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最终上传版】2020.04.27+真题实战6+慕婉心+(笔记)+(栗子+雯小宝).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257894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45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终上传版】2020.04.27+真题实战6+慕婉心+(笔记)+(栗子+雯小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最终上传版】2020.04.27+真题实战6+慕婉心+(笔记)+(栗子+雯小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最终上传版】2020.04.27+真题实战6+慕婉心+(笔记)+(栗子+雯小宝).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最终上传版】2020.04.27+真题实战6+慕婉心+(笔记)+(栗子+雯小宝).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最终上传版】2020.04.27+真题实战6+慕婉心+(笔记)+(栗子+雯小宝).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最终上传版】2020.04.27+真题实战6+慕婉心+(笔记)+(栗子+雯小宝).pdf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真题实战 6主讲教师:慕婉心授课时间:2020.04.27粉笔教师官方微信1真题实战真题实战 6 6(笔记)(笔记)【说在课前】今晚是真题实战的最后一节课,大概到十点左右,中间休息两次。今天从判断题讲起,在讲义 72 页。20192019 年河南省洛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年河南省洛阳市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四、判断题76.亚里士多德认为,在自然的一切作为里面,发展都是内发的。一只鸟儿学飞,一条鱼儿学游,一头野兽学跑,都不需要任何强迫。它们一旦觉得自己的肢体长得够强健了,它们立刻就自行去做这些事情。()【解析】76.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因此题干正确。如果大家在考试时遇到这种不是很熟悉的

2、,可能稍微有点印象的,可以联系以前学习的知识进行判断,因为亚里士多德遵循自然,所以这些野兽、鸟儿、鱼儿是遵循自然,不需要被强迫的。【正确】78.教案的内容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课的类型、主要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等。其中,教学过程是教案的基本部分。()【解析】78.答案要纠正一下,题干正确。教案的内容包括不同版本,有的说包括课题、内容、目的、类型、手段、教具、板书、教学过程等;有的包括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课的类型、主要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过程等,题干中的版本也是正确的。在这个版本中,教学过程是教案的基本部分。【正确】【注意】如果问大家在教

3、学设计过程中谁是核心,答案是“目标”,目标是核心;如果问大家教案主体部分是谁,答案应该是“教学过程”。所以,大家要认真看清2楚,看问的是什么。教学设计指的是设计这堂课需要定下目标,后续工作才能开展;教案的主体部分是指谁的字多,教案主要在写导入、新课讲授、巩固、小结、作业,即教学过程。79.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质量要求。()上课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教学目的上好一堂课的前提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质量要求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好一堂课的内在动力4.注重解惑纠错上好一堂课的关键5.组织好教学活动上好一堂课的保障6.布

4、置好课外作业【解析】79.【正确】【梳理】上课需要注意六条内容:1.明确教学目的:上好一堂课的前提。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质量要求。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好一堂课的内在动力。4.注重解惑纠错:上好一堂课的关键。5.组织好教学活动:上好一堂课的保障。6.布置好课外作业。【注意】大家要掌握每一条的地位。81.儿童道德的发展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形成了一个与成熟有关,并由成熟决定的发展阶段。儿童道德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单纯受外3部环境的支配到受行为主体自我控制的过程。()【解析】81.皮亚杰、科尔伯格都有道德发展,道德发展理论阶段都经历了一系列阶段。前半句

5、正确,比如皮亚杰认为孩子在前道德阶段,相当于处在逻辑思维能力比较低级的阶段,慢慢地逻辑思维能力不断增长,道德判断水平也在增长,所以道德水平的发展与思维等各方面的成熟有关,也是由此决定的,如果思维能力越来越强了,那么去评判的时候也能考虑更多的角度。后半句正确,意思是从他律、服从权威变为自律、自己控制自己,慢慢地从自觉到不自觉,从受到别人的支配到受自己控制。【正确】89.如果用眼睛注视一朵绿花,约一分钟,然后将视线转向身边的白墙,那么墙上将看到一朵红花。即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短暂时间,这种现象是闪光融合。()闪光融合:当我们看到一个间歇频率较低的闪光时,得到

