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叙事流变——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分析.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001698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9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叙事流变——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叙事流变——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叙事流变——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闻观察新闻思辨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60新闻观察新闻思辨Media Spectator61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二)中观层面:聚焦城市发展与行业创新不同国际传播主体的角色定位是不同的。有学者提出,在国际传播实践中,中央媒体相当于“航母”,地方媒体如同“护卫舰”,应发挥灵活作战、协同“出海”、联动呼应的作用。2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中,地方主流媒体更重要的是发挥“护卫舰”本身的“战斗力”,而不仅仅是作为附属品。即充分整合、挖掘本身蕴含的区域性资源潜力,是地方主流媒体进行中观叙事的主要方向。如第 32 届获奖作品重庆国际传播中心推出的山水重庆:中国桥都以“桥”这一载体展现重庆城市的发展,使观看者

2、能够迅速形成对重庆的独特记忆,从而打造一张别具特色的区域对外名片。(三)微观层面:聚焦个人故事与共性价值借用个人故事诉诸人类的共通价值是近些年“出圈”作品的共同表征,通过将生态、和平等价值财富融入叙事之中,能够有效减少受者的立场隔阂,实现“去政治化”的思想触达。例如,第 28 届获奖作品浙江广电打造的专题片 “洋河长”的山水梦 选择了一位生活在莫干山的“洋河长”,将自然、环保等人类共通性话题浓缩在个体叙事之中,推动地方故事有效“出海”传播。由上述作品可以看出,随着地方主流媒体叙事的日趋成熟,一个由宏观、中观到微观组成的多元叙事内容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地方主流媒体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叙事内容,而是从时

3、代命题、区域发展、个人故事三个层次同步发力。这三个层次并不是完全独立分开的,而是构成了一种彼此融合的对外叙事力量,实现了内容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综合提升。叙事结构:时空共场景叙事结构指组合叙事要素的方式和规律。只有符合观者人群的认知习惯和认知特点,才能使传受之间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共鸣。笔者对地方主流媒体获奖作品的叙事逻辑进行梳理,认为对叙事逻辑的探讨大体可沿着时间与空间两条基本的逻辑线进行,以观其变。(一)线性之外稳中求变叙事学学者热奈特认为,新闻叙述必然涉及两种时间,一是故事发生的自然事件的时间,二是叙述性文本的具体呈现时间3,这样的时间分类放到作品分析中仍然适用。由于国际传播叙事对象多为过往内容

4、,一味采用线性叙事结构会带来单调乏味的问题。为此,地方主流媒体在叙事时间逻辑的处理上进行了改变。一方面,在历史类题材的国际传播中,时间的双链条结构得到应用。如第31届获奖作品由宁夏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推出的 盐池胡旋舞在沿着历史进程进行理性叙事之外,配合舞蹈家现场讲述,完成了古今联动的文化传播。另一方面,同时间段下的板块式结构在叙事中得到突出,如第 26 届获奖作品浙江广电总台推出的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二季),选用了同一时期下的 15 个主题,每一个板块都具有固定的叙事结构,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动,帮助观者形成较为整体性的认知。(二)虚实空间相得益彰在新闻叙事中,空间同样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真实

5、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另一方面是将其作为建构叙事文本的开放场域。在传统的视频形态作品当中,地方主流媒体常将视野聚焦于本土现实空间。基于当前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由获奖作品可看出,地方媒体在叙事空间中正进行有意识的位移。一方面,地方主流媒体开始由“走出去”变为“走进去”,深入目标国完成物理空间意义上的交流。第 30 届获奖作品这里是珀斯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重庆电视台前往珀斯拍摄,采用“重庆人的角度看珀斯”和“在珀斯的重庆人”的双重叙事视角,以时空的接近性实现了有效的在场对话。另一方面,地方主流媒体针对“受众数量少、影响力小”的局限,将目光聚焦网络平台,致力于打造虚拟空间的叠加效应。如第

