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才智 2023.03 中 89 人才教育理论Ability And Wisdom从供给侧视角探讨高校思政教育的优化胡小燕项目来源:2021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省高等学校思政教学策略创新研究”(课题编号:2021A208);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协同机制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21】GHB1864)。摘要:从“供给侧”视角对高校的思政教学现状进行研究是优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下文简称“高校思政”)的新路径。“供给侧”是经济学概念,原指市场中“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使市场维持平衡,“供给侧”就是其中一方
2、面影响作用。在教育领域中引入此概念,特指教师的教学输出,教师在“供给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本文从“供给侧”为切入点,对当前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开展研究,深入剖析高校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比如高校的思政教材内容重复、教学模式单一、教学评价系统不健全等。建议高校转变思想、创新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从“供给侧”视角对高校的思政教育进行切实可行的优化调整。关键词:“供给侧”;高校思政;教育;优化;改革作者简介:胡小燕(1982),女,汉族,山东济宁人,法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者单位:兰州信息科技学院。引言从“供给侧”视角对高校思政教育进行考察,让教育工作者对高校思政教学现
3、状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帮助教师理清思路,用更先进的教学理念、更创新的教学模式、更优化的教学方案以及更高效的数字化技术对高校的思政教育进行改革。发挥出高校各部门的协同作用,完善思政教学评价系统,建立健全教学监督管理机制,动员各方师资力量,做好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一、高校思政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实践意义(一)“供给侧”概念应用于教育领域“供给侧”这一抽象概念属于经济学范畴,本意是经济的平稳可持续发展需要平衡供给与需求的关系,而供给方面就是“供给侧”。应用于教育领域就是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内容输出主体(“供给侧”)为学生(“需求侧”)提供思政教学服务,这种思政教学实践中的供需关系互相联系,密不可分。“供给
4、侧”视角下的高校思政教育优化就是教师通过优化思政教学模式,改良思政教学体系,带动学生提高听课效率,更好地吸收思政知识,将思政教学内容内化,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二)“供给侧”视角下高校思政优化的意义高校思政教育优化可以为国家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提升高校学生整体思想觉悟。高校学生应该有更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心系祖国,怀揣远大理想,愿意为国家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不负韶华,艰苦奋斗。从“供给侧”的视角分析高校的思政教育优化,学生在熟练掌握就业技能的同时,要强化对思想教育的认识,拥有良好道德品行。思政教学还有助于提升人才质量,为职场输送更优质的人力资源。人才的培养工作耗时耗力,需要长期持续投入才能取
5、得效果。为了保证社会面人才的稳定供应,“供给侧”高校思政教育的优化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1。高校是社会人才的摇篮,从“供给侧”视角探索高校思政教育的优化实践,提升思政教育的师资水平,为人才的稳定持续输出提供有力保障。二、从“供给侧”视角探讨“供给侧”结构改革在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优化过程中发挥的积极影响作用(一)提升思政教育影响力,充分发挥思政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体系对教学内容的划分过于粗糙,思想90 才智 2023.03 中人才教育理论Ability And Wisdom政治教育工作全部浓缩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这种学科间的隔离削弱了思政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巩固思政课程内容,无法充分发挥出思政教学在其他
6、专业课程的正面显性功能,使思政教学在“需求侧”与“供给测”出现失衡的状况,降低了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事物之间都是普遍联系,相互促进的。思政元素对各领域学科的渗透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发挥着积极的影响作用。教师需要不断强化思政教学力度,在高校设立独立、专业、优质的思政教学课程。另外,还需要将“思政”与各专业学科有机融合,实现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课程”的双线发展,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功能,通过更加多样的知识传播渠道扩大思政教育的影响力2。“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调整能够促进高校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思政教育中,在教学任务的落实中培育学生的价值观,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觉悟,让学生在工作生
7、活中勇于探索、重视实践,帮助学生塑造更加阳光、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促进思政教学优化,提高思政教学水平教师在“供给侧”的教学输出质量与“需求侧”学生的教学效果一一对应。教师的执教水平是社会面高质量人才稳定输出的关键影响因素。高校思政教育优化需要教师重视在本专业的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教学元素,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概念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吸收专业知识的同时,反思自己的道德品行,强化自身道德建设。高质量的思政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合理分配思想道德教育与专业课程的比例,教学进程要顺其自然,不刻意、不轻视、不做作,将思政内容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传统教学,让学生在思政教学的熏陶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3。“供给侧”的结
8、构性改革需要教师有扎实的思政教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授课经验,对课堂授课节奏有精准的把控。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三)强化“供给侧”各部门协作,发挥出协同效应需要从整个教学体系的宏观视角对当下的高校思政教育进行深入探讨。“供给侧”的教学资源供给应该涵盖包括教师在内的整个教学“产业链”。高校需要行政管理部门、后勤保障部门、教研部门等各部门加强协作。其中,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引导教学工作开展,将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准确地传达给下级执行部门,教研部门负责教学的主体工作,而后勤部门提供教学的安全保障,各部门各司其职,积极配合,共同筑牢统筹、教学、监督、评价、
