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从宋代盏托看道家美学对现代食器设计的影响_黄嘉雯.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21104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宋代盏托看道家美学对现代食器设计的影响_黄嘉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宋代盏托看道家美学对现代食器设计的影响_黄嘉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宋代盏托看道家美学对现代食器设计的影响_黄嘉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4大众文艺一、以器载道道家美学语境下的宋代盏托(一)盏托中的自然之美1.外观仿效自然与“原天地之美”中国从古至今对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观都有着追求向往的情愫,老子和庄子悟道山水,从自然景致中感悟到深刻的哲学思想。随着时代推进,道家对自然的哲学感悟逐渐转变为对景与物的直观审美。北宋绘画家郭熙强调作品达到“怡情和畅神”的基础是先要“悦形”,体味自然景物直观的形态和感觉1。庄子“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也认为取之自然的美即为大美。宋代盏托外观中器形、纹饰和釉色对自然意象的效法,正是这一思想的折射。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北宋的汝窑天青釉盏托,托盘如展开的葵瓣,托口圆润的造型如待放的骨朵,整体有自然花草的清新含

2、蓄之态。其釉色莹润透绿,好似一汪清泉。除了器形与釉色之外,盏托的纹饰亦仿效自然。如宋代的漆器剔红牡丹纹盏托,托面雕刻卷草牡丹纹,线条柔美,如出自然。2.纹饰顺应自然与“大巧若拙”道家美学崇尚自然,不仅仅寄情于山水,更从自然中体悟人生道义。老子主张的“无为无不为”就是顺应自然规律之美。宋代盏托的一些纹样特征就是这一审美思想的体现。如官窑烧制的盏托有“紫口铁足”的特征,托口口沿薄釉处呈现灰黑泛红的“紫口”,底部圈足呈棕黑色的“铁足”状。这是由于制备胎料和釉浆一般选用当地河水,烧制过程中河水的盐类与铁质蒸发而着色,是自然而成之景。同时盏托托身开冰裂纹,裂纹自然宛如薄冰破碎之感。瓷器釉面开裂原属烧制中

3、的失误,而这一特征却为盏托增加了残缺之美2。庄子曾言“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美与丑如同阴阳互为转化,审美应顺应天道自然,不必刻意进补,真正灵巧的东西是不作修饰的。由此看宋代盏托的几类自然纹样正是这一审美观的折射。3.器形化繁为简与“返璞归真”老子主张“少则多,多则惑”,在器物的体现上就是化繁为简,追求简单质朴。美国哈佛博物艺术馆收藏的北宋定窑柿釉盏托,通体造型圆润饱满,色泽单纯,圈足、托盘、托口表面光滑如丝,不加任突兀的修饰但显端庄秀雅,给人以朴实、圆满的感觉。盏托的简约之美应和了道家返璞归真的审美观3,在美学表现上不琢繁缛复杂的装饰,回归事物本原之态。老子曾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保持内

4、心的质朴,思想才能通达。器物是造物者情感的寄托,盏托的素朴之感映衬出造物者内心对平淡简约的追求。(二)盏托中的人道之美1.造物中的人本思想在经济文化繁荣的两宋时期,盏托作为点茶不可或缺的沏茶器皿,深受人们喜爱。南宋的茶具图赞里有言“漆雕秘阁承之易持古台老人”,“密阁”即为盏托,用以承载和稳定茶盏。将茶盏放置于盏托之中能很好地隔热,端起也不怕烫手而打翻茶盏。盏托的设计并不只是供人把玩,更蕴含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宋代盏托的造型分为三段:顶端是承载茶盏的托口,支撑托口的圆盘为托盘,底端为一节圈足。盏托最早出现在三国东吴时期,历经了上百年的演变。宋代盏托较之前的器形更为挺拔秀丽,托盘变小更易端取。托口

5、弧度与从宋代盏托看道家美学对现代食器设计的影响黄嘉雯 邓 嵘(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摘要:为了探究现代饮食器具与传统美学思想结合的创新设计思路。对两宋时期的盏托进行研究和分析。作为宋代特色茶具,盏托以其造型功能、釉色肌理、材质工艺折射出了道家美学寄情天地自然的雅致与人道主义的关怀。文章基于道家美学中自然美、人道美、意境美的三类美学思想及其内隐的观念介入饮食器具的意义,探讨道家美学与现代食器设计的内在联系。道家美学作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产物,蕴含深刻的哲学理念与文化意境,其美学思想在外观风格、功能结构、材质、意境四个方面对现代食器设计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两者的结合适应了当今社会背

