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时代劳动育人的家校协同:实践现状与问题反思.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330754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劳动育人的家校协同:实践现状与问题反思.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时代劳动育人的家校协同:实践现状与问题反思.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时代劳动育人的家校协同:实践现状与问题反思.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8 月第4 期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Minzu Normal University of XingyiAug2023No.4新时代劳动育人的家校协同:实践现状与问题反思段高莉1 张蓉2(1.兴仁市教育局,2.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贵州贵阳550000)摘要:新时代劳动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载体。家校协同劳动育人在目标、内容和实践上具有理论逻辑的一致性。当前,新时代家校协同劳动育人存在认知偏差、缺乏数字化平台保障及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完善问题。基于此,为改善劳动育人的家校协同困境,需要塑造家校协同劳动育人理念,构

2、建家校协同育人的数字化平台,构建多元化、多主体的家校协同劳动育人评价体系。关键词:新时代;家校协同;劳动育人中图分类号:G423.04Family School Coordination in 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Reflections on the Current Practice and Problems(1.Xingren Education Bureau,Xingren Guizhou 562300;2.School of Education,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 550000)Ab

3、stract:Labo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implementing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cultivation andcultivating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ith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orality,intelligence,physical fitness,aesthetics,andlabor.The goal,content and practice of fami

4、ly school coordinated labor education are consistent in theoretical logic.At present,thereare cognitive biases,little digital platform protection,and imperfect evaluation and incentive mechanisms in the collaborative laboreducation of families and schools in the new era.Based on this,it is necessary

5、 to shape the concept,make a digital plaform and builda diversified and multi-agent evaluation system for family school coordin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ilemma of labor education.Key words:new era;family school coordination;labor education贵州兴仁5623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9 0 6 7 3(2 0 2 3)0 4 0 0 8

6、 0 0 6DUAN Gaoli,ZHANG Rong?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条件。2 0 1 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劳动教收稿日期:2 0 2 3-0 6-1 5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时代中小学校劳动育人家校协同教育模式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 0 2 2 A025)。作者简介:段高莉(1 9 8 3一),女,贵州兴仁人,兴仁市教育局教研室专职教研员、中小学思想政治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张蓉(1 9 9 8 一),女,贵州安顺人,贵州师范大学

7、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劳动教育、乡村教育。802023年育纳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明确提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 0 2 0 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全面部署,并明确了在劳动教育中要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和学校的主导作用,强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为进一步细化顶层设计,推进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实,2 0 2 0 年7 月,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细化了劳动教育目标、内容、途径、方式、

8、评价等,为各学段劳动教育的实践发展提供根本遵循。2022年3月,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 0 2 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标志着劳动课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和必修课程,明确了劳动课程性质、目标、学生劳动素养发展要求等。随着教育政策的推进、新课标的实施以及“五育融合”教育理念的深化,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展劳动育人和如何真正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成为呕待回答的问题。本文从新时代劳动育人中家校协同的理论逻辑和价值意蕴出发,以家校协同为切入点,基于当前家校协同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新时代家校协同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为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9、。一、新时代劳动育人中家校协同的理论逻辑(一)新时代家校协同劳动育人目标一致性新时代劳动教育目标在家校社协同合力中寻求价值统一,驱动劳动教育目标由部分要素的思维建构走向整体结构的意义生成!。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场域中以不同的劳动教育资源与方式共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核心育人目标,以形成家校协同的教育合力,贯彻落实“全方位”劳动教育。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二者皆要遵循“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原则,在文化知识学习之外,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劳动教育内容,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适的实践活动,以家校协同育人提升

10、劳动教育的合力效益。劳动教育是段高莉张蓉新时代劳动育人的家校协同:实践现状与问题反思第4 期以教育为目的的劳动,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日常生活自理或志愿服务等活动,以日常化的家庭劳动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习惯,提高其劳动意识和家庭责任感等。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学校以其专业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教育设施,通过课堂教育、校园劳动、社区服务及劳动竞赛等活动,开展集体劳动和社会实践,以专业化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劳动技能。综上可知,以学校为主导的家校协同劳动育人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只有家校协同形成完整的劳动育人体系,才能

