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从媒介仪式理解智媒时代的“内爆”_吴瑞铮.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20903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媒介仪式理解智媒时代的“内爆”_吴瑞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媒介仪式理解智媒时代的“内爆”_吴瑞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媒介仪式理解智媒时代的“内爆”_吴瑞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传媒论坛2023年第2期(总第122期)一、引言:智媒社会的景观随着新技术的兴起,我们迈入“智媒时代”。社会的代名词变成了“视频化”“元宇宙”“地球村”。智能传播带来了新的社会景观。物联网很好地利用了大规模协同分享的群体智慧,算法与人工智能实现了个性化服务,虚拟现实技术突破了时空界限将现实呈现在受众眼前。新技术浪潮与电子媒介彻底改变了个体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方式,变革了人类生存和社会交往方式,改变了社会文化机制。若用传统大众传播的框架观察智能传播,往往会产生误解。因此,理解智媒时代必须分析其依赖的技术基础,进一步把握人与媒介间的社会文化关系。麦克卢汉、鲍德里亚将电子时代的媒介社会变革称为“内爆”。

2、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作为中枢系统的延伸会带来“内爆”,使得“所有差异汇聚成一个质点成为一体”1。部落时代印刷媒介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割裂和分解开来,不同区域实现同质化。与这种趋于分化的“外爆”不同,智媒时代全球一体消除了时空差异,拓展了新的媒介边界。这种“内爆”作为人的延伸的电子媒介使各种感官趋于协调与统一,媒介信息、媒介本身及社会整体趋于仪式化,是智媒时代独有的声音。如何解释这种仪式化,传播实践证明,技术使得人与媒介间的联系降格为一种“仪式”表征,反映在信息、媒介和人之间呈现出的一种“无意义”状态中。詹姆斯 凯瑞定义了一种“传播的仪式观”:旨在“构建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支配和容纳

3、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2,强调某种戏剧性行为。“传播被看作是一种过程和一种技术,它为了达到控制空间和人的目的。”3在符号学上看,这是一种偏重“接收者”接受效果的传递,强调符号的“意动性”。与“传播观”的控制目的不同,传播的“仪式观”更强调某种戏剧性行为,旨在加强构建读者生活与时间中扮演的角色,形成情感、信仰、观念与心理认同,是一种更偏重于文化研究的传播观。智媒时代电子媒介的“内爆”,呈现出独特的“仪式”文化特征。以技术文化共生论的思维方式,本文将结合麦克卢汉媒介环境学派、技术哲学以及詹姆斯 凯瑞的文化研究理论,试图进行详细阐述。二、信息和意义“内爆”:符号化的世界在智媒时代,信息乏善可陈,这种仪

4、式化的“内爆”首先表现在信息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符号化状态上。在技术的推动下,作为符号内容的媒介信息和意义“内爆”为大量无意义的噪音,信息和意义进一步符号化、抽象化、同质化,构成了社会的符号景观,并表现在网络舆论场中。(一)算法技术与标签智媒进一步从技术上模拟意识催生了算法和人工智作者简介:吴瑞铮,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从媒介仪式理解智媒时代的“内爆”吴瑞铮摘要:新技术使人、媒介与社会间的关系正发生变化。智媒时代,人们普遍处于一种“无意义”的状态,行为降格为一种仪式,社会“内爆”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从信息和意义的“内爆”、媒介本身的“内爆”,再到由媒介构成的社会环境的整体“内爆

5、”,智媒时代的电子媒介塑造了一种新的媒介仪式文化。这种仪式文化体现在社会的符号化景观、虚拟与数字文化、共同体与新媒介参与式文化上。从技术文化共生思维出发,基于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和詹姆斯 凯瑞的媒介仪式观,本文将对媒介仪式文化的这三种表征分别作详细阐述。关键词:媒介仪式;智媒时代;内爆;技术文化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23)2-0044-03传媒观察44传媒论坛传媒论坛2023年第2期(总第122期)能技术,强化了人的数据化、标签化。算法面前,人们充当了某种行为机器,人的位置、行为空间和轨迹作为各种象征性的符号信息和数据通过媒介这一中介被呈现。技术

6、赋予了这种象征性的符号信息标签意义。于是,为更好细分用户,微博等社交媒体开始通过算法技术设置用户标签进行用户画像,描绘用户典型特征,设置出不同种类的“人设”,如淘宝开发的“猜你喜欢”。平台利用这些标签进行“信息过滤”,实现精准推送。基于这种社会交往的数据化,个体的存在与行为成为社交“表演”的一部分,人的主观意识信息内容与表现被忽视,某些符号性、标签性特征被有目的凸显出来。这是新媒体“仪式”文化的特征之一。(二)媒介社会的符号同质化在算法、虚拟现实等新技术面前,媒介社会的时空地理限制被打破。在信息生产中,更容易实现信息复制与自我复制,不少受众在大众传播中被贴上了“乌合之众”的标签,尤其是在压力与

