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1_专题检测-19-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docx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170450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_专题检测-19-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_专题检测-19-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_专题检测-19-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1_专题检测-19-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1_专题检测-19-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1_专题检测-19-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十九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单元集训限时:70分钟/满分:11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追本溯源,埃及象形文字是创造腓尼基字母的必要前提。应该说,字母表原理的提出,是古埃及人的一大贡献,是他们最早看出用单独符号表示人类语言单音的价值,发明了24个单辅音符号。这能体现()A.埃及文字是世界最早的文字B.古代世界各地区文明有交流C.世界文明起源具有多元特征D.象形文字比字母文字更先进答案B据材料“埃及象形文字是创造腓尼基字母的必要前提”可知,腓尼基字母的创制受到了埃及象形文字的影响,反映出古代文明间存在交流,B项正确。已知世界最早的文字是古西亚文明创造的楔

2、形文字,排除A项;材料强调埃及象形文字与腓尼基字母之间的内在关联,而非不同地区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排除C项;象形文字和字母文字各有优劣,不能简单地比较,排除D项。2.有学者指出:“食物是古印欧人的第一生存目标,食物的匮乏和来源的不固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因此,“只要发现有更为理想的地方,他们就用大牛车载起所有行李,朝那里迁移”。材料旨在强调印欧人迁徙的()A.武力优势B.技术条件C.经济因素D.路线方向答案C材料“食物是古印欧人的第一生存目标,食物的匮乏和来源的不固定使得他们几乎无法在一个地方长久定居”说明印欧人迁徙是为了获取食物,属于经济因素,C正确。3.斯芬克斯源于古埃及神

3、话。如表为不同地区文化中对斯芬克斯形象的描述,它反映出()地区斯芬克斯形象古埃及长有翅膀的怪物,通常为雄性,是“仁慈”“高贵”的象征亚述、波斯长有翅膀的公牛,长着人面、络腮胡子,戴有皇冠希腊雌性的邪恶之物,代表着神的惩罚A.古代世界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B.地理环境决定文化特点C.中东文明与埃及文明一脉相承D.文化现象在交流中嬗变答案D根据表格可知,斯芬克斯源于古埃及神话,传播之后多个地区文化中都有斯芬克斯这一传说,但是其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形象和含义,从中可以看出文化现象在交流中会经历嬗变,故选D项。古代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但各地文化各异,并非多元一体,排除A项;材料中斯芬克斯的形象和地理环境

4、无关,排除B项;材料的重点不在于文明的一脉相承,而是文化现象在交流中的演变,排除C项。4.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据研究,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双耳所饰的云纹、青铜神树的夔龙纹等,都是当时中原青铜器常见的纹饰类型。据此可知,该时期()A.手工业生产趋于标准化B.中外之间交流频繁C.已出现跨区域文化交流D.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答案C根据“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头像双耳所饰的云纹、青铜神树的夔龙纹等,都是当时中原青铜器常见的纹饰类型”可得出四川地区的文明与中原地区的文明在青铜器的艺术造型方面有一定的交流,反映出当时已出现跨区域文化交流 ,C项正确。手工业生产标准化的说法错

5、误,当时并不存在严格的生产流程和规范,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对外交流,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代中期,排除D项。5.战国时期的国家形态,已逐渐演变为“跨区域”的地域性国家;列国疆域内的居民,也不再处于宗法等级制下的“小国寡民”状态,而表现出“多地域、多族群”的特点,人口构成远较前代复杂得多。这一状况说明()A.宗法分封制的影响已经消除B.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态正孕育C.经济交流导致政治制度变化D.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逐步形成答案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经过一系列兼并战争,形成了具有地区性统一特点的战国七雄,而兼并战争的进行使各诸侯国的疆域扩大,使各诸侯国疆域内的居民在构成上有了“多地域

6、、多族群”的特点,反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趋势,B项正确。“已经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政治制度变化是各诸侯国兼并战争的需要,不是经济交流的结果,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排除D项。6.公元前6世纪,埃及法老将瑙克拉提斯城赐予希腊人。在这里,不少希腊人开始使用埃及人传统的陪葬品陪葬俑。同时,希腊商人还将铁器带到这里,而铁器则改变了埃及人传统的生产工具及武器。这主要反映了古代()A.地域文化的交流B.埃及手工业的落后C.宗教信仰的融合D.希腊化时代的到来答案A据材料信息可知,希腊人用埃及人的传统陪葬品,而希腊商人带来的铁器改变了埃及人传统的生产工具及武器,

