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五、经典时评五、经典时评1.如墨汁滴入水中氤氲开来如墨汁滴入水中氤氲开来谈谈新媒介在文艺领域的影响谈谈新媒介在文艺领域的影响作者:陈一(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苏州大学东吴智库研究员)大约 20 年前,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有个“魔法报纸”令人着迷。报纸图片中的人物会动,文字内容会自动刷新。彼时科幻电影中的情节,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微信里的图文、手持阅读器中的内容,我们每天都在看,也不觉得有多神奇。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人们生活所依赖的各种传播媒介,其实一直在变化。从手书手绘到电子手账,从家庭相册到“朋友圈”中的照片瀑布流,从影院观影到手机上的视频日志,当下的
2、媒介传播条件和媒介使用状态已经今非昔比,文艺的呈现形态也在不断地更迭。新媒介文艺重塑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新媒介文艺重塑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围绕着我们工作、交际、娱乐的媒介环境变化,从一般意义上看,是一个技术演化的逻辑。正如机械印刷术和邮政系统催生了近代报刊,电力和无线电技术催生了广播电视,移动互联网、5G 通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是今天所有视频软件和社交应用场景的技术基础。细细琢磨上述过程可以发现,新媒介应用到社会中,从时间维度上看,既有跳跃式的迭代,如手机替代了有线电话,也有渐进式的递变,如手机屏幕的分辨率越来越高。只有回望当年,才知道走了有多远。从空间维度上看,新媒介在文艺领域中扩散的轨
3、迹,不是一勺糖撒到水中,很快就均匀分布、化于无形,更像是一滴墨汁滴入水中,有个氤氲开来的过程。我们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切入,都会遇上新媒介的新玩法。就秉持的态度而言,乐之者甘之如饴,怨之者弃如敝屣。从印刷时代进入电影时代,再进入广电时代,也都曾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其中的关键问题是两个:新媒介文艺适应社会的速度与状态,以及每个人适应新媒介文艺的速度与状态。新媒介文艺如何适应社会?在实验室中、在图纸上,技术是中立的,但是一旦到不同的群体当中,技术的使用难免没有偏向。例如,全世界都用社交软件,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成员在社交软件上分享的内容各有特色。中国人习惯的各种“网络体”文章、东亚地区青年人中流行的“吃播
4、视频”,有明显的区域和文化特色。以“快手”为例。2011 年,制作分享 GIF 动画的免费软件“GIF 快手”上线;2013 年,“GIF 快手”从工具软件转型成为短视频社区;发展到现在,“网红直播”和“直播带货”成为其主要盈利模式。“快手”的发展轨迹体现了中国式新媒介与文艺融合的某些特点,也体现了当前大众化文艺的某些趋势。培养自己适应和使用新媒介的相应能力培养自己适应和使用新媒介的相应能力我们每个人如何适应新媒介?这与前一个问题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从整体上说,新媒介在一个社会扩散的速度,取决于海量个体的接受程度。由于人与人的禀赋、习惯不同,每个个体对新媒介的喜好和取舍也都不一样,但是只要
5、大家都认同“新媒介取代旧媒介,就像未来的新媒介必然取代今天的新媒介”这个观点,就应该培养自己适应和使用新媒介的相应能力。这种适应,并不是今天才有的。19 世纪末,随着照相术的成熟,人类进入图像时代,这打破了长期的文字传统。与阅读文字较为单一、线性的传播方式不同,图像时代的传播形态更多地呈现为多元化、非线性的形式。镜头与画面,成为社会文化与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获取、知识掌握、娱乐休闲都与图像的观看日益相关。因此,百年前的先辈们克服对摄影术的恐惧、学会看电影,与今天我们学会拍视频本质上都是对媒介生态的适应。也正是在 19 世纪后半叶以来,生物学中的“适应”这一概念被引入西方早期社会学的研究
6、领域,个体在与社会生存环境交互作用中的心理适应,即对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应对,被称为“社会适应”。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随着媒介产业和媒介研究的兴盛,个体对媒介生态的适应成为“社会适应”的重要内容,后来还创造了一个概念叫“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常讲常新的话题,随着媒介的更迭而不断生发出新的内涵和要求。当年我们在剧院看戏,今后更多的戏会在手机端传播。在“抖音”上搜索有关“京剧”“昆曲”的内容,你能发现海量的票友和粉丝,真可谓“谁说戏曲不抖音”。再如,如果有年轻人和你说“弹幕”“一键三连”“路转粉”等陌生的名词,你不妨也去搜索一下,了解一番,甚至尝试一回。新媒介生态呼唤每个人的新媒介素
