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的理论和实践创新.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329802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4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的理论和实践创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的理论和实践创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的理论和实践创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32卷第1期2023年3月Vol.32 No.1Mar.2023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文玮段鹏程文玮段鹏程(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411104)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鲜明地 指出了我们党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重大成就和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表明,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 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勇于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紧紧围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从理 论方面创造性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领导地位和重要作用,从实践方面创造性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 加

2、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实践遵循,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理论,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关键词:新时代;现实背景;党的领导: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 出,不论是系统总结过去十年来党和国家事 业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亦或是新征 程上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地位不动摇,必 须推进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必须始终坚 持党的自我革命。深刻领悟二十大报告中关 于新时代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内容,通过系 统研究总结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真梳理其中 的创新逻辑和脉络,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的历 史主动和历

3、史自觉,引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式 现代化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一、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的理论和实践 创新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 指出了党在十年前面临的形势,即党在领导 人民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一系列长期积 累及新出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1,从现实逻辑深刻揭示了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 的全面领导的必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党 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认识深化和 实践推进,一方面,基于国内社会主要矛盾 的转变带来的一系列综合性问题,集中表现 在治国理政的各领域、各维度;另一方面,是针对长期以来党内存在的认识模糊、行动 乏力、纪律涣散、政治摇摆等突出问题的有 力回应。党中央以强烈的问题

4、意识对现实问 题给予了深刻有力的回应,这就意味着抓住 了矛盾的关键,确保了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 领导实践的正确方向。()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表明,矛盾运动是世 界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内容,通过矛盾分析法抓住主要矛盾,并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正*收稿日期:2022-11-30作者简介:4.文玮(1965-),女,湖南湘乡人,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研究;2.段鹏程(4997-),男,甘肃通渭人,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 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本文系204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5、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党内自由主义治理的历史与经验研究”(编号:19BDJ026)阶段性成果之一。1第1期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第32卷如习近平强调:“注重分析和总结党的百年 奋斗历程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 的研究和把握。”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社会形态,其社会内部高度复杂 多样的矛盾相互交织、相互激荡构成了矛盾 的统一有机体,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是掌握正确发展方向的关键所在。我国社会 主要矛盾历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及改 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转变为更高维度和更高要求的矛盾,即发展 的不平衡不充分同人民群众的全面且更高质 量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毫无疑问,

6、党的领导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根本 要求,必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核心作用和领 导优势来深刻认识并着力解决这一矛盾,最 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党的百年 光荣奋斗历史中,党始终坚持认准和把握基 本的矛盾规律来安排开展各项工作。党对于 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准确的认识和深刻的 掌握是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党的领导始终 是核心实践领导力量。进入新时代后,社会 主要矛盾的再次转变呼唤着党的坚强领导。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深入分析我国发 展环境面临的困境时认为,在现阶段我国处 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同时发展不平衡不 充分的问题已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 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

7、高质量 发展的要求,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 治理还有弱项。”现阶段这一矛盾的长 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显著特点必然要求 党的领导不仅要全面、整体,而且必须要坚 强有力,这样才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 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持社会 稳定。总而言之,社会矛盾的转变迫使新时 代党的领导需要从理论和现实维度不断进行 深化创新。(二)党内突出矛盾和亟待解决的现实 问题坚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是马克思主义政 党的实践要求,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在党的二十 大报告中,习近平明确指出了十年前党在取 得诸多显著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的党内矛盾,“党内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

8、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问题,有些党员、干部政治信仰 发生动摇,一些地方和部门形式主义、官僚 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屡禁不止,特权 思想和特权现象较为严重,一些贪腐问题触 目惊心。”这些严重丧失党性的错误认 识和行为,不断衍生出了一系列危害党的坚 强领导力,并破坏党的严密领导制度体系的 不良后果,长此以往,必然导致部分党员在 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相脱离并 滞后,必然致使部分党员信仰崩塌、立场摇 摆、行动乏力,这不仅严重破坏着党的纯洁 性、先进性建设,侵蚀党的人民群众基础,更严重威胁着党的坚强有力的集中统一领导 制度体系和领导力建设。因此,只有深刻意 识

9、到我党面临的内在突出矛盾,始终以强烈 的忧患意识、问题意识来认识党自身,才能 从根本上扭转党的领导弱化、虚化、边缘化 的问题。二、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的理论创新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 T新时代十年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的突破性进 展和标志性成果,报告再次明确“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 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 量。”这些论断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统一的关 系,指明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 征程中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大 政治原则。(-)从根本属性上明确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是中