7、这说明不同地域间存在文化交流,故选A项;材料反映了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无法说明埃及手工业落后,排除B项;使用相同的陪葬俑不代表希腊人与埃及人的宗教信仰融合,排除C项;公元前4世纪开始进入希腊化时代,排除D项。7.有学者指出:“如果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人,于1000年、1500年或1800年在欧洲复活,他将会为居住在这一古老帝国许多地区的诸日耳曼民族,为崭新奇特的生活方式而大吃一惊。”这说明()A.日耳曼民族复兴了古罗马时期的文化B.民族大迁徙对古典文化造成严重破坏C.西欧封建社会的建立得益于罗马文明D.罗马人惊叹于西欧中世纪繁荣的文明答案B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人会为1000年、1500年、1800

8、年“崭新奇特的生活方式而大吃一惊”,从侧面反映了日耳曼文化与罗马文化存在巨大差异性。根据材料“居住在这一古老帝国许多地区的诸日耳曼民族”可知,该地原是罗马人生活的地方,表明民族大迁徙对古典文化造成严重破坏,故选B,排除A。西欧封建社会是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而不是“得益于罗马文明”,排除C;1800年不属于西欧中世纪时期,排除D。8.图1、图2、图3是甘肃河西走廊魏晋时期墓葬出土的画像砖(部分)。这三幅图反映出当时的河西走廊()A.成为中国丝绸的主要产地B.手工业以丝织业为主导C.为陆上丝绸之路增添动力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答案C材料体现的是魏晋时期河西走廊丝织业的状况,而河西走廊是当

9、时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知,河西走廊丝织业的发展可为陆上丝绸之路增添动力,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当时中国丝绸产地的对比信息,不能说明河西走廊成为丝绸的主要产地,A项排除;材料体现了当时河西走廊丝织业得到发展,但无法说明其成为主导产业,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农产品的交易情况,不能说明河西走廊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如何,D项排除。9.2世纪时,罗马城被描绘为:“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由此可知()A.武力扩张推动贸易发展B.罗马文明优于其他文明C.贸易发展利于文明交流D.不同文明区已连成整体答案C材料“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

10、东西,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说明当时的罗马是贸易中心,促进了文明之间的交流,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武力扩张,A错误;各古代文明相对独立 且平等发展,不存在“优于”一说,B错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排除D。10.下图是宁夏固原北周贵族李贤墓葬中出土的鎏金银壶。银壶造型别致,具有典型的罗马风格,属中亚地区波斯萨珊王朝(226650年)手工艺品,其主题图案描绘了古希腊神话特洛伊战争的故事。该文物的发现证明() A.北周时期北方民族交融盛况B.域外手工生产技术传入中原C.中国与欧洲开始了直接联系D.丝路贸易促进文化交流互通答案D材料所述出土于中国宁夏的鎏金银壶产

11、自波斯,具有典型的罗马风格,描绘了古希腊神话故事。结合所学可知,其有可能是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可以证明丝路贸易促进文化交流互通,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外文化交流,排除A;材料论及的只是手工艺品的风格及主题图案,没有涉及生产技术,排除B;仅凭一件出土文物无法证明这是中国与欧洲直接联系的开端,排除C。11.唐代人口迁移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只能在特定范围内有条件地迁移。而宋代则逐步放开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尤其是乡村客户(无地农户)有了迁徙自由。这一变化()A.反映了中央集权逐渐弱化B.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地位C.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需要D.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答案C根据“只能在特定范围内有条件地迁移”“宋

12、代则逐步放开对人口迁移的限制,尤其是乡村客户(无地农户)有了迁徙自由”可知,宋代对人口迁移的限制相比唐代有所放松,这有利于增加自由劳动力,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C项正确。宋代惩藩镇之弊,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中央集权得到强化,排除A项;宋代虽然使无地农户有了迁徙自由,但并没有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排除B项;对人口迁移限制的放松并不足以缓和封建社会中众多的社会矛盾,如土地兼并造成的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D项排除。12.10世纪时阿拉伯人伊本麦哈黑尔写的游记中说中国都城名为“新达比尔”,亨利玉尔认为此名似阿拉伯人讹传之印度城名,实际应指成都,马可波罗游记作“新的府”。而最初经印度转运

13、到阿拉伯人手中的丝绸正是成都生产的。这可以用来佐证()A.当时西南丝路的存在B.中阿之间缺乏直接联系C.中印丝绸贸易规模大D.中国与南亚贸易的频繁答案A成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依据材料“最初经印度转运到阿拉伯人手中的丝绸正是成都生产的”可知,成都生产的丝绸先是运到印度,又从印度转运至阿拉伯人手中,说明当时在西南地区存在丝绸贸易的商路,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同时存在着海上丝绸之路,有从中国东南沿海去中东地区的航线,且材料信息不能证明中阿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根据材料不能得出丝绸贸易的规模,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国与南亚贸易的频率,排除D项。13.下表反映了欧洲、美洲、非洲的人口占世界人

