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俄国诗歌的太阳”普希金.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005364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俄国诗歌的太阳”普希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俄国诗歌的太阳”普希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俄国诗歌的太阳”普希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视界观2023.531视界人物视界人物在莫斯科逛阿尔巴特步行街时,不知不觉走到了普希金旧居,在普希金曾经住所的门口,看到普希金与爱人拉手相拥的塑像,却无法进入。当我们到了圣彼得堡的普希金博物馆时,这里的门也已关了起来。无论在俄罗斯博物馆,还是在普希金博物馆,都能见到他的雕像,却只能与他擦肩而过尽管内心是有感觉的,却无法再更进一步走近他。普希金博物馆,坐落在冬宫广场东侧,莫伊卡运河的南岸,是普希金最后的居住地,按原计划,我们是要参观这里俄罗斯科学院普希金文学研究所经典作家陈列室。此时,我在圣彼得堡,站在波罗的海的海边,望着大海,望着天空,捡拾起多少曾经闪亮的诗行。普希金可曾在这里这样久久孤独地伫

2、立、这样久久地凝视着远方么?他 1824 年创作致大海的诗句时,可曾是在这海边,在这黑暗中,在这风中,凝视着那汹涌的波浪?“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好像是朋友忧郁的怨诉,好像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我最后一次在倾听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你是我心灵的愿望之所在呀!我时常沿着你的岸旁,一个人静悄悄地,茫然地徘徊,还因为那个隐秘的愿望而苦恼心伤!”哦,那是他的心声,他的忧虑,还有他深深的爱和眷恋“俄国诗歌的太阳”普希金文/杨莹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俄国诗人、作家,1799年6月6日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地主家庭。1811年6月,

3、考入皇村学校。1814年7月,诗歌致诗友发表在欧洲通报上。1817年3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亚历山大普希金诗集;7月,完成诗歌自由颂,造成一定影响。1819年7月,写出诗歌 乡村。1820年3月,完成第一部长诗 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引起文坛关注。1821 年,完成长诗高加索的俘虏。1825 年,完成短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828 年,完成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1830年,参加文学报的编辑工作。1833年10月,完成长诗青铜骑士;12月30日,被尼古拉一世任命为宫中低级侍从。1836年10月,完成小说上尉的女儿。1837年2月10日,因决斗负伤而死。视界观2023.531视界人物视界观 OBSER

4、VATION SCOPE VIEW32记得在我上中学时,曾经,多少次,我对着那个砖块录音机,深情地朗诵致大海,朗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那时,我已深刻地意识到,生命岁月不会像时间的长河那样永远奔流不息。听朋友讲过这样一个现象。在俄罗斯,大多数俄罗斯人走出学校后仍不时地翻阅普希金的作品来慰藉自己的心灵,以至于在幼儿园里,有的小朋友在回答“家里都有什么人”的问题时,竟说,“爸爸、妈妈、我,还有普希金”。由此可见,在俄罗斯,普希金是多么的伟大。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在从一个孩子,到长成一个成熟的人,在漫长的生命历程里,都已不知不觉地被生活欺骗过。普希金曾被生活欺骗过,他自己也曾假想过,他说过“假如生活欺骗

5、了你”这样的话。是的,普希金的伟大,在每个人的心里,那是没有什么国界的。既然这样,真的是这样,我们没有理由不来,或者说,我们更有理由来这里的。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及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普希金是 19 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我们在生活中总上演着被欺骗与欺骗的戏码。在赌桌的两边坐着的是你还有未知的另一方。可是如果,你的对手握有你始终无法战胜的筹码呢?或者你的对手根本就是全知全能的撒旦呢?你还会不会勇敢地去赌属于你自己的人生,坚定地走你要走的路?之所以说这些,也是因为普希

6、金说,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我首先想到的一篇童话故事渔夫与金鱼,其实这也是普希金的作品。在这篇童话故事里,普希金塑造了一个看起来万恶的,贪婪的老太婆。老太婆是渔夫的妻子。有一天,渔夫抓到了一条会说话的小金鱼,在金鱼的哀求下,善良的渔夫把小金鱼放回了大海。渔妇知道这件事之后,对自己的丈夫百般挑剔,责骂,呵斥渔夫一定要向小金鱼要一个新的木盆。谁知道小金鱼答应后,渔妇又三番五次地反悔,得寸进尺地要求有新房子、做地主婆、做女皇,最终在过分地提出要小金鱼以后都为她服务的时候,一切又回归了原状。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可以理解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得寸进尺,要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幸福的生活,靠贪婪和懒惰是得不

