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真题实战 3 主讲教师:慕婉心 授课时间:2020.04.24 粉笔教师官方微信 1 真题实战真题实战 3 3(笔记)(笔记)【说在课前】昨天讲解了新乡的这套卷子,今晚该讲第 49 题,对应讲义的 20 页。20192019 年河南省新乡市直教师招聘年河南省新乡市直教师招聘 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基础知识 二、多选题 49.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解析】49.考查现代教育的特征。B 项公益性和免费性,义务教育是免费的公益事业,“免费性”并不是一点钱都不收,免除的是学费和杂费。题干问的是现代教育,现代教育的范畴不仅
2、是义务教育,包括幼儿园、大学等等,特点不包括免费性。【选 ACDE】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公共性社会公共事业,面向全体人民 2.生产性促进经济发展 3.科学性进行科学教育,依靠科学的指导 4.未来性对未来产生作用;面向未来,未雨绸缪 5.国际性面向世界,为国际化时代做准备 6.终身性活到老,学到老 7.革命性不断变革 不断革新【解析】现代教育具有的特点:2 1.公共性:社会公共事业,面向全体人民。现在的教育面向全体人民,男女老少都要接受教育。2.生产性:教育可以培养大量的劳动力,比如培养了一些工人,这些工人去工厂干活,就会对社会的经济产生贡献和力量。3.科学性:现在的教育依靠科学的理论而进行,
3、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要依据科学的理论指导来进行教育。4.国际性:现代教育是面向世界的,希望把大家培养成国际化人才。比如我们从三年级开始学英语,为了以后出国留学、读外国书籍能更顺畅,再比如有很多小语种,都是为国际化时代做准备。5.终身性:活到老,学到老。6.未来性:面向未来,具有两层含义。(1)现代的教育会对未来产生好的影响。现在让一代一代人提高素质,未来的国家和社会会变的更好。(2)教育推测未来,未雨绸缪,为未来做准备。如现在需要大量的新媒体人员,很多专业、学校会开设新媒体专业,为社会做准备。7.革命性:不断变革,不断革新。如以前是黑板,现在是多媒体,以前是
4、课上讲课下作业,现在可能有翻转课堂等新形式。【注意】1.义务教育是公益性事业,不是为了挣钱,义务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20 世纪的教育和现代教育是不同的划分,属于两个知识点。以前学过 20世纪以后的教育是“全民多现身”,而现代比 20 世纪更晚一些,这是不同学者提出的不同理论,大家不同纠结。二、多选题 52.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A.分析 B.综合 3 C.比较 D.概括 E.抽象 注意审题与区分 1.思维的过程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系统化 2.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和综合【解析】52.分析和综合是基本的,思维的过程是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
5、、系统化。基本过程是分析和综合,这道题的“坑”是“基本过程”,而不是“过程”。大家做题的时候一定要认真。【选 AB】二、多选题 54.学生认识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认识。A.直接的 B.间接的 C.复杂的 D.简捷的 E.经验的【解析】54.大家做题遇到会的,或者不会的,要注意选项中的对比内容。如 A 项直接性和 B 项间接性必定有一个错的,这种多选题一定不是全选。C 项复杂的和 D 项简捷的,其中必有一个错的。大家做题的时候,如果会,肯定能做对;如果不会时,要从相反方面入手。经验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如果只说“经验”太宽泛,所以不是特殊之处,故
6、而 E 项经验的错误。【选 BD】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在:1.间接性 2.引导性 3.简捷性 4.教育性 4 5.交往性【解析】1.间接性:学习间接经验,大部分是前人总结出来的。2.引导性:我们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3.简捷性:学习的是前人千百年总结的经验,学习的比较快。4.教育性:进行德育培养。5.交往性: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二、多选题 55.我国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和形式有()。A.行政复议 B.教师申诉 C.学生申诉 D.民事救济 E.人民调解【解析】55.考查法律救济,A、B 两项属于行政渠道的法律救济,C 项也属于救济。E 项调解属于其他渠道的法律救济。D 项民事救济
7、比较宽泛,只要是民事方面的都可以,并不是途径与形式,只是民间说法,如果某人欠钱有经济纠纷,可以申请民事救济,一般教育领域用的比较少。【选 ABCD】法律救济 1.诉讼渠道 2.行政渠道行政复议;行政申诉(教师申诉+学生申诉)3.其他渠道调节、仲裁【解析】主法律救济要的三种方式:1.诉讼:打官司。2.行政渠道:分为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1)行政复议:对行政处罚不服气,可以去教育局、政府申请复议。5 (2)行政申诉:面对侵权行为,教师和学生可以去相关部门申诉。3.其他渠道:包括调节和仲裁。(1)调节:找人调节“和解”,如自己和别人有矛盾,此时可以找人调节。(2)仲裁:如公司侵权,少发了一个月工资,