11、实现劳动育人的全面覆盖,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和支持。(二)新时代家校协同劳动育人内容关联性家庭的劳动教育往往是一种劳动习惯和劳动意识的教育,其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导向型,而学校劳动教育具有系统性、理论性及价值性的特征,即家庭和学校劳动教育在内容上具有操作互补性。2 家庭和学校以共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而形成“家校一体”的劳动育人体系。意见明确了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在家庭中,家长应以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劳动为主要内容,创设勤劳家风,鼓励孩子独立整理内务、学会洗衣做饭等劳动技能。此外,家长还可利用智能家电的使用去激发孩子对科技创新劳动的好奇心。劳

12、动教育不应故意制造苦难、走向过去,而是要立足智能化、高科技的当下,走向未来不断扬弃异化劳动、弘扬劳动主体性与创造性的美好劳动世界。3在学校中,学校以有目的、有计划的课程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落实劳动教育需依托课程,但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还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形式丰富、内容多元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既能通过理论知识领悟劳动精神,也能通过实践活动体会“真实劳动”。以家校协同劳动育人丰富劳动教育内涵,创新开展劳动教育活动,重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互发展。(三)新时代家校协同劳动育人实践互补性劳动教育需要学生直接参与具体的劳动实践,具有极强的生活性、实践性和

13、体验性。4 家庭作为最基础的育人场域,具有丰富的劳动育人资源,.812023年如以家务劳动、照顾动植物、传统工艺、种植养殖等劳动为实践载体,让孩子感受劳动过程的艰辛与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的观念,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学校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主体,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独立学科培养与全学科渗透,从理论上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动力,再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开展集体劳动和社会实践,如以实践课程、劳动竞赛、公益劳动、校园农场体验、非遗技艺体验等劳动为实践载体,增强劳动教育的实践性和体验性,磨炼学生意志,塑造良好劳动品质,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与意识。学校以系

14、统化的教学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家庭以个性化的形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的协同育人新格局中,学校要主动引导家庭开展劳动教育,如通过课程作业设计的形式,将学校劳动教育延伸至家庭,以学校系统化的教育体系指导家庭开展劳动教育,以家庭劳动教育的个性化弥补学校劳动教育的一体化,形成家庭劳动教育生活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的家校协同劳动育人机制,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的劳动育人资源。二、新时代家校协同劳动育人的价值意蕴(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意识是指个体对于劳动的认识、理解和评价,是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

15、观念,认识到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青少年劳动观念的强化、劳动意识的提高、劳动精神的培养,其关键在于通过教育影响使外在合理的劳动观与青少年原有的观念发生交互作用,形成其自身独特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5 家庭是儿童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父母是他们最亲密的人,也是第一位老师。家庭中的家务劳动和生活劳动,在家长有意引导下能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向孩子灌输劳动思想,引导孩子一起参与家庭劳动,带领孩子参加生产劳动或服务性劳动等,让孩子逐渐养成勤劳的好习惯,从而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学校也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重要场所,通过开展校园劳动、实践课程、社区服务等活动

16、,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校园劳82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动中,学生通过打扫卫生、修剪花草等活动,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所带来的成果和价值;在实践课程中,通过动手制作、实地调研等活动,培养自已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勤劳精神;在社区服务中,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活动,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需求,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精神。(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劳动品格劳动品格是指个体在劳动实践中所表现出的品质和能力,包括勤劳、刻苦、诚实、负责、创新等方面。首先,家校协同劳动育人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劳动是一种美德和责任,家庭和学校要强调劳动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家庭可

