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历史,新高考版专用,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考点一两次鸦片战争与列强侵略的加剧,1.(2018天津文综,5,4分)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答案A,2.(2018浙江4月选考,8,2分)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
2、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A.领事裁判权B.开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国待遇D.居住及租地权答案A,3.(2023届福建开学联考,5)1858年,清政府派钦差大臣与英法谈判,希望通过减免关税来消弭天津条约的某些条款,如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等条款。这表明当时的清政府()A.利用国际规则维护权益B.固守天朝观念昧于世界大势C.逐渐实现了外交近代化D.主动适应贸易自由化的趋势答案B,4.(2022北京,6,3分)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
3、!”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A.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B.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C.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D.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答案A,5.(2020江苏单科,7,3分)申报曾报道,“奉天为我圣祖神宗当日发祥之地,今虽势不能敌,岂可轻以尺寸与人”,还有旅顺、威海皆军事要地,因而“中国万不可允倭人割地之请”。与此报道相关的战争应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6.(2011课标,31,4分)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
4、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答案B,考点二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1.(2023届云南百校10月联考,5)1841年前后一年多时间,广东支出军费449.6万元,约为其一年实征地丁银的3倍。鸦片战争后的赔款,广东负担1032.5万元,占赔款总额的69.95%。此外,随着上海等五口通商,原来经过岭南到达广州的商路也在逐渐衰落。材料中的现象()A.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的诱因B.表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加
5、速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D.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A,2.(2019海南单科,7,2分)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答案B,3.(2021天津,5,3分)1864年,李鸿章在一封信中谈到,西方船坚炮利,中国“若不及早自强,变易兵制,讲求军实,仍循数百年绿营相沿旧规,厝火积薪,可危之甚”。由此可见李鸿章()A.深恶朝政腐败B.力图维新救国C.主张强兵御外D.开始了解
6、西方答案C,4.(2021湖北,6,3分)晚清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其课程内容既有西方科学知识,也包括中国旧学。对此,船政大臣沈葆桢在奏折中说:“今日之事,以中国之心思通外国之技巧可也,以外国之习气变中国之性情不可也。”这体现的思想是()A.君主立宪B.中体西用C.民主共和D.实业救国答案B,5.(2022广东,6,3分)1889年张之洞与李鸿章的争论,二人争论的问题是()A.洋务运动要不要借鉴明治维新 B.兴办炼铁业可否举借外债C.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孰重孰轻 D.修筑铁路与炼铁孰先孰后答案D,6.(2021福建,6,3分)下图为甲午战争前晚清主要军工企业的资本来源构成图。这主要说明该时期()A
7、.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的削弱B.近代军工企业的半殖民地性 C.国家资本对近代工业兴起的重要性D.民族资本投资近代军工企业的热忱答案C,7.(2019海南单科,8,2分)1897年,清政府根据两年来很多官员的建议,发布上谕,决定逐步将江南制造总局从上海迁往湖南,同时在内地大力兴建与扩充军事工厂。这一决定旨在()A.降低生产成本B.调整轻重工业的比例C.加强国防安全D.缓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答案C,8.(2021福建,7,3分)1898年夏,吴汝纶为严复的译著天演论作序,称誉该书“与晚周诸子相上下”,但又担心难以引起“以时文、公牍、说部为学”的一般士子的关注。据此可推知当时()A.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较为
8、薄弱B.新旧知识分子阵营分明 C.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尚未彰显D.科举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答案A,9.(2021山东,5,3分)在近代中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长技以自强”,从“维新”代替“洋务”再到革命取代改良,这一系列变化主要是由于()A.“西学东渐”的深入 B.民族危机的加深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思想解放的推动答案B,考点三辛亥革命,1.(2022吉林调研,9)1906年,孙中山在军政府宣言中对“建立民国”作出具体说明:“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
