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治理体系的角度_李华东.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348273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3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治理体系的角度_李华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治理体系的角度_李华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治理体系的角度_李华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3 卷第 6 期 Vol.13 No.6 2022 年 12 月 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Dec.2022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高校院系创新创业教育治理体系的角度 李华东1,谢虎2,蒋宁3 (1.中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湖南长沙,410083;2.中南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3.中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湖南长沙,410083)摘要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背景下,以院系为核心探索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 A 高校 B 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治理体系的个案研究,对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院系和学生等

2、主体角色进行分析,发现当前院系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资源整合不到位、育人主体积极性调动不够、学生需求掌握不到位、协同机制不畅通等问题。据此,提出优化高校院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对策:推动“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推动“互联网+”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六位一体”院系创新创业教育治理体系。关键词 治理;高校院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22)06004605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将

3、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升到战略层面,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近年来,高校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高校在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尤其各主体的协同问题要引起充分重视。比如,在产教融合方面存在“政府热、社会冷”的现象1,在学校管理机制方面存在“学校热、院系冷”的状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二十大更是提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因此,将“治理思维”运用到

4、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院系层面入手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治理体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一、构建高校院系创新创业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高校院系作为高校的基层教学单位,是人才培养的第一平台,反映着学校教育质量和师生综合素质。高校院系由于与学生直接接触,是高校教育模式的执行和基层决策机构,承担着上传下达、沟通内外的枢纽作用,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基础部分和落实环节。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院系扮演着核心的角色,作为纽带来联系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等主体,具体发挥着联系、组织的核心枢纽作用。从高校院系角度开展科学、有序、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创新创业观念、知识、能力等方

5、面 收稿日期 2022-01-08;修回日期 2022-10-28 基金项目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智库专项“治理背景下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16ZWC57)作者简介 李华东,男,安徽临泉人,博士,中南大学党委宣传部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思政教育,联系邮箱:;谢虎,男,湖南益阳人,中南大学商学院辅导员,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思政教育;蒋宁,男,湖南长沙人,中南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思政教育 理论研究 李华东,谢虎,蒋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高校院系创新创业教育治理体系的角度 47 的培养和塑造,对实

6、现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和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治理,不同于传统意义的统治和管理,而是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分析框架,其灵魂和宗旨在于公共性,其本质特征在于谋求政府与社会对公共生活的共同治理,是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持续互动过程。具体来看,高校院系创新创业教育不是院系的独角戏,而是院系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等多元主体互动的过程。总体来说,院系是这个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核心,通过协作的方式来整合资源,发挥“团体”的功能,实现各多元治理主体的协同运作。这种多元治理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院系内统筹院系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班导师、行政人员等育人主体,形成育人合力

7、;二是院系协同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多元主体,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治理体系。从学界研究情况来看,目前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校级层面,从院系层面进行探索的研究较少。此外,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治理相结合的研究很少,基本上是从宏观上简要地探讨了政府、社会、学校以及学生等在创新创业教育和培养中的职能,如马慧敏就从学校、学生和社会三个层面探讨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位一体培养体系2,然而缺乏系统地从治理的角度来明确定位各主体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角色。从整体来看,相关研究缺乏实证调研。因此,基于院系角度,将治理理念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研究具有很强的

8、原创性和现实意义,对于探索一条新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治理之路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聚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大背景,选取 A 高校 B 学院为例,剖析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治理体系的构建情况。二、高校院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分析 基于A高校B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治理体系的个案研究 A 高校位于中部某省会城市,属于“双一流”建设高校。B 学院作为 A 高校的商科学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充分依托自身学科特色,发挥学科优势,统筹院内外资源,打造育人共同体,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成效。(一)加强院系内部资源整合,汇聚育人合力 1.以系统化的发展规划全面布局大学生创新创

9、业教育 一是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创新创业教育先后纳入学院“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与年度工作计划;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制度,相继出台创新创业基金章程 创新创业辅导实施办法等管理办法;定期召开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研讨会、推进会、汇报会、交流会。二是纳入专业培养方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共同发展:一方面重视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将“创新创业导论”作为必修课程写入各专业培养方案;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创新创业专业技能,开设“管理学原理”“财务报表分析”等实践体验课程。三是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计划,划拨创新创业专项基金,同时核定学年创新创业工作清单。2.以完善的体制机制建设创造良好的