7、养,新媒介背景下的文艺生态也必然与主流人群的新媒介素养相匹配。让新媒介跨过技术门槛,变得更加温暖和人性让新媒介跨过技术门槛,变得更加温暖和人性传播方式变革带来的社会变迁,绝不止于其所传递的内容,而在于它所影响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新媒介文艺重塑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重构了包括符号环境、感知环境在内的媒介环境。新媒介文艺适应社会的过程,就是新媒介融入、改造既有的媒介生态系统,进而形成一个共生的媒介生态系统和文艺生态系统的过程。新媒介模糊了以往严格的“传者受者”关系,降低了个人创作和表达的成本,为每个人赋权赋能。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新媒介与国家政策、商业资本、公众态度之间的关系,用新媒介拓展认
8、知资源、延伸社交场景、传承优秀文化、传递真情实感,就能跨过技术门槛,让新媒介从二进制数字式的存在,变得更加温暖和人性。有人说,新媒介割裂了时间,带来了用户“碎片化”的使用习惯,导致人们“去深度化”的思考,难以区分“虚拟”和“现实”这些表述直指新媒介的要害。但是也要看到,整个人类社会现代化就是对时间和空间的再定义、再协调的过程。新媒介作为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工具,改变了原有的交往时空环境,我们的活动空间由线下拓展到线上,出现了“认知盈余”“缺席的在场”等新情况,这从本质上促进了人们的合作与交流。再者,每个时代珍贵的思想都是稀缺的,与其说新媒介导致“去深度化”思考,还不如说人类永远都要克服外界和内心
9、的障碍,保持思考的深度和锐度。“李子柒系列视频”都很短,但是传递出了全世界用户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谁能否定其中的意义呢?“魔法报纸”已经成为过去时,接下来的新媒介又会是什么?从短期看是可穿戴设备和更加智能化的媒介,从长期看或许是芯片和人体的进一步融合。未来的媒介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拭目以待,但人类的文艺活动将一直在适应技术以及技术营造的传播生态之中,永远走下去。2.新媒介对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影响新媒介对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影响与传统媒介相比,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变革媒介传播的哲学观念、加快信息传播、促进受众参与等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新媒介可以承载传统媒体所能承载的各种形式,文字、图形、视频、音频等
10、,其多媒体的特点、丰富的信息量、多样的呈现方式符合青少年对信息多元化需求的特点。在新媒介环境下,以虚拟社区为平台和载体的环境中形成了特有的参与式文化。青少年是网络这一虚拟社区的主要群体,虚拟社区正成为青少年彰显自由、表现个性、逃避乃至抵抗现实权威和压制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传播文本的碎片化、传播空间的开放性、传播思维的单向性,对于生活经验不足、文化知识储备不足、分析能力不足的青少年而言,更易产生不良影响。青少年媒介接触频繁,但对日常信息关注种类的丰富度不足。在算法推荐机制与“信息茧房”效应下,青少年长期接受与自身兴趣相符、观点相近的信息,容易陷入圈层旋涡,具有极强的圈层意识,高
11、筑信息壁垒,信息单一且偏激,难以形成对事物客观的思辨。青少年对媒介依赖性强,但对信息的甄别和过滤能力不足。随着自媒体广泛应用,信息威胁的种类逐渐多元化。一方面,传统的信息威胁依旧存在,如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泛滥,青少年缺乏道德和法律意识,如果模糊了媒介世界与真实世界的界限,对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进行模仿,极易形成青少年违法犯罪。除此之外,谣言、假新闻等含有偏见的内容隐含着新的威胁,极易煽动青少年的情绪,可能演变为线上或线下的群体行为。青少年网络活动参与度高,但上网自控能力不强。网络直播是近年来广受各年龄层次民众喜爱的网络产品。据 CNNIC 第 45 次报告统计,目前我国网络直播用户的规模高达
12、5.6 亿,11 至 16 岁的未成年人已占网络直播观众总数的十分之一。随着直播市场的繁荣,打赏也成了一种“时尚”,部分未成年人不惜用父母账号里的钱为主播打赏,类似“16 岁男孩划走母亲 40 万元”的新闻屡见不鲜。新兴媒介吸引力强大,传播环境复杂和多样,传播过程不可控,对于涉世不深、生理和心理不成熟的青少年而言,如何正确理解分析媒介信息,提高分辨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产生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是必须掌握的行为要求。强化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介素养水平,意义重大且迫在眉睫。3.饭圈的饭圈的“嗨动力嗨动力”,究竟来自哪里?,究竟来自哪里?/人民日报评论人民日报评论互联网与
