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12观点集萃一、沉浸式展示的由来社交媒体如无法治愈的病毒一样,深入人脑,占据大部分人的生活,人类逐渐退居幕后,市场功利主义和消费主义在无形中操控着人的行动。科技给人们带来更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新形势下人们对沉浸式的展示体验有了新的认识,这两年沉浸式艺术展示成为了人们新的娱乐活动。沉浸式艺术或艺术展示在中国仍没有一个官方统一的说法,在传播中作为一个标签去吸引顾客,它在中国有个更容易被大众接受的名字网红展览。不过本文提及的沉浸式艺术不仅仅是网红展览。这种展示的风潮最早兴起于美国冰淇淋博物馆,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迅速走红并成功满足普通群众的摄影和分享爱好的展示代表。而支持这种展示兴起的
2、背后有个不可忽视的理论“沉浸理论”。这个理论论证了人的精神在过度投入某件事的时候会忘记本身的存在,被称为“沉浸体验”。这个博物馆的建立源于策划人的一个理想化的梦,但梦幻和不真实的场景以及观众与展示场景、工作人员的交互吸引了大批观光群众。在国外先一步流行起来的沉浸式展示传到中国后也掀起了一波潮流,成为了全网转发的网红展览,其质量也参差不齐,有些网红展览的策划者根本不考虑将展览本土化,直接照搬照抄国外知名展览的展示内容和形式。普通大众以及关注此类展览的各界人士在社交平台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网友们纷纷评论“网红展览拉低审美”“艺术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专业学院的人通常并不看好这类展览,但普通群众对此乐
3、此不疲。对网红展览的争论,与其说大众是在为了网红展览争吵不休,不如说是在为了是不是网红、是否该用网红审美评价展览而争吵不休。沉浸式的网红展览中也有两极,把日本Teamlab团队的 花舞森林与未来游乐园 项目这种让观众有强烈的沉浸感、互动感的展览和各大商场中作为引流手段的网红拍照地放在一起对比,谁是营销手段、谁是真正展览显而易见。自“拍照打卡胜地”在抖音等社交软件中走红后,套路化的为拍照而生的网红展览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商场、时尚街、网红店铺中兴起。这些场景大多充满霓虹灯、光影、镜像以及高饱和度以不同方式排列的、夸张造型的物品,随处可见年青一代拍照的身影,观众仿佛置身于大型戏剧舞台,似乎任何人在这
4、个地方都可以成为造梦厂的主角。这种所谓的展览与其说是展览,更可称为消费主义趋势下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只是为了谋取利益而生的没有内容、没有形式的空壳。而 花舞森林 和草间弥生的 无限镜屋 这类展览则为观众创造了奇妙的空间,创作者把自己的理念融入到了展览里,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会被展览带动甚至忘记拍照,专注体验从而逐渐深入展览的核心,而不是无脑拍照。二、中国优秀的沉浸式展示除去以营销为目的的套路化网红展览以外,可以给观看者带来感官上的刺激、设置了互动装置的多媒体展览在中国也有流行的趋势。相比于二线及以下城市,一线城市的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公共装置艺术、沉浸式装置艺术和多媒体艺术展览越来越多,某些展览设
5、置了一些与观众互动的环节来增强观众的观展体验,比如2019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雷安德罗 埃里希的 太虚之境 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艺术家用物理与视线错觉为观众打造了一个个不合理空间。还有一些展览致力于将中国传统绘画“翻新”,让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面貌在沉浸式体验中继续被传播、被了解。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展出的巨幅动态 清明上河沉浸式艺术展示在中国当代的现状及引发的思考孙逊【摘要】当下流行的沉浸式展示以迅猛之势吸引观众,观众不再满足只是输出信息的传统纸媒、电视媒体,而是更加倾向有多重感官体验的沉浸式展示,一些旧形式的艺术展示与媒体展示逐渐失去往日的主导地位,这种情况下,我们急需思考传统媒体转型
6、方向以及展示形式的变化。【关键词】沉浸式艺术展示中国当代人工智能观众体验式1562022.12观点集萃图2.0 以及沉浸式全息互动的“孙羊店”,帮助观众以高科技手段重新回顾历史。在这样的展览中,不再像官方博物馆和传统美术展览那样,把展品用厚重的玻璃与观众隔开,而是让观众参与其中,让展览中的任何东西可触可感。同时观众也是展览的必要组成部分。创作者或策划人本身是主动的,他们主动去赋予作品或展览观念而不是迎合观众,并在创作作品、策划展览的过程中抛出问题,置身作品中的观众也是主动的,他们会在观看的过程中寻找问题、解答问题,实现个体价值,与作品之间产生一种无形的“场域”,真正做到了全身心体验展览而暂时忘
