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学术期刊及学术共同体的空间话语体系建构_贾海霞.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876642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术期刊及学术共同体的空间话语体系建构_贾海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术期刊及学术共同体的空间话语体系建构_贾海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术期刊及学术共同体的空间话语体系建构_贾海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3传播研究学术期刊及学术共同体的空间话语体系建构贾海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各类学术期刊在交流和讨论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凝结成以学术论文为文本载体,作者、编辑和读者三位一体的空间联盟。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学术期刊是语言符号、视觉活动、空间实践与文化维度相互作用的产物,而学术共同体则是以文本为媒介,并利用符号资源进行的空间话语建构。语言学家认为“话语”是语言与语言使用者的融合,从这个逻辑出发,本文将运用空间理论和社会语言学理论,从文本话语与文本的创作、加工和解读者的维度讨论学术期刊及学术共同体的空间话语体系建构。关键词:学术期刊1;学术共同体;空间话语;建构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

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揭榜挂帅项目(2023SJBGS04)资助。近几年,学术期刊的定位、功能、发展及转型等问题备受学界关注。2021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认为“加强学术期刊建设,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重要作用。”2022年4月2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战略谋划、内容建设、技术支撑、重点项目、人才队伍、保障体系六个方面对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可见,新时代学术期刊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

3、态的重要阵地之一,学术期刊的发展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尤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各类学术期刊在交流和讨论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凝结成以学术论文为文本载体,作者、编辑和读者三位一体的空间联盟,服务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一、概念界定学术期刊是发表学术论文和学术研究成果的载体,是一种经过同行评议、遵守一定的学术规范的公共学术产品。学术期刊展示了学术研究领域的成果并起到了公示和交流的作用,其内容主要以原创性的学术论文为主。这在学界已达成共识。但是学术共同体却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它是一个群体,如王浩斌(2016)认为,最早提出“学术共同体”的英国哲学家迈克

4、尔波兰尼是基于一种比较理想化的想象。文章从利益与价值观层面提出,学术共同体是拥有某种共同的学术范式、旨趣的学术同仁(学派)。也有学者认为学术共同体不止是一个群体,还包括相关机构和平台,如李宇明(2023)认为,学术共同体由三个部分构成:(1)科研主体,包括科研工作者、科研机构、高等教育机构、科研工作者组成的学会、协会等学术团体;(2)科研成果发表园地,主要是学术杂志和著作出版;(3)科研支撑部门,包括科研管理机构、科研基金会、科研评价机构、科研成果社会推广机构等。笔者认为,共同体是一个使人们有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社会单位,任何一个共同体内部又可以根据不同因素分为不同层级、不同大小的亚共同体。哲学社

5、会科学类文章为明确研究对象,可以根据需要界定相关概念。本文所要讨论的学术共同体特指以学术论文为文本载体,形成以学术论文的创作者、加工者和解读者(即作者、编辑和读者)为中心的空间联盟。从符号学的角度看,学术期刊是语言符号、视觉活动、空间实践与文化维度相互作用的产物,而学术共同体则是以文本为媒介,并利用符号资源进行的空间话语建构。语言学家认为“话语”是语言与语言使用者的融合,从这个逻辑出发,本文将运用空间理论和社会语言学理论,从文本话语与人(文本的创作者、加工者、解读者)这两个层面探讨学术期刊及学术共同体的空间话语体系建构。二、文本创作话语建构文本的创作者作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学界研究的前沿动

6、态,构思文本的主题及框架,并运用语言内容提要2023年第7期采写编94传播研究符号、图像、表格等将自己的价值理念、学术观点创作成型,有针对性地投递给相关学术期刊。后期还需根据学术期刊的审稿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最后出版发行,完成文本话语的的建构。对于学术期刊和学术共同体而言,作者的文本创作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工作,只有拥有强大的作者队伍和高质量的文稿,学术期刊才有可能做出品牌,相应的学术共同体才能帮助学界获取社会话语权。在文本创作过程中,作者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的认知、思维、观点、态度等方面的话语都是通过文本载体呈现的,然后经过加工者编辑的处理、包装和传播,在学术共同体中形成可以实施的言语行为,供

7、读者和学界同行阅读、理解、联想、解读,从而明确时间方向,最终使作者的价值观获得传播和解读的现实性。如近几年各类学术期刊围绕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共同体”词族的话语体系构建,设置特色专题,作者根据自己专业背景,从哲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等学科背景出发,不断丰富和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三、文本加工话语建构文本的加工者编辑,从学术期刊运营的多个维度看,可分为不同类型,如文本编辑、网络编辑、排版编辑等。传统意义上的编辑主要负责文本的加工,是学术期刊的责任人和把关人,需具备多元化知识背景、编校业务经验和较高的学识水平,这类编辑的综合素养直

8、接关系到期刊的学术质量和水平。随着融媒体和数字化出版方式的应用、研究和推广,以及读者阅读方式和习惯的变化,媒介传播的途径呈多元化态势,网络传播和移动传播丰富了传统的纸媒传播,为提高学术期刊的发布速度、传播渠道及影响力,学术期刊专设了网络编辑,通过官方数据库、微博、公众号、博客、APP客户端等方式及时发布目录、摘要,甚至全文。另外,为满足广大读者的审美需求,增强文本呈现的审美性、可读性和便捷性等,学术期刊也专设了排版编辑,从期刊的封面设计、排版格式等方面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提高期刊的美学特色话语水平。(一)策划与把关能力。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的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内容建设板块强调要扩

