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10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doc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280795 上传时间:2024-02-2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7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第10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10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10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10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10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0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10.1考点难点归纳10.1.1 提纲挈领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完全竞争与帕累托最优第10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 帕累托最优状态社会福利函数与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兰格模型10.1.2 内容提要一、一般均衡论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意义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

2、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2一般均衡的实现过程瓦尔拉斯首创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他认为经济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组成的体系,当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和生产函数为已知时,就能从数学上论证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可以同时达到均衡状态,即整个经济可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和数量都有确定的量值,均衡条件是消费者的效用极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极大化,所有市场的供需总量相等。简单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由四个方程组来表示:商品需求方程组、要素需求方程组(要素供求相等方程)、厂商供给方程组(商品价格与生产成本相等方程)和要素

3、供给方程组。由于模型假设要素收入等于产品价值,故此四个方程组中必定有一个方程不是独立的。通过令任一商品为货币商品并以此货币商品定义其他商品和要素的价格,便可使模型的未知数数目与相互独立的方程式数目相等,从而满足方程组即模型有解的必要条件。关于一般均衡的实现,瓦尔拉斯采用的是“试错法”。即在市场中存在一个自由拍卖人,其任务就是寻找并确定能与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他寻找均衡价格的方法就是:首先它随意报出一组价格,经济当事人根据该价格申报自己的供给和需求,如果所有市场供求均达到一致,则将这个价格固定下来成为均衡价格;如果供求不一致,则拍卖人调整价格,报出另一组价格,即当某个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就提

4、高价格;反之则降低价格。这样就可以保证新的价格比原来的价格更加接近于均衡价格。如果新的价格仍然不能使所有市场达到均衡,则重复上面的过程,直到找到均衡价格为止。二、帕累托最优状态1帕累托最优福利经济学采用帕累托最优标准来衡量资源配置的最优配置。帕累托最优状态是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当经济系统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时,经济运行是有效率的;反之,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经济运行结果就是缺乏效率的。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标准,可以对资源配置状态的任意变化做出好与坏的判断。如果对既定资源配置的状态予以改变,而这种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好,同时其他人的境况没

5、有因此变坏,则认为这种变化增加了社会福利,或称帕累托改进。很显然,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不存在任何对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使得福利增进,则此即为帕累托最优状态。2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在交换方面,任何一对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对任何使用这两种商品的个人来说都相等,即,此时该社会达到了产品分配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实现了交换的效率。当然,此时也就实现了交换的一般均衡。把满足的条件的点连接起来所形成的曲线,称之为分配的契约曲线。在该曲线上任一点A、B两人的边际替代率都是相等的。只要参与分配的双方通过产品分配达到分配的契约曲线上,便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实现了分配的一般均衡。3生产的帕累托最

6、优条件对于有多个个人、多种商品、多种生产要素的经济,达到均衡时要求:在生产方面,任何一对生产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用这两种投入要素生产的所有商品中都相等,即,此时该社会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实现了生产的效率。当然,此时也就实现了生产的一般均衡。连接埃奇沃斯盒状图中无穷多个最优均衡点所得到的一条曲线通常被称为生产的契约曲线。在该曲线上,X、Y两种产品在生产中所使用的L和K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等的。只要生产者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到达契约曲线上,便达到了生产的一般均衡,实现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因此,生产的契约曲线上的所有的点都是生产的最优均衡点,也是生产有效率的点。4交换和生产的帕

7、累托最优条件将生产契约曲线转换到以商品为坐标量的平面直角图上便可得到转换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如技术、要素供给等)不变情况下,生产产品X与Y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的组合。曲线上的每一点必会满足。生产可能性曲线具有如下特征:(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为负;(2)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即曲线自上而下变得越来越陡峭;(3)边际产品转换率等于两种产品的边际成本之比。将契约曲线转换到以效用为坐标量的平面直角图上便可得到效用可能性曲线。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效用可能性曲线可以得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在生产与交换两者之间,任何一对商品间的生产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这两种商品的每

8、个个人的边际替代率,即。只要MRT与MRS不等,重新配置资源都会使消费者受益。只有MRSMRT时,才能使生产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又使资源达到有效的配置。实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5完全竞争市场与帕累托最优在完全竞争市场下,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可以导致生产资源和产品的分配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从而使经济效益体系达到经济效率的境界。现说明如下:(1)完全竞争市场会导致,实现产品分配的帕累托最优状态;(2)完全竞争市场会导致,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3)完全竞争市场会导致,实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总之,在产品及要素皆为完全竞争市场时,将使得经济体系达到经济效率,即满足:,。三、社会福利

