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1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doc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315724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1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1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1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1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1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编 什么是社会工作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专业社会工作在西方产生并逐渐成形。一个世纪过去了,中国的专业社会工作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机会。然而,对熟悉在“全能政府”格局下生活的 中国人来说,专业社会工作还是有待认识的新事物。社会工作的内涵与本质,它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功能,它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都是不可不察的问题。本编 对上述有关社会工作的基本问题作一些介绍,作为阅读本书的入门。同时,本编也力图从总体上提出一些概括性的理论分析,以便读者能在一定的理论层次上去领悟社会工作的实质,并对以后的阅读起一定的引导作用。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一、西方社会工作

2、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一)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方法助人的专业活动,它首先发端于西方社会。作为尊重人、关心人并致力于人的发展的社会工作与西方的文化传统及社会思想有关。西方文化有崇尚个人价值的传统。但是黑暗的中世纪抬高神而贬低人,使人的尊严受到损害,使人的发展受到压抑。以文艺复兴为先导的资产阶级思想革命主张恢复古代世俗的思想文化,主张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的利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张扬了人道主义,把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资产阶级思想家强调天赋人权,认为所有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追求幸福和自我发展的权力。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

3、西方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与宗教伦理一起为后来兴起的慈善活动和广泛的助人活动奠定了思想基础。(二)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接着到l9世纪30年代,西欧主要国家法国、德国也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工业革命一方面促进了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也对这些国家的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冲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马克思、恩格斯,l972),工业革命不但使这些国家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也对社会关系、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表现在:第一,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

4、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阶级的两极分化也是财富和贫困、特权和无权向两极的积累,资本家阶级是财富和权力的占有者,工人阶级则是贫穷的和无权的阶级,而且两个阶级日益尖锐地对立起来。第二,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他们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大规模的社会流动破坏了农村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第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马克思、恩格斯,1972),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第四,社会问题大量出现。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中,自由竞争使得竞争中的失败者沦为贫困、无助的一群,贫

5、穷、饥饿、失业、堕落充斥着社会。这些不期而遇的社会问题引起了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及社会人士的关注,并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以使社会摆脱病态,弱者免于痛苦。社会工作就是众多尝试中的一种。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一)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对于由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带来的众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思想家们给予了严厉的批判。他们普遍认为这种病态不符合人性,是非人道的,因此希望能改变这种状况。在试图消灭资本主义带来的弊端的途径方面,基本上分为改良和革命两种思路。改良主义者认为,要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问题可以采用补救和协调的方法,可以通过修改社会政策来调整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社会问题。其具体措施包括实施

6、社会救济、提倡人道主义和博爱互助等等。总之,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要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去解决自身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社会运行规律出发,论证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甚至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因此资本主义制度的出路必定是它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产生。马克思主义不同意用宗教、道德和改良的方法去拯救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对之进行革命的改造。这不但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批判,而且是要进行无产阶级革命,打碎旧的人剥削人的制度,建立一种公平的、没有阶级压迫的、每一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社会。(二)社会工作的产生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受社会思潮的强烈

7、影响,它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社会工作的形成不论基于善良的人性还是同类意识的发现抑或宗教教义的宣示,对处于困境者和弱者的帮助是早就存在的。在其中,宗教对于西方社会工作的促进作用是明显的。然而论及对现代社会工作的贡献,人们普遍指出的是l7世纪以来的社会救助制度。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先行国,也是遭遇近现代社会问题最早的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造成了农村的破产,并造就大量的失业人群和贫困人口。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女王颁布“济贫法”规定:以社区为单位,对无亲属照顾的贫民实行有条件的救济,从而初步建立了社会救济制度,并形成一套救济工作方法。这对以后世界各国的社会救济法规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8、1788年德国汉堡市实施救济制度,使救济工作更趋组织化和科学化,l852年爱尔伯福市进一步修正改良了救济制度,完善救济工作方法,也对各国社会救济制度的建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英国出现了许多民间的社会服务组织,弥补政府推行的济贫活动之不足,同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向失业者、贫民提供帮助,推动了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l869年建立的慈善组织会社致力于协调民间各种慈善组织的活动,推动民间社会服务活动的发展。l884年兴起的睦邻组织运动则致力于发挥社区在助贫救困中的作用,鼓励志愿工作者进入社区活动中心为贫民服务。美国的公共救济也曾受到英国的影响。早在国内战争时期,美国就出现了一些给薪的