6、31 届获奖作品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推出的沙县小吃“安家”葡萄牙通过“首页置顶推荐”“精选稿件推广”“全球资讯推送”等技术手段,形构作品结构的空间互动,使观者可以在“虚拟交流场”中交换想法,提升作品的接受度。(三)融媒场景多元交互“场景”作为一个时间与空间交融形成的特定概念,在传播学范畴里,通常作为媒介叙事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数字技术变革的当下,基于时空相融的交互叙事成为国际传播作品创新的方向。如第 31 届获奖作品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推出的在中国,看 Frank 打开长三角“盲盒”,记录了旅居中国的英国媒体人 Frank 深入苏浙沪皖四地探访的经历,并将新闻游戏、H5 等交互方式浓缩在“盲盒”之中。

7、同时,该产品联合线上与线下的方式开展虚实互动,在 20 余家海外媒体上线和国内外同步落地。如第 32届获奖作品长城新媒体集团推出的世界看崇礼:一起2022 年 10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如何使得地方故事深入人心,开展富有实效的国际传播,成为当前地方主流媒体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中国新闻奖开设国际传播奖项以来地方主流媒体的全部获奖作品,借助叙事学分析框架

8、,探讨作品中折射的国际传播叙事流变,为推进地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提供创新参照,也为我国建设更加立体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提供参考。地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叙事发展阶段笔者对第 21 届至 32 届的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的162 件地方媒体作品(广播类作品 21 件、电视类作品 103件、文字类作品 35 件、新媒体类作品 3 件)进行梳理,从作品形式、作品主题等叙事维度可以划分为起步期、适应期、完善期三个阶段。起步期(第 21 届至 26 届):该阶段获奖作品多围绕独立热点事件或具体建设成就展开,常见于报刊等传统媒体。作品叙事手段单一,突出宣传色彩,地方主流媒体叙事停留在“说出即可”的阶段,对“和谁说、

9、说什么”缺乏考虑。适应期(第 27 届至 29 届):该阶段获奖作品的主题范围得到扩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表现形态向融媒体过渡,地方主流媒体开始通过建设国际传播平台探索适合自身的叙事话语。完善期(第 30 届至今):该阶段受到社交媒体环境和数字技术的冲击,获奖作品叙事朝着年轻化、社交化方向发展,主题选择日渐丰富,地方主流媒体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明显提升。叙事内容:立体并多元选择合适的内容是实现叙事效果的关键所在。笔者对上述 162 个地方国际传播获奖作品分析发现(见图 1),地方主流媒体在叙事主题的选择上呈现出“由宏观到微观、由单一转向立体”的流变过程。图 1:第 21

10、届至 32 届中国新闻奖地方获奖作品主题分布(一)宏观层面:突出时代诉求与国家立场确保地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根基稳固,首先不能脱离中国道路建设的实践以及全球发展的时代背景。尽管一直以来宏大话语层面的叙事被诟病为“宣传色彩浓厚”,我国国际传播面临“传不开、传不响”的困境,但不可否认的是,宏大叙事在当下仍然十分重要。相较于国家级的主流媒体,地方主流媒体能够借助地缘优势实现宏大叙事的落地,开辟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如广西电视台采制的系列纪录片家在青山绿水间,利用自身与老挝接壤的条件,聚焦中老减贫、环境保护等合作项目,完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实现了宏大叙事主题在目标国和目标受众中的有效传

11、播。摘 要:地方主流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我国国际话语体系建构的关键一环。本文通过对中国新闻奖开设国际传播奖项以来的地方主流媒体获奖作品进行梳理,大致勾勒出地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叙事的流变与发展方向。具体表现为叙事内容在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日趋立体,叙事结构由线性向时空交互延展,叙事表达在话语、情感、视角三维度日趋共情。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主流媒体叙事创新的参考路径。关键词:中国新闻奖;地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新闻叙事 李 鲤 石琪隆地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叙事流变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分析?新闻观察新闻思辨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60新闻观察新闻思辨Media Spectator61青

12、年记者2023年7月上(二)中观层面:聚焦城市发展与行业创新不同国际传播主体的角色定位是不同的。有学者提出,在国际传播实践中,中央媒体相当于“航母”,地方媒体如同“护卫舰”,应发挥灵活作战、协同“出海”、联动呼应的作用。2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中,地方主流媒体更重要的是发挥“护卫舰”本身的“战斗力”,而不仅仅是作为附属品。即充分整合、挖掘本身蕴含的区域性资源潜力,是地方主流媒体进行中观叙事的主要方向。如第 32 届获奖作品重庆国际传播中心推出的山水重庆:中国桥都以“桥”这一载体展现重庆城市的发展,使观看者能够迅速形成对重庆的独特记忆,从而打造一张别具特色的区域对外名片。(三)微观层面:聚焦个人故事与