9、函数与阿罗不可能定理1社会福利函数社会福利函数是社会所有个人的效用水平的函数,在两个人的社会中,社会福利函数可以表示为:W(UA,UB)。式中W表示社会福利,UA、UB表示两个人的效用水平指标。上式表明社会福利取决于UA、UB的大小,利用该关系可以得到社会无差异曲线,如图101所示,该图横轴和纵轴分别代表UA、UB,与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一样,社会无差异曲线也具有无限个,它们表示社会福利水平的高低。图10.1 社会福利函数在图中,有三条社会无差异曲线:W1、W2、W3,这种曲线不计算社会福利的大小,但能比较社会福利的高低,位置越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社会福利越大。是总效用可能曲线,它类似于消费

10、者行为理论中的收入约束线。同样的道理,最大的社会福利只会出现在总效用可能线和社会无差异线W2的切点上,这一点叫做“限制社会下的最大满足点”。这是能导致最大社会福利的生产、交换和分配的惟一一点。之所以叫做限制条件下的最大满足点,是因为最大社会福利并不允许为任何可能值,而要受到既定的生产资源、生产技术条件等的限制,曲线和W1相交于A点和点,这些点所代表的社会福利都低于W2,而和W3没有交点,说明在现有的条件下无法达到W3的社会福利水平。2阿罗不可能定理社会福利函数的形成,就是在已知社会所有成员的个人偏好次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的程序,把各种各样的个人偏好次序归结为单一的社会偏好次序。但是这往往是很难做

11、到的。阿罗认为:用投票的方式不可能把个人的偏好集中起来,形成合乎理性的社会偏好。即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这就是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理。四、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均衡的价格的决定研究表明价格决定过程与竞争市场中的过程很相似,中央计划局起市场的作用,它规定组合生产要素和选择一个工厂的生产规模的规则。确定一个产业的产量的规则、分配资源的规则以及在会计中将价格当参数使用的规则,最后,它规定价格,以使每种商品的供求数量平衡。所以,用计划来代替市场的功能是很有可能的和可行的。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10.2.1 概念

12、题1.瓦尔拉斯定律(华中科技2004研)2.效用可能性曲线(华中科技2004研)3.均衡分析(北方交大2001研)4.交换的契约曲线(人大2003研)5.契约曲线(contract curve)(北方交大2003研;南京大学2006研;厦门大学2006研)6.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与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杭州大学1998研)6. 生产可能性边界(华中科大2007研;深圳大学2007研;厦门大学2007研)7.阿罗德布鲁模型(ArrowDebreu model)8.社会无差异曲线9资源配置(allocation of resources

13、)10.帕累托最优状态(北师大2001研;华中科技大学2005研;北理2006研;南航2006研;上海交大2006研)11.比较静态均衡(comparative static equilibrium)12.受限制的帕累托最优(constrained Pareto optimum)13.非均衡(disequilibrium)14经济福利(economic welfare)15.新福利经济学(new welfare economics)16.阿罗不可能定理(中国地质大学2005研)17.X效率理论(Xefficiency theory)18.效用可能性边界(utility maximization

14、) 19.第一福利定理(西安交大2006研)10.2.2 简答题1.什么是边际产品转换率,当它与消费者对这两种产品和边际替代率不等时,市场将怎样调整?(南开大学2004研)2.帕累托效率与帕累托改进的区别。(上海交大2004研)3什么叫一般均衡?一般均衡实现的基本条件是什么?一般均衡分析的核心结论是什么? (北航2005研)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根据瓦尔拉斯定理,在一个只有两种商品的经济中,如果一个商品市场供需相等了,另外一个市场一定也达到了均衡。(北大1997研)(2)如果A点不是帕累托最优(即不会在合同曲线上),B点是帕累托最优,那么,从A点和B点的移动一定是帕累托改进。(北大1

15、996研)(3)当存在外部效应时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不一定成立。(北大1998研)(4)如果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的所有假设都满足,那么政府就没有干预经济的必要。(北大2004研)5.整个经济原处于全面均衡状态,如果某种原因使商品X的市场供给(SX)增加,试考察:(1)X商品市场中,其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会有什么变化?(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3)收入的分配会有什么变化?6.假设:(1)一个简单经济最初处于全面的长期的完全竞争均衡;(2)L和K是仅有的两种生产要素,各具有一定的数量;(3)仅有两种商品X和Y,X的劳动密集程度(即L/K的比例)大于Y;(4)商品X和Y互为替代品;(5)X

