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等代数”“实践理论实践”教学模式研究周慧倩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河南洛阳 摘 要:为了消减“高等代数”课程概念的抽象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经过两年的探索实施我们形成了“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通过先举实例归纳特点然后抽象为严谨的代数概念并探索性质最后介绍推广领域及实践应用实例关键词:高等代数几何意义数学建模思想概念引入教学实例 概述“高等代数”是高校数学及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不仅是学习后继课程的基础还是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工具 但由于“高等代数”概念性强、内容高度抽象以及逻辑推理繁多的特点一直以来沿用传统的教材和教法缺少人文主义精神和趣味性也缺少理论与实际的联
2、系 学生对所学知识没有兴趣不是主动学习的探索者学生普遍只会套用解题、不能真正理解、不知用在何处 而到后继课程或者实际中用到的时候又不能灵活运用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 年来很多教学工作者也做了大量的改革尝试但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无大的变化 总体看来仍然没有摆脱重理论、轻应用、重公式推导、轻数值计算的弊端因此“高等代数”教学的改革还任重道远教育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时才会主动地学习并在学习活动中找到乐趣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 相反没有兴趣的学习将是枯燥、被动而低效的 通过实践引入知识再把知识用于实践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改变理论知识枯燥无味、学生
3、被动学习的局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实践能力 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主动、有效地学习“高等代数”这门课程并能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我们尝试探索“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先举实例归纳特点然后抽象为严谨的代数概念并探索性质最后介绍推广领域及实践应用实例 研究过程本课题的研究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与解析几何相结合通过几何直观背景引入抽象的代数概念“高等代数”和“解析几何”是高校数学专业的两大基础课前者抽象严谨后者形象直观 在内容上两门课有着密切的联系代数为几何提供解决方法几何为代数提供背景 解析几何的很多问题用代数的知识来解决而代数的很多概念用可以从几何中抽象而来 在讲解抽象的代数概念时如果能用几何解
4、释或者给出几何模型将对理解抽象的概念非常有帮助然后再反过来把代数概念运用到解决几何问题上并通过数学软件作图进行直观展示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高等代数”课程的抽象感同时提高学生用代数知识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行列式、线性方程组、向量的线性相关性、线性空间、线性变换以及二次型等很多概念都可以从几何引入并应用于几何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作了 课件“高等代数”概念的几何引入及直观展示二次型与二次曲线和二次曲面、设计讨论课三个平面的相对位置、撰写论文几何直观融入高等代数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基于“解析几何”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与评价方式改革并提出了将代数与几何并教学的构想制作 课件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合并教学的
5、探讨 我们及时将这些设计应用于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典型案例一:二、三元线性方程组的几何意义在几何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表示的是一条直线两个方程的二元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可以反映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直线相交该方程组有唯一解()两直线平行该方程组无解()两直线重合该方程组有无穷多解多个方程的二元线性方程组在几何上则反映多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下面通过具体例子用 作图展示例:()()()()以方程组()为例:在 的 文件编辑器中创新教学科技风 年 月输入:定义、为符号变量()把增广矩阵通过初等行变换变为最简阶梯矩阵()准备画 个图形中的第一个()绘制直线 保留原来图形()再绘制直线()在图上标注 显
6、示网格绘制图形如下:类似可讨论三元线性方程组它的解的情况在几何上反映空间中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典型案例二:线性空间中线性变换(其中 为方阵)的几何意义例:平面上线性变换 表示将向量 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 讨论经过线性变换()向量在几何上所发生的变化 .用 作图如下:.渗透建模思想结合其他学科合理运用教学软件“高等代数”的内容虽然比较抽象但都是来源于实际问题、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引入其中涉及的多数概念和方法都有很强的实际背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会的信息化、定量化不断加深使得代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原来大家认为抽象的代数方法如今在管理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理科学以及语言学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7、并发展出了计算机代数、代数编码理论、代数图论等诸多应用学科因此“高等代数”课程具备极其丰富的数学模型题材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在数学概念的讲解中还是在对问题的分析以及思维的拓展上不断反复地强调数学建模的思想并适当地运用 和 等数学软件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合到每一个教学细节上对我们学生掌握好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熟练运用数学知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都具有很大的帮助针对这一思想我们在课堂上讲授矩阵概念的时候通过城市之间的航班情况、石头剪刀布的零和问题等来引入讲授行列式时通过货物交换的经济模型和费用分摊问题来引入讲授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时候通过昆虫繁殖产卵的问题来引入讲授线性方程组时结合我们熟悉的交通问题设计了一
