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宏观研究宏观研究 证券证券研究研究报告报告 宏观专题报告宏观专题报告 2019 年年 03 月月 07 日日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Table_ReportInfo 增值税率再下调,减税让利显诚意!2019.03.05 货币低增对应何种利率?兼论货币量与价的关系2019.03.04 增速换档,中枢下移从日韩转型经验看下一个十年2019.02.27 Table_AuthorInfo分析师:姜超 Tel:(021)23212042 Email: 证书:S0850513010002 联系人:宋潇 Tel:(021)23154483 Email: 储蓄率下降的前因后
2、果储蓄率下降的前因后果 如何看待我国储蓄率的变化如何看待我国储蓄率的变化 Table_Summary投资要点:投资要点:我国储蓄率较高,但持续下降。我国储蓄率较高,但持续下降。储蓄率是指用于最终消费后的余额在可支配收入中的占比,反映的是本国全社会的储蓄倾向。我国国民储蓄率、居民储我国国民储蓄率、居民储蓄率双高。蓄率双高。2017 年中国国民储蓄率为 47.0%,远高于世界平均储蓄率的26.5%,也高于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进一步剖析可以发现,我国国民总储蓄中居民储蓄占比最大,而我国居民储蓄率更是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储蓄率较高一方面是因为勤俭持家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是房地产投资的
3、大部分都计入了居民储蓄。但近年来储蓄率持续下滑。但近年来储蓄率持续下滑。2008 年前后,我国国民储蓄率及居民储蓄率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2017 年两者相比于 2008 年分别累计下降 5.8 和 1.1 个百分点。为什么我国储蓄率会出现下降?储蓄率下降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其他国家的经历或许能够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各国储蓄率下降的前因后果。各国储蓄率下降的前因后果。事实上,许多国家都曾经历过储蓄率下降,例如日本自 90 年代开始就经历了漫长的储蓄率下降阶段,而美国在 80 年代到90 年代末也经历过储蓄率的下降。前因:中长期看人口,短期看经济。前因:中长期看人口,短期看经济。从中长期来看,储
4、蓄率与人口结构密切相关,劳动人口占比较大时,收入增长会快于消费,导致储蓄率上升。日本和美国储蓄率下降同时期,15-64 岁人口占比也均出现明显回落。但是 1998 年后美国储蓄率的两次短期下跌则是因为收入增速短期下滑幅度大于消费。当时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增速明显下滑,而消费支出具有刚性,回落幅度较小。后果:投资回落,或外债飙升。后果:投资回落,或外债飙升。首先,储蓄率下降意味着房地产购买需求的减少,并对房价产生向下压力。日本 90年代以后房价就持续回落,而美国的房价增速与储蓄率也关系紧密。更重要的是,储蓄率持续下降会导致投资增速下滑。90 年以后,日本投资增速一度下滑至-8%,而美国储蓄率和投资增
5、速之间也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投资增速的回落意味着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不再持续。90 年代以后日本投资对GDP 拉动率的均值基本为 0,受其影响,日本 GDP 增速中枢也有明显下移。而如果储蓄率下降时投资仍然维持高增,则可能面临外债飙升并引发货币危机。巴西、泰国和阿根廷其实都出现过投资率大于储蓄率而引发外债规模大幅上升的情况,三者外债规模分别累计扩大 66%、416%和 128%,随后三个国家也都经历了本币短时间大幅贬值,并导致 GDP 增速大幅下滑的情况。储蓄率下降已定,经济亟需转型。储蓄率下降已定,经济亟需转型。回到我国,我国储蓄率下降也与人口结构变化有着明显的关系。人口老龄化加速带动储蓄率下
6、降。人口老龄化加速带动储蓄率下降。2009 年之后我国15-64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出现缓慢下滑趋势,而这正是导致近年来我国储蓄率下降的直接原因。目前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改,预计到 2030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可能会下滑超过 5 个百分点。在劳动人口占比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储蓄率下降是必然趋势。投资难以维持高增,经济投资难以维持高增,经济亟需转型。亟需转型。储蓄率下降将导致投资增速回落,2011 年以来我国投资占 GDP 的比重也已经出现下滑。长期以来,投资都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储蓄率的回落不允许投资增速再像以前一样维持在较高水平,我国必然要从投资拉动经济向消费创新拉动经济转型
