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GENRE ANDSUBJECT类型与题材东北老工业区曾经为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做出过无比卓越的贡献,但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型,东北重工业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对于其无比辉煌的过去,人们好像也封存于记忆深处,如果没有特殊机缘的激活,便很难再唤起这些记忆。幸运的是,跨入21世纪以后,电影作品充当了这种特殊的机缘,再次将东北老工业区展示于观众面前,从而激起了满满的回忆与感动。从2002年王兵执导的纪录影片 铁西区,再到2011年张猛执导的喜剧电影 钢的琴,东北老工业区再度成为银幕刻画的对象,国产电影也由此开辟出一种全新的书写内容,即对工业记忆的书写。众所周知,比较批评已经成为当今电影评论中常
2、见的一种批评模式,同样以东北老工业区为叙事背景的 铁西区 与 钢的琴 自然也具备比较条件。事实上,只要认真观看这两部影片,并加以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对这两部影片进行比较并非牵强附会,而是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背景基础。从 铁西区 到 钢的琴,实际上反映了中国电影在工业记忆书写方面的继承与变化,这种继承与变化具体表现在影片形式、拍摄风格、文化内涵三个方面。一、从纪录影片到喜剧影片的转换铁西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国最大且最古老的工业中心。如果查考它的历史,可以发现早在1934年,铁西区的工业化建设便已迈上轨道。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政府发布了支援中国建设的157个工业计划,其中有98个围绕铁西区展
3、开,这足以说明铁西区在建国初期工业部署中的核心地位。即便后来中苏关系破裂,铁西区在最巅峰的时候,仍能维持五六百个工厂的正常运作,养活了100多万人。1即使放在今天来看,这一数据也仍然是人类工业发展史中的奇迹。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铁西区工人面临失业困境。纪录片 铁西区便是以此为拍摄背景。影片共分三个部分,依次是时长4小时的 工厂,3小时的艳粉街 以及2小时15分钟的 铁路。这三个部分有机串联在一起,全面记录了1999年到2001年间铁西区“曾经辉煌,如今却要覆亡”的末日余照。由于影片铁西区 采用超现实的纪实风格进行拍摄,因此很快便得到国际影坛的注意,从2003年开始,该纪录片先后获得法国马赛
4、纪录片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法国电影手册 年度十大影片、日本山形纪录片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墨西哥城现代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等奖项,足见 铁西区 艺术成就之高。从影片形式来看,铁西区 是典型的纪录影片,但其中也有若干耐心寻味的艺术安排。整部影片在1999年的暴风雪中拉开帷幕,暴风雪过后,大自然的生机消失殆尽,以这样一个衰微的画面开启整部纪录片,导演要寄寓其中的显然是时代大悲剧的开启。再如得知工厂即将倒闭的工人们本应绝望透顶,而影片中的工人仍然在元旦当天有说有笑地理发,乐观地迎接新年。但在这表面乐观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难以名状的悲剧感。工人们已经习惯了被时代裹挟着前进,笑也是一天,哭也是一天,身为时代
5、之海的一粒水珠,又如何能够左右时代的发展呢?这种笑,是强颜欢笑。铁西区 擅于通过这种看似简单的画面,将整个时代的面貌加以浓缩,从而制造出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作者简介】孟莉,女,山东济宁人,山东政法学院传媒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影视文化研究。孟莉从 铁西区 到 钢的琴:工业记忆书写的继承与变化DOI:10.16583/ki.52-1014/j.2022.14.025252022第14期 钢的琴 主要以黑色幽默的风格来反映东北工业区的相关情况2,这与 铁西区 形成了明显区别。但如果深入思考,可以发现 钢的琴 与 铁西区 并非毫无相通之处,恰恰相反的是前者对后者有明显的继承性,例如二者都擅长借助
