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日畜牧兽医75保险+期货模式应对猪周期的策略分析与实践探讨刘建忠(武威市凉州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733000)摘要:为切实加强生猪养殖效益分析管理,科学合理应对猪周期。本文在全面分析现阶段生猪养殖现状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的视角出发,聚集生猪养殖效益提升,对保险+期货模式下应对猪周期的策略进行分析,从理性的思维角度提出了保险+期货模式下应对猪周期的实践举措,从根本上提高生猪产业发展潜能,调节价格波动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保险+期货;猪周期;策略分析;实践举措猪周期是国内生猪价格变动存在周期性现象的统称1。近年来,由于生猪市场价格反映当前供求关系,而供求关系则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并不能超前
2、反映出来,养殖户只能根据当前市场价格安排来年的养殖量2。在正常情况下,本期的母猪存栏规模决定了下一期的供应规模。鉴于生猪这种畜产品周期性生产、中途无法变更的特性,多数养殖户对于来年生猪养殖的收益预期性以及养殖计划的调整无法做到及时跟进,始终呈现比市场慢半拍的趋势,进而陷入猪周期的无限循环之中3。在猪周期的循环历程中,从 2006 年至今我国共经历了四轮猪周期,分别是 2006.72009.5 计 36 个月,2009.52014.4 计 59 个月,2014.42018.5 计 49 个月,2018.5至今3,前两轮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突发动物疫病因素导致能繁母猪存栏量降低,生猪供应量急剧减少,猪
3、肉供不应求,推动猪价上涨。上涨后高价位的猪价运行刺激养殖户盲目大量补栏导致生猪产能过剩,猪肉供大于求,刺激猪价下跌。2018 年以来猪周期的最大特点是基于环保因素,限养禁养区生猪产能的永久性退出、非洲猪瘟的疫病叠加造成短时间内猪价突涨。在猪周期的影响下,“价高伤民、价贱伤农”成为行业价格变化的怪圈,造成我国猪价的周期性波动不断加大,在此影响下相互关联的饲料、兽药、金融、物流、屠宰、食品等行业得到了极大的冲击,造成整体产业链的发展稳定性严重降低3。为科学合理应对猪周期价格变化现象,本文就政府、金融机构提出的农产品保险+期货运行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的优势,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从掌握理性态度、规
4、范交易行为、风险控制化解、思路模式构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应用保险+金融模式科学应对猪周期风险的思路举措,从根本上利用政府、金融、社会、市场的资本优势调控生猪价格涨跌趋势提供一定的思路参考。1 生猪产业领域保险+期货模式的发展优势分析价格起伏涨跌是影响产业发展积极性的关键因素,是构建行业发展四梁八柱的重要基础支撑,超出预期变化范围的价格涨跌极易造成上下游相关行业发展受阻,扰乱整体的产业发展秩序。保险+期货模式能在现有价格基础上,利用多种社会经营群体,采取风险投资、成本控制、保险托底等方式,切实解决我国猪价变动起伏形成的猪周期行业怪圈,增强行业发展的科学性、持续性和规范性4。1.1 构建产业协同发展
5、的格局生猪产业上接饲料兽药生产企业,下联屠宰和食品加工行业,属于关联度较高的行业。合理控制生猪价格起伏对于控制上游的产业发展,促进下游产业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保险+期货模式下,利用价格保险和期货交易模式,生猪价格得到稳定,养殖户收益得到保障,在此条件下饲料兽药生产企业、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的加工生产规模得到一定的调控,全产业链同步发展的大格局形成构建,稳步发展、避免大涨大跌的大环境有效形成。1.2 创新生猪收割交易的模式传统的生猪交易主要通过联系经纪人或屠宰企业出售,屠宰企业和生猪经纪人决定着生猪的交易模式,在养殖户与经纪人、屠宰厂接触过程中极易造成人为的动物疫病传播。保险+期货模式下养殖户与交
6、易经纪人员只接触一次,减少了价格咨询、生猪看货等环节的人员接触频次。同时保险+期货模式下生猪进行预交易、预付款等货款先行支付模式,防止了以往生猪销售过程中货款拖欠等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减少了生猪交易过程中的矛盾纠纷。1.3 扩大生猪产业的从业群体传统的生猪从业群体为农民和大型的农牧企业主,具有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资本优势,是生猪产业的主力军。保险+期货模式下,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前期由于交易主的资金投入,一部分资本力量变相成为了养殖的力量后盾,生猪养殖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抵御市场风险和扩大投资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延伸关联产业的运行模式在有效应对生猪价格变动周期影响条件下,生猪价格得到了稳定持续运行,