7、记拍照。沉浸式的艺术展览俨然成为当代艺术历史的一部分。作者认为,与其他艺术展览相比,沉浸式展览的价值更倾向于拉近艺术与观众的距离,不过一部分介于艺术展览与营销活动之间的概念模糊的网红展览也会带动一部分观众去深入艺术、了解艺术,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想要了解的欲望,就如同某人只是因为心血来潮或冲动买了一幅画挂在家里装饰,在做客者好奇心的带动下,主人也会主动去了解它,慢慢产生更大的兴趣,增强了了解美术艺术的主动性。其实普通观众买单更多的是为了彰显身份、情趣、个性,这种沉浸式展示既促进消费,又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何乐而不为呢?当下这个时代压力升级,人们在情感方面消耗巨大,信任、尊重等精神层面人与人之
8、间的互动都成为了奢侈品般的存在。观看者在脱离了现实的沉浸式展示场域中更能单纯地专注于感官体验,压力获得短暂的释放。这种展览成为了现代娱乐生活的一部分,为观众提供了放松的方式。同时,展览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成为了一种具有社会性的群体艺术,拉近了观看者与艺术的距离,让创作者和观看者之间产生了共鸣。杨丽萍的 云南印象、张艺谋的 印象 刘三姐 都是这类的好作品。印象刘三姐 是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是中国 漓江山水剧场之核心工程,也是全国第一部“山水实景演出”。截至2019年7月,共演出7000多场,接待国内外观众18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20亿元,开启了山水、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这里汇聚了世界上最
9、大的山水实景剧场、全球最具魅力的导演、传唱久远的民族山歌。印象 刘三姐 由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出任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梅帅元任总策划、制作人,也有两位年轻导演王潮歌、樊跃的加盟,数易其稿,历时三年半制作而成。其集漓江山水风情、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及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是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用张艺谋本人的话说:“它是一场秀”,它秀的是桂林山水,秀的是民俗风情,秀出了那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它启用了国内最大规模的环境艺术灯光工程,独特的烟雾效果工程及隐藏式的音响展现出了“红色、绿色、蓝色、金色、银色”五大主题色彩系列,将刘三姐的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山
10、水胜地等元素创新组合,不着痕迹地融入山水,还原于自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及听觉冲击,达到了如诗如梦的效果,被誉为上帝与人的杰作。世界旅游组织推荐说:今天不管我们从世界上任何角落来到桂林,不管交通费用有多贵,看一场 印象 刘三姐 都是值得的。观赏这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水实景的演出的确能让你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另外,一种以营销IP为基础建立的大型娱乐场所“游乐公园”值得我们用另一种视角审视,它们是在公共艺术边缘徘徊的大型公共装置,如迪士尼乐园。它们可谓是大型幻境制造现场,但是这类产物究竟能否算得上艺术,还有待用时间的沉淀鉴别。比起艺术展览来说,它们更像是纯粹的娱乐活动,但是其中的某些应用依然称得上
11、是艺术或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如迪士尼乐园的强制透视建筑、佩戴VR眼镜进行绘画创作等。为了给观看者更好的体验,管理团队把它们的细节做到了极致,给观看者营造出了另一个世界的真实感,是科技时代中艺术延伸的一种渠道。三、警惕虚伪的沉浸式展示当今,艺术信息的传播很多,面向普通观众的艺术知识科普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艺术展览更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必需品。沉浸式艺术展示在收获更多关注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社交媒体中的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背离了艺术品或艺术展览的初衷,有些艺术品、艺术展览在社交媒体与自媒体带有偏见的传播下变得面目全非,到最后成了网络传播的受害者。泛滥的自媒体给许多有意思的展览冠上了“网红”的名
