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课件.ppt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3489135 上传时间:2024-05-09 格式:PPT 页数:271 大小:1.9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1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1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1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1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1页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课件.ppt_第6页
第6页 / 共271页
亲,该文档总共2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主讲人:陈肖霖,欢迎报考我校自考,自考考前过关秘籍:1、考前一个月大量做题;2、教材为辅,做题为主,提前准备,提前过关;3、合理有效的进行临时抱佛脚对于考试突击过关一样有效果;4、自考考题大部分来至近十年来的考试真题,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于发展要求: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中经常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国际贸易产生于发展的历史,为国际贸易理论部分章节的学习建立知识储备。,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从一个国家的

2、角度来看,这种交换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就被称为国际贸易World Trade(世界贸易)Foreign Trade(对外贸易,进出口贸易Over-sea Trade(海外贸易),贸易,=,交换,甲国,乙国,EXPORT,IMPORT,国际贸易(世界贸易),国际贸易、世界贸易、对外贸易、海外贸易(海岛国家),货物贸易是主流,二、对外贸易额、贸易量,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它是指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进口额与出口额的总和,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1、Value of Export: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一年)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出口商品的全部金额。

3、2、Value of Import:3、对外贸易总额(对外贸易值)=一国的出口额 进口额(货币金额表示),国际商品贸易额:即把世界上所有国 家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相加世界进口总额或世界出口总额。,X 100 M 80 120 110 150 180甲国的对外贸易额:乙国的对外贸易额:丙国的对外贸易额:国际贸易额为:,甲国,乙国,丙国,220+190=410260+250=510260+300=560740亿,4、对外贸易量:是用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或出口额,得到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

4、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指标。公式:贸易量=进出口额/进出口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x100%200910.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计算出口额一般按()A.FOB计价B.CIF计价C.EXW计价D.DES计价201010对外贸易量是指()A.以公吨计量的对外贸易数量B.以美吨计量的对外贸易数量C.以当前美元计量的对外贸易额D.以不变价格计量的对外贸易额,201210世界出口总额总是A.小于世界进口总额B.等于世界进口总额C.大于世界进口总额D.不是通常所指的国际贸易额,对外贸易量的计算实例,1990年世界出口总额为34235亿美元,1996年世界出口总额51607亿美

5、元,若以1990年为基期,1996年的出口价格指数是108%。试计算1996年的出口贸易量;1996 年的出口贸易额指数;1996 年的出口贸易量指数?,解:1990年为基期,则1996年的出口贸易量=(51607/108)100=477841996年的出口贸易额指数=51607/34235=151%1996年的出口贸易量指数=47784/34235=139%即与1990年相比,国际贸易名义上增长了51%,实际上增长了39%,三、总贸易与专门贸易,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指贸易国家进行对外货物贸易统计所采用的统计制度,是贸易国家(或地区)记录和编制进出口货物统计的一种方法。,总贸易(Gene

6、ral Trade),专门贸易(Special Trade),国境,关境,例如: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例如:德国、意大利、瑞士、法国等,关境和国境的关系,国境=关境,国境,关境,关境,B国境,A国境,C国境,四、直接贸易、间接贸易与转口贸易,生产国与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间接贸易,直接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的贸易经由第三国进行。分为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直接的贸易。在直接贸易中,生产国将商品直接出口到消费国;或者说是消费国从生产国直接进口。,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指商品由A国运往B国途中,途经本国,对于本国来说即为

7、过境贸易。直接过境贸易:即外国货物到达本国口岸后,在海关直接监管下,通过国内运输线从其它口岸离境,有时直接过境甚至不需卸货和转换运输工具,承办过境的国家一般要收取一定的费用。间接过境贸易:即指外国货物到达本国口岸后先存入海关保税仓库,未经加工改制,又从海关保税仓库提出,运出国境的活动。例如,我国与尼泊尔进行贸易,我国出口货物需经印度转运,这对印度来说就是过境贸易.它可以获得许多收入,如运费、保险费、装卸费、存仓保管费、佣金等。转口贸易指本国从A国进口商品后,再出口至B国的贸易,本国的贸易就称为转口贸易。转口贸易的货物运输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转口运输,即货物从A国运入本国后,再运往B国;二是直接