9、社会服务工作者,社会服务开始成为一种职业。随着服务工作的需要,美国纽约慈善学院于1896年开始对给薪的“友善访问员”进行培训。与此同时,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成立,开始社会工作训练。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个要求有系统的服务体系、服务人员需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追求服务效果的现代社会工作逐步形成了。2现代社会工作是实践的产物社会工作是在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首先是社会变迁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需要人们去解决,其次是人们采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条件下适用的方法去应付这些问题,然后是人们不断探究更加有效、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可以说,现代社会工作是长期以来助人实践

10、经验积累的结果。无论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还是社会工作的方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社会工作没有任何的理论基础,不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也不需要讲究工作技巧与方法。社会工作发展的历程和现代社会工作的形成恰恰表明,社会工作需要明确的价值观和理论指导,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技巧,需要有应付新问题的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工作的特点。三、社会工作的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的百年时间,社会工作在全世界得到了较快发展,这表现为如下一些方面:(一)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到l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社会工作在西方发达国家已进入专业发展阶段,它表现为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和教育的发展及社会工作的科

11、学化。l917年,美国学者玛丽芮奇蒙(Mary ERichmond)出版社会诊断一书,试图使社会工作方法成为一套独立的知识。此后她又发表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使社会个案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方法被社会工作者普遍接受。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个案工作一直是社会工作界普遍承认的唯一的工作方法。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小组工作被纳入社会工作训练课程,研究者也积极地从事小组工作理论的建构。到40年代中期,小组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被接受。另外,社区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工作方法也逐步发展起来。起初,它只是一种服务于个案工作的间接方法;后来,社区工作者形成了自己的专业团体,并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去解决社区中的问题;

12、到60年代,社区工作已被正式承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一个基本方法(周永新,l994查一下 周永新)。70年代,社会行政作为一种间接的工作方法被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是社会工作知识和经验不断积累和发展的反映,也是其工作领域不断扩大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标志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个基本方法被分别确立之后,社会工作界曾出现了三者分立的局面。然而,这并不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这是因为某一问题的发生常常与许多社会因素相联系,解决问题必须使用多种方法。于是,社会工作者开始探讨将几种社会工作方法综合运用的可能性。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也出现了以问题为本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的努

13、力。(二)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最初,社会工作是为解决已出现的问题而存在的,即它只扮演着补救者的角色,任务是诊治受助者的问题。这在个案工作占主导地位的阶段尤其明显。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和复杂化,社会工作者愈发感到单独的治疗型社会工作十分被动,于是预防问题的出现成为社会工作者的一项工作内容。另一方面,社会工作最初关心的是眼前问题的解决,通过实践,社会工作者认识到,不但要帮助受助者解决当前面对的困难,而且要从长计议,尤其要注意发展受助者的能力,以免其再入困境。这样,治疗一预防,救助一发展就成了社会工作基本思路。社会工作不但关注现有问题的解决,而且特别注重从预防和发展的角度开展工作,这就使得社会工

14、作的目标追求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当然,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或丰富不仅由社会工作任务的变化所引起,而且与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这种转变也反映了社会工作者对助人过程,对受助者的角色及社会工作功能的新的理解。四、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一)中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工作传统的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国,其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其社会结构特征是以生活和生产相重合的家庭为单位,以家族、亲友、邻居为生活共同体而形成的家族集团式结构。在文化价值方面,我国传统上崇尚儒家思想,同时在现实中又深受道家、佛教思想影响,并形成以儒家思想为主,儒、释、道相杂合的生活文化。在上述条件下,我国人民囿于较为封闭的亲

15、友圈子之中,对他人无多求助,因此不可能产生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二)20世纪上半叶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发展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国内政治局势动荡,社会危机长期持续,严重威胁着人民生活,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也不时处于危急状态。同时,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军事和文化侵入以及中国人自觉向西方寻求民族自救的道路,西方文化也以各种方式进入我国。20世纪初,一些传教士在中国的大学开始讲授社会学、社会服务等课程,一些大学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教学并从事服务实践活动。另外,一些在西方受过正规教育同时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为了救国救民也从事农村发展活动,其中以晏阳初百度倡导并极力推行的