6、的是明暗交替的闪烁感觉,当断续的闪光间歇频率增加时,我们看到的将不再是闪烁的光,而是稳定的连续的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例如,日光灯的光线每秒闪动 100 次,我们看不出它在闪动;高速转动的电风扇,我们看不清每片扇叶的形状。【解析】89.题干描述的并不是闪光融合,所描述的是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没有立即消失,而是暂时保留,这种现象属于感觉后效/感觉后像,感觉后像分为正后像(一致)和负后像(不一致),题干中说看到的是绿花,结果墙上是红色的影子,因此不一致,是负后像。【错误】【注意】闪光融合指的是反复、频率比较高地出现,就把它当成连续的光。比如让电扇转起来,就会认为它变成光圈,融为一体,而不是单独

7、的三片扇叶。考试中常见例子还有日光灯的光线每秒闪动 100 次,我们看不出它在闪动;高速转动的电风扇,我们看不清每片扇叶的形状。90.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也就是在具体的教育4法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和组织。精神产品、机构和组织属于法律关系主体。()法律关系主体:1.公民(自然人)2.机关或者组织(法人)3.国家【解析】90.法律关系主体包括公民(自然人)、机关或者组织(法人,即法律意义上的人)、国家。因此精神产品不是主体,而是客体,自然人或法人可以作用于精神产品,因此是客体。【错误】93.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之间一般是一一对应的,通常一个学习动机对应一个学习目的。()

8、学习主体分析最后,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表现为一个学习动机不一定只有一个学习目的,一个学习目的也不一定只存在一种学习动机。【解析】93.答案要纠正一下,考查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的关系。有一本专门的书研究动机,书上说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之间是错综复杂的关系,并不是一对一的,比如说有一个学习动机可能有多个学习目的,一个学习目的可能对应多个学习动机,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比如大家都有一个目的,目的是争取考一个好成绩,动机可能是多种的,可能是为了祖国,可能是为了考上重点中学,可能是为了父母的鼓励和夸奖,可能是为了自己,因此一个目的可能是有多种动机的,并不是一对一的;再比如大家都有一个动机,

9、这个动机是好好学习,但是目的可能不一样,有人是为了月考考第一,有人是为了成为世界首富。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目的有一个比较好的诱因后,就可以转化为动机。【错误】【注意】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错综复杂的。596.归因者的研究表明,人们如果将失败的结果归因于能力差或任务太难等稳定性因素时,对未来成功的期望就比较低,而归因于努力不够或运气不好等不稳定性因素时,对未来成功的期望明显地比较高。()【解析】96.韦纳认为归因时可能归为很多因素。【正确】【注意】1.假如自己成功了,可能归因为自己聪明(能力强),或者是因为卷子比较简单(任务难度低),这些都是

10、稳定的因素。如果归因为这些因素,会认为自己未来还可以成功,有自豪感,由于这个原因会对未来有比较高的期望值,自己知道要继续努力。2.假如自己成功了,将成功归为运气好,这是不稳定的。如果把成功归为运气,会认为自己下次可能无法成功,对未来的期望值相对来讲比较低,不知道自己下次运气是否还是那么好,这样的话就不努力了,因为会觉得自己控制不了运气,也不稳定。3.假如自己失败了,因为自己太笨了(能力弱),归因为稳定因素,这样会产生习得性无助,可能会对未来期望值比较低,这种人不会再努力,可能觉得反正自己学不会,就“破罐子破摔”。4.假如自己失败了,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比如运气不好,这是不稳定的,但是下一次可

11、能就能考好了;或者可能是努力不够,下次努力就可以了。不管是运气还是努力,都是不稳定的,这样对未来会有比较高的期待,就会继续努力,认为这些是不稳定的,还会继续变化。97.记忆恢复现象常常在下列情况中出现:儿童比成年人更普遍;学习难度大的材料比学习容易的材料更容易出现;学习得不够熟练的材料比熟练的材料更易发生。()【解析】97.记忆会遗忘,也会恢复/回涨。记忆之所以有这种现象,科学家也没有定论,只不过有专家做了实验,他们是巴拉德、彼得森,大家不用记忆人名,不考查。恢复现象指的是学完之后,给大家测试,比如记住了 50%;过了三天又测,发现记住了 60%;通过不同的测验,测了很多人,之后发现这种现象儿

12、6童比成年人更普遍,学习难度大的更容易回涨,学习得不够熟练的比熟练的更容易发生。这种回涨现象的原因尚不明确,但是通过实验得出此结论。【正确】98.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在语文考试中能正确填空,但是不能给好朋友写语句通顺的信;有的学生在数学测验中能进行数学和百分数的乘法运算,但却不会计算收入所得税。这种心理现象属于功能固着。()【解析】98.大家在不同的情境内,反应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这种现象不是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指的是只能想到某种物品的惯常功能,比如想到吹风机只能用来吹头发。而题干中描述的是问题情境,不同的问题情境下,可能能解决,也可能不能解决。【错误】99.有的学校把少先队的活动和少先队的教

