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调查及教育引导策略.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005128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调查及教育引导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调查及教育引导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调查及教育引导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思想理论研究58_“0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调查及教育引导策略李银霞(江汉大学 党委宣传部,湖北 武汉 430056)摘 要:“00 后”大学生是当前大学生队伍的主体,其成长过程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充分研究教育对象,积极应对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从满足个性化需求和实现个性化发展的角度让每一位大学生都找到人生发展的方向,从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应通过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推进思政课程改革以及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加强对“00 后”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关键词:“00 后”大学生 思想行为 教育引导习近平总书记在纪

2、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1 “00 后”大学生作为当前大学生队伍的主体,成长在新时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亲历国内外深刻的时代变革。他们的成长过程受到来自社会、学校、家庭,以及身边同龄群体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造就了他们独特的思想与行为特点。为更好地走近“00 后”大学生群体,认识新时代青年,笔者以“00 后大学生思想行为”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查阅文献,了解相关学术动态,并以武汉市某市属高校为范围开展问卷调查,随机

3、走访部分在校大学生以及学生工作人员,综合分析“00 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现状,总结“00 后”大学生的教育引导策略。以问卷调研的方式,分别在政治理解、政治参与、学习生活、价值选择和追求、职业发展等方面设置考察指标,对“0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价值观念、人生规划等方面收集信息进行整体把握,以期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文本和建议。一、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的调查与分析本次调查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形式,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2000 份,回收 2000 份,回收率 100%。在回收的问卷中,男生占 41.5%,女生占 58.5%,男女比例约为 11.4;其中,大一 34.7%,大二 53

4、.3%,大三 10.8%,大四 1.2%;共产党员(含预备党员)占 5.5%,共青团员占 89.5%,其他占 5%。问卷共40 道题,均为选择题,其中单选题 31 道,多选题 7道,排序题 2 道。题目主题涵盖学生理想信念、政治观念、价值观念、人生规划等四个方面。整体而言,问卷设计具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结合随机访谈情况,归纳出“00 后”大学生思想行为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一)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个人理想务实性较为明显理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由人所设定,意指人们希望达到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向往的奋斗前景。大学生对于理想的理解主要集中在学习生活、职业发展以及社会期待上,而贴近自身的学习生活是其中的基

5、础部分,社会期待则是在此基础上起到指引方向的作用,而在其中衔接学业与社会起到桥梁作用的便是职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个人学习生活以及职业发展构成了个人理想的主要部分,也为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对报告及文献的分析以及随机访谈情况的分析,“00 后”大学生普遍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大多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认同,大多数认为思想理论研究592023.14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家发展、对社会发展、对个人发展非常重要,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了强烈的愿望。他们对身边先进事迹、模范人物普遍表现了赞誉、肯定和积极效仿的态度,绝大多数“00 后”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

6、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在个人学习生活以及职业发展方面,多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努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对所学专业的选择上,55.78%的学生是依据个人兴趣,10.2%的学生依据社会需求,另外 34.02%的学生属于被动选择,主要来源于家长的建议或学校调剂。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大部分学生有坚定的个人理想。但从学习的主要动力选项中得知,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大部分学生趋于务实性,调查显示 68.71%的学生将“获得毕业证书,方便今后就业”作为学习的主要动力,将“为考研或出国深造”以及“在本专业有所成就”作为学习主要动力的也有近 50%,这与前

7、题中专业选择上有一定的关联度。在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上,近 60%的学生选择“社会认可和尊重”以及“个人品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00 后”大学生精神上自我修养的追求占据主导地位,但从 54%的学生选择“生活舒适、幸福”这一选项中亦可以看出,个人生活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个人理想的务实性较为明显。(二)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个人政治素养还有待提高国家的发展需要青年积极的支持,同时青年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养也将帮助他们做出决策。作为国家各类高级人才聚集的高校,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角色。党的二十大后开启了全

8、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社会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给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提供了机遇,也对新时代大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调查结果显示,80.2%的受访者认为政治与个人生活相关,其中选择密切相关的达 42.18%;就关注的政治事务类型选项来看,选择“国际局势”的有25.85%,选择“国家重大政策决策”的有 36.73%;就曾行使的政治权利选项中,选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及“党团活动”的比例均达到 50%以上;在选择“阻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因素”的选项中,居于前三的为“自身政治素养欠缺”“参与渠道不畅”以及“参与后效果不明显”,均达到

9、50%以上,有 41%的受访者选择“学业负担太重,无心关心此事”;在获取政治信息的渠道的选项中,80.27%的受访者选择网络;另外,从参与政治途径及表达方式的选项中,受访者对政治环境的关注度更高,发表政治言论的方式表现出理性的态度。以上调查结果可见,“00 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意愿还比较强烈,对自身政治素养的认识以及参与政治的方式均表现出客观性和理性。(三)坚持主流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价值驱动愈发明显主流价值取向代表着一个社会的基本生活态度,同时也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社会中的个人无时无刻不在被社会价值取向所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同