7、。此外,储蓄率的下降背后反映的是人口结构问题,未来我国住房的实际有效需求将逐步减弱,全国房价大规模上涨未来我国住房的实际有效需求将逐步减弱,全国房价大规模上涨的的局面局面难以再现。难以再现。1 9 7 3 7 3 3 9/3 6 1 3 9/2 0 1 9 0 3 0 8 0 9:1 2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报告 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目目 录录 1.我国储蓄率较高,但持续下降.4 2.各国储蓄率下降的前因后果.5 2.1 前因:中长期看人口,短期看经济.5 2.2 后果:投资回落,或外债飙升.7 3.储蓄率下降已定,经济亟需转型.9 1 9 7 3 7 3 3 9/3 6
8、1 3 9/2 0 1 9 0 3 0 8 0 9:1 2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报告 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图目录图目录 图 1 2017 年主要国家国民储蓄率(%).4 图 2 我国国民储蓄结构(万亿).5 图 3 2016 年各国居民储蓄率(%).5 图 4 我国国民储蓄率和居民储蓄率(%).5 图 5 日本国民储蓄率和居民储蓄率(%).6 图 6 美国国民储蓄率(%).6 图 7 日本 15-64 岁人口占比和居民储蓄率(%).6 图 8 美国国民储蓄率和 15-64 岁人口占比(%).7 图 9 美国 GDP 增速和个人消费支出增速(%).7 图 10 日本首都圈新建
9、公寓楼均价(十亿日元)和居民储蓄率(%).7 图 11 日本国民储蓄率和投资增速(%).8 图 12 日本 GDP 各分项的拉动率(%).8 图 13 美国国民储蓄率和新建住房销售均价增速(%).8 图 14 美国国民储蓄率和私人投资增速(%).8 图 15 巴西外债总额和国民储蓄率与投资率.9 图 16 巴西外债总额和汇率.9 图 17 泰国外债总额和国民储蓄率与投资率.9 图 18 阿根廷外债总额和国民储蓄率与投资率.9 图 19 中国国民储蓄率和 15-64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10 图 20 中国出生率(%).10 图 21 2017 年中国各年龄段人口(亿人).10 图 22
10、中国国民储蓄率和投资率(%).11 图 23 中国居民储蓄率(%).11 图 24 中国新开工住房面积和 15-64 岁人口占比.11 1 9 7 3 7 3 3 9/3 6 1 3 9/2 0 1 9 0 3 0 8 0 9:1 2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报告 4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我国储蓄率较高,但持续下降我国储蓄率较高,但持续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总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用于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总储蓄是指可支配收入用于最终消费后的余额。终消费后的余额。具体来说,国民总储蓄包括居民、企业和政府的储蓄之和,衡量的是当年本国没有用于消费的剩余收入,属于流量概念。根据定
11、义,国民储蓄率可以用国民总储蓄除以国民可支配收入,但是在做国别比较时,我们习惯用国民总储蓄除以 GDP 近似得到各国储蓄率。无论是和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国民储蓄率均较高。无论是和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国民储蓄率均较高。国民储蓄率反映的是本国全社会的储蓄倾向,通常情况下由于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发达国家的储蓄率要低于发展中国家,同时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亚洲国家的储蓄率相对偏高。根据 IMF的统计,2017 年中国国民储蓄率为 47.0%,远高于世界平均储蓄率的 26.5%,也高于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美国和英国的储蓄率分别为 18.1%和13.0%,我国储蓄
12、率相当于这两个国家的 2.6 和 3.6 倍。图图1 2017 年年主要主要国家国民储蓄率(国家国民储蓄率(%)05101520253035404550中国 菲律宾发展中经济体泰国 印度 德国 日本 世界 越南 墨西哥发达经济体法国 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美国 英国 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1,进一步剖析可以发现,我国国民总储蓄中居民储蓄占比最大。进一步剖析可以发现,我国国民总储蓄中居民储蓄占比最大。前面已经提到,国民储蓄分为居民储蓄、政府储蓄以及企业储蓄。从总量来看,2016 年我国居民储蓄为 16.6万亿元,比起同年的企业储蓄高了 1.8 万亿元,比起政府储蓄高了 14.0 万亿元