13、育局限于优秀学生身上,忽视、排斥、歧视少数在品行学业上暂时有某些缺点或错误的少年儿童。这种做法违背了少先队群众性特点。()【解析】99.“只看优秀的学生”违背了群体性,因为群体性指的是一群人,要关注全体,而题干只关注到了优秀的学生。【正确】20192019 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解析】这套题目难度系数也不低,最后两套卷子难度系数低一些,因此会着重给大家讲这一套,后面两套会讲得快一点。一、单选题3.“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它使享受教育的人能够选择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这句话主要表明教育具有()。A.经济功能B.文化功能C.生态功

14、能D.社会流动功能7【解析】3.“基础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走向生活的通行证”,比如学习心理学就到粉笔当心理学老师,比如学习物理可能从事物理行业,学习机械可能到数控厂子,教育有社会流动的功能,可以让大家在各种职业中切换。A 项经济功能指的是对生产力,包括劳动力、GDP 等方面。B 项文化功能指的是传播文化、传承文化、创造文化等。C 项生态功能指的是生态环境等方面。【选 D】教育的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一)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划分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它由教育活动的内部结构特征所决定,发生于教育活动内部

15、,又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教育作为社会结构的子系统,通过培养人进而影响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派生功能。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主要体现在教育能推动社会发展变迁和促进社会流动两个方面。教育的社会发展变迁功能是指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引导人的社会实践,不仅能使人适应社会的发展,还能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变迁功能体现在各个领域,如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科技功能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教育的培养、筛选和提高,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职业岗位之间转换和调动。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展现智慧才能,实现人生抱负。【解析】注意看讲

16、义第 7 页的原文内容。1.教育的社会功能有变迁功能,体现在教育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科技功能等。2.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指的是能够在不同的社会区域、职业岗位之间转换和调动。4.学习过程被认为是(),就是为了确保儿童青少年获得知识、能力与个性,8以及相应的公民道德和个人责任。A.社会文化参与过程的延伸B.获得社会知识的过程C.获得生活经验的过程D.个体完成社会化的过程【解析】4.本题属于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强调社会文化参与过程的延伸,选择 A 项。学习过程指的是会受到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最重要获得知识、能力和个性,包括主动建构、成为合格的公民道德以及个人责任感。B 项强调的是知识

17、,范围太小,并不能概括题干的含义,错误。C 项生活经验范畴更小,比如穿衣、吃饭等方面。D 项指的是把人养成社会人,教给他社会规范以及原则,比如“红灯停、绿灯行”,让他能正常生存下去,题干除了规范和原则之外,还会有知识、能力、个性、个人责任,因此范畴也小,错误。【选 A】7.“教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体现出()的发展观。A.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B.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C.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D.注重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发展【解析】7.考查理解。题干强调的是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指的是可持续发展观,要培养自己各种能力,让自己不断充实、不断完善

18、、不断发展,选择 A 项。B 项全面发展指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生存、生活、做人与德智体美劳离得有些远,没有体现劳动教育、美育,无法对应到全面发展上。C、D两项太片面,认知是智力因素,就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学会生活比如生活情趣、交往、做人,可能涉及意志等非智力因素。C、D 两项可能都有涉及,但都是片面的。【选 A】10.初一学生小武想做一名科学家,班主任说:“你现在学数学那么吃力,以后物理、化学肯定也学不好,千万别把当科学家作为人生目标。”班主任的说法9()。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B.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C.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D.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解析】10.题干中的老师忽

19、略了学生的发展性,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学生是发展的人,现在数学不好并不意味着未来数学不好。A 项主体性强调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要主动参与,积极参与学习。C 项创造性指的是有创造性、创新。D 项差异性指的是每个学生与每个学生是不一样的,是很多人去对比的,比如“我和 A 不一样”或者“我和 B 不一样”,题干没有体现。【选 B】13.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A.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B.教育对象的影响C.教育法规的影响D.教育原则的影响【解析】13.属于背诵的知识点,本题选 A 项,教师的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因为社会舆论对教师职业影响非常

