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文科背景下“国际经济学”设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探索肖琬君宋凌云(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西桂林5 410 0 4)【摘要】新文科背景下,需要培养学科交叉、文理融合的复合型人才。“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需要进行改革,才能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了“国际经济学”课程自身存在的特点,然后分析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数形结合能力不足、课程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教学内容缺乏时效性四个问题及其原因,最后从铺垫学生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文理融合能力、更新教学方式手段和注重教学内容时效性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提升“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培养质量。【关键词】新文科建设;国际
2、经济学;教学改革;文理融合【中图分类号】G652Exploration on Teaching Reform and Optim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liberal arts,it is necessary to cultivate interdisciplinary and interdisciplinary interdisciplinarytalents.The teaching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needs to be reformed
3、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the new era.The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ourse itself,and then analyzes the four problems and theircauses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such as the weakness of students basic knowledge,the lack of ability
4、 to combine numbers with shapes,the lack of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curriculum theory and practice,and the lack of timeliness of teaching content.Finally,the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from four aspects,namely,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students basic knowledge,cultivating students
5、 ability to integrate arts and science,updat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and focusing on the timeliness ofteaching content,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raining qualit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Key words: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international economics;education reform;integration of
6、arts and sciences引言新文科区别于传统文科的思维模式,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融入传统文科的课程体系中,扩展学生的知识边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文科新概念!。它强调多学科的知识交叉与深度融合,通过文理课程的交又重组,培养学生跨学科视野下的综合性文科思维,从而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事业培育更多优秀的文科人才。国际经济学是在西方经济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部分,是经济学体系的【收稿日期】2 0 2 3-0 1-2 6【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经济学专业主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互动式双语一流课程群建设研究
7、”(2 0 2 1JGB135)。【作者简介】肖琬君(198 9一),女,湖北十堰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通信作者】宋凌云(197 2 一),女,河南焦作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139-【文献标识码】A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文章编号】10 0 8-115 1(2 0 2 3)0 6-0 13 9-0 3重要构成部分。国际贸易以国际经济关系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系统性地讲解贸易基础
8、、贸易条件以及贸易的利益分配等内容。国际金融则主要讲授国际货币和资本的运动规律,涵盖了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国际收支以及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等内容。“国际经济学”课程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他经济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 2 。在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学”在经济学科发展和经济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是受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思维的影响,现有的“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渐渐难以满足新时代经济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新文科建设指导下的国际经济学课程改革就成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3 。因此,本文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结合“国际经济学”课程自身特点,针
9、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数形结合能力不足、课程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教学内容缺乏时效性四个问题进行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并通过铺垫学生知识基础、培养学生文理融合能力、更新教学方式手段和注重教学内容时效性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为提高“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经济学科人才培养的效果做出贡献。1“国际经济学”课程的特点1.1以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为基础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一般性原理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延伸,是用经济学一般性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来研究国际经济活动与国际经济关系规律的理论。因此,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构成了国际经济学教学的基础条件: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的学
10、习和研究,都需要用到传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贸易的起因、模式到利益的分配等贸易基本问题的分析方法,都需要借助于传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分析工具 4。因此,“国际经济学”是一门重要基础的专业课程,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和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会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1.2学科课程理论体系复杂而且庞大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当前国际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当今世界的科技水平和国际形势日新月异,国际经济也在发展中不断变化,这就决定了国际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也在不断扩充。“国际经济学”课程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部分,前者主要以国际经济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地介绍贸易的基础、条件及