16、华北平民教育运动最为典型。这是中国知识界施行的、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实践活动。虽然因战争等原因,这些实践活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它们在世界社会工作发展史上仍有重要意义。(三)1949年以后中国的社会工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了加速发展工业化和加强对社会的组织动员能力,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并实行“单位体制”。与落后的小农经济条件下靠家庭、家族解决问题的思路相反,政府力图靠正式组织的力量解决人们遇到的生活方面的问题。政府不但成为全部社会资源的占有者,也成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责任人,于是政府成为全能政府。在这种体制下,政府通过其代表者各种社会组织和单位,

17、并通过国家干部、行政程序和手段向人们提供生存资源和力所能及的帮助,从而形成靠行政框架解决社会问题的模式。这样,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就排除了专业社会工作存在的必要性。如果说我国的行政干部实际上承担了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的职能的话,那么这种实际上的社会工作可称为行政性、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四)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实际上以政治运动作为国家生活的中心,所以积累了大量矛盾和社会问题。“文化大革命”把国家推到崩溃的边缘。1978年年底中国共产党决定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通过改革开放解决许多历史上积累下来的和新产生的问题。开放政策使我们发现了与世界

18、历史进程的差距。1979年国家决定恢复社会学学科建设,社会工作课程作为应用社会学也在一些大学恢复起来。随着“政企分离”改革政策的推行和政府及群众团体的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加之民政等部门对干部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的提出,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的要求自然被提上议事日程。l986年,国家教委决定在高等学校设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一些学校随即开始招收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的本科生。这样,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开始起步。与此同时,民政部门对干部进行在职培训,讲授社会工作内容,从而形成了此后的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发展格局。第二节社会工作的领域一、社会工作领域的逐渐扩大(一)社会工作领域的涵义社

19、会工作领域也称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社会工作作为人们的有意识地改变社会的活动,不但有其专业价值与理想,而且要变为现实的行动。实际上,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目标与理想是现实社会中存在问题的某种反映。面对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以自己的理想,运用某种工作方法去进行干预,以改变社会问题对人们的困扰。这就构成了社会工作的活动空间。显而易见,社会工作的实施首先取决于工作任务的存在,即社会中的某些人的正常生活出现了问题,然后才是社会工作者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反应。由此我们可以说,社会工作的领域是由社会问题的出现和社会工作者对它的认识及有意识的干预确定的。按照上述理解,社会工作领域可

20、以分为理想的和实际的两种。理想的社会工作领域是按照人类理想应该进行干预并对之进行改变的社会问题的发生领域。其中包括社会工作者已经涉入其中的和由于社会工作者在认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而暂时未能进行干预者。与之相对应,我们可以把社会工作者已经涉入其中者称为实际的社会工作领域。(二)社会工作领域与社会问题的关系社会工作与一定范围内社会问题的出现直接相关。当个人、家庭、社区遇到某种问题需要帮助时,社会工作就有了用武之地。对于社会问题的理解有两种:社会学认为社会问题是社会上的大多数人遇到某种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他们的正常生活,因而需要改变的社会状况。它强调了该问题较大的影响范围和对人们正常生活的较深程度的

21、不利影响。除了上述理解外,社会工作认为,社会问题是指那些非纯生理性的问题,即与社会因素有关的问题。它或者由社会因素引起,或者需要运用社会性手段来解决,其中又以前者为重要。这样社会问题就是社会性问题,它包括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等各种原因而产生的问题。同时,社会工作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并不像社会学那样看重受影响的人群范围,比如社会个案工作就是处理个人或家庭所遇到的社会性问题。(三)社会问题的产生使社会工作领域不断扩大社会问题不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与人们的希望相违背的现象,而且与人们对它的认定有关。一些原来并不被认为是问题者,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可能被认为是社会问题。另外,随着社会的变迁,也会产生一

22、些新的、以前从未遇到的问题。这样,随着人们认识到的新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就向社会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作为应对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社会工作的领域也就不断扩展。比如夫妻适应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在家“丑”不可外扬观念的影响下,绝不会成为社会工作的任务。而在现代社会中,家庭社会工作(包括婚姻暴力)已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又如“现代病”也引起社会工作领域的扩展,精神健康、迷恋网络、社会疏离已成为社会工作的干预领域。可以说,社会工作领域与社会问题发生和影响的领域是相同的。当然,就具体工作领域而言,二者可能会有一些差异。比如,由于社会工作资源的短缺尚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干预某些问题。二、社会工作领