20、大。【选 A】3.教师良心的形成与修养“教师良心的形成”有两方面的内涵。一个是整体意义上的教有良心是如何形成的(它是社会生活、教育工作中道德关系的反映等),另一个是教师个人是如何形成自己的职业良心的。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这一影响的最直接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个正义较多、道德水平较高的社会,自然会对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职业道德提供涵养上的环境和舆论上的保证,从而有利于职业良心的形成。一个对教师在精神和物质方面都给予恰当的尊重,一个人人克尽职守的社会氛围。显然也有利于教师形成较高水平的职业良心。10其次,教师的同济群体对个体教育

21、良心的形成作用更为直接。实际上良心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习俗的传承。教师对教育道德关系和道德要求的认知大多是通过工作环境的潜移默化式的影响获得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教师的同侪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道德传统的质量较低,当然不利于教师职业良心的形成与提高。教育社会学研究表明,新教师在任教数月后。其教育态度与任教学校同事的相似性便已大于与受教学校教师的相似性。任教学校显然是比受教学校更具重要影响的教师职业杜会化机构。任教学校的校长、同事形成的教师群体的职业亚文化与教师职业社会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的同侪群体对个体教育良心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再次,教育对象也会以舆论的形式参与教师

22、良心的修养。由于教育活动的特殊性,教师劳动的意义必须在教育对象身上才能获得。所以学生的尊败、赞扬或蔑视,批评对教师的道德行为会起非常大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的长久影响最终也会影响教师的职业良心的形成。一位有修养的教师肯定会以“学生”为鉴。此外,从较为自觉的层面上说。直接或间接的师德教育也是社会生活对个体教育良心形成的重要因素。除了自修。自觉接受有关部【解析】教师良心的形成主要会受到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因为一个正义较多、道德水平较高的社会,会影响到教师在这个社会中形成自己的良心,因此社会大环境是非常重要的。14.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根据具体的(),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

23、。A.教学目标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C.教学要求D.教学过程【解析】14.本题有固定考点,需要大家识记和背诵,选择 C 项教学要求,也叫教育要求,考查关于落实教师的主体地位应该做到什么。【选 C】11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当前,人们在观念上一般并不反对学生是主体,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却往往不把学生作为真正的主体来对待。因而,如何落实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便成为当前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第一,相信学生内在的主体能力。教师不信任学生的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做主,事无巨细包办代替,这在现实中是很常见的事。这些都是阻碍学生主体地位落实的主要因素。要真正落实学生的

24、主体地位.教师首先应从思想上改变过时的观念和专制的作风。第二,认真把握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形式。在教育活动中,学生发挥自身主体性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既表现为学习意向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又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接受、探索、训练、创新等具体行为。在不同的任务中,在不同的条件下,主体性表现的形式也各有差异。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根据具体的教育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第三,努力完善学生的主体结构。主体性是主体结构的功能表现。健全的主体结构,是学生发挥主体性的物质【解析】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1.相信学生的主体能力。2.认真把握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形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根据具

25、体的教育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意】教学目标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15.在形式上,尝试教学强调教与学的先后顺序,下列属于其特征的是()。A.先提出教学目标B.提出问题,学生钻研12C.学生读书,教师指导D.先练后讲,先试后导【解析】15.尝试教学指的是以前的时候是先讲后练,比如老师先讲,之后做巩固练习;现在是学生自己先练,老师再讲,自己先尝试,然后老师再引导、指导大家,主要是培养大家的自学能力。A 项错误,应该先练,不是先提出教学目标。B 项错误,不是尝试教学的特点,比较片面。C 项是读书指导法。【选 D】16.教师和每个学生的空间距离不一样,观察的准确性也就不同。为收集到来自

26、学生更为准确的反馈信息,需要教师课堂观察时采用()策略。A.扫视B.环视C.注视D.巡视【解析】16.A 项扫视指的是看全班同学,迅速观察,用目光扫大家一眼,可能一秒完成,可能观察到全班情况,但是不一定准确,细节可能观察不到,因此并不是更为准确的,错误。B 项环视指的是按照一定路线进行,比如老师看一圈,从左边绕一圈看,但老师仍然在讲台上,是比较快的、比较迅速的,相对来讲准确性也没有那么强。C 项注视就是盯着,比如老师找来某个同学,盯着他看,即单个学生目光交流。D 项巡视指的是走下去,比如学生讨论的时候,老师边走边看,离学生近,搜集到的信息可能更加准确;而且每一小组都转了,每一小组都观察了,因此