10、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 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与中国共产党休戚相关、紧密相连。习 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 时,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一重要论断。在党的历史中,首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2文 玮 段鹏程: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本质特征角度来认识和阐述党的领导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党的领导 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坚强领导核心”到“最本质的特征”深化认识。在十三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把“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

11、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 征”写入宪法总纲第一条第二款。党的十八 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党的领导升华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突出了党的 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 用,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 领导思想的贯彻落实,反映了新时代党的建 设伟大工程的重大成果,并为新时代坚持和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坚实的法理保障。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定着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和前途方向。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开创的,从根本性质和发 展方向上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和发 展模式。马克

12、思、恩格斯经过科学论证和推断,明确指出了未来科学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社会 的显著区别,以及未来共产主义的发展过程。关于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方面,马克 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要充分利用政治统 治将资产阶级的资本集中到无产阶级的国家组 织中,并“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关于社会生产和分配,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同时,要实现有计划地组 织生产,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充分表明马克思、恩格斯从根本上明 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特征,与现阶段党领导 下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实践 逻辑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一致。马克 思、恩格斯同时强调,无产阶级政

13、党不存在一 劳永逸的、现成的变革生产关系的方案,必须 结合各国具体现实加以阐明。党在领导中国人 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不仅坚守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本质要求,同时,根据自身的实际国情和时代发展阶段赋予鲜明 的中国特色,走上了一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下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统一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是 中国共产党人要实现建立一个自由且全面发展 的新世界的阶段性成果。其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开拓引领、发展完善、创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 心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过了一代又一 代共产党人不懈努力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 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赢得新民主主

14、 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民 主主义国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政 治前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再次 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完成了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 度,初步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 经济体系,这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 制度前提和物质基础。同时,毛泽东对建国 以来学习苏联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他强调:“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 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 际相结合。”皈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第二次结合”的科学论断,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 本方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邓小平 在

15、总结党内党外、国内国际社会主义建设经 验的基础上,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 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有了进一步的 深化认识。他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要从中国实 际出发,不能照抄照搬,“要把马克思主义 的普遍性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 论。”皈从而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奠定了总基调,吹响了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号角,形成了中国现代 化道路的专有概念。党的十三大首次对中国 特色社会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概括,总结为“一 个中心点,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 十三届四

16、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 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实践中确立了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确立了社 3第1期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第32卷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 的新局面。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同志为 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可 持续发展的发展路径,深入推进党的执政能 力建设,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发展。(二)从效能优势上明确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党的领导具有鲜明的政治优势。马克 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 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 益不同的利益。”表明了共产党

17、是始终 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先进政党,无产阶级的 政治属性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方向和 性质。回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探 索历程,党的领导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 益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之中,始终坚 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以人民群众的利益 为出发点、落脚点,形成了以坚持满足人民 美好生活需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 本目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的具有鲜明阶级属性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制;形成了以充分保 证人民基本政治权利、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包括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 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

18、层群众 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等;形成了坚持马 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 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 性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原则和要求。党 的领导所蕴含在各领域建设中的基本政治属 性,在实践推进中,极大地丰富、满足了广 大人民群众在物质利益、政治权利、精神文 化等方面的追求,从根本上彰显着党的领导 的鲜明政治特色。党的领导具有鲜明的科学理论优势。坚 持科学理论的指导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根 本保证。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 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 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 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19、。”马克思主义 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透 彻分析和系统阐述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 普遍真理,它是在借鉴和吸收人类优秀文明 成果的基础之上不断顺应时代发展、立足科 学进步而不断发展完善的先进科学理论体 系。从基本内容上讲,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 会经济运行的基本矛盾,阐述了人类社会历 史辩证发展的根本动力,指出了社会主义最 终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是“远 大理想和现实相结合、历史必然性和发展阶 段性相统一的统一论者”7=从阶级立场 上讲,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恩格斯多次强调,他和马克思的理论立足于 无产阶级立场,是为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 而存在的理论主张,“共产主

20、义作为理论,是无产阶级立场在这种斗争中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的理论概括。”其理论实质和理论指向同党的领导使命和价 值追求高度契合。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 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 结合,强调基于中国国情创造性转化和创造 性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 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励精图治、积极探索中国 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智慧结晶,是我国踏上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 目标奋斗目标进军的理论指南、思想指引,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理论优势。党的领导具有鲜明的组织优势。习近平 总书记在

