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波士顿咨询公司与平安银行联合研究2022年3月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目 录摘要 11.聚焦本土,“三新”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回归本源、避险日新月异 31.1 新理念:中国商业银行坚定使命、回归本源,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31.2 新市场:市场环境、监管力度、企业需求都在发生全新的变化 41.3 新角色:商业银行打造避险业务2.0,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先锋军 82.纵览全局,回顾全球避险前世今生 102.1 市场回顾:全球监管和市场环境变化 102.2 他山之石:美国银行业避险业务发展历程 152.3 管中窥豹:全球银行避险业务领先实践 162.4 全球小结:可借鉴“加强监管、助
2、力实体、多元服务、强化科技”四项经验 193.细观机构,国内避险百舸争流 213.1 市场回顾:国内避险市场产品价格竞争白热化 213.2 模式总结:银行机构各骋所长,衍生差异化打法 223.3 前景展望:银行避险业务呈现“创新化、下沉化、生态化、数字化”四大趋势 234.展望未来,银行助力协同发展 254.1 银行完善避险供给,定制专业整合策略 254.2 监管创造积极环境,推进避险市场化发展 274.3 企业提升避险意识,搭建套保管理体系 27波士顿咨询公司 平安银行摘要伴随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企业在探索多元化、精细化业务发展的同时,对于风险管理的需求愈加旺盛。相应地,商业银行推
3、动避险业务推陈出新、做大做强,助力企业客户行稳致远,深化服务实体经济,同时赋能银行自身的轻资产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本报告就本土避险市场发展趋势、全球领先实践、国内发展模式、未来发展展望四个维度展开分析,以期共创避险市场高质量新发展。聚焦本土,商业银行和避险市场迎来新理念、新市场和新角色的“三新”态势。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商业银行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在宏观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审时度势,推进自身转型。发展避险业务是银行践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是对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的贯彻落实,是实现轻资产转型的必行之路,是辅助监管、助力征信体系建设的必要手段。避险业务应总结现阶
4、段工作的不足,明确未来发展定位,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先锋军。放眼全球,衍生品市场呈现三种形态,分别为北美“成熟稳定型”,欧洲“跨区协作型”和亚太“新兴灵活型”,三类不同区域银行发展呈现出“区域聚焦”、“公避联动”和“综合营销”三种模式,分别通过加强营销、深耕对公客户基础和提供一揽子方案等优势实现获客拓客。对中国避险市场来说,可借鉴“助力监管、辅佐实体、开拓产品、强化科技”四项经验。与海外避险业务历程相比,中国避险业务将走出一条不同的道路,在监管机构的有力引导,以及自律机制有序推动下稳定发展。本土机构面对激烈竞争各骋所长,形成了可供同业借鉴的经验做法。展望未来,银行避险业务呈现创新化、下沉化、生态
5、化、数字化四大趋势,即避险服务创新化、企业客户和覆盖地域下沉化、内部板块和外部上下游生态化、交易服务和操作流程数字化,促进避险业务未来高效发展。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波士顿咨询公司 平安银行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2中国避险业务已奠定良好发展基础,中国企业、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将携手实现避险市场的协同发展。商业银行作为企业避险业务的主要执行和实施机构,在避险业务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作用,向上及时承接监管机构的宏观审慎管理意图,向下及时传递和实施监管政策和自律机制最佳实践。商业银行一方面应积极拥抱监管和自律组织,进一步丰富衍生品交易品种,为企业提供风险可控的全方位
6、套期保值产品与服务;同时加强内外协同和数字化建设,推动避险业务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协助企业进一步健全汇率风险管理体系,规范避险工具使用,建立和完善套保会计体系和制度。对于监管来说,将通过管、促平衡进一步规范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持续扩展避险业务的广度和深度,防风险、促开放或成未来避险业务管理关键词。立足当下,中国避险市场已扬帆起航,模式专精化、创新化初见成效;展望未来,期待中国企业、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共创避险市场高质量新发展。波士顿咨询公司 平安银行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31.聚焦本土,“三新”形势下国内商业银行回归本源、避险日新月异聚焦本土,商业银行和避险市场迎来新理念、新市场