16、行业和Y行业是成本递增行业。(a)以局部均衡的观点来讨论,如果DX上升将会发生什么情况?(b)Y商品市场将会发生什么变化?(c)在劳动和资本市场将会发生什么情况?(d)劳动和资本市场中发生的变化是如何转而影响整个经济的?7.对于有多个个人、多种商品、多种生产要素的经济,实现一般均衡所要求的条件?8.何谓瓦尔拉斯定律?9.为何说完全竞争市场机制必然会失灵?10.简述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南开大学2005研)11.什么是平等与效率,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10.2.3 计算题1.考虑一个定义在有限集X上的理性偏好关系。让和分别表示从理性的偏好关系中导出的无差异的和严格的偏好关系。(1)证明和是传递的

17、。(2)从和推导。(提示:请从偏好关系的定义出发解题)(中山大学2004研)1. 假设在一个纯交换经济中有两个消费者i=A,B和两种商品j=l,2。消费者的初始禀赋为。消费者A的初始禀赋和效用函数分别为和;消费者B的初始禀赋和效用函数分别为和。商品1和2的价格分别用p1和p2来表示。 (1)求竞争均衡(提示:在计算竞争均衡时可把商品1的价格标准化为1。(2)假设=12,=12,使市场出清的价格水平和均衡消费量分别为多少?(上海财经大学2007研)2甲有300单位商品X,乙有200单位商品Y,二人的效用函数都是U(x,y)=xy,推导出所有满足Pareto最优的状态。二人通过交换达到Pareto

18、最优,求出社会的价格体系,并求出交换结果。(清华大学2005研)3.假定小王(A )和小李(B )的效用函数分别为: (1)请针对两人分别写出x对y的边际替代率公式。(2)如果交易通过价格体系来实施,请写出均衡时的(可行的)价格比率。(3)假定共有100单位的x和200单位的y。最初,小王有25单位的x和75单位的y,而小李75单位的x和125单位的y。请说明经过市场交易后,均衡时两人分别拥有的两种商品的数量。(4)画出这种情形的埃奇沃斯框图(Edgeworth Box)。标出初始禀赋配置和所有的帕累托最优配置。(人大2006研)4.由A、B两人及X、Y两产品构成的经济中,A、B的效用函数分别

19、为UAXY,UB40(XY),X、Y的存量为(120,120)该经济的社会福利函数为WUAUB。求:(1)该经济的效用边界。(2)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的资源配置。5.考虑由两个人,两种商品组成的纯交换经济(pureexchange economy)。已知该经济系统既有的商品总量分别为和,两个人的效用函数分别为,且。试求:作为和的函数的契约曲线方程。如要使该契约曲线成为一条直线,对和要加上什么条件?6.一封闭经济用两种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生产两种商品X和Y。所有土地都是同质的,劳动也一样。两种要素的供给曲线完全无弹性。所有要素为私有,市场均属完全竞争,并处于长期均衡中。生产函数为:其中,X和Y分别为两

20、种商品的年产出单位数,KX和KY分别为商品X和Y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土地平方公里数,LX和LY分别为两种商品生产中雇佣的劳动人数。所有人都具有相同的效用函数,并由下式给出:UX0.5Y0.5现有324平方公里的土地,2500名工人,商品X的价格为100。试计算下列均衡值:(1)商品Y的价格;(2)每平方里土地的年租金R;(3)每个工人的年工资W。7.考虑一由两种商品和固定要素供给组成的经济。假设以商品空间定义的社会福利函数为W(q12)q2,隐含的生产函数为q12q210=0。试求社会福利函数达最大时q1、q2之值。10.2.4 论述题1.试证明: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当中,存在满足生产和交换同时实

21、现帕累托最优的条件。(中央财大2004研)2.试述微观经济学中的一般经济均衡的模型与意义。(武大2003研)3.论述并推导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华中科大2002研)4论述市场的效率。(深圳大学2005研)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由。“为了达到帕累托最适度状态,必须使任何使用两投入要素的两企业的该两要素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使这两个企业生产的产品很不相同。”(南京理工大学2000研)6.在只有、两商品的经济中,如果两商品的价格比率既定,证明如果商品市场供求是均衡的,那么商品市场供求也是均衡的。7.在、两人交易的模型中,如果、二人具有相同的偏好,证明交易的契约曲线是一条直线。8