7、伴随的相关关联产业得到规范有序的运行。借鉴保险+期货发展模式,为关联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思路参考,对于扩大关联产业稳定发展,引入市场扩大化发展元素,增强产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在实现价格稳定有效运行的基础上,促进全产业链的稳定持续发展。2 保险+期货模式应对猪周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的跨界合作,共同建立了农产品价格托底的风险管理模式。是以相应的农产品期货品种为保险标的,投保农户投保目标价格,保险到期后低于目标价格保险公司按约定进行赔付,保险公司为对冲风险向期货公司买进期货的对冲产品,进行再保险的一种方式。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存在应用覆盖范围不广、市场带动效果不明、风险控制能
8、力不作者简介:刘建忠(1968.1-),男,汉族,甘肃武威人,本科学历,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76he research reviewedT研究综述强的问题。2.1 应用覆盖范围不广保险+期货模式在大型生猪养殖企业、风险投资机构的应用较多,在面对基层生猪养殖户上覆盖面不广,部分农户对模式的理念和运行操作方式理解不透彻,掌握不清楚,造成一种投机取巧的误解,致使保险+期货模式停留在产业发展的空中高阁,具体联系广大基层生猪养殖小群体不紧密、不一致5。模式运行上针对于基层散养群体缺乏相应的组织带动,相互之间没有构建起协作有力、配合有效、成效显著的运行机制。2.2 市场带动效果不
9、明虽然保险+期货模式能有效应对生猪价格的周期起伏波动趋势,积极有效的调控生猪价格变化。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生猪养殖企业缺乏相应的风险投资意识,主动应对市场价格、抵御养殖风险的积极性不够,造成在保险+期货运行模式对生猪养殖的实际市场带动效果不明显。在参与人群较低的情况下,整体拉动、维持生猪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的效果不突出,构建行业有序规范发展的层面上的支撑托底、保障运行的主体作用发挥不明。2.3 风险控制能力不强我国期货交易的投资者多为自然人和企业,生猪养殖经历缺乏,部分甚至无生猪养殖的从业经历,其从事期货的目的大致为风险投资和套期保值,在保证金交易模式下伴有的高风险交易成为了期货交易的主要风险
10、点。同时受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疾病、管理、气候等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保险+期货运行模式下期货阶段的风险点剧增,保险投保的标物进入期货市场的价格可控性降低,未达到利用保险+期货模式应对生猪价格变动的预期目的。3 规范促进保险+期货模式应对猪周期市场风险的策略探讨保险+期货模式在优化生猪交易方式、实现大宗农产品的与畜产品期货交易的有效接轨,拓宽营销模式思路的基础上,保障养殖户收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规范做好生猪等活畜保险+期货的运营模式,切实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还需加强宣传培训、拓宽参与范围、优化交易方式、创新开展模式、强化风险控制上协同发力,切实将增强生猪养殖业抵御市场价格风险的能力,促进全产业链条的可持续
11、发展。3.1 加强宣传培训保险+期货的交易模式在有股票、期货和基金等交易经历的人群中接受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理论知识,而在广大生猪养殖者中了解接触此项业务的人员寥寥无几。为此要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培训,全面掌握生猪保险+期货交易模式的概念内容、运行方式、操作方法等关键内容,打造一批懂理论、熟业务、善操作的业务精英。并以此为基点带动广大生猪养殖户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投入到应对猪周期价格风险的大局调整模式中来。同时充分发挥生猪交易经济人的作用,在其中培养一批业务骨干,形成整合散养群体进行保险+期货交易模式的主要带动力量,协同发力科学应对猪周期带来的生猪价格涨跌起伏,保障生猪产业的稳定发展