6、看似乐观的画面来传递异常悲观的情绪。铁西区 里即将下岗的工人有说有笑地理发来迎接新年,钢的琴 里下岗工人陈桂林与他的乐队合唱慷慨激昂的 苏联进行曲。他们貌似没意识到时代的风浪正将自己裹挟到更困难的境遇当中,而内心深处却在尽力避谈一切与之相关的问题,仿佛只要不触及,便不会发生危机。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东北旧工业区的分崩离析成为必然,因此铁西区 的工人一夜之间丢了“铁饭碗”,钢的琴里陈桂林的妻子也决意投向资本的怀抱。铁西区 所传递的个人在时代面前的渺小感,在 钢的琴 中也有所体现。与 铁西区 相比,钢的琴 在工业记忆的书写方面又有新的创新。铁西区 选择的对象是整个铁西区的工人群体,而 钢的
7、琴 则本着典型化原则,以陈桂林的人生轨迹为刻画对象,塑造了更为生动的人物形象。可以说 铁西区 是下岗工人的集体画像,而钢的琴 是一个下岗工人的特写。但群体蕴含着无数个体,而个体又反映了群体的某一部分特质。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的话,铁西区 和 钢的琴 其实塑造了同一类人,只是详略有别罢了。在这一点上,钢的琴 又可以视为对 铁西区 的继承。由此来看,钢的琴 虽然没有采用 铁西区 原有的表现形式,但对于 铁西区 仍有继承,同时又有一定程度的变化。这本身也说明了电影理论中的一条规律,即影片的内容不能单一地决定影片形式。同样的影片内容,既可以以纪录片的方式来表现,也可以采用喜剧的形式来呈现,但表现形式又不
8、可因此而被轻视,因为表现形式对于影片的艺术风格有着明确的限定作用。二、从写实风格到夸张风格的转换铁西区 使用了纪录影片的形式来进行创作,因此该影片的主体风格就是“写实”。正如 世界纪录片作品词典 对 铁西区 的描述所说:“这是一部很典型的直接电影,没有旁白,没有奇特的视角,也没有复杂的剧情。导演用一个游刃于工人和工厂中的镜头,缓慢而忠实地记录着这个工厂的一幕幕和工人的一天又一天。开始3分钟的火车行进,就把受众带进了这个巨大厂区的历史之中。工厂是这部片子的主人公,历尽沧桑的工厂与依靠它生活的一群人一起沉沦。”3第一部分 工厂 利用纷繁交错的各种画面,记录了“该重工业区三家大型工厂(沈阳冶炼厂、沈
9、阳电缆厂和沈阳轧钢厂)最后阶段的正常工作和拆除,中间大段呈现的是工人的劳动、休息、争斗、洗浴、疗养、娱乐、嘱托、抱怨、彷徨、愤怒、热情、无奈、绝望、焦虑、感伤”。4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超写实的风格并没有给观众带来冗长无趣的观感。由于画面的切换非常频繁,人物对白多用方言,因此尽管主体追求写实,但落实到影片的呈现,却仍然是极具观赏性的。为何通常被认为枯燥乏味的纪录片,会在 铁西区 中实现艺术上的飞跃呢?其根本原因是导演王兵在影片拍摄过程中的匠心独运。与一般纪录片尽可能地追求客观呈现不同,铁西区 中能够深刻地反映王兵的个人特色。整部影片没有任何旁白,所有对白都是影片中的人物对话。但王兵对这种对话的选
10、择是有着严格的遴选标准的,他有意选取能够呈现时代兴衰的对白,借人物之口传递自己对于历史的认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 艳粉街 里的歌谣:“吸烟伤肺,喝酒伤胃,桑拿太贵,到歌厅高消费,打麻将赌博你干扰社会,买点彩票经济实惠。”这种看似幽默轻松的歌谣,恰好反映出时代风气的变换。所以 铁西区 里的人物台词虽然是写实记录,却蕴含了导演王兵的个人观感。正如黄文海导演所评价的那样:“王兵的 铁西区 对语言的自觉是明显的,比之前的揭露性作品,增多了作者的气息,现实纪录作品终于打上了深深的作者烙印。”5正因作者烙印的存在,铁西区 的写实风格不再是镜头和画面的单一呈现,而是注入了导演的热情和温度。铁西区 上映六年
11、之后,王兵写了一篇题为“铁西区 之前”的自述。在这篇自述中,他详尽地复盘了在拍摄之前他与周围环境的隔阂,以及拍摄期间周围环境与他的“对话”:“在 铁西区 的前期拍26GENRE ANDSUBJECT类型与题材电影 钢的琴 海报摄过程中,我内心一直处在非常焦虑的状态里,我努力地在寻找真实,真实好像就在你眼前,然而你却无力抓住。一段时间过去,那里的人、街、厂房、铁路,慢慢地开始与你对话了。她就像镜子中的映像,当你想抓住她时总有一个透明的中介物使你无法逾越,而你退却时又被一种吸引力控制着,最后你只能诚实地顺从,在顺从她的同时你也得到一种无边的自由。”6选择永远是双向的,铁西区的“人、街、厂房、铁路”
12、选择了王兵,而王兵也选择了这些“人、街、厂房、铁路”,因此这种“对话”无疑包含着王兵的个体烙印。钢的琴 看似与纪录片毫无瓜葛,但其中也存在很多写实元素。最明显的就是陈桂林要为女儿买一架钢琴时四处筹资的情节。在周围亲友都下岗失业的情况下,他先是找到了自己唯一一位还有产业在手的朋友杀猪匠,结果杀猪匠同样挣扎在温饱线上,不愿施以援手;无奈之下,陈桂林又找到自己的二姐,而二姐同样也缺衣少食,桂林只好怏怏而归。这些情节都非常写实,从中甚至可以看到 铁西区 的影子。但钢的琴 毕竟是一部带有喜剧色彩的电影,所以情节最终倒向了荒诞的喜剧方向:在陈桂林筹资四处碰壁以后,他的乐队朋友们竟然萌生了去学校偷一架钢琴的