13、。从占比来看,2016 年我国居民储蓄占国民储蓄的 48.8%,接近 50%,可以说我国的居民储蓄对于国民总储蓄的影响最大。而我国居民储蓄率更是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而我国居民储蓄率更是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居民储蓄除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可以得到居民储蓄率,反映的是居民部门的储蓄倾向。根据 OECD 统计,2016 年居民储蓄率最高的三个国家分别为瑞士、瑞典和墨西哥,其数值分别为 18.79%、16.02%、15.45%,英国居民储蓄率最低,仅为 1.62%。而 2016 年我国居民储蓄率高达 36.1%,是瑞士居民储蓄率的约 2 倍、英国居民储蓄率的约 22 倍。我国居民储蓄率过高有多重原因,其一
14、,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勤俭持家,居民一直有储蓄的习惯;其二,过去数十年房产是我国居民主要的投资方式,而这一部分在剔除了当期以租金计算的消费以后大部分都计入了居民储蓄。1因为数据缺失,美国和日本是 2016 年的数据,储蓄率年度之间变化不大,不妨碍比较 1 9 7 3 7 3 3 9/3 6 1 3 9/2 0 1 9 0 3 0 8 0 9:1 2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报告 5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图图2 我国国民储蓄结构(万亿)我国国民储蓄结构(万亿)0510152025303540199219951998200120042007201020132016居民储蓄政府储蓄企业储蓄
15、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图3 2016 年各国居民储蓄率(年各国居民储蓄率(%)0510152025303540英国西班牙日本加拿大比利时澳大利亚丹麦欧元区捷克美国挪威奥地利匈牙利法国德国墨西哥瑞典瑞士中国 资料来源:OECD,海通证券研究所 但是,近年来我国国民储蓄率及居民储蓄率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近年来我国国民储蓄率及居民储蓄率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2000 年至 2008 年前后,我国储蓄率曾经历了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国民储蓄率从 2000 年的35.6%飙升至2008年的51.8%,增加了16.2个百分点;而居民储蓄率从2000年的28.2%上升到 200
16、8 年的 37.3%,增加了 9.1 个百分点。之后,我国储蓄率开始缓慢下降,国民储蓄率于 2011 年跌至 50%以下,2017 年相比于 2008 年累计下降了 5.8 个百分点;而居民储蓄率相比于 2008 年也累计下降了 1.1 个百分点。那么,为什么我国储蓄率会出现下降?储蓄率下降又会产生哪些影响?其他国家的经历或许能够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图图4 我国国民储蓄率和居民储蓄率(我国国民储蓄率和居民储蓄率(%)252729313335373941333537394143454749515319871990199319961999200220052008201120142017国民总储蓄率居
17、民储蓄率(右)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2.各国储蓄率下降的前各国储蓄率下降的前因后果因后果 2.1 前因:中长期看人口,短期看经济前因:中长期看人口,短期看经济 事实上,许多国家都曾经历过储蓄率下降。90 年代以来,日本经历了漫长的储蓄率下降阶段。年代以来,日本经历了漫长的储蓄率下降阶段。日本的国民储蓄率在 1991年达到高点 34.2%后,开始震荡下滑并在 2016 年达到历史最低点的 27.3%。同时,日本居民储蓄率也不断下滑,2013 年-2015 年期间甚至出现负值,反映当时日本居民甚至在借债消费。美国国民美国国民储蓄率在储蓄率在80 年代迎来年代迎来下降过程,下降过程,1
18、998 年后大幅震荡年后大幅震荡。80 年代初美国储蓄率开始持续下降,从最高点的 23.4%一路下降至 1993 年的最低点 17.1%。此后储蓄率开始回升,直至 1998 年,美国储蓄率又开始了新一轮调整,出现大幅波动。期间有1 9 7 3 7 3 3 9/3 6 1 3 9/2 0 1 9 0 3 0 8 0 9:1 2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报告 6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两次明显的下跌及回调过程,最低点分别在 2003 年和 2009 年达到 17.5%和 14.6%。图图5 日本国民储蓄率和居民储蓄率(日本国民储蓄率和居民储蓄率(%)-505101520232527293