23、域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一)社会进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社会进步是人类对社会变迁进程的理解和价值判断。它是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状态和过程。人类素有社会进步的理想并对之有执著的追求。我国古代的“大同”思想即是那个时代的社会进步观。西方社会把人的自由、平等作为社会进步的追求。在当前条件下,我国把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人民的共同富裕和社会关系的改善、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作为社会进步的标志。由于社会进步带有价值判断的性质,因此,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背景的社会思想家对社会进步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如孔德、马克思对社会进步的看法有巨大差异。然而不论如何,对于以解

24、决社会问题为己任的社会工作者来说,他们都承认社会进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他们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去改变社会中不尽如人意的状况,也就在实际上推进着社会进步。(二)人类对自己生活质量的关注扩大着社会工作领域或许我们应该承认,就人类社会的总体进程来说,它是朝进步方向发展的。长期以来,人类进步是由千百万人自发活动的合力推动的。进人20世纪后。人类开始自觉地设计社会发展的进程。到20世纪后半期,人类的这种自觉性或关于社会发展的理性思维表现得日渐充分,这在人类采取的发展战略的演变中得到了清楚的反映。50年代末以来,许多国家开始实行传统发展战略,即把经济增长作为衡量国家或地区发展的唯一目标。然而富裕并不等于幸福。

25、由于盲目追求经济增长而带来的环境破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以及经济增长成果分配的严重不公平都直接、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经济增长带来的问题促使人们思考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这一问题,于是人们开始实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把经济增长视为手段,而人的幸福才是目标。与此相适应,人们开始十分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同时,那种由片面的经济增长带来的弊端(如环境破坏)也进入社会工作的对象范围。总之,人们开始用新的发展观来看待社会进步,即不但关注经济增长,更注重社会发展,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在这个价值体系中,所有伤害人、漠视人的尊严和平等、压抑人的发展的现象都将被社会工作

26、者所反对,并成为社会工作的对象。如为妇女、儿童、老人、贫困者争取生存和发展机会已成为社会工作者关心的中心问题。三、社会工作的领域社会工作的领域是广泛的,以下仅就它的主要方面做初步分类。(一)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社会工作的对象是有困难的个人或人群,以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将社会工作分类,可以清楚地看出它的广阔的发挥作用的空间。按此标准,社会工作可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rikson)的人类发展理论指出,按生理、心理特征人生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心理的或社会的压力,遭遇危机。这样,按人的成长过程将社会工作分类,可以明确指

27、出,它可以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帮助人们完成不同的人生任务。除了上述类别外,按生理特征,还可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二)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社会工作是帮助人解决困难、从事正常生活的服务活动。服务对象的困难是社会工作面对的直接任务。因此,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更能反映社会工作的范围及其功能。服务对象所遇到的困难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包括因身体不适或身患疾病而难以自理,因心理发育不健全或受挫折而形成的自我封闭和心理失调,因婚姻变故或家庭成员冲突而造成的家庭关系不睦,儿童无人抚养、老人无人赡养或在抚养、赡养方面出现问题,因住房紧张影响正常生活等。日常生活给

28、人们特别深刻的影响,为有困难者解决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是社会工作的重要任务。(2)就业方面的问题:就业关系到一个人的安身立命,是其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重要依托。就业方面的问题是当事人,也是社会工作特别关注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包括:失业问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工伤、劳资关系不协调,职工合法利益未能有效保护,退休金不足或退休后的福利、医疗缺乏保障,工作压力过重造成的精神健康问题等。(3)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个人行为偏差和失范不但造成对他人和社会的伤害,也不利于个人发展,因此,改变某些偏差行为也是社会工作的任务。这方面的问题包括:自我封闭、孤独与偏执,吸毒、酗酒、赌博和犯罪等。对于自我封闭、不能与他人