9、中山在文中()A.明确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B.分析了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C.揭露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企图D.指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根源答案A,2.(2021广东,7,3分)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答案D,3.(2018江苏单科,8,3分)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
10、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C.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D.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答案B,4.(2022北京石景山一模,6)著名学者陈旭麓说,“清政府想以新军的扩编来稳固其正在动摇中的统治秩序,而新军却不愿为其效忠,且沿着相反的方向演变”。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典型事件是()A.东南互保B.预备立宪C.武昌起义D.护国战争答案C,5.(2022北京海淀一模,7)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特点是“低烈度、大业绩”,以下能作为证据的有()未发生全国性的大规模内战在较短时间内结束清朝统治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A.B.C.D.答案
11、B,6.(2022海南,6,3分)郭沫若在广东访某故居时写道:“早识汪胡怀贰志,何期陈蒋叛三宗。百年史册春秋笔,数罢洪杨应数公。”据此推断,“公”应指()A.林则徐B.康有为C.孙中山D.蔡元培答案C,7.(2022湖北,7,3分)下图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A.流露出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情感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C.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D.表达作者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答案B,8.(2021浙江6月选考,11,2分)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
12、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答案B,考点四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2021河北,8,3分)顾维钧回忆录记载:1912年的北京由“废帝宣统管辖之下的紫禁城”“东交民巷和民国首都三部分组成”;1913年,“(袁世凯)对国民党的活动采取了坚决镇压手段”,“临时国会被解散了”,“袁(世凯)下令逮捕许多重要的国民党党员”。据此可知,当时()A.推翻君主专制迫在眉睫B.军阀统治丧失基础C.帝国主义势力异常强大D.民主革命任务艰巨答案D,2.(2021天津,6,3分)民国初期,新的教育流派如平民教育、
13、“工读”教育等纷纷出现,各种教育团体相继成立,如1915年的全国教育联合会、1917年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等。这体现了()A.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中西教育理念的冲突C.民主共和政体的完善D.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答案A,3.(2022北京东城二模,7)蔡元培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中指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欧洲文艺复兴时“把各民族的方言利用为新文学的工具,在意大利有但丁、朴伽邱(薄伽丘)、马基亚弗利等”。与此相类,“我们的复兴,以白话文为文学革命的条件,正与但丁等同一见解”。蔡元培意在表明()A.章回体白话小说的复兴B.白话文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C.文学革命的形式与价值D.革命文化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答案
14、C,4.(2020山东,8,3分)下图为19061921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是()A.日本B.英国C.德国D.俄国答案A,5.(2020课标,29,4分)20世纪20年代,中国度量衡的状况是,“同一秤也,有公秤、私秤、米秤、油秤之分别”“同一天平也,有库平、漕平、湘平、关平之分别”“同一尺也,有海关尺、营造尺、裁衣尺、鲁班尺及京放、海放之分别”。这一状况()A.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成本B.加剧了军阀林立的局面C.造成国民经济结构失衡D.阻断了商品的大量流通答案A,6.(2023届北京朝阳期中,12)下表反映了到20世纪30年代各国在华贸易地位的变化。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
