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版1】00037 美学.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302709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0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1】00037 美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解析版1】00037 美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解析版1】00037 美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解析版1】00037 美学.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解析版1】00037 美学.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解析版1】00037 美学.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丨使人人都能简单便捷地学习知识和共享知识1美学美学 密卷密卷(一)(一)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选择题一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2020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1 1 分分,共共 2020 分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马克思认为,美感产生于【C】A.人的本能升华B.人的自我表现C.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D.动物进化为人的过程2.色彩的审美意义表现在表情性和【A】两个方面A.象征性B.表意性C.象形性D.比喻性3.哪个不属于八种流行的艺术定义【D】A.表现说

2、B.载道说C.娱乐说D.现象说4.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无论哪个,都是通过【D】来实现的A.生活体验B.审美情感C.审美体验D.审美活动丨使人人都能简单便捷地学习知识和共享知识2【解析】审美形态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和历史基础。审美形态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积淀和形成的。审美形态是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因此也必然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影响。5.审美形态是在人类【B】过程中不断积淀和形成的,是人类审美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A.日常活动B.社会实践活动C.劳动活动D.社会生活活动【解析】审美形态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和历史基础。审美形态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积淀和形成的。审美形态是人类审美

3、实践活动的历史产物,因此也必然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影响。6.审美需求是人的一种【D】A.自然需求B.社会需求C.生活需求D.精神需求7.体现了近代西方二元分立的思维特点的是把美育当作【B】A.人格教育B.情感教育C.艺术教育D.道德教育【解析】美育与人格教育、情感教育、艺术教育的区别。认为美育是人格教育,是把美和善混为一谈。认为美育是情感教育,体现了近代西方二元分立的思维特点。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过于夸大了艺术在审美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也限制以至遮蔽了审美教育更深刻的目的和更高远的价值追求。丨使人人都能简单便捷地学习知识和共享知识38.汉语具有形象性和审美性,西语更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思辨性

4、,指的是【C】与人的语言的关系A.社会形态B.人文形态C.审美形态D.艺术形态【解析】审美形态与人的语言的关系:语言是意义的载体,同样的事物,语言表述可能会千差万别。因此,决定了语言文学在性质、功能、表现形式等各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不同程度地也影响到审美形态的差异。比如汉语具有形象性和审美性,西语更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思辨性。9.审美活动由于体现着【A】而具有价值性A.人生价值B.社会价值C.世界价值D.理想价值10.审美发生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是【D】的出现A.原始审美对象B.现代审美意识C.原始审美主体D.原始审美意识【解析】为什么只有在审美活动中对象的审美条件才能现实地向审美对象转化。

5、因为在日常的生活世界中,事物对象存在的本质性往往处在被掩盖或被肢解的状态。只有在审美活动中,事物对象才既超脱了功利性,又摆脱了抽象的分析,而得以如其所是地显现自身,才带着它鲜活的生命力和本真性向主体敞开和呈现,审美对象也就得以现实的生成。11.中国古人认为通过怡情养性的途径,使主体在感化中,经过审美,深入“人丨使人人都能简单便捷地学习知识和共享知识4心”,从而陶冶主体的精神境界,完善自我的人格,这种观点认为美育是【B】A.德育B.化育C.教育D.感育12.西方审美形态与宗教意识紧密联系,中国审美文化则具有世俗化的特征,指的是审美形态与【A】的关系A.文化精神B.道德精神C.宗教精神D.世俗精神

6、13.席勒在 1795 年发表的【C】是第一部系统的美育著作,标志着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正式出现A.乐记B.大希庇阿斯篇C.美学书简D.美学新论14.事物是否具备某种特殊的感性物质因素,是它能否成为【A】的必要条件A.审美客体B.审美主体C.审美物体D.审美意象【解析】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西。只有在主客体关系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就审美而言,正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建构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确定了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规定性。丨使人人都能简单便捷地学习知识和共享知识515.不属于意象的基本特征【B】A.虚拟性B.理智性C.

