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脾虚湿滞是 UC 的首要病理基础21。脾虚为发病根本,湿邪为发病关键,内外湿相合,正邪交争,肠道微生态失衡,导致肠道黏膜屏障及免疫功能障碍,形成了溃疡、糜烂长期反复难愈的状态。也提示我们在 UC 的治疗中,勿忘健脾益气与清肠化湿两个方面。参考文献1 张声生,沈洪,郑凯,等.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08):3585-3589.2 李乾构.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路 J.北京中医,2004(03):149-150.3 余勰,王晓素.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J.河南中医,2013,33(07):1020-1021.4 聂现华,阿鲁
2、美提.湿淫致病与治疗的探讨 J.光明中医,2009,24(02):326-327.5 张俊智,杨风利.湿邪致病与临床证治 J.四川中医,2005(12):39-40.6 姜桂宁.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探讨 J.山东中医杂志,2008(04):219-220+223.7 郑凯,沈洪,叶柏.衷中参西试论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思路 J.江苏中医药,2019,51(03):14-16.8 曹婷婷.溃疡性结肠炎不同病情分期病机证治探析 J.江西中医药,2012,43(07):7-8.9 郭鑫,何丽清.伤寒论 下利证中水饮湿邪致病的辨治思维探讨 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01):7-8.10(金)张从
3、正撰;张宝春点校.儒门事亲 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明)王肯堂辑.证治准绳 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12(清)叶天士著;(清)华岫云编订.临证指南医案 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13(清)沈金鳌撰;李占永,李晓林校注.杂病源流犀烛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4(宋)史菘重编.灵枢经 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15(明)张介宾著.景岳全书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16 高善语,梅笑玲,刘晓明,等.从湿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J.天津中医药,2014,31(03):154-155.17 张红梅,李姿慧,蔡荣林,
4、等.浅析溃疡性结肠炎的“湿”性病因 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9(02):1-2,13.18(金)李东桓著.脾胃论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明)吴昆编著;洪青山校注.医方考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0 娜布其玛,阿拉坦敖日格乐.浅谈中医理论之“湿邪”J.北方药学,2015,12(04):134-136.21 刘杰民,王敏,黄贵华,等.溃疡性结肠炎由脾及肾病机演变规律初探 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08):94-95.(收稿日期 2021-10-14)通讯作者:王重新,本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神经内科疾病,E-mai
5、l:963272568 ;作者简介:莫等闲,2019 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针灸治疗神经内科疾病,。E-mail:838288904 。从“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理论浅析艾灸补泻原理莫等闲1,2,张华3,王重新4(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193;2.国家中医针灸医学临床研究中心,天津 300193;3.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天津 300193;4.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天津 300193)摘要:从 黄帝内经 中“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的角度,结合历代灸法相关文献与部分现代研究结果探索此艾灸补泻的原理。认为,艾灸补泻源于 内经,是“少火生气、壮火散气”理论在灸
6、法领域的应用,体现了中医补虚泻实的原则;补法与泻法均有其适宜病种。关键词:灵枢;艾灸补泻;壮火;少火 中图分类号:R 245.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649(2023)02-0015-03艾灸是中医外治的基本手段之一,起源于原始社会,在医疗实践中应用较早。灵枢 中已明确提出艾灸补泻操作方法,但自宋以来,灸法在临床上逐渐被漠视,施以艾灸补泻者,更为鲜少。近代针灸名家承淡安指出:“灸之要,并不限于虚症或慢性病,有谓灸有补无泻者,盖亦似是而非之谈。其效用与针治无以异。”1周楣声也提出:艾灸适应范围广泛,既适宜于体弱病久之慢性病人,更适宜于体壮病新之急性患者,特别是对热性病患者更宜
7、灸治2。为使灸法得到进一步的应用,笔者在此对内经中艾灸补泻的操作原理、功效主治及应用进行一些探讨,不妥之处,望斧正。1火与气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提出:“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14火是五行学说中的一个元素,尚书洪512023 年第 41 卷第 2 期Vol.41,No.2,2023四 川 中 医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范 中将火之性质总结为:“火曰炎上。”火具有温热、上升的性质,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3。“气”在中医学中含义广泛,在此条经文中,应作为
8、两种含义看待,“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二句中的“气”是指火本身的性质而言;“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四句中的“气”,是指人身之功能而言的4。用药时,譬如乌附等大热之品,作用于人体是壮火,若用之剂量不当,则会产生严重的中毒反应,使人体功能迅速衰竭,是“壮火散气”的体现;而参归等温热之药,能使气血渐旺,人体机能缓缓恢复,是“少火生气”的体现。2艾灸补泻操作艾灸补泻始于内经。灵枢背腧 指出:“气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以火补之,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5人体邪气盛则用泻法,点燃艾炷后,以口速吹其火,风火相煽,火得风则其火性愈壮,火力猛,快速燃灭;正
