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地方红色文化涵养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以保定市为例.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002339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红色文化涵养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以保定市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方红色文化涵养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以保定市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方红色文化涵养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以保定市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3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13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党建思政地方红色文化涵养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以保定市为例胡文宇1,2(1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学院,河北保定071000;2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北京100062)随着时代发展,法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于法治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德法兼修已经成为新时代评价法治人才是否合格的标准。这就要求各个高校在培养法治人才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对思想品德的培养,又要突出对专业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育出优秀法治人才,助力法治国家的发展。一、德法兼修型法治人才的内涵德法兼修是新

2、时代的法治队伍的人才培养工作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法学教育工作改革的目标。那么,在我们的话语体系中,对于德与法的理解又是如何的呢?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德字的出处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在出土的甲骨文中,德字有遵行正道的意思。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德”通常指道德、品德,是美好的象征。由此可知,德赋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例如,标准、贤人、行为等。“法”具有法律和法令的意义。中国古代以“刑法”为主,而现代汉语中,“法”的含义更为复杂,法成为调整一切社会关系的规范的总称,这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法理学的观点而提出的1。新时期的中国,德法兼修主要是指“在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新时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

3、上,培养既具有较高的法治素养和熟练的法治技能,又具有相当的道德素养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并适用于衡量从事立法、执法、司法、普法等法律实践工作的专门人才的重要标准。”2二、保定红色文化中蕴含十分丰富的德育基因(一)保定红色文化概览红色文化涉及了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从崛起到走向富裕,再到今天走向强盛,这些特殊属于中华民族的红色文化资源,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保定作为传统革命老区,可谓红色资源荟萃、传统底蕴深厚。从地理上来讲,在地区分布上,保定市下辖的市、区、县中都有红色文化资源,在此基础上更有各种佼佼者,如表 1 所示。表 1保定市下辖的市、区、县中都有红色文化资源

4、重要机构旧址重要纪念地革命领袖旧居烈士墓纪念设施632115231247.02%15.67%11.19%17.16%8.96%从红色文化资源的层次和辐射面来看,总体水平不低,在一百三十多处革命遗址中,含有多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对法治英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谓意义非凡。(二)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民族精神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民族精神在保定地区的历史发展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尤其是狼牙山,它是位于保定市的一座关于英雄传奇的山,位于易县的西南位置。十四年抗战期间,这里的人民为抗击日

5、寇的无耻行摘 要:培养德法兼修型法治人才是当下法学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不仅需要在课程建设上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支撑,更加需要增加课外实践引导;强化学生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突出法治人才培养中的德法兼修。保定地处京畿要地,历史上曾经与日寇长期作战,斗争经验丰富,留下了很多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保定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其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助力培养德法兼修型的法治人才,助推法治现代化工作,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地方红色文化;法治人才培养;德法兼修;融合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052(2023)08-0013-03收稿日期:2023-03-20

6、修改日期:2023-06-13基金项目:2022 年保定市哲学社科项目“以地方红色文化基因涵养德法兼修法治人才模式探究”(2022099);2022 年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与实践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融入法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2022GJJG450)作者简介:胡文宇(1987.9),女,辽宁沈阳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法理学、法律史学研究。14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J O U R N A L O F J I A M U S I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14佳木斯职业学院

7、学报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J O U R N A L O F J I A M U S I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径,壮烈殉国,壮烈牺牲。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聂荣臻、罗元发、杨成武等就曾在这里长期与日寇作斗争。一九四一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扫荡”晋察冀根据地河北易县狼牙山一带抗日根据地,制造惨案。马宝玉、葛振林、胡福林、胡德才、宋学义等五名战士,义无反顾地将日军引到狼牙山的棋盘陀绝路上,在弹尽的绝路下,纵身跳崖,谱出了一曲豪迈壮烈的英雄壮歌,以保护人民群众,保护转移受伤的战友,保卫革命根据地。这