19、1333537197719821987199219972002200720122017国民储蓄率居民储蓄率(右)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图6 美国国民储蓄率(美国国民储蓄率(%)14.016.018.020.022.024.026.01961 1966 1971 1976 1981 1986 1991 1996 2001 2006 2011 2016国民储蓄率 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从中长期来看,储蓄率与人口结构密切相关。从中长期来看,储蓄率与人口结构密切相关。人口结构的变化对于一国储蓄率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 15-64 岁的人大多可以通过工作取得工资收入。
20、当他们的收入水平高于消费水平时,多余的部分便会作为储蓄,纳入居民储蓄的范畴。而当人处于 15 岁之前的幼年时期或是 64 岁之后的老年时期时,他们并不具备取得收入的能力。此时,他们的纯消费活动将使得居民储蓄下降。因此,居民储蓄率和国民储蓄率都会随着 15-64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的下降而不断下滑。日本储蓄率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调整。日本储蓄率持续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调整。前面已经提到,日本国民储蓄率和居民储蓄率自 1991 年以后就持续回落,而日本 15-64岁人口占比也在 1991 年前后达到高点并持续下降。2017 年日本 15-64 岁人
21、口占比已经下降至 60.1%,相比于 1991 年累计下降 9.8 个百分点。图图7 日本日本 15-64 岁人口占比和居民储蓄率(岁人口占比和居民储蓄率(%)202224262830323436385860626466687072197519781981198419871990199319961999200220052008201120142017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国民储蓄率(右)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而而 80-90 年代美国国民储蓄率的变化同样也年代美国国民储蓄率的变化同样也与人口结构有关。与人口结构有关。80 年代初美国15-64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阶段性高
22、点,随后开始持续下跌。同时期,美国国民储蓄率也是震荡下行,累计下跌 6.3 个百分点。而从 1993 年开始,美国 15-64岁人口占比开始小幅回升,同时期美国的国民储蓄率也停止了下降趋势,开始反弹。但是随后美国储蓄率开始震荡,并不能由人口结构变化去解释。但是随后美国储蓄率开始震荡,并不能由人口结构变化去解释。美国储蓄率的短期波动主要是因为居民收入增速下滑幅度大于美国储蓄率的短期波动主要是因为居民收入增速下滑幅度大于消费。消费。从定义来看,储蓄指的是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的差额。因此,当收入增速高于消费支出增速时,储蓄率会上升;反之,当收入增速不及个人消费支出增速时,储蓄率就会下跌。由于 2000
23、 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及 2008 年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下滑,居民收入出现明显下降,但是消费支出具有刚性,人们对于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不会随着收入的降低而同比例减少。因此,2000 年前后以及 2008 年前后,美国的居民个人消费1 9 7 3 7 3 3 9/3 6 1 3 9/2 0 1 9 0 3 0 8 0 9:1 2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报告 7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支出增速减缓幅度小于 GDP 增速放缓幅度,导致美国储蓄率在震荡期间出现两次明显下调。图图8 美国国民储蓄率和美国国民储蓄率和 15-64 岁人口占比(岁人口占比(%)6565.265.465.665.86
24、666.266.466.6161718192021222324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储蓄率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右)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图9 美国美国 GDP 增速和个人消费支出增速(增速和个人消费支出增速(%)-6-4-20246819951998200120042007201020132016GDP增速个人消费支出增速 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2.2 后果:投资回落,或外债飙升后果:投资回落,或外债飙升 那么,储蓄率下降究竟会带来什么后果?储蓄率下降意味着房地产购买需