27、才是更为准确的。注视准确性可以达到,但是往往搜集不到什么信息,因为注视的是一个人,不全面。【选 D】21.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有利于改善同伴关系的课堂目标结构类型是()。A.竞争型B.合作型C.个体化型D.放任型13【解析】21.考查教学课堂目标结构的类型,包括三种,即竞争型、合作型、个体化型,题干描述的是合作型,选择 B 项。A 项竞争型指的是竞争的关系,需要打败对方,往往会设计为“自己达到之后会取得成功,但是要削弱别人”。B项合作型指的是同呼吸、共命运,所有人都成功、都达标,比如全班都上岸了,只要有一个人没上岸就是失败,彼此之间积极性高,关系也会非常好。C 项个体化型就

28、是“与你无关”型,指的是个人负责个人,既不合作也不竞争,自己管好自己就可以了。合作型同伴关系最好,竞争型关系最差(你死我活),个体化型(自己负责自己)谈不上好坏。【选 B】23.言语在不同的阶段上,其作用是不同的。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是()。A.标志动作并组织活动的进行B.巩固与进一步概括动作表象C.外部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D.改变动作方向【解析】23.本题有固定知识点,考查心智技能中言语的作用。言语在开始的定向与操作阶段,主要作用是告诉你应该怎么做,标志你该怎么做,并且组织活动的进行,通过言语明确每一步做什么。B 项进一步概括应该是原型内化阶段言语的特点。心智技能主要分为定向、操作

29、和内化三个阶段,内化阶段是老师讲或者自己理解,就是概括,概括为高级的东西后内化成自己的。C、D 两项是干扰选项,与题目无关。【选 A】25.教师在讲述课文时,不仅通过精彩丰富的语言将文字变成画面,而且力求将学生带入到相应情境之中,增强学生情感体验进而提高学习效果。这主要体现了情绪对认知的()。A.动机性功能B.信号性功能C.感染性功能D.保护性功能14【解析】25.考查情绪的功能。题干指的是让人入情入境,有情感体验,比如讲老党员的文章,别人哭自己也哭;比如讲哪吒说“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己也受到鼓舞。因此是感染功能,即共鸣。A 项动机功能指的是动力,从以前的不动到现在的动,比如情绪促进大家有动机

30、,做自己想做的事。B 项信号功能指的是表情,比如点头代表肯定,摇头代表否定。D 项保护功能比较少见,指的是恐惧的时候会跑,人的情绪有保护功能,能够让大家保护自己。【选 C】27.中学生随着身心的迅速发展,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渴望自己的行为像成人,不愿意被当作孩子看待。这表明中学生心理发展具有()。A.不平衡性B.独立性C.闭锁性D.动荡性【解析】27.题干中“不愿意被当作孩子看待”说明想要独立,自己独立为成年人,选择 B 项独立性。A 项不平衡性不是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而是个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是干扰选项。C 项闭锁性指的是含蓄内敛、不外露、封闭,不喜欢与父母聊天,也不喜欢

31、把自己内心想法告诉别人,喜欢闭锁着自己,比如日记本上锁、关门写日记、不搭理爸妈。D 项动荡性指的是可能会有极化的现象,情绪易激动、冲动,容易失控。【选 B】32.小学生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但发展不是匀速的,其中自我意识发展相对平稳、年级间无显著差异的是()。A.学前阶段B.一年级到二年级C.三年级到五年级D.五年级到六年级【解析】32.一到二年级时,即刚刚进入,发展迅速,一到二年级的小朋友会迅速地有自我意识地发展和成长;三到五年级时相对平稳,变化不大;五到六年级时马上升初中,这个阶段又开始加速发展,到了初中会有大的变化。【选 C】1533.在德育过程的诸多矛盾中,有些

32、学生即使在明确的错误面前,也不承认自己犯了错误,这往往反映的是()层面上的矛盾。A.认识性质B.能力性质C.思想性质D.态度性质【解析】33.德育中有三方面的表现会引起问题:第一是认识性质上的,指的是大家在认知方面有欠缺,会有错不知错,因为有知识的欠缺,所以不知道自己错了;第二是能力性质上的,体现为意志力比较薄弱,意志力比较薄弱的话,会表现为犯错不自觉,控制不住自己;第三是思想性质上的,往往是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表现为知错还犯错。认知指的是犯错了,但是由于认知水平不够高,不知道自己错了。能力指的是知道自己错了,但是忍不住;比如“我知道我应该早起不迟到,但是冬天被窝太暖和了,就忍不住”,这是意志