29、正常交往,吸毒、酗酒、赌博等问题,社会工作者通过心理辅导和劝导帮助行为人改变陋习,而对犯罪者则通过感化及其他服务使其认识自己行为的危害以改恶从善。(三)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社会工作是帮助人从事正常生活的活动,它以社会弱者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为主要对象。在现代社会里,社会工作的范围不断扩展,以至包括社会大众遇到的所有问题。从社会工作内容的特点这一角度着眼,社会工作可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救助是救人于危难的活动,舍此,受助者就可能陷入深刻危机,如贫困、无家可归、犯罪、吸毒等。帮助是就一般困难而言的,也即一般意义上的服务。发展则是在受助人自认为面对未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社会工作给予的帮助,包括知

30、识的增长、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等。当然,有时上述三种社会工作也是有交叉的,比如,可以用发展的理念去处理救助方面的问题。以上分类并未涵盖社会工作的所有领域,另外,上述不同类型的社会工作领域之间常有密切的联系。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一、社会工作的定义(一)社会工作的不同内涵在我国,社会工作是一个较为普通的概念,它通常是指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所做的不取报酬的工作,包括当学生干部,做工会委员等。但是在社会工作专业中,它却具有特定的国际上公认的涵义。我们在本书中介绍的社会工作是专业性社会工作,它是由英文social work翻译过来的。在一些国家,这类事业又称作社会服务(soci

31、al service)或社会福利服务(social welfare service)。尽管不同国家使用的概念有些不同,但其内涵基本上是一致的:它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社会工作定义如前所述,社会工作有一个发展过程,从开始的慈善服务到当今的专业社会工作,其内容已经有了重大变化。比如当今社会工作对价值观的强调,对助人方法的注重等,都是社会工作发展之初所不能比拟的。尽管如此,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的本质却是相同的,即以利他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帮助他人社会工作的本质。(二)对于社会工作的不同界说然而,不同学者对于社会工作重点的强调也是有差别的。有的学者强调它是一种服务,有的强调它

32、是一个助人过程,也有的认为它是一种艺术。联合国于l960年出版的国家社会服务方案的发展一书中指出,社会工作是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以使其更好地相互适应的活动。弗瑞德兰德(wAFriedlander)则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以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协助个人以达到社会与个人的满足和自主的专业服务过程。这些界定都强调了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受助者同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芬克(Fink)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和科学,它具有通过提供助人的服务来增强个人与团体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功能。这种强调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技巧或艺术的观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如贝斯提克(Biestek)强调社会工作是一种艺术,而不认为社

33、会工作是一种科学,因为它不具有独特的哲学和严密的知识逻辑。不同学者对社会工作的强调说明它是一个有丰富内涵的概念。由于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活动是十分复杂和细致的,因此,对它不同侧面的强调也有助于我们对它的全面理解。(三)一般性定义正是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社会工作实践有很大差异,并且由于它的复杂性,要给出一个周全的、被广泛接受的社会工作概念也相当困难。我们尝试地给出一个一般性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这一定义指出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社会工作定义更确切一点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

34、行善活动。这个定义还指出,社会工作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由此可见,社会工作同怜悯、同不考虑受助人的现实需要及接受服务能力的配给式福利也不相同。可以说,社会工作是充分考虑到受助人的需要及其主体性,运用尽可能有效的方法帮助受助人满足其需要、摆脱困境的活动和过程。(四)几个相关概念三个相关概念 要记住社会工作作为帮助人们解决困难、增强其生活能力、促进人们福利的服务活动,与其他增强人们社会福利的活动密切相关。这里有如下几个既与之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1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其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不因基本生活受损而招

35、致危险,并进一步达到社会的稳定。社会保障是通过政府立法而确定的,基本上属于政府行为。它与社会工作的区别是,社会保障是一套制度性规定,而社会工作则是依据这些制度性规定而实施的具体服务。2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社会福利是指面对广大社会成员并改善其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一切措施。狭义的社会福利基本上指对社会弱者所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社会支持,包括物质支持和服务支持。我国传统上对社会福利一般作狭义理解。狭义的社会福利服务与社会工作在涵义上基本吻合。3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是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它是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传至有需要社会成员的过程。

