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年四川省高考生物试卷.doc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172076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四川省高考生物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5年四川省高考生物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5年四川省高考生物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5年四川省高考生物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5年四川省高考生物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2015年四川省高考生物试卷.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年四川省高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7题,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AMg2+吸收BO2扩散C光能转换DDNA复制2(6分)精子内的顶体由溶酶体特化而来,精卵识别后,顶体膜与精子细胞膜融合,释放溶酶体酶使卵子外层形成孔洞,以利于精卵融合形成受精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顶体内储存的溶酶体酶是在精子的溶酶体中合成的B精子游向卵子所需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和细胞溶胶C顶体膜和精子细胞膜融合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3(6分)下列是以酵母菌为材料进行的实验,有

2、关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产生的CO2B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选择酸性重铬酸钾检测产生的酒精C探究酵母菌群数量变化,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计数,应选择30300菌落数的平板4(6分)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物种 指标 马尾松 苦槠 石栎 青冈 光补偿点(molm2s1) 140 66 37 22光饱和点(molm2s1) 1425 1255 976 924(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A

3、光强大于140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B光强小于1255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系统的能量总能量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5(6分)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6(6分)

4、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7(6分)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大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

5、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成分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87分)8(11分)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 免疫;胃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消化作用,这体现了酶的 性(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胃泌素通过 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 (3)为探究两种调节机制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影响

6、,有人用同一只狗连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实验操作4小时胃液分泌量1假饲+2切除胃窦,再假饲+3假饲,并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控制胃泌素的注射剂量,使胃液分泌量与步骤1相当)+4 只注射与步骤3相同计量的胃泌素但不假饲+ 步骤2中胃液的分泌是 调节的结果步骤3的目的是 步骤4是为了确定在 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果,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中, 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 (大于/小于/等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9(11分)将苏云金杆菌Bt蛋白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可获得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其过程如图所示(注:农杆菌中Ti质粒上只有TDNA片段能转移到植物细胞中

7、)(1)过程需要同种 酶对含有Bt基因的DNA和Ti颗粒进行酶切,为将过程获得的含重组颗粒的农杆菌筛选出来,应使用 培养基(2)过程中将棉花细胞与农杆菌混合后共同培养,旨在让 进入棉花细胞:除尽农杆菌后,还需转接到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目的是 (3)若过程仅获得大量的根,则应在培养基中增加 以获得芽,部分接种在无激素培养基上的芽也能长根,原因是 (4)检验转基因棉的抗虫性状,常用方法是 ,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能减少 的使用,以减轻环境污染10(12分)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

8、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图1: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见图2。(1)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 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通过 方式向下运输。(2)实验一中,去顶32h时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组,其原因是 。(3)实验二中,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 ,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 ,a、b两组测验附近14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和产物 。(4)综合两个实验数据推测,去顶8h时组和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组 (大于/小于/等于)组:去顶8h时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组,请对此结果提出合理

9、的假设: 。11(14分)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1)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果蝇体色性状中, 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 ,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 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 ,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 ,这是 的结果(2)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均为:雌蝇中灰身:

10、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R、r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 ,F2中灰身雄蝇共有 种基因型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其细胞(2n=8)中、号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频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用该果蝇重复实验二,则F1雌蝇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 条染色体,F2的雄蝇中深黑身的个体占 2015年四川省高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7题,每题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AMg2+吸收BO2扩散C光能转

11、换DDNA复制【分析】本题是对蛋白质的功能的考查,梳理蛋白质作为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的各种功能,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Mg2+吸收是主动运输过程,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和ATP水解供能,载体蛋白和ATP水解酶都是蛋白质,因此该过程需要蛋白质参与,A错误;B、O2扩散是被动运输中的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不需要蛋白质的参与,B正确;C、光能转换成活跃化学能需要ATP合成酶的作用,而ATP合成酶是蛋白质,C错误;D、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DNA聚合酶是蛋白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

12、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6分)精子内的顶体由溶酶体特化而来,精卵识别后,顶体膜与精子细胞膜融合,释放溶酶体酶使卵子外层形成孔洞,以利于精卵融合形成受精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顶体内储存的溶酶体酶是在精子的溶酶体中合成的B精子游向卵子所需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和细胞溶胶C顶体膜和精子细胞膜融合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D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分析】动物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1)精子的发生:精原细胞先进行有丝分裂后进行减数分裂;变形过程中,细胞核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高尔基体发育为顶体,中心体演变为精子的尾,线粒体在尾基部形成线粒体鞘膜,其他物质浓缩为原生质滴直至脱落(线粒体为精子运动提供

