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陈越峰__在余震中与“死神”赛跑_邓莉.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16208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87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越峰__在余震中与“死神”赛跑_邓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陈越峰__在余震中与“死神”赛跑_邓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0聚焦在余震中与“死神”赛跑本刊记者/邓莉31凭借丰富的急救技能“入选”北京时间 2 月 6 日,土耳其连发两次 7.8 级地震,10 个省遭受重创,数千座建筑物倒塌,遇难人数不断攀升。灾情也牵动着中国民众的心,8 日,来自全国各地的首批 100 余名蓝天救援队队员在武汉集结,驰援土耳其地震灾区。未能入选首批救援队,让陈越峰和她的武汉蓝天救援队队友们有些遗憾。但刚送走首批抢险队员后的第二天,武汉蓝天救援队突然接到筛选第二梯队队员前往土耳其的通知,要从湖北选拔 15 人。“我立刻就报名了,当时武汉蓝天救援队共有 30 余人报名。”陈越峰说,跨国救援要综合考虑队员的整体素质,此次武汉入选的 5

2、名队员都参与过国内或省内大型救援行动,经验丰富。除了基本的急救技能外,他们也各有所长,有的擅长建筑物坍塌搜救,有的擅长绳索救援,有的擅长水域激流救援,均具备教官资质。陈越峰是院前急救高级讲师,因为具有丰富的急救经验,成为赴土耳其开展应急救援的武汉蓝天救援队唯一一名女队员。深入余震不断的土耳其展开救援行动,未知风险重重,陈越峰的家人虽然担忧,但仍然支持她的选择。同为武汉蓝天救援队队员的丈夫因为尚未退休,没有赴土耳其,他把牵挂全部放进为妻子准备的行囊中。“我出发前,他专门请了半天假为我收拾行李。轻薄羽绒服、帐篷、暖宝宝、压缩饼干塞满了背包。”陈越峰说。2 月 10 日,武汉蓝天救援队 5 名队员从

3、武汉出发前往广州与全国蓝天队友汇合,连夜转机前往离震中最近的卡赫拉曼马拉什省。北京时间 2 月11 日,陈越峰和队友们抵达目的地。在余震中与死神“赛跑”抵达土耳其后,陈越峰和队友们来不及倒时差,马不停蹄地赶赴救灾现场,争分夺秒展开救援。武汉蓝天救援队携带的设备以医疗和搜救为主,其中有一套雷达生命探测仪,具备音视频搜索、摄像、对话、红外线探测等功能,视频探头能深入狭隘的废墟里,队员在外面通过显示终端就可以看到废墟里的情况,也可以对话。而且它防水,可以探测水下或者其他暂时不能进入的空间。此外,队员们还带去了音视频生命探测仪、热成像红外无人机、AED 心脏除颤仪,以及一些重型破拆设备。“这些设备在土

4、耳其救援中都派上了大用场。”陈越峰介绍说,2 月 12 日至 14 日,经过 3 天连续搜救,武汉蓝天救援队的队友们使用雷达生命探测仪搜寻到有生命迹象的女性 1 名,并挖掘出 8 具遇难者遗体。陈越峰在现场承担医疗和信息收集工作。谈起这场历时近一周的跨国救援,她有太多难忘的回忆。“当地天气很冷,晚上气温零下五六度。因为余震不断,我们没住进未倒塌的楼房,而是选择在泥巴地上搭建帐篷,十七八个人就挤在简陋的帐篷里和衣而眠,平均每天每个人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陈越峰说,“好几天早上都是被震醒的。”救援现场更是危险重重,很多十几层高的楼房粉碎性坍塌。陈越峰最担心队友在进行破拆作业时遇上余震,那样就有被埋

5、的风险。队友们无畏个人生死展开救援,这令陈越峰深受感动。当地人民在遭受巨大灾难时,对救援人员的信任和尊重也让她泪目。“一次,我在废墟上守着大型装备,一位当地的老爷子走过来,右手按在左胸口行了个礼,随后一边说China一边向我竖起大拇指。”陈越峰回忆道,随着当地气温渐渐升高,大街上弥漫着味道,老爷子认真地向她身上喷洒香料,那一刻她热泪盈眶。当地灾民在自家物资紧缺的情况下,还给中国救援队员们送来红茶、食物等,表达他们的谢意。“生命不分地域、国籍,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人生中的第一次跨国救援,我和队友们也深深感受到,国家的强大给了我们每个人巨大的力量!”陈越峰说。2 月 15 日晚,随着当地救援行动进

6、入最后的消杀和清理阶段,北京蓝天救援总队下达了全员撤离的命令。在撤离前,陈越峰和武汉蓝天救援队队友们一起,协助搭建灾民安置场所,将救援携带的睡袋、防潮垫、工兵锹等应急物资转赠给当地应急部门及灾民。这场跨越万里的生死救援,也让 2018 年加入武汉蓝天救援队的陈越峰更加坚定了做公益的信念。“对的事情,用心去做,坚持做就行了。能够帮助他人,自己就很快乐!”个子娇小的陈越峰身体里却蕴含着大能量,队友们都亲昵地叫她“峰哥”。土耳其地震救援、河南特大洪涝抢险、恩施市堰塞湖抢险、黄梅县袁山村泥石流救援加入武汉蓝天救援队后,几乎每一场重大抢险“战役”中,都有她逆行一线的身影。今年 52 岁的她,个人志愿服务

