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历史,新高考版专用,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时空定位,阶段特征本单元涵盖先秦和秦汉两个时期(原始社会至220年)。中国原始文化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在夏、商、西周的基础上,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秦汉时期形成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基础篇,考点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社会)1.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约1万年前,打制石器)1)典型代表: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的北京人。2)生产、生活:群居,从事渔猎和采集,已学会用火。,温馨提示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属于原始人群时
2、期。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2.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前开始,磨制石器),温馨提示新石器时代晚期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明显,出现权贵阶层,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二、早期国家(奴隶社会)(一)从部落到国家1.部落联盟1)三皇时代: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2)五帝时代:黄帝和炎帝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尧、舜实行“禅让”。3)“万邦”时代: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邦国林立;某些邦国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2.夏朝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2)国家治理王位世袭制代替禅
3、让制(禹死启继)。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聚族而居,对地方控制有限。3)灭亡:夏桀暴政,商汤灭夏。4)文化遗存: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二)商和西周1.商朝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后盘庚迁都于殷,也称殷朝。,2)统治特点国家机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国家管理: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3)文化: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学习聚焦商朝建立的是一种松散的国家管理结构,商王只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自主权很大;商朝维系统治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暴力和垄断神权。2.西周1)建立:公元
4、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宗法制,3)灭亡: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导致“共和行政”的局面。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3.商和西周的经济,考点二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列国纷争1)“春秋五霸”: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2)“三家分晋”: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晋国。3)“田氏代齐”: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姜姓国君。4)“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2.华夏认同1)表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周边一些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2)影响:华夏族更
5、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经济发展,2.变法运动商鞅变法,学习聚焦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与中央集权的形成战国时期,随着各国变法运动的完成,在各诸侯国内部,已经初步形成一套中央集权制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县制的产生和发展;二是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三、诸子百家学说1.孔子和老子,温馨提示老子主张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指统治者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2.百家争鸣1)背景,2)学派及代表人物,3.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考点三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秦的统一1.背景
6、1)客观: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2)主观:秦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商鞅变法奠定了统一基础。2.过程1)统一六国: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2)开疆拓土: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西南夷的控制;北击匈奴,修筑长城。3.巩固统治措施1)政治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郡县制:在地方推广郡县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
7、考核。,易错提醒郡县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秦朝。郡县制的确立是对分封制的否定,而不是继承与发展。2)其他: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4.意义: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二、秦的速亡1.原因1)根本原因:秦朝的暴政。表现为赋役征发繁重、刑法严苛、焚书坑儒。2)其他原因:陈胜、吴广农民大起义;项羽、刘邦等反秦力量的壮大。2.灭亡:公元前207年,刘邦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考点四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一、西汉的
8、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2.“文景之治”1)指导思想:黄老无为思想。,历史概念黄老无为思想黄老无为思想实为道家与法家思想的结合,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而成。黄老之学主张君主应“无为而治”,即顺其自然,尽量减少主要行动和干预,而达到治世,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2)措施: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知识拓展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主要内容“兵皆罢归家”,从军者归农;号召在战乱中流亡山泽、因饥荒沦为奴婢的人回归本土,一律免为庶人;弱末强本,减免田租,十五税一;减免徭役及兵役,废除肉刑,减轻刑罚;等。3