7、和新角色的“三新”态势。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商业银行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在宏观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审时度势,推进自身转型。发展避险业务是银行践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是对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的贯彻落实,是实现轻资产转型的必行之路,是辅助监管、助力征信体系建设的必要手段。避险业务应总结现阶段工作的不足,明确未来发展定位,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先锋军。1.1 新理念:中国商业银行坚定使命、回归本源,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在全球经济发展放缓、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后疫情”叠加的背景下,“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将以“稳增长”为重要目标,围绕“防风险”重要旋律,聚焦结构优
8、化与“高质量”发展。质量和效益替代国民生产总值规模和增速,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和优先目标。在此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生存环境面临诸多挑战,与“十三五”时期相比存在较大的不同。整体来看,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银行业整体步入高质量发展期,由规模驱动转向效益引领。如何有效支持实体经济,进一步深化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高质量服务,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课题。概括而言,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和商业银行“新理念”下,商业银行推进自身四大转型时不我待。从“捕捉增量”转向“挖掘质量”:随着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银行“捕捉增量”的高速发展模式已成为历史,商业银行需转向“挖掘质量”的新模式。聚焦内部有机成长、把握外部
9、资源聚合是银行面临的新机会与新课题,深度经营客户与提升单户价值是根本。银行需要坚持和客户互信互惠的长期主义,认识到只有成就客户才能成就自己。从“资负驱动”转向“价值驱动”:银行逐步从专注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的“资负驱 动”发展模式,向以资产配置为核心理念的专业化“价值驱动”模式进行转型。新商业模式下,银行需深度经营覆盖零售、企业和政府的客户需求端,大力完善平台供给端,促进以金融场景为主的开放生态建成。从“金融产品”转向“金融服务”:客户对于服务体验的重视,推动银行从以“金融产 品”为核心的模式,向以“金融服务”为核心的价值管理体系转型。通过打通银行服务全价值链,深挖客户需求,为客户带来一站式的服
10、务体验,满足专业化、个性化、定制化服务的需求。波士顿咨询公司 平安银行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4从“关系覆盖”转向“专业引领”:“关系覆盖”的营销模式已不足以成为客户选择银行的关键,银行的专业能力和平台化资源整合能力成为关键成功要素。“专业引领”式的营销模式能更深入地了解客户的痛点和需求,提升客户粘性。在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结合商业银行上述的四大“转型”趋势,银行在零售、对公、同业等业务领域均积极寻求二次突破。以对公领域为例,避险业务已经成为重要的转型利器之一。从市场角度来看,汇率与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宏观调控主动性和有效性得到增强。开放也伴随着一
11、定的风险,需要通过加强金融监管、补齐制度短板来相适应。近年来,中国监管机构多次提到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引导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落实。从企业角度来看,经营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加。随着企业进一步放眼全球、拓展海外布局与运营,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给出海企业经营带来了汇率风险。从银行角度来看,2021年中国外汇衍生品覆盖率1约为12%,远低于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空间较大。同时,其他多方因素都在促进避险业务的发展:一是监管要求银行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做好市场教育,引领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水平;二是银行在净息差的收窄和不良贷款率承压的情况下,传统存贷业务盈利能力进一步下滑。银行着手轻资产战略转型,提升中
