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左翼群体中的个人化写作——以萧红创作路径为例.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921270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5.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左翼群体中的个人化写作——以萧红创作路径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左翼群体中的个人化写作——以萧红创作路径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左翼群体中的个人化写作——以萧红创作路径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二三年第十六卷第四期总第九十期收稿日期:20230109基金项目:黑龙江大学2022年研究生科研创新一般项目 文学制度下东北解放区诗歌研究(项目编号:YJSCX2022-147HLJU)作者简介:任钰镯(199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难以归类的女作家之一。自萧红在上海结识鲁迅,出版 生死场,以东北进步青年的身份出现在左翼文学圈时,就“坐实”了萧红“左翼作家”的身份,生死场 被冠以抗战文学典范之作。建国初期出版的权威文学史王瑶 中国新文学史稿(1953)、丁易 中国现代文学史略(1955)、刘绶松 中国新文学史初

2、稿(1956)、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1979)延续了左翼文学“阶级论”思想路线,以政治化、革命化理论、“苏联模式”“左翼标准”阐释萧红作品。1 27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萧红的文学史地位发生了惊天逆转,文学史以新时期的审美标准排斥萧红的左翼身份,以“个人化经验”取代“政治化”解读,以此来诠释萧红天才般的艺术性创造。不论是以左翼标准评价萧红创作得失,还是全然拒绝萧红创作中的左翼因素,对萧红的研究都是一种偏颇和失真,无疑为萧红研究筑起两大壁垒。针对萧红创作与左翼文学之关系的研究,既要从时代主题背景下寻找左联与萧红创作之间的共通之处,也要结合萧红个体的复杂经历,看到她文本的独特性,找到二者之间的契

3、合与分歧,从同中见不同,并分析表征背后的原因,以此阐释萧红创作与左联文学之间的内在关联,更有利于为萧红与左联之间关系言说找到切实且客观的文本证据。一、在东北:战时境遇孕育作家反抗精神(19301933)作家的创作思想与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也难以脱离她所属年代的主流社会文化风潮的影响,同时战争中压抑的社会环境更激发了萧红的反抗意识。萧红的青年时期正处在新文化运动末期和左翼革命思潮从萌芽到发展壮大的阶段,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事件传到呼兰,激起呼兰反帝爱国运动风潮,15岁的萧红积极参与社会募捐,参演反抗封建婚姻话剧 傲霜枝。1928年,萧红参与哈尔滨学生发起的抗路运动示威游行,参与反帝爱国运动。

4、从中学时期萧红就开始反对封建礼教,反抗侵略与压迫的意识已经深深植入她的精神世界。哈尔滨是北满左翼文艺中心。“1932年,作为中共哈尔滨道里区区委宣传委员金剑啸,接受杨靖宇的指示,与罗烽等同志负责北满的革命文艺运动,曾团结了大批左翼文艺工作者,使北满的革命文艺运动蓬勃开展起来。”2 55哈尔滨也是苏联和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畸形城市。“殖民统治下的哈尔滨被铁路分割出不同的城市空间,南岗是俄国贵族、新贵生活区;道里是铁路运输、工人生活、商业活动聚集区;道外是社会底层生活的贫民摘要:萧红创作与左联文学的关系一直处于不断被言说的状态。萧红看似走出一条“靠近学习超越”的路线,实际上更为复杂。萧红人生中的每个特

5、殊阶段的创作都明显体现出与左翼文学有更深层次的精神联结与分歧。针对这一问题,既要从时代主题背景下寻找左联与萧红创作之间的共通之处,更要结合萧红个人化体验,分析萧红创作的独特性,找到二者之间的联结与区别,以此说明萧红创作与左翼文学之间的关联,更有利于为萧红与左翼之间关系言说找到切实的文本证据。关键词:萧红;左翼文学;融合与分裂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078(2023)04-0058-05DOI:10.3969/j.issn.1674-5078.2023.04.015左翼群体中的个人化写作以萧红创作路径为例任钰镯(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哈尔滨150080)学 术 探 讨

