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卷第期 年 月 传统经典的重塑与演绎 刘三姐创意转化及彩调剧 新刘三姐探析黄文富 摘要刘三姐的历史原点是民间传说。壮族山歌文化是孕育“刘三姐传说”的“母胎”。经历艺术、电影、旅游“三次创意”转化之后,刘三姐成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现代经典,成为地方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这是文人精英主导下的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塑造的结果。彩调剧 新刘三姐以传统的内核和精粹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新时代精神,这是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文人精英对传统经典的演绎和重塑。其是否成为新时代经典,还需社会审美经验的转变、培育、接受、重构和认同,从而实现对精品的同频共振,形成固化的社会审美体验。关键词刘
2、三姐;彩调剧 新刘三姐;传统转化 作者简介黄文富,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湖北武汉,邮编:。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中的人物,是“歌圩风俗之女儿”。经历艺术、电影、旅游转化之后,刘三姐从 传 统 民 间 经 典 上 升 为 现 代 文 化 艺 术 经 典。年 新刘三姐获中国第十七届文华奖,引起社会强烈反响,驱动了新时代“刘三姐热”。一、历史原点:作为传统经典的刘三姐(一)来自民间传说的刘三姐刘三姐的历史原点是民间传说。民间传说是指由劳动人民创作的,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地方古迹、自然风物、社会习俗有关的故事,包括历史
3、传说、风物传说、习俗传说等,集历史性、可信性、传奇性于一身。传说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真实的历史,它是以口头文学的诗性思维和叙事方式反映历史本真性的一面,属于艺术“求真”,充满想象和传奇的色彩。刘三姐是个传说人物,这是刘三姐最初的文化形态,即作为民间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刘三姐是广大民众通过叙事方式建构起来的人物形象。传说中的刘三姐是一位聪慧灵敏、能歌善舞、歌声优美动听的壮族女性歌手,其对歌十分厉害,能做到开口就唱、歌词顺手拈来,且富有正义感,敢爱敢恨,能为百姓代言,是民间大众虚构出来的“箭剁式”人物。刘三姐传说广泛流传于广西、广东、贵州、湖南、云南等省(区),在壮、汉、苗、瑶等民族中都有流传;其中,
4、古代岭南地区尤其是两广一带是刘三姐传说流传最主要的区域。最早提到刘三姐的文字记载是广东省阳春市春湾镇的铜石岩石刻,该石刻记载“乾化乙亥重阳日 刘仙三姐歌台”,乾化乙亥为五代十国后梁五年时期,即公元 年;最早的书面文献记载则是南宋王象之的 舆地纪胜,文献中有 三妹山记载。此后历代文人志书、基金项目: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融媒体视角下广西少数民族文创品牌创新传播研究”(项目编号:)。钟敬文:刘三姐传说试论,载于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年。刘三姐文化渊源可追溯至壮族民间神话中的神话人物,其文化原型应为具有神性力量、能庇佑民众的女巫形象;作为神话人
5、物,其与歌圩起源于古代祭祀有一定的关联;但作为世俗化传统经典的刘三姐,其历史原点应为民间传说。覃忠盛:刘三姐虚实考,河池学院学报,年第期,第 页。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北京:中华书局,年。各地方志多有关于刘三姐人物类型的相关记载,如清代屈大均 广东新语卷八有“女语”“刘三妹”的记载、清代王士祯 池北偶谈卷十六 粤风续九篇中载有“粤西刘三妹”、清代张尔翮撰有 刘三妹歌仙传等。各地还有诸多与刘三姐人物类型相关的风物传说,如:广东铜石岩内的刘三姐庙,广西平乐、荔浦、恭城、阳朔、富川、金秀等地的刘三妹庙、刘仙庙、刘三娘庙等,有些地方还有与刘三姐相关的望夫石、洗衣石、石书箱、石歌书、石机杼、石麻篮、石水碗