13、能量(2)卵子的发生:在胎儿时期,卵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演变成初级卵母细胞(被卵泡细胞包围),减一分裂在排卵前后完成,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进入输卵管准备受精;减二分裂是在受精过程中完成的(3)受精:精子获能(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内);卵子的准备(排出的卵子要在输卵管中进一步成熟到减二中期才具备受精能力);受精阶段(卵子周围的结构由外到内:放射冠、透明带、卵黄膜)a、顶体反应:精子释放顶体酶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穿越放射冠b、透明带反应:顶体酶可将透明带溶出孔道,精子穿入,在精子触及卵黄膜的瞬间阻止后来精子进入透明带的生理反应(它是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第一道屏障);c、卵细胞膜的封闭作用:精子

14、外膜和卵细胞膜融合,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会拒绝其他精子再进入卵内的过程(它是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第二道屏障);精子尾部脱落,原有核膜破裂形成雄原核,同时卵子完成减二分裂,形成雌原核(注意:受精标志是第二极体的形成;受精完成标志是雌雄原核融合成合子)【解答】解:A、顶体内储存的溶酶体酶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A错误;B、精子游向卵子所需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和细胞溶胶,B正确;C、顶体膜和精子细胞膜融合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C错误;D、受精卵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精子的形成,要求考生识记精子的形成过程;识记受精过程及意义,能

15、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6分)下列是以酵母菌为材料进行的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产生的CO2B用酵母菌发酵酿制果酒,选择酸性重铬酸钾检测产生的酒精C探究酵母菌群数量变化,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计数,应选择30300菌落数的平板【分析】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原理:(1)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

16、,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2)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计数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定样品中全部的细胞数目,所以一般用于单细胞微生物数量的测定,由于血球计数板上的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后的容积是一定的,所以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来计算单位体积的细胞的总数目【解答】解:A、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A正确;B、酵母菌发酵产生的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检测,B正确;C、探究酵母菌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形成前后对照,不需要设

17、置空白对照,C错误;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计数,应选择30300菌落数的平板,以减少实验误差,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目的动态变化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4(6分)在适宜温度和大气CO2浓度条件下,测得某森林中林冠层四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叶片的生理指标(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物种 指标 马尾松 苦槠 石栎 青冈 光补偿点(molm2s1) 140 66 37 22光饱和点(molm2s1) 1425 1255 976 9

18、24(光补偿点: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光饱和点: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强)A光强大于140molm2s1,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全部进入线粒体B光强小于1255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C森林中生产者积累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系统的能量总能量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分析】根据题干和题表分析,影响表中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光补偿点时呼吸作用速率等于光合作用速率,光饱和点以后时影响各种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不再是自变量光照强度,而是温度或二氧化碳浓度等。真正的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

19、率+净光合作用速率。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A、140molm2s1为马尾松植株的光补偿点,当光强大于140molm2s1时马尾松幼苗叶肉细胞中产生的O2除进入线粒体外,还扩散至细胞外,A错误;B、光强小于1255molm2s1,影响苦槠幼苗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B错误;C、森林中生产者制造有机物的能量总和,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错误;D、由表格信息可知,青冈的光补偿点较低,因而更适应弱光环境,在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林冠密集程度增大青冈的种群密度将会增加,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关键是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识图识表能量

20、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5(6分)人体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可出现组织水肿C链球菌的抗原由核糖体合成并经高尔基体运输至细胞膜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分析】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pH和温度,其中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血浆pH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血

21、浆中存在缓冲物质。2、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解答】解: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时,无需水浴加热直接观察,A错误;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可出现组织水肿,B错误;C、链球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C错误;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检测、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6(6分)M基因编码含63个氨基酸的肽链该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增加了一个三碱基序列A

22、AG,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增加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碱基配对连接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最多有2个氨基酸不同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4种tRNA参与【分析】1、基因突变的外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内因:DNA复制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2、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翻译是指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还需要tRNA来运转氨基酸【解答】解:A、M基因突变后,由于mRNA中A碱基的增加,因而

23、参与基因复制的嘧啶核苷酸数量增加,但由于嘌呤和嘧啶配对,均为50%,突变前后此比例不会发生变化,故嘌呤核苷酸比例不变,A错误;B、在M基因转录时,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B错误;C、由于插入了3个碱基,如果插在两个氨基酸之间,则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多了1个氨基酸;如果插在一个氨基酸对应的碱基内,则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肽链,有2个氨基酸不同,C正确;D、在突变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最多需要61种tRNA参与,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的原因和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