6、58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二三年第十六卷第四期总第九十期区。城市空间的分割造成了阶级、民族、文化的割裂对峙,也深深地刺激着被压迫者的灵魂。”3 116哈尔滨割裂的城市空间更是孕育阶级对立的土壤,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已经在萧红心中扎下根脉。这些个人化遭遇深化了她对阶级论的认同与接受,而参与左翼组织之后阶级论思想又为萧红提供了合理化的创作思路。因而,萧红阶级论思想来源于两种互相促进的思想源流。表面上看是社会思潮的促进,而本质上是个人体验的深化,是萧红个人对动荡年代中挣扎在生死线上苦难生命的深切悲悯。这种个性化的生命感悟使萧红创作早在哈尔滨时期,就显现出与左翼创作精神相悖离的一面。将萧红创作与同时期哈

7、尔滨左翼作家作对比,萧红作品和共同参与哈尔滨左翼组织的萧军、金剑啸、罗烽等人有所不同。从作品主题看,哈尔滨左翼中人都宣扬抗日。从作品题材看,萧红的作品限于农民题材和个人生活经历,而其他作家的作品拓展到了战争和工人题材。金剑啸的作品中充满战斗与血腥的场面,“用骨堆住这洪流,用手再造个和平的宇宙人与人相杀刺刀人与人相杀天灾”。4 27罗烽的剧本 两个阵营的对立、小说 胜利 宣扬两个阶级的对立,而将来的胜利属于工人阶级,“一群蚂蚁苦力也离开走台。蚂蚁中仿佛传出一个声音:胜利!”5 9从作品表现手法看,萧红以朴素的客观性描写见长,萧军的作品在客观写实的基础上更有革命浪漫主义的风格。疯人 中疯子与鲁迅笔

8、下的狂人有异曲同工之妙,疯子的呼喊是对旧世界的反抗,眼中更是闪动着血色的仇光。萧军等人的作品充斥着血雨腥风,宣扬战斗精神,强调以暴制暴,通过文学作品宣传抗日,有明显的功利性。金剑啸和罗烽走上左翼文学道路都来源于自身的政治信仰;萧军行伍出身,有东北人豪爽侠义的性格,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情结使他走上反抗的道路。这些作家的真实身份是一名战士,因革命的事业而走向了文学道路,借文学作品宣扬抗战,以期完成社会革命与民族斗争,因而他们的作品有明显的功利性倾向,思想上积极奋进,艺术手法上略显粗糙,这是左翼文学的“通病”。而萧红自幼学习诗文,甚至为读书、为追求自由违抗父母之命,苦难的生活激发了她的创作天赋,萧红从

9、中学开始就是一名独立的创作者。写作对她而言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自身价值的彰显。因而在萧红创作早期,虽然受到左翼思潮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她的创作不是以某种胜利为单一的功利性目的,也不单纯为生存而写作。她的笔端始终对准人性,生死场 虽然展现了东北农民抗日主题,但中国农民对“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使作品具有更丰富的人性内涵,言说战争年代人世的薄凉和生命的惨淡。萧红的创作追求使她虽然参与左翼却貌合神离,从创作伊始就显现出与左翼文学相背离的一面。如将作品中“阶级论”思想来源全归结为左翼文学影响,显然是遮蔽了作家的个人化体验和哈尔滨独特的城市空间。萧红的创作多数来源于自身体验,尤其是在苦难生活中汲取创作源