12、收业务成为关键;三是发展避险业务能为银行带来更多的客户、更丰富的服务场景与触点,同时能积累宝贵的数据资源,用来完善客户画像,帮助银行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的服务。同时,通过数据的积累,也可辅助征信体系的建设。可以看到,一些商业银行正在积极布局避险领域,通过服务创新、专业赋能和科技赋能等方面助力避险业务的发展。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发展避险业务是大势所趋,是践行国家推进金融行业支持实体经济的举措。1.2 新市场:市场环境、监管力度、企业需求都在发生全新的变化自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呈现常态化。2021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态势愈加明显,全年人民
13、币兑美元汇率整体呈“M”型态势,先后经历贬值、升值、震荡和升值态势,但总体仍在6.34和6.58之间双向波动,未来双向波动态势可能进一步加剧。随着“走出去”政策的不断深入与进一步落地,外贸主体的避险需求比以往更加旺盛,对使用避险工具的态度也更加积极。从贸易数据看,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进出口总值达6.05万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0%;外贸主体进一步“走出去”、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催生避险需求进一步提升,截至2021年12月,银行代客衍生品交易规模达13,023亿美元(参阅图1)。2004年,银监会发布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机构参与 衍生产品的业务
14、范围,成为我国衍生产品市场的基础纲领。银监会先后于2007年和2011年 1 外汇衍生品覆盖率=外汇衍生品日均交易量/货物贸易进出口额月度平均值。波士顿咨询公司 平安银行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5对该办法进行修订,进一步明确了银行的义务和责任,要求银行在衍生产品交易中提高透明度,履行应尽职责。伴随着2015年“8.11”汇改,为促进外汇市场有序运作和健康发展,维护市场正当竞争秩序,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和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先后于2016年和2017年成立。自律体系既有市场化的自律组织,又有供管理部门与市场参与者之间沟通协调的平台,推动外汇市场他律和自律并重。期间,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
15、局发布众多相关文件支持和便利市场主体正常合理用汇,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已多次强调汇率风险中性,引导企业坚持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汇率风险中性的理念既体现在宏观国家政策方面,也体现在微观的市场参与者方面。宏观层面来看,2020年12月,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召开会议,认为帮助企业树立并落实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十分重要和紧迫,因此需要推动银行加强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导,切实帮助企业不断完善汇率风险管理,并作为外汇市场自律机制阶段性重点工作着力推进。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在2021年1月明确指出,企业“要立足主业,理性对待汇率涨跌,审慎安排自己资产、负债的币种和期限,选
16、择适合自身的套保策略”。2021年2月,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召开会议,部署引导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落实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及开展外汇自律评估工作,并指出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要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需坚持以“保值”而非“增值”为核心。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第七次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没有任何人可以准确预测汇率走势,金融机构不仅不能帮助企业20162021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波动(元)2016202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当月值,亿美元)20162021年中国外汇市场衍生品交易规模(亿美元)201605,00010,00020172018201920202021708201620172018201
17、920202021+19%+13%2,0792,3082,3632,6882,7461,0681,0321,0361,1952,3952,2543,2254,5433,0474,6008,2201,3573,44620162017201913,0235,4012018202020216,5667,9426,9309,740远期掉期期权出口贸易增长推动企业进一步走出去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常态化汇率波动和出口贸易增长,加大外贸企业经营风险外汇市场衍生品交易规模增长迅速来源:国家统计局;外管局;BCG分析。图1|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常态化和出口贸易进一步增长推动避险市场增长波士顿咨询公司 平安银行商业银
