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音乐表演贝多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及演奏分析刘书君摘 要: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他用音乐唤醒了德国的民族精神。其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集中体现了贝多芬的创作理念、创作技法及创作的生命轨迹。其中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是其最具影响力的奏鸣曲之一,作品既承袭了德奥传统的音乐文化风格,又彰显了贝多芬炽烈的个人风格。本文通过对参考文献的归纳整理,结合自身演奏经历,从作品概述,创作特征,演奏分析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关键词:贝多芬;第十四钢琴奏鸣曲;音乐分析;演奏分析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作者简介:刘书君(1997-),女,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引 言贝多芬一生坎坷,26 岁时听力衰退,
2、晚年失聪,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他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理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他的作品受 18 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发展。贝多芬的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 在世界音乐历史上享有非常尊崇的地位,被誉为音乐的“新约全书”。其中第十四升 c 小调奏鸣曲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一、作品概述(一)作曲家简介贝多芬是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的一位音乐巨匠。他的创作中心在钢琴及交响曲上,其中奏鸣曲又是其钢琴作品创作的核心,也是该音乐体裁的巅峰。纵观其音乐生涯,可
3、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早年阶段(1782-1801)这一阶段的作品主要以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为基调,较少涉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但也不乏对人性各层面的表达及对黑暗的挑战。第二阶段(1802-1812)这一时期被称为英雄时期,月光即是这一时期作品的典型。第三阶段(1813-1827)这一时期被称为“冥思时期”作品不再是单纯的描绘和歌颂英雄形象,而是用历史的眼光将人类展示在自己的作品中。对于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来说,我们很难将其简单地概况为某一特定代表或象征,因为它们自成一体共同构成了一幅宏大的思想画卷。他的音乐总是以一种自我而巧妙的方式去同他的听众“探讨”个人成败后的喜或忧,从那些最消沉的绝望到极喜或辉煌成
4、就之间的落差。其音乐展示了那些想要在其社会中取得成就的冷暖人情,是人们对爱情、地位、金钱、权力、配偶以及其他一切人们自然而然会去尝试追寻的东西的向往。贝多芬热衷于通过创作启发他人心智的艺术作品帮助他们减轻痛苦,这样就可以使他们足够睿智从而摆脱自身悲惨的命运。他虽然称不上过分审慎拘谨,但在有关婚姻问题上,还是有着很高的评判标准的。贝多芬从道德层面上反对那种单纯为了“繁殖欢愉”的婚姻,或者其他形式的通奸行为。他终身未婚。(二)作品的创作背景关于这首作品,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正值而立之年的贝多芬,因常年患有耳疾,开始陷入茫然和绝望,他在 1801 年 6 月 29 日给又回到波恩生活的弗朗茨 韦
5、格勒的信中写道:“在过去的三年中,我的听觉越来越不济了。弗兰克试着用补药增强我的体质,并用杏仁油调理我的耳朵,但是我的耳聋问题还是恶化了”然而德国伯爵的女儿朱丽叶 圭恰尔迪的出现使他重燃对生活的信心,他们在一起度过了一段短暂而美好的时光。“你很难相信过去这两年我过着多么空DOI:10.19340/ki.hhzs.2022.24.02189SONG OF YELLOW RIVER2022/24虚而悲伤的生活,我衰弱的听力使我走到哪都像是个幽灵;我逃避着人类社会,我好像要被逼迫成一个厌世者,但我现在不会这样了。这个转机是由一个可爱珍贵的女孩带来的,她爱我,我也爱她生平第一次我感到婚姻将带给我幸福。