2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由。(1)契约曲线的得名是由于它所有可能的契约之轨迹。(2)为了达到帕累托最适度状态,必须使任何使用某两投入要素的两厂商的该两要素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使这两个厂商生产的产品很不相同。(3)如果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不是对所有消费这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来说都等于消费者在它们之间的边际替代率,那么两种商品中至少有一种不是有效地生产出来的。(4)从埃奇沃斯盒状图中某一初始禀赋开始,如果通过讨价还价达到的自由交易契约是符合帕累托最适度状态所要求的,那么该交换契约可以位于契约的任何地方。(5)对于福利极大化来说,完全竞争长期一般均衡既是必要的,又是充分的。9.解释:在规

23、模报酬不变和没有外溢效应及公共商品的条件下,如果某些产品或要素市场存在不完全竞争,则不能达到帕累托最适度状态。10.(1)用社会的和私人的利益和成本的概念来表达帕累托最适度条件;(2)存在生产或消费的外部经济,或者存在生产或消费的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经济就不能达到帕累托最适度状态。请解释原因。(3)当有公共商品时,即使整个经济都是完全竞争的也不能达到帕累托最适度状态。请解释原因。11.在一个经济社会中,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是什么?(首都经贸大学2003研)12.为什么说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武大2001研;人大1998研)13.什么是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为什么完全

24、竞争的一般均衡价格能满足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北大2000研)14. 推导包含生产的两人两种商品的经济中的帕累托效率的微积分条件。(1和2分别表示生产和消费的商品1总量和商品2总量。两个人分别为A和B。)(厦门大学2006研)15.论述并评价市场社会主义理论。1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10.3.1 概念题1.瓦尔拉斯定律(华中科技2004研):也称为瓦尔拉斯法则,由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在其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中提出。其基本内容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体系中,在任何价格水平下,市场上对所有商品超额需求的总和为零。各商品的超额需求函数之间相互依存,均衡价格为相对价格,而非绝对价格。由

25、瓦尔拉斯定律可以推出,经济体系中存在几个商品市场,若其中n1个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那么,第n个商品市场也必然是均衡的。瓦尔拉斯定律不仅表明在交换体系中任何价格水平消费者对所有商品的超额需求总和为零,同样可以证明,瓦尔拉斯定律不仅适用于纯经济交换体系,而且适用于生产与交换经济体系,也适用于货币经济体系。需要提出的是在纯经济交换体系和生产与交换经济体系下,瓦尔拉斯定律中的需求函数为价格的零次齐次函数,超额需求函数亦为价格的零次齐次函数。但是,在货币经济体系下,由于货币需求量并不是效用函数的变数,这样,需求函数和超额需求函数都不再是价格的零次齐次函数,均衡商品价格的任何同比例变动,都会使该货币经济

26、体系脱离其原来的均衡状态。2.效用可能性曲线(华中科技2004研):也可以称之为效用可能性边界,是在交易的一般均衡条件下个人所获得的各种效用水平的组合点的轨迹。将其称为效用可能性曲线是因为,该曲线之外的点都是消费者不能达到的效用组合点,在该曲线之内的点都是消费者在既定约束下效用没有达到最大化的点,在曲线上的点则是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实现交换的一般均衡的点。将产品空间的消费契约曲线转换到效用空间便得到相应的效用可能性曲线。图10.2表示的是简单的两人经济中A、B两个人的效用可能性曲线。 图10.2 效用可能性边界横坐标为A的效用UA,纵坐标为B的效用UB。效用可能性曲线表明,要提高A的效用只能以

27、降低B的效用为代价。在消费契约线上消费中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的点是效用可能性曲线上生产与消费的帕累托最优点。在生产可能曲线上选择任一点都会得到一条新的消费契约曲线,进而得到一条新的效用可能性曲线。在每一条效用可能性曲线上都存在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相等的点即效用可能性曲线上生产与消费同时达到帕累托最优点,连接所有这些帕累托最优点可以得一条总效用可能性曲线,这条总效用可能性曲线概括了社会既定资源与消费者偏好下全部消费与生产的最优点。3.均衡分析(北方交大2001研):在经济分析中,均衡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即各个经济决策主体(如消费者、厂商等等)所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并且在外界条件不