24、的判断7(6分)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大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成分【分析】据图中数据可知,随距石头的距离加大,蜥蜴数量减少,蝗虫数量增多,而非禾草植物明显降低,故说明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解答】解: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均在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将会降低,A错

25、误;B、蜥蝎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越不利于躲避天敌,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B正确;C、据图中数据可知,随距石头的距离不同,生物分布也不同,故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C正确;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有效降低蝗虫的数量,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分布,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中等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487分)8(11分)进食可刺激胃腺细胞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酸及胃蛋白酶,有利于消化(1)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的细菌,这属于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胃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白质成分有消化作用,这体现

26、了酶的专一性(2)哺乳动物进食时,食物尚未进入胃内就可引起胃液分泌,称为头期胃液分泌该过程受神经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的共同调控,如图所示胃泌素通过体液运输到达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物质除胃泌素外还有神经递质(3)为探究两种调节机制对头期胃液分泌的影响,有人用同一只狗连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实验操作4小时胃液分泌量1假饲+2切除胃窦,再假饲+3假饲,并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控制胃泌素的注射剂量,使胃液分泌量与步骤1相当)+4 只注射与步骤3相同计量的胃泌素但不假饲+ 步骤2中胃液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步骤3的目的

27、是排除体液调节的干扰步骤4是为了确定在体液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重复上述实验均得到相同结果,表明在头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中,神经体液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大于(大于/小于/等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分析】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据图分析:胃腺细胞分泌胃液既受神经调节的支配还受体液调节的支配据表分析:1组是作为对照组,2、3、4组为实验组仔细分析题表与题图,回顾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即可分析作答【解答】解:(1)胃腺细胞分泌胃液,属于皮肤及其黏膜的分泌物,胃酸可以杀灭进入胃内细菌,是保护人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胃蛋白酶仅对食物中的蛋

28、白质成分有消化作用,这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2)据图分析,胃泌素通过体液调节运输到胃腺细胞,促进胃液分泌,若胃酸分泌过多,又可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负反馈调节 图中促进胃腺细胞分泌胃液的信号除神经调节的影响,确定在体液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 (3)步骤2中切除胃窦,再假饲,已经排除了神经调节对胃窦G细胞的影响,胃液的分泌是不受胃泌素的影响,只能受到储存神经的影响,故胃液的分泌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假饲,并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控制胃泌素的注射剂量,使胃液分泌量与步骤1相当)的目的是排除体液调节的干扰 只注射与步骤3相同剂量的胃泌素,但不假饲是为了确定体液调节作用下的胃液分泌量实验表明,在头

29、期胃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中,神经体液的作用效应更大,二者共同作用效应大于各自单独作用效应之和 故答案为:(1)非特异性专一(2)体液反馈调节神经递质(3)神经排除体液调节的干扰体液神经体液大于【点评】本题结合图表及实验主要考查神经体液调节,意在强化学生对神经体液调节的过程和相关的实验分析与结果处理能力的考查9(11分)将苏云金杆菌Bt蛋白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可获得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其过程如图所示(注:农杆菌中Ti质粒上只有TDNA片段能转移到植物细胞中)(1)过程需要同种限制酶对含有Bt基因的DNA和Ti颗粒进行酶切,为将过程获得的含重组颗粒的农杆菌筛选出来,应使用选择培养基(2)过程中将

30、棉花细胞与农杆菌混合后共同培养,旨在让TDNA进入棉花细胞:除尽农杆菌后,还需转接到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目的是筛选获得TDNA片段的植物细胞(3)若过程仅获得大量的根,则应在培养基中增加细胞分裂素浓度以获得芽,部分接种在无激素培养基上的芽也能长根,原因是芽顶端合成的生长素向基部运输,促进根的分化(4)检验转基因棉的抗虫性状,常用方法是投放棉铃虫,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能减少农药的使用,以减轻环境污染【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过程图,主要包括: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棉花细胞与农杆菌混合后共同培养,并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将离体

31、棉花植株培育成抗虫棉还需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解答】解:(1)过程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需要同种限制酶对含有Bt基因的DNA和Ti质粒进行酶切为将过程获得的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筛选出来,应使用选择培养基(2)过程中将棉花细胞与农杆菌混合后共同培养的目的是让TDNA进入棉花细胞,卡那霉素作用是筛选获得TDNA片段的植物细胞(3)过程中在培养基中增加细胞分裂素浓度可以获得大量的芽;同时芽顶端合成的生长素向基部运输,促进根的分化(4)检验转基因棉的抗虫性状,常用方法是投放棉铃虫,若棉铃虫大量死亡,说明转基因成功种植转基因抗虫棉能减少农药的使用,以减轻环境污染故答案为:(1)限制酶 选择(2)TDNA

