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淀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三2023. 01 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项。 1有学者认为,井田制下“庐井有伍”,即农民是有组织的,组织即村社,国君或贵族通过村社 来控制农民;战国则不然,村社这一中间层次没有了,国家直接把小块田地颁授给每个小农。 这一变化 出现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导致国家对土地人口的直接掌控 适应了当时国家富国强兵的需要推动宗法分封制度的进一步强化 A.BCD 2青花瓷在元代迎来大发展,成为重要的出口商品。蒙古人和穆斯林都喜爱白色、蓝色,青花瓷 制作所需的钻料可以畅通地从波斯运到中国,其
2、造型出现了西亚和东南亚居民喜用的大盘大 罐。元青花瓷的发展 得益于蒙古帝国版图辽阔和统治者的支持 反映了元代雇佣劳动兴起和工场规模扩大 是中国先进制瓷技术同域外文化交流产物 与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和国际市场扩大有关 A. BCD 3. 1685年清政府开放海禁,此后的五十年间,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华货船中白银经常占90以上,商品不足10%。一位清朝官员说,英国商船“所载货物无几,大半均属番银”。这一现象出现 的原因是 A大宗商品难以被长途贩运B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C新航路开辟贸易中心转移D西方商品不适应中国需求 4. 1860年北京条约准许英、法招募华工,这是清政府首次明确允许本国人民出洋务工。1
3、9 世纪后期英国招募的华工,主要在澳大利亚、南非、东南亚等地采矿。美国也大量引进华工, 修筑铁路或在种植园从事繁重的劳动。以下关于华工问题的评论,正确的是 工业革命使西欧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清政府迫于人口压力鼓励移民海外 补充奴隶贸易终止后劳动力的不足西方侵略势力掠夺中国劳动力资源 A.BCD 5. 1864年,李鸿章强调“今昔情势不同,岂可狃于祖宗之成法,必须尽裁疲弱,厚给粮饷,废 弃弓箭,专精火器”,主张“仿立外国船厂,购求西人机器,先制夹板火轮,次及巨炮兵船, 然后水路可恃”。他还指出“中土士夫不深悉彼此强弱之故,一旦有变,曰吾能御夷而破敌, 其谁信之”。李鸿章的主张突破了 “夷夏之辨”的自
4、大思想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轻视技术的传统观念 ABCD 6. 1898年,英国官员提出,俄国在东北修建铁路和占领旅顺港“都是俄国对满洲和盛京最终控制的活动之一,这使得俄国占领了这些海域最重要的海港”,“我们不能将中国北方的土地拱手 让给竞争对手”,英国将被迫“取得一个相应的位置”。在此背景下,英国 A派遣军队攻占北京B支持浩罕国入侵新疆 C派遣军队进攻台湾D强租威海卫为租借地 7. 1906年,清政府改革官制,计划设立责任内阁,废除军机处,遭到部分大臣的反对。慈禧太后在谕旨中说:“军机处为行政总汇办事较为密速,相承至今,尚无流弊,自勿庸复改。” 军机处得以保留。这一事件说
5、明 军机处仍然能适应时势清朝政治改革流于形式 官制改革遭到巨大阻力皇族内阁维护君主专制 ABCD 8下列一组漫画选自1911年10月13日出版的神州日报,对漫画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 的是 A辛亥革命获得民众广泛支持B辛亥革命以上海为领导中心 C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军阀统治D新闻媒体高度关注武昌起义 9北洋政府时期,各地军阀掠夺霸占大量土地。奉系军阀10个头目共拥有土地400万亩,仅张作霖拥有的土地就达150余万亩;广西军阀陆荣廷、谭浩明的土地合计占全省的1/3。同时,曾任北洋政府总统的黎元洪、曹锟等人均直接投资不少近代企业,天津工业资本总额的48.7% 为军阀官僚投资。这一现象 A阻碍了民族资本
6、主义发展B拉开了中国工业化的序幕 C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D造成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 10. 1923年2月7日,直系军阀吴佩孚动用军队,大肆屠杀工人,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蔡和森对此反思道:“这次失败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训,教训就是孤 军奋斗。此时在政治上是曹(锟)吴(佩孚)及英帝国主义统治之时,故政治上压迫很严 重”这说明蔡和森认识到 A必须掌握工人运动的领导权B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必须着手建立革命统一战线D必须确立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11. 1926年9月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武昌之战,可谓民国史上一大事。然吾人所重视者,尚 不在于此后战局如何转移而在唤醒中外,注意于