7、想象性D.情感性【解析】意象的主要类型和基本特征。类型:仿象;兴象;喻象;抽象。特征:虚拟性;感性;想象性;情感性。16.各种艺术的媒介和材料都可以合理运用于其中的审美艺术是【C】A.音乐B.建筑C.戏剧D.雕塑17.在中国美育思想中,【A】是诗、歌、舞的统称,开始成为自觉的美育的主要形式A.乐B.曲C.艺D.术【解析】中国美育思想的基本历史线索(深厚渊源)中国上古的美育意识从自发到自觉,在诗、歌、舞一体的“乐”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乐记中就开始强调美育潜移默化的感染功能。乐是诗、歌、舞的统称,开始成为自觉的美育的主要形式。到先秦儒家,审美活动包括艺术活动的目的,多指实现以下两种和谐:一为天人关系

8、的和谐,一为人际关系的和谐。建安时,徐斡首次提到“美育”一词,此时美育仍是道德教化的工具,和德育不可分割,由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魏晋时期是人性觉醒、个性发展的时代,审美开始摆脱礼法的束缚,直接发现了山水之美,欣赏人的个性之美,美育不再只是教化的一部分。美育逐渐与道德教化有了不同的内涵和领域。美育实现目标的过程,丨使人人都能简单便捷地学习知识和共享知识6就是朱熹“消融查滓”的过程。该说法类似于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效果的“净化”思想。明清时期的美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当时的小说、戏曲论著中,金圣叹要求读者能够见文观心。李渔指出戏曲要情节离奇,文词警拔、有益于道德教化,三美俱擅。近代,王国维、蔡元培等人的

9、倡导,美育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8.审美经验的【A】特征指的是一种人生实践活动,其作用就在于让人们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不断地在审美修养和思想境界方面超越自己A.超越性B.非功利性C.直观性D.功利性19.【C】是审美体验的最后阶段,主体要从自己的价值标准出发,对于已经构成的审美表象做出具有普遍性的评价和判断A.呈现阶段B.构成阶段C.评价阶段D.成型阶段20.用画笔、颜料等将已具形式符号的意象固定在画布上指的是意象的【B】过程A.固化B.物化C.量化D.质化丨使人人都能简单便捷地学习知识和共享知识7二二、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5 5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分)

10、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选错选错、多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艺术分类的原则有【ADE】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B.艺术作品与梦想之间的关系C.艺术作品与创作者之间的关系D.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E.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22.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有【ABCDE】A.建筑B.雕塑C.绘画D.音乐E.戏剧【解析】审美活动为什么是一种价值活动:审美活动之所以吸引人、感染人,是因为审美活动本身所展开的就是一个属人的世界,并且因此这个世

11、界也仅仅只为人才存在。对象一旦进入审美领域就成为人的对象化和对象化的人,成为人对自己本质力量的充分确证和肯定。因此审美活动由于体现着人生价值而具有价值性。人除了追求物质价值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外,也有各种各样追求精神价值的活动。审美活动就是实现人的特殊的精神价值的活动。23.人生境界指的是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的实践活动中所达到的统一,也是存在论层面上的统一。其特点有【CD】A.个体外在性B.合成性C.个体内在性D.生成性丨使人人都能简单便捷地学习知识和共享知识8E.统一性【解析】人生境界:人与世界相互依存、双向建构的实践活动中所达到的统一,是存在论层面上的统一。其特点:个体内在性,即一种独特

12、的个人内在体验。生成性,即非瞬间性和非凝固性,是一个进行的过程。24.审美主体的存在状态指的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下面的哪几个基本环节中【ABD】A.惊异B.体验C.经历D.澄明E.反思25.艺术接受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本质上仍是一个意象生成的过程,其过程包括的阶段有【ABE】A.观B.品C.闻D.感E.悟【解析】艺术接受的核心、本质和过程。艺术接受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本质上仍是一个意象生成的过程,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观、品、悟。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小题,26、27 每小题每小题 3 分,分,28

13、、29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4分,共分,共 14 分分)。26.审美体验【解析】丨使人人都能简单便捷地学习知识和共享知识9(1)审美体验指沉浸在与对象直接的相处中,主体陶醉于客体,心灵受到震撼的独特精神状态。(2)特点是与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具有整体性和根本性。27.集体无意识说【解析】(1)集体无意识说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2)荣格发展了他的老师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把“无意识”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种,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28.悲剧【解析】(1)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是在人生存在实践中,由于人生与现实的矛盾而引起的

14、冲突,从而体现出人的存在的力量、斗争、勇气等情感的艺术表现。(2)悲剧是有价值的事物在社会历史的冲突、毁灭中,让人体会到斗争的勇气和理想追求的力量感,从而感受到美的内涵,引起情感的激荡和振奋,即“以悲为美”实现的审美愉快。29.品【解析】(1)是鉴赏过程中进行意象的重建的一个阶段。(2)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3)接受主体进一步把握了形式符号的深层意义,在把握过程中把意象建立起来,丰富起来,完满起来。四、简答题(本大题共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6 分,共分,共 3