8、运输,即货物从A国直接运往B国,不经过本国。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的区别在于商品的所有权在转口贸易中先从生产国出口者那里转到第三国(或地区)商人手中,再转到最终消费该商品的进口国商人手中。而在过境贸易中,商品所有权无需向第三国商人转移。,201010我国出口一批货物给香港某公司,该香港公司又将这批货物卖给美国某公司,这个贸易现象可称为中国对美国的()A.间接进口B.间接出口C.转口贸易D.直接出口,201101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是()A.直接贸易B.转口贸易C.过境贸易D.间接贸易,五、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对外贸易按商品形式与内容不同,分为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服务贸易:

9、世界贸易组织列出服务行业包括以下12个部门:商业.通讯.建筑.销售.教育.环境.金融.卫生.旅游.娱乐.运输.其他。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把货物贸易分为10类初级产品:0类: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鲜活动物;1类:饮料及烟草;2类: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物质;4类:动植物油、油脂和蜡;工业制成品:5类:未列名的化学品和有关产品;6类: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7类:机械和运输设备;8类:杂项制品;其他:9类:未分类的其他商品,世贸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国际服务贸易是指:1、跨境交付(Cross-border Supply)从一成员的领土上进入任何其他成员的领土提供服务,它类

10、似于传统意义上的货物贸易,即交付产品时,消费者和供应商依然留在各自领土上。(举例:通过电话,传真,因特网或其他计算机媒体的联接,电视,或是通过邮件或信使方式发送文件,软盘,磁带等等.)2、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从一成员的领土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也就是一个消费者迁出其本国领土并在另一国家消费服务。与第一种形式一样,这也是一种简单的服务贸易形式,涉及的问题较少。(举例:旅游活动,例如参观博物馆和看戏即是典型的境外消费实例.非居民人员的医疗以及在境外学习语言课程则是境外消费的另外两个实例。诸如境外船只维修这样的活动也包括在内,因为只有消费者的资产迁往或位于境

11、外,才可获得这样的服务。),3、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ce)由一成员的服务供应商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中的商业存在方式提供服务.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则,“供应某种服务”包括生产、经销、营销、销售和交付。在境外某一市场的商业存在不仅包括严格法律意义上的法人,而且也包括具有相同特征的法律实体,例如代表处和分支机构.这种服务贸易往往与对外直接投资联系在一起。这是最重要的一种服务贸易形式,特别是从其未来发展来说。但它涉及的问题较为复杂。4、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Personnel)由一成员的服务供应商通过在任何其他成员领土中一个成员的自然人存在方式提供服务.举例:

12、如外国医生或教师的短期就业;其他实例有建筑工人或有偿家政服务人员的短期就业。),六、贸易差额,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称贸易顺差或出超、净出口(Net Export),常以正数表示。进口总额 出口总额:称贸易逆差或入超、净进口(Net Import),常以负数表示。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则称为贸易平衡。201110一国某一时期的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称为()A.贸易顺差B.贸易逆差C.贸易平衡D.贸易差额,七、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广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是指货物与服务在一国进出口或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狭义的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结构又称对外贸易或国际贸易货物结构。对外贸易货物结构(Compo

13、sition of Foreign Trade)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例:我国对外贸易出口中,2001年和2002年,中国出口品中机电产品的比重分别达到45、48.2,高新技术产品也分别达到17.5、20.8。在进口货物构成中,2001年2002年,中国进口品中机电产品的比重分别达到接近50、52.7,高新技术产品也分别达到26.3、28.1。国际贸易货物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

14、物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例:2001年,世界商品贸易中,农产品、矿产品、制成品出口额分别为5470亿美元、7900亿美元、4477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中的份额分别为9.1、13.2、74.8。世界服务贸易出口达14 600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的比重为19.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一直高于工业制成品,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贸易中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比例基本保持稳定这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为满足制造业和人们的生活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原料、燃料和食品等造成的。,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90