10、泉。如此特异性的个人化体验,使她加入东北左翼组织时,虽然受左翼思想影响逐渐加深,但其作品风格已经显现出与左翼文学和而不同的一面。二、在上海:左翼精神接受中的融合与隔膜(19341938)生死场 被视为东北抗日文学作品是时代的冠冕。随着红色三十年代的到来,“世界反法西斯运动展开,各种政治势力登上文化舞台,在服务于各自的政治目的和党派意识的前提下,展开了对文化领导权的激烈争夺”6 93-94。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30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组织成立了左联。左联不是纯粹的文艺组织,而是带有明确革命任务的政治团体。东北“九 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的战事全国瞩目,左翼文学为配合中国共产党抗日,推崇抗日文学

11、作品,期待反映东北抗日的作品出现。恰逢此时,鲁迅发现了萧红的 生死场 与萧军八月的乡村 都是第一批反映东北抗日文学的作品。虽然从艺术水平上看,生死场 算不上是上乘之作,文本内部出现跳脱与断裂,人物不典型,“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描写”7 41-42,难以满足左翼文学的创作标准。但鲁迅将关注重点放在解读作者身份、作品反映的地域和抗日精神上,他从抗日的角度写序,其思绪在上海与哈尔滨之间游离,将两个不同的世界进行对比,讽刺上海此时大谈“训证”,不敢高声言抗日,而来自东北的青年书写东北人民“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更令人敬佩。鲁迅邀请胡风作后记,胡风也是看重东北受难农民的反抗精神,“这些

12、蚊子一样的愚夫愚妇们就悲壮地站上了神圣的民族战争的前线。蚊子似地为死而生的他们现在是巨人似地为生而死了”7 113。鲁迅以“左联盟主”的特殊身份为萧红作序,又邀请左翼作家胡风作后记,两人对 生死场 的评价直接引导文坛对 生死场 的定位与价值判定:生死场 是东北抗日文学作品,萧红是左翼作家。在战争年代,将 生死场 定位为东北抗日文学作品是有理可循的,虽然遮蔽了作品更丰富的文本内涵。而且作者萧红本人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说明她认同这一评价,生死场 出版后萧红已经自觉承担起东北抗日作家身份。然而,认为萧红自此属于左翼作家学 术 探 讨任钰镯左翼群体中的个人化写作59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二三年第十六卷

13、第四期总第九十期却有失偏颇。生死场 中确实存在左翼的影子。在“九一八”后的哈尔滨农村,被压迫的百姓大多不敢奋起抗日,而作者大胆引导到农民抗日。另外,文本中多次出现“红胡子”与“人民革命军”。“罗圈腿插嘴了:革命军还不如红胡子有用?”7 107,暗指国民党不抵抗,共产党积极抗日。而且王婆家还有一个外来的“黑胡子”,“你的女儿能干得很,背着步枪爬山爬得快呢,只是已经”“革命就不怕死,那是露脸的死啊”7 109。这个“黑胡子”起到了“导火线”的作用,向王婆一家灌输革命思想,鼓动村民抗日。这是萧红学习左翼文学思想重要的文本证据。此外,来到上海的萧红与左翼中人有密切的文学往来,尤其是与鲁迅来往频繁。鲁迅

14、以信件往来、日常交际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萧红入上海以后的创作。聂绀弩在回忆1938年与萧红交流,记录了这一段对话:“(萧)说我不会写小说。我气不忿,以后偏要写!(聂)写 头发的故事 一件小事 之类么?(萧)写 阿Q正传 孔乙己 之类!而且至少在长度上超过它们!”8 72显然,萧红是以鲁迅小说的创作成就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萧红创作虽然受到左翼文学的影响,但左联成员名单中并没有萧红的名字,说明她没有以实质性的身份加入左联。萧红与左翼之间斩不断的联结关键在于:其一,左翼认可萧红是看重她抗日作家的身份以及对共产党的信任;其二,萧红结识并追随了精神导师鲁迅。然而,萧红对左翼文学的态度却不那么单纯,她与左