13、想法;更荒诞的是,这些朋友在做着违法勾当的时候,竟然还能苦中作乐,在欢歌笑语之时,拿猪腿当麦克风,一路笑声装扮着颠簸的猪肉车。钢的琴 的喜剧色彩,在这一情节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所以从这里来看,钢的琴 在继承 铁西区 写实风格的同时,还拓展出一种特有的喜剧风格。虽然这些喜剧的成因是生活所迫,但苦中作乐未尝不是一种更加洒脱的人生态度。因此从艺术风格而论,相较于 铁西区,钢的琴 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三、从现实主义到理想主义的转换铁西区 的表现形式是纪录影片,纪录影片的艺术风格就是写实,而其内容上的特点则是现实主义。铁西区 究竟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根据王兵的自述,他是要记录曾经辉煌一时的
14、工业重镇在国家政策的调控之下,骤然塌陷的历史。影片中记录的都是生活在温饱线上下的再普通不过的贩夫走卒,他们的三餐、他们的娱乐、他们的嗜好等,无一不成为铁西区 重点记录的对象。这就是 铁西区 扑面而来的现实主义感。但从另一方面讲,铁西区 的现实主义还体现在敢于正视社会变革对社会各阶层造成的影响。毫无疑问,再完美的政策也不可能兼顾所有社会阶层的利益。20世纪末兴起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立足于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放慢污染较严重的重工业的发展节奏,改为与环境和平共处的轻工业优先发展的原则。这个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就重工业内部结构而言,这一调整显然使许多工人不得不面临下岗问题。铁西区 作为一部记录
15、良心的影片,没有回避这些问题,而是以最真实的笔触呈现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大变革。这种刻画本身就已经为常见的现实主义注入了更加深刻的灵魂。这不禁让人想起罗曼罗兰的名言:“真正的英雄主义只有一种,那便是看透了生活的272022第14期 参考文献:1战宇婷.异质空间理论与吉林空间记忆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8:104-105.2杨泓蕊.浅析影片钢的琴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工业变革下的黑色幽默 J.中国文艺家,2020(09):16-17.3张同道,主编.世界纪录片作品辞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7:449.4石屹.认识纪录片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7:501.5吴保和,主编.
16、华语纪录片手册(第1册)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5:123.6许洋,李楠,主编.潮流 反潮流?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184.7法罗曼罗兰.罗曼罗兰名作集M.傅雷,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49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7看透生活的真相,本应是令人惆怅的悲剧,唯有那些能够直面悲剧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这也可以用来评价 铁西区 的创作宗旨。可以说,铁西区 以现实主义为指导原则,不仅呈现了现实主义,还扩充了现实主义。而从情节内容去分析 钢的琴,其也闪烁着现实主义的光芒。陈桂林下岗以后,接连遭遇离婚等重大人生挫折,这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小人物的现实写照。但从另一角度来看,钢的琴 又突破了现实主义,走向了理想主义的境界。所谓“钢的琴”,是陈桂林用钢铁为女儿铸造的一架钢琴,它背后的含义却异常丰富,因为它是陈桂林浓浓的父爱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的展现。影片中陈桂林不管遭遇多少社会考验和人生挫折,都没有丧失一个人应有的尊严,他执意要为女儿置办的钢琴,与其说是一架琴,不如说是一个理想。陈桂林深知生活不易,但他不愿因此而放弃对女儿的承诺,更不愿因此向社会妥协,向生活低头。被生活打击得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