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乖小孩”与“好父母”——基于儿童教育视角的亲子旅游互动研究.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007247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乖小孩”与“好父母”——基于儿童教育视角的亲子旅游互动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乖小孩”与“好父母”——基于儿童教育视角的亲子旅游互动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乖小孩”与“好父母”——基于儿童教育视角的亲子旅游互动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18ZHANGXiaoming.“Goodkids”and good parents:Research on parent-child tourism interaction from the pspective of childrens education.基于儿童教育视角的亲子旅游互动研究 J.旅游学刊,2 0 2 3,3 8(9):1 1 8-1 3 1.LIZhuxian,引用格式:李竹贤长烧吧乖小孩”与“好父母”2023年第9 期第3 8 卷李竹贤等“乖小孩”与“好父母Tourism Tribune,2023,38(9):118-131.J“乖小孩”与“好父母”基于儿童教育视角的亲

2、子旅游互动研究李竹贤1 2,张骁鸣2.3(1.格里菲斯大学旅游体育和酒店管理系,昆士兰布里斯班4 1 1 1,澳大利亚;2.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广东珠海51 9 0 8 2;3.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 0 2 7 5)【摘要】文章以亲子旅游中围绕“乖小孩 展开的社会话语为切入点,以亲子互动过程为考察重心,探究亲子旅游体验与教育之间的实际关联。文章借鉴了教育现象学理论,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和焦点访谈的调研方法,结合儿童绘画和作文、照片以及父母提供的朋友圈图文等材料,将亲子旅游中的基本行为互动结构梳理为:“好父母”的“轻学校”“见世面”“尊喜好”等行动以及“乖小孩”的“不乱跑”“

3、散开玩”“玩中学”“好状态”“给面子”等表现。由此进一步指出,亲子旅游中围绕儿童教育的核心互动形式一“双向性 情感互动,它既是实现儿童教育目标的手段,也理应成为教育目标之一。这种亲子旅游中“双向性”情感互动的意义首先在于,“乖小孩”与“好父母”在旅游语境中有机会更充分地表达差异化的诉求,突破日常生活互动中的惯例化与模糊性。其次,亲子间“双向性”情感互动的意义还在于,它揭示了以共同成长为要义的亲子教育的实质内涵。研究从“乖小孩”这一日常话语作为切入点的方法路径选择,有利于凸显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表象背后容易被忽视的教育意义;而对亲子旅游互动的“双向性 特征的强调,有利于将亲子旅游从一般性的“儿童教

4、育”推进到富含情感意蕴的“亲子教育”,并为亲子旅游与教育的结合发展提供明确的实践参考。【关键词亲子旅游;儿童教育;乖小孩;好父母;亲子互动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融合媒介环境学视角的日常生活空间体验研究”(4 2 1 7 1 2 2 1)资助。This study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Foundation of China(to ZHANG Xiaoming)(No.42171221).J【收稿日期2 0 2 2-0 8-0 8;【修订日期2 0 2 3-0

5、 4-1 0【作者简介李竹贤(1 9 9 7 一),女,四川绵阳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家庭旅游、儿童旅游、旅游体验,E-mail:Z h u x i a n.ligriffithuni.edu.au;张鸣(1 9 7 9),男,重庆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休闲与人的发展、旅游现象学、旅游符号学,E-mail:,通讯作者。文章编号1 0 0 2-50 0 6(2 0 2 3)0 9-0 1 1 8-1 4D0I:10.19765/ki.1002-5006.2023.09.011引言随着中国8 0 后、9 0 后父母的儿童教育意识的逐渐增强,且他们也普遍认可旅游作为一种非正式教育的重要性

6、,亲子旅游得以迅速发展,并成为现代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带孩子出游并非易事。在知乎、百度贴吧等网站上都有类似“带孩子旅行会很麻烦吗”的讨论,父母大多担心因为孩子的不听话(如吵闹)而影响自己和其他游客的旅游体验。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如马蜂窝、小红书等都有诸多相关的亲子旅游攻略,给父母提供如何让孩子乖乖听话的方法。如果孩子表现好,父母则会在旅游中或旅游后对自己的“乖小孩”大肆赞扬,比如一位妈妈对于孩子在一路舟车劳顿的情况下能表现得“始终很乖很配合非常安静乖巧”,感到非常满意。还有的父母觉得孩子常常出乎自己的预料,在旅游中不仅没有给自己惹太多麻烦,还变得比平时更加乖巧懂事。因此,无论是从旅行前