8、可以在相关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二、多选题 58.德育从内容上看包括()等。A.政治教育 B.思想教育 C.世界观教育 D.爱国主义教育 E.道德教育【解析】58.这类题比较“坑”,建议大家同级别进行选择,德育内容上分为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政治、思想、道德是选项中有的,但是世界观是思想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是政治教育中的,所以 C、D 两项不选。【选 ABE】德育内容 1.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2.世界观教育属于思想教育 3.爱国主义教育属于政治教育【注意】1.学习策略分为:A 认知策略、B 元认知策略、C 资源管理策略、D 精加工
9、策略。大家要选择同级别的 ABC 三项,而不能选择 BACD 四项。如果问“哪个属于学习策略”,就要选上 ABCD 四项。3.如果题目问“以下哪些属于德育内容”,可以全部都选上,口诀是“正(政治)想(思想)得(道德)民(民主法制)心(心理健康)”。6 二、多选题 59.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大多数心理正常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包括()。A.预防心理障碍 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 B.排除心理障碍 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C.促进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与完善 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 D.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 E.辅助教学【解析】59.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分为三类人。目的包括预防心理障碍
10、、排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心理机能的发展与完善、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与完善,所以 A、B、C、D 四项正确。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小的领域,目的不包括 E 项辅助教学,教学能够辅助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学的辅助是微乎其微的,比如今天讲解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学得好不好没有关系。【选 ABCD】【解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1.对正常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心理机 7 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2.对有轻微心理障碍的学生:要治病,排除心理障碍。3.对少数有非常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要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三、判断题 61.“多学近乎智,无知必无能”,说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是同步的。(
11、)【解析】61.“多学近乎智,无知必无能”意思是多学、了解得多,就会非常有智慧;如果无知、学得非常少,就一定没有能力。不能说根据这句话说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是同步的”。先掌握知识,不断广泛迁移和训练,最终才能发展智力,在现实中很多人高分低能,所以智力是一般能力的综合。【错误】63.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解析】63.并不是所有绝对化的语言都是错误的。赫尔巴尔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认为教学和教育永远相关,教学规律中有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相结合的规律,也叫教育性原则,认为进行教育时一定要进行思想德育。所以这句话正确。【正确】三、判断题 68.习得性无助感就是学习没有力气的感觉。()知识复习:1.定
12、义 2.代表人物:塞利格曼 3.表现“动情人”【解析】68.考查习得性无知。(1)习得性无助指的是如果经常把失败归为能力不足,就会不开心“破罐子破摔”,容易出现一种抑郁状态,这种状态是习得性无助。(2)代表人物是赛利格曼。(3)表现:“动情人”(多选题备考),“动”指的是学习动机会降低,“情”指的是情绪失调,“人”指的是认知障碍,如本来会的,现在不会的。【错误】8 6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法体系的“母体”。()总结一下:1.宪法所有法律的母法 2.教育法教育法律的母法【解析】69.考查法条地位。教育法是教育法体系的“母体”。注意对比宪法,宪法是所有法律的“母法”,如果做题时问的是“