11、利益分配等内容;后者主要研究国际货币与资本的运动规律,包括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国际收支以及汇率制度等 5 。无论是国际贸易还是国际金融,涉及的内容都具有复杂且庞大的特点,并且这些理论的前沿还在快速的变化和发展。1.3对经济学和数学基础有一定要求“国际经济学”的先修基础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还涉及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等相关课程知识。此外,国际经济学课程中大量使用数学分析工具,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因此对学生的数学基础也有较高的要求 6 。在具体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无论是国际贸易的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配置等理论,还是国际金融的货币模型、资产配置等问题,都需要综
12、合运用经济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分析工具来解答。因此,“国际经济学”课程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经济学知识和数学基础,还需要学生具备综合两者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新文科建设这一概念,本身就非常契合“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任务的要求,也为“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140-1.4与国际热点和前沿理论密切联系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社会科学,因此其知识体系结构会随着国际经济的实践不断完善。特别是新发展格局下,全球经济形势和经济关系进入加速调整的时期,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前沿也随之不断发展,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发
13、展变化,“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也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和优化。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紧密联系国际热点进行分析,补充前沿理论的最新进展,不仅使学生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联系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世界经济形势,满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学人才需求。2“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2.14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国际经济学”课程对学生经济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能力的要求较高,学生如果不能满足这些要求,在学习国际经济学课程时就会困难重重。尽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但是受到课时限制、师资实力、教材选择等因素的
14、限制,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能完全实现其教学目标的要求。此外,文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相对较弱,对数学工具的运用和掌握不够熟练,对复杂数学逻辑的推导过程往往存在畏难情绪,造成多数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理解存在较大困难,对国际金融模型的学习也存在障碍。这些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的问题,对实现“国际经济学”的教学目标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影响。2.2学生数形结合能力不足“国际经济学”是一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学问题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微积分运算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借助数学图形进行规划分析的能力。经济学结果与数学分析过程是互为表里的关系,数学模型是对经济学问题的近似和抽象,经济学结论则
15、是对数学结果的经济学本质进行阐述与分析,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掌握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大量使用作图方法来解释经济学问题,但是大多数学生往往很难将数学图形与实际问题结合,一方面难以将经济学问题抽象为数学图形的约束条件,另一方面又难以根据数学图形的规律解释现实中的经济学现象。学生数形结合能力的不足,是“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长期“痛点”。2.3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利用国际经济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但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中,大多使用课本上最经典的案例来讲解理论知识,缺乏与当前时事热
16、点的联系 7 。经济学中的经典案例具有条件简单性,通常是基于几个最基本的假设推导出的数学结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经典案例的条件和假设通常是不能够完全满足的,因此现实案例的实际结果就会与理论模型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果学生仅仅掌握了经典案例的简单情况,而缺乏在复杂现实问题中检验理论知识的实践过程,就难以真正把握住国际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因此,如何恰当地引入现实案例,以及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经典模型对现实案例的适用性问题,是当前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2.4教学内容上缺乏时效性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学科,各种新知识和新理论随着国际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不断补充和完善。传统
17、的教学过程通常是以教材为依据的,受限于经典教材的时效性以及教师能力和旧有教学习惯的影响,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内容通常难以及时跟进理论发展的最前沿。相应地,课程教学内容与使用的教学案例往往也停留在上个世纪,很多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的新问题都没有得到关注 8 。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时效性问题,使得学生难以全面掌握国际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最新进展,也无法充分运用国际经济学理论知识分析现实中的各种复杂经济学问题,对人才培养存在严重的制约。3建议3.1为学生铺垫良好的经济学基础为了弥补基础知识和能力缺失对“国际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影响,需要专业从培养方案中做好顶层设计,理顺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之间的
18、知识拓扑结构,将国际经济学所需的知识基础合理分解到各门先修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在这个教学目标分解过程中,不仅要考虑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和过渡性,还要充分考虑各课程知识的难度梯度和层次递进,合理设置每个知识点的教学时间。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各先修课程的知识内容要进行必要的回顾与承接,打通课程与课程知识衔接上的堵点。同时,对于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不仅要在公共数学基础课上学好数学理论,而且要在“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等基础专业课程上培养应用数学工具的能力,这既是经济学理论学习的客观规律,也是培养文理交叉的综合性人才的必然要求。3.2注重学生文理融合能力
19、的培养新文科建设强调通过不同学科交叉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性思维能力,通过文理融合塑造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这就为学生经济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要解决学生数形结合能力不足的问题,本质上就是要解决学生利用抽象数学工具解决经济学具体问题的能力。一方面需要数学公共课程在讲授数学规律和数学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抽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熟练使用数学工具的基本素质。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联系经济学现象和数学规律互为表里的关系,既要从经济学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行推导和求解,又要从数学规律还原为具体的经济学规律进行归纳和阐