12、号。假如某个厌恶“网红审美”的观众在网上阅览有关一场展览的信息,但信息编辑者用了网络流行词语把展览描述成了一种令这位观众讨厌的网红样貌,这位观众便失去了对这个展览的兴趣。这就在观看者和艺术之间人为造成了阻碍,在国民素质还没有全面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沉浸式艺术展览很容易被“娱乐化”,掩盖了它的真正价值。沉浸式艺术在当今1572022.12观点集萃社会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存在并发展着。当今社会的价值标准仍在构建,不能随意对新的艺术以旧有艺术价值标准去看待,而应以客观包容的心态、以理性探寻的方式去对待。尽管这种重体验的艺术形式还未得到官方的正式肯定,但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艺术形式最直接、最有效,更能
13、俘获大部分观众的心,并会随时、随机地吸引观众深入了解艺术,非常适合以艺术教育的形式去影响观众。四、艺术的跨界融合未来几年,5G将彻底取代4G并迅速普及,科技的快速发展势必会为深刻地影响艺术传播。在这样的形势下,人们会进一步创造新的艺术,不管是网红展览还是沉浸式艺术展示都将得到发展,在中国本土化的进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当代方式重现,展览的呈现方式也会更多运用当代科技媒介。越来越多的美术馆、博物馆会更重视观众体验,这种沉浸式的当代展览方式总的来说是积极的、与时俱进的。当今的一些美术展览展现出全球化、多极化的特征。我国越来越多的群展中,出现了来自各个国家的艺术作品,它们都具备地域性的特征。不光是中国
14、,世界各地的重大文献展览中,都体现出了时代性。当代观念艺术家博伊斯认为“人人都是艺术家”“一切都是艺术,社会即雕塑”。这样的观点在如今越来越多地得到了验证。多样性特征在各种社会领域、行业领域和艺术领域显著增强,促进了知识的丰富性、知识结构的完善、人们社会经验的累积和国民艺术修养的提高。边界的交叉与模糊在艺术上最为明显,艺术与其他学科开始以“从未分离”的名义联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除了与文、史、哲的交融之外,艺术与科学、艺术与化学、艺术和医学、艺术与物理相融合而产生的艺术品等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五、传统媒体要警惕伪新闻、伪艺术1.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和反思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我们很难不
15、去反思如纸媒、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如何在新时代继续发展。以电视台为例,网络媒体的出现使电视媒体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人们获取信息越来越依靠网络媒体。电视媒体必须与新媒体融合,创造出时代气息浓郁的新颖节目。如今,很多传统媒体从网络社交媒体上寻找信息素材,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因为鉴别力不强而误入了伪新闻、伪艺术的陷阱。2.传统媒体要严把内容关社会事件是否具有艺术性呢?近日,微博上社会热点事件讨论中常出现“魔幻”“大戏”等传统意义上不属于新闻范畴的词语。许多社会事件让人匪夷所思,不得不承认,现实的社会景观充满了戏剧性甚至荒诞性,其嘲讽性质不亚于某些行为艺术。抖音等社交媒体在社会上的普及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16、逐渐消失,一些“伪艺术”大肆在这种平台上传播,有些人认为抖音短视频非常直观,眼见为实,没有虚假内容。但实际上很多都是有剧本的,只是在进行表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演绎社会事件。所以,传统媒体在借鉴、运用网络社交媒体素材时,一定要严格把关,确定来源的可靠性,核实信息真伪,并确保价值导向的正确。3.电视媒体在沉浸式上可以大做文章毫无疑问,娱乐与内容产业是沉浸式艺术发展的最大受益者。电视媒体在这方面可以依靠自身深耕视频内容产业的强大优势和人才优势大展拳脚,与艺术家等联合,策划、打造沉浸式艺术项目,为自身经营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拓展一方新热土。同时,电视媒体也可以进一步拓展思维,打造XR沉浸式演播室。以XR为代表的虚拟制作技术,正在驱动传统电视节目制作形式的变革。无论是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制作,还是现场访谈、新闻播报都可在XR沉浸式演播室轻松完成,配合摄像机的移动,进行精准跟踪,创造出三维立体空间;创作人员也有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六、结语如今,沉浸式展示成为艺术展中最吸睛的展出形式,它华丽的展示效果和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很受年轻人欢迎,一度风靡各大社交平台。沉浸式艺术展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