7、的担忧、旅游过程中的体验还是旅游后的感受和评价来看,“乖小孩”被视为中国亲子旅游中所常见的父母对孩子的基本要求和期待,理应成为亲子旅游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话题。马蜂窝旅游网.亲子旅行,孩子不听话或者不礼貌,各位爸妈是如何教育的?EB/OL.2022-08-02.http:/ Tribune第3 8 卷旅游学刊2023年第9 期实际上,“乖小孩”背后所涉及的儿童培养与教育问题也是教育学所关注的重要主题。无论从亲子旅游的实际过程还是从“乖小孩”的使用语境来说,亲子间的互动性都值得特别关注。然而,目前关于“乖小孩”的研究大多只停留在定性讨论层面,经验研究较为匮乏,其中,结合具体情境展开的经验研究则更

8、少。在有关旅游的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中,大部分也偏向于呈现亲子互动为儿童教育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尚未看到美好愿望背后亲子互动本身的高度复杂性。总体上,在亲子旅游体验研究中,儿童的声音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他们的旅游体验往往是间接地通过成人的视角来揭示的-2。虽然已有研究开始纳入父母和孩子双方的视角去探讨亲子的旅游体验 3-5,但其关注重点在于体验的差异特征识别,所呈现的“亲”与“子”的体验相对独立乃至割裂,鲜有研究在关注差异的同时从亲子互动过程本身去探讨差异化体验的影响。从儿童教育议题来考察亲子旅游,不仅有必要关注亲子双方各自的旅游体验,更需充分挖掘亲子互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充分呈现父母与孩子在旅

9、游过程中的教育张力。基于此,本研究所提出的核心研究问题为:亲子旅游中的“乖小孩”现象反映了哪些典型的亲子互动过程,其背后具有怎样的富含张力的互动机制?研究者将尝试以亲子旅游中围绕“乖小孩”展开的社会话语为切入点,以亲子互动过程为考察重心,探究亲子旅游体验与教育之间的实际关联。1文献回顾1.1亲子旅游与儿童教育旅游活动以其突出的“寓教于游”价值,已被父母视为促进儿童全面、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旅游可以将课堂知识置于真实的情境之中,为儿童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促进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6-7;另一方面,旅游还能超越课堂,不仅能扩展儿童的视野和知识面 8-9,还能帮助他们培养耐心和灵活性

10、等社会技能 9。此外,旅游中改善的家庭关系也能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更有利的环境 6.1 0,比如Wu等 1 0 指出,家庭旅游能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促进彼此间的沟通,家庭成员能在更轻松的环境中分享过去的经验和自身的价值观,甚至是私人和敏感的话题,这有助于儿童获得与家庭相关的知识。因此,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旅游作为一种非正式教育的重要性 ,甚至将其视为一种“好的育儿方式”1 2。在旅游中,大多数的父母会精心安排各种亲子活动来实现其有关儿童教育的目标 1 3,即通过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形式,向儿童传递健康的旅游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提升儿童的学习能力,并推动其社会化进程 5.1 4 1 9。因而

11、,亲子旅游中的父母并不是没有目的的度假者,而是用心的教育者 2 0。Carr也认为,父母与孩子一起度假的主要动机是成为“好父母”1 2,并构建一个“幸福家庭”的理想家庭形象 2-2。而在中国的语境之下,旅游中的儿童教育问题被父母置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以儿童教育为首要动机的亲子旅游模式尤为突出,但相关研究还较为遗乏1 3 在有关旅游中的儿童教育研究中,大部分偏向于呈现亲子旅游对儿童教育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研究是从亲子旅游动机和功能的角度来探讨儿童教育议题,但很少深入探究与儿童教育相关的亲子旅游体验的构成与类型,以及亲子旅游促进儿童教育的可能路径及其效果。实际上,亲子旅游并非如父母预

12、想的那么美好与顺利,旅途中的亲子冲突十分常见 4.2-2 5,它们显然会影响到儿童教育功能的实现。Cullingford认为,儿童虽然会通过海外观光度假在教育层面有所收获,但是在他们眼里,这些都不一定是美好的假期回忆(2 0。Small 的研究也佐证了这一点,即积极的童年假期回忆是和开心、刺激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的,而这些情感与学习和教育缺少紧密的关联 2 7。对于学习和教育的效果,也并不一定能尽如人意,例如Poria等发现,亲子旅游并未显著提高儿童的地理知识水平 2 8。因此,对亲子旅游中的儿童教育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动机和功能层面,应当看到美好愿望背后亲子互动本身的高度复杂性。此外,在亲子旅游体验

13、的相关研究中,儿童通常被视为被动的主体 2 9,且对儿童的旅游体验研究成果尚显不足1 1 2.2 6-2 7 3 0。然而,随着儿童在家庭旅游和休闲中的影响越来越突出,旅游研究者对儿童的关注度也逐渐提升 2 3.3 1-2。已有研究开始突破调研障碍,直接对儿童群体展开调研,其中,大多数研究纳人了成人和儿童双方的视角,重点进行了体验的差异特征识别。例如由于代际差异,父母和儿童在旅游偏好上存在较大的不同,父母往往对文化类、遗产类等具有教育性导向的目的地表现出更为强120.2023年第9 期第3 8 卷李竹贤等|“乖小孩”与“好父母烈的兴趣3,他们更关心旅游的教育性结果和在旅行中所形成的社会认同 3

