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倡导编辑的“一本书主义”_郝振省.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18190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50.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倡导编辑的“一本书主义”_郝振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倡导编辑的“一本书主义”2022年11月13日,电子工业出版社举办了建社40周年作、译者座谈会。电子工业出版社(以下简称出版社)由十多人做十多本书起家,历经40年,发展成为拥有600多位员工,年出版2000多种新书,销售码洋超过20亿元人民币,享誉国内外的国家科技出版大社。其紧紧地“咬住”国家制造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先后推出了“物联网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全书(全三册)、“人工智能出版工程”、“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工业强基战略研究”等多套大型系列丛书,有力地支持和支撑了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所出版图书在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好书”等行业的大奖中连年获

2、得丰收。出版社也先后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全国百家图书出版单位、首都文明单位等重要殊荣,这是可喜可贺的。一、由优质作者译者到践行“一本书主义”理念这个座谈会叫做作、译者座谈会,这表明了出版社在庆贺40年出版成就的时候,饮水思源,把作者译者放在了足够重要的位置。这既是一种感恩,又是一种清醒。我们注意到,出版社的作者译者队伍包括海外作者队伍、10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知名专家,创作了一套又一套战略性丛书,服务于国计民生,服务于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的建设,彰显了新时期国家科技出版大社的风采。由作者译者继续追溯,就到了编辑队伍这个群体。由于种种原因,座谈会

3、不可能把编辑群体、编辑骨干的奉献情形如数家珍,和盘托出,但是如此众多的、斩获大奖的、集束式的精品图书与如此卓越的出版社品牌,与如此高规格的以院士、知名专家组成的作者译者队伍,不可能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成规模的骨干编辑队伍。按照出版业界的理念,能吸引如此规模的作者译者,成为出版社的签约作者译者的编辑队伍,应该是一支忠于党的编辑出版事业,专业性投入、专注性聚焦,有着深厚底蕴和高端素养,训练有素的一支编辑队伍,其中不乏出版家、名编辑、编辑家的引领和示范。所以,当看到电子工业出版社在培训编辑队伍,提升原创能力方面的工作,提倡的“一本书主义”理念时,感到由衷的高兴,表示崇高的敬意。“一本书主义”要求每位责

4、任编辑在认真付出心血打造每一本书的同时,每年至少要拿出一本好书,愿意送给行业领导和朋友审看;每三年至少要做出一本自己愿意珍藏,能够流传下去的书;在出版社工作五年或十年,必须有一本或争取几本,不断地被重印,不断地被修订出版,不断地流传下去的书。这个“一本书主义”,虽然语言朴素,但指向明确,应该成为编辑朋友努力的方向,也应该成为培养编辑的具体工作目标。二、重视编辑人才培养和成长座谈会是在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全党全国都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中举办的。笔者想从编辑出版工作的角度,特别是编辑队伍建设角度,谈几句想法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专门讲到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人才是第一

5、资源”的重要思想和要求。据此,我们的出版社应在“十四五”出版规划的框架内,在建设文化强国、出版强国中长期规划的框架内,相应地制定出编辑队伍的中长期建设规划。围绕规划,可以在机制方面做点文章;可以考虑实行首席编辑制度,实行编辑社内学习、演讲、征文、评奖制度,实行编辑参与科研的制度等。有了机制还不够,还应该有相应的激励政策和约束条款。总之,编辑是出版企业的核心资源,要真正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结合编辑出版行业的实际,形成编辑培养和成长比较科学完备的规划、机制、政策体系,源源不断地培养出编辑专家,集约化地培养出优秀的骨干编辑队伍,为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性、长期性、全面性的条件和保证。(作者系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本文根据作者在电子工业出版社成立40周年作、译者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郝振省DOI:10.19393/11-1537/g2.2022.11.0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