15、因是()1935年各国对华贸易比重(%),A.甲午中日战争B.瓜分狂潮C.第一次世界大战D.华北事变答案C,知能一列强侵华的影响及认识,1.(2020浙江7月选考,9,2分)论及晚清时期的不平等条约,有学者注意到:“签署治外法权条款则是出于以下权宜的想法,即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应该获准管理自己以显示中国的宽宏大量,并减轻管辖他们的任务。”清政府的这种认知反映了()A.极力维护朝贡贸易体制B.抛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C.努力走出天朝上国的幻梦D.对司法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仍懵懂无知答案D,2.(2022全国甲,28,4分)1846年,上海的进口货值较前一年下降13%,1847年又减少
16、5.4%,1848年更大幅度地下降20.1%。此后虽有回升,但极不稳定,一直到1854年还没有恢复到1845年的水平。这可用于说明,进口货值的下降()A.阻止了自然经济的解体B.导致西方商品倾销重心转移C.促使传统手工业的恢复D.成为列强进一步侵华的借口答案D,3.(2018课标,28,4分)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答案D,4
17、.(2020江苏单科,6,3分)自19世纪中叶洋纱大量进口后,农家不再自己纺纱,逐渐购入洋纱织布。手工织布不但没有在机织棉布面前立即败退,反而得到一度的兴盛和繁荣,日益从农家分离出来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行业。到1894年,手工织布工场已相当普遍。这主要反映了()A.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C.进口机织棉布在中国滞销D.传统手工业专业化程度提高答案D,5.(2018课标,28,4分)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
18、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答案C,6.(2022北京,7,3分)1898年,英国发出照会,要求清政府“确切保证不将扬子江(注:长江)沿岸各省租押或以其他名义让予他国”。清政府答复称:“查扬子江沿岸地方均属中国要地,中国断不让予或租给他国。”这意味着()A.英国将长江流域辟为殖民地B.长江流域成为英国势力范围C.“门户开放”政策宣告失败D.清政府成功维护了主权完整答案B,7.(2022辽宁,7,3分)戊戌变法期间,德国获悉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有聘任英文教习12人
19、、德文教习1人的计划后,德国公使照会总理衙门,称这将会“损害中国的独立并使个别国家施加占优势的和不合理的影响”,要求增加德文教习名额。这一要求的实质是()A.缓和德英关系B.推广德语教育C.维护中国权益D.争取在华利益答案D,8.(2021湖南,8,3分)20世纪初,武汉三镇“占长江沿岸最枢要之地,商况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汉口更是“舟楫之辐辏,货物之聚散,其盛不亚于上海,其余则尚未能比类也”。武汉的这一状况()A.表明其航运发展水平超过上海B.说明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C.为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奠定基础D.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条件答案D,9.(2020课标,28,4分)18941
20、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下图所示。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据上图可知,当时()A.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 B.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C.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D.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答案A,知能二晚清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争与探索,1.(2023届河北10月调研,6)曾国藩、李鸿章等人认为,太平军借用了西洋的军事技法,因而需用西洋技法“助剿”。而太平军对清朝腐朽权贵的打击,也促使清朝最高统治者授予新兴经世派以大权。据此可知()A.太平天国运动激发了中国社会的变革B.洋务派沿袭了洪仁玕学习西方的主张C.太平天国最先开始学习西方先进
21、技术D.汉族官员掌握了近代化发展的主动权答案A,2.(2020海南,7,2分)有一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曾出现过一系列努力,旨在改造政权到某一程度,使之一方面得以顺利参加近代世界的种种活动,另一方面又无须彻底改变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和体现这些观念的制度。最能佐证该学者观点的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答案A,3.(2022江苏,6,3分)1876年,浙海关税务司文书李圭参加美国万国博览会后写道,博览会“原以昭友谊,广人才,尤在扩充贸易”,而国人出外甚少,“多以无益视之”,若能明了西人办会之意,“亟亟焉图维之,上何以裕国,下何以利民”。李圭的言行表明()A.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体
22、系B.国人需重视对外交流C.美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D.政府应倡导实业救国答案B,4.(2022全国乙,28,4分)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销毁孔子改制考。这种主张()A.推动了新旧势力的合流B.试图突破“中体西用”束缚C.有助于减少变法的阻力D.意在彻底否定变法理论基础答案C,5.(2019课标,28,4分)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