6、、石凳子、岩洞、石上坐迹、石上身影、三妹山、刘三妹坡等。文献资料中对刘三姐的称呼亦有多种,如刘三妹、刘三姑、刘三妈、刘仙姑、三太婆婆、三太夫人等,虽名字各异,但内容都是同类型的人物传说,后人统称为刘三姐。(二)成为传统经典的刘三姐从民间文艺学视角看,作为民间文学塑造的人物形象,刘三姐是民间叙事的产物,具有虚构和想象的成分,不是真实历史的反映,不能从历史学的角度去考究其真实性,但作为民间传说的刘三姐,其能成为家喻户晓的传统经典,则与古代岭南地区尤其是两广一带积淀深厚、绚丽多彩的山歌文化密切相关。壮族山歌文化传统孕育、滋养了作为歌者形象的刘三姐作为民间传说的刘三姐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成为传世经
7、典,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岭南地区深厚的山歌文化的底蕴。从现今学界收集到的各种刘三姐传说版本来看,刘三姐传说异文很多,内容不甚相同,但人物形象塑造大同小异,属于同一类型的人物传说,传说叙事塑造的都是一位歌者形象。各种版本的传说叙事都极力塑造刘三姐特别能歌的人物形象。这一人物形象是刘三姐传说在各地的广泛流传和发展变异中唯一不变的、任何历史时期的传说版本都始终没有弱化的,民众将其视为山歌文化的代言人。这种歌者身份根植于古代岭南地区尤其是两广一带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的壮族山歌文化热土。壮族是古代百越族群支系西瓯、骆越的后裔,是现今广西人口最多也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历史十分久远。其分布东起广东连山、西至
8、云南文山、南至北部湾、北达贵州从江、西南至中越边境的广大区域,广西是壮族的主要聚居地。壮族是一个诗性的民族,素以“善歌”著称,自古爱歌、能歌、善唱,壮族山歌文化源远流长,壮族主要聚居地区广西更是一个山歌文化浓厚的地区,素有“歌海”美誉。创作于 多年前的广西花山崖画上记载有壮族先民载歌载舞的画面可为例证。壮族出生有仪式歌、祝贺歌,恋爱有交友歌、示爱歌、定情歌、分别歌、讨欢歌,待客有敬酒歌、迎宾歌、庆贺歌、送客歌,生产劳动有时令歌、节气歌、农事歌等,一年四季无事不歌、无时不唱,无歌不聚、有聚必有歌,节庆之时更是三五成群、相聚欢歌。歌圩是壮族山歌的重要文化场,是壮族好歌之俗的结晶。据学者统计,世纪
9、年代,广西共有 多个歌圩点,遍布于 个县区市,歌圩人数规模少则几百人,多则上万人。歌圩场上,人们对唱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十分热闹。在这样的文化时空中,民众对山歌文化喜闻乐见,个个都梦想着成为能歌善唱的歌手,刘三姐这样一个歌者形象自然成为众人“追星”的对象,作为歌者形象的刘三姐传说就这样孕育而生,并在历史的积淀中成为民间经典。正如民俗学泰斗钟敬文先生所指出的,刘三姐是歌圩风俗之女儿。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刘三姐的历史原点是人物传说,传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核心是歌者的形象。作为传统经典,刘三姐所代表的是古代岭南地区尤其是两广一带积淀深厚、绚丽多彩的山歌文化,反映壮族人民热爱歌唱、能歌善唱的民族品格和富
10、有正义、勇于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可以说,黄文富传统经典的重塑与演绎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北京:中华书局,年。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十六)粤风续九,北京:中华书局,年。清张尔翮:刘三妹歌仙传,载于 清陈梦雷、清蒋廷锡: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第一千四百四十卷)浔州府部艺文二,北京成都:中华书局巴蜀书社,年。普列文:刘三姐传说的流变,河池学院学报,年第期,第 页。张声震:壮族历史文化与 壮学丛书 壮学丛书总序,广西民族研究,年第期,第 页。钟敬文:刘三姐传说试论,载于钟敬文: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年。壮族山歌文化既是孕育“刘三姐传说”的“母胎”,也是诞生刘三姐人物
11、形象的必然。开放式的人物形象塑造是刘三姐得以广泛传承传播的重要条件民间传说是常见的民间文学体裁之一,具有稳定性、传承性、变异性相统一的特点。作为民间传说的刘三姐文化之所以家喻户晓,是因为其人物形象的“箭剁式”。这种“箭剁式”人物形象的叙事与建构具有开放性特征,不专属于特定的地域族群,而是允许广大群众都能参与叙事建构,这使得刘三姐作为文化符号为各地民众不断传承、丰富和发展,人们把广大人民对优秀贤惠聪慧女性的各种评价标准和人民群众身边出现的优秀女性的优秀品质都移植附会到一个人身上,形成具有多重优秀品质的“刘三姐”人物形象。这种“箭剁式”的人物形象是完美的,是广大民众所追求的无所不知、无所不唱的正义