7、刺激以及真相模糊的状态下。每一信息节点的主体能动作用被摆在了次要地位,社会表达和审美趋于同质化。面对各种信息符号,人的获知与表达行为借助电子媒介趋于表现为一种“围观”的仪式化。1.表达同质化如今,媒介传播的速度、广度大大提高,信息符号可以通过简单轻松的复制粘贴被一键转发,语言表达也更加同质化,诸如“yyds”“摆烂”等大量网红词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我们的本能选择也更偏向轻度理解的图象化形式符号。为了方便理解,表达更趋于同质化。品牌的形象塑造、媒体的广告宣传、人们的自我表达共同构成了社会上一种同质化的符号状态。这种同质化的信息表达也体现在被重塑的新闻业上。新闻成为一种“仪式

8、”,呈现是千篇一律的,结构呈现出固定的倒金字塔模式。人们以相对固定的思路接受它,因此它在影响人们的态度上效果微乎其微。模式新闻、套话写作应运而生,无论新闻价值多少,报道总能引人围观,左右人们视线。这对于新闻从业者的专业性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2.审美同质化詹姆斯 凯瑞认为:“我们的传播包含了个人对美学体验、个人价值与情感以及学术观念的分享一种仪式的秩序。”4如今社会上的“美”越来越多,但美的形式与种类却极度单一,形态各异的美朝着同一标准发展。例如,年轻人喜欢旅游打卡、九宫格拍照、一键美颜等等,时间、地点、事件都可以忽略,美食、美景、面孔成为一个个符号,符号的表达追求的是一种形式与美感。(三)网

9、络舆论与符号化传播这种信息的仪式化“内爆”还体现于被符号充斥的网络舆论场中。网络舆论是符号生产的标志性产品。在话语传播上,网络上的流行段子、表情包、话语梗等网络话语更具传播效力。在这一弱化社会身份权力,放大技术与个人能力的虚拟空间中,信息的符号化传播更容易实现共情。在舆论事件、明星包装上,网络舆论充满了符号狂欢。例如,每年4月1日人们都会在网上悼念张国荣,形成了一种“怀旧潮”。“张国荣”成为一种完美无缺人格的象征,“哥哥”“神”等赞美之词的符号意义上升到价值观层面。如今,4月1日不仅代表着愚人节,更成为人们怀旧的节日仪式。在虚拟的网络舆论场,点赞与浏览量成为决定内容质量与社会生存的互动法宝,各

10、种符号化的仪式似乎成为互联网平台上的社会秩序。三、媒介“内爆”:虚拟和现实交织若按照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逻辑,信息的“内爆”必然会带来媒介自身的“内爆”一种主动建构的状态。媒介本身与媒介的两端界限不明,这种媒介的“内爆”,表现为一种虚拟与现实的模糊交织,呈现出一种充满仪式感的虚拟数字文化特征。(一)新媒体的“拟态环境”我们正处于媒介通过信息符号建造的虚拟世界之中鲍德里亚所说的“拟象的世界”。李普曼将其描述为“信息环境”。这是媒介一手打造的。并非镜子式的简单映射和再现,媒介有选择地“建构”起了我们“眼前的世界”,而非“脚下的世界”。人在这一过程中是被动的接受者,身处假环境却不自知。新技术向受

11、众呈现出了一个视听触多感官共通的新世界被局部放大甚至伪造的世界,为受众建构了一座座个性化的舒适且逼真的茧房,通过沉浸式传播方便其进行各种仪式性活动。受众的需求与兴趣被满足,“拟态环境”有了生存空间并进一步环境化,成为个体生活的主要信息环境。如之前在网络走红的“李子柒”,她镜头下的乡村美学无疑是被“建构”的,花圃良田、粗布短衣、竹笙柴火,生态破坏、人事纠纷、机械化污染在她的视频里统统没有出现,于是“乡村”与“世外桃源”这两种符号的意义被简单连接,这种乡村文化的数字化与虚拟化无疑不利于客观性的大众传播。(二)互联网的新形态:“元宇宙”智媒时代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让我们能够轻松拥有缺席的临场感,整