28、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不会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均衡分析包括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在这种研究中,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设为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所得到的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一般均衡分析是将互相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的方法。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

29、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补充品)的价格。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单独地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共同决定。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实现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的均衡。4.交换的契约曲线(人大2003研):是描述交换双方进行交换时最有效率点的轨迹的曲线,该曲线上每一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也称为合同曲线。可以用埃奇沃斯盒状图来说明契约曲线的形成。图10.3 交换的契约曲线的形成图10.3为盒状图,画出了消费者A、B消费两种商品X、Y的无差异曲线。两条横轴表示A、B消费X的数量,两条纵轴表示A、B消费Y的数量。凸向原点OA的实曲线IA、IIA、IIIA等为消费者A的无差异曲

30、线,凸向原点OB的虚曲线IB、IIB、IIIB等是消费者B的无差异曲线。A、B两人的无差异曲线相切于P1、P2、P3。把所有这些切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就可得到契约曲线CC。因为在A、B的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有相同的边际替代率,因此CC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契约曲线就是帕累托最优点的轨迹,曲线上的交换都是最大满足的交换。在契约曲线外的D点,A、B两人的边际替代率不同,从而不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此时,可以通过把商品在A、B之间重新分配,从而在不减少A(或B)的效用的情况下,提高B(或A)的效用。如果重新分配沿IB进行,则到达P3点时没有改变B的效用,而A的效用从IIA水平提

31、高到IIIA;如果沿着IIA进行是同样的道理。这种重新分配的结果都使得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满足了交换的最优条件。5.契约曲线(contract curve)(北方交大2003研):又称效率线。契约曲线可分为消费者的契约曲线和生产者的契约曲线。消费者契约曲线指的是,在埃奇沃斯盒形图中,不同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切点的轨迹。在此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满足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即任意两个消费者对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两个消费者按此交换都在既定初始条件下获得最大满足。相应的,契约曲线的轨迹是帕累托最优轨迹。生产者契约曲线,是指在埃奇沃斯盒形图中,不同生产者的等产量线切点的轨迹。在此曲线上,任何

32、一点都满足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即,按此点生产都是最有效率的生产。相应的,契约曲线上的轨迹是帕累托最优轨迹。6.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conomics)与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conomics)(杭州大学1998研):(1)实证经济学是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的假设,根据假设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实证经济学排除了价值判断的理论经济学。只研究现实经济体系的运行,揭示现实经济实物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描述有关变量之间的稳定的函数关系或因果关系,分析和预测人们的经济行为;不涉及事物的好与坏,也不提出如何改变现状的建议。简而言之

33、,实证经济学的目的旨在了解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以及为何这样运行,回答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涉及应该怎样的问题。例如,分析经济运行可从下面三方面着手:现状怎样。如失业率有多高。为解决现实问题有几种方案。只是提供几种方案,不作具体建议。如为解决失业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选择某种方案的后果。如指出某种降低失业率的方案可能带来的后果,但对这种后果不做任何评论。实证命题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检验的标准是客观事实。不同派别的经济学家对实证问题的看法一般都不同。(2)规范经济学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

34、应的经济政策。规范经济学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判断标准的基础之上的理论经济学,它研究经济事物应该如何运行,而不考虑经济事物的实际运行状况,提出行为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为个人或政府实现某种目标提供行之有效的行动方针和政策处方。简而言之,规范经济学的目的是对经济体系的运行做出价值判断,回答是“好”还是“不好”的问题,并提出“应该怎样”的问题。凡陈述应该怎样的命题,成为规范命题,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的范畴。例如,征收累进所得税,并用于社会福利事业,这会使收入分配趋向平均化,属于实证命题;政府是否应当征收累进所得税则属于规范命题。又如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对于通货膨胀和失业现状和原因的描述属于实

35、证经济学;而规范经济学要说明通货膨胀和失业哪一个更坏,应该把消除失业和防止通货膨胀哪个摆在优先地位,等等,规范性命题是否正确合理,无法单纯通过事实来检验。6. 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为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或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一个社会用其全部资源和当时最好的技术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由于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当这些经济资源都被充分利用时,增加一定量的一种产品的生产,就必须放弃一定量的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整个社会生产的选择过程形成了一系列的产品间的不同产量组合,所有这些不同产量的组合就构成了社会生产的可能性边界。假设一个社会把其全部资源用于A和B两种产品的生产。那么生产可能性边界可