12、善良美丽的完美女性形象。现实中不一定甚至不可能有这样的女性,但这样的完美女性一直都活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完美女性歌者的追求,是广大民众“做女当做刘三姐、生女当如刘三姐”集体心理的反映,本质上是一种美学体验,是对美的追求。这样的女性形象满足了各地域、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群众对所在时代女性的审美要求,从而获得了传承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总之,壮族山歌文化诞生了刘三姐传说,传说在民众口耳相传的变异和发展中不断获得精神滋养,使传说人物形象更加饱满、鲜活,成为一个具有多面闪光点、能满足更广泛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人物形象。经过叙事和建构之后,刘三姐形象在民众的精神世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民众
13、所传唱,呈“箭剁式”地丰富与发展,最终在历史的积淀中成为传世经典。二、传统演绎:作为现代经典的刘三姐前文已述及,作为传统经典的刘三姐是民间传说,但现今大众认知经验里的刘三姐更多的却是作为文化艺术经典的人物形象。这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精英文人的直接参与下对作为传统经典的刘三姐进行的艺术转化、影视转化、旅游转化。“三次创意转化”使得作为传统经典的刘三姐成为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现代经典。这是现代文人精英主导下、多方力量共同叙事建构的产物。(一)舞台艺术转化舞台艺术转化是作为传统经典的刘三姐走向现代艺术经典的首创之举,也是刘三姐从“草根”走向“精英”的开始。始发之作是 年时任宜山(今广西河池市宜
14、州区)克强中学校长的业余剧作者邓昌伶根据当地刘三姐传说及相关的故事、歌谣而创作的彩调剧 刘三姐。这是第一部由文人创作的刘三姐题材艺术作品。剧中有刘三姐教授山歌、对唱山歌、成亲被抢、化仙升天等情节,塑造了一代歌王刘三姐及刘二、渔翁、财主莫怀仁、财主管家、对歌秀才等主要的戏剧人物形象,但此剧后来并未排演,直到 年月作者才将剧本寄给当时的广西省戏改会。次年行政区变更,宜山专区划入柳州专区,广西戏改会将邓昌伶的彩调剧 刘三姐剧本推荐给柳州彩调团,该剧团决定改编排演该剧本,邀请了柳州第二文化馆创作员曾昭文协助进行改编。曾昭文于 年底完成了彩调剧 刘三姐的改编创作,柳州彩调团立即组织排练,于 年月在“柳州
15、专区、柳州市献礼剧目会演大会”上首演,同年月作为柳州市彩调团参加广西国庆献礼剧目在南宁成功首演,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该剧以民间艺术为主要表现形式,剧中特色鲜明的彩调剧元素和具有鲜明民族性、地域性的刘三姐歌谣元素相结合,再加上富有时代感的剧情创作,生动地塑造了个性鲜明、鲜活饱满的刘三姐人物形象,民间趣味十足,深受民众喜爱,时任中国戏剧研究院院长张庚和著名诗人、戏剧家贺敬之等业界人士给予了高度好评。以邓昌伶最早创作、曾昭文改编、柳州彩调团排演的彩调剧 刘三姐成功公演并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标志着以传统经典刘三姐为题材进行演绎的舞台艺术成为现代艺术精品的开始,但此时谈刘三姐作为现代经典言之尚早。广
16、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双月刊 年第期谢金娇:电影 刘三姐在香港的传播与接受,歌海,年第期,第 页。黎学锐、罗艳:民歌精神审美经验时代价值 谈彩调剧 刘三姐及 新刘三姐,南方文坛,年第期,第 页。随后,柳州组织邓凡平、牛秀、黄勇刹、曾昭文、龚邦榕等五人组成“刘三姐创作组”,深入民间采风,吸取民间艺术养分,吸纳多方专业意见,对剧本反复修改锤炼,于 年月形成修改后的彩调剧 刘三姐。柳州彩调剧团随即组织排练,同年该剧在柳州首演成功,随后的桂林、南宁公演也取得巨大成功,之后又进行区内巡演,观众和业界都给予了高度评价,社会反响极大。广西日报 柳州日报随即全文公开发表了彩调剧 刘三姐剧本,广西各地剧团掀起编创排演 刘三姐热潮。鉴于刘三姐题材的价值和前期艺术改编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年月 日广西区党委政府做出了 关于举行全区 刘三姐文艺汇演的决定,拉开了广西各地轰轰烈烈地排演“刘三姐”高潮,会演前全区 个专业和业余文艺单位合计 万人参加了 刘三姐演出,相当于当时广西每 个人就有人参演,观演群众 多万人次,最后选出会演单位 个 多人,规模空前,达到高潮,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刘三姐连”“刘三姐生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