13、所有法律”或者直接给的“法律”,要选择宪法;如果是教育领域,要选教育法。【正确】三、判断题 78.对经验的概括水平越低,迁移的范围越小,效果越差。()【解析】78.考查经验类化说(概括说),强调把原理告诉你,就能很好的迁移,如果不告诉原理,可能就迁移不了。概括水平越高,范围会越大,效果越好;如果概括水平低,范围小,效果差。如果说“河南考试单选的正确答案”都是 C项,不过只能概括 3 套卷子,迁移范围比较小,效果差;如果查阅了 30 套题都是 C 项正确,则概括水平高,迁移范围比较大,效果也好。【正确】79.人才为立国之本,教育又是育才之本,所以教育对政治经济起决定性作用。()【解析】79.前半
14、句“人才为立国之本,教育又是育才之本”正确,后半句“教育对政治经济起决定性作用”错误。教育会影响政治经济,但是不能决定,题目说法了。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教育对政治经济只是反作用,只是影响,不能决定。教育不能决定国家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反过来,由于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才决定教育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错误】80.教育仅仅是一种消费事业、福利事业,而不具有生产性。()【解析】80.教育具有生产性。教育可以培养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劳动力会为经济发展生产资料。【错误】20192019 年河南省鹤壁市教育体育局直属学校年河南省鹤壁市教育体育局直属学校 9 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基础知识 一、判断题
15、2.教育发挥的间接作用是促进人的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解析】2.考查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教育的直接作用是培养人,比如今天讲课作用在大家身上,会促进个体知识的积累,培养大家成为什么样的人。间接作用指的是培养一个一个人进而促进社会发展。【错误】知识联系: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解析】1.教育的功能:(1)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教育作用在一个一个人身上。(2)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演变、派生出来的,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各个方面生产作用。2.如果教育培养的是政治人才,如周恩来,会对政治产生作用。3.如果教育培养的是劳动力,会对经济产生作用。4.如果教
16、育培养的是文化传播者,就会对国家的文化传播产生作用和影响。6.课程标准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及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解析】6.课程标准是关于学科的指导性文件,比如语文课标、数学课标、英语课标,主要是老师看,老师根据课标进行教案的设计。学生看的是教材,教材也是老师教学的主要依据,该题干描述的是教材。【错误】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解析】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1.含义:(1)课程计划:国家颁布的,有关教育教育学的指导性文件。范围比较大。10 (2)课程标准:规定某一个学科的,如语文、数学的指导性文件。关键词是“学科”。(3)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磁带等等。2
17、.作用、依据:上是下的依据,下是上的具体化。(1)课程计划是课程标准的依据,课程标准是教材的依据,上是下的依据,大的指导小的。(2)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3)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是教材。3.中心、主体:(1)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中心、主体是教学科目的设置,包括开设哪些学科。(2)课程标准的中心是课程目标。(3)教材的主体部分是教科书和讲义。10.学生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伤害,学校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解析】10.该题不够严谨,法律条文规定学校无不当行为,这种情况是不需要承担责任。如果学生擅自离校,但是学校有不当行为,就要承担责任。假如学生 A 今天跑出去了,老师发现他跑出