14、 3-3 4。但是,儿童通常期望在旅游时获得社交性和娱乐性的体验 3 4,希望在家人的陪伴下参加丰富有趣的活动,体验各种新鲜事物 3-52.2 7。但上述研究所呈现的“亲 与“子 之间的体验相对独立,甚至存在割裂的情况,鲜有研究在关注差异的同时,从亲子互动本身去理解同一过程对于双方体验形成的差异化影响。此外,Fu和Lehto在对中国家庭旅游的研究中发现,亲子旅游体验不只存在差异和矛盾,父母和儿童也能找到彼此的共性,从而在旅游中和谐相处 3。因此,亲子旅游体验是一个既有亲子冲突又总体和谐的整体。研究者应看到亲子旅游体验的整体性和复杂性,在纳人儿童的视角的同时,关注儿童与成人的互动与关系 1 4.

15、3 4 1,从父母和孩子的双重视角呈现更为动态的、整体的亲子旅游体验。1.2“乖小孩”的概念与塑造儿童的培养和教育问题是教育学关注的重要主题之一,而“乖小孩”概念涉及把儿童教育成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等问题,教育学界对此也展开过广泛的讨论。“乖小孩”象征着某种角色期待与角色规范,儿童往往以“乖小孩”为标准来调适自身,以适应这一社会角色 3 6。而这一社会角色的背后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通常由成人所决定,且没有刚性的标尺 3。用“乖小孩”要求儿童其实是以一种成人的标准训练儿童,推动儿童的人格发展和社会化进程,以满足儿童进人社会的各种需要,尤其是心理发展的需要 3 7。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交往对象,更是

16、他们习得社会规则的重要来源。因而,父母在与儿童的互动中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和策略都会深刻地影响上述的社会化进程 3 8。由此,对“乖小孩”相关现象的探讨应注重“乖小孩”所处的社会情境,同时,要尤为关注亲子互动行为,综合运用访谈法、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现象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地挖掘和分析 3 8 不过,目前关于“乖小孩”的研究大多只停留在定性讨论层面,经验研究较为匮乏。在有关“乖小孩”的概念内涵方面,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有研究认为,“乖小孩”是“听话”的小孩,即在家听父母和其他长辈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能遵守成人所设置的规矩 3-4 2。另有一些研究从“乖 这个限定词出发来界定“乖小孩”,

17、认为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乖巧”,即对长辈顺从、“识相”,甚至还会迎合、奉承,把别人尤其是长辈的需要放在首位 4 0.4 3。还有的从成人角度出发,认为只要孩子对长辈有礼貌、懂规矩,像个“小大人”,就是讨人喜欢的“乖小孩 4 0。“乖小孩”概念的模糊性可能源于日常生活情境的复杂性,在某些情境下被视为不友好的行为可能在其他情境下转化为合理行为 4 4。但即使在不同的情境之下,“乖小孩”的不同内涵之间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共性,关键在于对这些特定情境加以识别和分析。总体上,研究旅游情境中的“乖小孩”现象,不仅可以丰富与“乖小孩”相关的社会话语和社会观念研究,从特定情境给予“乖小孩”以更为清晰、细致的理论阐释

18、,还能通过与日常生活中的“乖小孩”现象展开对比,反观旅游情境在儿童教育问题上的特殊性及其不同于日常生活的价值。2研究设计与实施2.1方法论基础与研究设计本研究以教育现象学为方法论基础,主要有如下3 点考虑。首先,教育现象学是在教育学诸领域中尤为注重经验研究的学派 4 5,而本研究对旅游中“乖小孩”问题的探究正是立足具体情境进行的经验研究,即关注旅游情境中的父母和孩子在教育问题上的真实体验。其次,教育现象学强调开放性地理解经验世界和特定的教育生活情境,即悬置相关的理论和先见,关注具体的、真实的生活体验,而本研究对亲子旅游体验的探究也不应受限于已有的教育动机和功能等惯常角度,而应该立足体验本身。再

19、次,教育现象学极为注重成人和儿童的互动(4 6,而本研究也高度关注儿童与成人的互动与关系,期待从父母和孩子的双重视角呈现更为动态的、整体的亲子旅游体验。在具体的研究操作上,教育现象学强调直观的理解,没有固定的技术性程序或特定的机械模式(4 7,但也提供了一些探寻教育生活体验的本质和意义的方法原则,从而区别于其他研究取向 4 8。这些原则以3 个策略性步骤构成:面向实事,搜集材料;理解现象,提炼主题;持续反思,文本写作。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不断推进的动态关系。在经验资料搜集的方法上,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和焦点访谈方法,同时,结合儿童绘画和作文等材121Vol.38No.9,2023T