18、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6“炒汇”,自身也不宜“炒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上强调“不要赌人民币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潘功胜从企业财务稳健的角度看,企业汇率风险管理应坚持服务主业和汇率风险中性原则,审慎安排资产负债货币结构。2021年7月,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召开会议,认为前一阶段对客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导取得积极成效,并就进一步引导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创新提升对中小微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等提出意见和建议。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第八次工作会议指出,企业利用外汇衍生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和套保比率明显提升。微观层面来看,不同于以往相对被动、
19、事后的风险管理行为,企业正在通过采取积极主动和多元多样的避险行动,践行着汇率风险中性的理念。从总体行为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已有556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套期保值公告,超过2020年全年水平;部分领先企业还能够推动自身国际贸易结算货币多元化,规避单一货币汇率变化风险。中小型客群也快速增长,且明显增加了外汇风险对冲比重。据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2021年,企业利用远期、期权等外汇衍生产品管理汇率风险的规模同比增长59%,高于同期银行结售汇增速36个百分点,推动企业套保比率同比上升4.6个百分点至21.7%,显示企业汇率避险意识增强,汇率风险中性经营理念提升(参阅图2)。从
20、地区数据看,多地外汇衍生品签约规模和外汇套保率显著提升。从品种需求看,企业融资需求多样,且追求较低融资成本,由于涉及币种和期限不同,导致企业资产与负债出现错配的情况,需要使用多种避险方法和工具进行对冲。与当前衍生产品体系相比,未来市场将是产品和需求适配性更强的衍生品市场。4895562020.122021.12021.22021.620202021.06需求端套期保值公告的上市公司数量(家)套保比率120162017202120182020201913.0%15.2%16.8%14.4%17.1%21.7%20162021年企业套保比率(%)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召开会议,认为帮助企业树立并落
21、实“风险中性”理念十分重要和紧迫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指出,企业要立足主业,理性看待汇率涨跌,审慎安排资产、负债的币种和期限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召开会议,企业梳理“风险中性”理念需坚持以“保值”而非“增值”为核心的汇率风险管理原则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强调,不要赌人民币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企业汇率风险管理要坚持“风险中性”原则+14%+27.0%避险业务实现进一步发展政府加强“风险中性”新理念宣导来源:外管局;BCG分析。1 套保比率=(远期签约额+期权签约额)/(即期结售汇总额+远期签约额+期权签约额)。图2|伴随避险市场迈入新阶段,更多企业树立风险中性新理念,积极参与套期保值业务波
22、士顿咨询公司 平安银行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7全球化程度较高的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已配置了专业汇率风险管理人员,并逐步搭建汇率风险管理体系,通过远期结售汇、掉期交易、期权等工具,积累汇率避险操作经验,有效规避汇率波动的影响。以国内航空企业为代表的大型企业有参与海外融资、并购需求,并且以外汇结算的合同数量多、金额大。以新经济企业和创新型药企为代表的中型企业基于境外融资带来的资本项下资金回笼,产生外币收入,根据自身用款计划产生较高频次的结汇和套保需求。以跨境电商和外贸企业为代表的小型企业乐于通过电子交易平台了解市场行情和交易,单笔金额小但笔数多。针对不同企业的特性和需求,今年以来,国有