18、去之后没有找他,如果出事了,就要承担责任。假如 A 擅自离校,学校找了,也告知了家长,甚至找保安来帮忙,此时该做的都做了,如果还出事了,就不用承责任。该题的前提是学校无不当行为。【错误】二、单选题 12.教育家赞科夫指出,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主张的理论依据是()。A.最近发展区学说 B.支架式教学理论 C.发现学习法 D.罗森塔尔效应 11 【解析】12.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是最近发展区,指的是现有水平和即将达到水平之间的差距,根据最近发展区提出教学要走在发展前面。比如大家的现有水平是四级,即将达到的水平是六级,就不能教大家 26 个字母。常考判断题“跳一跳摘个
19、桃”。【选 A】维果斯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 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 口诀:“高度赞发展”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解析】1.维果斯基和赞可夫之间是师生关系。(1)维果斯基:1896 年出生,在 1934 年去世,仅仅活了 38 岁。(2)赞可夫:1901 年出生,在 1977 年去世。维果斯基是赞可夫的老师,针对他们两个人曾经考查过“在 1957 年-1977 年,以教学与发展为课题进行了长达 20 年的研究,并且有发展性教学理论”,指的是赞可夫。2.有的题目可能出的不太严谨,如果问“谁首次提出教学要走在发展前面”,或者问“教
20、学走在发展前面是谁提出的”,假设选项中既有维果斯基,又有赞可夫,要优先选择维果斯基。因为维果斯基是赞可夫的老师,赞可夫是继续研究老师的理论。【注意】1.支架式教学:如讲解滕王阁序时有注释(支架),撤走支架之后学生也能懂。提供的是老师的帮助,口诀是“矫(脚手架)情(情景)独(独立探索)坐(合作)笑(效果评价)”,作为多选题备考。2.发现式学习:布鲁纳,认为我们应该进行发现式教学,去发现、去探索。3.罗森达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或者叫期待效应。“罗森塔尔”是专家,“皮格马利翁”是神话中国王的名字。如果问“教师期待效应的研究这是谁?”答案是“罗森达尔”。12 13.有的学校将当地的历史、风俗传
21、统等作为校本教材来使用,使学校教育的内容丰富而有特点。这反映了对学校教育发挥作用的是()。A.政治因素 B.社会因素 C.生态因素 D.文化因素【解析】13.关键词做题法抓住题眼,不仅快且对。A 项政治因素,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B 项社会因素的范围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做单选题要选最优的,要选择最贴切、最对的。“风俗传统”更贴近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不精准,要选择最准确的。C 项生态因素和环境、生态系统有关。【选 D】14.幼儿园学生爱听童话故事,小学生爱听英雄模范故事。这体现了想象发展的()。A.现实性 B.有意性 C.创造性 D.概括性【解析】14.该题在讲义的 3
22、4 页。“童话故事”是虚构的,“英雄模范故事”是现实的,所以是从现实性的角度出发,故而 A 项正确。D 项概括性,有的版本是有的,讲义中没有,大家可以补充在讲义的 34 页。概括性指的是以前是具体的、直观的,慢慢能概括一类事物,与题干无关。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圣诞老人就是虚拟的,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焦裕禄、董存瑞、周恩来、雷锋叔叔就是现实生活中的。【选 A】理论精讲讲义下册 P34想象发展的特点(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发展。(2)想象的创造性成分逐步增多。(3)想象的现实性逐渐增强。13 【解析】想象的特点:1.有意性:之前是无意的,现在是有意的。“无意”指的是不由自主会脱离主题,比如让大家想
23、象一只猴子,想着想着就开始想今天晚上吃什么,妈妈会给我买玩具吗,妈妈会揍我吗。慢慢长大之后会变成有意的,能够做到有目的的围绕主题进行想象。14 题干中说的是“听童话故事”,没有涉及是否脱离主题、是否有目的。2.创造性:以前没有创造、只是复制和模仿。比如画一个小人,我是这样画的,他也是这样画的,没有任何创造。年纪大一些时会有创造性,大一点的孩子画画时有自己的想法,如给美女加上胡子,但是题干没有说创造,所以 C 项创造性错误。3.现实性:刚开始喜欢虚构的,如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豌豆公主,随着年龄的长大开始喜欢现实的故事,比如和现在的小朋友讲马云、抗击疫情,会听的津津有味。15.教师引导学
24、生围绕一个热点话题,通过分组对不同的观点展开辩论,提高思想认识,达到提高学生分辨问题能力的目的。这种德育方法是()。A.说理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讨论法 D.品德评价法【解析】15.题干问的是“德育方法”,讲授、问答、讨论属于教学方法。在德育范畴,如果让学生讨论,叫做说服教育法,所以该题 A 项正确,而 C 项错误。【选 A】说服教育法 1.基本含义 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 2.基本方式 14 (1)语言说服用文字语言,如讲解、报告、谈话、讨论、辩论、读书指导等。(2)事实说服用事实,主要包括参观、访问和调查等。【解析】说服教育法的基本形式:1.语言