9、)结果: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3.“汉承秦制”与王国问题: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景帝时爆发七国之乱,王国严重威胁中央集权。,二、西汉的强盛1.加强中央集权,2.稳固边疆、开拓疆域1)北击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战争,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2)派张骞出使西域目的:配合对匈奴的战争。结果: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3)设置机构: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4)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
10、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更加有效。,三、东汉的兴衰1.王莽新朝: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之后王莽推行一系列改革,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引发农民起义。2.东汉建立: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3.“光武中兴”1)内容,2)结果: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重新发展起来。4.衰亡1)中央: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清议”与“党锢之祸”。2)地方:豪强地主势力强大;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深化拓展汉朝政治统治的特点1)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2)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母族势力受到重视,
11、如西汉吕后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外戚干政。3)儒士受到重用:汉武帝尊崇儒术,儒士受到重用,入朝做官。4)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四、两汉的文化1.史学:司马迁的史记(纪传体通史);班固的汉书(纪传体断代史)。2.科技: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基础;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九章算术;蔡伦改进造纸术;等。,易错辨析东汉蔡伦是“改进”而非“发明”造纸术,西汉时就已出现了纸。3.文学: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的汉赋;乐府诗;语言朴实、生动的五言诗。,综合篇,知能一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1.多元一体(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特点
12、)1)中华文明起源地不限于中原地区一个中心,而是有若干中心区域。2)中华文明不是单一地从一个氏族文化中心区向四周传播,而是各个氏族文化区相互交流,逐渐融合。2.兼容并蓄: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外来文明,为中华文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能量,也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互相借鉴、兼容并蓄的特点。3.绵延不断:中华文明在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成为其长期生长的土壤,从中孕育出的共同文化积淀、心理认同、礼制传统,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持续发展的基础。,知能二中华早期国家起源的特征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宗法制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13、和规定等级秩序,将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同构的局面;实行世卿世禄制度,国家官职由氏族贵族世代承袭。2.地方权力较大,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商王具有支配内服和外服的实际权力,但对方国和部族的控制有限。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分封制给予诸侯较大的统治权力。西周后期,随着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3.神权色彩浓厚:商代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国家大事通过占卜决定。西周时期,称周王为“天子”,遵循“敬天保民”的思想。,知能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1.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国变法;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崩溃,出现县制,中央集权雏形出现;国
14、家由分裂走向统一;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演变。2.经济上: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生产力飞跃;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小农经济逐渐形成。3.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派众多,出现“百家争鸣”局面。4.民族关系:华夏族与周边族群以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为纽带而日趋交融。5.军事方面:各国在争霸战争中相互兼并,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加快了全国统一的步伐。,知能四秦汉时期社会的发展1.经济:封建经济初步发展。1)铁犁牛耕进一步推广,封建土地私有制和租佃关系发展,汉代田庄经济兴起。2)手工业有了很大发展。3)重农抑商政策强化。2.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与巩固。,3.民族关系:统一多民族
15、国家的建立与巩固。1)秦朝:南征越族,北击匈奴,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促进民族交融。2)汉朝: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对西南和东南沿海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也更加有效。“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4.思想文化:加强思想控制,科技文化成就显著。1)思想:秦朝焚书坑儒,汉朝尊崇儒术。2)科技文化:数学等领域成就斐然;史学、文学各有成就。3)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中亚、印度文化随着“丝绸之路”流入中国,中华文化也得以外传。,应用篇,应用探究曾随之谜材料在今天湖北境内,中国的传世文献从来没有记载过周代一个叫曾国的诸侯国。1978年,曾侯乙墓的发现却证明历史上湖北的随州确实存在着一个姬姓曾