13、日常生活的紧密连接,深刻改变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饭圈文化,就是这一论断最具代表性的证明。此前,我们曾经通过解读饭圈热词,探究亚文化对社交方式的影响,也在新中国七十华诞之际,感受饭圈对“阿中哥哥”的呵护和情感表达。我们换个角度,聊一聊饭圈背后的行为逻辑。所谓饭圈,指得是某个明星或者明星组合的粉丝形成的群体。不过,与单纯追星不同,饭圈往往有着严密的组织、统一的身份标识,在线上线下具有强大的动员和组织能力。根据新浪娱乐公布的 2018 微博粉丝白皮书,截至 2018 年 10 月 31 日,娱乐明星粉丝累计已超 167 亿,全年娱乐活跃粉丝近 7500 万。对此,甚至有人直
14、言:“读懂年轻人,从饭圈开始”,也有人经过案例的调研,大胆预测“被中年人忽视的饭圈,正酝酿一场摧枯拉朽的代际变革”。不管同意与否,饭圈文化正在深刻影响着网络生态和年轻人,这是不争的事实。应当看到,饭圈在中国的兴起,有着非常现实的原因。从明星角度来看,超高人气见证受欢迎程度,更意味着丰厚的商业价值。一些流量明星和经纪公司不遗余力打造“粉丝帝国”、通过宠粉来固粉,目的就是维系这一利益链条。而从粉丝角度来看,饭圈深信:爱豆的成功和荣耀基本上来自于粉丝,在参与中重塑偶像与粉丝的关系,也带给自己满足感。正是这种互动模式,催生了饭圈极大的行动力。从打榜、抡博、控评、集资的常规任务,到反黑粉、维权等必备技能
15、,从“夕阳红”打榜团前仆后继送周杰伦上榜首,到形成前线粉接机、站姐拍图出图、屏幕粉负责吹彩虹屁等等分工,饭圈的行动力可见一斑。分析饭圈行为的动力机制,有学者将其来源归结为“嗨动力”。粉丝在与偶像的互动中,追求的不是什么物质利益和个人得失,而是单纯觉得这件事情有意思,获得的是精神满足。这种分析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饭圈文化与这个时代更为深层次的关系。相比较以往,人们在摆脱贫穷、追求富裕的动力下进入职场、努力工作,今天的 90 后、00 后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富足年代,告别了生存压力,有了更多条件去追求想要的生活,更多的勇气去实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目标。由喜欢而形成的自发行为,成为
16、我们这个时代走向富裕、开放、多元的生动注脚。物质条件的满足为年轻人嗨起来提供了可能。不过,这种观点有过于乐观的嫌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的进程;互联网的普及,提供了人以群分的新途径。饭圈的形成,让年轻人得以在兴趣爱好的牵引下走到一起,在重新界定“我们”中获得情感的慰藉,在集体的名义下增强了行动勇气。而这些也许恰恰是现实生活所缺乏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就更能理解,为什么饭圈有着非常严格的边界划分,任何异于群体的言论都将面临“踢你出群,开除粉籍”,为什么饭圈的集体行动力中往往暗藏着非理性的因素,给网络空间制造了张力。任何标签化、简单化评价一个群体好坏的做法,都需要谨
17、慎。近年来,圈里圈外,流量涌动,饭圈推动小众文化的兴起,丰富了多元文化,制造一次又一次的破壁流行,催生了粉丝经济的新业态。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不得不重视。比方说,唯流量论的行业顽疾、对明星个人隐私的侵害,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碰撞,这些或多或少有着饭圈文化的因素。由此来看,面对饭圈,需要宽容理解,也需合理引导。年轻人追求嗨无可厚非,也要把握好分寸,划定好边界。4.数字经济打开发展空间数字经济打开发展空间从生活变化感受全面小康/韩鑫数字经济正在拓展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更高层次需求。数字技术应用的不断推进,成为消费升级的新动力,不断创造出更好的数字化生活以数字驱动为特征、数据资源为要素的数
18、字经济蓬勃发展,在激发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同时,也为人民群众创造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数字化生活今天,很多人的一天可能是这样度过的:在手机上一键下单点早餐外卖,扫二维码骑共享单车上班;工作时,打开在线办公 APP 与同事远程会议,午休时在电商平台购置生活所需;回家后,语音呼叫打开电视,进行影视点播当一大批数字技术应用走进现实,无需刻意感受,数字经济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小康生活的生动注脚。日益便捷的数字化生活背后,是我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强调,“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