25、说服:如讲解、报告、谈话、讨论、辩论、读书指导。2.事实说服:适时地参观、访问、调查。18.为掌握班级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冯老师首先将口语表达能力划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然后对学生开展测量调查。这种测量属于()。A.定名测量 B.定距测量 C.定序测量 D.比率测量【解析】18.C 项定序测量的别称是等级测量,“序”可以理解为“排序、排名”。指的是等级划分,如考试中的名次、能力等级,都属于定序测量。题干强调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对应等级测量,即 C 项定序测量正确。【选 C】【梳理】1.定名测量:“名”是代表意义,没有排序、没有大小之分。如学号 1103、1104 只是代表了人,再
26、如车牌号、身份证号。生活中可能会用 1 代表男,2 代表女,也属于定名测量,不能说“2 比 1 大”,此处只是代表意义,不能进行比较。2.定距测量:也叫等距测量。无绝对零点,“无”不是代表没有,代表的可能是一个意义。如温度 0是一个分界线,并不是没有温度。3.比率测量:有绝对零点,此处的“零”就代表没有“无”,如今天工资发了 0 元,也就是没有挣到钱。【注意】1.定名测量、定序测量:15 (1)定名测量:“定名”可理解为命名了,比如 1 代表男,2 代表女,再比如身份证号。(2)定序测量:“序”是排名、排序、等级,如果看到“排名、排序、等级”,选择定序测量或者等级测量。2.定距测量、比率测量:
27、(1)定距测量:没有绝对零点,比如温度。(2)比率测量:有绝对零点。19 题【解析】19.孩子在学龄初期发展缓慢,以形象思维为主,中期急剧变化,晚期成熟,接近成人。孩子都是有这个特点的,在速度、过程等各个方面大致相同,即具有稳定性,根据地域、时代、文化的不同,具有可变性。本题考查稳定性的含义,即大致相等/相同。A 项,顺序性,从到,如果题干表达为学生的发展都是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这才是顺序性,题干没有体现从到,错误。C 项,不平衡性,强调速度,一个人的发展速度不同,同一方面,如身高,婴幼儿时期长得快,现在就不长了;又如生理、心理,不平衡性,强调同一个人,不是一个群体,题干是一个群体,排除
28、 C 项,B 项正确。虽然题干都说到了身体发展、形象思维/思维发展,学龄初期给出的是身体发展和形象,中期给出的是身体和心理发展、独立性、意志,晚期给出的是身体和心理的整体状态,但是没有强调某一个方面。D 项,个别差异性,和别人比,题干不涉及,错误。单看题目,描写不同时期,可以选择阶段性,选项没有阶段性。如果有阶段性,可以选择。【选 B】【注意】19 题没放在课件中是为了避免加重大家的负担,本身是另一个版本,考查较少,包含顺序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除此之外加上稳定性和可变性。19题区别于之前的题目是因为多了稳定性和可变性。1.稳定性:学生发展的速度、步调、特点大致相同。2.可变性:会受到各个
29、国家、各种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16 20.小东做数学应用题时,常采用边读题边画示意图的审题方法。后来学习物理时,他也采用这种审题方法。这种学习迁移属于()。A.普遍迁移 一般迁移 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 B.特殊迁移 具体迁移 具体具体 C.顺应迁移 改变 D.重组迁移 重新组合【解析】20.考查迁移的种类。A 项,题干关键词“方法”,普遍迁移,也叫一般迁移,对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的迁移,正确。B 项,特殊迁移,也叫具体迁移,如学“木”后学“森”,学“eye”后学“eyeball”,顺序、结构没有发生改变,错误。C 项,顺应迁移,改变原有认知结构,如原来认为鸟都会飞,现在认为鸟
30、可能不会飞,错误。D 项,重组迁移,各个要素重新组合,如学“are”后学“ear”,学“土”后学“士”,顺序、结构被打乱了,是重新组合的,错误。【选 A】【注意】如学“foot”后学“football”是具体迁移/特殊迁移,没有发生顺序的改变。21.当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无论是独唱还是合唱,都能被辨认出来。这是由于个体知觉具有()。A.选择性 多选一 B.整体性 部分与整体 C.理解性 经验与对象 D.恒常性 条件改变 知觉印象不变【解析】21.B 项,整体性,部分与整体的关系。(1)整体优先,如勾勒几笔不是线条,而是一匹马/一只猪。(2)关键部分,如一个人换了衣服、秃头了也能被认出来,
31、关键部分(五官比例)没有变。(3)结构关系,属于整体性,一般考查乐曲的例子,如用不同的乐器演奏茉莉花都能听出来,因为结构关系、节 17 奏旋律不变。当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无论是独唱还是合唱,都能被辨认出来,国歌旋律没有发生改变,部分和部分之间,形成整体旋律关系不变,是整体性,B 项正确。(4)残缺不全,如一个字没有听清,但是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又如完形填空。A 项,选择性,茫茫人海中只看见了你,多个对象中选择了一个人作为对象,其他都是背景,强调多选一,又如红笔划重点。D 项,恒常性,条件在变(远近、角度),对象本身、对它的印象没变。独奏和合奏不是条件,独奏和合奏是不同的方式,本身歌曲变化