6、但不幸她和我不在一个阶层。”这个只有 17 岁的女孩第二年就因贵族家庭的压力,被迫另嫁他人。这对于本就绝望消沉的贝多芬来说无疑又是沉重的一击。就这样,他在耳聋和失恋的多重打击下写下了这首作品。(三)作品的社会影响这部作品创作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这时候的贝多芬受到法国大革命中的思想所影响,心中开始出现“自由”“平等”“博爱”的进步思想,他憎恨封建的专制与压迫,认为自由胜过一切。贝多芬采用新颖的创作技法,颠覆了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快板慢板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的传统结构,摆脱了 18 世纪封建宗教对音乐的束缚。作品的第一乐章是持续的慢板,在低音区三连音的持续伴奏下,上方旋律线流露着轻柔的悲伤及对不公反抗无果
7、的无奈与祈求。第二乐章是一个小快板,也是第一乐章与第三乐章的衔接,类似舞曲,轻快活泼,短而精细。第三乐章是激烈的快板,表达激烈的情绪以及不弃的抗争。二、作品的创作特征(一)曲式分析这首作品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调性为 c 小调。速度是 Adagio sostenuto持续的慢板。单三部曲式,由引子,主题,中间部分,再现主题和尾声组成。这一乐章蕴含着极为复杂的情感,有冥想的柔情,悲伤的吟诵,也有阴暗的预感。乐曲的开头由不断流出的三连音构造了无边的幻想,紧接着第一主题在中音区淡淡地出现。它细致沉静,又略带些忧郁。中间部分由第一主题开始,三连音在不同和弦上不断模进,又逐渐回落,传递着一种欲言又止的
8、无奈。随后进入第三段,第一主题平静地再现,简短的尾声回顾了整个乐章的材料,像是对这段思绪做最后的回忆,最后三连音流动到低音区,作品在主和弦中意犹未尽地结束。第二乐章调性是D大调,速度是Allegretto小快板。是复三部曲式,由主歌谣,三声中部和主歌谣再现三部分组成。这一乐章是一个过渡(乐章)。李斯特曾称他为“两个深渊之间的鲜花”。这首作品的第一乐句出人意料地从 bA 大调上开始,后半句又在主调上将第一句移高四度重复了一次,像是个可爱的误会。随后的第二乐句则对第一乐句进行了变奏重复,其中加入了大量的切分节奏,增强了律动感。有种超乎自然的灵动。既缓解了第一乐章哽咽压抑的情绪,也为第三乐章激烈的狂
9、怒做了准备。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第三乐章是升 c 小调,速度是 Presto agitato 急板。是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四个部分组成。如果说,第二乐章正如李斯特评论的那样:“它是两个深渊之间的鲜花”,那么终曲乐章就是从万丈悬崖上直下的洪水。激动的快板速度使音符势如暴风骤雨,倾泻而出。其中融进了愤懑,控诉与抗争。这个乐章有两个对比性主题,前者由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构成向上冲击的乐句,坚强有力。后者旋律优美,音调清丽,充满对未来的憧憬与希冀。两个主题或交织,或对比,或发展,或重现。最终在主和弦的不断翻滚中干净利落地结束了全曲。(二)作品主题旋律分析第一乐章旋律创作最突出的特
10、点是“抑扬格”手法的使用。在绵延不绝的三连音背景下,右手伴随着八度的低音,缓缓奏出旋律声部,旋律声部由附点节奏的 G音构成,像是哀怨的叹息,祈求。左手的低音和弦是半音进行的长音,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氛围,像极了贝多芬不断祈求,渴望回应却又始终无果的心境。整个乐章深切的哀思与不缺的渴望交织在一起,不断敲打着听众的内心。第二乐章第一部分是由两个单二部曲式变奏发展而来的,其中左手的主要低音和右手的切分节奏进行反复地交替。音乐在欢快的气氛中不断流动。乐章采用了弱起节奏,使用了很多重音前置的手法,采用同音连线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的强弱规律。这个乐章的旋律以级进为主,辅以小跳音程,形成了欢快可爱的性格,具有