19、新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 年)显示,2019 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 35.8 万亿元,名义增长 15.6%,占 GDP 比重达到 36.2%。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智能化新生产方式加快到来,平台化产业新生态迅速崛起,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正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引擎,推动全面小康的脚步不断加快。从需求侧看,数字经济正在拓展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更高层次需求。有学者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也水涨船高。应该看到,当前,数字化在深刻改变人们衣食住行的同时,也使人们的其他需求
20、得到不断延展和更好满足。比如,通过活体检测和人脸识别算法,可以完成 3D 人脸验证,实现了高精准身份验证,有效提升生活安全水平。又如,利用人工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将讲话实时自动翻译为数十种语言已不是难事,可以轻松满足人们拓展与外国友人社交的需求。数字技术应用的不断推进,成为消费升级的新动力,不断创造出更好的数字化生活。从供给侧看,数字技术正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加速拥抱传统产业。数字时代,数据是生产要素,更是发展机遇。制造业成为数字经济主战场,在智能制造方面,通过数字工厂仿真、智能物流无缝对接,帮助制造企业提升制造品质和生产效率;在智慧仓储方面,将智能叉车、电子围栏等数字技术应用于日常管理,实现了
21、大宗货物的安全管控和精准查询。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规上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47.1%,制造企业数字化基础能力稳步提升,为满足人们对高质量产品服务需求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服务业加速融合,不断孕育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以远程办公、在线教育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了上亿人的学习办公需求,广受公众青睐,更开拓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以数字驱动为特征、数据资源为要素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在激发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同时,也为人民群众创造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数字化生活。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球数字经济将继续迎来快速发展。作为制造大国和网络大国,我们
22、应紧抓时代发展机遇,深挖数字经济潜力,持续加快数字技术研发和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开拓数字经济想象空间和应用场景,让更多人在数字化浪潮中享受发展红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5.数字化时代的存在危机数字化时代的存在危机/王珏王珏今天的人类社会正处在第二次机器革命的伟大变革之中,如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所形象描述的,这种变革的核心是“移动比特,不要移动原子”。在许多技术未来学家眼中,从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的大迁移已然近在指尖,然而人们未必能觉察的是,这场由信息技术推动的生存方式跃迁也存在着潜在的巨大危险:人类的存在方式可能会发生根本的颠覆。人类在世界中的身体性存在似乎是每个人都习
23、以为常的。然而许多研究者发现,数字化生存的另一面是身体存在感的丧失。互联网打造了一个抽象、虚拟的空间,虽然人工模拟空间刺激我们的视觉和听觉,让我们能了解接触不到的信息,但代价却是对触觉、味觉、嗅觉、身体运动等重要感官体验的压制。缺失了这些重要感官线索,世界也不再像往常那样有意义。比如想象看一座冰山,却没有感受到周遭的寒冷,没有呼吸到冰凉干燥的空气,也没有嗅到冰冷海水涩涩的气味;没有这些切身的体验,我们将陷入一种“存在性的贫困”中,既无法感知,也无法行动,仿佛我与世界的联系已经被抽象的信息技术所切断。屏幕上的形象无情地捕获人的注意力,同时将人的视觉活动变成心不在焉的浏览。被信息技术瓦解的不仅仅是