10、时也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标准和方向。2针对“00 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调研问卷中设置了较大篇幅的题目,涉及网络行为、消费观念、偶像思维、社会道德等层面。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参与网络的行为前三位的主要是社交需求、休闲娱乐以及获取资讯,在社交活动中,57.14%的受访者选择关注他人动态,经常评论转发或发表动态的受访者有 26.53%;对于网络规则而言,63.95%的受访者反对不负责任的网络行为。鉴于调查对象还是大学生的这一实际情况,89.8%的受访者的消费资金来源为家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00 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在支出方向上可以看出,基本生活保障支出占据大部分,但在个人发展及人际交往

11、上的支出也占据一定的比例,有多元化消费的趋势;在消费习惯上,更看重质量、外观和价格,对品牌的追求不及实用主义的现象较为明显;在消费方式上,79.59%的受访者消费趋于理性,量入为出,勤俭节约成为主流。在偶像思维方面,有偶像与没偶像的受访者比例差距不大,分别为 53.74%和 46.26%;在有偶像的受访者思想理论研究60_中,56.96%的受访者将娱乐明星当作偶像,主要原因为“欣赏偶像本人的容貌、气质、个人成就或社会声望”的占比达 45.57%。但是在追星这个议题上,受访者更趋于理性,从 53.16%的受访者仅表达喜欢,但不会花费时间和金钱,72.15%的受访者的价值观不太受偶像影响。从这一结

12、果来看,受访者的个人定力较强,并且 86.08%的受访者比较在意偶像的道德品质,这从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受访者在追星上的理性态度。鉴于受访者在追星上表现出的理性态度,在社会道德层面,同样表现出理性思维。在扶起摔倒老人选项中,选择出于本能毫不犹豫扶起的有 44.9%,选择有扶的意愿并观望判断后再扶起的占比 54.42%;在对个人利益或发展的理解选题中,62.59%的受访者选择理性分析后再做决定,并且 76.19%的受访者认为个人因素是影响个人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对于公益性的社会事务,95.24%的受访者均表示非常愿意或有选择性地参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00 后”大学生对于主流价值的认同。(四)注

13、重个人规划,缺乏执行力的情况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人生规划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大学生的发展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的未来规划需要自我设计,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00 后”大学生们要结合外界实际情况,加强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找准个人定位。根据报告中关于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两个方面的反映,从学业规划结果分析,86.39%的受访者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课程,但受课程本身以及授课教师的影响较大,分别达 73.47%和54.42%;66.67%的受访者有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但是认真执行的仅占 22.45%;外部环境对学习有较大的影响,90.48%的受访者或多或少被影响过。同时,受访者对学习的理

14、解有着较为客观和理性的认识,认为“学习态度”很重要,占比 56.46%,对于学习的方向性虽较为明确,但是 25.17%的受访者选择“快考试才执行学习计划”以及 44.22%的受访者选择“为考试才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受访者对于规划的执行力还不够,趋利性较为明显。就职业发展规划的结果分析,78.23%的受访者有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但是具有明显的方向性的规划的仅占32.65%;在择业时,个人需求的因素占比 82.31%,但是国家需要时,23.13%的受访者不会明确拒绝,36.05%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楚”,这又一次印证了“00 后”大学生在重视个人规划的同时,制定方向的能力和执行力还有所欠缺。

15、综合分析来看,“00 后”大学生们无论是在学业规划还是职业规划上,在刚进入大学校园时常常会感到迷茫,缺乏对人生目标的成熟思考,通常处于一种无目的、无规划的混乱状态。在制定个人学业计划和职业规划时较为务实,但在执行力上还有所欠缺。二、“00 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形成的原因“00 后”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人的重要群体,有着鲜明的群体特性。根据问卷调研结果显示,“00后”大学生具有更为独立的个性、更为开放的思想和更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视野开阔,理性包容,善于学习。据以上调查结果分析,“00 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政治素养、价值取向以及个人规划方面的特点,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既有个体自身因素,

16、又有外部环境因素,原因是复杂的、多样的,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来说,这些鲜明的思想和行为特点,主要由青年自身特点、成长的时代背景、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多元化趋势等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个体自身因素“00 后”大学生作为新时代青年人的重要群体,有着新时代青年人的普遍特性。他们具有敏锐性和易激性、创造性和批判性、开放性和兴奋性、独立性和可塑性、理想性和探索性等鲜明特点。这些特点既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既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00 后”大学生正处于身体生理功能趋于成熟,心理认知、情感认知以及意志过程逐渐完善的阶段,处于从半成熟到成熟、从半独立到独立的过渡阶段,是一个发展的、