23、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答案D,6.(2022山东,6,3分)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洋务新政,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积极振兴商务,奖励实业。这些举措表明两次“新政”在目的上的相同之处是()A.求富强国B.以商立国C.实业救国D.富民兴国答案A,7.(2021海南,7,2分)据下表可知,梁启超()梁启超对时局的看法,A.希望西方国家给予经济援助 B.基于变法革新进行社会改造C.宣传民权思想实现君主立宪 D.立足世界视角寻求救国之道答案D,知能三辛亥
24、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1.(2022江苏,7,3分)1911年刚过暑假,正在中学读书的茅盾发现,学校里的许多教员剪了辫子,变成了光头。他们捧着古书,让人嗅不出“半丝半毫的种族思想,或民权思想的味儿”,是“真人绝对不露相的”。这里的“光头”体现了()A.腐儒的趣味B.智者的个性C.青年的时尚D.革命的态度答案D,2.(2022海南学业水平诊断,1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统率全国海陆军,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等,但行使职权时,须有国务员副署。受参议院弹劾时,由最高法院组成特别法庭审判。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推动了
25、中华民族思想解放C.防止了袁世凯的独断专权D.在制度建设上的成效显著答案A,3.(2023届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9月测试,14)民国初年,民众对国会选举颇为冷漠,还有些人“不知选举为何事,选举为何用,唯觉选举榜上有其大名,恰如旧日之金榜题名而已”。此现象主要反映了()A.科举考试仍在延续B.辛亥革命影响有限C.政党政治运作成熟D.民众民主意识觉醒答案B,知能四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1.(2019课标,29,4分)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A
26、.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答案B,2.(2022广东,8,3分)1918年,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名作娜拉在中国出版,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的行为被称赞为体现了“女性的自觉”。后来鲁迅发表娜拉走后怎样,则作如下比喻:“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小鸟”代表尚未觉醒的女性B.“笼子”是指落后的经济形态C.“无路”源于君主专制的压迫D.“鹰”等是指社会上的旧势力答案D,3.(2021湖南,9,3分)1919年11月,有人指出当时全国新出
27、版物中普遍有“一个?疑问符”,“这个疑字不但把我国固有的思想信仰摇动了,而且把舶来品的思想信仰也摇动起来”。思想界这一状况()A.是基于对五四运动的反思B.促进了新思想的进一步传播C.反映中西文化矛盾的激化D.表明使用新式标点成为时尚答案B,4.(2019课标,29,4分)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答案A,5.(202
28、2全国乙,29,4分)据某位学者回忆,“五四初期,一般人多以新旧分别事物”,中国古来已有的一概称为旧,古来未有或来自外国的一概称为新;不久,有了“更高的判别的准绳对于古今、中外能够排好恰当的关系”,并不一概否定或肯定。这一转变反映出()A.东西方文化论争由此引发B.传统儒学思想开始受到批判C.全盘西化的思想得以消除D.思想解放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答案D,6.(2022山东,17,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李超的“新生”李超,广西梧州人,先求学于梧州、广州等地,后就读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李超的家庭不支持她求学,因而她生活困难,患肺炎后,无钱治疗,1919年8月病亡。李超死后,其家庭置之不理,指
29、责她“至死不悔,死有余辜”。11月,北京教育界召开追悼大会,有1000多人参加,胡适、陈独秀、梁漱溟等现场作了演说。1920年,梧州女子师范在省女师操场举行了李超追悼会,“各界人士莅会者不下万人,挽歌诗联四五百轴”。,李超的一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我们研究他的一生,至少可以引起这些问题:一、家长族长的专制。二、女子教育问题。三、女子承袭财产的权利。四、有女不为有后的问题。胡适李超传(晨报1919年12月1日、3日)涵养与发挥情感是积极的道路。北京的妇女不来吊一吊李女士,却华装丽服坐汽车去满街跑,许多妇女并不要求妇女解放,这都是麻木。麻木就是处于情感的反面。他自己既不要求,你便怎样指点问题
30、,乃至把解决问题的道路都告诉他,他只是不理会!梁漱溟李超女士追悼会之演说词(晨报1919年12月22日),对于李超女士底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制度上两大缺点:一是男系制,一是遗产制。李女士之死,我们可以说: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问题,是社会底重大问题。(陈)独秀男系制与遗产制(新青年1920年1月1日)作为历史的观察者,概括说明李超之死为何会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并谈谈“李超们”新生的出路在哪里。,答案(一)社会关注的原因:作答角度:(作答应主要包括三个角度)能从近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新旧思想冲突激烈的时代背景角度作答;能结合陈独秀等人的社会活动,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事件的推动角度作答;能结合李超