17、以让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和家庭建设,学校则可以通过课堂教育和校园劳动等,让学生感受劳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些劳动实践可以帮助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态度,认识到劳动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家校协同劳动育人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在家庭和学校的劳动育人实践中,学生需要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如照顾家人、保护环境、参加志愿服务等,通过这些实践,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劳动对于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从而塑造自己的劳动品格。(三)有益于增强学生的劳动能力劳动能力是指顺利完成与个体年龄及生理特点相适宜的劳动任务所需的胜任力,是个体的劳动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等在劳动实践中的综合表现。人的劳

18、动能力发展,是体力劳动能力与智力劳动能力的统一性发展 7。学校通过开设实践课程、举办技能培训、开展实习实践等多种方式,增强学生劳动能力,如生物课程中的植物种植、化学课程中的实验操作、美术课中的房间设计等,可以提高中小学生多种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家庭中,父母可安排一定的家务劳动来增强学生的劳动能力。中小学生通过打扫卫生、洗锅涮碗、整理房间、种植花草、养殖禽畜、参加农活等养成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此外,家长和老师以共同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而达成教育目标一致,在家校协同劳动育人机制下,家庭和学校为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共同为劳动实践开辟更多的教育资源,形成“家校一体”的劳动育人体系,培养

19、中小学生多样化的劳动能力。第4 期2023年三、新时代劳动育人中家校协同存在的问题(一)家校协同劳动育人存在认知偏差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相继印发的意见纲要等文件,不仅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提供顶层设计的制度保障,而且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做出了科学阐释,劳动教育在实践育人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在实践中学生不爱劳动、不愿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以及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等现象还未完全扭转。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如何上好这门课仍然需要家校协同继续探索。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正确认识和重视是劳动教育综合育人价值得以发挥的前提条件。学校坚持“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的教育方针,重视

20、劳动教育在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重要地位,但在具体落实劳动教育的实践中,一些教师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内涵及新课标的理解不到位,存在认知偏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育内容单一,教育形式固化;二是将劳动异化为规训学生行为的教化手段。劳动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必修课程,需要以理论讲授和实践体验相结合,而大部分教师则以传统教学经验为基础,将劳动教育课程局限于课堂教学,并以班级、校园卫生清洁等作为劳动教育的实践载体。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当今的孩子在家庭中基本不需要承担劳动责任,一是来自父母长辈的溺爱,二是家长对学习成绩的过渡关注,三是家长忽视或轻视劳动教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家长

21、将劳动教育的理解局限于家务劳动,甚至认为劳动教育会占据孩子的学习时间。已有研究证明,家务劳动习惯的培养是一种投人小、边际效益高的家庭教育,经常参与家务劳动有助于学生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性的大五人格上的全面发展,对未来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健康和价值观的培养等方面均有着重大的意义9。综上,无论家庭或学校教育,忽视或轻视劳动教育,是难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而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不完善,也将导致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效果不佳。(二)家校协同劳动育人缺乏数字化平台保障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之下,家校协同劳动育人的一体化格局还未形成。于教师而言,段高莉张

22、蓉新时代劳动育人的家校协同:实践现状与问题反思第4 期劳动教育作为一门新独立出来的课程,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而劳动教育课程又区别于语文、数学、英语等知识性课程,不能以传统课堂教学形式来“讲劳动”,因此呕需提高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教育部明确指出,全国劳动课不统一教材,避免一刀切,满足不同地区学校的多样化需求。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劳动课教师是兼任的,其在专业教学和教学资源上都需要借鉴和学习。劳动课需要以实践为主,将课堂的理论讲授与实践体验结合起来,教师不仅需要备好课堂上的教学资源,还需要拓展实践中的教学资源,不能以打扫班级、校园卫生等单一的内容作为劳动教育实践形式,需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及校园

