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 色 建 筑 Green Building绿色建筑2023年 第3期030低碳宜居校园评价体系构建与策略研究低碳宜居校园评价体系构建与策略研究以陕西理工大学南校区为例以陕西理工大学南校区为例杨春宇,肖世颖华,程 龙,韩昂达,陶佳伟,谢平玮,黄 研,郭 瑞(陕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1)摘要:在“双碳”大背景下,结合现有低碳宜居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研究,构建适合在各高校实行的低碳宜居校园评价体系。在陕西理工大学南校区开展问卷调查,进行试点研究,分析研究结果,找出并解决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高等院校绿色低碳、宜居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并向其他高等院校进行推广。关键词:
2、低碳;宜居;高等院校;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814X(2023)03-030-041 研究背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量逐渐成为全球共识1。近年来,全球二氧化碳(CO2)排放量增长率虽然有所减缓,但CO2排放量却没有达到顶峰2。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包括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加、海平面上升、作物生长受到影响等。因此,为了减缓全球变暖,促进人类社会健康发展,控制CO2排放量成为重要的全球性议题。中国从1979年开始逐步推进节能减排,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在积极承担大国责任的前提下,努力实现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然而,
3、全球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需要各国转变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双碳”目标被提出。2 研究现状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一直被党中央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3。各级各类学校是能源使用密集型公共单位,校内师生则是未来低碳社会的践行者。绿色低碳校园的建立将有助于培养学生低碳消费意识,有助于向社会传播绿色生活的理念,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绿色低碳发展4。因此,加快推进绿色校园的建设是极其必要的。一方面,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广,低碳宜居校园建设已成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将绿色教育融入教学理念及校园建设,能够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绿色意识,从源头上营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健康美丽的校园空间。目前,我国
4、的绿色校园建筑存在很大差异,各级各类学校在绿色校园建设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动力不足。其一,国家对于绿色校园建设方面的政策并不是强制实施的,这就使得各级各类学校既可以选择建设,也可选择不建设绿色校园。其二,大多数人对于绿色校园建设还停留在景观、园林这一方面,因此对于校园的建设显得较为传统,鲜与现代文化结合,从而导致校园建设形式单一。校园更像是由道路串联起来的建筑群,忽略了区域气候、地形地貌、地方文化等带来的影响。其三,绿色校园的运营和维护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运用现有的硬件设施解决环保或者雨洪等问题,效果可能不尽人意。随着绿色校园建设的发展,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在绿色校园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低碳
5、宜居校园评价体系的构建刻不容缓。绿色校园建设必将迈入高标准、高水平之列,生态化、人文化、智慧化的绿色校园建设也必将迎来属于它的评判标准。3 如何构建低碳宜居校园评价体系笔者在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现有指标体系的探索中发现,国外较为广泛使用的三个体系主要围绕社区选址、能源利用、社区水环境、交通环境、生态环境、社区规划设Green Building 绿 色 建 筑 绿色建筑2023年 第3期031计六个方面进行指标设置以及体系构建。根据我国前期体系构建和相关领域研究的前车之鉴,在构建全新的低碳宜居校园评价体系时应紧扣我国国情,结合我国现有标准,充分考虑校园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
6、地理位置确定相关指标以及权重,建立以人、建筑、环境三大主体为基础框架的低碳宜居校园评价体系。由于在构建低碳宜居校园评价体系方面暂未查找到比较成熟的研究与成果,笔者参照现有低碳社区评价指标体系,将校园视作一个特殊的社区,根据校园的特殊情况调整相应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以构建低碳宜居校园评价体系。3.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3.1.1 建立框架基本原则笔者采用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学的实践中提出的“SMART原则”作为低碳宜居校园评价体系框架构建的基本原则。3.1.2 构建体系基本框架低碳宜居校园评价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主要可分为三步进行,即确立最终目标、选用参考准则、确立最终框架。(