23、行、股份行和领先城商行也纷纷出手,通过举办宣讲会和分享市场动态等手段,加强宣导企业汇率风险中性理念,进一步获客和拓客。然而,有一部分中小企业的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意识仍相对薄弱,缺乏套期保值的专业性知识,将汇率避险业务和“炒汇”业务划等号,仍以“增值”而非“保值”为核心原则来看待汇率风险管理。针对这类企业,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在第八次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机构不能帮助企业“炒汇”。金融机构要积极为企业提供避险服务,降低中小微企业避险成本。商业银行需要继续加强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导,进一步了解企业痛点和风险管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来满足企业避险需求。市场主体增多,催生对授信体系、交易品种和流程便捷性的新
24、要求,伴随科技应用升级,为市场供给方带来了发展机遇(参阅图3)。我在选择避险服务时会多家银行对比,看哪家给我的方案好,流程简单方便,希望银行提供定制化的全面避险产品和服务。另外,我们做互联网的,都希望流程能够线上化,避险服务能够嵌到我的财务平台最好。某互联网独角兽企业财务总监公司还处在初创阶段,融资需求旺盛。如果银行能给我足够的授信和贷款,我会优先选择跟他们做避险。另外,最近拿到了一笔海外投资,但我们不太有外币财务管理的经验,如果银行可以帮助我们资本金账户开户、外管局报备、与监管机构沟通等,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某创新型肿瘤药初创企业财务总监配套产品(如授信额度)避险产品灵活性/全面性创新型药
25、企3流程便捷度(科技赋能)服务能力(如和监管机构沟通能力)价格产品经理/客户经理的服务新经济企业2777643“在选择银行避险服务时,您认为最重要的三个因素是什么?”444322333321配套授信体系、产品灵活性/全面性、流程便捷度为选择银行避险业务的重点考量因素1来源:专家访谈;BCG分析。1 调研中型新型经济和创新型医药企业共七家,营业收入约为200亿1,000亿。2 指以互联网经济为载体的新兴企业。3 指研发创新药的医药企业。图3|企业在选择避险服务时更看重银行的授信体系、产品全面性、流程便捷度三大关键要素波士顿咨询公司 平安银行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81.3 新角色:
26、商业银行打造避险业务2.0,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先锋军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导以及工作部署近一年来已取得积极成效,越来越多的企业把汇率风险纳入日常经营管理。全国商业银行积极开展汇率风险中性宣导活动,开启避险业务1.0的时代,但同时不容忽视,银行仍存在主动性不强、创新性不够、精准性欠缺、专业性不足等问题,需进一步改善。主动性不强。避险业务作为银行的非传统业务,收益相对不高,专业性强,流程相对繁琐。这导致了银行在业务发展前期投入资源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内生动力不足,难以促成避险业务的快速发展。创新性不够。银行在避险业务方面所提供的服务模式创新性仍旧不足,基本是在延续传统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优化,没有从
27、“新市场”下的企业角度来考虑避险需求,市场上涉汇企业实际套保比例仍旧较低。精准性欠缺。一些中小微企业表示,银行并没有深入了解企业的避险需求,因此降低了企业自身使用避险业务的意向。这和部分银行分支机构客户经理对中小微企业的覆盖度低息息相关,导致银行缺乏精准挖掘中小微客户需求的直接触手。专业性不足。部分银行基层反映,因为外汇衍生产品专业性非常强,人员培养周期比较长,所以不太愿意过多投入资源,导致了专业人员的缺乏。此外,在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下,一线人员往往优先销售较为传统、创收高的银行业务,以致于避险专业能力的培养越发缓慢。针对以上欠缺和不足,未来商业银行应从避险业务主动宣导者、综合服务者、长期耕耘者
28、这一定位的“新角色”出发,升级服务模式,打造避险业务2.0。主动宣导者。商业银行应从被动应对企业需求的角色,向主动教育市场、宣导汇率风险中性理念的角色进行转变。汇率风险中性工作自落实部署以来,由商业银行主导的理念宣导工作一直是核心基础、重中之重。银行需要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从最基础的市场教育着手,引导企业深入理解和认识汇率风险中性的内涵,坚持以“保值”而非“增值”为核心的汇率风险管理原则。聚焦主业、套保避险,既有助于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也有助于银行培育客盘、夯实外汇市场的发展基础。银行可通过多元化手段进行市场教育,包括上门服务、线下客户活动、线上交流分享、公众号平台宣导等。综合服务
29、者。商业银行应从金融产品提供商的角色,向风险解决方案服务商的角色进行转变,超越就金融谈金融的模式。从银行的角度来讲,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王春英谈到“不仅在总行层面要做好产品设计、风险控制,也要考虑在基层为企业量身定做有效的汇率风险管理策略,打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供给的最后一公里”。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风险服务,银行需要有充足的专业人员储备,深入了解客户企业的实际避险需求,真正波士顿咨询公司 平安银行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9支持企业管理好汇率风险。外汇考核指标中“外汇套保率”的增加,促使银行进一步巩固专业优势,服务实体经济对冲风险,推动避险业务增长。银行依据公司经营目标、财务要求、套