31、与家庭的矛盾,从李超之死与当时社会的关系角度作答。(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层次划分:(按照不同层级对每个角度的阐述进行评价)层次1:作答角度具有一定合理性,说明不够充分,表述不够完整;层次2:作答角度合理,能密切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完整、充分,逻辑严密。,(二)新生的出路:层次1:能分别概括三人的观点,并进行简要说明;层次2:能结合三人的观点,从个人解放、社会改良、制度变革的关系角度进行较为充分的阐述;层次3:在对三人观点的论述中,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结合史实,阐明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进行彻底的革命是“李超们”获得新生的根本途径。,1.2022T8联考(2),6鸦片战争后,
32、道光一朝的君臣在有关对外条约的谕旨和奏折中充斥着“恩赏”“推恩”“新恩”等外交语言;之后在中外条约关系的实践中,清政府官员往往用诸如“以求两益”“互得利益”“互惠互利”的表述。这一变化反映了清政府()A.开始追求利益外交B.与列强关系趋于平等C.洋务新政成效显著D.“天朝上国”理念的动摇答案D,2.(2023届湖北黄冈期中,6)咸丰四年(1854年),曾国藩攻克武昌,咸丰帝闻讯打算任其为署理湖北巡抚。有人进言“曾国藩以侍郎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之福”。咸丰闻后“默然变色者久之”,遂收回谕令,仅赏曾国藩兵部侍郎的空头虚衔。由此可知()A.地方势力开始挑战中央集
33、权B.清政府对地方势力的矛盾心态C.咸丰朝堂庸臣当道政治昏暗D.空头虚衔使得曾国藩消极平叛答案B,3.(2022北京海淀一模,6)1861年7月18日,恭亲王奕照会各国公使,要求各国领事馆约束本国商人与太平天国贸易往来。7月20日法国公使回复愿意“照办”,且表示将派轮船驶入长江巡查,对本国接济“贼匪”者严拿重办。这表明()A.“东南互保”动摇了清政府统治B.长江流域沦为法国的势力范围C.外国公使进京控制清政府外交D.列强支持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答案D,4.(2021全国甲,28)1861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时,特别把“不能尽心和议”列为罪状。英国人在华创办的北华捷报称:“在这个特别的关头,我
34、们要比我们同中国发生联系的其他任何时期,更有必要去支持帝国的现存政府。”由此可知()A.太平天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B.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C.清廷顽固派势力地位得到加强D.传统的外交体制被抛弃答案A,5.(2020课标,28)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答案D,6.(2021广东,6)鸦片战争后的半个世纪里,洋纱输入最多的是产棉稀少的华南、西南地区,而江
35、南地区输入洋纱要少得多,上海附近的松江地区土布店收购土布时声明“掺和洋纱,概不收买”。这说明当时()A.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沿海超过内地B.上海尚未成为对外贸易中心C.洋纱排挤土纱进程受制于原料成本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答案C,7.(2022全国甲,29)“百日维新”前,梁启超任教于湖南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禁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革命思想,信奉者日众”,于是“湖南新旧派大哄”。这反映出,当时()A.革命已成为主要思潮B.维新派变法策略未能统一C.变法思想的根本转变D.维新派侧重动员民众变法答案B,8.(2021全国乙,28)1898年,
36、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A.儒学地位颠覆B.列强侵略加剧C.政局变化迅速D.西学深入民心答案C,9.(2021山东,6)近代一位外国人这样评价戊戌变法:“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他认为变法的缺陷在于()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B.变法措施贪大求全C.缺乏充分的思想动员D.没有得到广泛的社会
37、支持答案D,10.(2021重庆,7)1900年9月,上海一家外国报纸评论说:“中国的被发现,晚了整整一个世纪,如果上海不是在1842年,而是在1742年就被占领,那么,今天就不会有义和团不会有过去几个月里面中国所蒙受的永恒耻辱。”这一观点()A.深刻地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爆发的根源B.全面评价了西方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C.大肆渲染中国的闭关锁国而否定其近代转型D.片面宣扬西方的文明而掩盖了其侵略的实质答案D,11.(2019天津文综,6)据革命老人吴玉章回忆,1903年他在日本曾读过宣传社会主义的书籍,“感到这种学说很新鲜,不过那时候一面在学校紧张地学习,一面着重从事革命的实际活动,对这种学说也没
38、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放过去了”。这反映了()A.社会主义理论尚未成熟B.社会主义制度已成为青年追求目标C.中国革命理论已经形成D.先进理论付诸实践要适应时代要求答案D,12.(2019天津文综,7)纽约时报驻汉口记者报导,湖北革命军发布公告宣称:任何对外国人或商业经营进行干扰的士兵都将被立即处死;这是一支人民的军队,将推翻残暴的满洲王朝,恢复真正的中国人的权利。从报导中可以看出这场革命()A.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具有鲜明的革命目标C.获得国际舆论的支持D.体现反帝反封建性质答案B,13.(2022辽宁沈阳三模,7)20世纪初,陈独秀、董必武、林伯渠等皆直接参与过辛亥革命运动。武昌起义后陈独秀