6、景下食器设计发展注重本土化特色与用户情感体验的双重需求,为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增添了新的美学思路。关键词:道家美学;宋代盏托;传统文化;现代食器设计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828(2023)02-0024-03美术与设计25大众文艺茶盏盏身相契合,口沿内凹方便卡住茶盏,防止移动过程中摇晃导致茶水外溅。立挺的托足将茶盏高高举起,增添了品茶的雅致之感。宋代宜拿易取的盏托设计4达到了功能与审美的并存,这也是道家美学观照的命题。老子主张“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人居其一焉”,可见以人为本,关照人民需求及重视生命存在质量和价值是道家的核心要义。盏托是

7、宋代造物者智慧与爱民情感的体现,从盏托的功能美中透露出的人本造物思想对后世的设计亦有着重要启示。2.匠心独运的工艺美一个美的器物的背后是造物者们日日的探索和尝试,在实践中对烧制温度、釉料配方等工艺材料及技术进行改良。老子认为“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与经验,才能达到独具匠心的手工技艺。宋代建窑盏托将十四道烧制工序分为五大模块:泥料准备、成型、素烧、上釉、烧制。每一步工序都对匠人的手艺要求极高。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提出“格物致知”的思想,建窑盏托的制备工序是造物者们格物而探寻的艺术之路5。盏托的整体风韵、烧制痕迹等无不流露出设计者穷工极巧的手工艺美。这种淡泊的工艺之美也是

8、道家美学主张的低调内敛的器物内在之美。(三)盏托中的意境之美宋代审美艺术尚“意”重“雅”,盏托的意境之美不仅体现在外在风格的营造,更体现在器物对内心情感的映射。盏托通体透露的简约素雅气质,映照出宋人心中内隐含蓄的精神和追求雅致生活的愿景。寄情于物,物皆有灵,盏托充当着情感寄寓的载体,于我们有着无尽的意境之美。宋代赵佶的文会图中描绘了徽宗院文人雅士品茗的场景,图中秀丽挺拔的盏托立于桌之上,可以联想起人们手捧盏托品茗时的儒雅端庄,充满着仪式感。南宋刘松年的撵茶图中将点茶和书画场景相融合,盏托摞摞叠起,不琢文饰的造型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与后面田园景致融为一体。古人有言“情与景汇,意与象通”,意境来源于“

9、意”与“境”的结合,正如庄子在知北游中写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微妙地展现了天地自然浅抑的风韵,与自己的开阔豁达的人生观交相辉映。因此只有客观艺术表现和主观情感相融合的器物才能久立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于后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二、道家美学在现代食器设计中的意义(一)创作灵感的源流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和情感的满足,食器设计也应关注这两者的需求。市场上的饮食器具琳琅满目但是风格、造型较为单一,盲目用图案及仿生手法堆砌的装饰很难与用户产生情感的连接。美食还需配美器,好的食器设计应实现载味与怡情的双重需求。道家美学强调功能与审美的统一以及器物传达出的内涵,

10、与食器设计的融合可以对餐具风格造型、功能材质、意境呈现等方面给予新的美学思路,增添饮食中的情趣。同时现代食器设计普遍缺乏传统文化的根基,从而缺失内在的体现。从宋代盏托中可以看出古人对器物的要求除了功能精细更讲究其透露的情致带来的仪式感。设计想要借鉴传统并不是一味地复制而是关注其精神内核于人的体悟和反思。(二)道家美学启迪康养饮食文化道家美学主张“恬淡寂寞无为,静观自然之美”,“无为”是从自然的合理性出发探索美的真谛。美的器物是如此,健康的饮食观亦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曾提出“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6,所谓知食宜就是要辨证施膳,如饮食顺应时季、环境、体质、配伍等,同时也不宜食之过多

11、,微渴而饮,微饥而食,饮不过多,食不偏食。这与当今提倡以预防疾病为主的康养饮食理念相一致。健康膳食以“知食宜”为基础,同时也应避免胡吃海喝、大鱼大肉的饮食态度。庄子提出“雕琢复朴”的观点,一切事物都是先经过雕刻琢磨进行繁复的装饰后又回归到最原始的朴素之态。正如道家审美中真正有大美的器物不做繁缛的雕饰,而讲究“无为”的意境。这种美学思想给人以清静无为、寡欲养生的饮食态度。善食疏果,节食鱼肉,食器中隐透的道家自然素朴的美学观正在提醒着我们日常健康饮食也需符合“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观念。三、道家美学对现代食器设计的启示(一)外观风格回归自然本真宋代器物设计与道家美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据笔者上