9、大优质内容供给,发挥出版单位内容资源和编辑把关优势,打造突出思想引领、彰显主流价值、富有文化内涵、产生广泛影响的出版融合发展项目,切实把出版内容优势转化为融合发展优势。可见,编辑的策划与把关直接决定着学术期刊的内容建设水平。很多学术期刊长期以来一直遵循办刊宗旨,认认真真践行“三审三校”,发行的刊物差错率极低,但是却没有形成品牌,影响力不温不火。究其原因,多数是选题策划环节出现了问题,没有结合社会主流价值导向打造期刊特色选题。以民族学刊为例,自2010年创刊以来,2017年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2017年2018年)CSSCI来源扩展版;2019年入选(2019年2020年)CSS

10、CI来源期刊,“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进入民族学学科期刊前十名,并荣获“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2020年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民族学与文化学”学科最受欢迎期刊;2021年再次入选北大核心期刊(2020年版)和CSSCI(2021年2022年)来源期刊;2023年再次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该刊特色鲜明,选题彰显了主流价值,编辑部的策划与把关能力较强。鉴于此,学术期刊应立足于期刊特色,培养一支专业精通、视野开阔、业务能力较强的编辑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编辑在策划与把关方面的能力,切实保障学术期刊的质量、水平及影响力。(二)服务能力。编辑的服务能力主要体现

11、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服务于作者,优化审稿及出版流程,提高时效性,为有重大原创学术成果的作者开通快捷审稿通道;尊重作者,客观评价稿件,尽可能保留作者的写作风格、语言表达习惯,遇到问题及时有效沟通;扶持青年学者成长成才,不过多设置投稿门槛,以稿件的质量为主进行筛选。第二是服务于读者,研究读者的阅读习惯,充分利用纸媒和电子期刊,引入微博、微信公众平台、APP等新型传播媒介,根据移动阅读、浅阅读、深阅读及碎片化阅读的不同需求,进行精准推送与传播。(三)交流能力。除上述与作者和读者的交流外,编辑还需在学术期刊研讨会、评价指标发布会、期刊博览会以及各地方学术期刊协会的年会上主动宣传所办刊物。与同行交流经验,

12、切磋技艺。与相关学术机构和平台积极联系,共谋发展与创新,多方位、多渠道提升期刊传播力及自身业务能力。四、文本解读话语建构文本的解读者读者,是学术期刊文本话语的信息接受对象,他们是一群“有思想、有感情、有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活人,会对传递过来的信息进行评估、分析、选择、加工、整理甚至创造,还能通过反馈来反作用于传播者,以此来影响信息的传播”。学术期刊的评价主95传播研究体也是读者群。从学术期刊评测的指标看,下载率、引用率也都是从读者的角度来衡量期刊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在这一逻辑层面看,如果没有文本的解读,文本的创作、加工也就没有任何社会意义和价值。学术期刊要通过展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引领创新,促

13、进中外文化交流,要达成这一目标,重点在于读者对文本话语的阅读、理解、讨论、认同和实践,同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并进一步推广,最终完成学术期刊及学术共同体空间话语建构的目标。五、各话语体系的互动关系从学术期刊刊发过程看,作者、编辑和读者以文本为纽带,形成三位一体的空间联盟,支撑起学术共同体的话语空间。空间话语也正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符号在读者持续不断的阅读、评论、交流中,获得传播的活力,融入自然语言,进入社会生活,形成不言自明的、自然化的理念和价值观,并进一步调整自己的行为,成功构建空间话语。在这个空间联盟中,语言符号的成品文本发挥了重要的工具性作用,贯穿于作者、编辑和

14、读者交流互动的全过程,而无论是文本的创作,还是加工和解读都具有主观能动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心理认知和态度都关涉到其价值判断和行为倾向,这时就需要期刊编辑发挥把关优势,联动作者形成鲜明的学术导向,引导读者向这个导向靠拢并看齐,最终形成强有力的学术共同体。如果从人的角度来看,编辑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纽带,编辑作为学术期刊的责任人,应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给作者和读者提供了解期刊的机会,创设作者和读者参与和监督期刊的机会和平台,吸引作者群和读者群关注期刊的学术发展。作者和读者虽处于学术期刊空间联盟的两端,但也有彼此交流的机会。如现有学术期刊刊发的文本一般会刊载作者的邮箱地址,如读

15、者对某篇文章或者某一问题有自己的思考与看法,亦可通过发邮件的方式直接与作者探讨和交流,从而使学术共同体联系更加紧密,促进学术话语体系内部的互动与交流。六、结语学术期刊助推学术共同体的形成,而学术共同体可以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学术期刊创办、运营、发行与作者和读者密切相关,激发作者的创作、赢得读者的支持,以文本为载体建构空间话语体系,打造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形成良性互动的学术共同体,从而促进学术交流互动是办刊者的初心与使命。在这个共同体内交流互动是关键因素。正如杨春磊、刘远军(2022)所说,“无论从以内容建设为根本,还是从以用户服务为中心的角度出发,关注并实现学术社交互动无疑应当成为我国学

16、术期刊数字转型的变革方向。”虽然,学术期刊内部的异质性、学术资源分配不均衡、行政权力对学术业务的过度干预以及学术共同体研究志趣差异等会影响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融合发展,但是,只要共同体内的各成员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挥自身优势,借助融媒体的传播效力,就可以共建学术期刊及学术共同体的空间话语,形成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引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导向,自觉回应时代发展要求,架起学术与社会间的桥梁,扶持青年学者成长成才,从而提升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文化软实力。注释:1本文的学术期刊主要指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包括自然科学类。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宣发202117号)EB/OL.(2021-05-18)2023-02-01.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