7、到进步的。可是,当渐渐脱离了孩童思维的时候,我就越发可怜起了这个“万恶”的老太婆。当她只是需要一个新的木盆的时候,她顶多是一个贫穷的卑微的妇人。但到底是谁让她这样无止尽地索要,让她以为只要她张口就可以通过某种途径得到她想要的一切好处。也许是生活欺骗了她。一条无需付出任何代价的捷径,谁还会辛苦地攀山越岭呢?是她自己的无知欺骗了自己,物欲的膨胀让她变得疯狂。可是渔妇却没有看见这条捷径只是生活和命运为她设下的“镜花水月”,并非真实存在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想这个设问也同样适用于普希金普希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对诗歌没有兴趣,那我要恭喜你,因为你将没有痛苦和忧虑的度过一生!”但是很不幸,普希金是

8、一位诗人,诗人总是浪漫的,总有浪漫的情怀和浪漫的想法。他永远也无法无视生活的任何谎言。纵使是被生活欺骗,诗人也不会有所谓地“成熟”,他的心理,他的情绪,常常会停在一处不走,难以释怀。诗人的生活是痛苦的,也是艺术的。普希金的爱情满足了所有人期许的“男才女貌”,可惜他的妻子,却希望更可以是“男财女貌”。这是诗人的悲哀。据说,他的妻子公开表示对他的诗歌不感兴趣。结婚之后,普希金陷入了困境。要博得这位美人的欢心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需要大量的精力、时间和金钱。为了维持婚后的体面生活,普希金不得不靠借贷来度日。在他结婚的头四年里,欠债已达 6 万卢布。在随后的两年里,不仅没有还掉以前的债务,反而越欠

9、越多,临死前已达 12 万卢布。债务压得普希金抬不起头来,应酬使他丧失了宝贵的写作时间。普希金的妻子娜达丽娅喜欢舞会,喜欢首饰,也喜欢招蜂引蝶。这时丹特斯利用自己是外国人的身份,及沙皇的信任和人们对他的宠爱,对娜达丽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32视界观2023.533视界人物娅穷追不舍。而娜达丽娅也被他的青春魅力所吸引,因而对他的追求和放肆不但不加以拒绝和阻止,反而非常乐意接受,觉得很快乐。后来虽然丹特斯与娜达丽娅的大姐叶卡捷林娜结婚,并于 1837 年 1 月 1 日举行了婚礼,但其实孕育着一场更大的风暴。丹特斯利用自己现在是姐夫的合法身份,更加大胆放肆地追起娜达丽

10、娅来。面对这样“贤惠”的妻子和无赖的连襟,普希金纵有诗歌才华,此时也无济于事。除了决斗,他毫无选择了。于是,他发起决斗挑战,并确定了极其残酷的条件:双方射击的距离只有十步,并且在第一次双方都没有射中对方之后,决斗再重新开始,直到有一方倒地为止。伟大的诗人就这样死在了情敌的剑下。普希金成了她妻子美丽姿色和轻佻行为的牺牲品。还有一种更被大众广为接受的说法是普希金的死与沙皇暴政有关。普希金的文学作品歌颂自由,反对独裁,向往光明,这些“反动”的思想引起了沙皇政府的不安。普希金的创作令沙皇政府颇感头痛,他们用阴谋手段挑拨法国籍宪兵队长丹特斯亵渎普希金的妻子纳塔利娅尼古拉耶芙娜冈察洛娃,结果导致了 183

11、7 年普希金和丹特斯的决斗。决斗中普希金身负重伤,身亡时年仅 37 岁。普希金是伟大的诗人,为了尊严和爱,他也只有这一种选择了。这,也许是沙皇的阴谋,但,普希金确实背负了太多,因为,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所以,才有了感人的文学作品,才有了“诗歌的太阳”这样的声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浪漫纯真的个性,在不如人意的现实世界面前,注定了一个悲剧。普希金不会也不应该如普通人一样,对现实低头,委曲求全,高贵地离开这个世界,这是诗人的荣耀,也是诗人完美的幸福。在另一个世界,普希金仍是神,保全自己品格和尊重自己信仰的所有人都会是神,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不灭的。正如普希金死时说的,“这个世界容不下我”,于是他带着他的