25、求的减少,并对房价产生向下压力。储蓄率下降意味着房地产购买需求的减少,并对房价产生向下压力。一方面,储蓄率下降实际反映的是人口结构的变化,15-64 岁人口占比下降会导致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减少;另一方面,储蓄下降导致居民可用于购臵新住宅的资金减少,也会减少对于住宅的需求。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住房购买需求下降会导致房地产价格持续下降。日本的房地产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从 1990 年以来日本首都圈新建公寓楼均价随着居民储蓄率的下调表现出了明显的下跌,房价的下跌固然存在地产泡沫破灭的负面冲击作用,但是储蓄率的下滑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2002 年后,日本居民储蓄率开始回升,房价也在
26、之后逐步停止下降并小幅回升。图图10 日本首都圈新建公寓楼均价(十亿日元)和居民储蓄率(日本首都圈新建公寓楼均价(十亿日元)和居民储蓄率(%)5055606570758085909510002468101214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首都圈新建公寓楼均价居民储蓄率(右)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更重要的是,储蓄率持续下降会导致投资增速下滑,往往意味着投资拉动的经更重要的是,储蓄率持续下降会导致投资增速下滑,往往意味着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不再持续。济增长不再持续。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政府、居民以及企业的总消费和总投资构成一国
27、的总需求,而总消费和总储蓄构成一国的总收入,在不考虑国际收支的情况下,储蓄的水平就决定了投资的水平。因此,当一国储蓄率出现下降时,投资在GDP 的比重也会下降,投资增速将明显下滑。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往往都存在储蓄率快速上升的过程,这为投资的扩大提供了资金基础,但是当储蓄率持续下降并拖累投资增速时,如果经济不能完成转型就可能落入低增长区间。1 9 7 3 7 3 3 9/3 6 1 3 9/2 0 1 9 0 3 0 8 0 9:1 2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报告 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从日本的历史经验来看,储蓄率下降确实导致投资增速明显回落。从日本的历史经验来看,储蓄
28、率下降确实导致投资增速明显回落。1990 年以来,日本国民储蓄率持续下滑,同时期日本投资增速从 10%的高位一度下滑至-8%,随后也一直在 0%附近上下徘徊。而随着投资增速的下降,投资对 GDP 的贡献率也大幅减少,80-90 年代投资对 GDP 增长的拉动率均值在 1.6 个百分点左右,而 90年代以后的均值基本为 0。受其影响,日本受其影响,日本 GDP 增速增速中枢在中枢在 90 年代前后也有明显年代前后也有明显下移。下移。图图11 日本国民储蓄率和投资增速(日本国民储蓄率和投资增速(%)-20-15-10-5051015202522242628303234198019861992199
29、8200420102016国民储蓄率投资增速(右)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图12 日本日本 GDP 各分项的拉动率(各分项的拉动率(%)-6-4-2024681981198519891993199720012005200920132017投资存货变化消费净出口 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从美国的数据来看,储蓄率与房价和投资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从美国的数据来看,储蓄率与房价和投资的关系也十分密切。美国储蓄率和新建住房销售均价的增速表现出明显的同向关系。国民储蓄率自 1980 年前后开始波动下降,带动房价增长开始放缓。1990 年左右储蓄率开始小幅回升,房价增速也随之波动回升
