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3 卷第 6 期 Vol.13 No.6 2022 年 12 月 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Dec.2022 从管理到治理: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 孵化平台运行的转型探析 陈小波,邓炼 (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 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是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开展产学研、促进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阵地,是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面临着角色定位模糊、运行机制不健全、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产出效果不佳等问题,管理模
2、式的改革势在必行。随着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治理体系的完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已经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其实现路径可以从转变理念、形成多元参与主体和重构治理体系等三个维度推进。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平台;管理;治理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22)06008408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既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也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教育资源分散化、课程结构碎片化、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与治理机制建设成效低等问题1。自
3、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国家先后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着力构建起从中央到地方一体化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课程建设、体系构建、平台建设等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例如,Mayhew M J等通过对美国3 700名本科高年级学生开展一系列评估发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在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潜力方面有重要作用2。李旭辉等认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应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创新
4、创业教育课程体系3。孟晓媛等从丰富实践教育模式、营造实践教育氛围、探索实践教育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以互联网为平台、以文化为引领、以活动为载体来拓宽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4。此外也有学者关注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学生创业园等叫法不一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对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影响。例如 Bodolica V 等认为,设立创新中心或者孵化器是创业型大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借助高校 收稿日期 2022-03-09;修回日期 2022-09-14 基金项目 桂林理工大学 2020 年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专项研究课题“治理理论视阈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转型升级研究”(GUT2020CY
5、03);2021 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产教融合背景下地方高校创新创业三个融合教育实践平台建设与实践”(2021JGA206);广西教育科学规划 2021 年度课题“双创升级背景下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路径研究”(2021C382)作者简介 陈小波,男,广西玉林人,桂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联系邮箱:;邓炼,男,湖南益阳人,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材料科学创新、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创新 陈小波,邓炼:从管理到治理: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运行的转型探析 85 提供的创新孵化器,大
6、学生和校友可以完成科技创新项目和实现商业设想,进而转化为初创企业。新兴国家应鼓励高校建立创新孵化器,以培养更多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大学生5。张秀娥等认为,校园孵化器建设是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建构的重要一环,所以应以众创空间、孵化器建设为引领,建成大学、学院和地方组成的协同创新体系,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利用周边的存量土地和楼宇,打造创新创业基地和科技孵化园区,促进科技知识的溢出和转化6。刘广等提出了“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的大学生众创空间孵化链条建设理念7。综上所述,目前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重要性、建设理念、建设措施和经验的总结等方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7、建设实践经验的归纳和理论升华还有待进一步加强,针对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等层面的探索和研究也较少,对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建设的特殊性更是关注得不够。基于这些问题,本文以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运行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当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其治理机制,尝试提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治理路径,以期为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提供参考。一、在管理模式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运行面临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由政府主导的 8。在政策的催化下,拥有一个或者多个叫法不一的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已成为我国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标准配备,
8、这些平台只是存在数量与规模的差别9,它们既是地方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双创”教育和服务的主要阵地,也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实现转化、走向市场的重要基地。随着创新创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运动式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合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需求,面临着角色定位模糊、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健全、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和产出效果不佳等突出问题。(一)角色定位模糊 当前,一些地方高校沿袭了传统高等教育的培养理念,存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片面化、简单化与功利化等现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服务的认知定位出现了偏差10,因一些高校工作人员对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定位认识不清导致服务意识差等问题较为