24、人观看世界的能力,还包括观看他人的能力。各大社交网络鼓励人们在网上晒出自己的生活,营造出一种自恋的文化气氛。比如分享自拍照就是一种典型自恋的观看,这种观看在想象中是在召唤他人对我的观看。但当目光只是以他人为中介而最终投向自己的时候,无法召唤他人的观看,因为他人的目光同样是自恋的。精神学家发现,分析他人感受和意图的那部分大脑区域由眼神交流所激活,但表情符号并没有这种效果。互联网世界中的“看”与现实世界中面对面的“看”的根本区别在于,眼神交流被取消了。没有眼神交流,就没有他人的切实存在感,以至于难以产生同理心。同理心不仅使得我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而且承载着一种道德能力,一种愿意分担他人的脆弱和痛苦
25、,给予他人陪伴和承诺的能力。麻省理工大学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的研究发现,时刻在线的生活显著侵蚀了我们的同理心;越沉迷于用机器联系他人,我们越倾向于用对待机器的方式对待人,个体被降格为联系人列表的一部分。当我们越来越熟稔于用群组的方式处理朋友发来的信息时,社交网络只是传播信息的渠道,而不是倾听的场所,这里没有为同理心和友谊的培育留下足够的空间。雪莉特克尔敏锐地把握到,互联网对人际关系的最大侵蚀,在于它会创造一种“保持连接而无需培育友谊”的幻觉,这种幻觉会鼓励我们用通信技术替代面对面的交流,但结果却是使我们更深地陷入“群体性孤独”的困境中:人们的关系好似通信卫星之间的关系,维持着平行的距离,各自沉溺
26、于各自的网络之中。无论是在知觉能力上体会到的“存在性贫困”,还是在人际关系上体会到的“群体性孤独”,就其哲学意义而言,揭示的都是信息时代主体丧失了在世界中的身体性存在,并见证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预见性警告:“时间和空间中的一切距离都在缩小电视机达到了对一切可能的遥远距离的消除的极顶。电视机很快就会渗透并且控制整个交往联系机关”,但消除了距离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接近,相反,无间距摧毁了一切真实的差异,从而将现代主体的虚无主义处境推向了极致,或者用海德格尔的表达,达到了人在大地上无家可归状态的极致。互联网是一种典型的无间距技术,互联网提供给人们的是一种无处不在的、超越时空限制的、即时可达的“无摩擦”
27、状态,但无限选择的代价却是人们变得越来越不关注自己当下所在的地方,越来越疏离于身边的人和物。对有限的身体而言,这种无限就是囚笼,计算机激发的那种无限控制的渴求(期待瞬间地和同时地获得一切)会侵蚀我们在世界中存在的根基,即,与其他存在者、其他人的相互依赖的、相互生发的本质联系。互联网技术很大程度上隔绝了人与人、人与物的直接互动,这些互动曾经支撑着我们的生活世界,但现在却被数字化生存的抽象性所掩盖。人类同一个符号化的世界联系起来,代价却是使我们丧失深层的存在体验,疏离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实际生活世界。如何唤回深层的存在感,是信息时代面临的最大挑战。笔者并非复古论者,毕竟新技术的浪潮无可阻拦。然而我们
28、必须意识到数字化生存所蕴含的严峻问题,必须将技术的使用与对生活世界的参与结合起来。如果未来我们注定会栖居在一个人与机器、现实与虚拟混杂的空间,那么我们应该遵循的行动标准,既不是单纯属人的,也不是单纯机器的,而是人与机器、技术之间相互激发、成长的关系。这意味着,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新技术产品设计理应考虑到人类共同体生活方式的需求:它应当提供更丰富、更具弹性地体验世界的框架,并帮助使用者与世界和其他主体建立本真生存意义上的共鸣。6.互联网正在创造中国的历史互联网正在创造中国的历史真相拼图真相拼图/熊培云熊培云费正清先生曾经这样形容往日的中国:“迄今为止,中国仍然是记者的天堂、统计学家的地狱。”所谓
29、“统计学家的地狱”,正如黄仁宇所批评的,旧时中国没有真正的“数目字管理”;而“记者的天堂”则一语道破转型期与新闻业之间的微妙关系和深长意味。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媒体视北京为“全球记者的天堂”,向北京增派人手。如有记者所说,北京已成为全球记者心目中“希望抵达的热地”“采访的天堂”。显然,任何时代都需要新闻记者,但是在一个转型国家,以新闻为业更能动人心魄。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挤在一起观看日出?因为人们乐见事物的新生,见证立竿见影的成长,并在必要的时候指出惊世谎言和潜在危险。中国日益成为全球重大新闻的发源地与策源地,成为重大新闻密集的富矿区;另一方面,中国境内每年都会发生许多轰动全国的新闻事件,
30、对于记者来说,这既具挑战性,也将是其职业生涯的重要机遇。身处转型时期的中国,旧事物尚未消退,新事物正在生长,假如新闻记者心怀使命,甘于在困厄中前行,定然不会浪费这个时代所特有的资源,并且能够因之大有所为。真相创造历史。从美国始于十九世纪的“扒粪运动”到二十世纪的水门事件;从流行于中国各个“利益城堡”中的“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口头禅到 2007 年发生在山西的“黑砖窑”事件,不难发现,探寻真相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法则,是永远未竟的事业,因为任何人、任何时代都不可能获得全部真相,而只能不断地获得真相。没有哪个时代不生长谎言,没有哪个时代没有被谎言和无知遮蔽的灰暗,甚至那些标榜探寻真相的人也会参与制造谎言
