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探索13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红色故事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的重要平台。“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2”运用何种方式方法去讲道理是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前提和基础。“讲故事就是讲道理”“讲道理才能影响人”,将故事运用于课堂,发挥故事育人的作用,推动思政课从“曲高和寡”走向“润物无声”,使学生理解和传承红色故事的价值和
2、精神,从而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红色故事的概念界定红色故事是中国故事的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具有先进性和教育价值的革命故事。因此,红色故事起始于党的建立,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建设、改革开放等多个时期。“在这一历程中,培育和创造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苏区精神、红旗渠精神、铁人精神、航天精神等宝贵的精神财富,构成了红色文化的内在思想精髓,是 红色故事 的根本价值所在。3”红色故事是对革命历史存留的真实人物与事件的传播,深刻展现了党与人民的团结一心,呈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觉悟、意志品质、思想道
3、德和工作作风的一系列优良传统和革命风范4”。二、红色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在逻辑(一)红色故事与思政课的教学载体相契合载体是主要承载思想政治内容的一种活动形式或者物质实体,具有中介性、承载性和目的性5。教材是传递知识的载体、教学的重要依据、培养人才的重要保障,在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背后蕴含的是社会规范和价值导向,隐藏着认识世界的模式。思政教材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载体,其最本质的特点就是通过文本的方式,呈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贯穿思政课的全过程。从思政课教材内容上看,它涉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改革开放的历史以及
4、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而这些历史本身由许多个鲜活的故事组成,这表明了思政教材内容与故事的密切关系。受教育者是课程教学的作用对象,进入新时代,“00后”大学生成为高校主要的教育对象,他们个性、思维活跃,注重个人情感体验,追求新鲜事物。内容决定形式,育人对象发生变化,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拘泥于书本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可取,教学载体就应当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找到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载体和教学手段。红色故事是三全育人的重要载体,具有教育价值,是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重要抓手,作为红色资源内在价值的外化呈现,其呈现方式多样化,比如歌谣、影视等。红红色故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逻辑、价值意
5、蕴和路径研究陶宁宁(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南充637000)摘要:红色故事是以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故事,是中国革命历史的生动写照,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绝佳载体。红色故事饱含着不朽的革命精神,寄托着党的初心和情怀,承载着厚重的革命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红色故事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举措和讲好道理的现实之举。文章从三个角度探讨了红色故事与思政课之间的内在逻辑,表明两者的耦合性,并分析了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的价值意蕴,提出了融入的路径。关键词:红色故事;思想政治理论课;耦合性作者简介:陶宁宁(1999),女,汉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在
6、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探索136色故事在思政课中的运用,发挥它作为教学资源的优势,找到与教材知识点相契合的故事,巧妙地带领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味道,比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可以运用故事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启发学生思考。(二)红色故事与思政课的育人目标相契合党的领导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不断迸发活力的根本保证,高校是党领导下创办的高校,课程是党领导下开设的课程。高校的任何课程都围绕立德树人而开展,都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不同于以隐性的方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各专业课程,思政课作为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课程,是旗帜鲜明地对大学生进行
7、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课程。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灌输和教化的重要课程,具体体现在推动人的社会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政课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引领青年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反映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以及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要求和自身发展要求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6。红色故事侧重于“动之以情”,而思政课侧重于“晓之以理”,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红色故事,做到“情理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而且促使教育主体与育人客体在互动中产生情感体会,升华认知高度,进而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最终将这种“精神力量”转化为“
8、现实力量”。因此,红色故事与思政课合力培养时代新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蓄积人才力量。(三)红色故事与思政课的育人内容相契合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直接作用于教育对象的重要渠道,是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历史文化和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红色故事具有教育价值。教育价值是指教育系统对人或者是社会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作用与价值7。红色故事是一种抽象的教育资源,借助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叙事方式,促成其转化为现实的教学资源。比如通过媒介等外化呈现方式,推动故事形式的创新性发展,进而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和精神共振的强大张力,促进学生的情感认同。从内容上看,贯穿于红色故事的主要核心内容是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