20、ourismTribune第3 8 卷2023年第9 期旅游学刊料,在访谈父母过程中也搜集了相关照片及其微信朋友圈的图文。访谈问题紧扣着在旅游情境中对“乖小孩”这个词语的具体使用来展开。从搜集资料开始,研究者就坚持不断展开研究反思,特别是根据初步分析结果对下一步资料搜集工作加以调整,持续性地在搜集与分析资料中循环往复、交互启发,直至信息饱和并提炼出本土化概念,力图用清晰的语言对“乖小孩”的意义结构加以整体呈现。本研究调研对象为四川省梓潼县文昌第二小学校六年级某班全体学生(2 3 名男生,2 3 名女生;年龄1 2 1 3 岁;1 2 名独生子女,3 4 名非独生子女)及部分父母(1 2 名父亲

21、,2 3 名母亲;年龄3 0 4 5岁)。选取这一群体的原因主要在于:其一,这是一个普通县城的普通小学,“旅游”对于绝大多数父母及其子女来说都是具有非惯常意义的特殊活动,有利于识别和分析他们的旅游体验;其二,研究者之一即毕业于此,能够熟练使用当地方言,有利于拉近研究者与受访对象的距离,而文化的相通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受访对象;其三,所选学校总体师生关系、老师和学生父母的关系良好,在校学生的压迫感不强,相对轻松的氛围有利于研究的开展,减少了研究者在进人之初就已经存在的权力关系不平等问题;其四,选择六年级的儿童是因为本研究所要探究的“乖小孩”涉及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与表达,根据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处于学龄

22、期末尾的六年级儿童具备必要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充分的表达沟通能力 4-0。此外,在调研过程中,研究者也鼓励亲子双方回忆孩子“小时候”的故事,或者请父母讲述所见到的其他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旅游故事,争取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不同年龄段的内容以备后续分析。本研究的实地工作包含预调研(2 0 2 0 年1 2 月23日一2 0 2 1 年1 月8 日)和正式调研(2 0 2 1 年4 月5日一5月1 日)两个阶段。预调研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和儿童熟悉、建立信任,并对部分儿童在校内进行初步的访谈,为正式访谈框定方向和关注点。正式调研主要以访谈为主。在对儿童进行一对一的正式访谈前,需要运用一些方法来激发他们的表达1-4。

23、儿童绘画是现有研究中所常用的一种方法,也已有部分研究通过绘画直接考察儿童的旅游体验 5。但儿童作品的背后似乎总有父母或老师的影子,研究者很难判断儿童绘画的“真实性 3 1。因此,本研究并未直接对儿童绘画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而是以绘画的内容作为切入点,引发儿童的回忆与讨论。本研究除了采用绘画的形式之外,还加人了写作文的形式,因为研究者在预调研期间发现这两种形式是所调研儿童群体常用的表达形式。因此,研究者将作文和绘画(以“一次难忘的旅游”为题)作为辅助访谈的工具(搜集了1 7 幅画和2 9 篇作文),以具体的旅游互动为切人点,以利于引发儿童的回忆,辅助他们快速进入话题,展现有关“乖小孩”的丰富细节。

24、然后,根据儿童访谈的情况(4 6 名调研对象中仅有1 人未接受访谈),邀请部分父母单独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在对儿童和父母访谈的中后期,本研究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框架,但仍有一些重要问题尚未得到深人挖掘。因此,在单独访谈的基础上,本研究加入了儿童的焦点访谈(6 组,总时长约为6小时,共2 2 人参与),原因在于:一是可以针对在个体访谈中发现的重要问题进行深人讨论;二是能对已有的想法和初步形成的理论框架进行佐证和修正;三是这种由几名儿童一起参与的研究形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研究者给儿童所带来的压迫感,有利于儿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由于涉及儿童这一特殊的研究群体,研究者在有关儿童研究伦理方面做了细致的考虑

25、、安排、记录和自省。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以不同的形式事先向学校负责人、相关老师、父母和儿童本人征得了同意,对自身和儿童之间的权力动力机制也保持高度敏感性,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规避可能的伦理风险 52。2.2资料分析与整理本研究主要依凭教育现象学倡导的现象学阐释方法,一是考虑到其处理的现象主题与本研究的主题密切相关,二是因为以MaxvanManen为代表的教育现象学家所发展的“意义给予方法”(meaning-givingmethods)有助于揭示互动行为背后的深层内涵,为研究者提供超越现象本身的丰富启发 5。而现象学的阐释分析是一个复杂、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没有固定的规则和程序 54,但通常会