31、或为谎言施肥。但从整体上说,记者这个职业从其诞生开始便是以探寻和传播真相为业,并以此探寻和传播为荣耀。当然,新闻记者冒险犯难并不止于不动声色地为时代记流水账一般的真相,他必定在见证中参与,因为他知道自己身处怎样的时代,知道这个时代正在跨越怎样的难关,坚守怎样的价值并呵护那些事关进步的默契。人人都是记者,个个都有真相。从表面上看,记者是一个职业,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更是一种记录和参与社会的生活方式。拜互联网和摄录科技之所赐,尤其是伴随着博客(网志)和 DV 等大众传播方式的兴起,如今每个人都有成为记者的可能,每一位受众都可以投身于未来的新闻业。历史已然无数次证明,只有让真实的信息源源不断地流向
32、社会,让公众知晓,这个世界才有可能避免因为谎言坍塌而发生真相的挤兑与雪崩,并拥有一个可期的前景。谈到真相的获得,时常让我想起两句话。一句是中国古人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另一句是雨果的“若无新闻出版,万古如长夜”。对比这两句话很有意思:这位中国古人似乎相信天是一下子亮了的,像打手电一样,圣人既出,天下大白;而雨果则认为天是慢慢亮的,甚至还有可能会暗下去。所谓圣人生则生矣,甚至可以在产房里守株待兔,但真相却只能像新闻出版一样需要漫长的进化,只能靠在路上一点点寻得与拼装。如果不能好好守着,在极端的年代里恐怕这点光亮还有可能会丢掉。相信今天大多数中国人更认同雨果的判断,而不是那位古代同胞流放自
33、我、漫无边际的抒情。真相从来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更不能指望哪位圣人高高在上的光照。7.第六种自由第六种自由/熊培云熊培云对于无孔不入的信息垃圾,人们将何去何从?最近出版的新周刊做了一期有关“信息焦虑症”的专题,倡导在信息过剩时代的“不知情权”,几位作者以近乎抗议的口吻道出“抱歉,我不想知道!”。抗议的背景是,全世界每年出版近 70 万种期刊,60 余万种新书,登记 40 多万项专利,新增期刊近万种向你源源不断地输出层出不穷的新观点;900 多万个电视台、几十万个微波通讯塔、几万个雷达站、30 多万个民用电台,以及随时在增加的移动电话和终端电脑时刻提醒你注意全球任一角落发生的大事件。不止有新闻
34、、调查、数据、分析、广告通行世界,更有预言、传言、流言与谣言招摇过市上世纪初,晏阳初曾经将“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视为“第五大自由”。几十年后,索尔仁尼琴还注意到另一种自由,“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在此,我们姑且将免于倾倒信息(宣传)垃圾的自由称为“第六种自由”。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客厅不过是电视台倾倒垃圾的地方。在过去,性病广告只是贴在厕所、电线杆等“公器”上,而现在贴到了居民日日拂拭的家具上。如您所知,“一九八四式”的“宣传联播”与“真理联播”
35、早已令人生厌。同样令人生厌的是,根据 Engadget报道,台湾 Yi Tien 公司正准备生产一种如厕用的 RSS 阅读器,通过与电脑主机相连的无线网络,将你所订阅的 RSS 内容打印在厕纸上供你阅读。“恭喜你,你的最后一块私人领地也被垃圾信息占据了。”(新周刊)真正的现实是,有用的信息在黑箱之中无路可寻,而无用的信息管道却像章鱼的爪子一样连接我们身体与生活的每一根神经。内心对信息的隐秘的渴望,以及信息垃圾的无孔不入,使人们在信息时代几乎无路可逃。对网络的沉迷无疑已经耗费了我们的大部分光阴,每一位“信息成瘾者”更像是信息时代的逃犯,享受信息斋戒的日子只是逃亡的日子,过不了多久,他便会听从内心
36、的召唤,心甘情愿地被网络引渡回来。其实,这不过是梭罗笔下的另一种“静静的绝望的生活”。正是为了逃离这种绝望,早在 1845 年,梭罗带着一把借来的斧头,走进了瓦尔登湖边的青葱密林。在美国独立日的那天,住进了自己盖的湖边木屋。对于梭罗来说,这不过是 一次有关生活的实验,或者说,一次有关生活的反叛。不是逃离生活,而是走向生活。一百多年以前,在信息时代尚未破晓之时,大概是意识到人们对信息的过度攫取会毁掉自己的生活,梭罗离开了喧闹的城市。就像今天,拔了网线,关了电视,过不被信息垃圾包围的日子。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那些发生在远在天边的大事小情,无论是一场血淋淋的自杀式袭击、绑匪的演讲,还是政治领袖的亲民
37、秀、女明星成功或者失败的隆胸术,与我们的生活是毫不相干的。梭罗曾经这样嘲讽那个时代的新闻成瘾者:吃了午饭,还只睡了半个小时的午觉,一醒来就抬起了头,问“有什么新闻?”好像全人类都在为他放哨。而睡了一夜之后,新闻之不可缺少,正如早饭一样重要。“请告诉我发生在这个星球之上的任何地方的任何人的新闻。”于是他一边喝咖啡,吃面包卷,一边读报纸,知道了这天早晨的瓦奇多河上,有一个人的眼睛被挖掉了;一点不在乎他自己就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深不可测的大黑洞里,自己的眼睛里早就是没有瞳仁的了。梭罗甚至说,世界有没有邮局都无所谓。当然,这种夸张的说法并不代表梭罗具有反文明倾向他随之而来的解释却是值得回味的。“我想,只有