9、核心价值观。红色故事不仅记载了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而且展现了浩然的革命正气、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和深厚爱国主义情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它蕴含着人的发展动力,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源头活水”。红色故事内在地包含了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的逻辑,生动具体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问题。这符合思政课要旗帜鲜明地向学生解答这三个“为什么”的必然要求。通过对故事有技巧地运用,比如在讲半条被子的故事时,注重对细节的描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辈追求真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气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10、代化国家绽放绚丽之花。三、红色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一)培养学生自觉抵抗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青年学生与民族的未来紧密联系,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实力量,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对于国家的进步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青年学生是红色文化的接受者、传习者,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传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自媒体的兴起,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方法呈现多样化。历史虚无主义通过互联网平台,使用一些吸人眼球的字眼,迎合大学生好奇的心理,比如“七个万万没想到的历史真相”“真相背后的故事”等。确保红色故事的真实性,也就是要做到还原历史,忠实于历史,而非虚构事实,全面看
11、待问题。在高校思政课确保红色故事的真实性,其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由认识历史到认同历史再到自觉抵抗历史虚无主义的过程。通过将一个个有史料文献印证的真实的红色故事呈现在学生面前,进而讲清历史真相、讲透历史有助于青年学生自觉抵抗历史虚无主义,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树立准确的英雄价值观。(二)有利于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明确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8”“培育”与“践行”体现了“知”与“行”的统一。课堂的教育对象在心理和生理上发生了变化,由于互联网的碎片化信息的干扰,他们是人在课堂上、心在手机上的“隐性逃课者”。如何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知行合一成
12、为思想政治教育所关注的一个重点。思政课作为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课程核心内容,最终促使实现学生认知到认同和内化的转化。“知”并不一定自动转化为“行”,大学生“自觉”与“自发”的张力与思政课老师存在密切联系。推动学生个体从“自发”到“自觉”,要求思政课老师必须通过情感打动学生,讲故事说服学生,触动教育探索137学生心灵,进入学生内心深处。红色故事是红色文化资源内在价值的外化呈现,具有情感渲染、表达方式多样、思想教育的特点。对故事有机的运用促使教育主体与育人客体在互动中产生体会、提高认识水平,进而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让蕴藏在红色故事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
13、细无声”地沁入学生头脑,再把这种精神力量转化为独特的人格魅力,融入实际生活和学习。(三)加强学生的意向性政治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是需要有领导中国人民前进的坚强力量,这个坚强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意向性政治认同表达了大众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政治系统的积极情感体验,形成拥护、支持政治系统并准备参与政治实践的心理和行为倾向。10”因此,必须培养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的政治立场,加强青年学生对于党的意向性政治认同感,这样才能使他们的强大力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14、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化为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四、红色故事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一)立足课堂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期待。11”一方面,要根据思政课程的教学要求,融入合适的红色故事素材,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而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其背后的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基本立场。另一方面,应当发挥好思政课老师的主导作用,使红色故事更好地与思政课相结合。思政课教师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正
15、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引导者。思政课教师要有底气、主动地讲红色故事,要有逻辑、有方法地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故事背后的思想内涵真正入脑入心。(二)创新红色故事表达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材给出的是教学的基本结论和简要论述,要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爱听爱学、听懂学会,需要做很多创造性工作。12”思政教材所承载的育人内容与红色故事传达的价值导向相契合。红色故事抽象的教育价值需要通过具体的方式表达出来,加之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主要是“00后”,因此,创新红色故事的表达方式要在学生容易理解的基础下功夫,多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地展示红色故事。比如可以
16、在课堂上运用VR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战士们浴血奋战的场景。五、结语红色故事诞生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中,蕴含了党带领人民探索正确革命道路的深刻哲理,凝结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凸显了党的政治智慧,体现了党“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精神特质,鲜活地展示了党坚定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红色故事真实地刻画了诸多革命先辈的伟大形象,这些故事贯穿中国共产党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的辉煌斗争历程。讲好老一辈共产党人以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不屈的奋斗精神顽强拼搏的历史,能够激发学生同革命先辈产生情感共鸣,使他们深刻理解和认同党的革命历史、民族精神以及集体记忆
17、,使他们坚定党的领导,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参考文献: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2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01).3王岩,赵爱霞.讲好“红色故事”应遵循的五重逻辑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9(6):179-185.4王炳林,房正.关于深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3):4-15,155.5霍广田
18、,杨婷婷.“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认同新态势及引导策略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23(1):46-50.6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7檀传宝.教育是人类价值生命的中介论价值与教育中的价值问题J.教育研究,2000(3):14-20.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9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05-11(02).10赵志业.新时代政治认同的内容表征、生成逻辑与路径构建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5):8.11冯刚.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1):18-23.1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19(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