15、年代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1957年,制成品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开始超过初级产品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因为:(1)初级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不断下降,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市场价格不断上升(2)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合成材料、产量提高),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商品结构(1)工业制成品贸易呈进一步上升趋势(2)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迅速,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3)能源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开始下降,201201某国2007年的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200亿美元,服务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800亿美元。试分析2007年该国的对外贸易结构。(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货物贸易=3200/(3200+1800)*1

16、00%=64%服务贸易=1800/(3200+1800)*100%=36%根据以上计算得出结论,在2007年该国的对外贸易中货物贸易占64%而服务贸易占36%,所以该国在2007年大部分出口贸易以货物出口为主。,201210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是A.对外货物贸易结构B.国际货物贸易结构C.出口商品结构D.进口商品结构,九、对外贸易依存度,定义:又称外贸系数,一国一定时期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表示:一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中依赖国外市场的程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的对外开放度。,2002年,某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为0.8,而该国当年的服务贸易总额为1000亿美元,货物

17、贸易总额为800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200亿美元,计算该国当年GDP以及贸易差额.GDP=进出口总额0.8=(1000+800)0.8=2250(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1800-1200=600(亿美元)贸易顺差=1200-600=600(亿美元),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一、地理大发现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发展背景 地理大发现:1486-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发现了好望角;1492-1493年意大利人克里斯多弗哥伦布由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发现了美洲;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非洲发现通往印度的新航路;1519-152

18、2年葡萄牙人斐南多麦哲伦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准备时期国际贸易特点,贸易与军事相结合,带有明显掠夺性质;对外贸易的主要目的是资本的原始积累;对外贸易没有形成真正全球性的国际贸易。发展背景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络手段迅猛发展。火车、轮船、电报机及电缆网等陆续出现。垄断时期国际贸易特点:贸易量增长,但速度较自由竞争时期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增加国际贸易地理分布美洲上升,欧洲下降垄断势力加剧,国际贸易受到打击。,不同阶段,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重大差异;制成品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主导;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仍然是国际贸易的

19、主题,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流向。区域性贸易迅速发展。,二战后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不同于以前的特征:,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于发展第二节 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第三节 世界市场价格要求: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具体表现为参加国际分工的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市场上的交换活动。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考生了解作为国际贸易基础的国际分工形成于发展的过程;了解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理解与掌握世界市场价格的主要形式。,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产生于发展,含义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超越国家界限的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延伸和发展。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

20、定阶段后,一国国民经济内部分工冲破国家界限,即出现了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分工是一种社会范畴。社会分工地域分工国际分工整个发展进程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基础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国际商品交换的背后隐藏着各国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工。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国际分工萌芽阶段地理大发现国际分工形成阶段产业革命国际分工发展阶段第二次产业革命(垄断)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二战后,二、国际分工发展过程,主要事件:(1)地理大发现(2)手工业向工场手工业的过渡分工形式: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最初的分工形式 2、18世纪产业革命使近代国际分工形成(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主要事

21、件:第一次产业革命完成,工场手工业发展为机器大工业和现代工厂制度。分工形式:工业国与农业国中间的垂直分工格局 特征:1、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2、英国成为国际分工的中心。3、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种类发生了变化(大宗商品)。4、由暴力掠夺转化为经济殖民。,1、“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近代国际分工的萌芽(16-18世纪中叶),3、19世纪末的垄断资本主义使国际分工进一步发展(19世纪中叶-二战),主要事件:(1)第二次产业革命(2)资本输出占据统治地位分工形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垂直分工进一步深化;发达资本主义之间的水平分工开始得到发展 特征:1、国际分工

22、中心由英国扩大到一组发达国家2、亚、非、拉国家经济变成畸形的、片面的单一经济3、生产和消费变成世界性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国际分工的依赖4、贸易方式发生变化,样品展览、商品交易所的产生与发展(1848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1862年伦敦有色金属交易所),4、二战后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战后),主要事件:(1)第三次科技革命(2)殖民体系的瓦解(3)跨国公司的发展(4)区域经济一体化,分工特点:(1)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2)产业内部分工逐步增强(产业内贸易)(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形式发生变化(4)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分工加强(5)分工类型上从垂直型分工向水平分工过渡(6)从商品形式上