30、保制度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的避险操作,也为企业在缓解成本压力、管控汇率风险敞口、精细化整体风险管理和运营管理方面带来了切实改善与提升。部分企业利用外汇衍生组合产品,改善即期结售汇价格;部分企业通过交叉货币掉期对冲跨境收付汇、资产负债错配等风险敞口;部分企业通过外汇衍生业务锁定跨境融资等资金运作成本,整体风险管理和运营能力得到提升。长期耕耘者。商业银行应从短期逐利、追求利润的模式,转向长期经营客户、引导市场基础设施及自律体系完善的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信贷业务,避险业务所需专业性较强,人员培训耗时长、投入多,收益相对不高,结果必然是不受商业银行的重视,发展不充分。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和海关总署数据,20
31、21年全国银行代客外汇衍生品交易量为1.30万亿美元,同期进出口量约为6.05万亿美元,代客外汇衍生品交易量与进出口量的比值仅在21%左右,而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比值往往超过100%,中国避险业务市场增长空间极为广阔,着实应得到重视。银行需放眼未来,瞄准发展方向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伴随企业共同成长。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依靠场景嵌入式综合服务、金融科技等方式实现业务“双轻发展”模式转型。一方面,近年来商业银行息差不断收窄,不良贷款率承受压力较大,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挑战。据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21年三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2.07%,同比增长率为-0.96%,净息差进一步收窄;据银保
32、监会数据,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全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75%,虽较上季末下降0.01%,但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部分企业经营仍面临一定压力。中国商业银行未来信贷资产质量变化情况及其对盈利水平可能产生的影响仍需持续关注,银行亟需转变经营思路、拓宽非息收入。另一方面,避险业务作为低资本消耗业务,符合银行双轻转型战略需要。同时,企业客群的进一步巩固,有利于推动其它对公业务,从而实现多业务板块的协同联动效益。“轻资本”、“轻资产”成为银行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另外,发展避险业务是银行辅助监管、助力征信体系建设的必要手段。从内部看,避险业务能帮助银行完善客户信息数据、提高内部经营水平。发展避险业务能
33、够帮助银行积累企业交易数据,构建和完善客户画像体系,有助于对企业客户特征进行详细把握和分层管理,辅助总行战略决策和分支行营销团队定制化策略。从外部看,避险业务能帮助银行通过积累不可估量的数据财富,助力监管完善征信体系建设。当前,中国征信体系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部分征信所需数据的可获取性较差,而银行开展避险业务过程积累的数据,将成为征信体系管理的重要输入。波士顿咨询公司 平安银行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102.纵览全局,回顾全球避险前世今生放眼全球,衍生品市场呈现三种形态,分别为北美“成熟稳定型”、欧洲“跨区协作型”和亚太“新兴灵活型”,三类不同区域银行发展呈现出“区域聚焦”、“
34、公避联动”和“综合营销”三种模式,分别通过加强营销、深耕对公客户基础和提供一揽子方案等优势实现获客拓客。对中国避险市场来说,可借鉴“助力监管、助力实体、开拓产品、强化科技”四项经验。2.1 市场回顾:全球监管和市场环境变化 放眼全球,海外避险市场也迎来新变化。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企业风险管理”概念由美国学者正式提出,如何防范风险、抵消波动、避免损失成为现代企业的关键命题。而后半个世纪至今,随着全球贸易环境愈加开放,汇率、利率波动加剧,在企业避险意识提升的同时,金融衍生品逐渐成为企业避险的重要工具。纵观全球,在企业如火如荼开展避险业务的大背景下,场内和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均迎来大发展。据国际清
35、算银行数据显示,在1998年至2013年的16年间,全球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增长了15.8%。虽然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市场规模短期回落,但2017年开始重拾涨势,继续凸显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在企业避险业务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参阅图4)。1,111,4621998694,666199920051,103,53720011,162,9182002201020032006 2007203,72120081,269,282202020092011 2012 2013 20141,339,7932015 2016 2017 2018 2019164,5871,152,273995,9642000148