33、力的问题。思想指的是知道错了但是不改,比如知道打架斗殴不对,但是小伙伴有难依然会去打架,这是受到了不良观念的影响。题干中“即使在明确的错误面前,也不承认自己犯了错误”是因为认知有欠缺,在错误面前不知道自己错了,因此不承认,应该选择 A 项。B 项指的是忍不住,题干没有说。C 项指的是知道错还去犯错,受到了不良观念的影响,题干中没有说不良观念,也没说还去犯错误,只是说这个孩子不知道自己错了,是因为认知不足。【选 A】34.受过学校教育的人与未受过学校教育的人相比,在接受人类积累起来的各种文化上,不仅具有数量、质量和程度的差异,而且具有态度与能力的差异,这体现了()。A.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了社

34、会性规范B.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C.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D.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解析】34.题干指的是受过教育与没受过教育相比较而言,受过教育的接16受了大量的人类文化,包括养成一定的态度以及能力,这些都是方便成为社会人,方便做得更好,因此选择 A 项。B 项加速某个人的个体发展,题干没有体现某个人。C 项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即时是立马体现的,延时是过了很久之后体现的,题干中没有说是立刻体现还是过了很久体现,因此是无关选项。D 项个性指的是某人体育好、某人足球好,题干中没有强调到底是足球好还是篮球好、个性特长是什么,没有体现,因此不选。

35、【选 A】35.最益于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A.角色扮演法B.行动操作法C.发泄法D.表扬鼓励法【解析】35.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比较好的方法叫行为操作法,即参与、亲身体验。幼儿园的小朋友年龄比较小,讲道理可能听不懂,因此通过让他亲身参与,从而转化为行为,比如想让孩子养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就可以给他有几个表情的洋娃娃,让他去操作这个洋娃娃,去说话、去表演。A 项角色扮演是体会别人的心情,即换位思考,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更强调道德情感方面的,能够换位思考,体会别人的状态。C 项发泄法也叫宣泄法,比如大哭一场。D 项表扬鼓励对于上小学的孩子来讲,可能也是有效的,也能帮助他养成良好行为

36、,比如正强化。但是孩子特别小的时候,需要让他自己参与一遍才能养成行为,否则幼儿园的小朋友,不可能夸了他,他就学会了。比如小朋友上幼儿园第一天,他认为“我想出去就出去,我想干嘛就干嘛”,即使老师夸他,他依然还是那么认为;或者吃别的小朋友的东西,批评他他也不懂,即使老师让他罚站,他也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因此对于幼儿的孩子来讲,一般需要他亲身参与才会转化,比如自己穿衣服、洗脸,通过行为操作法进行会更有效,表扬是辅助作用,或者等到长大后,表扬的作用才会更加明显。【选 B】38.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的研究发现,儿童入学后学业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17A.儿童的遗传素质B.家长的文化素养C.儿童的早期经

37、验D.学校的教育方式【解析】38.布卢姆做了一个研究,他发现五岁之前是大家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因此题目应该选择 C 项。布卢姆研究发现上小学后所考的分数,至少三分之一是六岁之前就定型了的,因此他主张学业的成败取决于早期经验(五岁以前),因此他非常重视早教。他的理论在当时风靡全球,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推崇,各国学者也非常重视,因此被大量引用,现在各国的早教中心都非常火,因为我们认为早期经验会影响后期学业的成败。【选 C】39.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B.道德标准的高低C.社会化程度的高低D.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解析】39.理智感指的是学习的语数

38、外,追求真理,或者探索智力游戏方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或者成人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A 项当选。B 项道德标准的高低影响道德感,同理智感关系不大;C 项社会化程度就是能不能在社会中和谐发展,能不能懂社会的规则,这并不影响理智感,比如你不懂红灯停、绿灯行,这并不一定影响你能否学好语文;D 项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就是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这同你语数外好坏、能不能做对题无关。【选 A】41.就新课改而言,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最应该体现课程的()。A.学术性B.发展性C.基础性D.科学性18【解析】41.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课程都具有基础性这个特点,义务教育