2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严密的组 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1 党的组织优势表现在高度严密的组织体系能 在党中央的带领下发挥超强的执行力、凝聚 力。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社会主 义革命,必须建立严密的组织体系作为基本 的物质力量基础来保证胜利,在国际工人 协会共同章程中,马克思明确了无产阶级 政党的基本组织机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组 织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坚持遵循无产阶级政 4文 玮 段鹏程: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党的组织原则,高度重视构建严密完备的组 织体系,建立了从党中央到地方组织,再到 基层组织的严密组织体系,形成了全党上下 团结统一、纪律严明、思想集中、行动一致 的

22、组织体系。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党中央是 全党的“大脑”,是统领全党的领导核心,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党的地方组 织是“躯干”,是负责贯彻落实和执行部署 党中央决策。党的基层组织是“末梢”,负 责密切联系群众,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是全 党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力发挥党的严密组织体系的显著优 势,无论是脱贫攻坚战还是到国内疫情防控,从党中央统筹全局到地方党组织贯彻落实,再到基层党组织具体执行,充分彰显了党的 组织体系令行禁止、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 优势。(三)从政治地位上明确中国共产党是 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当今中国,没 有大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或其他

23、什么力 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 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这一 科学原则是新时代下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政 治地位的深化认识,表明了党的领导地位的 独一性和至高性,增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 面领导的坚定性与自觉性。从理论渊源探究,党的最高政治领导地 位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属性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最 先进的部分,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领导力 量,是在长期同资产阶级、封建势力的革命 斗争中锻造出的先进领导能力。首先,马克 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和无产阶级是水乳交 融的关系,强调:“他们不提出任何特殊的 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无产阶 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

24、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 利益的独立运动”。其表明共产党始终 代表着广大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代表着绝 大多数人的整体利益,代表着先进的社会历 史方向。其次,马克思恩格斯从阶级斗争和 革命实践方面出发,指出了共产党人坚决彻 底的革命性,指出:“在实践方面,共产党 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 作用的部分。”共产党人孕育、脱胎、成熟于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彻底丧失了自 身原有生产资料,不得不被雇佣出卖自身的 劳动力去获取生活资料的无产阶级,始终处 于社会最底层并受到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从而决定了共产党能够代表无产阶级的根本 利益,而实行同资本主义最彻底、最坚决的 决裂和斗争。最后,马克思恩格斯

25、从共产党 人拥有的理论武器指出:“他们胜过其余无 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 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共产党 人拥有超越资产阶级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够准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 的基本规律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总之,新时 代下党的领导政治地位的深化认识根植于马 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理论的深刻内涵,要深刻理解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就要从 马克思主义的源头探究。从历史发展脉络探究,中国共产党的最 高政治领导地位伴随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 实践逐步深化。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工 会运动与共产党”的决议案中明确指出:“共 产党是所有有阶级觉悟

26、的无产阶级分子的结 合,是无产阶级的先锋军,有一定的纲领,是一个以打倒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为目的的 无产阶级政党。”“先锋军”的领导定 位基于共产党自身的阶级基础,表明党的领 导意识有了全面、正确的认识。毛泽东通过 对社会各阶级的深刻分析指出,中国近代被 外资奴役的工人阶级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得出了共 产党是无产阶级“领导力量”的科学判断。毛泽东通过对中国革命的前途、任务、动力 的深入探究,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 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中国共产党又 是全民族的先锋队。”10先锋队”理论 的深化和创新,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同中 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内在统一性,表明党从自

27、 身阶级的领导逐步上升到对广大人民群众的 5第1期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第32卷领导,是在民族革命各民主革命实践中对党 的领导地位的升华。毛泽东在第一届全国人 大会议中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 是中国共产党。”口口表明党领导人民解放 和革命胜利后,党的领导地位是人民和历史 作出的正确选择,形成了从最初“先锋军”到“领导核心力量”的转变。邓小平针对党 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系明确指出:“从根本上说,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现代 中国的一切。”匚叨他认为,新时期中国要 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必须要坚持 党的领导,发挥党领导核心的作用。在党的 十二大会议中,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 主义事

28、业的领导核心”内容写入党章,从而 以最高党内法规形式明确了党的领导地位与 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在统一关系,为在新时代 党以最高政治领导力量领导中国发展、推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从国家治理的现实逻辑中探究,一方面,党在国家政治治理体系中居于统领地位。习 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领导在国家治理体系中 所处的位置,并通过“众星捧月”和象棋中“坐 镇中军的帅”来形容党的核心位置,并将党 的领导这一根本政治要求确立为制度要求,从而落实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进一步突显 T“国家治理体系是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复 杂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购。另一方面,党的最高政治领导还集中表现在 党中央对重