32、筛选获得TDNA片段的植物细胞(3)细胞分裂素浓度 芽顶端合成的生长素向基部运输,促进根的分化(4)投放棉铃虫 农药【点评】本题结合抗虫棉的培育过程图,考查基因工程、植物组织培养、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工具、操作步骤和应用10(12分)植物侧芽的生长受生长素(IAA)及其他物质的共同影响,有人以豌豆完整植株为对照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分组进行去除顶芽、去顶并在切口涂抹IAA处理后,定时测定侧芽长度,见图1:实验二:用14CO2饲喂叶片,测定去顶8h时侧芽附近14C放射性强度和IAA含量,见图2。(1)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通过主动

33、运输方式向下运输。(2)实验一中,去顶32h时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组,其原因是涂抹的IAA运输到侧芽附近,高浓度的IAA抑制了侧芽的生长。(3)实验二中,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C3化合物,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ATP和H,a、b两组测验附近14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和产物增加。(4)综合两个实验数据推测,去顶8h时组和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组等于(大于/小于/等于)组:去顶8h时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组,请对此结果提出合理的假设:组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促进侧芽生长。【分析】由题目可知:1、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

34、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向下。2、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8h时组和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组大于组;去顶8h时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组,很可能是组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促进侧芽生长。【解答】解:(1)IAA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顶芽合成的IAA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向下。(2)实验一中,去顶32h时,组侧芽长度明显小于组,其原因是人工涂抹的IAA后,导致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起到抑制作用。(3)实验二中,14CO2进入叶绿体后,首先能检测到含14C的有机物是C3化合物,该物质被还原成糖类需要光反应提供AP和H,a、b两组侧芽附近14C信号强度差异明显,说明

35、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加。(4)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推测,去顶8h时组和组侧芽附近的IAA浓度关系为:组等于组;去顶8h时组侧芽长度明显大于组,很可能是组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促进侧芽生长。故答案为:(1)信息 主动运输(2)涂抹的IAA运输到侧芽附近,高浓度的IAA抑制了侧芽的生长(3)C3化合物ATP和H增加(4)等于组去顶后往侧芽分配的光合产物增多,促进侧芽生长【点评】本题结合柱形图,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1(14分)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1)实验一:黑身雌蝇甲

36、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果蝇体色性状中,灰身为显性,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18%,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下降,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均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7、雄蝇丁的基因型为BBXrY,F2中灰身雄蝇共有4种基因型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其细胞(2n=8)中、号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频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用该果蝇重复实验二,则F1雌蝇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8或6条染色体,F2的雄蝇中深黑身的个体占【分析】实验一: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说明灰身是显性性状,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黑身=3:1,说明是常染色体遗传,且F1是杂合子Bb,则亲本是BB和bb,据此分析答题【解答】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果蝇体色性状中 灰身为显性性状,F1灰身的后代重新

38、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F2的灰身果蝇基因型为BB、Bb,杂合子占根据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可知bb=,所以b的频率为,B的频率为,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2=18%,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容易被天敌发现而淘汰,所以灰身果蝇的比例会下降,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实验二: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bb)与灰身雄蝇丁(BB)杂交,F1全为灰身(Bb),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雌蝇中灰身:黑身=3:1,雄蝇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后代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说明R、r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雄果蝇的比例可知子一代雌性是BbXRXr,根据后代雌果蝇的比例可知子

39、一代雄果蝇是BbXRY,则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F2中灰身雄蝇共有2=4种雌蝇丙(bbXRXR)的一个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异后,号染色体变成一条,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细胞中,一个细胞中有号染色体,后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另一个细胞中无号染色体,后期细胞中有6条染色体;子一代雄蝇中BbXRY正常,产生bY精子,BbXRY异常(含有7条染色体),b与XR连锁,子一代雌果蝇中BbXRXr正常,产生bXr卵细胞,BbXRXr异常(含有7条染色体),b和XR连锁,因此后代中深黑色比例是bbXrY=,只有雄性是深黑色,在雄性个体中的比例是故答案为:(1)灰身 性状分离 18% 下降 自然选择(2)X BBXrY 48或6 【点评】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的判断,要求学生掌握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杂交过程第20页(共20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考试真题 > 高考真题 > 2015-2018年真题 > 生物真题 > 2015年生物高考真题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