13、共性价值借用个人故事诉诸人类的共通价值是近些年“出圈”作品的共同表征,通过将生态、和平等价值财富融入叙事之中,能够有效减少受者的立场隔阂,实现“去政治化”的思想触达。例如,第 28 届获奖作品浙江广电打造的专题片 “洋河长”的山水梦 选择了一位生活在莫干山的“洋河长”,将自然、环保等人类共通性话题浓缩在个体叙事之中,推动地方故事有效“出海”传播。由上述作品可以看出,随着地方主流媒体叙事的日趋成熟,一个由宏观、中观到微观组成的多元叙事内容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地方主流媒体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叙事内容,而是从时代命题、区域发展、个人故事三个层次同步发力。这三个层次并不是完全独立分开的,而是构成了一种彼此融

14、合的对外叙事力量,实现了内容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综合提升。叙事结构:时空共场景叙事结构指组合叙事要素的方式和规律。只有符合观者人群的认知习惯和认知特点,才能使传受之间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共鸣。笔者对地方主流媒体获奖作品的叙事逻辑进行梳理,认为对叙事逻辑的探讨大体可沿着时间与空间两条基本的逻辑线进行,以观其变。(一)线性之外稳中求变叙事学学者热奈特认为,新闻叙述必然涉及两种时间,一是故事发生的自然事件的时间,二是叙述性文本的具体呈现时间3,这样的时间分类放到作品分析中仍然适用。由于国际传播叙事对象多为过往内容,一味采用线性叙事结构会带来单调乏味的问题。为此,地方主流媒体在叙事时间逻辑的处理上进行了改变。

15、一方面,在历史类题材的国际传播中,时间的双链条结构得到应用。如第31届获奖作品由宁夏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推出的 盐池胡旋舞在沿着历史进程进行理性叙事之外,配合舞蹈家现场讲述,完成了古今联动的文化传播。另一方面,同时间段下的板块式结构在叙事中得到突出,如第 26 届获奖作品浙江广电总台推出的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二季),选用了同一时期下的 15 个主题,每一个板块都具有固定的叙事结构,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联动,帮助观者形成较为整体性的认知。(二)虚实空间相得益彰在新闻叙事中,空间同样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指真实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另一方面是将其作为建构叙事文本的开放场域。在传统的视频形态作品当中,地方主流

16、媒体常将视野聚焦于本土现实空间。基于当前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由获奖作品可看出,地方媒体在叙事空间中正进行有意识的位移。一方面,地方主流媒体开始由“走出去”变为“走进去”,深入目标国完成物理空间意义上的交流。第 30 届获奖作品这里是珀斯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重庆电视台前往珀斯拍摄,采用“重庆人的角度看珀斯”和“在珀斯的重庆人”的双重叙事视角,以时空的接近性实现了有效的在场对话。另一方面,地方主流媒体针对“受众数量少、影响力小”的局限,将目光聚焦网络平台,致力于打造虚拟空间的叠加效应。如第 31 届获奖作品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推出的沙县小吃“安家”葡萄牙通过“首页置顶推荐”“精选稿件推广

17、”“全球资讯推送”等技术手段,形构作品结构的空间互动,使观者可以在“虚拟交流场”中交换想法,提升作品的接受度。(三)融媒场景多元交互“场景”作为一个时间与空间交融形成的特定概念,在传播学范畴里,通常作为媒介叙事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数字技术变革的当下,基于时空相融的交互叙事成为国际传播作品创新的方向。如第 31 届获奖作品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推出的在中国,看 Frank 打开长三角“盲盒”,记录了旅居中国的英国媒体人 Frank 深入苏浙沪皖四地探访的经历,并将新闻游戏、H5 等交互方式浓缩在“盲盒”之中。同时,该产品联合线上与线下的方式开展虚实互动,在 20 余家海外媒体上线和国内外同步落地。如第