17、动态的过程。他们的人生阅历相对较浅,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正在形成并将逐步趋于稳定的过程中。正因为如此,他们的成长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也容易感情用事,极易产生思想困惑。主要表现为认识和处理问题容易被一些表象所迷惑,对错误思潮的分辨力和抵抗力不强。正因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思想理论研究612023.14_观和价值观处于生成状态,极易受外界的影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在“班级(宿舍)学习氛围对你学习成绩的影响程度”这个问题上,选择“严重影响”和“一般影响”的共占 75.51%。在“你的偶像是否会影响你的价值观”上,选择“非常有影响”“有影响”和“有一点影响”共占 97.47%。这些问题充分印证了

18、大学生受身边人或事影响较大的结论。这也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以启示,即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引导,端正他们成长成才的方向。(二)外部环境因素首先,“00 后”大学生不同于其他年代的大学生,他们成长在新时代。处在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时代,物质得到了高度发展,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不再为基本的生存和生活发愁,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因为祖辈和父辈们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条件。同时也有不少大学生选择了自食其力,

19、通过兼职、自主创业等方式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在问卷中专门以单选的方式,让学生选择“你的消费资金主要来源”,结果显示除了 89.8%的大学生是家人给予外,也有近 10%来自于兼职或奖助学金。但是在新时代,物质得以高度发展的同时,人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与之相伴的必然是整个社会对精神文明建设愈发重视。精神产品层出不穷,精神消费的类型不断丰富。整体而言,人们的精神生活日益丰盈。“00 后”大学生生活在这种追求精神世界、充实精神生活的氛围之下,呈现出对自我感受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其次,“00 后”大学生成长在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新时代,他们的物质生活总体更加优越、文化认同更加多元,也更具有创造

20、力。在本次问卷调研中,选择每天上网时间为“46 小时”和“6 小时以上”的学生共占到 72.78%。在“00 后”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深入他们成长的每时每刻,他们的社会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而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也日益难以适应“00 后”大学生们的生活节奏,网络环境中的自由和开放也极大的吸引着这一群体。特别是信息的高速传播和公开化,让传统的信息媒介跟不上“00 后”大学生们的学习节奏,其开放程度和自由程度也不是传统媒介所能比拟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00 后”大学生自身的独立人格,在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00 后”大学生心智的成长。然而,网络信息的发展对

21、于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就是一把双刃剑,在他们还未成熟、还缺乏自身严谨的判断力时,网络上的负面信息便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很多消极影响,特别是网络暴力、网络色情以及敌对势力思想的侵入,会造成“00 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信仰的缺失和价值观的偏差。可以说,“00 后”大学生生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他们在享受健康文明网络空间带来的美好生活时,也或多或少目睹或经历了诸如网络暴力、欺诈、谣言等带来的“泥沙俱下”。同时,网络游戏和网络交友为大学生开展社交活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大学生们的大量时间,“实体化”社交活动的减少导致大学生现实社会交际能力弱化。再次,“00 后”大学生成长在文化多元化的形

22、势之下。进入新时代,社会多元化的情况已经普遍存在。虽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便利,但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化,信息的流动加速了,文化的输入和传播也越来越快,良莠不齐的各种文化正在当今大学生中加速传播,同时新的文化也层出不穷。在这样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社会主流文化,让不同的文化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的多元化文化社会。此外,西方国家出于各种目的,也在通过各种形式向我国输出自己的文化理念。西方文化思潮的大量入侵,对“00 后”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00 后”大学生群体在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也更加追求个性化和自主化

23、。他们崇拜偶像、能听进别人的意见,但主体意识又很强。他们自学能力强,学习方式多元化,并以网络为自身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这也导致他们的学习碎片化倾向明显。文化多元化在丰富社会文化精神的同时,对“00 后”大学生的精神与信仰以及道德行为规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心智和思想理论研究62_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而言,不同的文化势必会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三、做好“0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策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这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和对青年工作的战略部署,深刻反映了长期

24、以来党对青年工作的战略清醒、战略自觉和战略自信,为新时代广大青年干事创业给予了巨大的鼓舞。对于“00 后”大学生的研究,特别是思想行为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就在于更加有效地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应该从实际出发,充分研究教育对象,积极应对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从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角度帮助每一位大学生找到人生发展的方向,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要及时根据教育对象的变化及时地调整教育思路和教育方式,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根据该校 2022 年学生思想动态调查

25、报告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引领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3。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国家青年工作的“国之大者”。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就要引导大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4对于高校来说,加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完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坚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在培根铸魂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也是