12、个人类社会呈现为一种“超真实”的幻境,人们越来越分不清虚拟与现实世界。1992年,美国科幻作家尼尔 斯蒂芬森在小说雪崩中描述了一个平行于现传媒观察45传媒论坛2023年第2期(总第122期)实世界的网络世界“元界”(Metaverse),随后在阿凡达头号玩家等电影中出现了这样一个被描述为“元宇宙”的虚拟世界。在这一虚拟环境中,虚拟与数字文明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形式,人物形象与个性特征、社会场景被概念化、仪式化,媒介和技术、场景和关系建构起新的生存规则和社会形态。如在网络游戏“守望先锋”中,玩家可以任意选择与自我个性相符的“英雄”,设定社会活动场景如“雪国仙境”“民间新春”等,人类行为的边界在这

13、一媒介空间中得以扩展和延伸。如今,乃至不远的将来,人类社会爆炸式的蝶变为人类未来提供了新的媒介想象,或许正如游戏中呈现的社会景观,人类欲求、想象力、技术能力将为社会行为和活动注入了更多仪式文化的特征。四、社会环境“内爆”:共同体置身于虚拟和现实交杂的环境中,我们需重新思考未来的社会图景。麦克卢汉认为,“内爆”“使我们和全人类密切相关”,这种重新部落化的社会塑造了一个个突破时空范围的仪式化社会群体社会共同体。它在具象上表现为网络社区、社群、圈子,是网络中有相似属性的人群的聚合;在宏观上体现为数字化生存下人类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一“共同体”的形成离不开个体平等、自由、开放的普遍参与式行为与主体

14、认同感的凝结,塑造了智媒网络参与式文化的新特征。(一)社区社群与“圈层化”在互联网环境中,有相似兴趣爱好的群体更容易受条件的刺激与某物的牵引而产生聚合形成如微博、哔哩哔哩、知乎微信等以交友、信息共享、即时通讯为目的的社群组织。这种“圈层化”的社群给予了网民个体更多仪式化参与的机会。新媒体善于捕捉并放大社群某方面的相同或相似特性。这会刺激社群中个体的“我们”意识,形成更紧密的群体依赖。个体在圈层中感受到利益相关性,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仪式化的传播行为中。尤其是当面对某种偶发性刺激或者压力时,网络环境中共同的意义空间激发“即时化聚合效应”,个体不自觉地进行仪式化的行为模仿与趋同,异质化信息均质化呈现。

15、除了被动的行为仪式,“圈层”的小团体以共同的价值观筛选、过滤信息,强化原有观点和态度,进行内部团体协作,也形成了一种主动的参与仪式。如哔哩哔哩的视频弹幕,再如社群对“人教版数学教材插图”等社会议题的参与讨论,个体在“圈层”中通过某种身份认同,积极主动地参与传播,形成一种平等、自由、包容、开放、共享的参与式文化环境。(二)“命运共同体”与“地球村”“内爆”打破了区隔与时空距离,塑造了社区和社群,进一步将全球整合成“地球村”。在数字化时代,人类成为了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个体并非独立而是处于一个普遍联系的社会关系中。2020年新冠疫情在全球大规模蔓延,印证了这一点。从宏观上看,“共同体”的存在放大

16、了其中每一个体参与行为的“仪式化”,但同时也暴露出社会信息与伦理问题。群体中个体的无效参与使其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在社会与舆论事件面前产生“沉默的螺旋”甚至造成群体极化;电子媒介的数字化生存中“数字劳工”问题越来越突出,信息生产中资本的参与加剧了对其的剥削压迫,平台的异化和劳工的双重商品性让处在数字化生存中的个体的主动性面临挑战。五、结语:理论启发如今,随着新技术的兴起,智媒时代的仪式化“内爆”特征越来越明显,从信息和意义的“内爆”,到媒介本身的“内爆”,再到由媒介构成的社会环境的整体“内爆”,虚拟与现实的区隔模糊,社会传播过程呈现出符号化状态,数字与符号不断聚合而形成群体,强调了主张个体平等的普遍参与行为。受詹姆斯 凯瑞“传播仪式观”的理论启发,从这一角度看,智媒时代的电子媒介塑造了一种新的媒介仪式文化:一是社会呈现的符号景观,在算法虚拟现实等技术的作用下,信息和意义出现符号化、标签化、同质化,网络舆论和网络景观是信息符号生产的产品;二是由媒介形态变革带来的社会形态变革中出现的虚拟与数字文化,“拟态环境”成为个体生活主要的信息环境,“元宇宙”的构想为互联网社会的新形态提供方向;三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