30、。同时,美国储蓄率和投资增速之间也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两者的波动趋势大体一致。2009 年,美国国民储蓄率和私人投资总额增速同时达到了历史低点,分别为 14.6%及-21.2%。图图13 美国国民储蓄率和新建住房销售均价增速(美国国民储蓄率和新建住房销售均价增速(%)-10-505101513151719212325197719821987199219972002200720122017国民储蓄率新建住房销售均价增速(右)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图14 美国国民储蓄率和私人投资增速(美国国民储蓄率和私人投资增速(%)-25-15-5515253513151719212325197
31、719821987199219972002200720122017国民储蓄率私人投资总额增速(右)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但是,储蓄率下降一定意味着投资增速下滑吗?倘若国家在储蓄率下降的同时,投资仍然维持高增,那又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让我们来看看巴西的经验。巴西出现过储蓄率下降但投资并没有随之下降的情况。巴西出现过储蓄率下降但投资并没有随之下降的情况。前面已经提到,在不考虑国际收支的情况下,储蓄率决定了投资率,如果储蓄率下降,但是投资维持高增,那么就需要借助外债。1993 年之后,巴西储蓄率出现了明显下降,到 1999 年储蓄率一度跌至 10.6%,而同时期投资占 GDP 的比重一
32、直维持在 17%以上。由于储蓄率跟不上投资增速,巴西只能通过海外举债维持高投资。因此,在投资高于储蓄的时候,巴西外债总额飙升,规模从1993年的1457.3亿美元上涨到1999年的2414.7亿美元,六年之内涨幅高达 65.8%。外债规模过快上升导致本国货币承受巨大压力,最终引发金融危机。外债规模过快上升导致本国货币承受巨大压力,最终引发金融危机。随着外债的增加,巴西官方货币雷亚尔也在持续贬值。五年之间,雷亚尔的汇率从 1993 年12 月的 0.12 雷亚尔/美元上升到 1998 年 12 月的 1.21 雷亚尔/美元。1999 年 1 月,1 9 7 3 7 3 3 9/3 6 1 3 9
33、/2 0 1 9 0 3 0 8 0 9:1 2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报告 9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巴西政府迫于压力正式宣布汇率浮动幅度扩大,两个月的时间雷亚尔贬值超过60%。1999 年巴西货币的大幅贬值也导致拉美各国发生不同程度的股市震荡,引发了金融危机,当年巴西的实际 GDP 同比增速也下滑至 0.47%。图图15 巴西外债总额和国民储蓄率与投资率巴西外债总额和国民储蓄率与投资率 1012141618202224101520253035401990199319961999200220052008201120142017外债总额(百亿美元)国民储蓄率(%,右)投资率(%,右
34、)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图16 巴西外债总额和汇率巴西外债总额和汇率 0.00.51.01.52.02.53.03.54.010152025303519901993199619992002200520082011外债总额(百亿美元)美元兑雷亚尔(右)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并不是个例,泰国和阿根廷也出现过投资超过储蓄并推升值得注意的是,巴西并不是个例,泰国和阿根廷也出现过投资超过储蓄并推升外债规模的情况。外债规模的情况。泰国在 1988 年至 1996 年间投资率超过了储蓄率,其中 1990 年,泰国投资占 GDP 的比重超过储蓄率 8 个百分点。
35、在这期间,泰国外债总额从 1988年的 210.6 亿美元上升至 1996 年的 1087.4 亿美元,增长近四倍。而在 1991 年至2001 年间,阿根廷的投资率也一直高于储蓄率,两者的差额在 1998 年达到了最大值 4.8 个百分点。这一期间,阿根廷的外债规模也出现快速扩张,十年间涨幅高达128%。2013 年以后,阿根廷又重蹈覆辙,外债规模进一步攀升至 2016 年的 1905亿美元。外债规模的上升最终也导致这两个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并演变成金融危机。外债规模的上升最终也导致这两个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并演变成金融危机。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半年间美元兑泰铢汇率从 24 大幅上升
36、至 53,累计贬值幅度达到 50%。受此影响,泰国经济也遭受重创,1997 年四季度 GDP 增速跌至-6.2%。而阿根廷货币在 2002 年和 2018 年均出现了汇率的大幅贬值。其中 2002年阿根廷政府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度,全年贬值幅度超过 70%,2018 年阿根廷比索贬值幅度也达到 50%。汇率大幅贬值引发货币危机,2002 年一季度阿根廷 GDP增速大降至-16.3%,而 2018 年三四季度阿根廷 GDP 增速也下降至-3%以下。图图17 泰国外债总额和国民储蓄率与投资率泰国外债总额和国民储蓄率与投资率 1823283338431.52.53.54.55.56.57.58.59.