11、较强的推动力。其小诙谐曲式的构造旨在实现第一乐章深沉地哀叹向第三乐章情绪激流式的迸发的过渡。第三乐章以热烈的感情贯穿始终。呈示部主部主题是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上冲和八分音符和弦强有力的断奏动机组成。主部的前九小节形成一个无旋律的极具动力的动态主题。副部主题旋律相对悠长,右手的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在左手弦快速跑动的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构成的背景下洋溢着执着热情积极的情绪。展开部以呈示部主部的材料展开,从 74 小节开始以呈示部副90音乐表演部为材料,旋律线从右手移至左手。尾声部分的华彩段以左手的柱式和弦为基础,右手分解和弦成波浪式起伏。将贝多芬的抗争及内心的呐喊表达到极致。三、作品演奏技巧分析(一
12、)第一乐章1、力量控制图 3-1-1这 一 乐 章 谱 例 中 出 现 的 强 度 标记有“s e m p r e p i a n i s s i m o e s e n z a sordino”“pp”“cresc”“decresc”,如图 3-1-1。通篇没有超过 p 的强度记号。笔者建议将左踏板的使用贯穿始终。同时应注意触键不可为了追求音响上的弱而虚。如果琴键弹不到底,一方面琴弦无法充分地振动,声音的穿透力会渐弱很多,另一方面,这种“虚弱”的声音在情绪上的支撑不够,难以表达作曲家内心涌动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配合上这首作品较慢的速度,会给听众以冗长、疲软之感。因此笔者建议在弹奏时应更多地用
13、指腹触键,避免指尖快速接触琴键弹奏出响亮的音头,但指腹触键时力量不可过于疲软,掌关节应支撑起来,因为这一部分虽弱,但却是作曲家的心路历程,不宜演奏得过于抒情,松散。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关注到谱面上作曲家给我们的渐强、渐弱的提示,不能演奏的一成不变、平淡乏味。根据这些力量上的提示,分析出作曲家心境的变化,用情绪上的共鸣完成作品中的强弱起伏,而不仅仅是手指力量的多少。2、声部的处理图 3-1-2第一乐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声部,如图 3-1-2。第一声部是右手高音区的线条,这一声部基本是右手外侧的 3、4、5 指完成的演奏。第二声部是右手贯穿始终的三连音,这条线在整首乐曲当中起到了类似背景的作用,其和声
14、的变化蕴藏着作曲家心境的变化与发展。第三声部即是左手绵长的低音。演奏时,对于右手外声部的线条,应当适当强调与突出,不可被中声部的三连音或左手的低音淹没。我们应尽可能用 3、4、5 指的前端勾住琴键,弹奏出饱满而有力的线条。同时我们还应关注到这条线在呈示部和再现部两次出现时的不同色彩。呈示部第一次出现主旋律时,弹奏应稍坚定,触键扎实饱满,而当再现部再次出现时,力量应撤去五成,仿佛是对第一部分、对往事的回忆。对于第二声部平稳进行的三连音,我们在弹奏时应注意速度和力量上的平均,将手掌打开使重心稳定在手部的中间,不可随着音的位置让重心左右滚动,导致速度的失衡。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关注到三连音在和声上的变
15、化,并依情绪做出力量上的区别,但这种力量的变化只能在三连音的这条线中浮动,不可过强或过弱进而扰乱其他声部,造成声部的错乱。(二)第二乐章图 3-2-1第二乐章是类似小步舞曲的一首极为短小、轻快的作品。在弹奏时,演奏者应尽快从第一乐章压抑的情绪中走出,以一种活泼、乐观的心态进入第二乐章。这一乐章第一部分的旋律由多个小短句组成,如图 3-2-1,这些小短句大都是由两到三个音构成,我们应关注到“落重提轻”的处理,让声音听起来更为立体、俏皮。在处理“落提”时还应注意,不可以忽视句与句之间的层次关系。不可将这些短句演绎成完全相同的“弧线”,应根据音高的关系及谱例上的强弱提示进行区别处理。这一乐章的三声中
16、部是由强弱对比极为鲜明的两小段构成。在弹奏第一部分时,笔者建议演奏者应将大臂放松,将肩部及后背的力量传递至手部,弹出饱满而响亮的声音,同时也应注意力量送出去后不可过僵,应让指尖的力量稍稍撤出一些,让琴弦能够充分的震动,使声音更富张力。进入第二部分时,可借助左踏板控制音量,和弦弹奏应贴键完成,触键速度较第一部分而言稍缓,进而表现出音乐在强度上的对比。(三)第三乐章按照奏鸣曲创作的传统,第三乐章理应为轻松欢快的回旋曲,而贝多芬打破了这种传统将第三乐章写作为91SONG OF YELLOW RIVER2022/24激动的急板。使得作品的三个乐章在速度和情绪上形成层层递进的关系。这一乐章以疯狂突进的形式,钢铁般的和弦进行,情绪如急流在瞬间倾出,像是在对抗命运捉弄的奋力呐喊。它也是整部作品中技术难度最高的一个乐章,对于演奏者的基本功、手指的灵巧度要求极高。接下来笔者将从速度与力量的把握,以及技巧的训练方法这两个角度展开,对这一乐章进行演奏分析。图 3-3-11、速度与力量的把握第三乐章的速度标记是激动的急板(prestore agitato),我们在选择速度时不可中庸甚至过慢。在十六分音符快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