23、,国际分工从有形商品领域向服务业领域扩展,并出现了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趋势。,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自然条件是基础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人口、生产规模资本的国际化国家政策,201101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是在()A.一战前B.一战后C.二战前D.二战后,201201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A.自然条件B.资本流动C.上层建筑D.社会生产力,201001、201010、201110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A.自然条件B.资本流动C.上层建筑D.社会生产力,第二节 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有市场的地方就有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是基础,市场是社会分工的产物。,一、世界市场形成

24、的标志多边贸易和多边支付体系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复杂的多边贸易与支付体系建立各国不必再保持与每一个贸易对手国家的贸易平衡加强了世界市场上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国际金本位制度和世界货币的形成(1914年前)为世界各国货币的价值提供相互比较的尺度(汇率)为世界各国商品价格提供相互比较的尺度(价值)形成比较完备的世界市场运作机制世界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竞争)(世界市场价格的统一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标志)固定的商品市场、专业的商业机构、完备的运输设施。商品种类的多样化和大宗贸易的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市场形成后,虽然制成品贸易增长速度很快,但初级产品市场贸易仍然居于主导的地位,初级产品贸易的增长

25、仍然是国际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二、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一)交易对象有形商品(货物)和无形商品(服务)两大类服务依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的分类,分为:运输服务、旅游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与信息服务、特许与许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及个人、文化与娱乐服务等大类。,(二)参与国家目前采用比较多的数UNCTAD(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分类法,将所有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东南欧(非欧盟)和独联体国家。(三)订约人1、企业与企业主联合组织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从事生产、服务性经济活动的单位。企业主联合会:企业家联合组织,多数为民间组织。通常以联盟、协会的形式存在2、政

26、府机构直接的采购方或提供货物与服务专门设立的干预机构,调整市场供求关系设立的促进出口机构,获取市场信息等3、国际机构主要是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等机构,是世界市场上诸多商品和服务的大买家,其大宗采购主要采取在成员范围内招标的方式进行。4、其他机构,(五)国际商品销售渠道销售渠道是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要经过的路线,常见的国际商品销售渠道类型如下:出口国 进口国1、出口企业 国外顾客2、出口企业出口商 进口商 国外顾客3、出口企业中间商出口商 进口商零售商 国外顾客4、出口企业中间商出口商 批发商零售商 国外顾客5、出口企业中间商出口商 进口商批发商 零售商6、出口企业中间商出口商

27、 零售商 国外顾客7、出口企业 零售商 国外顾客,(六)国际运输与信息网络1、运输网络运输网络是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如石油、天然气的跨境交易)共同组成。2、信息网络企业内、外部信息网络三、世界市场的交易方式单纯的商品买卖交易 固定市场交易 包销 代理 寄售 招标与投标 加工贸易 补偿贸易,第三节 世界市场价格,一、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一)“自由市场”价格在国际间不受垄断或国家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之间进行交易的价格。国际供求关系是这种价格形成的客观条件。在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发表的统计中,把美国谷物交易所的小麦价格、玉米(阿根廷)的英国到岸价格、大

28、米(泰国)曼谷离岸价格、咖啡的纽约港交货价格等36种初级产品的价格列为世界“自由市场”价格。(二)“封闭市场”价格买卖双方在一定的特殊关系下行成的价格。(1)调拨价格调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出于在国际经营业务中最大限度地减轻税负,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以及扶持幼小的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该价格一般不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由公司上层管理者制定。(2)垄断价格垄断价格是指国际垄断组织利用其经济实力和对市场的控制力确定的价格,有买方垄断价格与卖方垄断价格两种形式。影响因素:竞争公司的数量、产品价格需求弹性、替代弹性的大小、以及国际经济和政治形势等。,(3)区域性