18、32届获奖作品长城新媒体集团推出的世界看崇礼:一起2022 年 10 月 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重要部署,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如何使得地方故事深入人心,开展富有实效的国际传播,成为当前地方主流媒体必须直面的时代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中国新闻奖开设国际传播奖项以来地方主流媒体的全部获奖作品,借助叙事学分析框架,探讨作品中折射的国际传播叙事流变,为推进地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提供创新参照,也为我国建设更加立体

19、的国际传播叙事体系提供参考。地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叙事发展阶段笔者对第 21 届至 32 届的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的162 件地方媒体作品(广播类作品 21 件、电视类作品 103件、文字类作品 35 件、新媒体类作品 3 件)进行梳理,从作品形式、作品主题等叙事维度可以划分为起步期、适应期、完善期三个阶段。起步期(第 21 届至 26 届):该阶段获奖作品多围绕独立热点事件或具体建设成就展开,常见于报刊等传统媒体。作品叙事手段单一,突出宣传色彩,地方主流媒体叙事停留在“说出即可”的阶段,对“和谁说、说什么”缺乏考虑。适应期(第 27 届至 29 届):该阶段获奖作品的主题范围得到扩展,以习近平

2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表现形态向融媒体过渡,地方主流媒体开始通过建设国际传播平台探索适合自身的叙事话语。完善期(第 30 届至今):该阶段受到社交媒体环境和数字技术的冲击,获奖作品叙事朝着年轻化、社交化方向发展,主题选择日渐丰富,地方主流媒体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明显提升。叙事内容:立体并多元选择合适的内容是实现叙事效果的关键所在。笔者对上述 162 个地方国际传播获奖作品分析发现(见图 1),地方主流媒体在叙事主题的选择上呈现出“由宏观到微观、由单一转向立体”的流变过程。图 1:第 21 届至 32 届中国新闻奖地方获奖作品主题分布(一)宏观层面:突出时代诉求与国家立场确保地方主流媒

21、体国际传播的根基稳固,首先不能脱离中国道路建设的实践以及全球发展的时代背景。尽管一直以来宏大话语层面的叙事被诟病为“宣传色彩浓厚”,我国国际传播面临“传不开、传不响”的困境,但不可否认的是,宏大叙事在当下仍然十分重要。相较于国家级的主流媒体,地方主流媒体能够借助地缘优势实现宏大叙事的落地,开辟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如广西电视台采制的系列纪录片家在青山绿水间,利用自身与老挝接壤的条件,聚焦中老减贫、环境保护等合作项目,完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诠释,实现了宏大叙事主题在目标国和目标受众中的有效传播。摘 要:地方主流媒体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我国国际话语体系建构的关键一环。本文通过对中国新闻

22、奖开设国际传播奖项以来的地方主流媒体获奖作品进行梳理,大致勾勒出地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叙事的流变与发展方向。具体表现为叙事内容在宏观、中观、微观三层次日趋立体,叙事结构由线性向时空交互延展,叙事表达在话语、情感、视角三维度日趋共情。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主流媒体叙事创新的参考路径。关键词:中国新闻奖;地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新闻叙事 李 鲤 石琪隆地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叙事流变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获奖作品分析?新闻观察新闻思辨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62新闻观察传媒透视Media Spectator63青年记者2023年7月上随着 5G、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加速变革与融合,电视技术的未来演进成为备

23、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全球智慧电视的进化方向被归结为“更大的屏幕、更高的分辨率、更自然的交互、更智能的链接”1。第 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22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10.67 亿,较 2021 年 12 月增长 3549 万,互联网普及率达 75.6%。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首次突破10 亿,用户使用率高达 94.8%。2伴随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智能技术的融合发展,广大用户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多元内容需求能够转移到智能电视大屏并实现交互操控,例如可以通过电视观看移动视频和手机镜像投屏等,实现多屏平台资源的共融共通。面对移动智媒时代传统电视弊端的凸显和用