7、1)确定最终目标。低碳宜居校园评价体系本质上是为低碳宜居校园的建设服务的,因此在构建评价体系之初就要确定最终目标以及所涉及的低碳社区建设相关的指标,然后才能进一步进行体系构建。(2)选用参考准则。校园是一个各项功能都比较完善的微型社区,在构建低碳宜居校园评价体系时,要充分考虑校园的特殊性以及校园内各个层面的重要程度,参考“建筑技术文化”指标体系,从建筑节能、低碳意识、低碳技术系统三个方面确定校园内的各个参考准则,以建立合适、完善的评价体系。(3)确立基本框架。在确定最终目标和参考准则后,笔者将建筑节能、低碳意识、低碳技术系统三个方面定为三维评价体系的三个维度,以此作为评价体系的最终框架,通过此
8、框架对校园各个层面的指标进行低碳宜居校园评价。3.2 筛选指标建立初级指标体系3.2.1 确立指标总量,设立指标池结合当地政策和现有指标体系,分析校园的各个特征,选用各项指标,并与现有评价体系中所涉及的指标结合,设立总的指标池,确定最大指标总量。3.2.2 结合实际情况,初步筛选结合国家现有政策以及实际调研所得的数据,对指标池进行低碳相关性分析、指标选择的经验分析。结合分析得出的数据,剔除与社区碳排放无关以及重复、交叉的指标,得到初级指标体系。3.3 确立权重比值建立最终指标体系3.3.1 选用赋权方法选用客观赋权分析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将其与主观赋权分析法中的专家调查法结合。以前者为主,对指
9、标池进行分析与研究;以后者为辅,结合实际调查数据校对调整指标的权重赋予。根据各个指标的权重赋值,再次剔除影响极低的指标,确定最终指标体系及相对赋权。3.3.2 根据框架建立指标体系将赋权后的指标与框架结合,得出三维指标评价体系。将各个指标分为建筑节能、低碳意识、低碳技术系统三类,代入三个维度,并调整各个维度所占的比重,形成三维坐标系,如图1所示。其中,三条坐标轴分别代表三个维度,最终目标则定为理想点,将校园的各个指标代入坐标系中,就可根据坐标系中的位置与理想点的距离评价校园的低碳宜居性。建筑节能低碳意识低碳技术系统理想点实际点图 1 指标体系坐标图3.3.3 制定评分标准,形成最终评价体系将校
10、园相关数据代入指标体系,根据实际数据制定相对合适的评分标准以直观地表示校园的低碳宜居性,将评分标准与指标体系相结合构成最终的低碳宜居校园评价体系。4 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4.1 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笔者参照现有低碳宜居社区指标体系,结合各高校低碳宜居建设现状,经过对校园特殊性的分析,构建了一套如表1所示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低碳校园生态规划(B1)、校园能源与资源使用(B2)、校园环境与健康(B3)、校园运行与管理(B4)、低碳教育与推广(B5)五项准则层以及各准则层下属的36项因子层。绿 色 建 筑 Green Building绿色建筑2023年 第3期032表 1 指标体系详表目
11、标层(A)准则层(B)因子层(C)准则层(B)因子层(C)低碳校园评价指标体系(A)低碳校园生态规划(B1)C11绿化程度校园能源与资源使用(B2)C21一次性能源使用C12应急场所及标识设置C22绿化用水节水方式C13道路及无障碍设计C23雨水回收C14 公共汽车站距离C24建筑形体C15人行天桥C25可再生能源使用C16建筑场地再利用C26建筑材料本土化C17学校建筑及场地开放程度C18自行车停车设计C19机动车停车设计校园环境与健康(B3)C31噪声影响校园运行与管理(B4)C41管理人员培训C32采光设计C42绿色校园运行管理C33热舒适度C43绿化维护C34通风设计C44垃圾排放与回
12、收C35校园热岛效应C45突发事件预案与预警机制C36绿化配置情况C46低碳项目与激励机制C37健康教育与监测C47楼宇控制C38医疗健康C48信息化校园建设低碳教育与推广(B5)C51低碳校园教育规划C52低碳教育公开课C53低碳宣传活动C54绿色技术研究C55低碳实践与社会服务4.2 指标评价体系的应用4.2.1 研究对象笔者研究的对象为陕西理工大学南校区,该校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东一环路,地处北亚热带气候区,温度宜人,气候温和湿润,干湿有度。4.2.2 评价问卷及结果笔者根据陕西理工大学南校区的实际情况,结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相关调查问卷,问卷中针对各个指标的满意度,从“非常不满意”
13、到“非常满意”分为五个评价标准。评价者根据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日常感受以及相关专业知识对各个指标进行评价。为了保证问卷数据的准确性和均衡性,笔者随机邀请了不同性别、专业、学历、年龄的师生对校园的低碳宜居建设情况进行满意度评价,共计发放问卷212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4.34%。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表 2 评价指标满意度统计表指标体系非常不满意/人不满意/人一般/人满意/人非常满意/人评价结果满意度/%评价结果不满意度/%C11绿化程度244748077.01.0C12应急场所及标识设置21368635458.57.5C13道路及无障碍设计112962544449.020.0C14
14、公共汽车站距离21139569274.06.5C15人行天桥91456517060.511.5C16建筑场地再利用71760605658.012.0C17学校建筑及场地开放程度52256625558.513.5C18自行车停车设计81951705261.013.5C19机动车停车设计91759714457.513.0C22绿化用水节水方式31358695763.08.0C23雨水回收92958624252.019.0C24建筑形体41862615558.011.0C25可再生能源使用162455555052.520.0C26建筑材料本土化42063565756.512.0C31噪声影响9135
15、7556660.511.0C32采光设计51159666063.08.0C33热舒适度152359525151.519.0C36绿化配置情况2949746670.05.5C37健康教育与监测21751646665.09.5C38医疗健康162066504849.018.0C43绿化维护2652746670.04.0C44垃圾排放与回收61361724860.09.5C45突发事件预案与预警机制31454725764.58.5C48信息化校园建设21265705160.57.0C51低碳校园教育规划112454664555.517.5C53低碳宣传活动112460574852.517.5Gree
16、n Building 绿 色 建 筑 绿色建筑2023年 第3期0334.2.3 评价结果的分析及应用经过对200份调查问卷的统计和详细分析后,笔者根据满意和不满意人数的占比计算得出低碳宜居校园建设的满意度,如图2所示。图 2 评价结果满意度对比图从图2可以看出,满意人数最多的是绿化程度、公共汽车站距离和绿化配置情况三项指标,不满意人数最多的是热舒适度、道路及无障碍设计和医疗健康三项指标。在以后的校园建设中应着重考虑这些方面,以下为笔者针对这些方面对校园绿色建设的一些建议:(1)增加无障碍设施的数量与标识,更好地帮助特殊人群;(2)通过增加绿化、安装电器等改善校园内的热舒适度;(3)加大健康教