9、气虚则用补法,点燃艾炷后不吹其火,火力微而温和,时间较长,待其自灭6。补法和泻法的区别在于“毋吹其火”与“疾吹其火”,艾火火力有温和与旺盛的不同,等量艾绒燃烧时间也因此有快慢之别。陈大中7等对 32 例辨证为“肝阳上亢”的高血压患者使用“以火泻者,疾吹其火”的泻法,以平肝潜阳,结果显示,灸后 26 例患者血压下降,6例灸后血压稍有升高,有效率为 81.25%,对 26 例辨证为“气虚阳衰”的低血压患者采用“以火补者,毋吹其火”的补法,以益气温阳,结果显示,灸后血压均上升,有效率 100%。此实验佐证了灸法确有补泻之别。洪宗国等8设计实验比较了无风和有风条件下艾炷燃烧的最高温度,结果显示,艾灸最
10、高燃烧温度分别为 848 与 981,差值为 133。内经中记载的艾灸补法与泻法就其火力而言,可以看作“少火”与“壮火”。基于此,笔者认为内经中提出的艾灸补泻方法,亦是壮火、少火对人体机能不同作用的体现,详见下文论述。3艾灸补泻原理3.1补法“以火补之,毋吹其火,须自灭也”,点燃艾炷后待艾炷缓缓消耗空气中氧气,自燃而灭,艾炷火力较温和,即为内经中所言之“少火”。温和的火力能够补充人体之正气,使人体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提高免疫力。张介宾 类经 注:“火,天地之阳气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故万物之生,皆由阳气。”9强调阳气乃生命的动力,阳气散尽则生命终止。人体感受外邪时,体温轻
11、度升高、机体血管扩张、免疫功能提高,是正气聚集以抗邪的表现。灵枢九针十二原 指出:“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5腧穴是脏腑经络之气在体表会聚、灌渗的部位,对经络与脏腑具有显著调控作用10。施行艾灸补法,应结合病情及穴位之性来选穴。比如脾胃气虚可选足三里,元气不足可选关元。艾灸作用于腧穴,艾火的热力和药力通过腧穴调动人体自有的经气,对经络脏腑之气血进行调节,促进人体气血由失衡状态向平衡的改善。火力宜温和不宜暴,以期达到“少火生气”、气血流利和畅的目的。艾灸补法具有扶阳固脱、防病保健功效,自古以来应用广泛。如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 362 条:“下利
12、,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11即是应用艾灸以回阳救逆的例子。防病保健、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在医籍中有丰富记载,如 扁鹊心书须识扶阳:“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不得长生,亦可得百年寿。”12在人民群众中也得到了很好地普及。3.2泻法“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如前以述,此时艾炷火力旺盛,温度更高。壮火食气,旺盛的火能消散人体有余之邪气,使人体亢进的功能得到抑制。温热经纬 所言:“火之为病其害甚大,土遇之而焦,金遇之而熔,木遇之而焚,水不能胜别涸,故 易 曰 燥万物一者,莫竣乎火。”13这段话形象地指出了旺盛之火对于事物的抑制和破坏能力。壮火虽然能够破坏事物,但
13、亦可为我所用。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注释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中关于孕妇用药“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时,曾谓:“大积大聚之故,有是故而用是药,所谓有病则病受之非用毒药不能攻,攻亦无害,故可犯也。”9人体生病时,偏离阴阳平和状态,需要用有偏性的药物治疗;且病越重,需要偏性越大的药物以偏纠偏。此段虽论用药,笔者认为艾灸亦符合此理。施用艾灸泻法,对于气有余之实热证,可泄热、消痈、散结。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云:“而反阳气怫郁,不能宣散,怫热内作,以成热证者。”21指出人体气机郁滞而化热的病机。灵枢痈疽 所论:“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
14、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5说明痈疽初起时,热邪内蕴,壅滞经脉,不得泄越,血行不畅,卫气不通,郁而发热,若不及时治疗,则致肉腐成脓。因郁而生热、化火,当遵“火郁发之”原则,治疗要舒展气机。此时施用艾灸泻法,一方面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腠理宣通,舒展气机,祛邪外出;另一方面壮火消耗有余的卫气,以平衡阴阳,促使疾病恢复,一物一法兼顾了“散”与“清”两方面。这即是“有病则病受之”的具体应用。热为阳邪,轻扬升浮,易行易散。火能畅达解郁,透通诸经,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苦能泄热,辛能发散,温热则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艾灸治热病,正所谓“当因其势而解之、散6
15、1四 川 中 医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23 年第 41 卷第 2 期Vol.41,No.2,2023之、升之、扬之,如开其窗而揭其被。”22除泻热、消肿、散结之功以外,艾灸还有通经散寒、行气活血的作用。灵枢禁服 说:“脉血结于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5。艾灸热力透穴与循经传播的媒介为艾叶燃烧产生的近红外光。Chiba A15等指出,近红外辐射波长愈短,频率愈大,透穴功能愈强。洪宗国8等的实验证明无风与有风条件下艾灸其辐射最小波长分别为 2.59m 与 2.31m,均处于近红外光波段,但差值为 280nm,热
16、辐射的近红外波长与燃烧温度成反比。故艾炷燃烧温度越高,通经络的作用越强。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疾吹其火”用于艾灸泻法的原因。现代生理病理研究方面,李雪平等16总结国内已有大量研究与实验报道得出:艾灸治疗热证是通过增强和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调整神经递质的平衡,保持内环境的稳定以达到抗炎免疫的作用。谢琦琦17从热力学角度进行了探究,认为艾灸补法是使艾绒进行阴燃,使向人体皮肤的热传递速率大于燃烧区的空气流动速率,对机体进行热量的输入;泻法则是尽量使艾绒产生快速的燃烧,加速燃烧区空气流动,使燃烧区的空气流动速率远大于热传递的速率,从而使艾灸底部皮肤表面的温度低于上部温度,利用空气流动向上的力度将体内邪气引出。此实验从热量输入与输出的角度佐证了“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的原理。应用艾灸泻法治疗实证、热证并且取得良好疗效的例子在历代针灸医书中亦有记载,例如 圣济总录 曰:“凡痈疽发背初生,须当上灸一二百壮,如绿豆大许。凡灸后却似焮痛,经一宿乃定,即火气下彻,肿内热气被大夺之,随火而出也。”20又如周楣声所著灸绳 一书中,对于急性结合膜炎一病,采用合谷吹灸法,热感传至患部,治疗 3 例,最快者一次而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