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盐城滨海:古黄河从这里入海.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346139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9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城滨海:古黄河从这里入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盐城滨海:古黄河从这里入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盐城滨海:古黄河从这里入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32023/4风物地理盐城滨海:古黄河从这里入海李群龙(滨海县地方志办公室,江苏盐城224000)历史上,黄河素以“善淤、善决、善徙”而闻名,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南宋建炎二年(1128),黄河在河南境内决堤,向南一股流入淮河,黄淮合流,从云梯关外入海。金明昌五年(1194),黄河决阳武故堤,灌封丘而东,经汴水合泗水入淮,形成侵泗夺淮之势。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决口,从河南省兰考县铜瓦厢北徙山东大清河入渤海后,从河南省铜瓦厢起,经鲁西南、皖西北达江苏的旧河道干涸,成为废黄河,又称黄河故道、古黄河。古黄河在江苏境内,上起丰县二坝村,流经丰县、徐州市区、睢宁、宿迁市区、泗阳、

2、淮安市区、涟水、阜宁、响水、滨海等市县,最终汇入黄海。滨海县是古黄河进入大海的最后一站,自黄河夺淮至黄河北徙的700余年间,奔腾的黄河水从这里东流入海。如今,黄河早已北去,只留下一段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黄河故道,在造就滨海的同时也给这片土地留下了难以抹去的历史记忆。古黄河与滨海县境成陆黄河长期夺淮入海对苏北地区的自然地貌变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携带的泥沙经海潮、风浪作用沉积,造就了苏北平原上新大陆。滨海原为淮河口外的浅海湾,除西部古沙冈部分陆地形成于两千多年前外,大部分陆地是在近六、七百年间经淮水、黄河冲积淤涨形成的,故而沿海地区的成陆历史只有区区300多年。黄河夺淮后,初时水流不盛,淮河畅通,河水

3、泥沙较少,县境海岸淤涨速度较慢。黄河全流夺淮后,黄河之水夹带大量泥沙,淤积于入海口外,海滩日拓,河槽伸展,海岸快速淤涨,有日淤尺土之说。自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至清咸丰五年(1855),县境海岸淤涨可分为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至明万历九年(1581),历时300年。海岸线由天场延伸到东坎一线,向东延伸15公里,年均淤涨50米。海岸线由今坎北街道的中山河村入境,经东坎街道的三烈村、通榆镇舀港村至正红镇的上旧村出境。境内海岸线长27.8公里。元人周权有诗云:“黄河不复行故道,下注清淮通海涘。”写的就是当时黄河夺淮入海的情景。第二阶段,从明万历九年(1581)至清康

4、熙四十二年(1703),历时122年。海岸线由东坎镇延伸到八滩镇,延伸26.6公里,年平均淤涨217米。该线由今滨淮镇的头罾村入境,经八滩镇新港村至五汛镇的泥螺村出境,长45.5公里。黄河入海口滩地适宜芦苇生长,而芦苇是重要的河工物料,因此又催生了苇荡营的诞生。康熙三十八年(1699),河道总督于成龙奏请设立苇荡营,设游击1员、守备2员、千总2员、把总4员、战兵1230名,专门负责管理采割海州、山阳等地所产苇柴,以备河工修防之用。第三阶段,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至嘉庆八年(1803),历时100年。海岸线由八滩镇向东伸展到大淤尖一线,再向东推进23.5公里,年平均淤涨235米。该线由套子口

5、入境,经大淤尖、尖头洋至扁担港出境,长37.1公里。这一时期,随着泥沙壅积,海岸线不断东移,直接推动了阜宁县的形成。清雍正九年(1731),划山阳县之马逻、羊寨等乡地80里,盐城县之仁义、长乐诸里地45里,合场灶暨海滩升涨之地置阜宁县,以庙湾镇为县治。滨海县位于原阜宁县东部。乾隆四十一年(1776),江南河道总督萨载给乾隆皇帝的奏折中提到:“海口前在王家港,自雍正时接涌淤滩,长四十余里;南岸为新淤尖、为尖头洋,北岸为二泓、三泓、四泓。二泓、四泓宽二十余丈,潮至深二三丈;三泓宽四十余丈,潮至深三四丈。河底有高低,河唇又渐远,淤积已久,难以施工。”2,由此可知,此时黄河北岸已有二泓、三泓、四泓之地