12、自由离开了。压抑的生也许对他来说不如死来得痛快 在很多人争相讨论普希金以这样近乎传奇的方式结束自己生命,是否值得的时候,我想用他自己的诗歌来回答最合适不过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生气 熬过这忧伤的一天 请相信 欢乐之日即将来临 心儿生活在未来 现实却显得苍白 一切皆短暂都将过去 而过去的一切都将可爱 诗人就安息在斯维亚德戈尔斯克修道院的白石墙旁的普希金山。这块土地与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的名字紧密相连。成千上万崇拜普希金的人们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瞻仰俄罗斯土地的诗人。从前,这块土地被称为斯维亚德山(意为圣山),这是由于这里盖了斯维亚德戈尔斯克修道院(圣山修道院)。严格意义上来说这

13、里并不是山,而是土石相间的一堆。普希金的墓就建在山顶,紧靠着那座白色小教堂。因为这座不是山的山承载了普希金的躯体,它便以无与伦比的高度屹立于俄罗斯广袤的土地上。普希金的墓由一座石方和立在石方上的尖塔形的拱门组成,普希金的家人也都葬在他的墓旁,环绕着普希金山和普希金墓地的,是一条光洁平坦的公路和一望无际的绿色丛林。在浩浩汤汤的林海深视界观2023.533视界人物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34处,俄国北方的美丽小村米海易洛夫斯克敞开胸襟,将这段因普希金而落墨浓重的历史展示给那些循迹而至的人们。在通往普希金墓地的小路旁立着一块白色木牌,上面写着普希金著名的诗句:“宁愿让那无

14、知觉的躯体全身被人唾遍,我仍一心向往安寝在这亲切地方的旁边。”人们说,当年只有 37 岁的普希金好像预先知道死神已经临近,1836 年他到此安葬母亲时,曾向修道院交付了 10 卢布银币,买下了母亲墓旁的这块墓地,并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死后要和母亲安葬在一起的心愿。10 个月后,诗人“那无知觉的躯体”已经伴随在母亲身旁。普希金的墓碑是用白色大理石筑成,下面黑色大理石基座上用金字写道: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生于莫斯科 1799 年 5 月 26 日,卒于圣彼得堡 1837 年 1 月 29 日。望着波罗的海海面,再次想起致大海里的诗句,怎么总感觉它总像是一种预言 另一个天才,又飞离我们而去,

15、他是我们思想上的另一个君主。为自由之神所悲泣着的歌者消失了,他把自己的桂冠留在世上。阴恶的天气喧腾起来吧,激荡起来吧:哦,大海呀,是他曾经将你歌唱。你的形象反映在他的身上,他是用你的精神塑造成长:正像你一样,他威严、深远而深沉,他像你一样,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世界空虚了,大海呀,你现在要把我带到什么地方?人们的命运到处都是一样:凡是有着幸福的地方,那儿早就有人在守卫:或许是开明的贤者,或许是暴虐的君王。哦,再见吧,大海!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庄严的容光,我将长久地,长久地 倾听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我整个心灵充满了你,我要把你的峭岩,你的海湾,你的闪光,你的阴影,还有絮语的波浪,带进森林,带到那静寂的荒漠之乡。放弃逛街,我也没多少购物的兴致和心情,在有限的时间里我再一次,在普希金博物馆院内徘徊,我甚至爬到了楼的最高层,扒在门缝往里望,看有没有可能让我进去。无望。从楼上下来,在大门口以及门外的涅瓦河畔,流连忘返,有点无奈,思绪万千 带着在普希金故居博物馆里买的普希金塑像,走向列宁格勒火车站。离开圣彼得堡时,我是带着些许遗憾的,最后,变成了些许惆怅。就这样,离开了莫斯科,离开了普希金的故乡。视界观SJG撒旦指魔鬼。普希金的妻子娜达丽娅注释视界观 OBSERVATION SCOPE VIEW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