8、节讨论课“线性方程组和交通流量问题”设计行星轨道计算问题这个可以用线性方程组理论和最小二乘法来解决典型案例一:矩阵概念的引入例:航空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之间开辟航线下图表示了四个城市间的航班图如果从甲到乙有航班则用带箭头的线连接甲与乙若两城市之间没有航班则不连线:令 从 城到 城有一条航线从 城到 城没有单向航线则上图可以用矩阵表示为:典型案例二:行星轨道问题例 一天文学家要确定一颗小行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他在轨道平面内建立以太阳为原点的直角坐标系在两坐标轴上取天文测量单位(一天文单位为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在 个不同的时间对小行 科技风 年 月创新教学星做了 次观察测得轨道上 个点
9、的坐标数据如下表:坐标.坐标.由开普勒第一定律知小行星轨道为一椭圆 请建立小行星轨道的方程:并确定椭圆的焦点坐标、长轴、短轴的长度对如上实例的求解实际上是解一个线性方程组但就实际意义而言观测数据总是有误差的因此观测的数据越多对我们计算越有利但是若有更多的数据则得到的方程组可能无解但可以由此引入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数学模型得到需要的解.结合历史背景和人物介绍以及前景介绍大多数高等代数教材都侧重于系统、抽象的理论介绍而对这门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概念、方法的产生背景很少提及这就导致学生很难体会到代数学的重要性不理解它作为现代数学基石的意义何在 针对这一弊端我们根据课程内容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了代数学发展相关
10、背景以及关键数学家人物的介绍专门制作了课件高等代数发展简介以备使用 学习集合相关理论时穿插介绍集合论奠基人康托尔的生平事迹、集合论的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基础数学归纳法是“高等代数”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理论证明方法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我们设计了一次讨论课“数学归纳法”介绍第一第二归纳法的背景、原理、证明和使用学习行列式时介绍行列式的发展过程包括行列式的最早提出者日本数学家关孝和及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的生平范德蒙德、拉普拉斯等数学家的贡献以及行列式与中国数学的关系在讲授代数基本定理时介绍古今中外的数学家对代数方程求根的探索、费马大定理的提出与证明、数学天才阿贝尔伽罗瓦的故事这些数学家的贡献
11、对整个代数学乃至数学各学科产生的重要影响等 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及数学家的不懈追求和奉献精神.注重教学延伸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一些理论的学习中如果仅仅停留在教材表面不做深入探索与思考那么对知识的理解也不够深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不清楚解决综合问题就会很困难 因此我们应注重教学延伸引导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多挖掘各理论之间的联系 比如在学习初等变换求矩阵的逆时启发学生探索一个矩阵作初等变换之后相应矩阵的逆矩阵发生什么变化为此我们设计讨论课“初等变换对逆矩阵的影响”后面学习特征值、矩阵对角化时启发学生探索相应的反问题比如已知一个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2、如何反过来求该矩阵该矩阵是否唯一这个问题的讨论还要用到“初等变换对逆矩阵的影响”的相关结论在课题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项目组成员还撰写了关于线性代数教学的探讨关于逆序数相同的 级排列个数的讨论一类六对称五次多项式系统等时性的判定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教学效果评价方法研究等教学研究论文 总结通过两年的探索、尝试以及课堂实施这种“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初步形成我们的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几何直观和数学模型引入概念注重知识的来源与应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高等代数”课程的抽象感引入发展背景和人物介绍、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及前景展望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注重知识的延伸和应用通过实际案例设计讨论课建立模型并用
13、软件解决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的价值有助于学生掌握严谨的代数思想方法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解决生活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关于“高等代数”的实践教学改革今后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包括建立比较完善的课件资料库形成一整套实践教学方案针对各种典型的知识点提供比较好的支持从引入、理论学习到实践都有系统有效的课程设计等 另外我们把高等代数和解析几何以及数学模型等课程相结合和这些课程的冲突或者重复如何协调这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韦程东周桂升薛婷婷.在高等代数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探索与实践.高教论坛():.段勇黄廷祝.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中国大学教学():.黄炜.数学建模在线性代数中应用案例.江西科学():.刘仲奎等.高等代数.高等教育出版社.薛有才.“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课程建设实践.高等理科教育():.郑宝东.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高等教育出版社.张肇炽.代数与几何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丘维声.高等代数(上).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志涌.精通.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作者简介:周慧倩()女汉族河南延津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几何与拓扑创新教学科技风 年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