32、了,合唱声音比独唱声音大,但是条件不变,整体旋律没有变。如早、中、晚看国旗都是红色的,知觉条件变化,但印象没变。又如距离不同看一个人,都知道这个人一米八,条件变化,对这个人的印象没变。【选 B】【注意】1.用不同的乐器演奏茉莉花,乐器音色不一样,本身变化,但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整体旋律没变,是整体性。2.一个人换了衣服、发型,本身这个人变化了,不是恒常性,强调部分和整体的关系,是整体性。3.“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理解性,不同的人由于经验不同,所以理解不同。【梳理】1.整体性:最难,包括四种情况,不用记住名称,给出例子,判断出是整体性即可。考试考查例子最多。2.选择性:多选一。3.整
33、体性:部分和整体的关系。4.理解性:强调经验,经验不同,理解不同。5.恒常性:强调条件在变,对象本身、对它的印象没变。24.学习一系列单词后,老师把学过的与未学过的拼写相近的单词随机排在一起,要求学生辨认并读出学过的单词。这种检查记忆效果的方法是()。18 A.再认法 再次认出 B.系列回忆法 按照顺序依次进行回忆 C.自由回忆法 不按顺序 自由回忆 D.对偶联合法 学习成对单词【解析】24.A 项,再认法,出现在面前后再次认出来,把之前学过的和没学过的掺和在一起,放在面前进行辨认并读出来,是再认。再认对应回忆,再认是出现在面前,回忆是没有出现在面前,如去万达广场,看见了高中班主任,属于再认;
34、如问班主任长什么样子,去回忆班主任的样子,属于回忆,不在眼前。再认和回忆的区分是是否在眼前。B 项,系列回忆法,按照顺序排成一系列,依次进行回忆,如背单词土豆、西瓜、芒果、葡萄,按照土豆、西瓜、芒果、葡萄的顺序回忆。对应自由回忆,即不按照顺序,如背单词土豆、西瓜、芒果、葡萄,可以随机,不按照顺序,想起哪个是哪个。D 项,对偶联合法,学习成对的单词,两个放在一起,两个两个的学习。【选 A】27.蒋老师在讲授大气压强的内容后,对学生做出如下提问:“结合大气压强的知识,思考钢笔为什么能吸入墨水?”这种提问方式属于()。A.分析性提问 分析知识结构 B.应用性提问 解决实际问题 C.综合性提问 把分散
35、的综合起来思考 D.评价性提问 做出价值判断 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中关于认知目标的层次,把课堂提问划分为以下六种类型:回忆提问、理解提问、应用提问、分析提问、综合提问和评价提问【解析】27.题干应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现实的问题,B 项正确。A 项,分析性提问,分析知识结构,整体分解为部分,如分析文章的时间、地点、事件。C 项,综合性提问,部分到整体,把分散的综合起来思考,如分析一、二、三段内容后得出老党员具有舍己为人的品质,综合整篇文章后才能得出老党员的品质。D 项,评价性提问,做出价值判断,对、错、是、否,如评判朱自清的背影是否符合逻辑,或评价自己写的文章是否切题。回忆提问,如回
36、 19 忆奥苏贝尔主张遗忘的原理理论名称,回忆起来是同化说,背下来即可。理解性提问,理解、领会含义,如解释“烽火连三月”这句诗的含义,用自己的话去解释。【选 B】28.周老师对学生评价时不以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而是收集与学生学习成绩有关的信息来判断学生的学习质量,这属于()。A.教学评价 B.课堂教学评价 C.学生学业评价 D.学生评价【解析】28.C 项,学生学业评价,系统地收集学生各方面学习情况资料,对学习活动、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包含考试评价、日常表现、成长记录袋,包括结果也包括过程,不仅评价分数,还评价与成绩相关的各种信息。成长记录袋是学生档案,学生各种表现记录在其中,C 项正确。A
37、项,教学评价,评价老师的教学效果,与题目无关,错误。B 项,课堂教学评价,评价老师课堂上的教学,不仅要包含课堂上的教学,还有课外活动、班级活动等,与题目无关,错误。D项,学生评价,不是专业术语,学生评价比较宽泛、不严谨,是日常的说法,不科学、不是最优解,错误。【选 C】二、单选题 裴老师在讲授 小数除法 时,许多学生对“商比除数还大”表示难以理解。裴老师讲完例题后,学生又提出这个问题。裴老师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立即回答学生,而是让学生先回答以下问题:如果有 8 个橘子,每人分 4 个,能够分给几个人?每人分两个呢?分 1 个呢?分半个呢?裴老师将学生的回答板书到黑板上,当裴老师写出最后一道除式后,
38、学生们恍然大悟道:“难怪,如果一个人没分到一个,而是分了半个,当然分到的人数比橘子的总数多。”这时,裴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例题,并以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根据上述材料,作答 2930 题。20 29.上述材料中,裴老师运用的教学原则是()。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解析】29.题干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小数除法是理论,分橘子是实际,A 项正确。B 项,因材施教原则,如讲小数除法,小红、小明、小亮都没学会,发现小红动手能力强,让小红动手操作后学会小数除法;小明逻辑思维能力强,让小明验算一遍运算公式;小亮喜欢直观的
