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淮文史153JIANGHUAIWENSHI探索与争鸣左传哀公七年竹书纪年等文献记载:“禹合(会)诸侯於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意思是,大禹在涂山举行诸侯大会,手执玉、帛(一种白色的丝织品)等礼品参加朝会的方国诸侯有许多。这里的“万国”是许多的意思,不是实指。这就是历史上十分重要的“涂山之会”。这次大会是大禹挟制服长期为害的大洪水和继尧、舜之后彻底征服三苗的盖世之功,会集四周方国诸侯结盟、树威立信的大会,是诸侯臣禹的标志。故此会之后,禹子启在方国诸侯们的拥戴下推翻了传统的禅让制,建立了王位世袭制的夏王朝。可以说,“涂山之会”催生了夏王朝,促使中华文明由初期文明跨入王朝时代的文明。正如史记外戚世家
2、所言,“夏之兴也以涂山”,意即夏朝之所以兴起,是因为涂山之会。所以,“涂山之会”对于夏王朝的建立、中华早期文明的发展十分重要。然而,关于此会的地望,历史上却众说纷纭。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来予以分析。从四个方面分析大禹会诸侯于涂山的地望李修松/文江淮文史154JIANGHUAIWENSHI探索与争鸣文献记载及传说遗迹洪兴祖补注楚辞天问篇引苏鹗苏氏演义原文:“涂山有四:一者会稽;二者渝州;三者濠州;四者文字音义云:嵞山,古国名,夏禹娶之,今宣州当涂县也。”嵞,即涂。就是说,涂山的地望有四种说法。先分析会稽涂山说:会稽在浙江绍兴。说文解字山部解释“嵞,会稽山也”。越绝书记地传卷八说:“涂山者,禹所娶妻之
3、山也,去县五十里。”认为涂山就是今浙江绍兴境内的会稽山,是禹娶妻的地方。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等也主张此说。按:大禹治水的范围无论如何也到不了今浙江绍兴一带,禹更不会老远跑到今绍兴娶妻。本人曾在涂山汇考一文中考证说明,涂山会稽说是春秋末,居于淮泗一带的徐国被吴所灭后,徐夷中的一支向东逃,投吴国之敌越国境内,即今绍兴一带,从而将祖先涂山氏的传说附会当地之山而形成的。再分析渝州涂山说:又称巴郡江州说,渝州即今重庆。江州即重庆原江北县,今重庆渝北区。华阳国志巴志:“禹娶于涂山今江州涂山是也,帝禹之庙铭存焉。”水经注江水也说,这里“江之北岸有涂山,南有夏禹庙、涂君祠,庙铭存焉”。按:大禹治水的范围无论如
4、何也到不了今重庆一带,本人涂山汇考也考证,渝州涂山说也是徐夷西迁至此后,将其祖先涂山氏的传说附会当地之山而形成的。关于濠州涂山说:认为涂山即今蚌埠禹会区之涂山。这一带原属怀远县,汉代属当涂县。水经注淮水说:“淮水自莫邪山,东北迳马头城北,江淮文史155JIANGHUAIWENSHI探索与争鸣魏马头郡治也,故当涂县之故城也。吕氏春秋曰: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故江淮之俗,以辛、壬、癸、甲为嫁娶日也。禹聚在山西南,县即其地也。”此书于汉代“当涂县(即今禹会区一带)故城”处引用吕氏春秋的记载,说大禹在这里娶涂山氏国之女,不以私害公,自辛日至甲日,到了第四日便再次外出治水。所
5、以江淮一带的风俗,以辛、壬、癸、甲四日为适宜嫁娶的日子。这段记载是有根据的。尚书皋陶谟记“(禹)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史记夏本纪:“禹曰:予娶涂山,辛、壬、癸、甲。生启,予不子,以故能成水土功。”三处不同文献记载都有禹娶之日“辛、壬、癸、甲”。后两处文献还记载,启出生,大禹在治水过程中路过家门时听到儿子的呱呱哭声,都未进去给孩子起名。正因为如此公而忘私,所以才能成就治平水土的大功。说明吕氏春秋所记是可信的。今本吕氏春秋虽无此文,但其季夏纪音初篇记:“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
6、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此处记载可以与上述吕氏春秋的佚文相印证。这样看来,关于“涂山之会”地望,成书汉魏时期的水经注淮水引用战国后期吕氏春秋,说明在汉代当涂县,即今蚌埠禹会区一带,无疑是最早的。此书还记有江淮婚俗和我国文献记载中最早的民歌候人兮猗作为证据,证据的说服力强。候人兮猗之“候”是等候的意思;江淮文史156JIANGHUAIWENSHI探索与争鸣“兮猗”是叹词,相当于今之“啊”,读“na”(如“他好可怜啊”的“啊”);全句可用“候人啊”表示,这与今江淮方言一致。对于上引史记夏本纪的记载,司马贞索隐解释说,“涂山在寿春(今寿县)东北”,显然是指原怀远境今蚌埠禹会区的涂