8、种为了理想和革命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气节,为了抵抗侵略者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壮举,光照千古!他们的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民族精神,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值得无数共和国法治事业的建设者学习。(三)勤奋坚韧、厚德包容、开放创新的时代精神勤奋坚韧、厚德包容、开放创新的时代精神是保定地区城市文化的精华。白洋淀位于保定市与沧州市之间,自古以来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十四年抗战中,这里成为冀中华北最重要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其中的“雁翎队”更是在白洋淀地区抗日的过程中,拥有不败水军的称号,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河北组建游击

9、总队遗迹、安州烈士塔等革命遗迹相继建立,无不凸显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以此为素材,还诞生了非常丰富的人文及影视作品,如雁翎队 等。三、德法兼修型法治人才培养中与地方红色文化融合不深(一)地方红色文化因素鲜少进入课堂目前,对于法治人才的培养主要还是课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采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方式,就这几年的实行效果来看还是比较好的,能够为学生和教师带来新的教学体会。在线教学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线教学对于自制力较弱的学生来说,往往事倍功半,对于学习自制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在线教学更有利。对培养法治人才养成科学的三观,充分利用教学中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国家的层面,

10、而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却少之又少,这就使学生对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身边的红色文化的认识就更加不足。(二)课外活动与地方红色资源链接 不充分从现有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率上来讲4,教师对其的研究和利用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利用不足的问题,同时,实践教学也刚刚开始发展,地方红色资源与课外实践活动了解有限。负责培养法治人才的专门教师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形式比较传统,传承红色文化价值的形式也比较单一,开展相关红色文化精神教育的主题活动基本没有形成全面、完整的体系,开展红色主题教育的活动比较随机,缺乏在教学上的合理安排。教师开展红色教学的方式上,创新不

11、足,绝大多数采用教材和视听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示红色文化资源,例如英雄事迹、革命遗迹、红色景点,却极少涉及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教育的意义和时代的特征相结合的例子,当然,对于地方红色资源的利用就更少了,对于实地参观和演唱红色歌曲等实践性的活动则比较少。此外,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达到利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法治人才培养的方式有待多样化。(三)学生在实践中红色文化底蕴有待提升目前,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方式基本上是以教师的授课和部分专题讲座。相对实践性的课外红色主题教育活动而言,内容上不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被动的,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学生对此兴趣不高,注意力也无法集中,那么,教育效果自然不

12、会很好。而在实践的课外红色主题教育活动中,则流于表面,对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等高尚的情操,以及革命斗争的精神等深层次的精神内涵挖掘不足,那么,学生就很难理解,自然无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四、以地方红色文化推进德法兼修型法治人才培养(一)找准定位:结合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标准提炼地方红色文化特色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从法治现代化的角度来讲,德法兼修型法治人才培养标准的提出是契合国家的法治建设、政府的法治建设和社会的法治建设的。其中,对于德育教育的部分,应该更加注重对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深入挖掘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红色资源,将其融入法治人才培养中,正所谓,治理国

13、家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学校。这就告诉我们教化、学习的重要意义,而对于教化内涵的挖掘,需要一代一代的法治人才培养工作者悉心耕耘,各个高等学府及其工作者应该承担起为广大法治人才系好人生中第一颗扣子之任务,在法学教育中充分吸收德治的部分。而我国有丰富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比如,我们的革命先辈“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看见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民族精神熠熠生辉,这正是在德法兼修型法治人才培养过程中所需要的。陶行知认为,人的根本在德,在人的本质上无德,纵有千般本领也是无用之人。所以,我们不仅要重视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注意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意义。第一,从法治

14、人才自身出发,德法兼修是他们实15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152023年第08期总第249期No.08.2023Sum 249党建思政现人生理想的彼岸。站在人类自我认识的角度,人与人的区别就在于,人与人的思考方式、思考内容是不同的,每一个人的个体对于自我价值的实现目标是不同的。从这个层面来讲,如果将德法兼修深植于法治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将地方红色文化文脉贯彻到人才培养工作的点点滴滴,帮助更多法治人才树立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民族精神,勤奋坚韧、厚德包容、开放创新的时代精神。以公检法为代表的律师、公证员、仲裁员、法律顾问、法律教师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将这些内