37、510.511.51985198919931997200120052009外债总额(百亿美元)国民储蓄率(%,右)投资率(%,右)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图18 阿根廷外债总额和国民储蓄率与投资率阿根廷外债总额和国民储蓄率与投资率 10121416182022245791113151719211985 1988 1991 1994 1997 2000 2003 2006 2009 2012 2015外债总额(百亿美元)国民储蓄率(%,右)投资率(%,右)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3.储蓄率下降已定,经济亟需转型储蓄率下降已定,经济亟需转型 回到我国,我国储蓄率下降也与人
38、口结构变化有着明显的关系。回到我国,我国储蓄率下降也与人口结构变化有着明显的关系。前面已经分析过,储蓄率的变化本质上是人口结构的变化,而数据显示我国储蓄率的变化也与人口结构密切相关。2008 年之前,我国 15-64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保持了一个稳步1 9 7 3 7 3 3 9/3 6 1 3 9/2 0 1 9 0 3 0 8 0 9:1 2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报告 1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上升的态势,从 1970 年的 55.7%上升至 2008 年的 73.9%。同时期,我国国民储蓄率也从 1970 年的 28.9%攀升到 2008 年的 51.9%。然而,由于人口
39、老龄化的不断加速,2009 年之后我国 15-64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出现缓慢下滑趋势,而这正是导致近年来我国储蓄率下降的直接原因。图图19 中国国民储蓄率和中国国民储蓄率和 15-64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5459646974263136414651196119651969197319771981198519891993199720012005200920132017国民储蓄率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右)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目前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改。目前来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改。80 年代末的出生率持续下降已经导致目前我国 0-3
40、5 岁区间的人口占比较低,随着 40-60 岁区间人口在未来 20 年逐步进入老年区间,我国人口老龄化将会进一步加剧,我们预计到 2030 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可能会下滑超过5 个百分点。而经济水平的发展导致人们的观念不断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推迟生育或者不生,尽管近年来计划生育政策逐渐放开,但我国的出生率还是保持在低位。未来如果出生率不能回升的话,老龄化问题还会进一步加剧。在劳动人口占比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储蓄在劳动人口占比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储蓄率下降是必然趋势。率下降是必然趋势。正如之前分析的那样,随着我国 15-64 岁人口占比不断下降,拥有通过工作取得合理收入的居民占比将不断较少,越来
41、越多的人将处于无收入来源但仍保持消费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储蓄率必将逐步下降。图图20 中国出生率(中国出生率(%)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1991199419972000200320062009201220152018出生率 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图21 2017 年中国各年龄段人口(亿人)年中国各年龄段人口(亿人)00.511.522.510岁 10-19岁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 70岁 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储蓄率下降将导致投资增速回落。储蓄率下降将导
42、致投资增速回落。基于别国的历史经验,我们应该认识到一个国家是无法维系储蓄率下降但维持高投资的状态。持续多年的投资占比高于储蓄占比将直接导致一个国家因外债过重而面临货币贬值、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经济危机。因此,在储蓄率持续下降的同时,投资率也必须会随之回落。实际上,2011年以来我国投资占 GDP 的比重也确实出现了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也从2011 年的 23.8%下降至 2018 年的 5.9%。当然,去年的投资增速下滑幅度有些过大,但是投资下滑的长期趋势不变。1 9 7 3 7 3 3 9/3 6 1 3 9/2 0 1 9 0 3 0 8 0 9:1 2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报告 11 请
