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第 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第 期:基于 理念的大学生素养提升工程的体系构建与推进路径 以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素养提升工程为例赵 蕾(徐州工程学院 学生工作处,江苏 徐州)摘 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基于 理念,从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要求和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出发,科学把握大学生人才素质的核心内涵,系统构建大学生素养培养及提升体系,优化学生全面发展路径,创新落实“以生为本”“素质教育”“五育并举”等新要求,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教育有机结合。关键词:理念;大学生;素养提升;体系构建;推进路径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
2、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既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重要举措,又是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着力点。理念是一种以结果为目标导向的先进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理念高度契合。在 理念下,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应聚焦于核心素养培养和提升。一、理念下实施大学生素养提升工程的必要性(一)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教育通过培养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时代发展,时代发展也会促进教育变革。因此,教育决策要符合时代需求,体现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现在是文化共荣、科技发达、提倡交流与合作的时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储备和素养要求,其科学精神素养、实践创新素养等能反映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动态,体现
3、科技进步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素养提升工程是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利于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二)适应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需求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内涵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这与素质教育的理念一致。素质教育的提出离不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这一鲜明主题。素质教育强调学习的终身持续性和自主性以及方式的多样性。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学生只有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才不会被时代抛弃。终身学习要求个体能够依据学习需求和能力等,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确定学习进度,并进行自我导向的学习。这种学习涉及学生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技能、
4、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容。(三)促进自我认同和认知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自我概念,促使他们把自身的需要和愿望转化为有目的的行动。一方面个人要建立自我认同感,并赋予生命以意义,合理清晰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明确发展方向,发挥优势、规避劣势。另一方面要自主行动。任何一种道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徐州工程学院 年度校级科技课题(辅导员专项)“基于 理念的大学生素养提升工程研究”()作者简介:赵蕾(),女,徐州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处大学生素养提升办公室主任,副研究员。德品质都包含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基本要素。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大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使其具备丰富的人文知识和高贵的人文
5、精神,让学生不仅懂事并能做事,更要学会做人,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职业竞争能力和幸福生活能力。在这一价值层面,素养提升的功能性指向明显,就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主动、积极地应对挑战。(四)重视生活品质和生存质量的需要素质教育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素养培育对人的终身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乎个体的生活品质和生存质量。素养提升工程除满足个体立足社会、生存发展的必备能力需求外,还涵盖学生的个人品质、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影响着他们与社会、自然的相处和互动以及日常生活品质。素养提升工程还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责任感和意志力,陶冶情操,提高鉴赏与审美
6、能力,促进个人与社会自主互动,使人拥有成就感和愉悦感。素质教育不但能满足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重要需求,而且能使个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与社会良性互动,从而拥有幸福美好的生活。二、理念下大学生素养提升工程的体系构建 在 理念下,徐州工程学院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社会、学生调研结果,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在科学借鉴国内外大学生素养提升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构建科学的工作体系,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实践育人闭环,将工程的实施与教育教学管理相结合,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业创业等相联系,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统筹有力的工作格局
7、。(一)建立总体框架成立素养提升工程实施领导小组,针对工程的全覆盖、师资建设、课程和学分设定等问题开展多次专题研讨,落实各项解决方案。于 年出台徐州工程学院大学生素养提升工程实施意见,确定五项主体工程并全面实施。一是旨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系统研读一本书”工程。通过开设人文素养课程、举办读书讲坛等举措,营造“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让学生通过阅读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净化心灵、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人文情怀。二是旨在培养学生艺术气质的“学会一些音乐知识或一种乐器”工程。通过各类艺术展演和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育人功能,激发学生自觉掌握一种乐器演奏技能的热情,帮助学生从音乐中汲取营养,发
8、挥音乐对职业和生活的潜移默化作用,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艺术素养,提升生活品质。三是旨在强健学生体魄的“爱上一项体育运动”工程。通过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和培育特色体育项目,营造浓郁的校园体育文化和健康文化氛围;挖掘、传承传统特色体育项目,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使学生在校期间真正爱上一项体育运动,在运动中增强体魄、激发活力、绽放青春,为幸福人生打下坚实基础。四是旨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参与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工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展实践空间,创新内容形式,采用全员参与、阶段实施、逐层提升的项目运作模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思考人生、
9、规划人生、锻炼自我,提高社会责任感。五是旨在培养创新与合作能力的“参加一个科技创新团队”工程。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项目化、团队化、全覆盖、分层次、有重点”的总体要求,坚持“基于所学专业、面向未来职业、引导创新创业、服务地方产业、促进带动就业”的工作思路,大力探索“校地联动、校内推动、项目驱动、园区助动、榜样带动”的工作机制,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团队意识、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二)构建制度体系在 理念下,以问题导向催化创新机制,以实际工作成效检验创新成果,基于原有工作体制机制,在细化、丰富上做文章。强化理论与实践融合创新,针对素养提升教育的理论基础、价值引领、参与主体、