23、特色,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破解劳动教育落实中的关键问题。因此,构建教育数字化平台能够为教师研修、培训及劳动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开辟新的路径。于家长而言,对劳动教育理解不够,家校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家长的劳动教育观念对孩子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及生活自理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劳动时间不足、缺乏多样性,家庭劳动教育缺乏严格要求,大学生的劳动参与意愿与实际劳动时长不匹配,更偏好脑力劳动的职业,体力劳动技能掌握不均衡。1 0 因此,构建数字化平台有助于健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以互联网的跨时空特征打破现实沟通壁垒,更好的发挥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的劳动教育机制。(三)家校

24、协同劳动育人评价与奖励机制不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是劳动课组织实施的必要环节,也是学校劳动教育活动提质增效的必要手段,具有检测、诊断、甄别和导向等功能,关系到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在家校协同劳动育人过程中,学校会引导家长开展劳动教育,并要求家长对孩子的劳动表现进行一些描述性评价或星级评价,而由于缺少具体详细的评价标准,导致评价结果较为粗糙,缺乏过程性评价等问题。劳动教育评价需要改变传统的以智育为参照的评价体系,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评价。此外,完善劳动教育激励机制是为了扭转将劳动异化为规训学生手段的刻板印象,是为了消除学生不愿劳动、不会劳动、弱化或832023年淡化

25、劳动教育价值的现象。劳动最光荣的精神,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悟,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制定学校或班级的奖励性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地实质性地参与劳动。针对一些青少年中出现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的现象,需要从思想上、从情感态度上激励学生,教师要善于利用劳模故事,挖掘身边的劳动素材,教育学生劳动最崇高。家校协同劳动育人评价与机制的不完善也是导致学校劳动教育与家庭劳动教育断裂的因素,劳动教育要贯通大中小学个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在全学科中渗透,因此,综合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等评价体系的构建才有利于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体现。四、新时代家校协同劳动

26、育人的实践路径(一)塑造家校协同劳动育人理念家校协同劳动育人是一种集家庭和学校优势于一体的育人方式,通过协同合作,全面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品格和劳动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家校协同,共同构建“劳动为荣、健康至上”的育人理念,共同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劳动,将其视为一种荣耀和价值,真正落实以劳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家校协同劳动育人的关键在于家校达成育人理念的一致性,教师要抓好教学活动的设计,开展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劳动课程,并指导家长形成科学的劳动育人理念,共同创造劳动空间、劳动机会,让孩子充分体验劳动的实践过程。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如以家长会、家庭作业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劳动育人教

27、育计划和活动,并鼓励家长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劳动活动;此外,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劳动育人活动中,使家校之间形成密切的互动和合作关系,进一步达成教育共识。劳动教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到劳动的乐趣和成果 1 3。在家庭和学校的劳动育人过程中,应该注重情境引导和实践体验,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家长和老师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协调劳动育人的内容和方式,提供劳动教育开展的社会活动资源和实践基地,教师要有意引导家长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使家校之间达成一致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84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二)构建家校协

28、同育人的数字化平台健全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依托数字化技术搭建家校协同育人新平台,有利于突破家校沟通的传统路径依赖,改善家校合作的微信支持模式在促进学生学习、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效果不显的情况 4。构建智慧、协同、共育的家校学习场,是迈向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首先,利用相对成熟和可靠的网络平台开展合作,如全国“家校共育”数字化平台、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等。1 5 基于家校协同的数字化平台,家校之间可用定期举行会议、座谈、交流等活动,互相了解双方的工作、困难和问题,并通过交流沟通,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提高协作效率。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共同探讨和制定有关劳动育人的方案和计划,共同

29、制定相关的标准和指导性文件,为实现家校协同劳动育人奠定基础。其次,依托数字化平台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教育部为满足不同地区学校的多样化需求,不统一使用劳动教育教材,因此,各校需结合实际,统筹安排课程内容和课时。通过开放、共享的信息化渠道,丰富数字教育资源,尤其是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农村地区等,利用数字化平台畅通优质数字教育资源供给,也为家校协同育人提供了新平台。此外,还可借助数字化平台整合家长、校友、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等资源,开展志愿服务体验、职业体验,设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组织研学实践,构建家校协同的劳动育人格局。最后,依托数字化平台提高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依托教育资源平台上的

