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历史,新高考版专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时空定位,本单元涵盖晚清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两个时期(1840年至1928年)。这一时期,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主要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段特征,基础篇,考点一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一、两次鸦片战争(一)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二)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1)背景: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道光皇帝命林则徐前往广州禁烟。英国政府以此宣布对华发动战争。2)爆发:1840年 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3)结果: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2、,4)影响: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历史概念 领事裁判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1)领事裁判权:指“凡是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一旦犯罪或成为民事、刑事诉讼的被告时”,中国司法部门无权处理,必须交由该国驻华领事或其他官员按照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2)片面最惠国待遇: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不低于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优惠、特权或豁免权等待遇。“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列强要求中国给予最惠国待遇,但它们却不将最惠国待遇给予中国,因此是“片面”的,单方面的。片面最惠国待遇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权益,加深了列强对中
3、国的侵略。,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英国等侵略者未达到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修约要求被拒。2)经过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美、俄两国以调停人面目出现。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1859年,因换约冲突,英、法进攻大沽炮台,再次发起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抢劫、焚毁圆明园;进入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3)条约内容,3.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影响: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犯,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概念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独立
4、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半封建”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但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不能认为中国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或认为政治上是半殖民地,经济上是半封建社会。,(三)开眼看世界1.概况,2.影响:初步提出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知识拓展 对“开眼看世界”的评价1)积极进步:既体现了对西方列强的抵御与抗争,也包含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肯定与效仿。启蒙:为早期近代化提供了思想准备。爱国:学习西方的目的是强国御侮。2)局限:没有脱离阶级和时代的限制;局限在器物(技术)层面;根
5、本目的是维护腐朽的封建统治;等。,二、列强侵略的加剧(一)边疆危机,1.西北边疆危机(19世纪6080年代)1)外国入侵: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政府,受英国支持的阿古柏趁机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2)解决:1875年,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发兵新疆;1878年,收复新疆南北两路;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正式建省。,2.中法战争(18831885年)1)背景:1883年,法国控制了清朝藩属国越南,把侵略矛头对准中国。2)经过1883年年底,中法战争打响。1884年8月,法军偷袭马尾军港,炮毁福州造船厂。同年,进攻台湾。1885年3月,清军在冯子材
6、的率领下取得镇南关大捷,法军败退。,3)结果:1885年6月,签订中法越南条款,承认法国占领越南。1885年,台湾建省。(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1.背景,2.经过3.结果:清军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易混辨析 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1)概念:商品输出即直接向他国输出商品,获取利润。资本输出则是在他国投资建厂等,利用当地廉价原料、劳动力及其他有利因素,开展生产或经营,赚取高额利润。2)分析:鸦片战争后,列强对中国主要是商品输出,也有少量资本输出。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制造,使资本输出合法化,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转而以资本输出为主。4.影响:马关条约进一步
7、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破产。5.台湾人民的抗争:台湾义勇军与以刘永福为首的留台清军一起,反抗日军占领,表明了台湾人民不屈服于日本的坚强意志。,(三)瓜分中国的狂潮1.拉开序幕:“三国干涉还辽”。2.主要表现1)为支付战争赔款,清政府向欧洲大借款。2)划分势力范围并强租租借地。3)争夺在华路矿利权。,(四)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1.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2.经过,3.“东南互保”: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历史概念“东南互保”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多省地
8、方督抚,与列强订立东南互保章程,使其辖区免受战乱波及,维护了列强在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的利益,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的反帝斗争,同时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权力大为削减。,4.结果:1901年 9月,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1)内容与危害,2)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考点二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一、国家出路的探索(一)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1.原因,2.经过,3.文件,4.失败原因1)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2)清政府和列强的联合绞杀
9、。5.影响1)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2)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中央权力下移,对此后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1.背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意图挽救国家的颓势。,2.主观目的:剿发逆,勤远略。3.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4.主要内容,5.评价: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但是未能达到保障国家安全、抵抗外敌侵略的目的。6.失败必然性:初衷不是改变封建统治,只是引进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军事和生产技术,是在封建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二、挽救民族
10、危亡的斗争(一)戊戌维新运动(18951898年)1.背景,2.概况3.结果:变法期间的改革措施,除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外,均被废止。,4.影响: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进新思想传播。5.失败原因:守旧势力强大;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和严密的组织;把希望寄托于未完全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二)义和团运动1.背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加剧;反洋教斗争兴起。2.发展: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学习聚焦 义和团的兴起,缘于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后引发的教民与当地民众的冲突。3.各方态度1)各国公使:要求清政府取缔义和团。2)清政府:采取“招