39、演示,让他看视频来学习,根据不同人的特点进行教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错误。C 项,直观原则,包含言语直观、实物直观、模象直观,题干是口述的,没有体现直观原则,错误。D项,循序渐进原则,按照生理、学科顺序进行讲解,题干没有体现从易到难,错误。【选 A】【注意】循序渐进原则,在案例中,如果是单选题很少考查例子。如果是主观题,一般是“买二赠三”,写了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之后不放心,再写一个循序渐进,是可以的。30.贯彻上述教学原则应做到()。A.注重联系实际 B.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C.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或者事例 D.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解析】30.A 项正确。B 项,启发性原则
40、,启发学生主动参与。C 项,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教知识也要进行德育。D 项,循序渐进原则。【选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 21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三、多选题 32.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下列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搭配正确
41、的是()。A.36 岁儿童主动性 B.小学生亲密感 C.初中生自我同一性 D.成年初期勤奋感【解析】32.考查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A 项,3-6 岁儿童,幼儿园阶段,主动感对内疚感,发展主动感,从事有价值、有目标的任务,如幼儿园的宝宝喜欢玩过家家、帮妈妈递勺子,认为帮助别人是有价值的事情,强调自我价值。B项,小学生,6、7-12 岁,自卑感对勤奋感,发展勤奋感(能力),避免自卑感,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生活能力。C 项,初中生,12-18 岁,青年期,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认可自己的社会角色、性别角色,避免出现角色混乱,发展忠实,忠实自己的角色,发展不好会迷茫、彷徨。D 项,成年初期,18-3
42、0 岁,亲密对孤独,发展亲密感,18 岁以后期待得到恋人、友情。【选 AC】22 【注意】区分:1.1.5-3 岁儿童早期:自主感对羞怯怀疑,学习和自己相关的,如训练自己吃饭、穿衣服、上厕所。2.3-6、7 岁儿童:主动感对内疚感,进入幼儿园后是社会人,接触了除父母以外的人,培养主动感,是自我价值,会帮助别人,会玩过家家。33.人的身心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主要包括()。A.个体自身因素 B.环境因素 C.活动因素 D.遗传因素【解析】33.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主观能动性。A 项,属于主观能动性,当选。B 项、D 项,当选。C 项,活动因素,如学校、社会会搞一些各种各
43、样的活动,参加敬老院活动,德育水平提高了;参加竞赛活动,会对知识内容有影响,影响身心发展;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当选。【选ABCD】【注意】简答题中,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是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主观能动性。不用答活动因素。多选题坚持正向原则。“因素”篇:1.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主观能动性 2.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3.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23 先天素质、早期经验、教育与教学、社会实践、主观努力【解析】背简答题、多选题时,可以将相同因素放在一起背,“3+2”的原则,“3”是学校、社会、家庭;“2”是
44、遗传、主观。1.影响个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包含学校、社会、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主观能动性。2.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因素、个人主观因素。3.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先天素质、早期经验、教育与教学、社会实践、主观努力。34.下列属于隐性课程的有()。A.中学生诗词选读 B.学校建筑 C.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D.幼儿园创设的游戏环境【解析】34.考查课程的内容,包含显性课程,计划的;隐性课程,无计划的。A 项,中学生诗词选读,古诗是显性课程,让大家背诵的,如背唐诗三百首是有目的的。B 项,学校建筑,属于物质性的隐性课程,如学校的建筑、教室的布