26、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针对“00 后”大学生的新特点,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须积极引导他们充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引导他们坚定“四个自信”,争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承者,进而达到自身思想的认同和价值的升华。全球化所带来的多元化价值文化使得“00 后”大学生必须面对这一舆论生态、价值生态、社会经济生态日益复杂的环境。面对这些不断上演的文化冲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重视各种不同文化和价值取向对“00 后”大学生的影响,必要时要采取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路径、不同的渠道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00 后”大学生正确分辨不同的思潮和

27、价值取向,不断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不断铸牢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心。与此同时,要从大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满足个性化发展和需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真正做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广大学生心中,达到身心认同、自觉践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00 后”大学生毕生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柱,引导“00 后”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2007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

28、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利用大学生偏好的网络平台,如微信、微博、QQ、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贯穿其中。5借助易班、“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学习通 App(小程序)等网络平台,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出发,不断加强网络服务,在推进学生事务管理、班级建设、党团建设、学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国防教育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等工作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服务育人。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整合校内各级各类新媒体资源,合理布局校内新媒体阵地,实现资源共享、信

29、息互通。通过发布正能量网络文化产品,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教育文化属性。高校思想理论研究632023.14_要结合“00 后”大学生思想性格特点,打造符合大学生心理预期且具有正向吸引力的网络新媒体平台,不断增强平台的黏性,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实时向网络平台转移,以期达到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在做好校内媒介的使用前提下,高校还要适时引导学生用好校外网络平台,积极推送正能量、主流文化的网络平台进入大学生思想文化视野,坚持问题导向、用户导向和系统思维,不断提升网络信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享度和关联度,不断增强二者黏性,将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入网络日常,真正实现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

30、治教育的共融、共通、共享,以期实现“精准思政”。全球化也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针对“00 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引导,特别是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和网络安全教育,通过开设网络心理健康课程、网络咨询平台、在线交流咨询辅导等,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帮助“00 后”大学生不断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和网络安全意识,不断促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秩有节,不断提高“00 后”大学生自我调节、自我研判、自我分析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三)推进思政课程改革传统的思政课程往往枯燥、乏味,授课效果不明显,抓不住“00 后”大学生的心,已经不能满足“00 后”大学

31、生的需要。信息高速的发展和传播已经让大量碎片化的信息散布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多元化的特点,充分挖掘大学生身边的故事和鲜活的案例,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中,这样才能真正触及“00 后”大学生心理、情感上的共鸣点。针对“00 后”大学生群体的共性特点,即思维活跃、信息获取能力强等,单一的、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活动已经越来越难以触碰他们的内心。特别是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和变革,这也使得针对“00 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巨大的冲击。面对这一新形势,作为高校,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推进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关键在思政

32、课教师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不断充实知识储备,这成为改革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6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为上好思政课和高校推进思政课程改革的重要法宝。将课堂授课与多媒体平台相结合,将线上教学与线下实践相结合,将课内理论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通过沉浸式、模拟式、感悟式、翻转式等教学模式,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方法学以致用,以期达到知行统一的教育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

33、本上说就是做人的工作,必须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7。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应该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工作实际,自觉与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个方面的要求对标,在思政课教学工作中,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丰富教学路径,引导大学生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将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根植于“00 后”大学生心中。(四)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第二课堂”作为专业学习和课程学习的有效补充,极大的丰富了高校的育人模式。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是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全面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而言,将

34、课堂之外的育人因素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体验式教学、实践式教学、沉浸式教学,将“我们的节日”、榜样引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元素融入“第二课堂”的教育教学中,在“00 后”大学生中形成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浓厚氛围。针对“00 后”大学生执行力较弱的特点,高校可以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深入农家户院、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与广大劳动人民面对面交流,实打实操作,不断增强“00 后”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融入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专业的学习是作为大学生的本职要求,同时还要注重理论教育和专业实践。作为高校,还要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将理论

35、学习与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创业就思想理论研究64_业以及人生规划结合起来,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和重大战略需要结合起来,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增强干事本领。同时还要瞄准专业前沿和发展趋势,把握重点,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不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拓宽专业研究视野,进一步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提升,夯实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8。笔者以武汉某高校 2022 年学生思想动态调查报告为基础,综合分析

36、近年来学术界的相关学术动态,结合随机走访,总结出“00 后”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政治信仰、价值观念、人生规划等方面的典型特点,认为高校要准确把握“00 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引导,不断拓宽引导路径,创新教育引导方法,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参考文献:1 3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9-05-01.2 张蓝月.高校辅导员工作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D.重庆:西南大学,2020.4 王纪妹.新时代“00 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讨 J.智库时代,2020(14):92-93.5 余皓婷.新媒体背景下开展“00 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 J.科技风,2020(18):37.6 7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 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379,377.8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71.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性项目(20G036),江汉大学 2022 年校级科研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与研究(第二批)”(2022XYB04)。(责任编辑:王绍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