24、户对电视屏幕的多元需求,电视屏幕转型趋势鲜明。移动智媒时代传统电视弊端的凸显(一)电视观看对象的家庭化较之智能手机的个性化使用,电视从观看对象上趋于家庭化。在传统的家庭模式中,电视因具备传递信息的功能,曾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但在移动智媒时代,移动终端中各类新闻推送信息的丰富度和及时性都远超电视媒体。当家庭成员聚合于家庭内部空间时,电视为家庭成员营造着相互陪伴、进行情感交流的场景,因而传统的电视收视行为以家庭成员相互陪伴收视过程为主要形式。总体而言,电视观看对象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家庭化趋势,关联着家庭成员内部的娱乐与交往活动。(二)电视使用场景的固定化与便携、能够随时切换场景的移动终端相比,电视

25、媒介的使用主要在家庭中,较难实现便捷移动,使用场景趋于固定化。且观看电视对于人们的物理空间和观看流程都有所要求,需要端坐于电视机前,使用遥控器打开电视,并寻找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观看,无形中也对人们的观看行为构成了一定程度的约束。当人们不在室内时,便不再能观看电视。由于物理空间的阻隔以及电视自身体积、重量的限制,导致电视使用场景的固定化,不论是在家庭场景、工作场景或是外出游玩等场景,移动媒介以其便携性、个人化和灵活性等优势成为首选媒介。(三)电视互动与参与感的缺乏传统电视作为一种单向信息传播媒介,对受众的需求缺乏及时、精准的把握与反馈,人们观看电视时的互动交流与体验感趋于弱化。在移动智媒时代,“用

26、户体验”尤其受到重视,移动智能媒介给予人们全天候、即时在线的便捷信息与服务,能够即时回应用户需求,用户也能够对信息进行评论或分享。当下,各类移动媒介应用在内容传播与接受活动中具有显著优势,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实现各项功能的重要辅助工具。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已经被移动智能媒介全方位塑造,电视由于其呈现形式的局限而导致的“参与感”缺乏等问题尤为凸显。移动智媒时代,传统电视也呈现数字化和网络化趋势,但人们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依旧较难在电视体验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四)电视可替代选择的多样化网络传播时代催生更加多元化的娱乐方式,给电视行业带来挑战与压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已在人们

27、日常生活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与此同时,发展迅速的视频网站和各类移动短视频应用逐渐将人们的媒介使用习惯导向更具娱乐性的影像世界,并使观众对于电视的注意力有所转移。随着网络视频视听效果、内容质量等的逐渐提升,各类在线视频的迅速发展,电视的观众面临被分流的危机,电视的广告收入与观众市场份额也因此受到影响。电视可替代选择的多样化,让 付茜茜移动智媒时代电视媒介困境与转型趋势摘 要:智能媒介正蓬勃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深刻影响着电视产业,电视内容构成逐渐丰富多元,电视屏正在向智能化转型。移动智能媒介的发展使得传统电视观看对象的家庭化、使用场景的固定化、互动参与感的缺乏等弊端日益凸显;

28、在新的媒介环境中电视观众对于电视也生发出内容、功能、场景、技术等多元需求;电视的屏幕转型呈现出大屏化、“公共屏”和互动屏等趋势。顺应移动智媒发展的时代要求,有利于电视产业继续拥有稳固的市场影响力。关键词:移动智媒时代;电视媒介;屏幕转型;公共屏;互动屏向未来呈现了另外一种场景融合,该作品聚焦 2022 北京冬奥会,将来自世界各地的在华留学生放进冬奥的不同场馆之中,以立体化、多时空的融合形式讲述崇礼的“冬奥故事”,为观者营造了一个共享性的时空互联叙事空间。可见,在打造国际传播作品的过程中,地方主流媒体优化了传统较为单一的叙事逻辑,在时空双线中寻求创新,通过不同时空的交错与交融呈现,让观者在可看性

29、的基础上走进地方。可以说,空间的延伸在拉近双方距离的同时,地方媒体主动契合数字内容生产的规律,让跨文化的受者在融合场景中“听见地方并听得下去”。叙事表达:共情与对话从叙事学的故事话语理论模型来看,从故事走向话语的语义转化不是取决于叙事模式,而是取决于阅读模式4。只有考虑到国际传播目标受众的阅读习惯与理解模式,才能实现内容的有效接收。近年来,“情感”作为一种新兴的叙事元素,在地方媒体的国际传播中得到凸显。借助共情传播策略,地方主流媒体能够在“脱域的对话”中减轻作品传递中的“意义流失”与“文化折扣”。(一)柔性话语修辞提升作品可读性如何讲好地方故事?地方主流媒体需要重点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是要讲“