29、大工作的决策部署权,以及重大 事项必须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在党的十九届 三中全会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 案中,明确指出要深化党中央机构改革,并组建若干决策议事协调结构,着眼于健全 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建立健全党对重大工作 的领导体制机制,实现党中央对重大工作领 域领导范围的全覆盖,加强党中央对于涉及 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 导,实现强化决策和统筹协调职责。重大事 项和重大问题的请示报告工作制度是确保从 政治上维护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 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在具体的重大事项当中,全面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更好发挥领导职能。三、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的实践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

30、记创造性 提出了诸多实践要求和举措。(-)从全局高度提出以政治建设为统 领的科学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 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 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首次将政治 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之中,着重以政 治建设来统领新时代党的建设。自党的十八 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重要场合强调 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蕴含着将政治建设 放在统领地位的深刻、丰富的内涵。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政治 建设的首要任务。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 一领导要求全党上下在政治上坚定维护,思 想上高度认同,行动上贯彻落实,不仅是全 党成员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而 且是党员党性的根本

31、要求。首先,牢固树立四 个意识”,以正确的思想引领全党同志正确 的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上有了四 个意识,行动上就有了基本遵循。”15“四 个意识”是互为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必 须坚持以整体性、系统性的眼光看待。其次,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我们党的领导的志气、骨气、底气。始终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最后,在具体实践和 实际行动上做到“两个维护”,凝聚全党强 大的向心力,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决 防止和纠正一切偏离“两个维护”的言行举 止,从根本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定政治信仰。习近 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政党必须要有自己的 政治灵魂。”匚

32、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党内长 久存在的一些集中性矛盾和突出性问题,指 出其主要原因就是部分党员、干部丧失了共 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失去了一切行动的政治 根基。对此,他强调要在理论上保持清醒,才能在政治上保持坚定。党员和领导干部不 仅要多读、精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从理论根 源上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什么、中国共产 党为什么的根本性问题,而且要熟练掌握理 6文 玮 段鹏程: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的理论和实践创新论武器,真正领会理论精髓并运用马克思主 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或解决现代化 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 党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是坚定信仰信念的必然 措施。党史学习教育是我党的光荣传统,党 史之中

33、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营养。全体党员要 在党史学习中深刻领悟初心使命,不断筑牢 政治信仰,坚定对党的忠诚,并指出:“党 内所有的政治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对党是否 忠诚,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 格。”匚词对党忠诚是共产党员必备的政治 标准和检验实际行动是否合格的实践标准,要贯彻落实在党组织和党员对党中央的决策 部署不折不扣的落实和执行,同党中央在思 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一致,增强政治 定力,在任何情况下“站得稳”“靠得住”。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政治建 设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部分领导 干部仅聚焦于自身防范腐败问题,而忽视政 治规矩和政治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尖锐

34、地指出:“腐败问题与政 治问题往往是相伴而生的。”口门政治纪律 和政治规矩永远居于首要位置。它既含有党 内一般性纪律的约束和警戒作用,同时,它 是所有纪律条例中“打头的、管总的”,具 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殊性质,正如习 近平总书记所言,“实际上你违反哪方面的 纪律,最终都会侵蚀党的执政基础,说到底 都是破坏党的政治纪律”17,进一步明确 了政治建设问题的根本性、关键性作用。总 之,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必须绷紧,这根“红线”绝不允许触碰,党内形势越是 严峻复杂,就越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二)首次系统明确提出完善党的领导 制度体系的新议题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党的 领导制度体

35、系是我国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 重要部分。系统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是贯 彻落实党的全面领导的必要措施,是充分发 挥党的领导力量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 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坚持和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 以系统观念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相继修订和 颁布了一系列党的领导法规制度,丰富了党 的领导制度建设。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明确了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党 的领导制度是系统完备、逻辑清晰的制度体 系,遵循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根本 出发点,奠定理想信念基础;以维护党中央 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首要任务,遵循全党 最高原则;以具体落实党的全面领导为实践 导向,着力

