民俗学者的中介和转换,重新返回到民众的生活世界。这很好地印证了“民俗学的目标不在于积累知识,或者是发展一门社会学科,而在于使.152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化赋能教学改革创新:以中国民俗学课程为例其自身成为目前与未来持续对话的一部分”。当民俗学积极地、热切地转身向外寻找公众的时

41、候,或许民俗学也可以选择转身向内,寻找学科潜在的公众,促进民俗学知识体系不断优化。【责任编辑:张莹】【责任校对:胡晓东】Digitalization-enabling Teaching Reform Innovation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New Liberal Arts:A Case Study of the Course Chinese FolkloreJI GuoxiuAbstract:The reform practice of the course Chinese Folklore in Liaoning Universityserves as a

42、striking example for the digitalization-enabling folklore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new liberal arts.This case study ex-plores the classroom extension,teachers-students interaction,studentsparticipation and test evaluation through digitalization.The reaching reformindicates that th

43、e digitalization teaching tool and method provide a joint be-tween folklore scholars and public knowledge,by means of which the folk-lore teaching transfers from public knowledge to folklorist knowledge andthen returns to public knowledge,hence achieving a spiral lift-up ofknowledge production.Key words:digitalization;teaching reform;Chinese folklore;reverse knowledge flow吉国秀:地方性知识的当下意义一读江帆的 生态民俗学,民间文化论坛2 0 0 6 年第6 期。1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