16、国。史籍中明确记载这一地区只有一个随国,但却从未见随国青铜器出土。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不一致,引发了学者们关于“曾国”和“随国”两个国名关系的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曾随为一国,有的学者认为曾国绝不可能是随国。,直到2019年,这场争论才得以平息。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出土铜器2000余件,其中礼器近600件。三组大墓的主人分别为曾公求及其夫人渔、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曾侯得,三组大墓均有编钟出土,同一墓葬均出土带有周文化和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以下为曾侯宝夫人、楚王女儿芈加墓出土的部分文物及其铭文: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 大意为:楚王嫁女儿芈加到随国的陪嫁 铜缶
17、,铭文:伯括受命,帅禹之绪,有此南洍。余文王之孙,穆之元子,之邦于曾以长辝夏大意为:伯括受命,遵循大禹的功业,被分封到南土,在曾地建邦。我是周文王的后裔,穆侯的长子,通过统治曾国光大“夏”的功业,编钟,(1)考古发现是如何解决“曾随之谜”的?(2)此次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周代的哪些史实?结合材料加以说明。,探究思路首先,破解题干隐含条件。第(1)问可破解为“曾国”和“随国”与“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不一致”,第(2)问考查材料印证了周代哪些史实(制度、文化)。然后,带着问题读材料。对比分析材料“史籍中明确记载这一地区只有一个随国,但却从未见随国青铜器出土”“三组大墓均有编钟出土,同一墓葬均出土带有周
18、文化和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等可解决第(1)问,依据设问要求“结合材料”并以材料中“姬姓曾国”等信息切入联系所学知识可解决第(2)问。,最后,把握设问关键词“如何解决”“印证”“说明”等,从理由及史料实证角度组织答案;语言要规范,必须用学科专业术语表达,例如第(2)问所涉及的分封制、宗法制等史实无法变通,必须用专业术语,且史实间要构成一定逻辑关系,由分析材料现象到对西周制度、文化逐一加以“说明”。,参考答案(1)在曾国的墓葬中发现了随国的信息,通过对文物铭文的解读,证明曾与随是同一个诸侯国的不同称呼。解决了文物考古和文献记载不一致的矛盾,弥补了文献史料中对曾国记载的空白。(2)西周实行
19、宗法制和分封制。由编钟铭文可知,曾国是西周时期分封到随州的诸侯国。西周礼乐文明得到继承和传播。由墓葬出土的礼器及带有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可知,曾国继承和传播了西周的礼乐制度文明,使不同地区的文化逐渐融合。春秋时期,华夏认同的观念逐渐形成。编钟及其铭文“禹”和“夏”的发掘与释读,表明曾国对“禹”和“夏”的认同。,应用点拨曾随之谜的破解是考古界和历史学界的重大成果。本主题以学习探究“曾随之谜”创设情境,通过呈现真实的出土实物与文献记载的矛盾之处,引导学生聚焦地底下的曾国,解读曾随之谜、编钟之奇。通过对本主题的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激发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主动寻找和分析史料,运用史料还原历史
20、,得出自己的对历史的正确看法。伴随着考古资料的不断发掘,未来会有更多的“曾随之谜”等待我们去破解和发现。,创新篇,史料研习一大禹治水真的存在吗材料人类学家发现,“大洪水”是世界多个民族的共同传说,中国亦是如此,大禹治水的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山海经海内经中有“洪水滔天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的记载。1923年,“古史辨”派创始人之一的顾颉刚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指出,在甲骨文中并没有出现“禹”这个字,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禹”的定义是“禹,虫也”。因此,“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遂公盨(x,于2002年出现,有专家认为是
21、西周中期遂国国君所铸的青铜礼器)内底铭文首句的“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是目前所知关于大禹治水的最早记录。如何看待“古史辨”派提出的“东周以上无信史”这一观点。,探究思路本题破题关键点在于把握审题关键点,读懂题。设问中包含两个关键信息“古史辨”派、“东周以上无信史”。首先,要理解“东周以上无信史”的含义,即东周以前没有可靠的历史记载。然后,将以顾颉刚为主要代表的“古史辨”派关于大禹治水的观点置于其所处时代背景(新文化运动)下分析。分析时,既要肯定“古史辨”派在当时背景下从考证史料角度敢于对大禹治水提出质疑所起到的思想解放作用,也应看到他们受时代局限、史料使用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史学认识存在局限。最
22、后,从如何理性分析、客观评判历史角度总结升华。,参考答案1921年,胡适提出“东周以上无信史”的论断,认为东周以前没有可靠的历史记载。随后,以顾颉刚等为代表的“古史辨”派,提出“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说”,提出一个论断,即“大禹是一条虫”,否定了大禹治水的传说。“古史辨”派产生于新文化运动背景下,从考证史料的角度出发,对古史提出质疑,在当时有利于思想解放。但随着遂公盨铭文考古材料的发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古史辨”派认识的局限。由此可见,我们在使用史料时,应运用科学方法,对历史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创新点拨对于历史传说,我们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关键是要在研究中鉴别出真实的历史成分,在可靠的
23、历史信息里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新文化运动时期,顾颉刚等人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提出大禹治水传说并不存在的观点。大禹治水传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早期社会的变迁、先民与洪水抗争的努力,它可以与山海经等文献史料互证;2002年出现的遂公盨是大禹治水传说的文物例证,但其不是在考古中发现的,真实性有待考究。由此可见,历史传说、文献史料与文物史料相互印证,能大大促进对历史真相的认识。,史料研习二 陈胜、吴广等“失期”真的会被处死吗材料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
24、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据考古出土的睡虎地秦简徭律记载:“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其得殹(也),及诣。水雨,除兴。”,近年新出土的岳麓秦简记载,“病及遇水雨不行者”到其“居所县”开具“诊牒”等凭证,即可免责。即使对战斗中集体临阵脱逃者,也会依其逃亡先后,及逃亡步数的多少来区别对待,普通士卒不会因临阵退却而都被处斩。对比三则材料,你有什么发现?,探究思路本题破题关键点在于理解三则材料中秦律对“失期”的不同处置方式的记载。首先,通过审读设问,明确主题是关于陈胜、吴广等“失期”的后果。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史记陈涉世家认
25、为陈胜、吴广等人失期会被处死,而睡虎地秦简徭律、岳麓秦简中则说遇雨失期可免责。最后,迁移所学的史料价值等知识,比较分析,得出历史认识。,参考答案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吴广等人在戍边途中遇雨,预计会“失期”,按律当斩,因而起义。睡虎地秦简徭律记载国家征发徭役,如果因降雨不能前往,可免除本次征发。岳麓秦简记载,“病及遇水雨不行者”开具凭证即可免责,即使战时士卒临阵退却都不会被轻易处斩。综上所述,陈胜、吴广等在途中遇雨失期,大概率不会被处死。,创新点拨历史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研究的内容都是过去的事物,这决定了在史学研究中,研究者不能直接面对研究对象,只能依据间接的材料即史料来从事历史研究。据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吴广等人在征发戍边途中遇雨,预计会超过期限,按照秦朝的法律应该斩首。但从云梦县出土的一手史料睡虎地秦简徭律来看,“失期”并不是死罪,且“水雨,除兴”。岳麓秦简亦对此提供了有力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