26、由反复阅读、辨认意义单位、归纳主题、综合描写等几个相互推进的阶段共同构成 55(图1)。首先,研究者将访谈录音转换为文字材料,忠实记录受访者的原始用词,悬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成见,然后反复阅读访谈文本,将自身带入原始材料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实现对材料的整体性把1222023年第9 期李竹贤等|“乖小孩”与“好父母第3 8 卷忠实材料Adherencetomaterials意义涌现反复阅读MeaningemergenceReadingrepeatedly提问细节回归情境Inquiring thedetailsReturningto context意义反思整体把握材料辨认意义单位Identifying

27、MeaningreflectionGrasping materialsholisticallymeaning units展开综合描写归纳主题意义Writing in aSummarizing the结构化呈现comprehensivewaythematic meaning寻找意义联系Structured presentationLookingforconnections回归材料“部分一整体 转换Returningto materialsPart-wholeswitching修改和完善识别意义脉络ModificationsIdentifying meaning-context图1 资料分析思路图

28、Fig.1 Data analysis framework表1 资料分析示例(以“散开玩 的部分材料为例)Tab.1 Data analysis examples(partial analysis of“playing thoroughly)访谈资料Interviews现象学提问Phenomenological questioning现象学反思Phenomenologicalreflections他们也没有喊我在外头要拘谨一点,我爸说她在旅游中经常进行的活动是什么呢?她父母让孩子出来放松,没有具体的“任务”,反正出来,你就开地耍就是了,他也没太喊觉得怎样才是“开地要”?有没有感觉不这和“轻学校

29、”有潜在的关系;“散开玩”不我搞啥子(特定的事情)。(No.21)怎么“得开”的时候?和其他孩子相比,他是如字面意思那样简单,它可能只是一种们的父母能让他们开玩?表达他们还是比较辛苦,我们要到哪儿去,他们就她对父母的做法有何感受?是否同意父母“开玩”是需要条件的,父母为孩子的“会提前把酒店订好我不用查这些资料,的做法?父母提供的选择是否能让自己满开玩 做了一系列准备,孩子也看在眼里,他们查好了就问一下我愿不愿意,我选就好意?是否和父母发生过矛盾?自己有想过明白父母的辛苦;孩子看到父母的付出,了。(No.22)主动查攻略吗?“散开玩”成为一种义务”或“责任”“乖”不能形容我,疯”能形容我,早上我

30、的马“疯”是否就等于“不乖”呢?对自己这种不同的孩子“开玩”的程度不同;“乖”有尾辩扎得特别高,然后晚上回去,有些时候皮“疯”的状态的评价是什么(好像有点“骄一定的范围,一般情况下,父母乐于看到孩筋都掉了。我不知道我是怎么搞的,我就是傲”?玩得这么疯,父母的反应?有没有出子们开心地玩要,而如果孩子太“疯”,超过感觉好像我玩得比较厉害。(No.18)什么问题?父母的忍受范围,这可能就是“不乖”了你说话,你妈嫌你太吵了。你不说话,你妈又她是一路上不停地问问题吗?她是因为好需要从孩子角度思考问题,“程度”的把握会觉得你没有礼貌。就感觉你有点叛逆,当奇?是否打扰到她妈妈和其他大人进行休对于孩子来说很难

31、,在父母看来,孩子很难娃儿太难了!(No.24)闲娱乐活动了?她该如何平衡自己和父母照顾,但从孩子的角度,父母的要求也很难的要求?琢磨整体意义识别:(1)在旅游中,父母没有特别要求,只希望孩子能“开玩”,这是相对于日常生活状况而言的,即孩子可以不用写作业,平日父母设置的诸多条条框框也相对减少;(2)但孩子是不能真正或者完全“开玩”的,“开玩”的程度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孩子在新的环境下,面临着模糊的界限,需要在和父母的互动中,慢慢摸索这种界限握。其次,不断地对故事进行现象学的提问和反思,辨认和关注其中涌现出的基本意义,此时,研究者既要基于文本,又要超越文本,尤其需要敏于发掘可能的隐含意义 5。

32、再次,研究者需要寻找意义之间的联系,从全局上再次整体性地把握材料,发现并尝试陈述蕴含其间的意义脉络,并在“整体”与“部分”之间不断来回转换(资料分析示例如表1所示)。最后,研究者需要对较为贴近意义脉络的文本再次进行修改和完善,用清晰的结构呈现蕴藏于材料中的意义,并完成综合性写作。3研究发现围绕着旅游情境中的“乖小孩”这一社会话语,本研究从有关的亲子旅游体验中总共发现8 个主题意义。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在人们熟用也熟知的针对孩子的“乖小孩”话语以外,也有一套针对父母的说明:本研究只对儿童和父母的访谈内容进行编码,正文对部分绘画和作文材料的呈现是基于儿童访谈对其内容的解释;对研究参与者的编号是以儿童