14、口百分比的变化(单位:%)情况,据此推知()年份欧洲美洲非洲1650年18.32.418.31750年19.21.613.1A.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B.黑奴贸易的发展和泛滥C.高产作物的引进和种植D.西方国家殖民扩张加快答案D从1650年到1750年,美洲人口和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下降,而欧洲人口占比有所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正处于西方国家殖民扩张时期,高产作物的传播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得欧洲人口数量增加,美洲和非洲人口因为欧洲殖民扩张数量下降,D正确;欧美国家政府鼓励移民并不会导致非洲人口大量减少,排除A;B不能解释欧洲人口占比上升,排除;C不能解释非洲和美洲人口占比下

15、降,排除。14.成立于1753年的英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著名博物馆,收藏了世界各地800多万件文物和图书珍品。藏品主要是在1819世纪得来的,其中包括大量来自希腊、埃及、印度、中国等国的珍贵文物。据此推断,英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主要来自()A.收集积累B.殖民掠夺C.国际交流D.民间捐赠答案B根据材料可知,英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是在“1819世纪得来的”,并且大量藏品来自希腊、埃及、印度、中国等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18世纪下半叶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并在工业革命中占据先发优势,加速了海外殖民扩张的步伐,在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珍品,故选B项。根据藏品来自世界各地及1819世纪的时代背景可

16、知,英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来自殖民掠夺,而非“收集积累”,排除A项;“交流”是双向的,但是材料中仅述及英国国家博物馆的藏品来自世界许多地区这一方面,可知“国际交流”并不是其主要来源,排除C项;仅“民间捐赠”的方式,难以形成涉及国家众多、数量如此庞大的收藏规模,排除D项。15.下表根据1847年首批赴古巴华工的口供整理而来,这反映了当时()古巴华工出洋方式统计表出洋方式人数比率(%)被拐骗出洋者39084.97自己欲出洋者6714.60未说明者20.43合计459100A.存在奴隶贸易现象B.清朝政府积极组织华工出国C.出洋或因生活所迫D.华工为大洋洲开发作出贡献答案C由表中看出,古巴华工被拐

17、骗出洋者占比超过84%,可见存在大量在家乡走投无路,从而远渡重洋前往古巴的中国劳工,这些劳工出洋或因生活所迫,C正确。赴古巴的华工并非奴隶,排除A;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清政府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排除B;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华工为大洋洲开发所作出的贡献,排除D。16.二战后,大量劳动力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流入西欧、北美洲、大洋洲等;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和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20世纪90年代东欧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上述材料表明()A.经济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B.劳动力的全球流动预示着经济的平衡发展C.二战后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到顶峰D

18、.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改变着劳动力结构答案A不同地区的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形成了全球性的劳动力市场,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A正确。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B;“发展到顶峰”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劳动力结构,排除D。二、非选择题(共28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隋唐以前中国人向外国移民也是有的,但是规模很小,是偶然的,没有在海外形成华人社群。宋元时期中国的海外移民逐渐增多,汇成巨流,首先在东南亚初步形成有规模的海外华人社群。在当时的柬埔寨,“番杀害唐人,即以番法偿死,如唐人杀番致死,即罚重金,如无金,即卖身取金赎”。明中期以后,早期的海外华人社会逐渐形成

19、。清中期以前的千百年间,中国移民几乎仅限于东南亚各国和日本、朝鲜,俄国、中亚、印度和东非也有极少的华人,此外的广大世界并没有华人的踪影。摘编自劳焕强小议近代中国移民政策与西方殖民政策的差异及其原因材料二18世纪中后期是中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历史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初,山东、河北人流向东北,河北、山西、山东人流向内蒙古南部,陕西人流向大西北,湖广人流向四川。流动人口的职业,据资料显示,居第一位的是佣工,第二位是自家耕作的农民,第三位是小商贩,第四位是手艺人,此外还有挑夫、教书先生、奴婢、流丐、僧侣,以及配遣犯,多系下层社会人士。摘编自冯尔康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中国的流动人口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

20、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至明中期中国海外移民大增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口迁徙与社会发展”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8分)答案(1)原因:宋元时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有长足的进步;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海外贸易的发展);华人在南洋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强于当地土著的法律保护(南洋各国对华人的尊重);郑和下西洋。(2)示例:人口迁徙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生存压力。从魏晋时期至南宋时期的数次北民南迁,多是由于北方战乱。清中期以来日益严重的人地矛盾,也使得当时出现走西口和闯关东的现象,出现大量的人口迁徙。人口迁徙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家政策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初