10、创新创业教育环境 成立学院创新创业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及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任副组长,形成了以学院领导小组、创新创业教育专干、竞赛指导教师、学生团队为主线,教务部门、学工部门协同参与的管理路径。在学院团委和班级“双创委员”的配合下,切实从学生情况出发,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学院严格落实各级各类制度、规范和文件,推动创新创业各项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力求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激励。3.以科学化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助推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一是依托学科优势,支持创新创业课程立项,形成了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1、,开设了诸如“创新创业导论”“基础会计学”“会计报表分析”等课程。二是推动创新创业慕课、视频公开课建设,注重教育教学方法与现代技术相融 2022 年第 13 卷第 6 期 48 合的技术创新。三是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努力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一流课程3。四是深化创新创业培训(实训)课程建设,将培养实践型人才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将创新创业实际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如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企业经营模拟”必修课程,面向部分专业开设“企业竞争模拟”“国际商务综合实训”等创新创业实训课程。五是注

12、重前沿科研成果的教育教学转化率,探索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资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路径。4.以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引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的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人才库,通过物质奖励和评奖评优的方式,鼓励专业教师申报加入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工作。针对教师的年龄层次、学科结构、研究方向、工作经验等因素进行考核,实施教师人才库的定期更新,保持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活力与创新力。将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纳入年底绩效发放范围,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激励形式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二)强化院系内外资源协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治理体系 发挥院系一线育人载体和核心枢纽功能,

13、加强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的协同,统筹融合六方面育人主体资源,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治理体系建设。1.与政府协同方面 一是对标政府政策,加强创客空间建设。积极组织创客空间项目建设,通过搭建“商科实践创客空间”,不断深化实践工作,实施多元化服务,积极促进学生参与科研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二是组织参与政府主办的创新创业项目及学科竞赛。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竞赛等。三是主动适应政府创新创业政策发展,积极对接政府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库,主动争取政府的资金帮扶、师资培育等资源支持。2.与社会协同层面 一是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在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学科发展、深化创新

14、创业教育的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建设了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二是推进校外创业导师队伍建设,更好地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创业融资等提供指导和帮扶。同时,为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实习或实践机会,促进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三是加强与校友的联系,整合吸纳校友资源。如吸纳校友资源建设创业咖啡屋、设立创新创业校友助力基金等,邀请优秀校友来校开展“筑梦金领”系列活动。3.与学校协同层面 A 高校于 2002 年率先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索,是国内最早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高校之一,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院积极对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各项安排,争取学校各项政策支持和资源扶持:一是组织学生

15、参与学校安排的各项创新创业课程、培训、项目、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等,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二是综合利用学校政策、师资、资金、场地等条件为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创造条件;三是打造协同育人体系,形成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主管部门与学院创新创业领导小组相协同的局面。4.与家庭协同层面 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对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影响,要深入做好家校联系,及时做好各类信息共享。一方面,将有创业意愿或正在进行创业实践的学生情况及时告知家长,让家长知晓创业的风险性;另一方面,将政府、社会等各项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和措施介绍给家长,争取家长全方位支持,为学生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5.与学生协同层面 充分发挥

16、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是成立大学生创业协会,为学生营造创业氛围,促进学生交流;秉承“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引导学生 理论研究 李华东,谢虎,蒋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高校院系创新创业教育治理体系的角度 49 走进成功企业,增加创业经验;为学生创业提供顾问团支持,发掘优秀学生创业团队,孵化创业项目。二是建立朋辈互助机制。加大对创新创业学生组织的扶持力度,依托“学长带班制”鼓励其在朋辈交流互助中发挥更强的积极作用;丰富朋辈交流形式,定期开展先进经验分享等活动。三是建立师生互动机制,定期开展午餐会、下午茶等活动,搭建师生交流平台,畅通信息共享机制。三、优化高校院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对策 通过个案研究,我们也发现该院系创新创业教育治理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整合不到位、育人主体积极性调动不够、学生需求掌握不到位、协同机制不畅通等问题。对此,构建高质量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要充分运用治理思维,贯彻多元治理理念,充分调动多方面资源,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一)推动“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创新创业教育 “三全育人”是指“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