33、为基准,共编有4 6 号,部分参与访谈的父母则在儿童编号后进行注明,如 No.6妈妈”。123Vol.38No.9,2023TourismTribune2023年第9 期第3 8 卷旅游学刊“好父母”话语,它被人们“熟用”而不一定“熟知”,也就是在观念上往往未能引起充分的注意。本研究将“乖小孩”或“乖”的社会语言现象作为研究切人点,而“好父母”则是在研究过程中被发现其必然在场而又往往在观念上“隐身”的另一面。这些基本发现突出地反映了亲子旅游本身的“互动性”特征:一方面,在父母和孩子眼中,父母带孩子出去旅游,有着“轻学校”“见世面”和“尊喜好”的想法和行动,这些都可能成为旅游中“好父母”的标志;

34、另一方面,有了父母的付出和期盼,孩子需要做到“不乱跑”“散开玩”“玩中学”“好状态”与“给面子”,这样才能被称为“乖小孩”。而“好父母”与“乖小孩”互动的背后是“双向性的情感联结与互动,亲子针对具体教育实践的沟通在借助这种情感联结和互动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这种亲子间的情感和教育关系。3.1“好父母”与“乖小孩”的基本行为互动3.1.1“好父母”的期望与行动在旅游时,“好父母”往往主动和孩子达成“轻学校”的约定或者默契,即在旅游中不能谈学校学习,让孩子从日益繁重的学业中解脱出来 1 2.2 6,拥有更多的自由玩要的时间 2 4。但对于父母来说,“轻学校背后的深层逻辑其实还是重视学校、重视学习,即

35、让孩子在沉重的学业压力中暂时得到缓解,并希望他们在修整之后重新投人学习。一位妈妈回忆说:“我一直就跟他说,我们要就要开开心心地要,但是一旦学习的时候,希望你把心用到学习上,你要的时候就不要想到学习。我就是想让他放松一下。”(No.6妈妈)有时,父母会把旅游作为一种学习的奖励或者鼓励,日常生活中“乖巧的儿童”更有机会和父母去旅游 3。但多数父母感觉旅游对学习的激励效果并不显著和持久,他们普遍转向更加珍视其中的情感安慰,即只要孩子在旅游中玩得开心,他们也就获得满足。在此方面,的确也很少有孩子将旅游作为学习的动力(尤其是这种方法用多了之后更容易失效),他们更看重的是只要父母答应了他们要出去旅游,则无

36、论考试结果怎么样都会出发,这更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尊重,对父母的信赖也得以强化。在“轻学校”的前提之下,“好父母”还希望带孩子出去“见世面”。父母认为,只有让孩子从学校繁重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孩子才能放松身心,才能看到和领悟更多的东西。在“见世面”的内涵上,父母不仅希望孩子能获得多样化的知识,他们还考虑得更加长远,如开阔眼界 1 5、提升社会交往能力 1 5.57 或者塑造“三观”等(图2)。因此,在“见世面 的内容上,父母往往具有较强的目的性,例如表现为选择大城市或者历史文化特色更为突出的目的地。虽然多数父母对孩子在知识和视野上的改变有着强烈的愿望,但他们认为整个过程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刻

37、意强调“见世面”,有一种只是“带孩子出去看看”的感觉。因为他们担心太过强烈的情感表达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压力,从而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而孩子倾向于指出父母的意识和行动当中的某种“刻意”,有一种“带我去见世面”的感觉。他们对此也表现出认同和“领情”,并乐于从父母那里汲取知识或在父母特意安排的锻炼下得到成长,在此过程中他们和父母的情感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为了更好地“见世面”,“好父母”会选择“尊重”孩子的喜好。因为如果孩子不喜欢父母所安排的活动,他们不仅无法增长见识,还可能破坏全家的旅游体验。但是,父母会根据其想让孩子“见世面”的内容有选择性地尊重孩子的喜好,甚至引导孩子去喜欢父母所喜爱的东西,“创

38、造”孩子的新喜好。父母在征求孩子意见的时候虽然希望孩子能有自已的想法,但通常只是把孩子的意见纳人考虑范围之内,并不会完全照收照办,总体上还是希望孩子能听从自己的安排。因为父母所定的计划已经对孩子的喜好有所考虑,并且会以成人的身份在儿童的“成长”和“需要”之间做出孩子自己所无法完成的权衡 1 3。孩子也大多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以及父母在旅游安排中的“良苦用心”1 3,但他们也意识到父母不是完全尊重他们的喜好,有的甚至认为父母只是想让他们选择父母所预想好了的东西,所以在做选择时要去猜测父母内心的想法。但大多数时候他们并不知道父母究竟怎么想,猜错时会被批评为考虑不成熟,不说又会被认为是没主见,所