20、述。只有充分重视学生文理融合能力的培养,才能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好经济学问题。3.3引入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手段为了解决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不紧密的问题,就需要培养学生利用国际经济学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又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往往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对这些复杂问题的实践教学需要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并且保持开放性的态度 9。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国际时事和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通过课前调研、课内互动与讨论、课后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有效实现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效果。在评价环节的设计上,不仅依靠传统的作业和考试等理论性评价环节,还应
21、该引入时事分析小论文、热点问题在线讨论等实践性评价环节,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辨性。此外,还应该积极使用各种网络课程资源和新闻资源,丰富“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素材,不断提升课程培养的教学效果。3.4注重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更新国际经济学是为了解释国际经济在变化和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才发展起来的,因此关注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关注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就成为了国际经济学教学过程的必然要求。当今世界迅速发展,各种新现象和新问题都在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层出不穷,国际经济学理论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由于教材内容本身的时效性问题,国际经济学的课堂讲授过程就必须在尊重教材主体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及时将学科的新进展
22、、新动态、新案例补充介绍给学生 10 。这就要求一线教师不仅要有饱满的教学热情,也要具有紧跟专业前沿的学术研究能力。只有充分保证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才能保证课堂的新鲜和活力,人才的培养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4结束语当今世界正在产生复杂而深刻的演变,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浪潮不断头,西方经济体系正面临系统性的风险。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充分掌握国际经济学理论知识,并将之合理运用来指导今后的社会实践工作。新文科建设强调多学科的知识交又与深度融合,强调文理课程的交叉重组,这就为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依据。本文就“国际经济学”课程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且对当前课程
23、内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数形结合能力不足、课程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教学内容缺乏时效性四方面的主要问题,给出了针对性的教学改革对策建议以及相应的实践方案。通过铺垫学生知识基础、培养学生文理融合能力、更新教学方式手段和注重教学内容时效性四方面措施对“国际经济学”课程进行改革,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才能为新时代经济学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做出新的贡献。(下转第12 9页)-141-信息化时代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化教学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的提升是一个5结束语和人工智能教学等 5 。为了激励教师积极从事信息化教学和服务,奖惩制度非常有必要,可以探索将
24、高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与其绩效工资、职称评定和职位晋升挂钩。4.4增加信息化教学资金投入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先进程度直接制约了学院信息化教学发展和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升。高职学院应该拨付专款支持学院信息化设备的购置维护。高职学院的基础设施包括校园网络、数据中心、网络信息服务、多媒体智慧教室、仿真实训系统和数字安防系统 6 。除了学校公共服务方面的信息化设备外,网络建设、智慧教室建设和仿真实训是教学信息化设备是重点。线上教学平台比较多,学院根据自身情况,结合教师意见,选择一个平台即可。平台使用过程中,教师和平台开发企业要不断互动,不断提升平台的适应性,更好地服务教师和学生。每个专业根据自身情况,购买相关
25、的模拟软件服务教学。如果学院资金有限,根据轻重缓急,设备可以逐步完善。设备的购买和供应商的选择方面也需要谨慎,学院应该设立专业的采购团队,同时要进行合理合法的招投标手续,保证购买的设备能够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层面、学院层面和教师个体同时发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为了提升高职教学质量,以上三方需要各司其职,责无旁贷。【参考文献】1唐丽。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职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实现路径 .继续教育研究,2 0 2 2(5):5 2-5 6.2 魏维高职院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路径研究 .校园英语,2 0 2 2(11):6 1-6 3.3 樊敏妍疫情背景下五年制高职教师信息素养提
26、升的研究 J.学周刊,2 0 2 2(7):5-7.4 王晓敏,王宏“双高计划 下高职教师信息素养教育的反思 .河南图书馆学刊,2 0 2 2,42(1):44-46.5 胡玉清.高职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 0 2 1,3 5(6):8 2-8 7.6陈卓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能力提升策略初探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 0 2 1(11):15 7-15 9.(上接第141页)【参考文献】1李春梅,罗昊天,卫力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国际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以兰州理工大学为例.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 0 2 2(11):7 3-7 5.
27、2朱小明.地方财经类高校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科技创业月刊,2 0 2 1,3 4(3):13 4-13 6.3 丛海彬,冯根荣,邹德玲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实训教学体系构建与创新 .教育观察,2 0 2 3,12(2):63-66,70.4 王洪涛国际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改进对策.传播与版权,2 0 15(2):13 5-13 6.5 杨青龙,宣烨.新时代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体系初探 中国大学教学,2 0 19(1):6 1-6 8.6闫富雄,李书慧学习变革背景下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科教文汇,2 0 2 2(12):8 9-92.7迟宇超,崔庆哲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 0 18(11):5 6-5 7.8 宋丽萍新商科背景下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对外经贸,2 0 2 2(9):13 3-13 5.9张倩男.新文科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发展研究 产业与科技论坛,2 0 2 1,2 0(13):10 7-10 8.10张如庆,冯德连一流课程建设的思路与实践:以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课程建设为例 .铜陵学院学报,2019,18(5):107-109,1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