7、时长超 6000 小时,是除队长张泉外服务时间最长的队员。陈越峰 临行前,当地受助灾民紧紧拥抱陈越峰,向中国救援队员表达感谢。(受访者供图)30聚焦在余震中与“死神”赛跑本刊记者/邓莉31凭借丰富的急救技能“入选”北京时间 2 月 6 日,土耳其连发两次 7.8 级地震,10 个省遭受重创,数千座建筑物倒塌,遇难人数不断攀升。灾情也牵动着中国民众的心,8 日,来自全国各地的首批 100 余名蓝天救援队队员在武汉集结,驰援土耳其地震灾区。未能入选首批救援队,让陈越峰和她的武汉蓝天救援队队友们有些遗憾。但刚送走首批抢险队员后的第二天,武汉蓝天救援队突然接到筛选第二梯队队员前往土耳其的通知,要从湖北

8、选拔 15 人。“我立刻就报名了,当时武汉蓝天救援队共有 30 余人报名。”陈越峰说,跨国救援要综合考虑队员的整体素质,此次武汉入选的 5 名队员都参与过国内或省内大型救援行动,经验丰富。除了基本的急救技能外,他们也各有所长,有的擅长建筑物坍塌搜救,有的擅长绳索救援,有的擅长水域激流救援,均具备教官资质。陈越峰是院前急救高级讲师,因为具有丰富的急救经验,成为赴土耳其开展应急救援的武汉蓝天救援队唯一一名女队员。深入余震不断的土耳其展开救援行动,未知风险重重,陈越峰的家人虽然担忧,但仍然支持她的选择。同为武汉蓝天救援队队员的丈夫因为尚未退休,没有赴土耳其,他把牵挂全部放进为妻子准备的行囊中。“我出

9、发前,他专门请了半天假为我收拾行李。轻薄羽绒服、帐篷、暖宝宝、压缩饼干塞满了背包。”陈越峰说。2 月 10 日,武汉蓝天救援队 5 名队员从武汉出发前往广州与全国蓝天队友汇合,连夜转机前往离震中最近的卡赫拉曼马拉什省。北京时间 2 月11 日,陈越峰和队友们抵达目的地。在余震中与死神“赛跑”抵达土耳其后,陈越峰和队友们来不及倒时差,马不停蹄地赶赴救灾现场,争分夺秒展开救援。武汉蓝天救援队携带的设备以医疗和搜救为主,其中有一套雷达生命探测仪,具备音视频搜索、摄像、对话、红外线探测等功能,视频探头能深入狭隘的废墟里,队员在外面通过显示终端就可以看到废墟里的情况,也可以对话。而且它防水,可以探测水下

10、或者其他暂时不能进入的空间。此外,队员们还带去了音视频生命探测仪、热成像红外无人机、AED 心脏除颤仪,以及一些重型破拆设备。“这些设备在土耳其救援中都派上了大用场。”陈越峰介绍说,2 月 12 日至 14 日,经过 3 天连续搜救,武汉蓝天救援队的队友们使用雷达生命探测仪搜寻到有生命迹象的女性 1 名,并挖掘出 8 具遇难者遗体。陈越峰在现场承担医疗和信息收集工作。谈起这场历时近一周的跨国救援,她有太多难忘的回忆。“当地天气很冷,晚上气温零下五六度。因为余震不断,我们没住进未倒塌的楼房,而是选择在泥巴地上搭建帐篷,十七八个人就挤在简陋的帐篷里和衣而眠,平均每天每个人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陈越

11、峰说,“好几天早上都是被震醒的。”救援现场更是危险重重,很多十几层高的楼房粉碎性坍塌。陈越峰最担心队友在进行破拆作业时遇上余震,那样就有被埋的风险。队友们无畏个人生死展开救援,这令陈越峰深受感动。当地人民在遭受巨大灾难时,对救援人员的信任和尊重也让她泪目。“一次,我在废墟上守着大型装备,一位当地的老爷子走过来,右手按在左胸口行了个礼,随后一边说China一边向我竖起大拇指。”陈越峰回忆道,随着当地气温渐渐升高,大街上弥漫着味道,老爷子认真地向她身上喷洒香料,那一刻她热泪盈眶。当地灾民在自家物资紧缺的情况下,还给中国救援队员们送来红茶、食物等,表达他们的谢意。“生命不分地域、国籍,每个生命都值得

12、尊重。人生中的第一次跨国救援,我和队友们也深深感受到,国家的强大给了我们每个人巨大的力量!”陈越峰说。2 月 15 日晚,随着当地救援行动进入最后的消杀和清理阶段,北京蓝天救援总队下达了全员撤离的命令。在撤离前,陈越峰和武汉蓝天救援队队友们一起,协助搭建灾民安置场所,将救援携带的睡袋、防潮垫、工兵锹等应急物资转赠给当地应急部门及灾民。这场跨越万里的生死救援,也让 2018 年加入武汉蓝天救援队的陈越峰更加坚定了做公益的信念。“对的事情,用心去做,坚持做就行了。能够帮助他人,自己就很快乐!”个子娇小的陈越峰身体里却蕴含着大能量,队友们都亲昵地叫她“峰哥”。土耳其地震救援、河南特大洪涝抢险、恩施市堰塞湖抢险、黄梅县袁山村泥石流救援加入武汉蓝天救援队后,几乎每一场重大抢险“战役”中,都有她逆行一线的身影。今年 52 岁的她,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超 6000 小时,是除队长张泉外服务时间最长的队员。陈越峰 临行前,当地受助灾民紧紧拥抱陈越峰,向中国救援队员表达感谢。(受访者供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