36、,1472004260,0701,262,317353,867937,852449,050183,5751,036,6181,086,3831,101,3051,201,885997,219524,961利率远期利率期权利率掉期外汇远期外汇掉期外汇期权19982020年全球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合约余额(名义本金,十亿美元)复苏期发展期回落期+15.8%-9.4%+3.7%来源:国际清算银行;BCG分析。图4|全球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于金融危机前迅速发展,经历短暂回落后,目前已进入复苏阶段波士顿咨询公司 平安银行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11聚焦场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分析发现目前市场主
37、要呈现三种形态,分别为北美“成熟稳定型”、欧洲“跨区协作型”和亚太“新兴灵活型”。三大区域监管风格和衍生品市场各不相同,为企业避险发展带来了不同影响(参阅图5)。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市场监管完善、历史悠久,衍生品市场规模最大,韧性最强,品类最丰富;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市场监管统一,利于跨国协作,衍生品市场规模较小且韧性略显不足,但碳交易市场最为领先完备;以印度为代表的亚太市场,其监管强调多方高效配合,灵活迅速落地政策,衍生品市场规模最小且波动性强,但外汇期货交易量最大,品类独具特色。1)北美市场美国对套期保值市场的监管态度与美国衍生品监管导向一致,经历了由松向紧的过程。金融危机前,1968年和19
38、76年通过期货交易法,美国政府接连放松套期保值行为的豁免范围;金融危机后,美国对套期保值监管趋紧,由形式监管转向实质监管,细化套期保值判定标准,鼓励市场转向实体经济的风险对冲管理。另外,多德-弗兰克(Dodd-Frank)法案监管框架下的新草案规定,管理实物相关风险的真实交易才能认定套期保值,投机性交易等均不能申请持仓限额豁免,抑制过度投机,引导市场转向实质风险管理。北美拥有全球最活跃、韧性最强、品类最丰富的衍生品交易市场。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2020年北美场内衍生品(外汇与利率期货期权)日均交易量达4.8万亿美元,占全球七成以上(参阅图6)。以美元计价的场外衍生品年交易量为496万亿美元
39、,同样为全球规模最大。历经金融危机,北美衍生品市场受到严重冲击。但稍作回落停顿后,随救市 金融危机前,美国监管意识到套期保值合理性,放松限额限制 金融危机后,由形式监管转向实质监管,抑制投机 欧洲期货交易所沿传德国的统一监管模式,套保监管较为开放 没有制定统一持仓限额,也尚未对套期保值交易申请做出规定,偶尔针对特定期货合约向会员发布持仓限额 衍生品交易规模较小,场内规模为美国的三分之一 韧性略显不足,场内衍生品交易在金融危机后回落,呈下滑趋势 碳交易市场最为领先、完备 印度对套期保值持仓比例部分设置了上限,但相较北美更加宽松 对于符合其条件的套期保值者,印度提供灵活的保证金优惠支持 衍生品交易
40、规模最小 外汇期货增长迅速,规模大于北美和欧洲 种类具有区域特色,如印度农产品期货包括棉籽粕、绿豆等 衍生品交易规模最大,场内日均交易量1达4.8万亿美元 韧性最强,金融危机后随美债扩大和救市计划复苏崛起 品类最丰富,场内衍生品种类占全球四成以上亚太:新兴灵活型北美:成熟稳定型欧洲:跨区协作型印度美国德国代表国家套保监管市场特点来源:国际清算银行;BCG分析。1 以外汇与利率期权期货统计。图5|纵观全球,衍生品市场主要存在三种形态波士顿咨询公司 平安银行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12计划的实施和美债规模不断扩大,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市场表现出较高的韧性,衍生品市场再次崛起。在金融衍生
41、品种类上,美国拥有最全面丰富的品类,且新品种上市速度较快。根据芝加哥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美国场内金融衍生品合约品种共计2,527种,约占全球合约品种的四成以上。2)欧洲市场欧洲各国各具监管架构,同时也跨区域建立了协作交易所体系与相应的监管制度。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作为其中的代表体系,由德国推动建立,其监管风格沿传了德国的统一监管模式,各类衍生品交易在统一的全自动电子平台上进行,利于欧洲跨国交易所的协作运作,推进欧洲各国金融市场一体化。欧洲期货交易所未对套期保值制定持仓限额,也尚未对套期保值交易申请做出规定,仅偶尔针对特定期货合约向会员发布持仓限额。相较北美,欧洲场内
42、衍生品交易规模较小,增速更快,但韧性略显不足(参阅图7)。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2020年欧洲场内衍生品(外汇与利率期货期权)日均交易量为1.7万亿美元,为北美规模的三分之一。而以欧元计价的场外衍生品年交易量(外汇与利率)为330万亿美元。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欧洲又在随后的主权债务危机中再度受创,加以监管趋严、对外贸易乏力和疫情暴发等多方因素,欧洲场内外衍生品发展虽仍较平稳,但韧性略显不足,呈现下滑趋势。另一方面,欧洲衍生品种类发展相对丰富,但不及美国。据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欧洲商品期货期权约95个。19973,9342,31519901993 19946