38、很少的重要消息是需要邮递的。我的一生之中,确切地说,至多只收到过一两封信是值得花费那邮资的。”而且,“我从来没有从报纸上读到什么值得纪念的新闻。如果我们读到某某人被抢了,或被谋杀或者死于非命了,或者一幢房子烧了,或一只船沉了,或一只轮船炸了,或一条母牛在西部铁路上给撞死了,或一只疯狗死了,或冬天有了一大群蚱蜢,我们不用再读别的了,有这么一条新闻就够了。如果你掌握了原则,何必去关心那亿万的例证及其应用呢?”在梭罗看来,生活中新闻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最重要的东西相反是那些“永不衰老的事件”就像林中漫步、晒太阳之于人的健康一样意义久远。若干年前,当我初次走进一些法国朋友的家里时,曾经感慨他们的电视机为
39、什么那么小。关于这一点,相信看过天使爱美丽这部影片的中国观众会有所体会。后来我才知道,其实这是因为他们比较珍视“第六种自由”。和许多欧洲人一样,法国人不仅抵制无用的信息与广告对公共领域与私人生活的侵蚀,而且学着关闭了电视和电脑,将自己放到海滩和阳台上,过和大自然一样自然的生活。他们不像今日中国人一样,在物欲症的逼迫下不断地换房子,不断地抱怨自己家的电视不如墙壁宽,用大屏幕的宽度来见证自己人生的视野与财富的极限。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里表示单向度的工业社会具有“极权化”倾向。当人们使用着相同的网络,阅读着相同的头条,因为相同的信息垃圾而消化不良,信息社会同样造就了无数“单向度的思想”与“标准化的人
40、”。确切说,他们不是“标准化的人”,而是“标准化的阅读器”。不幸的是,当网站、电视等各路媒体以争夺、培育眼球为使命,不停地以信息时代的“狼奶”为眼球喂食,当精神生活简约为饭来张口的观赏和阅读,每个人似乎甘愿放逐自己的后脑,异化为吸附在屏幕上的两粒饥渴的眼球就像“发泄球”一样,被一次次地摔打在屏幕上,变成一滩烂泥。8.智能传播时代的信息伦理智能传播时代的信息伦理/陈昌凤陈昌凤当前公认的能够影响人类一百年的新技术有三大项:大数据、智能化、移动化,这些技术对信息伦理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大数据大数据大数据环境下,数据规模的大小和动态程度都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从多层情境到多元价值,再到伦理原则涉及到
41、很多方面,为技术操作者带来地位和影响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伦理的多元挑战。隐私权问题。每个个体都为大数据做出贡献,这涉及到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问题。如果缩小隐私权的保护范围,会延伸出信息共享、信息透明等一系列的伦理问题;如果扩大隐私权的保护范围,身份和身体安全等一系列信息又会暴露在大数据环境中。身份认同。大数据进行数据协同后,“我是谁”好像变得不重要,因为每个人都只是大数据中的一个“小点”,个人身份认同会出现新问题,包括大数据技术也会对个人权益形成挑战。个人信息权益。个人信息伦理保护标准和实施机制都是值得关注的情境。新媒体时代,个人信息权益如知情权、更正权、封存权、生存权、收益权等在大数据环境
42、下,是否彼此存在冲突;如何处理类似法律、道德要求和商业利益等方面的矛盾关系;信息伦理是否以人本主义为主都是大数据时代需要考虑的。智能化智能化智能技术无所不在,未来生活将与智能化密切相关。“互联网”继升级为“物联网”后将再升级到“人联网”,每个人都可以与网相连,形成网络。智能环境下,机器人写作、算法推荐、智能翻译等都已投入应用。不只新闻媒体,包括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和信息平台、所有信息媒体、承载信息的载体都在不断地强化智能化应用。写作和翻译仅是冰山一角,包括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视觉信息等都为信息传播带来新的挑战。西方关注到信息经过智能化处理后不易被辨别,所谓的“黑箱化”操作特别明显,造成各种信
43、息伦理问题。智能化时代的显性信息伦理问题是算法,算法作为工具确实能够助推新型信息平台发展,但算法设计者的立场涉及到价值观,价值观即与伦理相关。大众正在呼吁算法公开,不要“黑箱化”操作。大众与学界对于智能化应用到信息传播中的看法莫衷一是,大家有很多疑惑,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的伦理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信息传播伦理的转向信息传播伦理的转向美国纽约时报报道,Facebook 的 32 万名用户信息被盗用,致使用户及其朋友约 5000 万人被发送带有明显引导性价值立场的信息。剑桥大学一项通过抓取用户行为,运用算法推测用户心理的研究受到了资本的青睐,后成立了数据挖掘和分析公司剑桥分析(Cambridge
44、Analytica)。特朗普选举、英国脱欧投票等政治活动使用算法对用户进行主观引导,很多投票的结果并不是真正的客观判断,这就是智能或新技术带来的伦理问题。新技术的产生与应用使得伦理发生转向,过去的传播伦理现在转向公共伦理,过去的新闻伦理现在转向信息伦理,且呈不断扩大化。传播伦理到公共伦理的转向。大众自媒体时代对公众进行技术赋权以后挑战了传播伦理,伦理因与公众相关而变成了公共伦理。传播伦理的转向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例如,现在社交媒体在某种程度上还原了过去的人际传播的模式,但人际传播的模式和大众传播的伦理不一样,这使得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限变得模糊,最后造成个人隐私的公开透明化等新的伦理问题。新闻