39、以往往造成“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的局面,怎么做都是“不乖”,这让他们承受了不小的心理压力。3.1.2“乖小孩”的回应与表现面对“好父母”的期望和行动,孩子也做出了一系列的回应,从个体和家庭两个层面努力地成为“乖小孩”。在个体行为层面,“不乱跑”即不做任何有安全隐患的事是对“乖小孩”的底线要求。孩子124.第3 8 卷2023年第9 期李竹贤等丨“乖小孩”与“好父母见过世面的他们自然会在人群中散发不“如果孩子不想读书,你就带他去四个一样的气质,温和却有力量,谦卑却有地方,第一是汽车客运站,第二是火车内涵。站,第三是高铁站,第四是飞机场。海明威曾说过:“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过年时因为买一张火车票而

40、要大半夜排到过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去哪里去,队,甚至不得不转千里骑摩托车返乡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的人,和坐着高铁飞机穿梭于全国甚至这句话现在还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你世界各地的人,他们过的日子是不一样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最后都会成为你的。身体和思想的一部分。张雪峰在衡水中学演讲:孩子不想读因为见过世面,孩子们就更容易对物质书,就带他去这四个地方看看保持一种天然的宁静,对欲望有天生的2019年3 月1 2 日上午7:3 2 删除收敛,他们不需要用买买买来满足自“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己,而是对精神有无限的渴求。让孩子天下无山,观止矣!徐霞客明白世界的广裹,未来的宽阔,让孩子一懂得努力的

41、意义,这样他们就才会有平2019年5月2 日下午1 1:4 7 删除和的内心,和生机勃勃的勇气。见过世面的孩子,注定优秀!那么什么才叫做见世面?2019年5月2 日下午1 1:502019年1 2 月4 日上午9:2 6 删除旅游是人在意志空间的行走,通过这样的意志行走,扩大了自身掌控的范围,最后扩大自己心理的能量;旅游使我们谦虚。飞驰的速度,变换的风景,奇异的遭遇,萍逢的客人??这一切旅途中可能发生的事件,强烈地超出了我们已知的范畴,以一种陌生和挑战的姿态,敦促我们警醒,唤2019年1 2 月4 日上午9:3 3起我们好奇。在我们被琐碎磨损的生命“中国有句古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里,张扬起

42、绿色的旗帜。在我们被刻板疲意的生活中,注入新鲜的活力。一一毕淑讲的就是见世面的重要性。敏某位妈妈的微信朋友圈图2“见世面的长远影响Fig.2 Long-term impact ofseeing the world普遍明白“不乱跑”的重要性,即在陌生的环境下主动保障自身安全。同时,他们也能够对父母的“管束表示出理解,一位孩子这样说道:“我有时候就会这样(乱跑),就感觉好像自己不太乖。感觉大人确实比较担心安全,我很能理解(他们),主要是因为我可以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想:如果我是他们,我的女儿离开自己视线是怎样的一个心情,我可以理解的。”(No.18)但在“不乱跑”的同时,“乖小孩”还需要做到“开玩”,

43、即暂时地而又彻底地从学习中解脱出来,对旅游世界充满好奇并积极探索。因此,孩子对于父母的“管束”呈现出纠结和矛盾的状态(图3)。他们既希望父母给予他们较大自由度,让他们能够充分接触旅游中的各种新鲜事物,又认为父母的“管束”不仅是“敞开玩”的安全保障,还是关心自己的表现,他们希望“被看见”和被重视的情感在旅游中变得尤为强烈。此外,“乖小孩”还需要在“开玩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即做到“玩中学”,在“学习”和“游戏”之间实现一种平衡3。孩子十分乐于在旅游中接触新事物,只是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快乐 2 5,他们不希望让旅游中的学习变成任务,因而更加期待和父母一起探索,在轻松的学习中拉近和父母之间的情感距离。

44、孩子们很直率地表达了对于比较生硬的“玩中学”安排的反感:“我觉得我每次出来旅游的素材都特别多,然后我写的话就特别繁琐,反而写不好。反正我觉得我出去最好不要写作文,如果我出去要写作文的话,我真的不想去。”(焦点访谈2 No.24)“家长本意是好的,但是出去耍最重要的就是放松心情,写作文就很破坏心情。(No.5)在家庭层面,“乖小孩”有义务在旅游过程中维持全家的“好状态”,这类似于让整个家庭处于Gram所提出的“好氛围”(goodatmosphere)之中4。孩子需要做到少和家人闹矛盾,有较强的家庭和集体观念,能为他人考虑,不以自已为中心。这也呼应了Lehto等 58 所提出的旅游的陌生环境能催生