12、、持续增收。3.2 拓宽参与范围建立以大型养殖企业为主体、生猪营销经纪人为纽带、生猪散养户为补充的模式运行参与群体,在群体中优先将文化程度高、新事物接受程度强、学习钻研劲头浓的人员确定为操作对象。充分发挥生猪运销经纪人、生猪屠宰加工负责人的信息、资源优势,整合散养群体规模,将其作为保险+期货运行模式的带动主体,吸纳散养户生猪资源作为一个团体参与到保险+期货模式的运行机制中来,形成有力的团队群体,解决散养户分散养殖情况因文化程度低、思路掌握不清无法开展保险+期货运行模式的困境,奠定全面开展运行模式的人员基础。3.3 优化交易方式生猪保险+期货交易模式是期货市场落实推进资本要素市场配置、增加有效金
13、融服务供给的新举措,也是资本市场发挥中枢作用,更加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具体体现,在稳定价格预期、助力产业规模化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全面掌握保证金交易、双向交易、买入方式、卖出方式交易特点的基础上,按照方向相反、种类相近、数量相当、合约相近的原则,应用生猪期货交易的套期保值策略,应用期货市场交易与现货市场交易方向相反、数量相等的期货合约,达到现货供应市场价格无论怎样波动,最终都能取得在一个市场上亏损的同时在另一个市场盈利的结果,实现亏损额与盈利额大致相等,从而达到规避市场风险的目的6。突出生猪全产业链的套期保值,在生猪产业的上游产业以买入豆粕、玉米等大宗原料,防止原材料价格上
14、涨,引起生猪价格波动;在生猪养殖企业以买入豆粕玉米和卖出生猪期货,防止饲料上涨和生猪价格下跌7;在生猪下游屠宰行业在于其价格上涨时买入生猪期货同时预期生猪价格下跌时卖出生猪期货。通过反向操作的方式,调节生猪供求关系,进而推动生猪市场价格的平稳有序运行。3.4 创新运作模式生猪的保险+期货运行模式是基于“订单农业+保险+期货(权)”试点,而建立的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农产品期货(权)和农业保险联动机制,进而构建金融支农的综合体系。在运行过程中通过进行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在兼顾价补分离和保障农户利益的同时形成的农产品价格保险和农产品价格补贴的优势互补机制,逐步化解大宗农产品的价格风险
15、。在运行过程中农户和农牧企业向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费购买价格保险,保险公司向期货公司支付期权费购买看跌期权,期货公司向期货市场复制看跌期权,以达到规避下跌风险的目的,最终形成风险分散、各方受益的闭环运行链条。在此过程中期货(权)类似于价格保险的再保险,将农产品市场价格风险从(后转第 79 页)今日畜牧兽医79承受能力较弱的农户和农牧企业转移至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期货投资(机)者之中,实现从保生产风险向报价格风险、保成本向保产量保收入报价格的转变。在运行过程中,价格保险是过渡到收入保险的必经阶段,而期货市场作为风险化解的终端渠道,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减轻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压力,共同拉动生猪价格的下跌风
16、险。3.5 强化风险控制生猪价格起伏涨跌引起的猪周期现象,属于大宗农产品的行业调整、资本重组的一种行业经济体运行模式。受生猪动物疫病、饲养管理、消费群体、市场需求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生猪产业发展过程中价格变动频繁。在此条件下,金融部门提出了保险+期货的运行模式,从价格源头、交易方式、实现路径上为稳定生猪供应机制、调节生猪价格起伏、缓解生猪供销矛盾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参考。在此条件下,保险公司推出了生猪价格保险产品、证券公司推出了期货交易模式,将一大批社会资本引入了生猪供销体系之中,对缓解生猪价格差距提供了蓄能支撑。但是在期货属于保证金交易的投机和套现保值方式,其本身伴随的风险系数较大,夹杂产业发展因素之后使生猪期货交易的风险剧增,为此应严格把控生猪期货交易过程中的资金管理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在资金管理风险中要重点掌握持仓阶段因价格不利变化引起的持仓亏损和保证金比率提高,导致强制平仓的风险;在流动性风险中要掌握不能对头寸进行冲抵或套期保值不能迅速变现或平仓导致损失的风险;在操作环节重点防范由于下单方向、下单数量和混淆开(平)仓操作错误所带来的风险;在市场风险层面上要重点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