9、突出11。种种问题叠加导致一些地方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规划不合理、政策指导不力、保障体系建构不完善,制约了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高质量发展。例如,有研究发现,当前不少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存在定位不准的问题,其顶层设计、经营理念和管理思路仅停留在落实上级政策、完成上级任务层面,实质性规划和助推孵化项目发展措施缺乏12。(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管理运行一般都是由高校主导13,其形式多样,可谓是“千校千样”。由于当前由地方政府出台的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的时间都不长,宣传不到位等现象比较普遍14,加上受地方高校办学定位、规模、经费、场地以
10、及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组织结构区隔化15等方面的影响,大多地方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实行垂直化管理,这种“一元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在创新创业教育初期发挥了有效的推动作用,但在创新创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和内涵式发展阶段后,因管理队伍不稳定、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弊端的存在,校内相关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时常出现权责边界模糊、相互推诿、敷衍塞责等问题16,在管理上无法形成合力,无法有效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向专业化、精细化、市场化方向转型升级。例如,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管理办法、入孵团队的日常规章制度及考核办法仅是一些粗线条 2022 年第 13 卷第 6 期 86 的规定,无法提供实质的支
11、持和服务指导,甚至无据可循12。(三)师生和社会力量等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 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一般是建在高校内,在管理上也多将其列为校属机构。但是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管理运营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高校和师生员工等校内参与主体以及政府、企业等校外主体,只有充分有效激发这些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建强管好这些孵化平台。但是在实践中,师生和社会力量等主体参与平台建设与运行的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由于受“科研为主导、教学为基础”的高校办学理念和评价机制的影响,专任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不够,对专创融合教育理念存在误解17,加上受垂直行政管理模式的影响,
12、教师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的主动性也不够。除此之外,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目标任务化、管理指标化、操作简单化等问题,致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18。而从校外的参与主体来看,地方政府对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投入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也不够19,企业对参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缺乏足够热情和动力20。(四)产出效果不佳 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和资源,但产出不佳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孵化的成功率相对较低、孵化的项目质量不高、平台后续发展的动力不足等,与其本应承担的职责和发挥的功能相差甚远。造成当前地方高校大学生
13、创新创业孵化平台产出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地方高校创新与创业文化积淀不够,大多数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大多是由近年才发展起来的,缺乏能够激发师生创新创业的生动力;其二是受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限制,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是靠高校投资的,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为目的,具有公益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对企业或其他社会资源的吸引力;其三是与市场对接的机制不完善,尽管当前高校汇聚了丰富的科技资源,但由于当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存在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相脱节、缺少专利转化流转机制等问题,致使孵化项目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不高21。虽然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创新创业教育训练基地等各
14、类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和孵化平台都有搭建,但很少能够切实地运转起来22。因此,地方高校想要解决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管理运行体制所面临的问题,提高其运营效益,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首先要解放思想,解决理念问题,健全完善平台的建设管理和运营机制。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管理与治理的差异分析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23,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创新创业教育,也需要优化治理体系,使政府、市场、学校和师生等各方都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理顺各自的权责利关系,使创新创业教育得以有效实施24。在这样的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管理需要
15、树立治理理念,构建同时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和师生科技创新创业需要的治理体系。就其概念而言,管理是指社会组织中为实现预期目标而推行的以管理者为中心的协调活动25,而“高等教育管理”是指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或管理活动的动态概念26。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管理应是高校为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对入驻平台的创新创业活动进行协调的系列举措。其中,预期的目标一般是由管理者来设定,即地方高校依据自身的办学实力而设置;开展的协调活动主要包括平台建设方案的设定、组织实施的步骤、资源统筹协调等。管理者常常是指高校的创新创业孵化平教育创新 陈小波,邓炼:从管理到治理: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平台
16、运行的转型探析 87 台的管理机构,被管理者一般是指入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师生。管理者通过制定管理策略和实施管理行为,协调被管理者的相关活动,从而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常常处于主动地位,被管理者则处于被动地位。治理,是指多个行为主体通过合作互动共同参与公共政策讨论、制定与实施的活动27,根据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治理的内涵可解读为“各种个人和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总和,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28。高等教育治理强调的是多元治理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共同参与高等教育的相关事务,不断优化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提升高等教育质量、降低高等教育治理成本的一个动态过程29。据此,我们可以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治理理解为平台的举办者(高校)与入驻者或参与者(师生)通过各种合理合法的手段、方式方法共同管理平台事务的过程。相较于平台管理,平台治理是一个持续协调的过程,除了举办者外,所有利益相关者都要参与平台建设,上下互动,多向多维的合作,强调入驻师生和参与项目的主体地位,从而更容易激发其主观能动性,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