12、文总结,道家美学蕴含自然、人道、意境三种审美观。盏托素朴的道家审美特点并不等同于现代设计的极简风格,而是在生活中回归本心,顺应自然而生的风格。是对事物本真的探索。饮食宜慢咽细嚼,静心品味,食器设计也应以自然简单的外观营造安静雅致的饮食氛围。日本SAKUZAN手作陶瓷品牌,作品来源于日本传统美浓烧工艺。杯盘勺筷均为简单的几何造型,轮廓硬朗分明。选用灰色和黑色两大主色调,餐具组合好似湖边堆叠的石块。俊朗的造型与清寂的色泽和谐统一,极具自然情趣和风韵。国内设计师设计的Folding-tableware餐具,以自然流动的元素为灵感,塑造线条的内敛张力。产品注重细节的塑造,五只碗自下而上叠放,构成蜿蜒柔

13、和的线条,墨绿色的渐变让人联想到了山川与河流,有大自然的亲和之感。在饮食器具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当下,如何使之变得“有情趣,有温度”是现代食器设计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将道家美学思想介入当下食器设计,相较于没有灵魂的工业产品更能显示其魅力。食器的造型、装饰、色彩、质感是影响外观的主要因素,在食器的外观考量应追求事物本真,注重造型纯粹自然、儒雅含蓄,不堆砌繁复装饰或图案,颜色搭配也不宜居多,以亲近自然的色泽更能打动人心。道家美学给予的美学标准符合当下“天人与共”的生态愿景及审美趋势,这也是现代食器设计的主要原则。在现代人心浮躁的社会,食器清新雅致的设计风格或许能帮助我们在饮食过程中获得内心片刻的宁静。

14、美术与设计26大众文艺(二)功能考量注重情感因素宋代盏托宜拿易取的功能美是道家美学人本思想的体现,好的设计是功能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否则只能成为空虚的外壳。以人为中心是食器功能结构考量的核心要素。因而设计要考量不同类型的人群饮食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此外食器的功能设计也应具有情感层面的包容性,尤其是对残障人群的关照。如设计师Jexter Lim设计的富有同理心的EATSY餐具,能大幅度改善视障人群饮食时遇到的困扰。餐具一角使用矽胶材质,利用矽胶有特殊触感,能随意变形的特点,解决了视障人群倒水时倒水口对不准、碗中留残渣等问题。勺子的勺柄顶部内凹,可以卡在碗沿,防止进食中餐具滑落。

15、EATSY餐具设计设计不止针对视障人群,老人、小朋友均可享受它的贴心设计,简洁温馨的设计具有极强的包容性。道家美学强调人的价值,注重对人精神上的关怀。在现代设计中,功能结构的考量不能仅仅停留于产品的使用功能,更要注重产品的情感体验功能。如何使产品给用户带来一段满意的体验是每个设计师的目标。现代食器设计也应深入捕捉目标用户在使用过程、情绪感受的主客观痛点,细节化的进行改良。(三)材质运用应具本土化特色道家美学对自然材质和工艺有着特殊的情感,其“天人合一”的生态美学思想更是主张使用天然环保的可持续材料,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探索新的可持续材料,并发掘其设计的多种可能性是当今设计师的一个新课题。在

16、现代饮食器具设计中,也有许多以传统材料表现为灵感的。如Scanwood是北欧的一个厨具品牌,作品来源于传统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以北欧传统的木材设计为主要特色,从大自然中吸取设计灵感。木材温润的质感与色泽,强化了产品与用户之间的情感交流。Scanwood擅长将各种不同的木材与质地,如橄榄木、山毛榉木、胡桃木、樱桃木等,转变成生活中既实用又有趣的产品。遵循自然本身的特性,把北欧森林的原始与温暖展现给用户。宋代五大窑烧制出的瓷器盏托也是当地自然本身特性的呈现,其釉色质感都具有本土化的美感。如建窑釉的配方与火候的精妙成就了精美的建盏,此外建盏胎体与釉料含铁量较高,釉料高温易流动,所烧成的天然花纹与釉泪特质正是当地特殊土质的展现。所以现代食器设计在运用可持续材料的同时也应考虑结合当地自然材质,形成产品本土化文化特色7,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社会高速发展,资源飞速消耗的今天,现代食器设计的材料也可以考虑使用本土化的农林废物,如玉米壳,秸秆,竹料,丝瓜络等,这些自然材料都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在进行材料可持续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肌理、质感的作用,可以使食器体现出温暖自然的材质美。(四)合乎情理的意境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