30、劳动教育资源,以及相关的劳动教育教师教研和培训等活动,对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强化教师的专业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2 0 2 2 年3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其中有“教师研修板块”“劳动教育资源”等板块,该平台上的资源还在不断更新上线中。该平台重点承载面向中小学的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以共享机制,将平台资源按各省(区、市)需要分布式部署到省级平台,为教育本地化特色发展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资源。(三)构建多元化、多主体的家校协同劳动育人评价体系在家校协同劳动育人的过程中,要建立科学、客观和有效性的考核体系来评价学生的劳动育人第4 期2023年表现,真实反映学生的劳动技能

31、、劳动态度和劳动意识等方面的表现,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有力的支持。为更好地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需要改变教育评价方式,将传统的以纸笔测试为主的量化评价转变为多元化、多主体的评价体系。在评价理念方面,要以学生的发展性为导向,重在培养学生劳动观的养成;在评价内容方面,围绕家庭、学校等开展的劳动活动,以新课标中的劳动素养为依据,构建详细、明确的评价指标;在评价方法上,要加强过程性评价,重点关注学生在实际劳动过程中的劳动精神、劳动观念及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成长。结合发展性评价、增值性评价、综合性评价等创新性评价优化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在评价主体上,整合多方力量,以多元评价主体对学生展开综合性评价,

32、以自评、同学评、家长评、教师评等主体,在每月的“劳动技能大赛”等活动中评选“劳动小能手”“劳动模范”,并将家庭劳动教育评价情况纳人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中,以此激励学生持之以恒的劳动习惯,提高家长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在学段结束时,依据学段目标和内容,综合素质档案分析,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等劳动素养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定。参考文献:1程豪,李家成.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交叠影响域的立场.中国电化教育,2 0 2 1(10):3 3-42.2李成.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一体化的实践要求).思想理论教育,2 0 2 0(0 7):6 0-6 4.3檀传宝.如何让“劳动”成

33、为一种“教育”一对劳动与劳动教育的概念之思.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 0 2 2,40(0 6):97-10 4.4冯永刚,师欢欢.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段高莉张蓉新时代劳动育人的家校协同:实践现状与问题反思分析.教育科学,2 0 2 0,3 6(0 5):11-18.6顾建军,郝天聪.劳动课标(2 0 2 2 年版):建构新时代以劳育人课程体系.中小学管理,2 0 2 2(06):28-31.7程从柱.劳动教育何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一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人的发展观的考察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0(0 3):16-2 6

34、.8徐海娇,柳海民.遮蔽与祛蔽:劳动的教育意蕴一一基于马克思劳动概念的价值澄明.湖北社会科学,2 0 17(0 6):13-18.9王雪纯,姚继军,周世科.劳动何以塑造中小学生人格一一基于省域内大规模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教育科学研究,2 0 2 2(11):48-5 6.10王玉香,杨克,吴立忠.大中小学青少年劳动状况调研报告一基于全国3 0 省份2 9 2 2 9 名学生的实证调查.中国青年研究,2 0 2 1(0 8):41-49.11陈韫春.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与提升-基于大规模调查数据的分析.教育研究,2 0 2 2,43(11):102-112.12周洪宇,齐彦磊.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

35、涵特点、核心要义与路径指向.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2 3,44(0 2):12 4-13 3.13玄成贵,黄晓敏.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探讨.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22,37(06):101107.14董艳,王飞.家校合作的微信支持模式及家长认同度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 0 17(0 2):12 2-12 7.15郑旭东,万昆.规模化K12在线教学中家校合作的实施逻辑、内容与建议.中国电化教育,2020(04):16-21.第4期版),2 0 2 2,5 1(0 3):112-12 1.5宁本涛,孙会平,吴海萍.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认知差异及协同对策一一基于六省市的实证责任编辑:沙波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