21、期的三线建设、上山下乡运动,以及改革开放,都导致了人口迁徙。人口的流动和迁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社会发展和人口流动是循环促进的关系。解析(1)根据宋元时期对外贸易的相关知识可知,宋元时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有长足的进步,海上丝绸之路繁荣(海外贸易的发展);根据材料一“番杀害唐人,即以番法偿死,如唐人杀番致死,即罚重金,如无金,即卖身取金赎”并结合所学可知,华人在南洋享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和强于当地土著的法律保护(南洋各国对华人的尊重);根据明朝相关史实可知,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人对海外的认识,有利于推动海外移民的发展。(2)根据材料二“流动人口的职业,据资料显示,居第一位的是佣工,第二位是自家耕作

22、的农民,第三位是小商贩,第四位是手艺人,此外还有挑夫、教书先生、奴婢、流丐、僧侣,以及配遣犯,多系下层社会人士”可知,人口迁徙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生存压力。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移民相关知识可知,从魏晋时期至南宋期间的数次北民南迁,多是由于北方战乱。清中期以来日益严重的人地矛盾,也使得当时出现走西口和闯关东的现象,出现大量的人口迁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口迁徙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家政策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线建设、上山下乡运动,以及改革开放,都导致了人口迁徙。最后总结可得出,人口的流动和迁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社会发展和人口流动是循环促进的关系。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东

23、汉以来,分布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陆续向内地迁徙,内迁的少数民族很多,迁徙持续不断,此起彼伏。北方汉族人口向江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大规模流亡迁徙。魏晋时期,汉族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各少数民族的控制,并补充内地居民的不足,经常招引或强制他们入居内地与汉人杂居的少数民族与汉人一样要纳租调、服劳役,即“服事供职,同于编户”。十六国时期,北方政权多为少数民族所建立,兴亡不定,冲突激烈,他们大多推行汉族传统政治制度。摘编自王子今、方光华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材料二日耳曼人的家乡在欧洲北部,他们不断向西迁徙,公元2世纪开始居住在罗马帝国的东部和北部边境。376年,日耳曼人当中的东哥特人在匈奴人西进的压力下,向

24、东罗马帝国皇帝请求许可他们成为帝国的臣民,并许诺提供赋税和军队。戏剧性的是,他们在两年后打败了不可战胜的罗马军团。几年后,日耳曼人中最著名的西哥特人也开始了大迁徙。6世纪,西哥特人在西班牙建立的王国日渐兴盛。东哥特人所建立的王国则包括多瑙河沿岸的多个行省和意大利。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也由日耳曼人各支所建立。法兰克国王克洛维在496年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589年,西哥特国王卡列德宣布基督教为国教。摘编自英诺曼戴维斯欧洲史(上卷)等(1)据材料一,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迁徙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所产生的原因。(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日耳曼人迁徙对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所带来

25、的影响。(4分)(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6世纪中西方历史发展的共同特征。(3分)答案(1)表现:少数民族与汉族双向迁徙(作答“北方少数民族由边疆向中原内迁,汉族由中原向四方迁徙”亦可赋分);形成杂居局面;民族迁徙的浪潮持续不断。原因:统治者的民族政策;躲避战乱的需要;北方政权更迭频繁;自然灾害的影响。(2)影响: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世纪西欧政治的分裂;基督教与政权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基督教地位的提升;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促进区域文化交融与认同。(3)共同特征:都出现游牧民族向农耕地区大规模迁徙的现象;迁徙民族建立众多政权,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都接受被征服者的先进文明。解析(1)第一小问

26、,根据材料一“分布在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陆续向内地迁徙北方汉族人口向江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大规模流亡迁徙”可得出少数民族与汉族双向迁徙,形成杂居局面;根据“迁徙持续不断,此起彼伏”可得出民族迁徙的浪潮持续不断。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汉族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各少数民族的控制,并补充内地居民的不足”“十六国时期,北方兴亡不定,冲突激烈,他们大多推行汉族传统政治制度”并结合自然灾害等概括。(2)根据材料二“日耳曼人中最著名的西哥特人也开始了大迁徙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也由日耳曼人各支所建立”可得出日耳曼人的迁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世纪西欧政治的分裂;根据“法兰克国王克洛维在496年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589年,西哥特国王卡列德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可知,基督教与政权相结合,进一步促进基督教地位的提升;结合所学可知,日耳曼人的迁徙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区域文化交融与认同。(3)结合游牧民族向农耕地区的迁徙、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等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考试真题 > 历史2024版.新高考版 .5·3A版 > 19_第十九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 6_专题检测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