6、名,南岸已有大淤尖、尖头洋等村庄。642023/4风物地理第四阶段,清嘉庆八年(1803)至咸丰五年(1855),历时52年。海岸线延伸到望海墩以东,延伸25公里,年均淤长480.7米。至此,滨海县境全部成陆,随着黄河北上,海岸线也停止了淤长。这一时期黄河入海口滩地快速淤生,沿海形成大片新生可耕种土地。时人黄钧宰在 金壶七墨 中记载:“云梯关而东,滨海地势如扇面,内狭外宽,有前人买地十亩,传之数十年后长至十数倍者,始而斥卤,继而芦苇,继而膏腴,逐渐东移,收获丰稔,诸富室以此起家。”3清咸丰五年(1855)六月,黄河在河南省铜瓦厢决堤,自此北徙山东入渤海,县境黄河遂成故道。黄河改道以后,泥沙来源

7、断绝,县境海岸终止淤长,原淤积的三角洲突入海中,受到海潮剥蚀,加之淤积泥沙土壤黏性差,不断被潮水卷挟而去,海岸开始蚀退,桑田复沦为沧海。光绪 阜宁县志 记载“清咸丰五年,黄河北徙不返,海滩始见塌者”4,又 民国 阜宁县新志 记载“黄河久徙,凡遇一、二日狂风巨浪,海岸必剥蚀丈许,计一岁至少剥去三四十丈,涝年尤甚”。5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有10多个村庄已坍入海中,1900多户搬至内地,失去良田15万多亩。到1939年,又有10多个村庄相继坍海。从1855年到1967年的112年间,县境海岸蚀退21公里,年平均蚀退187.5米。临淮乡的六合村到二罾乡之间,因处于原黄河三角洲顶部,蚀退速度更快

8、,1957年造振东闸时,闸下引河长2555米,1965年引河只剩264米,8年时间蚀退2291米,年均蚀退286米。100多年中,坍入海内的村庄,黄河北岸有望海墩、青沙、红沙、丝网浜、五泓子、六泓子、小沙庵、大尤庄、小尤庄、吴圩子、小六合庄、大六合庄、黄庄、扬行渡口、刘渡口;南岸有小陵晏、谢庄、金庄、小白港、李庄、蒋庄、吴庄、陶湾、彭庄、王家庄、张家庄、杨口、王介庄、骆庄、大陵晏等,南北两岸合计坍海村庄30多个,蚀退土地约160平方公里,24万多亩。1967年夏,滨海县开始组织实施块石护岸工程,县境的海岸蚀退才被遏止。古黄河与滨海县地名生成滨海县因河而生,在人文、习俗、饮食等诸多方面都深受黄河

9、的影响,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地名。在这片由黄河夺淮入海冲击而成的土地上,由于河水的决堤泛滥和古人的治水实践,县境内形成了诸多与河水密切相关的地名。这些地名有的是因修筑黄河堤防工程而得名,比如众多以“坝”“堤”“堆”“堡”“圩”命名的地名,如东坝、西坝、条堆、后堆、张圩、许家圩等;有的是反映黄河过境后形成的独特地貌景观,以“套”“坎”“层”“冲”“巨”等命名,如东坎、八巨、大套、四层、前冲等。其中,最具特色的当数“套”“层”“巨”三种地名。首先说“套”。关于“套”这一名称的来源,光绪阜宁县志 记载:“黄流入海,潮汐回环湖淮之间,滩沙渐长,每若干岁积淤若干里,如山之皴,如鳞之叠,如萼跗之相衔,滨淮之人

10、望之如梯,则名为梯,云梯关是也。望之如套,则名为套,大套、树根套、歪枝套、洪套是也”“诸套在云梯关下,黄水与潮汐吞吐,填淤以渐增长,土人名之为套”。4又 雍正 安东县志 记载:“套。套有十三,套各长一百五十六里,阔三四十里,黄河入海,河浊海清,相抵澄沙,积于河身两岸,分如雁翅,以渐而高,其沙滩有渠通潮,遂分为套,抵郑家社愈高,视县治如釜底,即府志所载门限沙旁之套是也。”6据此可知,套的形成是由于黄河水和海潮相互顶托,致使水流分散,流速变缓,河水中的泥沙大量沉积,在河口处形成拦门沙,又名门限沙。这些拦门沙逐渐积累,高出水面,成为沙洲,再和海岸相连,于是在海岸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平行的高地。两块平行高

11、地有一头和陆地相连,中间的洼地就形成一条断头港,又名绝头港,地名之中经常写成“掘港”。这种绝头港西边高地像一个个套子,“望之如套”,于是将这种地形命名为“套”。县境内用“套”命名的地名都紧濒黄河,已知用数字排列命名的地名共有10个,位于滨海境内的有大套和十套,响水县境内则有二套至九套。没入序而用套为地名的,也都在黄河故道两侧,各因其地方特点起名,如冈墩套、树根套、外枝套、后三套、套稍等。冈墩套相传在明朝初年,有王姓族人在南岸拐弯处一冈墩上建庄,就此得名;树根套是因明朝初年,黄河套堤脚下有一棵古老的大树,干矮枝粗,远望似树根,这个村庄便被称作树根套;外枝套则因在树根套西有棵大树,树干向西南方向倾