43、191991 1992199567826519966,3713,2604,0081998 19993,61720002,85220012014200720022004 2005 20062008201320112009248201020124,888201671720202017 2018 20193,053682200320154406895796082,9831,2991,4873974,6624,2504,1354,1385,3666,8564,8031,623利率期权利率期货外汇期权外汇期货19902020年北美场内金融衍生品日均交易量(名义本金,十亿美元)+13%+19%-9%发展期
44、回落期复苏期来源:国际清算银行;BCG分析。图6|北美场内金融衍生品在金融危机前快速增长,金融危机后回落,2012年后随救市计划和美债规模扩大复苏波士顿咨询公司 平安银行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133)亚太市场首先,亚太地区场内衍生品规模最小,受两次金融危机影响波动较大(参阅图8)。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2020年亚太衍生品场内外汇与利率期货期权日均交易量为1,860亿美元,相较北美和欧洲规模仍较小。然而,亚太场内外汇期货日均交易量达到50亿美元,较欧洲规模更大。亚太外汇期货起步相对较晚,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对外贸易推动下,实体经济通过外汇期货规避汇率风险,推动亚太外汇期货呈上
45、升趋势。其次,该区域衍生品品种不及北美和欧洲丰富,但创新力强,具备区域特色。以新兴市场印度为例,据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印度上市商品期货、期权合约共计71个,其中商品期货64个,商品期权约七个。与美国相比,印度农产品期货小类较多,但包括棉籽粕、绿豆、瓜尔豆、胡椒及其他调料等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同时,印度对套期保值设置了部分监管,但相较北美更加宽松,同时也为符合条件的套期保值者提供政策支持。印度多种商品交易所(Multi Commodity Exchange)作为印度规模最大的期货交易所,规定了其交易所会员及投资者每日及总持仓占现货总量的上限。对于符合条件的套期保值者,印度为其提供了两项
46、保证金优惠支持:一是免除涨停或跌停合约的追加保证金,二是免除进入交割月后的追加保证金。概览全局,衍生品市场品种多样,为企业避险提供了丰富的风险对冲工具(参阅图9)。其中,外贸企业最常使用外汇类避险产品,如外汇远期、掉期和期权等。利率期权利率期货外汇期权外汇期货20011990201520146924861991199519922018199319991994201934419961998201720002010200245140020072003 20042,9602,800200510120061,46520081,343200920114462,1282012331201320161997
47、8817920202478321,6181,7863,0852,5732,0864652,7281,9211,4151,8952,2201,8681,7402,85819902020年欧洲场内金融衍生品日均交易量(名义本金,十亿美元)+23%-4%发展期回落期来源:国际清算银行;BCG分析。图7|欧洲场内衍生品在金融危机前飞速增长,金融危机后韧性略显不足,进入回落期波士顿咨询公司 平安银行商业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14利率期权利率期货外汇期权外汇期货3022013174141165199019961993199125419942911997200319952017199835020
48、5199916620002012001201228422120022004 2005200923322220061892007 200820202712010 201120142019201620152018214194199227613512730331918618015016625821821427319902020年亚太场内金融衍生品日均交易量(名义本金,十亿美元)+18%+19%-5%-10%回落期发展期二次发展期二次回落期来源:国际清算银行;BCG分析。图8|亚太场内金融衍生品交易受两次金融危机影响,两度起落,波动性强通胀掉期收益互换篮筐式信用期权外汇掉期企业债券期货与期权G10期货
49、与期权利率掉期债务抵押证券分级信用期权外汇择期贵金属远期、掉期、期权复杂对冲产品构建国债利率期货与期权担保隔夜融资利率期货与期权短期银行收益率指数期货市场协定息票利率掉期期货高收益债指数期货新兴市场货币期货与期权贵金属期货与期权农产品期货与期权能源期货与期权相关性掉期信用违约互换资产抵押证券外汇远期外汇货币掉期能源远期、掉期、期权外汇期权仅为示例,非穷举利率上限利率下限领式期权利率期货与期权信用期货与期权外汇期货与期权商品期货与期权利率衍生品信用衍生品外汇衍生品商品衍生品全球企业避险产品图谱场内场外来源:CME;ICE;BCG分析。图9|全球企业避险产品图谱(示例)波士顿咨询公司 平安银行商业
50、银行企业避险业务白皮书(2022)15随着全球对环境气候问题更加重视,碳排放和碳金融交易工具成为商品市场颇受关注的品种,为企业避险、减少成本波动提供更多创新选择。目前,国际上常见的碳金融交易工具主要包括碳远期交易、碳期权、碳期货以及碳金融产品的证券化四个大类,其中美国和欧洲发展较完善。而中国碳市场也于2021年7月16日正式上线交易,未来碳金融衍生品将成为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重要部分。由于排放权项目建成以后需要运行较长时间,在此期间,企业碳减排量价格不断变化。通过碳排放权衍生品交易,企业可以有效地规避风险,减少成本波动。2.2 他山之石:美国银行业避险业务发展历程美国具有世界上最成熟的企业避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