29、经济集团内价格 二战后,出现了许多区域性的经济贸易集团。在这些经济贸易集团内部,形成了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部价格,如西欧经济共同体实施的共同农业政策中的统一价格。(4)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国际商品协定通常采用最低价格和最高价格等办法来稳定商品价格。当有关商品价格降低到最低价格以下时,就减少出口或用缓冲基金收购商品;当价格超过最高价格时,则扩大出口或抛售缓冲存货。,二、世界市场价格的决定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以下因素决定供求垄断经济周期市场结构政府采取的政策措施销售中的因素自然灾害、政治动乱及投机等,第三章 对外贸易政策及理论依据,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第二节 重商主义第三节 自由贸易第四节

30、保护贸易要求:掌握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了解各国贸易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一、贸易政策的构成因素对外贸易政策包含的基本因素包括:(1)政策主体。是指政策行为者,即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般来说是指各国政府。(2)政策客体或政策对象。即贸易政策规范、指导、调整的贸易活动和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和个人。(3)政策目标。即贸易政策行为的目的。(4)政策内容。即贸易政策所涵盖的方面和内容。(5)政策手段。即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实施政策内容所采用的对外贸易管理措施。,31.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因素包括()A.政策主体B.政策客体C.政策目标D.政策内容E.政策手段,二、对外

31、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从对外贸易产生与发展来看,对外贸易政策基本上有两种类型,即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国际贸易不加干涉,自由进出口。实质上是一种“不干预”政策。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地竞争。保护贸易政策:国家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商品进口或管制商品出口,控制经营领域与范围,保护本国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与补贴。实质是“奖出限入”,第二节 重商主义,一、重商主义理论重商主义理论产生于1517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1.产生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由于商品交换和货币经济的发展,货币成为全社会

32、各阶层所追求的东西,成为财富的代表形态。当时,商业资本与高利贷资本在流通领域占据统治地位,商业成为人们意念中利润和财富的源泉。因而在这一社会背景下,以流通领域为研究对象,认为利润来自流通领域,而与生产过程无关的重商主义便产生了。2.主要论点(1)早期的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货币金银是唯一的财富,任何商品输入都会使货币流出,减少本国货币拥有量,从而减少本国财富。因而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就应尽可能地 多输出、少输入,最好是不输入,只有这样,一国才能迅速地增加货币,即财富的积累。同时为保留货币,禁止货币出口。(2)晚期的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增加一国财富的手段就是发展对外贸易。但必须遵循一条原则,即卖给

33、外国人的商品总值应大于购买的商品总值。但不要求对每一个国家的贸易都有顺差,而是从每年总的进出口贸易中取得顺差,以增加货币的流入量。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把货币作为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只有对外贸易才可以增加一国财富,主张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早期重商主义:货币差额论 1、观点: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它反映了一国的富裕程度和国力的强弱,故一个国家的一切活动都要服从于增加货币收入这个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除开采金银货币,就要通过贸易顺差,把别国的金银货币转移到本国。只有获得金银货币的净流入才是获得了贸易的利益。2、政策措施:对金银的输出禁止性措施;孤立地对待货币运动,窑藏货币对贸易进行严格管

34、制;(禁止奢侈品和工业品的输入、限制原材料的出口;贸易保持时刻的顺差)3、代表人物:威廉-斯塔福对我国同胞某些控诉的评述5.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财富就是()A.货币B.生产力C.消费的商品D.对外贸易 但是,货币是国际间商品流通的手段,若各国都限制金银的外流,其结果只能是制约了贸易,阻碍了金银的流入。重商主义在实践中认识到货币只有在运动中、流通中才能增值,于是重商主义的发展开始超越其早期阶段进入晚期,货币差额论发展成为贸易差额论。,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1、观点:由货币管制转向贸易管制;贸易应保持总体的顺差,允许局部逆差存在;以转口贸易的发展为目标,促使本国货币财富不断增长。2、政策措施:垄断