45、伦理到信息伦理的转向。智能化对传播价值产生影响,尤其是算法应用。算法应用能够通过测试了解用户的喜好,进而向用户进行推送,传媒新闻媒体是信息的把关者,具有推送的专业性和选择权,但现在变成算法推送而非新闻人员的专业选择,形成了新的用户导向。算法伦理会导致偏见、不透明性、歧视、不正确的行动以及失去自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算法的科学与人文是否矛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否矛盾。当前时代是一个效益最大化的工具理性时代,而价值正在缺失,这就是伦理需要关注的问题。数字时代信息传播的伦理范式数字时代信息传播的伦理范式新技术的应用也带来范式的改变。数字时代信息传播伦理的范式中,追求真实、行为独立、富有责任感
46、、追求无伤害、关爱他人等内容都是不变的,需要改变的是“把关人”。传统媒体需要非常负责地对传播出去的信息把关,但现在“把关人”开始失守,用户成为了“把关人”。原来封闭的伦理圈子,现在要把用户、媒体以及管理者都纳入进来。应对开放伦理的观念予以赞成,当前世界上最顶尖的媒介伦理研究者也认为内容生产者和消费者要建立开放的伦理关系。Clifford G.Christians 提出了超越国界和超越人群种族的全球化伦理框架,而这个全球化的伦理框架确实存在全球媒介伦理的问题。最新的时代需要进行融合与超越,建立超越国家、民族、文化、种族和性别差异的伦理理论。伦理理论里一定要重视人的本体作用,要重视新的媒体,包括社
47、交媒体对个体的影响,让我们从分散、理性、自治的原子变为情境化的、有同情心的、存在于关系之中的节点。9.网络时代的反思网络时代的反思互联网对思维和行为方式的改变文/光明网网络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范围之广,产生影响之大,不得不让我们对互联网始终保持一种敬畏的态度。新的网络产品不断问世,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深度也不断增加,这种高度融合式的依赖,使得技术变革对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速食”阅读:你的深度在哪里“速食”阅读:你的深度在哪里?书刊时代造就了阅读者线性的思维模式,人们可以沉浸到一本书中,按照书本的页码和文字顺序,运用逻辑思维能力进行思考。而到了网络时代,“即时性”高于一切,传统阅读演
48、变成“快餐式”阅读。正如发生心理学家玛丽安娜沃尔夫所说:“我们不仅由阅读的内容决定,而且由阅读的方式决定。”“鼠标轻松点,内容蜂拥至”,猎奇心理下的点击过程很难有深入思考,“点击文化”下的非线性思考,行程以某条信息为起点向外延伸分散型的思维结构,培养出网民一心二用乃至多用的思维习惯,很多人在上网的时候同时打开多个浏览器窗口,在不同的网络窗口中搜索信息。网络文化的高度综合性,打破了图片和文字的桎梏。形象化倾向诱导人们用“看”去了解世界,而排斥“想”。“速食”文化下的产物,大都以短小精悍的碎片化形式出现,而在这种氛围中培养出来的更多是“内容翻译者”,缺少了对问题的反思过程,长久发展只会弱化人的思维
49、能力。“人们通过网络了解非常多的信息,却没有深刻的理解和体验,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结果所了解的东西迅即成为过眼云烟。人们的注意力更加分散,生活也更加碎片化,思维方式更加感性,理性思维能力下降,对个人素质和社会发展都将产生某种不利影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导师董天策教授对此表示担忧。搜索引擎:遥控虚无的“安全感”搜索引擎:遥控虚无的“安全感”以往,人们遇到问题时,通常会开动脑筋分析问题,找出解决办法。而现如今,这样的思维模式正逐步发生变化。人们遇到问题,首先是打开网页,登录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简单的输入便使相关信息一览无余。“不记、不想、不争”,已经是许多都市白领最普遍的互联网行为;
50、一群“史上最牛的职场达人”宣称自己达到了“三不境界”:不记忆任何资料、不思考任何问题、不撰写任何文案。搜索引擎的功能强大,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让很多上班族染上了“搜索依赖症”,形成了思考惰性。对此专家提醒,这是网络时代的一个全球化现象,无限的搜索引擎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衔接。而需要正视的是,搜索成瘾弱化了人们思考的氛围,让越来越多的网民丧失了创造力,思维趋于简单化。哈佛商业评论原执行主编尼古拉斯卡尔认为,“(网络时代)在丢掉了战争与和平,丢掉了羊皮圣经,丢掉了报纸杂志,丢掉了托尔斯泰心灵的同时,人类正在丢掉的是大脑。”从网上获取一切所需要的信息,这甚至变成自身安全感的一种来源,症状比较严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