10、发展动力、保障体系等问题深入探究,着力构建大学生素养提升工程协同创新发展体系;围绕工程计划、实施过程、工程考核等不断完善政策和措施。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五个一”工程实施意见、实施方案及具体落地举措;加强课程教学、组织管理、考核评价、表彰激励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建立并完善“五个一”工程考核评价制度、财务保障制度等,确保工程顺利实施。(三)完善课程和实践体系依托五项主体工程,推进教学和培养模式改革,紧密结合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建立辐射全体、内容丰富的工程课程体系,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劳动实践教育,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载体;以学分制改革和推行弹性学制为契机,打通素养提升工程与专业课程的转换通道,
11、即学生参与工程实践所得成果可以转换为一定的专业课、通识选修课学分;构建适合学生素养提升的课程教学体系,“整体”与“个别”相结合,既开设“覆盖全体”的必选、必修课程,也开设“凸显个性”的选修课程;改革通识课程和必修课程,增设与五项主体工程相应的教学模块;建立大学生素养提升工程选修课程库,在覆盖全体的基础上,以普及性课程为主、选修课程为辅,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满足学生发展诉求。(四)完善师资和保障体系遴选、引进专业背景和阅历与素养提升工程需求相契合的专业教师、辅导员,分别担任授课教师和活动指导教师,打造一支年龄层次合理、专业背景相符、教学水平过硬的素养提升工程教师队伍;整合校内图书馆、琴房和乐器、
12、体育器材等各类教育资源,推进资源开放共享。增设大学生素养提升办公室,建立资料室、成果展示室,设立工程发展专项资金,保障工程的具体实施;重视搭建工程宣传平台,通过工程专题网站等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教育载体和教学形式,扩大工程影响力和覆盖面。(五)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和杠杆作用,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涉及对学生素养提升的考核与认定、对工程教师的监督与评价,以及对牵头部门、二级学院的考核评价。学生考核方面,改变唯“考试分数”的局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素养提升与专业学习的关系。教师监督与评价方面,建立素养提升工程教师准入制度,对参与工程课程教学、学生指导的
13、教师进行相关专业资质的审核;加强课程教学的标准化要求和对教学的监督、管理,健全教师激励机制。牵头部门、二级学院考核方面,评选先进集体、优秀指导教师、先进个人等,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三、理念下大学生素养提升工程的推进路径 (一)坚持“覆盖全体”,实现素养提升工程进课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课堂作为主阵地,设立必修课,编制教材,优化学分设置,改革课程教学模块和考核方式,实现素养提升工程进课堂、全覆盖。一是实施“大学语文”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增设“系统研读一本书”教学模块。二是新增 个学分,增设通识必选课“大学生音乐素养”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教育”,在大学生中普及基础乐理知识,丰富学生
14、的创新创业知识。三是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参与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知识教学。四是实施“四年一贯制”大学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让学生“爱上一项体育活动”。(二)推进“课程改革”,建立素养提升工程选修课程库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注重凝练专业课程的核心要义,在专业课程中精准引入中国故事,介绍大国重器;鼓励、引导教师积极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建立工程“个性化选修课程库”;在覆盖全体的基础上,以普及性课程为主、选修课程为辅,对有更高要求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满足学生发展诉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三)强化“以生为本”,推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
15、同育人立足学生实际,由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转向注重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的提高,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职业竞争能力和幸福生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顺利实现从毕业到职业的完美过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并将它们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四)拓展“平台载体”,丰富素养提升工程内涵一是拓展网络课程建设平台。选拔优秀教师集中录制精品微课,修订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组织开展教学研讨会、讲课比赛等,检验课堂教学质量,努力打造学生喜爱的优秀团队与特色课程。二是拓展活动平台。通过知识竞赛、讲座培训等形式,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和时代感。三是
16、拓展互动平台。建设素养提升工程专题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丰富活动内容、教育载体和教学形式。四是搭建考核平台。通过组织考试、资质认定等方式,量化考核学生参与工程的成绩,并将其纳入学业成绩,强化学生认知,激发学生积极性。四、理念下大学生素养提升工程推广的意义(一)丰富高校人才培养的理论内涵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等是大学生素养提升工程坚实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素质教育方面的方针政策是其实践指引。素养提升工程摒弃了传统的专业观、职业观和局限的文化观,分别从历史发展、国际视角和现实需求中探寻大学生素养提升模式,是对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的丰富和创新。(二)实现专业教育与
17、素质教育的贯通融合素养提升工程强调人才培养应以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以熟练的专业技能为表现形式,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关注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同时兼顾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社会公德。大学生素养提升工程将专业教育与素质养成并举,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方法、课程模块、考核方式等,实现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理论教学与行业标准、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训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贯通融合,凸显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三)实现从培养“技术人”向培养“社会人”之转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以生为本创新育人模式,搭建育人平台,拓展育人渠道,整合育人资源。以学生
18、终身受益的生活态度和能力为出发点,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围绕阅读能力、音乐素养、运动兴趣、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等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人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素养,在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的同时,实现从培养拓展能力欠缺的“技术人”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人”转变,促进回归教育本源。参考文献:溥德书践行新思想 喜迎党的二十大社会主义论坛,():傅进军大学素质教育概论北京:科学出版社,张志旭,康信聪,张家银,等大学生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高教学刊,():刘咸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与实施路径江苏高教,():雷秀雅,彭越,于仕兴,等专业课程教学中大学生素质培养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以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专业课程为样本中国林业教育,():林崇德构建中国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责任编辑:罗 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