11、抚”的办法,企图控制利用义和团。4.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5.评价1)具有反帝爱国倾向,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列强认识到瓜分中国“实为下策”。2)存在盲目排外行为,没有先进阶级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考点三辛亥革命一、背景1.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深。2.清末新政1)概况:1901年初,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内容涉及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2)认识: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3.预备立宪1)时间:1906年9月。2)概况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立宪派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
12、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3)结果: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4.革命派的努力1)组织基础:兴中会(1894年)和中国同盟会(1905年)先后成立,促进了革命运动的发展。2)思想基础:革命党人积极宣传革命的理论和主张;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3)革命实践:孙中山组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以徐锡麟、秋瑾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党人前仆后继。1911年4月的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武昌起义1)时机:四川保路运动发展成武装起义。2)爆发:1911 年10 月 10日晚。3)结果:起义军控制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湖南
13、、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2.中华民国的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3.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1)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宣告清王朝结束。,2)1912年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1)目的:维护共和制(根本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直接目的)。2)内容:涉及国家主权、国民自由和权利;按照分权制衡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际上确立了责任内阁制;等。3)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三、历史意义,历史意义,局限性,考点四
1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1.独揽大权,2.复辟帝制1)1915年10月,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2)1915年12月,袁世凯当上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3.护国战争1)背景“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袁世凯称帝行径激起全国人民强烈反对。2)概况: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发动护国战争;次年3月,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1.军阀混战割据,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2.政治分崩离析,学习聚焦 北洋时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相继爆发。军阀混战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是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3.参加一
15、战1)原因: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2)宣战:1917年8月,中国对德、奥两国宣战,加入协约国方面。3)行动: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十几万名中国劳工前往欧洲前线(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1)原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的有力推动。2)表现: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发展迅速;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3)影响:中国产业工人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2.社会生活的新
16、气象: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革除清朝官场的称呼;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1.兴起原因: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反思中国状况依然黑暗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2.开始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3.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北京)。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5.主张: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提倡文学革命。,6.历史影响1)文化平民化:经过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2)报刊发展: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3)社会变革: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的提出
17、,也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4)思想解放: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知能一列强侵华的影响及认识1.影响1)改变了中国社会自然发展的轨迹,改变了中国“朝代循环”的发展模式。2)打破了中国封闭的状态,迫使中国卷入世界发展的大潮,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激发中国人民不断地进行抗争和探索,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综合篇,2.认识1)从起因看,列强侵华的进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从侵华目的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权益,不平等条
18、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等都是其具体体现。3)从影响看,列强侵华,一方面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知能二晚清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争与探索1.农民阶级1)太平天国运动是民族矛盾与社会矛盾激化背景下爆发的农民运动。它虽然没有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但对晚清社会及政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特殊的民族和社会矛盾背景下由下层民众自发组织的一场民间运动。它的政治诉求有反对外来侵略的正义性,但盲目排外并不可取。2.地主阶级1)洋务运动是一场旨在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它是中国现代化的最早尝试,深刻影响了传统农业社会的
19、经济结构。中国开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型。,2)清末新政的目的是维护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但其催生出新的生产力并推动了经济基础的演变,客观效果与主观意愿相反。3.资产阶级1)维新变法运动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甲午战争战败的刺激下开展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革命派发动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知能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1.历史意义1)政治现代化: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新纪元,推动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2)民族认同: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华民族认同感的增强和民族国家的形成。3)影响后世:辛亥革命以“妥协”的方式实现了相