39、阶段学习的都是基础知识,C 项当选。A 项到大学可以选专业,有人学习财经,有人学习会计等,大家研究的都是单独某一个学术领域,这些都属于学术性,而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在小学初中是基础性的;B 项发展性不是课程的特点,是干扰选项;D 项科学性是指按照科学规律进行组织和安排,这不是义务教育最应该体现的,最应该体现的是基础性。【选 C】43.某班主任刘老师在所在班做出一个决定,凡是考试成绩前三名的学生可以免除打扫卫生的义务。那么刘老师的做法()。A.不利于学生品德的形成B.有利于班级管理创新C.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D.不利于学生平均发展【解析】43.老师可以奖励,但是不能以这种方式奖励,这样可能会导致孩

40、子的是非观混淆。对于前三名的学生,可以奖励小红花,可以奖励本子等,但是不可以不做义务,义务是应该遵循的,老师要让孩子有明显的是非观念,不然可能会导致唯分数论,这种方式不可取。A 项说法正确,不利于学生品德的形成,可能会导致唯分数论或者是非观念混淆;B 项和 C 项都是有利于,直接排除;D项平均发展就是不科学的说法,应该是学生要均衡发展,均衡不等于平均。【选A】44.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有利于训练学生的()。A.群体意识B.社交能力C.自我教育能力D.合作能力【解析】44.题干强调每个人在班集体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和活动,对应 C

41、项,属于班集体功能。【选 C】19【总结】班集体功能: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在一个良好班集体,学生会感受到班集体的尊重、关心和爱护,还会收获知识、友谊,实现愿望等。群体意识指的是你能够融入集体,并能够为集体做贡献。2.有利于培养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在班集体中是小的群体,在这个过程中有群体交往,在班集体中学会和大家交往,可以积累群体生活的经验,学会交往、合作和适应。3.有利于提高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就是指在这个班集体中能够找到自己的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能够自己教育自己。46.为检查英语写作能力,张老师以一则新闻报道为内容拟了一份英语试卷,用选择题和判断题考查学生对该报

42、道的理解。这样的试卷()。A.效度低B.信度低C.难度低D.区分度低【解析】46.效度是能否测出;信度是多次是否一致;难度是难易程度;区分度是能够区分,高水平得高分,低水平得低分。为了检验大家的写作能力,应该写一篇文章才能测出来,但是这个老师用选择题和判断题来考查,测不出来,应该选择效度低,对应 A 项。比如某同学第一次考试 98 分,第二次考试还是 98分,多次测量结果一致,这是信度高。高考卷子是有区分的,有些人考的非常好,有些人是中间的,有些人考得不太好,这就是区分度。【选 A】52.有的学生犯了小错误,如果教师不公开批评他,而是用信任的眼光注视他,他很快就会改正。这样做是利用了强化的()

43、。A.激励功能B.维持功能20C.巩固功能D.促进功能【解析】52.考查强化的功能。D 项促进功能指的是增加某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题干中老师用信任的眼光注视他,他很快就会改正,这就是促进了这种行为的出现,D 项当选。A 项激励功能不是促进出现的意思,实际是引起内心的体验,强化了你可能会有内心快乐的体验。B 项维持功能是指可以维持学生的注意力,老师通过强化、表扬等可以维持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认真听课,这样教学活动就能正常进行。C 项巩固功能是指进一步巩固正确的行为,比如某同学今天乐于助人,老师表扬了他,于是他继续乐于助人,他首先做的就是正确的行为,所以是巩固;而题干中他开始的行为是错误的。【选 D

44、】54.当人受到挫折后,通过想象自己达到了目的或获得了成就的方式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这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哪一种表现?()A.补偿B.分离C.幻想D.升华【解析】54.考查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通过一些方式让自己心里舒服。题干是通过想象自己获得成就,让自己开心,这应该是幻想,C 项当选。A 项补偿分为积极补偿和消极补偿,比如成绩不好说自己是富二代,以弥补自己的自卑,这属于消极补偿;学习不好但是钢琴好,于是就好好练钢琴,这属于积极补偿。补偿就是利用好的地方去弥补你不好的地方。B 项不存在这种说法,是干扰选项。D 项升华是将内心无意识的冲动转化为社会赞许的行为,比如少年维特之烦恼中他喜欢上了