15、0 分)分)30.请简述审美形态与人的思维方式的关系丨使人人都能简单便捷地学习知识和共享知识10【解析】(1)审美形态的形成发展中,与人们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2)人类各民族在实践活动方式上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思维活动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因此对审美形态的理解和认识也会各有不同。(3)如中国古代思维主要是一种象数思维,而古希腊人乃至整个西方最为主要的思维方式是抽象思维。31.请简述艺术中技巧与艺术形式的审美价值【解析】(1)艺术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比如郑板桥画竹的体会,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是艺术家把心中孕育的意象用艺术操作加以表达并且用特定形式符号将之凝聚下来。技巧是艺术创

16、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2)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艺术的形式。它是艺术技巧运动的物态化和凝定。艺术技巧所展示的美就作为意义凝聚于形式的符号中。形式静态地表现了艺术生产的动态运动。艺术欣赏者可以通过艺术形式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技巧的美。因此,艺术形式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中国书法就最明显地表现了艺术形式与形式技巧的关系。中国书法是通过线条结构来建立其美的意义的。这些线条结构不是线条的拼凑结合,而是书法家一气呵成的技巧操作的结晶。32.请简述审美活动是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解析】(1)所谓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并不以某一有限目的为目的,相反它还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

17、2)当主体囿于直接的功利目的时,他不可能成为审美主体,客体也不会作为审美对象向他呈现。(3)审美活动虽然在其自身中剔除了直接的功利目的性,却并不意味着它与功利性的绝缘。相反,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这就是它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丨使人人都能简单便捷地学习知识和共享知识11(4)从最高的意义上说,审美活动并不只是人自我构成的手段,而是人自我完善的一种活动。33.为何说趣味无争辩的观点是有害的【解析】(1)审美趣味的特征:审美趣味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影响主体审美趣味的主要因素仍是他所面临的后天因素或社会条件。(2)审美趣味的这种两重性决定了我们在承认其个体性的同时,还必须注

18、意防止那种把审美趣味相对化的观点。即无论审美趣味有多么明显的主观性和个性色彩,它仍然是好坏高下之分的。健康良好的趣味总是与对象的属性较为一致。相反,坏的趣味则为主观的好恶所左右,而不考虑审美对象的具体特征。所以说在审美问题上“趣味无可争辩”的观点是十分有害的。34.请简述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解析】(1)非实体性:审美对象不仅不是一种物质实体,而且它也不是精神性的实体。它只是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相互渗透从而熔铸成的一种独特意象,审美对象就存在于审美主体对具备一定审美价值属性的客观事物独特的观照和体验之中。(2)开放性:审美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穷尽性。五、论述题(本大题共五、论述题(本

19、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3 分,共分,共 26 分)分)35.请结合实例简述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应当是审美活动【解析】(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中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2)从艺术中的审美现象来看,如墙上的画对搬运工来说是物,对绘画爱好者来说是审美对象,对擦洗它的专家来说,则一会儿是物,一会儿是审美对象。因此,艺术并不是现成的审美对象,艺术的美只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在与人丨使人人都能简单便捷地学习知识和共享知识12的审美关系中,才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从自然界的审美现象来看,比如红军长征过雪山,随时有牺牲的危险,这时的雪山决不会成为审美的对象;但作为旅游观赏

20、的雪山,就成了审美的对象。说明雪山那种被公认为大自然的美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是美的。自然美以及其他的美,只有和人产生了审美关系才是美的。(3)从科技活动的审美现象来看,也是存在美的。可见,在科技活动中,当科学家通过自己创造性的研究、劳动,与所面对的对象之间建构起审美关系时,审美现象就会形成,科技美就会出现。从日常生活的审美现象来看,审美活动已经成为人的极其重要的生存、生活方式,成为人的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某些场合和领域,甚至艺术和生活的界限也模糊了,艺术融入生活,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4)从审美形态来看,广义的美不但包括优美和崇高、悲剧和喜剧,而且把丑、荒诞等形

21、态都包括进去。比如罗丹的老妓,描绘了一个丑陋妓女形象,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感撼力,在此,“丑”也与我们建立了审美关系,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综上所述,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会形成人与世界、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就此而言,说审美现象是美学的研究对象实际上等于说审美活动是美学的研究对象。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形成种种审美关系和审美现象。因此,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才是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36.请论述说明喜剧作为一种审美形态的特点【解析】(1)喜剧中包含着深刻的社会现实内容,这种对现实生活内容的反映是以与现实错乱的形式表达出来的。(2)喜剧具有不和谐、悖谬的形式特征。(3)喜剧的情感表现形式具有以美为主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考试真题 > 2.29金太阳联考 > 2.29金太阳联考 > 更多高考新课联系:F8688333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