12、斜,遂取名滨海县古黄河入海口(李群龙 提供)652023/4风物地理外枝套(现名外套)。再来说“层”。据 光绪 阜宁县志 记载:“双洋之淤滩则土人以层计之,庙湾镇志云各层在双洋新沟头,东行出海,自头层历数有二十余层,皆斥卤煎盐之洲。今按双洋北起新沟头,南通獐沟之二渡口,水宽潮涌,在康熙间只有二十余层。”4自头层(在今陈涛镇境内)向下,每三里设一层,分别按顺序排列。在康熙年间已有二十层之说,民国初年已排列到二十九层。县境内用“层”命名的自然村庄有40多个,按序排列的“层”就有38个,还有10多个也是用数字命名的,为避免重名,就用前后来区别,如前三层、后三层、前二层,还有的已用序列命名了,为区别起

13、见,则用庄上主要姓氏和大小以示区别,如李二层、钱二层、贾二层、辛二层、戴二层、大三层、小三层等。双洋河还有一支由坎南头层开始直向东南方向流,初始河道还比较宽,水流也比较急,称之为当尖港,沿岸新设村庄也呼之为层,从坎南头层开始,四里设一层,分别在现在的蔡桥镇、五汛镇,此线共设九层。最后说“巨”。全县以“巨”命名的自然村庄共有十来个,入序列的共有10个,头巨至五巨在界牌镇,六巨至十巨在八巨镇,还有条巨、前四巨、后四巨、大五巨、小五巨等。清康熙年间,在树根套东北的蒲苇荡地,年深岁久淤为沃壤,当地居民开垦荒地,政府升科征赋,按七里为一区划定载入粮册,并以数字序列相排名,由西向东排列。因繁体字“區”字笔

14、划较多,写起来很麻烦,便省作“巨”字,后相延成习都以“巨”相称。清康熙年间只有七巨,至光绪年间已经有十巨。黄河故道旧貌换新颜滨海县境内黄河故道西起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关南村,东至故黄河入海口的滨海港经济区六合村,总长度83.43公里,涉及天场镇、农业园区、东坎街道、坎北街道、界牌镇、八巨镇、八滩镇、滨淮镇、滨海港镇、滨海港经济区等10个镇(区、街道),190个村居,总人口83.2万人,总面积172.93万亩、耕地面积88.96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50.46万亩。长期以来,黄河故道片区是滨海县最贫穷最落后的地方,也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和生活品质的洼地,片区群众对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过

15、上幸福美好生活有着强烈的愿望。近年来,滨海县坚持把黄河故道开发作为最有力的抓手,找准绿色富民突破口,聚焦“三农”领域薄弱环节,精准发力打造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持续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努力让黄河故道由“发展洼地”蝶变为“幸福高地”。黄河故道沿线多为沙质土壤,透水和保水性能好,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林果种植业和旅游观光业的优良条件。滨海县坚持规模化、特色化发展,加快黄河故道沿线“一区三带一基地”(“一区”即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三带”即海港大道特粮特经产业带、S327设施农业产业带、滨淮高速四青果蔬产业带;“一基地”即在县城周边主干道两侧建设蔬菜、瓜果直供基地)建设,连片扩大

16、四青蔬菜、界牌小花生等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打造出滨海白首乌、滨海大米、大套蜜梨、天场山芋干等一批“滨鲜四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滨海白首乌,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滨海县白首乌产量占全国的95%以上,滨海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白首乌之乡。清人龚自珍在 己亥杂诗 中这样写道:“黄河女直徙南东,我道神功胜禹功。安用迂儒谈故道,犁然天地划民风”,并自注“渡黄河而南,天异色,地异气,民异情”。处在中国南北分界线上的滨海,就是这样一片得天地造化的奇异土地。依托黄河故道优美的自然环境,今天的滨海县全力塑造以自然风光、田园风

17、貌为主的美丽生态风光带,让黄河故道滨海段成为“向海而兴”的绿色高效、风光旖旎的美丽新乡村。(作者简介:李群龙,滨海县地方志办公室方志编纂科科长。)栏目编辑:郭家旭参考文献1滨海县水利志编纂委员会.滨海县水利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8-9.2赵尔巽,等.清史稿:卷325 萨载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7:10865.3黄钧宰.金壶七墨:浪墨 卷8M.清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4祝本焱,等.光绪 阜宁县志:卷4 川渎M.清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5焦忠祖,等.民国 阜宁县新志:卷9 水工M.民国二十三年(1934)铅印本.6余光祖,等.雍正 安东县志:卷1 方舆M.清雍正五年(1727)刻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