7、山。他还说:“涂山氏女,名女娲。”主此说者,还有帝王世纪说文左传哀公七年杜注、水经注江水等,汉唐间主此说者最多。特别是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于九江郡当涂县下引“应劭曰:禹所娶涂山,侯国也,有禹墟。”此处说的“禹墟”即今蚌埠市禹会区的禹墟遗址。我们知道,称“墟”的遗址一般都是古代都邑遗址,如“殷墟”。应劭是东汉时著名学者,他对涂山地望的解释是除上述吕氏春秋之外所有文献记载最早的,其中“有禹墟”的证据,更是诸说中的力证。水经注淮水紧接上文“当涂”的解释之后,还记载:“淮水又东北,濠水注之,水出莫邪山东北溪。溪水西北引渎,迳禹墟北,又西流注于淮。”对照禹墟的地理环境,这一处“迳禹墟北”之水,显然就是如今
8、禹会区禹墟遗址之北的天河。所以,上述水经注所引吕氏春秋佚文中的“禹聚在山西南”句,戴震校勘水经注引此文时,将“禹聚”纠正为“禹墟”。而事实上,禹会区的“禹墟”遗址正好在涂山西南。“禹墟”遗址又称“禹会村遗址”或“禹会”遗址,后者乃是因禹会村得名。禹会村旧有“禹帝行祠”或“禹帝庙”。清康熙凤阳府志记载:“唐彭晁作庙记,略云,禹会诸侯于此,故村名禹会。”清嘉庆怀远县志记:“禹帝庙在南蜀村,盖即古时禹会村。祠建江淮文史157JIANGHUAIWENSHI探索与争鸣于南宋宝祐六年,自明迄今迭有修葺。”是说这里的禹会村很古老,因为大禹在这里会诸侯得名。村中的禹帝庙(祠)建于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明
9、代以来屡次修葺。禹会村又称“禹村岗”“禹会古台”,村内的“禹帝庙”已毁。蚌埠市禹会区一带还有“台桑石”“启母石”“防风冢”“黄熊庙”“禹王宫”等寺庙或传说遗迹,这些都与禹会诸侯于涂山密切相关。台桑石,位于今蚌埠市涂山主峰南坡的朝禹路旁。楚辞天问:“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传说是禹和涂山女相会之石。“启母石”又称“望夫石”,在涂山之南、启母涧之西,为一巨石形如妇人端坐于山崖之上。传说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妻启母每日于此崖上盼望夫归,经年累月,精诚所至,化而为石。“防风冢”又称“曹州坟”或“古舟坟”,为一高耸之大沙丘,位于天河与淮河交汇处的曹州湾。国语鲁语载,禹会诸侯于涂山,“防风
10、氏后至,禹杀而戮之”。传说“防风冢”,即因迟到被杀的巨人族防风氏首领之墓。“黄熊庙”之“黄熊”是禹父鲧,因领导治水失败,被尧帝所杀。左传昭公七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入于羽洲。”意即鲧因治水失败,被帝尧杀于羽山,其元神“化为黄熊,入于羽洲”。这里的“黄熊”之“熊”本字作能下三点(下同),汉人释为“三足鳖”,本人释此字读“n n g”,“黄熊”即三条腿的黄龙。此黄熊庙即鲧王庙,又名“崇伯观”(鲧是有崇氏首领),为祭祀禹父鲧的庙宇,位于涂山西麓,在象岭、狮山之间,现已不存。江淮文史158JIANGHUAIWENSHI探索与争鸣“禹王宫”位于涂山之上,又称“禹庙”“禹王庙”,为供奉、祭祀
11、大禹之神庙,据传始建于西汉初。当年汉高祖刘邦统军去淮南镇压英布,路经此山,观涂山之会一系列胜迹,回顾大禹治水之功,为报功崇德,遂下令在此建禹王宫。据说汉武帝刘彻、曹操父子等都曾来过此庙。据元大德年间学正关文魁重修禹王庙记载,禹庙在唐以前即已存在。唐高宗时,江南巡抚狄仁杰主持毁吴楚淫祠,惟“禹庙巍然独存”。柳宗元在此作有涂山铭。禹庙之壁还曾存宋苏轼濠州七绝涂山诗,历代许多名人在此留有诗文。此庙每年要举办两次庙会。以上都是濠州涂山说,亦即今蚌埠涂山说的佐证。夏代的亡国之君桀之所以逃亡至南巢(今巢湖市一带),与这一带国族原是夏部族的姻亲是相关的。至于宣州之当涂涂山说,宣州当涂县即今安徽当涂县,是东晋