7、两种新事实及其结论:第一,孙中山所 统率之革命党,今乃有攻到武汉之武力是也。第二,北洋正统之消灭是也。”这一评论反 映出 武昌之战标志着北伐战争的完成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势力的终结 北洋军阀政府统治遭到沉重打击革命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 A.BCD 12. 1930年1月,毛泽东指出:“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 武装的路线”是正确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那种举行全国武装起义夺取政 权的理论,不符合中国国情;只有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才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这一论述 肯定城市武装暴动的重要性给中国革命指出正确的道路 是马克思主
8、义中国化的表现认识到革命政权建设的曲折 A.BCD 13. 1933年,长城抗战后,中日签订塘沽协定,规定:“中国军队一律迅速撤退至延庆、昌平、 高丽营、顺义、通州、香河、宝低、林亭口、宁河、芦台所连之线以西、以南地区。尔后, 不得越过该线,又不作一切挑战扰乱之行为。”该协定 A导致“不抵抗政策”的出笼B为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打开方便之门 C迫使中国军队撤出华北地区D成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的导火索 14右图所示青化砭战役发生于1947年3月,是人民解放 军西北野战军撤出延安后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队胡宗南集团的气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斗志。这场战役发生的背景是 A重庆谈判国共双方
9、达成协议 B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 C刘邓大军胜利挺进大别山 D人民解放军开展战略决战 15. 1949年6月初,北京海淀巴沟村共有538户、2498人。 其中占全村人口11.44的地主、富农、农业资本家却 占有全村稻田的84.84%;而占总人口46.48的贫雇农只占有稻田的2.16%。通过土地改革,到1949年10月,全村有188户贫雇农分得了土地, 109户农民原租种的1344亩土地不再交租。巴沟村的这一成果 满足了农民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为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积累了经验 有利于当地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标志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A.BCD 16上海解放后,奸商无视政府法令,进行金银投机,试图
10、阻止人民币进入上海市场,不少商人也拒用人民币;市场上金银价格上涨,导致物价飞涨。上海市政府采取措施,查封金银投机的大本营“证券大楼”,逮捕投机分子。人民政府的上述措施 稳定了货币以及金融市场消灭了城市中的资产阶级 赢得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统一 A.BCD 17. 1950-1952年,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国营贸易机构,提高土特产品的收购价格。如在新疆,解放前要1794斤小麦或119斤羊毛才能换到一匹雁塔布(陕西生产的机织细棉布), 解放后只要237斤小麦或32斤羊毛就能换到了。这一举措 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加强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经济联系
11、推动当地农牧业生产集体化改造 A.BCD 18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中国进行以巧6项工程为核心的工业化建设。下图可反映出这一时期 其 轻重工业发展速度均衡 工业建设考虑到地域平衡工业体系构建日益完备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BC D19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实现不同文 明的交融。右图所示迁徙活动的影响是 创立了加纳、马里和桑海文明古国 在非洲南部建立起大津巴布韦国家 将农牧业和冶铁技术传播到迁入地 使迁入地成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 A.B CD 20. 18世纪中期后,德意志地区掀起了对本民族文化的研究热潮。思想家赫尔德赞美德语是激情且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强调德意志历史
12、 的独恃性。文学家格林兄弟出版了德国英雄传说论德国古代民歌和德语语法等书。 这些现象折射出 A文艺复兴运动扩展到德意志地区B. 德意志地区的民族意识开始形成 C启蒙运动促进德意志统一的进展D. 德意志的统一推动民族文化发展 21对右图所示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欧洲各国工业化发展程度不均衡 B圈地运动不利于英国农业的发展 C荷兰取得“海上马车夫”的地位 D海外殖民活动阻碍西班牙的发展 22. 19世纪90年代,国大党成立之初,批评英国殖民当局的政策并提出改革的要求,但保持节制并对英王表示忠心。20世纪初,提拉克提出“司瓦拉吉(自主)”和“司瓦德西(自产)”,宣传“司瓦拉吉是我们的天赋权利,我们一定