43、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不可持续,经济亟需转型。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不可持续,经济亟需转型。长期以来,投资都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其中地产投资联系着地产产业链的上下游需求,而基建投资更是我国托底经济的重要抓手。但是,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我国债务高企,同时储蓄率的回落也不允许投资增速再像以前一样维持在较高水平,我国必然要从投资拉动经济向消费创新拉动经济转型,而近几年的主要政策也已经向这个方向调整。图图22 中国国民储蓄率和投资率(中国国民储蓄率和投资率(%)3035404550198119841987199019931996199920022005200
44、8201120142017国民储蓄率投资率 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此外,未来全国房价大规模上涨也难重现。此外,未来全国房价大规模上涨也难重现。经过过去多年的房价快速上涨,目前房价已经远远超过居民正常的负担范畴。而储蓄率的下降背后反映的是人口结构问题,储蓄率的下降意味着可用于购买新住宅的资金在减少,同时 15-64 岁人口占比持续下降意味着对住房具有刚性需求的消费群体占比也在不断减少。2011 年以来,我国住宅新开工面积已经从高点回落,虽然因为棚改货币化导致近两年有所回升,但是中长期来看回落趋势不可避免。因此,无论是从储蓄率还是从适龄人口的角度,我国住房的实际有效需求都在减弱,全国
45、房价大规模上涨的局面难以再现。图图23 中国居民储蓄率(中国居民储蓄率(%)2628303234363840199219951998200120042007201020132016居民储蓄率 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图图24 中国新开工住房面积和中国新开工住房面积和 15-64 岁人口占比岁人口占比 6567697173750246810121416199920012003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新开工住宅房屋面积(亿平方米)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右)资料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 1 9 7 3 7 3 3 9/3 6 1 3 9/
46、2 0 1 9 0 3 0 8 0 9:1 2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报告 12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信息披露信息披露 分析师声明分析师声明 姜超 宏观经济研究团队 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本人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清晰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声明。法律声明法律声明 本报告仅供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
47、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所载的信息、材料及结论只提供特定客户作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海通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
48、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本报告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未经海通证券研究所书面授权,本研究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如欲引用或转载本文内容,务必联络海通证券研究所并获得许可,并需注明出处为海通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文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根据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业务许可,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证券投资咨询业务。1 9 7 3 7 3 3 9/3 6 1 3 9/2 0 1 9 0
49、3 0 8 0 9:1 2 宏观研究宏观专题报告 13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Table_PeopleInfo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 路 颖 所长(021)23219403 高道德 副所长(021)63411586 姜 超 副所长(021)23212042 邓 勇 副所长(021)23219404 荀玉根 副所长(021)23219658 涂力磊 所长助理(021)23219747 宏观经济研究团队 姜 超(021)23212042 于 博(021)23219820 李金柳(021)23219885 联系人 宋 潇(021)23154483 陈
50、 兴(021)23154504 金融工程研究团队 高道德(021)63411586 冯佳睿(021)23219732 郑雅斌(021)23219395 罗 蕾(021)23219984 沈泽承(021)23212067 余浩淼(021)23219883 袁林青(021)23212230 姚 石(021)23219443 吕丽颖(021)23219745 周一洋(021)23219774 联系人 张振岗(021)23154386 颜 伟(021)23219914 梁 镇(021)23219449 金融产品研究团队 高道德(021)63411586 倪韵婷(021)23219419 陈 瑶(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