15、翼文学之间始终伴随着联结与分歧,并且分歧逐渐加深。1938年在“七月社”组织的抗战文艺座谈会中,萧红表明自己的创作观念,“作家不是属于某个阶级的,作家是属于人类的,现在或是过去,作家们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9 460。反观 生死场 的文本断裂,作者一面以左翼的笔法突兀地引导农民觉醒抗日,另一面弱化政治讯息,展现农民愚昧行径。文本思想矛盾的背后是创作过程中两套话语模式的纠缠,显现出萧红与左翼文学创作思想的根本区别。萧红对左翼思想的学习仅停留在运用阶级论的层次,而文本的核心思想是对准了农民的愚昧,对准了战争年代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萧红没有完成左翼精神的洗礼,同样鲁迅对萧红的影响也止于“悲悯

16、”。“鲁迅以一个自觉的知识分子,从高处去悲悯他的人物我开始也悲悯我的人物,他们是自然奴隶,一切主子的奴隶。但写来写去,我的感觉变了,我觉得我不配怜悯他们,恐怕他们倒还应该怜悯我咧!悲悯只能从上到下,不能从下到上,也不能施与同辈之间。我的人物比我高。这似乎说明鲁迅真有高处,而我没有,或有的也很少。”8 74萧红体验式的创作方式逐渐显示出与精神导师鲁迅有所不同。她以“人”而非“神”的姿态平视人间,注定她不是一个真正的启蒙者;以女性的体验和情绪完成对薄凉人世的审视,如此她不可能以导师的姿态,报答左翼文学对她的栽培。然而,与底层平视的萧红却有超越阶级和种族的视野,展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萧红为纪念好

17、友金剑啸的牺牲,作诗 一粒土泥。在战争面前人命如草介般脆弱,“你是一颗亡在阵前的小草”9 269。“将来全世界的土地开满了花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全要记起亡友剑啸就是这开花的一粒土泥”9 270。诗中没有大肆渲染战斗英雄的伟大牺牲,只有一个怀揣赤子之心的兄弟在天地间悲哭。黄河“站在黄河岸边上所起的并不是恐惧,而是对人类的一种默泣,对于病痛和荒凉永远的诅咒”10 59,汾河的圆月 旷野上的呼喊 老人们过于思恋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儿子,忧伤过度而发疯。这些作品没有正面描写战争的惨烈,抗战讯息弱化为背景信息,写景仍然胜于人物描写,但表现了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的心灵创伤,以及作者对苦难生命的悲悯。萧红虽然承担起

18、了东北抗日作家的身份,与左翼中人有密切的文学往来,但她与上海左翼始终是“在而不属于”的关系,她的创作观念和政治态度始终与左翼文学有所出入。她不脱离政治,但不参加某种党派,她罕见地保持着清醒而独立的创作姿态,坚持文学的独立性,文学可以反映政治但不是政治的工具。萧红积极融入左翼文学思潮,但又不丧失自己的艺术特性与个人经验,在战争年代愈显独特而珍贵。三、在香港:左翼精神遗产的疏离与超越(19391942)萧红有一套自己的创作观念,“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集中东西,一定要写的像巴尔扎克或契科夫的作品那样。我不想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11 2-3。这种独立自

19、由的文学追求致使萧红不会参与到抗战文学中去。随着左联解散,左翼中人奔赴战场,而萧红离开山西“西北战地服务团”南下香港,至此萧红与左翼旧友分道扬镳。萧红独特的创作观念与个人经验致使她的作品在艺术品质与思想维度都呈现出与左翼文学有本质的不同,这种不受意识形态束缚的创作姿态使她在生命末期的创作招致左翼中人的批判与不满。然而,正是因为在红色年代难得的独立与清醒致使萧红的创作真正走向成熟,超越左翼文学思潮,甚至有超越时代的可能。蛰居香港的萧红心系家国存亡,但在现实的悲苦,在流亡、疾病、寂寞的加持之下,个人的经历与记学 术 探 讨任钰镯左翼群体中的个人化写作60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二三年第十六卷第四期总