13、要得到 它”,“司瓦德西的真正受益者是你们,这个国家的工人”。对材料理解恰当的是 国大党成立初期保守氛围浓厚提拉克注重发展近代民族经济 提拉克发动广大群众争取独立国大党转变为工人阶级的政党 A.BCD 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题,共56分。 23. (14分)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和中央集权 材料一秦合并六国,成为跨地区的统一的国家。此后,合了分,分了合,反反复复。但总的趋势是,从时间上看,合长于分;从空间上看,合的范围逐渐扩大;从程度上看,合的稳定性越来越强化。可以说,统一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主要趋势。 刘家和国家统一与历史进步 (1)概括统一作为中国古代历史进程的主要趋势的三个特点。任选其中两个特点,用
14、史实加以说明。(6分) 材料二清朝前期在内地设置总督和巡抚,中央的施政方针通过督抚下达地方;同时,采用总督、巡抚分权的方式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太平天国起义给予清军八旗兵、绿营兵毁灭性打击,清政府命令各地举办团练保卫地方,将领自募兵勇进行训练。这些军队所需军费由督抚就地筹集,一定程度上成为督抚的私人部队,中央无权调遣。朝廷以湘军和淮军为依靠,慈禧太后给予两江总督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 浙江四省军务的权力,四省文武官员俱归其节制,并有权保荐封疆将帅人员。 太平天国被镇压后,地方督抚权力日益膨胀,清政府试图整顿并收回各项权力,但未收到预期效果,而地方督抚却向中央索要更多权力。义和团运动期间,东南
15、各省督抚违背中央政府命令, 与列强达成“东南互保”。 摘编自王雪华督抚与清代政治等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评析督抚制度的变化。(8分) 24. (12分)博物馆是重要的历史课程资源。 材料一中共一大纪念馆选取文字、图片等多种史料,以“伟大的开端”为题,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程。其中包括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 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 凡一时代,经济上若发生了变动,思想上也必发生变动。孔子的学说所以能支配中国人心有二千余年的原故,不是他的学说本身具有绝大的权威,永久不变的真理,配作中国人的“万世师表”,因他是适应中国二千余年来未曾变动的农业经济组织反映出来的产物 中国的劳动运动,也是
16、打破孔子阶级主义的运动。孔派的学说,对于劳动阶级,总是把他们放在被治者的地位,作治者阶级的牺牲。“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些话,可以代表孔门贱视劳工的心理。现代的经济组织,促起劳工阶级的自觉, 应合社会的新要求,就发生了“劳工神圣”的新伦理,这也是新经济组织上必然发生的构造。发表于新青年第7卷第2号 1920年1月1日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中共一大纪念馆展示以上文章的原因。(6分) 国家博物馆藏关于收回帝国主义国家在北京的兵营及其他建筑的布告 左图文字: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布告 (布字第五号)一、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
17、所谓 “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兵营。现在此项地产权,因不平等条约之取消,自应收回。 二、此项地产上所建筑之兵营及其他建筑,因地产权收回所发生之房产问题,我政府另定办法解决之。 三、目前此项兵营及其他建筑,因军事之需要,先予征用。 四、此项征用,自布告之日起,七日后实施。 一九五零年一月六日 主任聂荣臻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为以上文物撰写一份解说词。(6分。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 25.(10分) 商务印书馆大事记(部分)阶段特征年份发展情况创立和 发展1897“列强劫盟(瓜分狂潮),清室变法图强之际”,商务印书馆由夏瑞芳等人集资在上海创办,以“昌明教育,开
18、启民智”为己任1901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严复翻译的原富(即英国亚当斯密著 国富论)1904响应新学堂章程,率先编印中小学教科书全套最新教科书1912“政体既已革新,而为教育根本之教科书,亦不能不随之转移以应时 势之需要”,编纂整套共和国教科书1920政府明令将“国文”科改为“国语”科,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采用语体文(白话文)编辑的第一套教科书” 艰难的 生存1932日本突袭上海,商务印书馆的总管理处和编译所等皆中弹起火,全部焚毁1937转战长沙、香港、重庆等地,编印抗战小丛书战时常识丛书 战时手册抗战丛刊等1946-1949经营每况愈下,入不敷出,濒临破产新生和兴盛1954总管理处迁京,全