35、国际贸易;(葡萄牙和西班牙)“奖出限入”(出口退税以鼓励出口,用高关税限制进口);管制海上运输。重工主义:主张政府对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给予税收方面的优惠,加强工人技术培训、奖励增加人口、实行低工资以降低产品成本、禁止技术工匠外流和工具设备输出;聘请外国工匠以保持本国产品竞争优势3、代表人物:英国托马斯孟英国来自贸易的财富,二、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主要措施,(一)早期重商主义措施1、禁止货币出口,由国家垄断所有的货币交易;2、要求外国人来本国进行贸易时,必须将其销售货物的全部款项用于购买本国的货物。(二)晚期重商主义措施1、以补贴和出口退税等措施鼓励出口;2、禁止重要原料的出口,但许可自由输入原料加

36、工后再出口;3、减低或免除出口税;4、设立特权贸易公司、实行独占性的殖民地贸易政策;5、与外国签订贸易条约等。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评价正面:该理论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曾起到积极作用反面:亚当斯密的两点批判A.重商主义混淆了财富和财宝的概念。财富指物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总和,而金银货币这些财宝只是财富的一部分,不能代表所有财富。B.重商主义的贸易获利观点(强调无限制的保持顺差),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观点。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重商主义评价,国际贸易理论的起点促进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某些政策主张至今仍有现实意义。把货币作为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只有对外贸易才可以增加一国财富,主张鼓励出口限制

37、进口。只重视流通不重视生产。,第三节 自由贸易,一、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一)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兴起与胜利英国自18世纪中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一方面引发了对国外廉价的工业原料和粮食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使得其工业制成品具有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废除执行保护主义的重商主义贸易政策,实施自由贸易政策。,工业资产阶级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与斗争,最终令自由贸易政策在英国取得了胜利,具体表现为:1、废除谷物法马克思指出:英国谷物法的废除是19世纪自由贸易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2、关税税率逐步降低,纳税商品数据减少进口纳税项从1841年的1163种减少到1882年的20种。禁止出口的法令完全被

38、废除。3、废除航海法限制外国航运业的竞争和垄断殖民地航运业的政策。到1849年和1854年,英国的沿海贸易、殖民地贸易和航运全部对外开放。4、取消特权公司废止东印度公司对中国和印度的贸易垄断权,对所有英国人开放。5、改变殖民地贸易政策殖民地能自由输出、输入商品,可以与任何国家建立直接的贸易关系。6、签订带有自由贸易色彩的条约1860年英法签订了“科伯等”条约,“科伯等”条约是以自由贸易精神签订的一系列贸易条约中的第一个,列有最惠国待遇条款。,(二)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1)法国的重农学派 他们认为农业才是一国财富的基础,交换不能产生新的财富,并要求国家放弃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反对保护贸易政策,

39、支持自由贸易政策。(2)英国古典学派亚当斯密的 绝对优势论:他认为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原因或基础是各国存在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他认为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基础不限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只要各国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产品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从而使不同国家在不同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3)新古典学派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第一,每个区域或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第二,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第三,商品贸易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

40、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4.首先提出自由贸易论点的是()A.英国古典学派B.法国重农学派C.德国历史学派D.亚当斯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了绝对优势学说,阐述了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方式及其效果。,他强调,国与国之间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自由贸易,可以使每个国家都增加财富。也就是说,国际贸易是自愿互利的,是一种正和博弈。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在于两国生产成本上存在绝对差异,即一国的绝对优势。,正和博弈亦称为合作博弈,是指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

41、,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个社会的利益有所增加。,绝对优势论的基本内容,绝对优势论的基本含义为: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经济体,若各个经济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36.简述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的主要内容。首先分析了国际分工的利益,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有三:分工能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能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与改进生产工具。斯密认为一般的分工理论也适用于国

42、际分工。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生产的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国际分工的基础是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处于比其它国家更为有利的地位。如果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李嘉图是英国产业革命高潮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使古典经济学达到了最高峰。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基本内容,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