36、贯彻全局领导作用;以人民群众 为价值导向,巩固执政基础;以提升领导能 力和水平为关键,努力增强领导本领;以从 严治党为根本保证,坚持不断自我革命。从 全局多层次、多角度构建了逻辑严谨、辩证 统一的领导制度体系,建立了党对一切工作 领导的制度保障。相比较以往党的领导制度发展呈现出的 零散性、单一性的特点,不难发现十九届四 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指出,构建系统完 备的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其现实逻辑同 新时代党的全面领导的贯彻落实和纵深推进 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是新时代党 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不断深化认识的结果。习 近平总书记明确地指出党所处的政治领导地 位,以及党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密不可分 的

37、本质联系,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新时代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以中国式现代 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党的领导,从现实角度为巩固和提高党的领导地位提供 了制度支撑。另一方面,是新时代推进党的 制度建设的必然举措。新时代以来,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制度建设的长远性、根本性的作 用,注重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始终,充分发挥制度的效能以保障党的领导的落实 贯彻。因此,我们党坚持“不断推进党的领 导制度化、法制化,既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应 有之义,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16,从 落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需求出 发,从根本上赋予了制度建设的原生驱动力。(三)确立党的领导制度为我国的才艮本 制度党

38、的领导制度是基于党的领导权力而形 7第1期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第32卷成的准则和规范,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制 度保障。党的领导是推进国家制度和国家治 理体系现代化的决定性力量。党的领导固然 在政治、理论、组织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最终要转化为国家治理的制度优势,必须 建立有机的、系统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 度体制作为支撑。长期以来,我国构建了相 互衔接、互为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其中制度因其自身定位、本质属性、功能作 用不同,有着“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 要制度”的区分。其中,根本制度是指在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起着奠基础、定 方向、管全

39、局的作用,从根本上反映着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是必 须要坚持并丝毫不能动摇的制度。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 正案)中,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写入其中,以 党章的形式确定了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党的 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在系统总 结我国国家制度建设的诸多成绩和显著优势 后,将党的领导这一根本制度优势放在首位。同时,决定中把坚持和完善各项制度分 为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党的领导制度是最 根本的制度。决定以坚持党的领导制度 及

40、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为首要的制度,以 推进党的全面领导规范化、法制化来保障党 的领导贯彻落实于具体实际,着力提升党的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 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突出坚 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抓住了国家治理的 关键和根本。”少他同时强调,在我国的 国家制度体系之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 的领导制度,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 导制度。”这是我们党首次从国家制度 层面来确定党的领导制度同国家制度体系建 设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地位和作用,从 根本上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 方向。深刻认识这一重大制度决定的产生缘 由,必须

41、认识到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联,认识到新时代党 的领导地位的进一步升华与中国式现代化推 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统一关系,坚持 以高度的制度自信和制度自觉彰显新时代党 的全面领导,坚持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制 度优势,确保党的领导制度的统领地位。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1).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0.3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 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20:6.4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

42、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 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北 京:人民出版社,2012:421;413;291;413;413;413.5 中共中央文献室.毛泽东年谱:1949 1976(第二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57.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改革开放三十年重 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60.7 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9).8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中共党史 参考资料(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54.9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0 中央

43、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 中央文件选集(19341935)M.北京:中共 中央出版社,1991:620.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12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 北 京:人民出版社,1994:266.13 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J 求是,2021:(12).(下转第26页)8第1期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论丛第32卷因,载基础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第 10 12 页。罗生全,张玉:“双减”与“双提”:教学 变革的逻辑转换与理念重构,载现代远程教 育研究,2022年第2期,第3-10页。王辉,李平:“双减”政策

44、下学校体育的担 当与反思一一体育与科学“双减政策与 学校体育本体回归”学术工作坊综述,载体 育与科学,2022年第3期,第115-120页。马陆亭,郑雪文:“双减”:旨在重塑学生 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79-90页。李红梅,靳玉乐,罗生全:教师教学效能的 价值论审思,载教师教育学报,2018年第4期,第15-21页。荣晓芳:“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数字资 源建设与应用探究,载出版广角,2022年 第5期,第69-72页。王爱菊:“双减”的教学反思一一教学伪和 谐批判,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131 137页

45、。张志勇:“双减”格局下公共教育体系的重 构与治理,载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第9期,第20 26页。向小琴,何博:“双减”政策下初中课堂教 学的实践响应,载教学与管理,2022年第 1期,第29 31页。(上接第8页)1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48.15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14.16 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225.17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文献 研究室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 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 社,2016:30;224;81.1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一一在中国共产党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 民出版社,2017:20.19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 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77.20 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求是,2020(1).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