45、孩子更为强烈的家庭感,逐渐用“我们”而不是“我”和“你”来思考问题。父母和孩子都认为旅游中“开心”最重要(图4),因此,都会尽量避免在旅游过程中爆发125.Vol.38No.9,2023Tourism Tribune第3 8 卷2023年第9 期旅游学刊冲突,尽可能通过协商等形式调和矛盾。这需要父母和孩子都愿意“讲道理”,都需要反省自身和做出改变。下面这位孩子的态度有一定代表性:“父母虽说是很伟大的人物,但也不是神仙,也会犯错。我觉得我们应该有一颗包容、宽容的心对待这个事情,出去玩的时候,有时候我爸和我吵架了,如果我爸说得太过分,我爸也会找我来道歉,我妈也是。”(No.2)在维系家庭内部的“好

46、状态 之外,“乖小孩”还需要给自己已和父母面子,注重维护家庭的外部形象。“乖小孩”会在旅游过程中主动约束自己,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这会让他们感到很有“面子”。与此同时,“乖小孩”还需要给父母面子,即不和父母当众争吵、顺从父母的意见。在“给面子”的过程中,孩子已经逐渐将自己与父母、家庭联系在了一起,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别人对自己家庭的评价 59,在这一点上,不少孩子表现出一种情感上的细腻乃至是某种成熟,例如“有礼貌不只是提升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嘛,也跟照顾自己父母的面子有关。(要不然)别人就会觉得我的父母没有把我教好啊,就说家教不好,所以说出去要还是要乖一点的。(No.5)不过,对很多父母来说,面

47、子问题显然没有孩子的成长那么重要,他们更乐意将看似伤面子的行为视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必然现象,即“养孩子的都知道”。(No.39爸爸)总体上,旅游中“快乐第一、面子第二”的潜在原则在此依然重要,大家都愿意尽快走出因为丢面子和伤面子而产生的不愉快,继续享受美好的亲子旅游时光。值得注意的是,“乖小孩”在个体层面的表现也会影响“好状态”的维持以及能否让父母和孩子都有“面子”,这主要体现在亲子围绕“不乱跑”“开玩”和“玩中学”所产生的矛盾以及对矛盾的处理方式上,比如孩子不注意安全问题,做不到“不乱跑”,父母可能会当众批评孩子甚至产生争吵,这对内可能会影响孩子和父母的旅游“好状态”,对外也会让父母和孩子没

48、有“面子”。而“乖小孩”在家庭层面的旅游状态也会反过来影响孩子在具体行为上的表现和相关的亲子互动,比如孩子努力做到不和父母闹矛盾,父母在心情高兴的情况下可能会放宽对到日的地,包爸把我和妹妹味带去大装制了海泽味也方可属我们了一个有关于海底小纵队儿童乐园,里同后便去游戏机期边工我網在面有滑梯、海洋球、碗床捞鱼的、片了海洋味的怀抱大中冰冷的触感便成戏机点合各种年的人院网行感到士分舒服,线闭上双眼但是脸母世子上和身上感到有么东西在题仪,我命走进大门里面的场采天梦开双眼发现妹味用海洋球经把线理里面的游乐设施使风眼花擦我和味了起来!级一下子贴了起味!去追味味床去坐3 南瓜车仓肥版招在于是下午便从欧声失语中

49、潮走了爸爸把自己“扔”下(No.28)自己能够自由玩要(No.28)图3 对父母“管”自己的矛盾心理Fig.3 A sense of contradiction in the“control of parentsY全家堆雪人的快乐(No.45)和妈妈的快乐神仙宝地(No.43)图4 旅游最重要的是“快乐”氛围Fig.4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tourism:“Happy aatmosphere126.李竹贤等1“乖小孩”与“好父母2023年第9 期第3 8 卷孩子的限制,让孩子能更好地“开玩”3.2“好父母”与“乖小孩”的互动机制“双向性”情感互动旅游作为父母给

50、孩子的“礼物”,寄托了父母深厚的情感 2 0。“好父母”的一系列行动背后暗含着对“乖小孩”的诸多期待,但需要以更为平等的尊重情感、产生共鸣的方式实现亲子之间的共识,孩子才能更主动地做出相应努力以达到要求,做一个“领情”的乖小孩。而“乖小孩”的表现会让父母觉得自已的付出很值得,在情感上得到很大满足 2,并愿意继续做“好父母”,与孩子一起呵护愉快的旅游氛围。与此同时,孩子也在“寄情”,他们在与父母的情感互动中也表达了对父母教育行为的期待。在这个过程中,父母需要“领情”,才能实现亲子间的良性互动,才能让孩子从“乖”逐渐变得“懂事”,实现真正的成长,这也是父母想最终实现的教育性目标。可以说,亲子旅游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