45、一个有夫之妇,但是他并没有去做小三,而是写了这本书。他这就是把这种冲动转化为社会赞许的行为;比如司马迁受到宫刑也没有自杀,他把这种冲动转化为愤笔写史记,写史记就是社会赞许的行为,这就是升华。【选 C】56.某学生不讲卫生,在教室随地吐痰后,因受到班里其他同学的压力而改21变了这一不良习惯。这是()。A.从众B.服从C.去个性化D.团体极化【解析】56.题干是某学生受到别人的影响改正了自己原有的不良行为,这应该是从众。D 项团体极化指的是群体可能会产生极端想法,极端保守或者极端冒险。【选 A】【梳理】1.从众和服从:(1)从众:自愿的,跟随众人,没有人逼你,自己跟随。比如去山东旅游买山东特产,去

46、广东旅游买广东特产,吃饭的时候哪家人多就去哪家吃饭。(2)服从:命令和要求的驱使,比如早高峰时期,警察叔叔让你停下来你就必须得停下来,因为他是命令的,你是非自愿的,但是你必须得听。2.从众和去个性化:(1)去个性化:你在一群人失去了道德规范,比如你跟着一群人游行示威,他们去砸车,如果是你一个人,你一定不敢砸车,但是在这一群人里你也去砸车了。去个性化是丧失道德准则,是做坏事。(2)从众:有好有坏,可能做了好事也可能做了坏事。(3)如果明确一定是坏的,优先选择去个性化,没有去个性化的时候,可以选择从众。62.在语文课上,张老师在教学生“明”这个字时,她告诉学生:“太阳和月亮放在一起多明亮啊!”张老

47、师的这一做法符合记忆术中的()。A.形象联想法B.谐音联想法C.关键词法D.语义联想法22【解析】62.想象太阳和月亮在一起的情境,属于形象联想,A 项当选。B项谐音联想法,比如 3.14159 说成“山巅一寺一壶酒”。C 项关键词法就是有声音线索,有视觉线索,比如 tiger,泰山上一只虎。D 项语义联想法是通过经验去记忆,比如记房间号,认为是 15 的立方会记得更快。【选 A】63.王老师在给同学们总结鸽子、老鹰、鸡、鸭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时,在黑板上写道“有羽毛”“是动物”,舍弃掉了那些“会不会飞”“颜色”“大小”等非本质特征,这实际上是()的过程。A.抽象B.概括C.分类D.综合【解析】

48、63.题干只是在抽出本质属性,舍弃了非本质属性,这是抽象,对应 A 项。B 项概括是概括出通用性结论,如果题干中老师说凡是有羽毛的卵生动物都是鸟,这就是概括;C 项分类,如将球分为篮球和足球,将人分为男人和女人等;D 项综合是从部分到整体,部分综合到一起考虑,做出整体判断。分析是从整体到部分,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选 A】【梳理】抽象和概括:1.区分:(1)抽象:抽取出本质,抽出本质属性,把无关选项都撇掉。(2)概括:不仅抽取出本质,还推广应用,概括为理论。3.先抽出本质再进行推广,因此,先有抽象再有概括。4.比如小明、小红和小亮三个人,小明能思维、能言语、能制造工具,长得胖胖的;小亮能思维、

49、能言语、能制造工具,是黑头发的;小红能思维、能言语、能制造工具,她眼睛大大的。(1)三个人的本质属性都是能思维、能言语、能制造工具,头发颜色或者眼睛大小都是非本质的,只是把本质抽取出来是抽象。23(2)凡是能思维、能言语、能制造工具的都是人,这是概括。67.一个学生不敢同老师说话,他一旦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老师就给予表扬,并耐心解答问题,这个学生学会主动向老师请教的行为方式属于行为改变的()。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行为塑造法D.示范法【解析】67.A 项是强化法就是受到表扬,有一个好的行为就去表扬他。B项“币”指的是人民币,给的是小红花塑料币,凑齐一定数量就可以兑换奖励,特点是兑换,需要

50、通过代币兑换实在奖励。C 项行为塑造法是通过多次强化形成一个复杂行为,比如培养自闭儿童说话,他给我一个眼神或是给我写了一句话,我就会表扬他,训练他张口讲话,一直生活在一起,不断强化他,才能使他开口同你讲话。行为塑造必须是多次强化,而且是复杂行为。【选 A】【梳理】强化法和行为塑造法:1.真题中的例子 90%都是强化法,强化法的例子更多见。行为塑造的例子不好出,容易不严谨。2.强化法是一次强化,行为塑造是多次/一系列强化。68.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和保护或过分批评和指责,就可能使儿童怀疑自己对自我和环境的控制能力,从而产生()。A.主动感B.羞耻感C.内疚感D.自卑感【解析】68.B 项是儿童早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