39、担任过安徽都督府的秘书长。朱德称他自己“就是在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于1909年在云南讲武堂参加同盟会的”。这表明辛亥革命()A.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干部条件B.能够发动广大工农群众C.使资产阶级政党的组织更加严密D.推动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答案A,14.(2020课标,29)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答案B,15.(2021河北,6)有学者
40、认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民国初年,中国有些地区的乡村手工业在艰难中发展起来。在江浙与河北的部分地区,很多农村织户依据棉花、土布的比价,计算实际报酬后,或出售棉花、减少织布,或采用机纱、改进生产工具。这表明()A.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B.采用机器生产成为共识C.农民灵活应对市场变化D.自然经济仍居主导地位答案C,16.(2023届安徽皖江名校开学考,11)某学者认为,新青年杂志以倡导“文学革命”起家,但在办刊之初,即存在着学术与政治的张力。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新青年编辑与创作群体逐渐形成了“政治型学理”的路径,并引领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该学者意在强调新青年杂志()A.致力于救亡与启蒙的结合
41、B.意在吸取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C.实现了文学与政治的合一D.以提高民众的文学素养为核心答案A,17.(2020天津,17,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70、80年代,清政府向美国和欧洲分批派遣留学生,总计200余人。留学生侧重学习军事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各门专业知识。多数人回国后凭借西学专长,得到了清政府的重视和任用,如严复、詹天佑等。摘编自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材料二甲午战后,赴日留学出现高潮,到1905年,留日学生达8000余人,其中多为自费。在孙中山发动反清革命中留日生成为骨干力量,辛亥革命时留学生起到了关键作用,如邹容、黄兴等。民国时期,从世界各国归来的留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核心
42、力量。他们中涌现出一批中国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而且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摘编自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材料三1949年12月,在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领导下,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动员国外留学生早日回国,统筹解决回国留学生的工作和生活安排。50、60年代,2500多名旅居海外的专家、学者,放弃了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回国效力,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如邓稼先、钱学森等。摘编自中华留学教育史录,(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留学生留学和归国情况的变化及其历史背景。(10分)(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
43、期留学生归国的原因。(6分)以近代以来一位杰出的留学归国历史人物为例,简评其志向情怀和历史贡献。(4分),答案(1)从主要学习技艺到全方位向西方学习;从服务于晚清政府到投身于社会革命;由政府派遣到多渠道留学,人数由少到多。洋务运动的发展;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革命高涨;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废待兴,急需建设人才;国家高度重视,成立专门机构妥善安排;留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报国热忱。简评:略。,18.(2020山东,17,14分)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44、行走的少年,根据材料,谈谈你对梁启超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示例: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梁启超发出了时代呐喊青少年要勇于担当,肩负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梁启超的主张解放了国人思想,鼓舞了无数青少年投身强国御侮、实现民族复兴的洪流中。少年詹天佑怀揣强国之梦赴美留学,学成归国,主持修建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推动了中国近代科技发展,为国争光。青年邹容自费赴日留学,写成革命军,号召推翻腐朽专制的清政府,建立“中华共和国”,振聋发聩,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涨。少年时期的周恩来,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留学归国后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青少年关乎着民族的未来,应当以梁启超的名言自勉,以仁人志士的英雄事迹为楷模,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动力,努力学习,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