36、社会服务与营利性商业服务有本质区别,它是社会福利服务。二、社会工作的构成要件(一)对作为社会行动的社会工作过程的解析按照韦伯的理论,我们可以把社会工作看作社会行动,即它是社会工作者有意识、有目的地帮助他人的活动。在这个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作为行动者,依自己的助人价值观去设计和实施助人活动,并积极吸引受助者主动参与这一行动过程,通过相互配合与协调,从而达到助人目的。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是行动的主体,他设计并引导助人过程的进行。但是由于社会工作者要考虑到受助者的需要和接受服务的能力来开展服务,所以不能把受助人视为纯粹被动的、只是行为的对象或客体。实际上,受助者也是行动的主体,他也将自己的意识

37、、目的、对社会工作者行动的理解带入接受服务的过程,并直接影响这一过程,因此,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双方互为行动主体和客体。这样,社会工作过程可以用如下结构来表示(见图l1):图11社会工作过程示意图在这个结构模式中,一般说来,社会工作者启动这一互动过程,而受助者的反应使这一过程真正开展起来。这是一个不断充实新内容的循环过程,也是社会建构过程,而相互理解与合理的行动是社会工作过程有效运行的深层结构。(二)社会工作的要素1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social worker)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没有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活动就无从谈起。从现

38、代社会工作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者不但有利他主义的价值,而且应该受过一定的科学训练,掌握科学而有效的工作方法。这与我们通常见到的在本职工作之外兼任某种服务性工作的“社会工作”有所不同。2受助者受助者(client)也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也有人称之为案主。受助者是遇有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人。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采取行动与社会工作者互动。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没有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必要性。3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价值观(values)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它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择。它

39、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真正的服务过程,而不是社会工作者在行使手中的权力。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它借助于助人活动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工作区别开来。4助人活动助人活动(helping)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在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传输的是精心考虑过的、科学的、能够满足受助者需要的信息和服务,而受助者输出的则是需要和对来自社会工作者的帮助行为的理解、选择和反应。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角色、享用文化、情景、传输手段等多种因素结合而成的行动体系。三、社会工作的类型(一)社会工作形态的变化上述我们对社会工作的表述基本上是在现代意义上进行的。实际上它

40、是一百多年来世界社会工作经验发展积累的结果。综观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它经历了一个从非专业化到专业化的发展过程。这表现为服务提供者由慈善助人者向专业助人者的转变和从不太注重工作技巧到十分强调专业工作方法的变化。因此,社会工作曾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其最初形态是慈善性、分散化、非职业性和非专业化,而现代形态则是理性化、组织化、职业化和专业化。二者之间呈现出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二)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当前,我国对于社会工作的理解有三种:一种是在社会上占主流地位的普通社会工作,另一种是社会福利部门所从事的社会工作,还有一种是新出现的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具体说来,被冠之于社会工作的有如下

41、三种类型:1普通社会工作普通社会工作是在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出现的,是在本职工作之外所从事的不计报酬的服务性和管理性工作,包括教师兼任的班主任、学生兼任的团支部书记、职工兼任的党支部委员和工会委员等。在这种体制下,这类工作承担着代替政府和党群组织联系、组织、动员、管理群众的职能,也承担着向上级反映群众意见的任务。在整个社会结构中,它是附属性的建制。其工作人员凭借忠诚、热心和奉献精神开展工作,基本不需要助人专业培训。它基本上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2实际社会工作在我国政府部门和群众组织中,有一些以专门进行福利服务活动为己任的职业或岗位,它们承担着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职能。如民政部门的

42、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工会、妇联对职工、妇女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劳动部门对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和医疗的保障,共青团系统对失学儿童及有问题青少年的爱护等,都属于实际社会工作的范畴。这些工作的特点是:工作人员系政府干部、公务员或工会、共青团、妇联的干部,基本属于国家行政干部;他们利用正式的组织架构,按照政策及本部门的工作方法开展工作;他们的工作以服务工作为主,同时也是管理工作。其服务工作部分是实际社会工作,它是行政性和半专业性的。这类工作当前是我国社会工作的主体。3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是受过社会工作专业培训的人员,遵照社会工作的价值观,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进行的服务。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

43、培训的发展,一些教育、咨询服务和发展机构开始尝试进行该类服务。其工作人员系非政府官员,服务组织多是社会团体或民间机构。这类社会工作在我国尚处于发展初期。本书讨论的主要是后两类,即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社会工作。第四节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一、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及其与其他社会科学的联系(一)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学科社会工作的学科性质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由于社会工作十分重视实务和操作,所以,人们普遍认为社会工作是一套助人方法和技巧,是一个专业,但对社会工作是不是一门科学发生怀疑,其理由是社会工作缺乏一套独立的概念和理论体系,或者说有些概念和理论尚未上升到学科的层次。另一种观点认为,社会