19、面实行公私合营1959明确了商务印书馆的出版任务:以译印外国哲学、社会科学名著为主,兼出中外语言工具书和一部分外语课本1963制定“翻译和出版外国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著作十年(1963-1972) 规划”(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300余种在改革开放后陆续出版)从企业发展与时代变迁的角度,解读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程。(10分) 26. (8分)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执政地位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一1956年9月15日刘少奇在中共八大上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指出:现在革命的暴风雨时期已经过去了,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斗争的任务已经变为保护社会生产力的顺利发展。我们党现时的任务,就
20、是要依靠已经获得解放和已经组织起来的几亿劳动人民,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对我们有利的条件,尽可能迅速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材料二1956年9月16日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指出: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地规定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把计划放在既积极又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以保证国民经济比较均衡的发展;应该使重点建设和全面安排相结合,以便国民经济各部门能够按比例地发展。报告对影响经济建设全局的十二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特别提出“更好地运用价值规律”的问题,指出:在国家统一市场的领导下,将有计划地组织一部分自由市场;在一定范
21、围内,将实行产品的自产自销;对某些日用工业品,将推行选购办法; 对所有商品,将实行按质分等论价等。 分别提炼两则材料的观点。结合所学,说明其如何体现了中共八大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 论断。(8分) 27. (12分)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材料一关于卢沟桥事变的部分研究资料文献史料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1935年8月1日)公开信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和最低要求,民主人士沈钧儒等联名发表,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与中国共产党联合抗日救国(1936年7月)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负责人往来信函,其中1937年6月6日信函中写道,日
22、本增兵华北,平津局势紧张中国共产党为日寇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举国一致的精神:表示“目前举国一致准备拼命自卫的精神”“保证我民族决不致衰亡”,大公报(1937年7月12日)中央档案馆藏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欧美注意远东局势,英美协商尤密切,申报(1937年7月15日)德国现守中立态度,中央日报(1937年7月15日)日本参谋本部对华作战纲领:拟到1938年初,迫使中国政府投降(1937年7月 16日制定)蒋介石对于卢沟桥事件之严正表示,宣布准备抗战(1937年7月17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驻苏大使蒋廷黻报告苏联对列强调停中日冲突态度致孔祥熙等电稿(1
23、937年7月)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关于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1937年8 月25日)近卫文磨(1937年6月至1939年1月任日本首相)回忆录日本政界二十年:近卫手记其他资料藏运祜七七事变前的日本对华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杨青 王旸编近十年来抗日战争史研究述评选编(1995-2004),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平津沿线(保定附近以南)堡垒构筑要图(1937年1月20日调查)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部绘制照片:二十九军士兵在卢沟桥上抗击日本侵略军材料二 探究主题甲从九一八到卢沟桥事变乙中国各界对卢沟桥事变的反应丙国际社会对卢沟桥事变的态度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按史料类型,将材料一中的文献史料进行分类并写出序号。(3分)(2)参考材料一中的研究资料,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个主题,说明选题意义,拟定研究提纲,列出3 -5个相关参考资料的序号。(9分)要求:选题意义应结合历史背景,研究提纲应系统清晰,所列参考资料应密切联系主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