12、时因淮河之畔的当涂县(今怀远县,包括蚌埠禹会区)大量居民流亡至江南于湖县(今芜湖市)境而就地侨置的县,当涂涂山说,显然是原当涂县流亡来的移民所带来的传说。近人又有认为涂山即三涂山之说。三涂山在今河南嵩县西南、伊河北岸。如闻一多天问疏证和顾颉刚古代巴蜀与中原的关系说及其批判均主此说。还有涂山在山东曹县之说。此二说都缺乏得力证据,不能成立。这样比较下来可知,濠州涂山说亦即蚌埠涂山说证据最充分、最有说服力。“涂山之会”的背景“涂山之会”背景之一是大禹治水获得成功。大禹治水的地区大体在黄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江淮文史159JIANGHUAIWENSHI探索与争鸣区,淮河流域紧邻黄河中下游,是大禹治水的重要
13、区域。尚书禹贡记禹“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正可证明。“桐柏”即今河南境内的桐柏山,是淮河的源头;“泗”“沂”即泗水和沂水,都是淮河的重要支流。由于当时尚无系统的文字记载,所以大禹治淮的事迹只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淮河流域各地流传下来,并自然而然地附会了神话的成分。在淮河的源头桐柏山一带,流传着关于大禹镇服水妖无支祁的故事。据说大禹在这里遭遇大风、大雷雨,石头和树都嚎叫起来,不能施工。大禹召集百神计议,囚禁了治水不力的鸿蒙氏等,令应龙等捉到了兴风作浪的猕猴样怪物无支祁,迫令他帮助治水。最后用铁索将他锁在盱邑(今江苏盱眙县)的龟山脚下一口深井里,让他永远镇服淮水。古岳渎经还记载,禹
14、治水曾三至桐柏。在淮河中游的安徽怀远一带有关于大禹开通荆、涂二山的传说。水经注淮水说,“荆涂二山,本相连属,禹凿为二,以通淮流。”据说,至今涂山脚下的上洪村附近还留有大禹劈山导淮时斧凿的痕迹。荆、涂二山之间的峡口,为淮河“三峡”之一。在凤台境内有禹王山,又称硖石山。此处的东西硖石山,其峡口亦为淮河“三峡”之一。据传,大禹治水至此,用神鞭劈开硖石山(一说斧劈峡山口)以通淮水。清嘉庆时李兆洛编纂的凤台县志记载说,禹王山旧有禹王庙,“层楼杰阁,耸峙千霄”,为凤台以前的名胜。据说自宋以降,当地每年于农历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都要举行禹王庙会。另外,淮河于五河县穿过第三峡口浮山峡后,在今江苏的洪江淮文史
15、160JIANGHUAIWENSHI探索与争鸣泽湖边的甘泉山和圣人山之间还留有圣人湖,相传就是大禹烧山凿石为开挖禹王河导淮入江的地方。“圣人山”“圣人湖”之名当亦来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有趣的是后汉书郡国志于“东阳县”篇(东阳即今天长一带)注引博地记说,此处有一种草名“蒒”,其所结之实“食之如大麦”,称“自然谷”或“禹余粮”。显然,“禹余粮”之称,亦当与大禹长年在外治水,有时不得不采食此“蒒”充饥的传说有关。尚书禹贡的记载和沿淮各地有关大禹治水的传说,足以证明淮河流域是大禹治水的重要地区。禹在领导治淮的过程中,与这一带淮夷国族涂山氏结成婚姻,从而与淮夷乃至东夷(淮夷是东夷的一支)结成联盟,有效予
16、以控制,壮大自身力量,压服周边其他部族,既是治水的需要,也是当时政治、军事的需要。“涂山之会”就是在此背景下举行的,说明其地望只能在淮河中游今蚌埠境内的涂山。“涂山之会”的背景之二是大禹征服三苗。三苗是当时南方苗蛮集团的一支。三苗之“三”乃言其部落之多,犹言九夷之“九”。三苗的居地:战国策魏策一记,“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恃此险也,为政不善,而禹放逐之。”说明大禹时,三苗的居地,从中原面南而言,其左为彭蠡之波,右为洞庭之水,北面有衡山之屏,南部有文山之障。“彭蠡”即今之鄱阳湖;“洞庭”即今之洞庭湖;“衡山”不是今湖南之衡山,而是今安徽潜山境内的天柱山,此山古名衡山,是隋代以前五岳之一的南岳;虽然文山的确切地点尚需进一步考证,但当时三苗的活动范围大体可知应在江淮文史161JIANGHUAIWENSHI探索与争鸣今长江中游的两湖之间及江淮一带。史记五帝本纪说尧时“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所言范围正好相符。据文献记载,尧、舜、禹时期的华夏部落联盟都曾征伐三苗集团。尧时打败了三苗,将俘获的三苗部众迁徙到“三危”。“三危”,即三危山,一说在今甘肃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