36、用图1表示。图1 生产可能性边界图1中的曲线表示,一个社会在资源一定、技术一定的情况下所可能生产的A产品和B产品的各种不同产量的组合。位于曲线右边的点(如C点)是不能成立的,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而曲线左边的点(如D点)可以成立,但没有利用或没有有效利用全部可供利用的资源。而位于曲线上的点(如E点)则表示全部资源都得到了利用而又可以接受的组合。这条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当全部资源都被利用时,要获得更多一些的一种产品,就必须以牺牲其他的产品为代价。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边界以外无法达到的组合意味着资源的有限性;边界线上各种组合的存在意味着选择的必要;边界向下倾斜意味着机会成本。7.阿罗德布鲁模型(A

37、rrowDebreu model):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分析市场均衡的理论模型,最早由阿罗和德布鲁建立而得名,是对确定性条件下一般均衡理论的推广。阿罗德布鲁模型指出,经济社会中可能出现许多种情况,不确定性的存在使得人们无法正确的预测实际出现的情况。此时,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可以将不同情况下的物理性质相同的商品看作在经济上是不同的。这样,即使人们不一定知道实际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也可以预先达成对自己最为有利的协议,从而实现市场的均衡。希克斯在1939年曾对现货与期货市场做出了类似的分析,他也把处于不同时间但具有同样物理性质的商品看作是不同商品。对商品和市场的重新定义,使得阿罗德布鲁模型能够分析不确

38、定条件下的市场均衡,使得在确定性条件下的一般均衡理论得以推广。在模型中,条件商品代替了通常意义上的商品,这种条件商品是当且仅当现实世界的某种状态出现时购买或出售某种商品的承诺,市场处于均衡时也代表着所有条件商品市场的均衡。根据确定性均衡的一些假设和分析方法,经济学家们可以证明这种条件市场也存在瓦尔拉斯均衡,并且这一均衡具有惟一性和稳定性等性质。8.社会无差异曲线:社会对效用在人们之间的分配感到无差异的效用组合点的轨迹,可以根据福利函数作出。图10.4 社会无差异曲线如图10.4所示,代表一条社会无差异曲线,曲线上每一点代表一种不同的效用分配情况,如点M和点N。点M和点N虽然表示A,B的效用分配

39、情况不同,但社会总的效用水平是一致的。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个人无差异曲线一样,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同时,离原点越远,社会无差异曲线代表的社会福利水平越大。任何两条社会无差异曲线都不相交。9.资源配置(allocation of resources):社会上的生产资源在不同用途和不同使用者之间的分配。生产资源是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要素,每种资源都有多种可供选择的用途,相对于人类无限增长的欲望来说,生产资源是稀缺的。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使得资源配置成了任何经济制度首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使有限的资源给人们带来最大的效用满足,经济资源必须用于生产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必须分配给生产能力最强的部门使用,

40、而避免积压、浪费和低效率使用。西方经济学家进行经济研究的根本目的被认为是为了探讨资源最优配置的可能性及指导意见,他们认为,资源配置方式可以分为市场配置和计划配置两种。在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的制度下,只要市场达到完全竞争,价格及供求机制的运行就会自发地使资源从获利较少的用途转向获利较多的用途,从不太重要的用途转向比较重要的用途,从低效率的部门或企业转向高效率的部门或企业,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当各种资源在投入任意一种用途时所得到的边际产品都相等时,被认为达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在计划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的制度下,政府或计划部门是体制的核心,时刻根据社会需要以及资源的状况,通过强制或指令性

41、计划来决定经济资源向各个行业、部门、企业流动。10帕累托最优状态:也称为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适度、帕累托最佳状态或帕累托最优原则等,指当社会中的一些人的境况变好就必定要使另一些人的境况变坏时,该社会所处的一种理想状态。该理论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因此得名。帕累托指出,在社会既定的收入分配条件下,如果对收入分配状况的某种改变使每个人的福利同时增加,则这种改变使社会福利状况改善;如果这种改变让每个人的福利都减少了,或者一部分人福利增加而另一部分人福利减少,则这种改变没有使社会福利状况改善。帕累托认为,最优状态应该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对该状态的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人的

42、福利增加,而又不使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减少,这种状态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状态。帕累托最优状态包括三个条件:(1)交换的最优状态:人们持有的既定收入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些商品的价格比率;(2)生产的最优状态:厂商在进行生产时,所有生产要素中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3)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最优状态:所有产品中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这两种产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如果所有的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则市场机制的最终作用将会使生产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在帕累托最优这种理想的状态下,有限的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率的配置,产量最高,产品的分配也使社会成员的总体福