20、对和平的政权过渡,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4)经济发展: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5)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6)世界影响:辛亥革命推动了20世纪初期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2.局限性1)辛亥革命没能解决中国的基本问题,未能实现中国的完全独立和自主发展。2)辛亥革命没有形成强大的群众基础,更没有建立强有力的革命组织。3)辛亥革命没能建立一个现代型国家,最终分裂出大大小小的传统型权力中心,形成严重的政治权威危机。4)阻碍中国现代化的制度性障碍还没有真正消除,而转变中的新障碍又正在形成。,知能四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1.动摇了封建传统思想
21、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或文化的批判使历史上受到打压的众多思想、观念、学说得到新的发展,重新活跃在中国近代的思想文化舞台上;对西方文化内部的各家各派,持兼容并包、多元共存的开放态度,人们思想得到空前解放。2.民主与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3.为五四运动做了思想准备。新文化运动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新观念的青年,他们利用白话文实现了中国从未有过的较大的社会动员。,4.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启发了中国先进的
22、知识分子,使李大钊等人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作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5.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化表达方式的转型与文化通俗化和大众化的革新。新文化运动倡导白话文,对促进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与传播、文化形式的创新与多样化有着重大意义。,应用篇,应用探究亦新亦旧的晚清重臣张之洞晚清重臣张之洞1909年10月4日去世,各方对其评价相去甚远,可谓“盖棺难定论”。材料一1909年10月6日,清内阁奉上谕对张之洞评价:“公忠体国,廉正无私(任疆吏)提倡新政,利国便民。庚子之变,顾全大局,保障东南,厥功甚伟(1907年)入参机要,管理学部事务,宗旨纯正,懋著勋劳服官四十余年,擘画精详,时艰匡济,经猷之远大,
23、久为中外所共见。”,材料二1909年10月12日,倾向立宪的神州日报刊文,“中国近数十年来,言维新变法者不一其人”,而张之洞是“位高望重而又唱之最早、持之最力者”。“综观公之生平,于一切新政,不得谓无直接间接之关系,而今日一切新政上之所由徒有形式而未得其精神者,要亦受公之影响。盖公之学识,一半新半旧之学识耳”。,材料三1909年10月7日,同盟会会员主办的民吁日报评论:“(张之洞)于宪法之理由,国家之元素,以及东西诸硕儒之政治学说,皆茫焉不知。然而其眼光最灵,心思最巧,又深知徒讲旧学,泥成法之不足以弋时望、保高位也,于是缘饰一二西法,以为进行政治之方针。至一有摧抑,不惜自贬其身价,以求为保利禄
24、之计。”(1)分别概述三则材料对张之洞的看法。结合所学,说明形成以上三种不同评价的原因。(2)结合史实对张之洞进行评价。,探究思路(1)本问的破题点在于充分运用材料信息,把握关键词句:材料一:清政府认为,张之洞“公忠体国,廉正无私”“提倡新政,利国便民”“保障东南,厥功甚伟”“管理学部事务,宗旨纯正,懋著勋劳”。材料二:倾向立宪的神州日报指出,张之洞“于一切新政,不得谓无直接间接之关系”,又指出新政“未得其精神”。材料三:同盟会会员主办的民吁日报认为张之洞对西方之政治学说并不了解,其倡导洋务主要是保高位、保利禄之计。据上述分析,分别概括看法即可。三种评价迥然不同,主要与评价者不同的立场有关。,
25、(2)评价张之洞,要联系所学知识从张之洞的事迹入手,运用唯物史观进行客观、辩证的评价,既要肯定其功绩,又要指出其不足,“不虚美,不隐恶”。,参考答案(1)看法:清政府肯定张之洞的功绩,认为他忠君爱国;在办洋务、守卫地方、改革科举和教育上作出贡献。神州日报认为张之洞在推动改革、兴办洋务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对西学掌握不精,学习西方的改革进行得不彻底。民吁日报认为张之洞不了解西方近代政治制度,张之洞倡导洋务和新政是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原因:立场不同,三种评价分别代表了清政府、立宪派和革命派的立场。清政府以是否维护封建统治为标准;立宪派主张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要求推翻君主专制。因此,三者对
26、张之洞作出不同评价。(2)洋务运动期间,张之洞在湖北创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客观上有助于推动中国的早期近代化。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以张之洞为代表的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清末新政期间,他上书废除科举,推动教育和选官制度改革。但是,张之洞代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其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不可能为中国找到出路。,应用点拨 在阶级社会中,任何历史人物都是一定阶级利益的代表,分析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时,既要注意历史人物的立场,也应注意评价者的立场。本题中,清政府、立宪派、革命派对张之洞的评价大相径庭,正是评价者的立场不同导致的。在评价历
27、史人物时,我们要将历史人物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下辩证评价,看其活动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题中,张之洞在洋务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和清末新政期间的一些活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但由于其阶级局限性,他的活动并不能从根本上挽救民族危亡。,创新篇,史料研习康有为“公车上书”了吗材料一1899年,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说:“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余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联轨察院前者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
28、以既已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从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摘编自康南海自编年谱等,材料二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在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等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1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的上书为7次,加入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初八日(5月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
29、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1)关于“公车上书”,材料一、二的分歧在哪里?材料二中茅海建是如何得出自己的观点的?(2)你如何看待材料一和材料二依据的史料的价值。,探究思路(1)第一小问,抓住设问关键词“分歧”,提取两则材料的关键信息“则察院以既已用宝无从挽回,却不收”“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进行比较说明。第二小问,提取材料二中茅海建通过查阅原始宫廷档案进行历史研究的做法进行说明。(2)阅读两则材料可知,材料一、二都对研究“公车上书”有重要价值,材料一主要依据康有为的个人回忆,材料二中茅海建的研究主要依据原始宫廷档案,两则材料史料价值存在差异。,参考答案(1)分歧:材
30、料一认为,都察院以光绪帝已经批准和约为由,拒绝接收康有为的上书,所以上书未达光绪帝之手。材料二认为,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论证:查阅了清朝档案记载,比对当时各类上书数据和都察院代奏上书情况,得出结论。(2)材料一依据的史料属于个人回忆,反映了记述者从自身立场出发对史事的记载,或会与真实历史有差异。它可作为研究回忆者自身意图的一手资料,价值很高。材料二依据的史料是档案,是原始性的一手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较高,与当事者的回忆相比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创新点拨 史事的本来情况往往因时间的推移或言事者的表述不一而显得扑朔迷离,给后人带来困惑。但这并不代表历史真实无法揭示。随着时代的变迁,研究者可通过发掘、分析史料等途径,更加接近历史真相。提高对史料价值的判断应用能力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基础。本主题中,两则材料所依据的史料都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但两者之间存在价值差异。材料一是记述者从自身立场出发对史事的记载,对研究记述者或记述者记述该史事的意图有较高史料价值,但由于回忆性史料包含记述者的主观意图,有时记述的内容可能会与真实的历史存在偏离;材料二运用了大量原始性的档案文献资料佐证,客观性和真实性比回忆性史料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