45、置会潜移默化影响人。C 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制度性的隐性课程,潜移默化地影响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D 项,幼儿园创设的游戏环境,可能会有制度、学校建筑、观念等,是综合体,属于隐性课程。【选 BCD】隐性课程的主要形式:观念性隐性课程,如学校的校风、学风,有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布置、校园环境等。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24 心理性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解析】1.观念性隐性课程:价值观念、教学风格。2.心理性隐性课
46、程:人际关系等。35.优化教学内容是教师对教学的“再创造”,优化过程中应注意()。A.以教学目标为首要 B.改造创新是重点 C.对教学内容有效整合 D.精心选择是关键【解析】35.固定考点。A 项,确定目标是首要任务,后续工作才能开展,正确。D 项,精心选择合适的、好的去讲解,正确。C 项,删减和整合是保障,优化内容,删减不必要的,整合内容,正确。没有改造创新,B 项错误。【选 ACD】三、多选题 某地理教师在教授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危害时,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如下:(1)学生通过观看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的录像提出问题。(2)为学生提供黄河上游的资料(文字、录像、图片等),让学生尝试
47、推想:“黄河水为什么会含有大量泥沙?”(3)为学生提供模拟实验的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以验证推想。(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5)通过阅读材料,结合前面的研究,讨论怎样保持水土问题。根据上述材料,作答 3940 题。二、多选题 39.上述材料中,教师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该教学方式的过程阶段包括 25 ()。A.提出探究的问题 B.形成假设 C.收集资料 D.得出结论【解析】39.“学生通过观看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的录像提出问题”,A 项正确。B 项,提出假设,“为学生提供模拟实验的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以验证推想”,提出假设再验证,推想就是假设,正确。C 项,“为学
48、生提供黄河上游的资料(文字、录像、图片等),让学生尝试推想”,有收集资料的环节,开始是老师来进行的,后来由个人收集材料,如阅读材料、自己总结、做记录,整个过程不断收集、整理材料。D 项,“结合前面的研究,讨论怎样保持水土问题”,讨论后得出结论,正确。【选 ABCD】40.探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其积极作用表现为()。A.促成了教学内容的转变,能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教学资源 B.在课时比较少的学科实施探究式教学时要选择性应用 C.学生由被动学习的接受者和被填灌对象转变为课堂学习的认知主体 D.使课堂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解析】40.注意审题。B 项,说的是不
49、好的地方,即局限性,错误。A 项、C 项、D 项,都是积极作用,正确。【选 ACD】五、案例分析题 材料 1:深圳市龙岗区某学校四年级的学生家长爆料,称其女儿所在班级,大部分学生因“不听话”遭到班长殴打,30 多人排着队被“拳打脚踢”。随后,龙岗区教育局发布通报称,经核查,上周五该班班长组织课间阅读,发现 12 名同学不认真,便以踢脚等不当方式进行处罚和纪律管理。学校目前已要求班主任对班长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教育,班长已向同学道歉,班主任也进行了自我检讨并向家长道歉。26 【解析】1.案例分析题类型:(1)简答题式:如第二问简述如何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简单,直接背,会背就会写。(2)根据教
50、学原则、德育原则进行分析:考查最多。(3)与讲义知识无关、没有固定考点:最难。2.做题敏感度:如化学老师教酸碱中和实验,要回答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如教学原则、新课改、教学方法、教学规律。又如题干是选班长,没让大家投票,教师自己决定,其他同学不服气,要回答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又如一个孩子打架、偷东西、逃学、上课总说话,要回答德育、后进生的工作相关内容。3.运用审题、答题技巧。五、案例分析题 材料 2:当前,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在中小学,班干部当成“官员”来做,从以往各地曝光的校园欺凌案例来看,“耍官威”的情况并不少见。这一系列事件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并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李克强总理曾专门就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