43、差异,即使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中劳动生产率都处于全面优势或全面劣势的地位,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异,从而使两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互利的国际贸易成为可能。即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需要说明的是,如果A国在生产X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则B国必定在Y产品上具 有比较优势。与绝对优势相区别的是,如果比较优势存在,则意味着两国必定各在某一产品上分别拥有比较优势,不会出现一国在所有产品上都拥有比较优势的可能性。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贸易的原因或基础是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不同。它认为一国在产品的生

44、产上不需要有绝对优势,只要具有比较优势,就可以在要素投入不发生改变的条件下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从贸易中获取利益,但贸易利益实现的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201010按照比较成本理论,一国应该进口()A.绝对成本低的商品B.比较成本高的商品C.比较成本低的商品D.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201110主张“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的贸易理论是()A产业内贸易说 B.比较成本说 C.绝对成本说 D.产品生命周期说,201001简要回答大卫李嘉图“比较成本学说”的主要内容。答: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在亚当斯密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斯密的观点,国际分工应按地域、自然条件及绝对的成本差异进行,即一

45、个国家输出商品一定是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生产成本绝对低的商品。李嘉图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李嘉图认为,在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按照比较成本理论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可使劳动配置更合理,可增加产品总量,对贸易各国均有利。但其前提必须是完全的自由贸易。,201201简要回答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答: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基础不限于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只要各国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就会出现产品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

46、,从而使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三)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完全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相对价格决定着比较优势。国家供给和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差异的根源。主要从供给的角度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来探讨国际贸易的成因和影响。解决了李嘉图留下的问题:比较成本差异的原因贸易双方要素禀赋的差异。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故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模型”;又称要素禀赋论。对国际贸易有很强的解释力,至今仍是国际贸易的主流理论。,理论的基本模型:H-O模型,一 模型背景,Berti

47、l Ohlin,1899-1979,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思想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的基本原因作出了初步的分析。1933年,俄林出版了著名的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书中对其老师的思想做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由于其贡献,俄林与詹姆斯米德分享了197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Eil Heckscher,1879-1952,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基本内容 图示,一国将专业化地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要素丰裕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要素稀缺的产品。,两国要素禀赋不同,导致两国要素价格不同,要素价格差异导致生产成本差异,生产成本差异

48、导致同种产品在两国的价格差异,同种产品在不同国家价格的差异导致国际贸易发生,两国要素密集度和要素丰裕度的差异形成了不同产品的比较优势,赫克歇尔俄林定理的阐述,A国为劳动丰裕国家,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A国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B国为资本丰裕国家,Y产品为资本密集型产品,B国出口Y产品进口X产品。结论:A、B两国在封闭条件下,资源禀赋差异导致供给能力差异,进而引起相对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是两国发生贸易的直接原因。开展自由贸易后,一个国家会出口密集使用其要素丰裕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要素稀缺的产品。,201010要素禀赋理论的提出者是()A.赫克歇尔B.大卫李嘉图C.亚当斯密D.凯恩斯,201201一

49、国有丰裕的资本,故它应专门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持这种观点的理论是()A要素禀赋说 B比较成本说C绝对成本说 D产品生命周期说,自由竞争时期自由贸易理论的主要结论包括:(1)自由贸易可以形成互利的国际分工。(2)自由贸易可以扩大国民的真实收入。(3)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4)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二、二战后-20世纪79年代中期的贸易自由化,(一)贸易自由化的表现1、大幅度削减关税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成员范围内大幅度地降低关税。第二,欧洲经济共同体实行关税同盟,对内取消关税,对外通过谈判达成关税减让协议,导致关税大幅度下

50、降。第三,通过普遍优惠制的实施,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进口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2、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 战后初期,发达国家对许多商品进口采用严格的进口限额、进口许可证和外汇管制等措施,以限制商品进口。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放宽了对进口数量的限制,扩大了进口自由化;放宽或取消了外汇管制,实行货币自由兑换,促进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二)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这一时期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有:1、美国成为战后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2、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战后贸易自由化建立了物质基础。3、战后贸易自由化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日益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考试真题 > 2.29金太阳联考 > 2.29金太阳联考 > 更多高考新课联系:F8688333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