30、好故事”,二是要“讲好”故事。随着网络传播转移至社交媒体等新型平台,地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话语特征也逐渐向年轻化、轻量化、平等化的方向演变。笔者将国际传播奖项开设以来前后期的作品对比发现,一方面,叙事对象的口语化表达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留,如第 31 届获奖作品山东广播电视台推出的葛玉修:我的镜头因你美丽中完全采用了主人公在场景中的即兴表达,如“看见没有,看见没有,哈哈哈”,以一种轻松的风格完成了环保主题的讲述;另一方面,推动叙事节奏的话语由宣传性逐渐转向趣味性,同样以上述作品为例,在交代主人公的行为动机时,作品从“天空中的鸟屎炸弹”引入,将信息软化为幽默诙谐的表达,既满足了观者对信息的需求,也

31、使作品显得可信、可爱。(二)情感代入提升作品认同感“情感”成为当下受者取舍信息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地方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的作品表达上有意识地引入情感元素。一方面,地方主流媒体激发共情的底层逻辑真实感,这就意味着需要提高作品的说服力。如第 31 届获奖作品安徽广播电视台推出的本草的呼唤采用纪实的手法,真实记录了中医药在中国防疫抗疫中的作用,讲述了中药与人类相伴相生的道理;另一方面,地方主流媒体从超越社会意义的人类共通的情感入手,给观者带来更加强烈的情绪感染。如第 31 届获奖作品、康巴卫视推出的胡同里的藏文课记录了珠穆老师在北京胡同为海外学生教授藏文的“最后一节课”,用细腻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人

32、与人之间难以割舍的深厚情谊,使观者在人物的情绪带动下形成情感共振。(三)内聚焦视角提升作品对话感学者热奈特将叙事视角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种基本类型。如今,参与国际传播的门槛降低而参与者的主体性不断提升,“谁在讲”在某种程度上比“讲什么”更加被参与者所看重,一味地使用全知视角,易削弱参与者的互动性。而通过人物代入呈现叙事内容,能够有效地将“我说你听”的模式转换为“他说我听”,并对叙事主题进行“降维化呈现”。如第 29 届获奖作品安徽广播电视台采制的水墨徽州以全球旅行指南刊物孤独星球专栏作家黛西女士为讲述者,记录了其走访皖南并撰写专题文章的过程。片中加入大量 Vlog 元素,将黛西最直接的

33、感受融入作品,形成一种与观者隔空对话的感觉,该作品上传外网后广受欢迎。由上可观之,党的十八大以来,地方主流媒体在国际叙事的探索中逐渐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话语方式,对话语进行“软”加工,对故事进行共情化处理,运用内聚焦视角带动叙事。在“讲好地方故事”的方法论层面,地方主流媒体跳出原有宣传式的叙事窠臼,趋向灵活多元。结 语中国新闻奖设立国际传播奖项已十届有余,地方主流媒体在国际传播叙事内容、表达、结构三维度体现的变化,正是十年来国际传播环境变化的综合产物。宏观理念之上,国家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强调从中央走向地方;数字技术以强大的内驱力在中观层面重塑了国际传播接受方式并丰富了叙事方式;微观制作中,“

34、人”的回归正推动国际传播朝着真实可感的方向前进。未来,地方主流媒体仍需进一步将国际传播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整体统筹叙事体系建设,方能在大外宣格局中释放更大的地方价值。【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背景下主流媒体对外传播观念变革研究”(批准号:19BXW053)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1 人民网.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EB/OL.(2022-10-27) 黄典林,张毓强.国际传播的地方实践:现状、趋势与创新路径J.对外传播,2021(09):67-71.3 罗伯特麦基,托马斯格雷斯.故事经济学 M.陶曚,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8:12.4 翟恒兴.走向历史诗学 海登怀特的故事解释与话语转义理论研究 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82.(李鲤: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石琪隆: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