9、保障一体化的教学管理体系。三、“供给侧”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一)高校思政教育教材内容存在交叉重复的现象通过对各大高校的思政课堂教学的考察,发现一些思政知识点在不同教材内容中反复提及,内容重复现象严重。例如,高中思政教学的四大板块之间在内容上存在明显共性部分。现阶段的高中思政教学内容可以细分为经济生活、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以及政治生活四大单元。它们分别向学生介绍了经济常识、文化常识、哲学常识以及政治常识。其中的教学内容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等重要内容4。高校的思想政治教材知识更为全面,能给学生提供翔实的理论基础,内容条理清晰、层次分
10、明。但是,明显可以发现高校教材各个教学模块之间重合部分较多。在不同类别、不同侧重点的思政教学内容上有较为明显的相似内容,这不免引起学生的错觉,让学生产生倦怠情绪,降低授课效果,不利于思政教学工作的开展。另外,高校思政不同课程在教材内容也有部分重合。例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和形势与政策三门学科重叠部分较为明显。这些重复内容反复教学,挤占太多教学时间,影响课堂教学质量。(二)高校思政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优化首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缺乏效率,过分顾及学生的主观感受,影响了教学工作完成的进度。原先传统的教学更偏向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风格,教师填鸭式的教学不利于思政教学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综合能力
11、的培养效果一般。然而,改革后的教学模式似乎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高校的思政教学过分偏袒学生,一味迎合学生的需求,这对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也是不利的。其次,“供给侧”教学方式单一。高校的思政教学缺乏层次感,没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模式不适用于高校的思政教学。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僵化,没有将瞬息万变的当下时政内容与教学知识紧密结合,不能根据教材系别的不同,对教学方式做出针对性调整。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要5。没有细分不同类别教学课程,改进“供给侧”单一的教学模式是思政教学下一步改革工作的重点。最后,思政教学过于“主观臆断”,需要回归理性。在思政教学过程中,教
12、师过于主观,会将特殊现象作为才智 2023.03 中 91 人才教育理论Ability And Wisdom普遍性现象来解释思政的教学内容,对一些在社会各界还尚存争议的话题给予过分主观的评论。“情绪化”的教学风格会打破高校思政教学“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影响思政的教学质量。(三)互联网环境下思政教学难度增加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学生轻易从网络获取信息,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能够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满足了学生探索世界的好奇。但是,网络上许多负能量信息会对高校学生心理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学生还处于成长阶段,对世界的认识不够成熟,容易受到网络舆论误导,这给学校的思政工作带来不小压力。另外,发达的信息化时
13、代,学生拥有更多通信传媒工具,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分散了学生的学习专注力。一些学生会沉迷于网络游戏,一些学生会被网络文化“洗脑”,过分沉溺于社会的负面新闻。这些都增加了高校思政的教学难度,不利于高校思政工作的开展。(四)师生间缺乏互动交流信息化时代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学生在业余时间有了更多的个人生活选择。但是,往往更发达的信息技术使人们丧失了在真实世界的沟通交流能力,人们更愿意通过互联网平台交流内心的真情实感,对现实世界缺乏探索渴望。人与人变得愈发冷漠,不想交流,或者缺乏沟通技巧。这些新的变化对高校的思政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师生关系冷淡,学生与老师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课余时间几乎无话可说,这种
14、被动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学生感受思政教学效果,不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四、从“供给侧”视角探索高校思政优化教育的实践举措(一)删改高校思政教材重复内容从“供给侧”视角考察高校的思政工作,需要先解决思政教材内容重复的问题。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对思政教材的内容进行创新。首先,思政教学不能脱离高中教学的主体框架,针对高校教师编写思政教材这一环节,可以向教师提供一套可以量化的数字化教学编写评价系统,负责编写教材的教师一定要将思政教学内容与高中教材内容融合,在思政教材中渗透高中教学的内容,将两者有机结合,提升教学质量。其次,教师在编写高中思政教材的内容时,要先熟悉各不同类别思政教学内容,
15、与其他编写老师互相交流,避免不同单元思政教材有过多相似内容。对不可避免的重复内容,教师互相商讨,尽可能精简在其他教材中出现过的重叠内容。另外,对于新颖且重要的知识点,编写教师也要互相商量,详细对较为陌生的知识点进行阐述,帮助学生巩固记忆。最后,重新编写的思政教材应该契合时代的发展主题,对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予以更多关注,将最新的治国纲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纳入教材的编写范畴,让学生对前沿的新理念、新思想有初步认识,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二)创新高校思政教学模式无论是思政教学“需求侧”还是“供给侧”,都需要与教学发展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对接,教学模式是将思政教材内容与教师主观意愿相互连接的
16、重要媒介,是思政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供给侧”视角探讨高校的思政教育模式,可以创新教学手段,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将数字化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1.创新思政教学方式,调整教学理念在课堂思政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平衡学生主观听课感受与课程教学完成进度之间的关系,教学不能过于教条,也不能过分迁就学生6。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模式中,充分发挥出教师的辅助作用,在教学实践中优化教学模式,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着手,创新教学方式。运用信息化技术,借助多媒体、投影仪、VR 虚拟现实影像技术等新的数字化科技辅助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思政教学投入更多关注。2.细化教学手段,针对性调整思政教学方法尝试分类教学的手段,根据学生的不同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理工类、教育类、文学类以及体育艺术类学生学习基础不同,有完全不同的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体系。教学应该因材施教,对教学方法做出针对性调整。文科生有更扎实的理论基础,相较于其他专业的学生,对思政领域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教师在指导思政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思政内容积极探讨,深化对理论的认识研究,引入更加抽象的思考论题,将文科生熟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