15、化为法治人才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再结合自身所学的法学专业,成为我国法治现代化事业所需要的人才。第二,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讲,德法兼修也是选拔法治人才的标准。我国的法律职业并非一种简单的或者纯粹的法律人的谋生手段与求存方式,其肩负着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尽快实现的重任。我国用人单位是判断新时代法治人才是否符合德法兼修标准的主体要素。更进一步而言,这些用人单位不仅是新时代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培养的“检验者”,还是“受益者”。新时代伴随着法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全国每年的法学毕业生多达14 万人,而法律职业每年的岗位需求大约为 2 万个5。这就给了用人单位很大的选择空间,将新时代德法兼修型的法治人才,作为其

16、用人标准已经可以实现。突出新时代法治人才的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的民族精神,以及不畏艰苦、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才能更加有利于法治人才服务社会。(二)推进融合: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模式,赓续红色血脉第一,理解地方红色文化传承的架构。在中华民族站起来的过程中,我们的红色文化应运而生,各个时期都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过、生活过的地方,再加上地理环境的不同,中国大地上形成了红色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所以我们的红色文化也就应运而生了。通过视听资料的形式展示这些文化符号,把我们无数革命前辈的英勇事迹和战斗史实传递给新时代的法治英才,把法治英才的理想信念和担当精神在这个过程中筑牢。第二,结合充分发挥地方

17、红色文化区位优势的理念。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特色结合到当地的法治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其优势和特色,协同共进,提高德法兼修型法治人才培养的水平。在区位优势上,保定由于交通条件便利,有利于组织法治人才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课外活动,也就有利于把保定市的地方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中。(三)增强素质:地方红色文化底蕴融入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地方红色文化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课程为切入点,融入地方红色文化。例如,“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或白洋淀的文化精神,达到德育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效结合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通过重要纪念日为契机,对德的精神内核进行深化。比如,在建团一百周年,开展爱国主义系列讲座,对

18、法治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研究、开发具有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特色的选修类课程。抗日战争时期给保定留下了许许多多红色印记,铸就了具有保定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英雄故事、英雄人物和革命精神,构成了保定地方红色文化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与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将本土红色文化基因传承下来,通过选修类课程的方式开展德育人才培养,不失为一种新的探索。例如,在法学基础理论课程法理学的教学中,讲到法的本质部分,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狼牙山、白洋淀等革命旅游胜地,来帮助学生了解、体会法的本质这一知识点,从而达到以实践学习带动理论学习的效果。第二,学校和地方有关单

19、位合作,建立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基地。保定各县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是高校教育实践基地优良选择,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建立德育教育实践基地必将助力高校的德育教育。例如,可以结合狼牙山、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教学实践,这样既可以跳脱以往单一重复的教学形式,还可以增强对英雄人物和事迹的感受性,从而激发法治人才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五、结语拥有“燕赵风骨、直隶风韵、革命风华、京畿风范”文化风貌的保定,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发展这一点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更好地将其红色文化基因与法治人才培养工作有机结合。将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代表的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民族精神,以及以白洋淀精神为代表的勤奋坚韧、厚德

20、包容、开放创新的时代风貌,融入法治人才的培养工作中,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不断地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德法兼修的法治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中国法治事业的发展,注入活力。参考文献:1张文显法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彭凯德法兼修: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标准J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21,31(6):18-233张文光保定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新探索J保定学院学报,2021,34(3):132-1364潘莉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进路研究J成才之路,2023(8):25-285刘坤轮新常态下的中国法学教育:背景与趋势J人民法治,2019(10):100-105(责任编辑:王大力、麻彩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