20、第九十期忆已经凌驾于曾经的政治追求与文学理想之上。反观 呼兰河传,找不到明显的政治讯息,不论是配合抗战还是阶级论思想一概不提,反而是在文本中生出一朵眷恋之花,对故乡的遥望和对底层苦难民众的深切悲悯跃然纸上。呼兰河传 精神怀乡脱离了左翼文学创作框架,显然不符合萧红“抗日作家”的人设,必定招致批评家的指摘。石怀池批评萧红说:“她已经与现实脱了节,这个惊天动地的民族解放战争事业对她已经是陌生的了,她的现实创作源泉已经枯竭,甚至连知识分子对于时代的心灵的搏动也无法琢磨。她堕落在灰白的空虚的生活泥淖里。”12 32。洛宾基也认为“是以强者的姿态生长,壮大的途中又软弱下来的”13 2。茅盾“被自己的狭小的

21、私生活的圈子所束缚,和广阔的进行着生死搏斗的大天地完全隔绝了”14 12。抗战时期的作家和批评家都不认可呼兰河传 的社会价值。一方面,他们立足于社会政治生活的角度,以左翼革命文学批评标准看待 呼兰河传,不书写抗日就认为作者消极堕落。相比之下,生死场“人们将其作为三十年代抗日文学奠基作品之一,因而将其划为抗战文艺中沦陷区文学的范畴来考察他的思想题旨”15 10。1939年周扬在讨论抗战文学作品时,更是将 生死场 和 八月的乡村 一起誉为“反日的文艺作品”代表。16 271可见 生死场 赢在它满足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文坛对东北抗日作品的期待,呼兰河传 却令读者的期待落空,这也就成为了批评家否定的

22、理由。另一方面,批判的声音多来自国统区和解放区。左联解散后,不论是国统区坚持的“国防文学”,还是解放区整改左翼文学创作思路,坚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大众文学”,全国范围内文艺创作的目的都是为团结抗日而服务。那么在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大众始终是团结的对象而不应该成为批判的“靶子”。按一代应有一代文学的说法,鲁迅式“国民性批判主题”在抗战的年代已然落伍,而萧红的创作依然延续这一主题也是落伍的表现。呼兰河传 在革命文学框架中落伍,却也证实了萧红对左翼文学的疏离与超越。呼兰河传 是萧红与左翼文学创作模式疏离的关键之作,也是萧红创作真正走向独立和成熟的关键之作,实现了对左翼文学的超越。呼兰河传 不以二元对立

23、的政治观念图解社会生活,而是深入剖析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劣根性去找寻致使民族延续和蒙难的根本原因。文中“大泥坑”“扎彩铺”“跳大神”都有隐喻的意义,愚昧、麻木的封建陋习束缚闭塞小城人的精神与灵魂,而文本最后讲述冯歪嘴子和王大姑娘反抗封建婚姻,以顽强的生命力抵御生活中的风雨,从他们对苦难的隐忍、生的坚强、本性的良善中又能找到民族延续与战斗胜利的希望。萧红作品并未远离抗日战争,马伯乐 就是抗日作品中独树一帜的存在,左翼文学强调作品的社会属性,对人心、人性的开掘显然力度不够,伟大的斗争事业往往被描述成空洞的口号,展现的人物关系局限于阶级斗争层面。而 马伯乐 超越了阶级与民族的局限,以

24、浮世绘的手法展现战争年代农民、普通市民、商人、官宦、伤兵的伪善与麻木不仁,也是国民性批判主题在20世纪40年代的延续。萧红在生命末期的创作成果颇丰,小说也有多元风貌。茅盾认为萧红是“对于生活寄以美好希望但又屡次幻灭的人,是寂寞的”,茅盾的“寂寞说”长期以来成为了文坛“权威论调”。一次次人生追求的幻灭确实让萧红感到精神上的悲哀,而寂寞与怀乡也是所有流落在外的异乡人共有的心理情绪。书写自己的乡愁时,作品中带着流亡人的况味。对故乡的乡亲、街道、店铺甚至牛马和云彩都能如数家珍;祖父与后花园更是“我”童年记忆中温暖的存在;被婆婆折磨致死的小团圆媳妇、看似无所事事的有二伯、坚韧求生的冯歪嘴子和王大姑娘都有