17、育的力度,以强化师生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同时改善校医院的内部环境、提高校医院的医疗水平、完善校医院的医疗设施;(4)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以减少校园的碳排放,如安装太阳能发电板、呼吁师生使用清洁能源、改用电动汽车等;(5)加大低碳教育以及宣传力度,强化师生低碳生活意识,力求做到人人低碳,共同建设低碳宜居校园。5 结 语校园碳减排是长期工作,以下为该体系在校园低碳化方面的成果。(1)通过建立低碳宜居校园评价体系,使该体系在校园低碳发展方面具有引领作用。在低碳宜居校园体系的带动下,CO2排放量下降率普遍高于体系外,碳强度下降幅度也明显大于体系外平均碳强度降幅,这说明低碳宜居校园体系在能源转型、提高节
18、约能源质量效益方面获得了成效。在低碳发展目标的制定方面,该体系不仅提出了较为严格的碳强度下降目标,而且为低碳宜居校园体系提出了(下转第49页)Green Building 绿 色 建 筑 绿色建筑2023年 第3期049忆的升华与记录。笔者通过对上述各项技术的研究,梳理了示范工程园区更新改造过程中的需求与挑战,并将智慧、高效、人文、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园区更新改造。4 结 语综上,在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时代,在可持续理论指引下的室内环境优化设计将成为室内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笔者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提出了在办公建筑室内设计中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因素,包括建筑外围护构造、室内空间结构、室
19、内照明、电器设备的选择及补偿调节措施等。通过具体研究,为可持续优化设计的技术研发和技术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 罗利娟,王志鸿.以人为本协调规划:浅谈城市低标准小区绿化设计J.中国花卉园艺,2002(14):18-19.2 宋国彬.人居环境“可持续设计”本土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3.收稿日期:2023-01-03作者简介:何雪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绿色建筑设计工作,现供职于上海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通信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宛平南路75号。(上接第33页)碳排放峰值目标,形成了能源优化、校园生活方式转变的机制。与此同时,对未采取低碳宜居校园体系的学校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20、,很多学校目前也在积极研究碳排放峰值和实现路径。因此,该体系对实现校园碳排放峰值目标具有重大的意义。(2)通过低碳宜居校园体系,大幅度提升校内师生对低碳发展的认识。低碳发展是最近几年的“新词”,通过构建低碳宜居校园评价体系,使校内师生对低碳发展理念的科学认识有了较大提高,使学校更加注重绿色低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推进,对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使笔者对于能源、碳排放、环境保护等方面基础数据的分析能力和研究路径的建设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3)校园空气明显变好,与碳排放超标时的空气形成鲜明对比。校园低碳对空气质量的提高起了很大作用,校园空气质量明显变
21、好。总而言之,低碳生活在全球环境气候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毋庸置疑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大学生理应争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学校则需要充分认识影响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的各种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帮助其树立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切实履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参考文献:1 张雪花,李响,叶文虎,等.“全碳排”核算与碳绩效评价方法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4):639-646.2 黄羿,李冬梅,李永田,等.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全国与经济区域层面J.环境保护科学,2021,47(4):62-70.3 范建华,邓子璇.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走可持续减贫之路J.理论月刊,2021(7):78-88.4 黄琰,李奎,张海亮,等.低碳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4):329-330.项目:2022年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低碳宜居校园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策略研究以陕西理工大学南校区为例”(S202210720109)收稿日期:2023-02-14作者简介:杨春宇,陕西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学生。通信地址: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东一环路陕西理工大学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