43、利最大。11.比较静态均衡(comparative static equilibrium):对不同均衡状态进行比较的经济分析方法。通过比较变化后的均衡与初始均衡,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参数变动对模型的影响,考察或比较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后,均衡状态将发生怎样的变化。比较静态均衡研究从一个均衡状态向另一个均衡状态的运动,通过比较新旧均衡点的差别,进而推测已知条件变化对未来经济的影响。比较静态均衡不同于动态均衡之处,在于它并不考察从原有的均衡状态过渡到新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和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静态均衡的考察重点不在于均衡状态的变化本身,而在于变化后的均衡位置。当人们研究外生变量对内生变量的影响

44、方式,以及分析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时,就可以用比较静态均衡分析方法。比如,当消费者收入变化、生产者成本上升等外生条件使得需求曲线或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变动时,内生变量中产量Q和价格P的均衡点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很显然,当外生变量收入或成本的数值变化时,内生变量P、Q的数值也会变化;比较两个均衡点的状态,分析这种影响带来的后果,是比较静态均衡分析的方法。12.受限制的帕累托最优(constrained Pareto optimum):信息不对称常常导致市场均衡偏离帕累托最优。由于中央权威机构不能观察当事人的个人信息而导致不能进行帕累托改进的配置状态,被称为受限制的帕累托最优。受

45、限制的帕累托最优不一定是完全的帕累托最优,但完全的帕累托最优一定是受限制的帕累托最优。13.非均衡(disequilibrium):即非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状态。均衡可以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均衡,狭义的均衡一般是指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即各个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相等的状态。非均衡则意味着市场上的供求不相等,也就是说在市场不出清的经济状况下,也存在着广义的均衡状态,也就是非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状态。非均衡经济理论主要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发展起来的,代表人物有阿罗、帕廷金、巴罗、克洛沃、贝纳西、格罗斯曼等等。他们的理论观点主要有: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条件包括经济主体能够掌握充分的关于市场状况的信息,但现实中,

46、获得信息需要花费成本,获得充分的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完全竞争的情况普遍存在,如垄断竞争等,应该重点研究这类竞争。非均衡理论区分了计划数量和实现数量,该理论认为,市场出清的状态仅仅表示市场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相等,而有效数量和计划数量不一定相等。均衡论认为价格是市场的惟一调节工具,在均衡达到之前,市场中没有交易。而非均衡理论则认为,未达到均衡之前也有非均衡交易的发生。价格和数量信号都可以调节市场,并且在短期内数量要快于价格的调整。存量水平是一个重要的数量调整信号。提出经济运行的时滞结构,认为时滞的存在加剧了非均衡状态。失业和通货膨胀不可避免。解释经济周期、自愿失业、资源闲置等现象。14经

47、济福利(economic welfare):和社会福利相对应的概念,也称为“狭义的福利”。指能够涉及到财物的生产、分配等内容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那部分社会福利。庇古认为,经济福利意味着国民收入的增大、均等和安定等含义。它具有三个基本前提:经济福利和社会福利往往是不一致的,人们获得满足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经济上贫困并不意味着不能从经济之外的方面获得福利,而且经济福利对社会福利有决定性的影响;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的关系并不一定一致,福利应该能比较其大小以观察社会福利;国民收入是经济福利的内容。庇古还提出了增加福利的三个基本命题:非强制性地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高国民收入的平均量,若不损害他人的分配,也不加

48、大一国消费所得的变动,就是增加了经济福利。增加穷人收入份额而不导致分配额的缩小,而且不导致不利的变动,也是经济福利的增加。国民收入的变动减少而国民收入的量不变,且不损害国民收入的分配,也可增加经济福利。经济福利对于整个社会福利有决定性的影响,能够影响经济福利的因素也能够影响总的社会福利。15新福利经济学(new welfare economics):是在旧福利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新福利经济学是在序数效用论的基础上,以效率作为福利分析的惟一目标,并提出帕累托最优状态是判断社会福利是否最大的标准。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在一个社会组织中,如果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有生产和分配的重新组合来使一个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人的福利减少的状态。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标准,任何社会调整,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考试真题 > 2.29金太阳联考 > 2.29金太阳联考 > 更多高考新课联系:F8688333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