25、异乡人投入的深切怀望。后花园 小城三月 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 呼兰河传 都带有浓浓的乡愁。而将目光对准“他人”时,以冷静的视角,幽默的讽刺展现战争年代人心的冷漠与麻木。多元的创作风格、独特的文学追求令萧红的作品超越了左翼文学思潮,更将五四“国民性批判”主题延续到20世纪40年代。四、结语萧红的个人化体验与独特的创作视角,使她的作品与主流时期的左翼革命文学相比,始终是特异性的分支。在靠近、学习、疏离左翼文学的过程中,萧红创作都明显体现出与左翼文学精神内核的契合与矛盾:契合在于她继承了左翼对抗战时期群体性关注,作为沦陷区的作家有敏锐的家国责任与担当意识,其创作甚至逐渐演变为东北流亡作家的标志性符

26、号;矛盾在于,作为一个天才作家,萧红从来不为某种主义、某种流派而创作,她的作品一直是发乎于心的情致之作,她吸收同时期社会与文学思想精华,并不断淬炼属于自我的创作之境。这种不分党派与主义的独立创作姿态,让萧红逐渐脱离了左翼阶级论框架,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因而,萧红是否属于左翼流派已经不是值得纠结的问题,而萧红的价值恰恰在于,个人创作成就引领同时期文学潮流的突破与分化,并开启诗化乡土文学创作新脉。时代赋予一位颠沛流离的女作家才华和敢于突破陈规的坚忍,经过岁月的轮转让她的作品始终具有穿越时空的伟力。学 术 探 讨任钰镯左翼群体中的个人化写作61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二三年第十六卷第四期总第九十期参考

27、文献:1 于文秀.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萧红书写 J.中国现代文学研从刊,2016(10).2 孙文政.东北文艺运动抗日的先驱金剑啸 J 满族研究,2011(2).3 刘志刚.20世纪30年代哈尔滨左翼文学的在地性 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4 金剑啸.金剑啸集 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5 罗烽.罗烽文集 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6 丁帆.中国现当代文学制度史 M.北京:作家出版社,2020.7 萧红.萧红全集(1)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8 聂绀弩.聂绀弩全集(第九卷)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9 萧红.萧红全集(4

28、)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10 萧红.萧红全集(2)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11 萧红.萧红选集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2 石怀池.石怀池文学论文集 M.上海:耕耘出版社,1945:6.13 骆宾基.萧红小传 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14 章海宁.萧红印象 序跋 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15 皇甫晓涛.萧红现象 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16 周扬.周扬文集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Personalized Creation in Left-Wing Group Taking Xiao Hong

29、 s Creation Ways as an ExampleREN Yuzhuo(College of Literature,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Xiao Hong s creation and the literature of the Left League has been ina state of“being constantly talked about”.Xiao Hong seems to have embarked on a route of“

30、approaching-learning-surpassing”,which is actually more complicated.Xiao Hong s creation at every special stage in herlife clearly shows a deeper spiritual connection with and differences from left-wing literature.Concerning theissue,we should not only explor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Leftist Associ

31、ation writersand her creation in thecontext of the era s theme,but also analyze her creation uniqueness in combination with her personal experience,find and explain the connection and difference between her creation and the left-wing literature,which helpsto find practical textual evidence for the“discours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Xiao Hong s creation and theleft-wing literature”.Key words:Xiao Hong;left-wing literature;fusion and differences学 术 探 讨任钰镯左翼群体中的个人化写作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