44、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学科。它虽然尚不具备一整套独特的、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但它却有自己独特的工作理论。此外,它借用相关社会科学知识并对之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形成了对某些现象的独特的解释。因此,从其理论建构、实践工作的科学性等角度看,社会工作应该算作一门科学,它属于应用社会科学学科,如同医学之于自然科学。(二)社会工作与众多社会科学学科有密切关系从社会工作的涵义及其范围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社会工作涉及的是一个广阔的社会生活空间。对社会工作过程的结构分析表明,社会工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行动。由于社会工作要处理与人相关的问题,因此它与众多社会科学学科就发生了密切联系,这些学科包括社会

45、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以及环境科学等。社会工作同这些学科关系的特点是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工作任务的性质运用相关社会科学的理论分析问题的成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然后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去解决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相关学科的知识仍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工作常常综合运用多种社会科学知识去推进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哲学占有重要地位。哲学,特别是社会哲学、人生哲学、福利哲学对社会工作者正确地认识社会工作的任务,有效地推进社会工作进程,实现最佳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这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占有特殊地位。二、社会工作同社会学的关系(一)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与基本问题社

46、会学是以社会整体为对象,研究社会关系与社会行为、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变迁及其原因,并揭示其规律的社会科学。社会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即人们怎样组成社会,社会又如何运行以满足其成员的需要,并由于二者之间的张力而导致社会变迁。在社会学中,个体是作为社会成员而存在的,个体通过社会化而进入社会,通过结成群体而生活,通过参加工作而获得生活的资源,社会则通过制度安排指导人们的生活。在整个社会中,社会成员并不整齐划一,而是互有差异。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既造成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又要求他们之间的协调和整合。然而不论如何,由于人文环境及社会关系的失调,社会问题不免会发生,进而影响人

47、们的正常生活。社会则运用公共规则控制其成员,减少和预防危害社会利益行为的发生。在人类的需求不断提高,人类需要与资源供给以及利益分配之间不断出现矛盾的情况下,人类在不断探索新的道路去谋求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可以发现,社会学研究的问题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也同社会工作有着直接联系。(二)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特殊关系社会工作的发展表明,它与社会学有着特殊的密切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大量社会问题导致社会工作诞生的时候,正值社会学的繁盛时期。由于当时西方主要的社会问题,如失业、贫穷、社会冷漠、战争创伤等基本上是由于剧烈的社会变迁(如城市化和战争等)引起的,所以人们在分析问题时自然而然地采取了社会

48、学的方法。他们从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中寻找问题的症结,同样从制度建设等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社会学就成了社会工作者从事社会工作的最牢靠的知识背景。历史表明,当社会工作面对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个人的、心理的因素解释时,社会学就显示出其特殊的作用。比如当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展成为解决某些地区问题的主要方法时,对社区结构(包括社区组织结构、社区权力结构、社区人口结构等)及社区文化的研究分析就成为开展社区工作的关键,而这些都与社会学有直接关系,或者说,社会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社会学的研究和分析基础之上的。又如,在当代,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的持续发展成为人类普遍关心的问题,由此引起的问题也必须用社会学

49、的理论来加以解释。一个明显的事实或许能说明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特殊关系:在许多国家,社会工作最初是包含在社会学学科之中的,这一现象至今仍非鲜见。我国就是如此,在国家的学科建设中,社会工作是作为应用社会学而得到发展的。此外,许多社会工作者具有社会学的知识背景,或社会学者更易于涉入社会工作领域也说明了这一点。(三)与社会工作关系密切的社会学领域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之问具有普遍联系,如下一些方面显得尤为重要:与儿童成长、老年人赡养及家庭关系调适相关的家庭问题,与社区服务、社区关怀、社区建设相关的社区问题,与贫困、利益分配不公相关的阶层问题及社会制度问题,与失业、福利保障相联系的劳动就业问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人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考试真题 > 2.29金太阳联考 > 2.29金太阳联考 > 更多高考新课联系:F8688333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